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RI的肝脂肪含量、硬度与C-NASH评分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曹迪 赵静洁 +1 位作者 韩超汝 杨正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6-592,共7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临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C-NASH)评分与肝脂肪分数(LFF)、肝硬度值(LSM)的关系。方法:纳入148例NAFLD患者,比较C-NASH评分<3分与≥3分者的LFF、LSM差异,比较不同程度脂肪肝、有无纤维化患...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临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C-NASH)评分与肝脂肪分数(LFF)、肝硬度值(LSM)的关系。方法:纳入148例NAFLD患者,比较C-NASH评分<3分与≥3分者的LFF、LSM差异,比较不同程度脂肪肝、有无纤维化患者之间C-NASH评分的差异,分析LFF、LSM与C-NASH评分的相关性。结果:C-NASH评分<3分与C-NASH评分≥3分者之间的LF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S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不同脂肪肝亚组之间的C-NASH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FF(OR=1.08)是NASH发生高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C-NASH评分(OR=2.18)是脂肪肝分级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LFF与C-NASH评分在所有患者(r=0.40,P<0.01)、轻度脂肪肝亚组(r=0.52,P<0.01)及无纤维化亚组(r=0.46,P<0.01)中存在中等相关性。LFF预测NASH发生高风险(C-NASH评分≥3分)的阈值为>10.34%,敏感度为91.75%,特异度为41.18%。结论:不同程度脂肪肝患者的C-NASH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NASH评分与LFF有关,使NAFLD患者的LFF低于10%可能会降低NASH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脂肪含量 肝硬度值 临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硬度值下降趋势与肝纤维化逆转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19
2
作者 孔媛媛 孙亚朦 +6 位作者 周家玲 吴晓宁 马红 欧晓娟 贾继东 尤红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逆转乙肝肝纤维化研究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4-318,共5页
目的 分析抗病毒治疗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硬度值变化趋势与肝纤维化逆转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基于恩替卡韦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随访队列(2013年7月-2015年9月),检测基线和治疗中每半年HBV DNA水平、肝功能、肝脏硬度值。根据更... 目的 分析抗病毒治疗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硬度值变化趋势与肝纤维化逆转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基于恩替卡韦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随访队列(2013年7月-2015年9月),检测基线和治疗中每半年HBV DNA水平、肝功能、肝脏硬度值。根据更为严格的标准将治疗前后Ishak评分变化分为3组:确定逆转组,Ishak评分下降≥2;不确定组,Ishak评分下降0~1;进展组,Ishak评分升高>1。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分段线性混合模型拟合不同肝纤维化逆转结局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硬度值下降趋势,斜率的显著性及不同组间斜率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共纳入23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治疗1.5年后,18例患者(7.5%)达到肝纤维化组织学确定逆转、196例(82.0%)为不确定、25例(10.5%)为进展。开始抗病毒治疗半年内肝脏硬度值下降率:确定逆转组为-36.3%[95%可信区间(95%CI):-52.8%^-19.7%],不确定组为-23.7%(95%CI:-29.7%^-17.8%),进展组为-12.6%(95%CI:-31.0%~5.9%)。在确定逆转组与不确定组,肝脏硬度值在治疗后的前6个月比治疗6个月后的下降速度更快(P值均<0.05)。结论 抗病毒治疗半年内肝脏硬度值的下降速度与肝纤维化逆转结局相关性较强,治疗半年时肝脏硬度值下降超过30%者发生肝纤维化确定逆转的可能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肝硬化 肝脏硬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组织炎症对FibroScan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志权 冯军花 +3 位作者 叶立红 孝奇 杜瑞清 戴二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36-338,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组织学炎症对瞬时弹性扫描仪(FS)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应用FS对124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穿刺前肝脏弹性测量值(LSM)的测定,采用肝穿刺活组织病理诊断技术进行肝纤维化分期(S)和炎症分级(G)。对同一... 目的探讨肝组织学炎症对瞬时弹性扫描仪(FS)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应用FS对124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穿刺前肝脏弹性测量值(LSM)的测定,采用肝穿刺活组织病理诊断技术进行肝纤维化分期(S)和炎症分级(G)。对同一肝纤维化分期不同肝组织炎症分级组间LSM进行比较,并对各肝纤维化分期中LSM与肝组织炎症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组织纤维化逐渐发展伴随肝炎症程度加重,如肝纤维化S1期患者中以G1为主(81.8%),S2期以G2为主(54.2%),S3期以G3为主(47.4%),S4期以G3、G4为主(40%,33.4%),S1~S4每一纤维化分期水平上,不同炎症分级LS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SM与不同炎症分级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肝组织炎症程度是影响FS诊断的一个重要因素,炎症活动程度加重可使LSM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弹性扫描 肝脏弹性测量值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硬度值对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娜 李春霞 +5 位作者 东冰 周路路 张瑞芹 赵英仁 何英利 徐光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62-1265,共4页
