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负荷超临界、超超临界锅炉光管螺旋管圈水冷壁传热特性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思洋 王文毓 +4 位作者 茆凯源 龙俊 杨冬 王凤君 黄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5539-5545,5730,共7页
在压力p=12~32MPa,质量流率G=741~2294 kg/(m^2·s),内壁热负荷q(28)200~870 k W/m^2的参数范围内,以水为工质,对水平倾角25°的倾斜上升光管的传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浮力作用是倾斜管传热的重要影响因素。热... 在压力p=12~32MPa,质量流率G=741~2294 kg/(m^2·s),内壁热负荷q(28)200~870 k W/m^2的参数范围内,以水为工质,对水平倾角25°的倾斜上升光管的传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浮力作用是倾斜管传热的重要影响因素。热负荷对传热具有多重影响。在亚临界压力区,质量流率增量具有界限值,其影响与垂直管中的界限质量流率有所不同。在近临界压力区,增大质量流率或降低热负荷能推迟传热恶化的发生;宏观对流作用可以改善恶化后的传热。在超临界压力区,超临界水的物性变化作用不能减小倾斜管的周向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上升光管 亚临界到超临界压力 传热特性 试验研究 宽负荷超临界、超超临界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宽负荷率超超临界锅炉垂直管圈水冷壁在低质量流速下的传热特性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思洋 王文毓 +4 位作者 沈植 聂鑫 杨冬 宋宝军 贾培英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5-90,共6页
在压力p=21~29.8 MPa、质量流速G=600~1 100kg/(m^2·s)、热负荷q=330~793kW/m^2工况范围内,对低质量流速优化内螺纹管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近临界压力区和超临界压力区的传热实验关联式.结果表明:在近临... 在压力p=21~29.8 MPa、质量流速G=600~1 100kg/(m^2·s)、热负荷q=330~793kW/m^2工况范围内,对低质量流速优化内螺纹管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近临界压力区和超临界压力区的传热实验关联式.结果表明:在近临界压力区,亚临界部分的传热特性好于超临界部分的传热特性,质量流速增大能推迟传热恶化,热负荷增大则使传热恶化提前发生,内螺纹管抑制膜态沸腾(DNB)的能力有所减弱;在超临界压力区,压力越低,大比热容区内强化传热作用越显著,在其他条件一定时,超临界水的热物性变化对管内传热的作用由质量流速和热负荷共同决定;质量流速不变,继续增大热负荷,大比热容区内的传热将由强化转变为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宽负荷率 超超临界锅炉 内螺纹管 传热特性 低质量流速 热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垂直管圈水冷壁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俞谷颖 张富祥 +2 位作者 陈端雨 杨淙煊 朱才广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5-209,227,共6页
介绍了代表不同技术流派的3台1 000 MW超(超)临界压力锅炉的设计与技术特点,以及实际运行时锅炉水冷壁的阻力情况,重点分析了垂直管圈水冷壁的阻力特性和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的水动力特性.结果表明:在高负荷下运行时,垂直管圈水冷壁的阻力... 介绍了代表不同技术流派的3台1 000 MW超(超)临界压力锅炉的设计与技术特点,以及实际运行时锅炉水冷壁的阻力情况,重点分析了垂直管圈水冷壁的阻力特性和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的水动力特性.结果表明:在高负荷下运行时,垂直管圈水冷壁的阻力远大于螺旋管圈水冷壁;低负荷运行时炉膛热负荷偏差对水冷壁安全性的影响远大于高负荷时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今后深入研究水冷壁的若干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压力锅炉 垂直管圈 水冷壁阻力 热负荷分布 水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锅炉低负荷运行时的流动不稳定性计算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欧阳诗洁 李娟 +2 位作者 董乐 周熙宏 杨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4-91,共8页
为了研究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在低负荷运行工况下的流动不稳定性,采用一维单通道模型,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几何结构、热工参数的超超临界锅炉的流动不稳定性通用数值计算模型。在试验验证结果符合良好的基础上,对沁阳发电分公司1 000 MW超... 为了研究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在低负荷运行工况下的流动不稳定性,采用一维单通道模型,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几何结构、热工参数的超超临界锅炉的流动不稳定性通用数值计算模型。在试验验证结果符合良好的基础上,对沁阳发电分公司1 000 MW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系统低负荷(40%额定出力负荷)运行的部分典型回路进行了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了动态流动不稳定发生时,热负荷线密度对进出口流量振幅及其稳定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前墙的最短管9回路、左侧墙最长管32回路及上炉膛受热最强管107回路,随着热负荷扰动强度的增加,进出口流量脉动的振幅也逐渐增加;9、32、107各回路线密度分别为3.389、3.520、3.172 kW/m,热负荷线密度越大,对应典型回路进出口流量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间越长,脉动振幅越大,回路流动状态越不稳定。该结果可为超超临界锅炉的设计及低负荷安全运行提供指导,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及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锅炉 时域法 低负荷运行 流动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参数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垂直管圈水冷壁水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茅义军 何利军 +2 位作者 张一帆 杨玉 白文刚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5-110,共6页
相对于常规电站锅炉,高参数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具有炉内热负荷分布复杂、水冷壁工质温度水平较高、工质大比热容区吸热能力下降等特点,这对锅炉水动力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本文以华能安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超超临界660 M... 相对于常规电站锅炉,高参数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具有炉内热负荷分布复杂、水冷壁工质温度水平较高、工质大比热容区吸热能力下降等特点,这对锅炉水动力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本文以华能安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超超临界660 MW二次再热机组锅炉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和水动力建模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垂直管圈水冷壁的水动力特性进行了详细计算和分析,获得了相应的流量分配规律以及汽温和壁温分布特点。结果显示:BMCR工况下,下炉膛和上炉膛水冷壁均存在流量偏差和壁温偏差,整体呈负流量响应特性;每面墙水冷壁内流量呈两端高、中间低分布;汽温和壁温分布则为中间高、两端低。本文研究成果可以为高参数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垂直管圈水冷壁的水动力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二次再热 超超临界 垂直管圈水冷壁 水动力 大比热容区 流量偏差 壁温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