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下接触爆炸下防雷舱舷侧空舱的内压载荷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吴林杰 侯海量 +2 位作者 朱锡 陈鹏宇 阚于龙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3-150,共8页
为研究水下接触爆炸下防雷舱舷侧空舱的内压载荷特性,在水下爆炸气泡第1次脉动周期的约3倍时间范围内,利用LS_DYNA软件对水下爆炸气泡与防雷舱舷侧空舱的相互作用过程和舷侧空舱的内压载荷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通过模型试验对仿真结果... 为研究水下接触爆炸下防雷舱舷侧空舱的内压载荷特性,在水下爆炸气泡第1次脉动周期的约3倍时间范围内,利用LS_DYNA软件对水下爆炸气泡与防雷舱舷侧空舱的相互作用过程和舷侧空舱的内压载荷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通过模型试验对仿真结果及分析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伴随着水下爆炸气泡膨胀或收缩,爆炸产物气体从外板破口处流入或流出舷侧空舱,外板也相应地向里凹陷或向外凸出运动;舷侧空舱内部空间被外板花瓣隔成两个区域,舷侧空舱的内压载荷在花瓣前面和花瓣背面具有不同特性;采用有限元方法评估舷侧空舱外板的最大破坏程度时,可将计算时间取为气泡第1次脉动周期的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水下爆炸 防护结构 载荷特性 气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电流前馈双闭环控制逆变器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马海啸 龚春英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35,共6页
电压环为PI调节器、电流环为滞环控制的瞬时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以其易于实现,动态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逆变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大功率的逆变场合,这种双闭环的控制策略无法提高逆变器的外特性。文中基于双降压式逆变器这种拓... 电压环为PI调节器、电流环为滞环控制的瞬时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以其易于实现,动态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逆变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大功率的逆变场合,这种双闭环的控制策略无法提高逆变器的外特性。文中基于双降压式逆变器这种拓扑结构,分析了采用双闭环控制策略无法提高逆变器外特性的原因。研究了一种负载电流前馈双闭环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在双闭环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增加了负载电流补偿,提高了逆变器的外特性。研制了一台单相6kVA双降压式逆变器的原理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电压电流 负载电流反馈 双降压式逆变器 外特性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梯度聚类算法在负荷动特性聚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政 李欣然 +1 位作者 陈辉华 宋军英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47,共7页
文中提出将基于数据挖掘原理的密度梯度聚类算法应用于电力系统负荷动特性的聚类。通过计算实测响应空间各样本间的密度分布,得到原始聚类中心,再利用类与类之间边界点的分布情况进行合并,从而达到负荷动特性分类。聚类中心在分类过程... 文中提出将基于数据挖掘原理的密度梯度聚类算法应用于电力系统负荷动特性的聚类。通过计算实测响应空间各样本间的密度分布,得到原始聚类中心,再利用类与类之间边界点的分布情况进行合并,从而达到负荷动特性分类。聚类中心在分类过程中产生,以此聚类中心作为该类的等效样本,对其进行参数辨识即可得到同类负荷特性的通用负荷模型。分类和综合在同一过程中完成,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对某一变电站现场采集的负荷特性数据进行聚类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聚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建模 数据挖掘 实测响应空间 负荷动特性聚类 密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隙偏心下永磁电机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31
4
作者 岳二团 甘春标 杨世锡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9-34,共6页
研究气隙偏心对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建立了气隙偏心下转子的动力学模型,结合永磁同步电机在带负载工作下转子永磁体及电枢电流共同形成的气隙磁场分布情况,利用Maxwell应力张量法计算了气隙偏心造成的不平衡磁拉力,并... 研究气隙偏心对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建立了气隙偏心下转子的动力学模型,结合永磁同步电机在带负载工作下转子永磁体及电枢电流共同形成的气隙磁场分布情况,利用Maxwell应力张量法计算了气隙偏心造成的不平衡磁拉力,并代入转子系统运动方程;通过实例分析,详细讨论了不同偏心以及负载类型对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偏心在增大转子振动的同时会削弱不平衡磁拉力的影响,使振动趋于规则;初始静偏心的大小和方向都将影响转子振动特性,当其方向和重力方向相反,振动强度将有所减弱;当外部负载转矩发生变化,其相应谐波频率的振动将被激发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电机 气隙偏心 不平衡磁拉力 负载转矩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大楼中的电动汽车与温控负荷联合优化调度 被引量:11
5
作者 齐晓琳 艾欣 +1 位作者 唐亮 罗庚玉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58,共8页
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日渐增加,其无序充电会给电网带来新的负荷高峰,从而造成局部变压器过载的情况。本文在电动汽车大量接入而配电网未来得及改造的背景下,以电动汽车向楼宇反向服务(V2B)技术为支撑,考虑到温控负荷的负荷反弹特性及可... 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日渐增加,其无序充电会给电网带来新的负荷高峰,从而造成局部变压器过载的情况。本文在电动汽车大量接入而配电网未来得及改造的背景下,以电动汽车向楼宇反向服务(V2B)技术为支撑,考虑到温控负荷的负荷反弹特性及可调度性,将温控负荷与电动汽车充放电协同调度。电网对温控负荷实行折扣电价,对电动汽车负荷考虑电池损耗而实行高价补偿。考虑室温的舒适度、电动汽车充放电次数、变压器容量等约束条件,以电网补贴成本最小和商业大楼的总电费最小为目标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温控负荷与电动汽车负荷具有互补特性,两者联合调度可以达到在电网补偿费用最小的情况下变压器容量不过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向楼宇反向服务 电动汽车 温控负荷 负荷反弹特性 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