目的评估肝脏硬度值(LSM)对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10月-2018年8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住院行肝活组织检查的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330例,根据肝组织学病理结果,分为轻微肝... 目的评估肝脏硬度值(LSM)对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10月-2018年8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住院行肝活组织检查的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330例,根据肝组织学病理结果,分为轻微肝纤维化(F0~F1)和明显肝纤维化(F2~F4)两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通过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诊断明显肝纤维化的指标,然后对筛选后的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在诊断明显肝纤维化患者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330例患者中轻微纤维化(F0~F1)有245例,明显肝纤维化(F2~F4)有85例。两组在临床指标HBV DNA、HBsAg、HBeAg、抗-HBc、ALT、AST、TBil和LSM水平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HBsAg与LSM是明显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ROC曲线分析发现只有LSM有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744(95%可信区间:0.680~0.808)。以LSM≥6.15 k Pa为界值,预测明显肝纤维化的敏感度为62.4%,特异度为76.3%,准确度为72.1%,阳性预测值为72.5%,阴性预测值为67.0%。结论 LSM对明显肝纤维化的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e抗原 乙型 肝硬化 肝脏硬度值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弹性扫描仪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志权 冯军花 +4 位作者 孝奇 叶立红 吴小霞 杜瑞清 戴二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4068-4070,共3页
目的评价瞬时弹性扫描仪(FS)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4—12月在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均在肝穿刺活检前1周内应用FS检测肝脏弹性测量值(LSM)。以肝穿刺活检... 目的评价瞬时弹性扫描仪(FS)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4—12月在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均在肝穿刺活检前1周内应用FS检测肝脏弹性测量值(LSM)。以肝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并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分期。比较不同肝纤维化分期间LSM的差异,分析LSM与肝纤维化分期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FS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LS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464,P=0.000),且相邻分期间LS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LSM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0.826,P<0.01)。绘制ROC曲线发现,FS诊断S1~S4期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ROC)为0.92,灵敏度为0.94,特异度为0.90,临界值为4.60 kPa;诊断S2~S4期肝纤维化分别为0.93、0.88、0.85、7.60 kPa;诊断S3~S4期肝纤维化分别为0.97、0.94、0.91、9.40 kPa;诊断S4期肝纤维化分别为0.96、1.00、0.88、13.20 kPa。结论FS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为无创性检查方法,对于不能或不愿意进行肝穿刺活检的肝纤维化患者,FS是理想的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技术 弹性测量值 肝炎 乙型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体检成人FibroScan检测肝脏硬度值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崇山 何文艳 +5 位作者 王宁方 耿华 安红杰 赵宝生 高美丽 徐金凤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724-727,共4页
目的界定正常人群肝脏硬度值参考范围及探讨年龄、性别对肝脏硬度值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0月1日^(-2)014年10月31日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1794例,经Fibro Scan进行肝脏硬度值(LSM)检测。因LSM的分布不... 目的界定正常人群肝脏硬度值参考范围及探讨年龄、性别对肝脏硬度值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0月1日^(-2)014年10月31日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1794例,经Fibro Scan进行肝脏硬度值(LSM)检测。因LSM的分布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不同性别组间LSM;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段间LSM,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LSM与年龄的相关性;采用单侧百分位法制订性别、年龄段的正常参考值范围。结果其中1590例LSM测定成功有效,有效率为88.63%,107例因肝功能异常被剔除,经分析发现男性受试者LSM高于女性受试者,男女间比较LS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980,P<0.001);不同年龄段间LSM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16.983,P=0.001),并证实年龄与LSM呈正相关(r=0.087,P=0.001),参考范围(P90)估计:成人≤7.1 k Pa,女性≤7.0 k Pa,男性≤7.2 k Pa;按年龄划分20~29岁≤6.8 k Pa,30~44岁≤6.7 k Pa,45~59岁≤7.8 k Pa,60~74岁≤8.8 k Pa。结论 LSM受年龄、性别影响,在体检人群中应用时需根据年龄、性别参考相应的医学参考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技术 肝脏硬度值 性别因素 年龄分布 参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broscan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纤维化的诊断 被引量:4
