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魏晋士人生活与文学作品的新养分 |
丁宏武
刘东方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众音杂沓:金初文学生态的历史还原 |
于东新
康奥博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中晚明诸名家文学创作工夫论概述 |
汪群红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4
|
中国少数民族首次建构炎黄共同体理论研究 |
武沐
姚金燕
王盼盼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5
|
宋金元时期痰浊衰老相关性学说研究 |
贺松其
文彬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00 |
4
|
|
|
6
|
魏晋南北朝僧人行记之文学表征及文学意义 |
阳清
吴冬莉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
7
|
明代的选学与赋论 |
许结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2
|
|
|
8
|
儒道融合与宋代文论的理论自觉 |
温婷婷
张恩普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
9
|
试论郝经文学创作的渊源与造诣 |
钱志熙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
10
|
魏晋文学理论发展述略 |
张文勋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
11
|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金人的“中国”历史认同--以《大金德运图说》为中心的讨论 |
赵永春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2
|
|
|
12
|
重自我法自然:刘将孙张扬个性的文学思想 |
查洪德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5
|
|
|
13
|
唐宋金元文论“衰落”、“隆起”辨 |
杜书瀛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
14
|
论阮籍的庄学思想 |
李磊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
15
|
论宋代文体学的研究路径与学术空间 |
谷曙光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
16
|
魏晋复仇文学作品中的司法审判及其叙写 |
罗世琴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
17
|
论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与艺术批评的互渗 |
袁济喜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
18
|
“夷狄不足为君论”:两晋时期“夷夏”君臣观的政治宣扬及其影响 |
王东洋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
19
|
金圣叹、李渔文论之不同特点新探 |
刘良明
吕建红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
20
|
互证生生:玄学与佛学理论形态之关系 |
刘运好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