7
作者 苏冬娜 吴诗品 汤小俐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5-438,共4页
目的:探讨3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差异,为评估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将114例乙肝病毒携带者分组为:乙肝抗原(HBe Ag)阳性HBV DNA阳性携带者(A组)、HBe Ag阴性HBV DNA阴性携带者(B组)、HBe Ag阴性HBV DNA阳性携带者(C组).使用f... 目的:探讨3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差异,为评估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将114例乙肝病毒携带者分组为:乙肝抗原(HBe Ag)阳性HBV DNA阳性携带者(A组)、HBe Ag阴性HBV DNA阴性携带者(B组)、HBe Ag阴性HBV DNA阳性携带者(C组).使用fibroscan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进行肝脏硬度值(LSM)检测,评估3组肝脏硬度值的差异.结果:A组与B组,B组与C组的肝脏硬度值有显著性差异,A组与C组的肝脏硬度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说明HBV DNA阳性的携带者无论HBe Ag是否阳性其肝脏硬度值均比HBV DNA阴性的携带者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携带者 肝脏硬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前后肝脏瞬时弹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李文庭 朱传龙 高人焘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934-936,共3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瞬时弹性值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30例CHB患者使用拉米夫定治疗24周前后的肝脏瞬时弹性值,同时检测其血清ALT、HBV DNA水平,研究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与肝脏瞬时弹性值之间...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瞬时弹性值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30例CHB患者使用拉米夫定治疗24周前后的肝脏瞬时弹性值,同时检测其血清ALT、HBV DNA水平,研究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与肝脏瞬时弹性值之间的关系。结果 30例CHB患者其初始肝脏瞬时弹性值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拉米夫定治疗24周后,30例患者肝脏瞬时弹性值较初始明显下降;随访结束时,HBV DNA阴转患者肝脏瞬时弹性值明显低于HBV DNA阳性患者,但HBV DNA水平与肝脏瞬时弹性值无明显相关性(r=0.401,P=0.138)。结论肝脏瞬时弹性值的下降是抗病毒治疗有效的表现,肝脏瞬时弹性的检测可作为CHB患者治疗的随访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脏硬度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弹性记录仪检测在脂肪肝筛查中的成功率及可靠性分析
9
作者 邓婉萍 陈虹燕 +1 位作者 寻南 黄知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0-276,共7页
【目的】瞬时弹性记录仪已被各大肝病学会指南推荐为评估肝脏脂肪变性及肝硬度首选的无创检测工具,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其检测成功率及结果可靠性的因素。【方法】2018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职工体检自愿接受检查且资料完整者共788例,... 【目的】瞬时弹性记录仪已被各大肝病学会指南推荐为评估肝脏脂肪变性及肝硬度首选的无创检测工具,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其检测成功率及结果可靠性的因素。【方法】2018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职工体检自愿接受检查且资料完整者共788例,分析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腰围、操作者经验等对检测成功率及结果可靠性的影响。【结果】对脂肪肝的检出率高于B超(55.9%vs. 39.9%,P<0.001),总体检测失败及结果不可靠率仅为1.4%,检测成功率与性别无关,而随年龄、体质指数及腰围的增加而降低,LSM IQR/Median也随之呈现上升趋势,结果可靠性下降。随着操作次数增加,检测成功率及结果可靠性上升并趋于稳定,同一操作者进行超过300次检测可认为具备熟练操作经验。【结论】瞬时弹性记录仪的有效测量受增龄、体质指数、腰围等因素影响,固定操作者经短期培训后也能够获得很高的检测成功率及可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弹性记录仪 受控衰减参数 肝脏硬度测量 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持续正常及持续或间断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硬度值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钟曼华 梁携儿 +5 位作者 陈永鹏 杨淑玲 彭劼 谭文娟 于文轩 孙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49-353,共5页
目的目前ALT持续正常(PNALT)以及持续或间断升高(PIEALT)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硬度值(LSM)的数据十分有限。本研究对该组患者LSM范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以供临床应用参考。方法将在2012年9月-2013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208例初... 目的目前ALT持续正常(PNALT)以及持续或间断升高(PIEALT)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硬度值(LSM)的数据十分有限。本研究对该组患者LSM范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以供临床应用参考。方法将在2012年9月-2013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208例初治CHB患者纳入研究,均接受瞬时弹性扫描仪(FS)检查。PNALT组:在最近1 a随访至少3次,每次间隔2个月以上,ALT水平均正常,入组时ALT正常;PIEALT组进一步分为ALT轻度升高(过去1 a随访中ALT水平至少有1次升高但<2×ULN)以及ALT明显升高(过去1 a随访中ALT水平至少有1次升高>2×ULN),入组时ALT<2×ULN。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当ALT<2×ULN时,用于诊断以及排除进展性肝纤维化的标准分别为LSM≥10.6 kPa和LSM<7.4 kPa。计量资料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因素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受试人群平均LSM为(6.2±2.9)kPa。在PNALT患者中,LSM≥7.4 kPa占14.3%(18/126),LSM≥10.6 kPa占2.4%(3/126)。在总体PIEALT患者中,这个比例分别是35.4%(29/82)以及13.4%(11/82)。多元回归分析中,ALT>1×ULN(OR=2.63,P=0.037)、男性(OR=5.29,P=0.012)是LSM≥7.4 kPa的独立影响因素;HBV DNA定量>5 log10拷贝/ml是LSM≥10.6 kPa唯一的独立影响因素(OR=13.84,P=0.046)。结论在PIEALT和PNALT的CHB患者中,分别有35%及14%的患者不能排除进展性肝纤维化的可能;大约13%的PIEALT患者根据LSM结果可判断为进展性肝纤维化。对于ALT>1×ULN、HBV DNA拷贝数的对数值大于5的男性CHB患者,建议对其进行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谷丙酸转氨酶 肝脏硬度值 弹性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水平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硬度值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家玲 吴晓宁 +11 位作者 孙亚朦 孟彤彤 关秋爽 武珊珊 王冰琼 施漪雯 陈姝延 何志颖 马红 贾继东 欧晓娟 尤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74-1677,共4页
目的探讨ALT水平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脏硬度值(LSM)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5月在北京友谊医院及各分中心经肝穿刺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初治患者,收集入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血常规、生化、HBV DNA、AFP、LSM、腹部超声... 目的探讨ALT水平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脏硬度值(LSM)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5月在北京友谊医院及各分中心经肝穿刺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初治患者,收集入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血常规、生化、HBV DNA、AFP、LSM、腹部超声和肝穿刺资料。比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不同ALT水平的LSM分布特征。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和偏相关。结果共入组104例患者,根据ALT水平分成3组[≤2倍正常值上限(ULN)、2~5 ULN和≥5 ULN],3组在性别构成比、BMI、HBeAg状态、HBV DNA水平、Alb水平、PLT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患者的LSM中位值分别为15.4、18.8及29.9 k Pa,LSM随着ALT升高而升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7,P<0.05)。校正年龄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LSM与ALT仍呈正相关(r=0.220,95%可信区间:0.101~0.468,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LSM随着ALT升高而升高,患者年龄在不同ALT水平组间有差异,而校正年龄因素后,LSM与ALT之间仍存在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炎 乙型 慢性 丙氨酸转氨酶 肝脏硬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对FibroTouch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硬度值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文玲 张馨元 +1 位作者 叶松 李荣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0期3842-3847,共6页
背景多项研究表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升高可导致肝脏硬度值(LSM)升高,但少有研究探讨不同程度升高的ALT水平尤其是轻度升高的ALT水平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LSM的影响。目的明确ALT水平对FibroTouch检测CHB患者LSM的影响。方法... 背景多项研究表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升高可导致肝脏硬度值(LSM)升高,但少有研究探讨不同程度升高的ALT水平尤其是轻度升高的ALT水平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LSM的影响。目的明确ALT水平对FibroTouch检测CHB患者LSM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病房的CHB患者145例,根据ALT水平分为A组〔ALT<1×参考值上限(ULN)〕46例、B组(1×ULN≤ALT<2×ULN)64例、C组(2×ULN≤ALT<5×ULN)35例。所有患者接受肝脏穿刺活检和FibroTouch检查,参照METAVIR计分系统标准将肝脏穿刺活检结果分为轻微肝纤维化(F1)、明显肝纤维化(F2~F3)、肝硬化(F4)。比较不同ALT水平、肝纤维化程度CHB患者LSM;以肝脏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分析FibroTouch对CHB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效能。结果A组、B组患者总体LSM及F1、F2~F3、F4患者LSM均低于C组(P<0.05)。A组患者中16例为F1,22例为F2~F3,8例为F4;B组患者中14例为F1,44例为F2~F3,6例为F4;C组患者中6例为F1,22例为F2~F3,7例为F4。A组、B组、C组中F1患者LSM分别低于F2~F3、F4患者,F2~F3患者LSM分别低于F4患者(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三组患者总体LSM均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81、0.71、0.73,P<0.001)。绘制ROC曲线发现,FibroTouch诊断总体、A组、B组、C组患者F2~F3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4、0.933、0.914、0.897,诊断总体、A组、B组、C组患者F4的AUC分别为0.942、0.954、0.989、0.949(P<0.001)。结论ALT<2×ULN时FibroTouch检测CHB患者LSM不受明显影响,而ALT≥2×ULN时FibroTouch检测CHB患者LSM可能被高估,不一定能反映真实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转氨酶 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FibroTouch 肝脏硬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瞬时弹性成像评估健康成人肝脏硬度测值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家丽 李加伍 +1 位作者 宋龄 罗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10-715,共6页
目的探讨可视化瞬时弹性成像(ViTE)测量健康成人肝脏硬度值的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20年6月17日—11月20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科59例健康成人志愿者,在空腹状态及不同影响因素下(包括采集次数、取样框、检测深度、呼... 目的探讨可视化瞬时弹性成像(ViTE)测量健康成人肝脏硬度值的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20年6月17日—11月20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科59例健康成人志愿者,在空腹状态及不同影响因素下(包括采集次数、取样框、检测深度、呼吸时相等)采用ViTE行肝脏硬度检测(LSM),分析其可能影响LSM值的因素及稳定性。结果①采集次数:相同取样框下,采集5次和10次的LSM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箱线图显示,测量10次时LSM值更集中,变异度更低。②取样框:不同取样框(35 mm×8 mm、40 mm×10 mm、50 mm×10 mm和60 mm×10 mm)的LSM值分别为(5.69±1.15)kPa、(5.75±1.20)kPa、(5.75±1.43)kPa、(5.99±1.52)k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7,P=0.633);箱线图显示当取样框为35 mm×8 mm及40 mm×10 mm时LSM值更集中,变异度更低。③检测深度:取样框中心距肝包膜3 cm和5 cm,检测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8.31%(58/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5);取样框中心距肝包膜5 cm的LSM值高于3 cm的LSM值[(6.67±1.70)kPa比(5.69±1.50)kPa;t=3.29,P=0.001];箱线图显示深度为3 cm的LSM值更集中,变异度更低。④呼吸时相:平静呼吸、深吸气及深呼气后屏气3个不同呼吸时相的LSM值分别为(5.75±1.20)kPa、(7.35±3.33)kPa和(6.51±1.68)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2,P=0.01);深呼气后屏气和平静呼吸后屏气的LSM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箱线图显示平静呼吸后屏气状态下LSM值更集中,变异度更低。结论ViTE评估健康成人LSM值稳定性及重复性好,但测量次数10次、取样框为35 mm×8 mm及40 mm×10 mm、深度3 cm以及平静呼吸后屏气时LSM值更稳定,临床应用时应考虑各个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瞬时弹性成像 可视化瞬时弹性成像 肝脏硬度测量 健康志愿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超声弹性成像的列线图对葛西手术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清雅 周丽 +2 位作者 李静 杨萍 潘洁瑢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9-675,共7页
目的:利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临床常用指标建立列线图预测胆道闭锁(BA)患儿葛西手术(KPE)后的自体肝生存率(NLS)。方法:共纳入BA患儿102例,记录基线资料以及术后3个月时的并发症、血清学指标及肝脏弹性测量(LSM)值作为潜在预测指... 目的:利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临床常用指标建立列线图预测胆道闭锁(BA)患儿葛西手术(KPE)后的自体肝生存率(NLS)。方法:共纳入BA患儿102例,记录基线资料以及术后3个月时的并发症、血清学指标及肝脏弹性测量(LSM)值作为潜在预测指标并开展3年随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得到训练队列68例与验证队列34例。在训练队列中利用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BA患儿预后的独立因素;并以此建立列线图来估计BA患儿1、2、3年的NLS。列线图在训练队列中进行内部验证,在验证队列中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日龄、METAVIR评分、LSM值、出现胆管炎以及黄疸未消退均与NLS缩短相关(P值均<0.05)。基于上述因子建立了可以预测BA患儿KPE后3年内NLS的列线图,其在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中均具有良好的区分度(训练队列:AUC=0.861、0.841、0.836;验证队列:AUC=0.815、0.780、0.786)和校准度(训练队列:1年NLS:χ^(2)=6.438,P=0.598,2年NLS:χ^(2)=8.170,P=0.417,3年NLS:χ^(2)=11.213,P=0.190;验证队列:1年NLS:χ^(2)=5.344,P=0.876,2年NLS:χ^(2)=7.860,P=0.672,3年NLS:χ^(2)=9.881,P=0.231)。结论:临床常用指标联合SWE建立的列线图可以准确预测BA患儿KPE后3年内的NLS,有助于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从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葛西手术 自体肝生存率 弹性成像 肝脏弹性测量值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弹性检测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20
15
作者 付懿铭 纪冬 +5 位作者 熊艺茹 李梵 李忠斌 王春艳 陈松海 陈国凤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71-675,共5页
目的评估肝脏硬度检测值(LSM)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8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NASH患者47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及LSM检测。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计算血清... 目的评估肝脏硬度检测值(LSM)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8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NASH患者47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及LSM检测。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计算血清学无创模型数据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值(APRI)及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运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LSM、APRI及FIB-4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LSM、APRI及FIB-4对于NASH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效能,并确定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界值。结果470例NASH患者中,经肝脏穿刺检测肝纤维化程度S0、S1、S2、S3、S4期者分别为73、253、96、40、8例,各组LSM值的中位数依次为5.4、6.5、8.6、10.7、22.9kPa,Spearman分析显示LSM、APRI与肝纤维化分期均呈正相关(rs分别为0.626、0.342,P<0.001),FIB-4与肝纤维化分期无相关性(rs=-0.120,P>0.05)。ROC分析显示LSM对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APRI,LSM诊断NASH肝纤维化S1、S2、S3、S4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4、0.857、0.953、0.986,对应的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5.6、7.7、8.8、12.3kPa。结论LSM值与NASH的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是一项可用于诊断NASH肝纤维化程度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硬化 肝脏弹性检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价肝脾硬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雪梅 张瑶 +2 位作者 杨学平 王玥 王米雪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应用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技术测量肝脾硬度(LSM/SSM),无创性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是否存在食管静脉曲张(EV)。方法前瞻性研究2019年4月—2020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临床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172例,根据... 目的应用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技术测量肝脾硬度(LSM/SSM),无创性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是否存在食管静脉曲张(EV)。方法前瞻性研究2019年4月—2020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临床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172例,根据胃镜结果分为两组:无EV组和EV组,比较两组患者脾脏厚径(SD)、长径(ST)、LSM及SSM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LSM、SSM诊断EV的价值,并利用Z检验比较两者的诊断准确性。结果EV组患者121例,无EV组51例,两组间ST(t=8.143,P<0.001)、SD(t=7.363,P<0.001)、LSM(Z=3.024,P=0.002)、SSM(t=15.142,P<0.001),有无腹水(χ2=22.10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SM诊断EV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46(95%CI:0.570~0.718),取最佳截断值13.16时,敏感度(Se)、特异度(Sp)、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83.47%、47.06%、78.9%、54.5%;SSM诊断EV的AUC为0.951(95%CI:0.907~0.978),取最佳截断值38.08时,Se、Sp、PPV、NPV分别为80.99%、96.08%、98.0%、68.1%。SSM诊断准确性优于LSM(Z=6.096,P<0.001)。结论LSM、SSM可用于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有无EV,SSM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技术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肝硬度 脾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B-4指数与肝脏硬度值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显著肝纤维化的评估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郭春梅 吴静 +1 位作者 尹金淑 葛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09-1013,共5页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易发生肝纤维化。目的探讨FIB-4指数、肝脏硬度值(LSM)对NAFLD合并T2DM患者出现显著肝纤维化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易发生肝纤维化。目的探讨FIB-4指数、肝脏硬度值(LSM)对NAFLD合并T2DM患者出现显著肝纤维化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诊断为NAFLD合并T2DM的患者265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血小板计数、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空腹血糖、清蛋白、LSM,计算BMI、FIB-4指数、肝纤维化评分(NFS)。本研究以NFS>0.676分作为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金标准。比较不同FIB-4指数、LSM患者显著肝纤维化发生率;绘制FIB-4指数、LSM预测NAFLD合并T2DM患者发生显著肝纤维化的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Youden指数。结果 FIB-4指数>3.25患者显著肝纤维化发生率大于FIB-4指数≤3.25患者(P<0.05);LSM≥9.9 kPa患者显著肝纤维化发生率大于LSM<9.9 kPa患者(P<0.05)。根据既往研究结果,将FIB-4指数>3.25、LSM≥9.9 kPa作为预测显著肝纤维化的临界值。FIB-4指数预测NAFLD合并T2DM患者发生显著肝纤维化的AUC为0.866[95%CI(0.804,0.928)],灵敏度为44.4%,特异度为97.5%,阳性预测值为66.7%,阳性似然比为17.8%,Youden指数为0.419;LSM预测NAFLD合并T2DM患者发生显著肝纤维化的AUC为0.901[95%CI(0.850,0.952)],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Youden指数分别为74.1%、90.7%、45.5%、8.00%、0.648。结论 FIB-4指数与LSM均可用于预测NAFLD合并T2DM患者发生显著肝纤维化;LSM简便、易检测,应作为首选,而对于无条件地区,可选择FIB-4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肝疾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硬化 FIB-4指数 肝脏硬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度值联合S指数对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许斌 孙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746-750,共5页
目的:研究肝硬度值(LSM)联合S指数预测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的1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集一般资料,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肝纤维化四项、LSM检测,计算S指数... 目的:研究肝硬度值(LSM)联合S指数预测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的1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集一般资料,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肝纤维化四项、LSM检测,计算S指数、APRI和FIB-4指数,并进行肝穿刺活检。绘制各模型诊断显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ROC曲线,比较各模型之间的AUROC。结果:根据肝穿刺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无显著纤维化组(n=86)、显著纤维化组(n=71)、肝硬化组(n=30),3组间年龄、PLT、GGT、ALB、S指数、HA、LN、LSM水平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指数与肝纤维化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rs=0.738,P<0.001)。S指数和LSM诊断显著纤维化的AUC分别为0.873和0.792,诊断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966和0.879。两者联合诊断显著纤维化和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908和0.988。联合检测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AUROC显著高于LSM、APRI和FIB-4(P<0.001),但与S指数的AUROC无明显差异(P=0.070)。联合检测诊断肝硬化的AUROC均高于LSM、APRI和FIB-4(P<0.05)。结论: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联合S指数在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硬度值 s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弹性成像对HIV合并HC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秀梅 哈力木拉提·阿布都沙拉木 +5 位作者 纪冬 王春艳 陈松海 付懿铭 杨武才 李忠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32-1736,共5页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对HIV合并HCV感染者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住院的HIV合并HCV感染者,采集所有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肝纤维化相关血生化、HIV及HCV...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对HIV合并HCV感染者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住院的HIV合并HCV感染者,采集所有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肝纤维化相关血生化、HIV及HCV病毒载量等指标,计算血清学无创模型(APRI及FIB-4),并且所有患者均接受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活检前3 d内进行瞬时弹性成像检测,结果以肝硬度值(LSM)表示。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Spearman分析LSM、APRI、FIB-4及肝纤维化相关血生化指标、HCV RNA定量与肝活检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LSM对于合并感染者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效能,确定其诊断界值。结果共纳入76例肝活检并确诊的HIV合并HCV感染者。相关性分析显示LSM与肝纤维化分期相关性最好(r=0.526,P<0.001),优于APRI(r=0.403,P<0.001)及FIB-4(r=0.441,P<0.001),而肝纤维化相关血生化指标中,仅有Ⅳ型胶原与肝纤维化分期相关(r=0.339,P<0.05),而HCV RNA定量与肝纤维化分期无相关性。且对于显著肝纤维化阶段,LSM诊断S2、S3和S4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9、0.929和0.906,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11.6、12.7和14.5 kPa。结论瞬时弹性成像能够较准确的诊断HIV合并HCV感染者肝纤维化分期,在避免肝活检的条件下,对于抗病毒治疗方案的制订及肝纤维化进展的判断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HIV 肝硬化 肝硬度值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