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PS体系深部调剖油藏适应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和全 孙海东 +2 位作者 吴肇亮 李明远 林梅钦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26,共3页
建立了LPS交联聚合物溶液体系深部调剖封堵模拟模型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LPS体系对油藏渗透率和储层非均质性的适应性 .结果表明 ,随着油层平均渗透率的增大 ,采用LPS体系调剂时 ,油层的采出程度逐渐降低 ,在同一平均渗透率下 ,不同... 建立了LPS交联聚合物溶液体系深部调剖封堵模拟模型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LPS体系对油藏渗透率和储层非均质性的适应性 .结果表明 ,随着油层平均渗透率的增大 ,采用LPS体系调剂时 ,油层的采出程度逐渐降低 ,在同一平均渗透率下 ,不同渗透率变异因数油藏的LPS体系驱替的采收率差别很小 ;对于平面非均质层 ,LPS体系驱替的采出程度随着渗透率变异因数的变化是非单调的 ,中间出现一个峰值 ,该数值在渗透率变异因数为 0 .6 0到 0 .80之间 ,为采用LPS体系提高采收率的最佳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s体系 交联聚合物溶液 深部调剖 油藏适应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微孔滤膜评价交联聚合物溶液封堵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林梅钦 韩飞雪 +1 位作者 李明远 吴肇亮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14,共4页
交联聚合物溶液 (LPS)是由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HPAM )和交联剂柠檬酸铝(AlCit)形成的 .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有效地评价交联聚合物溶液的方法 ,即用核微孔滤膜模拟油藏的微孔介质 ,以交联聚合物溶液通过核孔滤膜的能力———封堵... 交联聚合物溶液 (LPS)是由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HPAM )和交联剂柠檬酸铝(AlCit)形成的 .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有效地评价交联聚合物溶液的方法 ,即用核微孔滤膜模拟油藏的微孔介质 ,以交联聚合物溶液通过核孔滤膜的能力———封堵因子评价LPS的形成过程和封堵性能 .封堵因子越小 ,封堵程度越大 .实验结果表明 ,HPAM溶液的封堵因子较大 ,对孔径为 1.2 μm核孔膜的封堵程度小 ,HPAM与交联剂AlCit反应形成的LPS对核孔膜的封堵程度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因此 ,该评价方法可以用来评价聚合物与交联剂是否发生交联反应形成LP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微孔滤膜 评价 交联聚合物溶液 封堵性质 研究 油田化学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合物溶液在岩心内成胶效果及机理 被引量:39
3
作者 刘进祥 卢祥国 +2 位作者 刘敬发 胡淑琼 薛宝庆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4-480,共7页
采用黏度计、动/静态激光光散射仪、扫描电镜和岩心流动实验装置,对两性离子聚合物溶液和两性离子交联聚合物溶液黏度、分子线团尺寸、分子聚集态和多孔介质内静态成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交联聚合物溶液在岩心内成胶机... 采用黏度计、动/静态激光光散射仪、扫描电镜和岩心流动实验装置,对两性离子聚合物溶液和两性离子交联聚合物溶液黏度、分子线团尺寸、分子聚集态和多孔介质内静态成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交联聚合物溶液在岩心内成胶机理。结果表明,随溶剂水矿化度增加,交联反应速度加快;放置时间越长,岩心内交联反应增强并趋于稳定;剪切时间延长,聚合物分子定向排列趋势加剧,岩心孔隙内成胶效果变差;渗透率较低条件下,岩心孔隙内交联反应以"分子内"交联为主;随岩心渗透率增加即孔隙尺寸增大,岩心内成胶效果变好,发生"分子间"交联概率增大。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表明,在两性离子交联聚合物溶液中,交联反应首先发生在同一分子的不同支链间,即"分子内"交联,形成局部性网状聚集态,然后扩展到不同聚合物的分子链间,即"分子间"交联,形成区域性网状聚集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离子聚合物 交联聚合物 矿化度 交联反应 多孔介质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合物溶液的热稳定性 被引量:8
4
作者 林梅钦 王兆军 +2 位作者 李明远 郭继香 吴肇亮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2-116,共5页
采用黏度法、核孔膜过滤和动态光散射(DLS)法,研究了高相对分子质量、低浓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柠檬酸铝(AlCit)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LPS)的热稳定性、HPAM降解后与AlCit反应所形成的体系的封堵性能及降解机理。结果表... 采用黏度法、核孔膜过滤和动态光散射(DLS)法,研究了高相对分子质量、低浓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柠檬酸铝(AlCit)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LPS)的热稳定性、HPAM降解后与AlCit反应所形成的体系的封堵性能及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下(40~60℃),HPAM与AlCit反应所形成的LPS能够长时间地稳定存在,对1.2μm的核孔膜有很好的封堵效果。而在较高温度下(70~110℃),所形成的LPS很快降解,不能对核孔膜形成有效封堵;温度越高,降解速率越快,对核孔膜的封堵性能越差。LPS高温降解后封堵性能下降的原因是LPS中交联聚合物线团(LPC)尺寸变小,平均表观流体力学半径从降解前的292nm减小到39.9nm左右。HPAM高温降解后与AlCit反应所形成的交联体系不能对1.2μm的核孔膜产生有效封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 柠檬酸铝(AlCit) 交联聚合物溶液(lps) 交联聚合物线团(lpC)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交联聚合物溶液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林梅钦 李明远 +2 位作者 韩飞雪 许关利 吴肇亮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3-46,共4页
采用核孔膜过滤和动态光散射手段 ,研究了盐度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HPAM )与柠檬酸铝 (AlCit)交联反应过程的影响以及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线团 (LPC)的大小。结果表明 ,HPAM与AlCit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线团对 1.2 μm核孔膜的... 采用核孔膜过滤和动态光散射手段 ,研究了盐度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HPAM )与柠檬酸铝 (AlCit)交联反应过程的影响以及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线团 (LPC)的大小。结果表明 ,HPAM与AlCit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线团对 1.2 μm核孔膜的封堵程度与其反应时间有关。随着NaCl含量的增加 ,交联聚合物溶液 (LPS)对 1.2 μm核孔膜的封堵程度先增加后下降 ,且存在一最佳值。HPAM与AlCit交联后形成的交联聚合物线团尺寸比相同条件下形成的HPAM线团尺寸小 ,并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交联聚合物溶液 性质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柠檬酸铝 交联聚合物线团 油田化学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低黏度交联聚合物调驱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鲁娇 彭勃 +2 位作者 李明远 林梅钦 董朝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6-111,共6页
详细综述了三种低黏度、高流动度交联聚合物驱油剂即胶态分散凝胶(CDG)、交联聚合物溶液(LPS)、(预)交联聚合物微球(PCPP)的研究进展,包括技术发展、调驱机理、制备方法、评价方法、形态和尺寸、流变性及在国内外油田的应用。
关键词 化学驱油剂 低黏度 胶态分散凝胶(CDG) 交联聚合物溶液(lps) (预)交联聚合物微球(PCPP) 深部调剖剂 相对渗透率调整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作用对交联聚合物溶液封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林梅钦 骆小虎 +2 位作者 董朝霞 李明远 吴肇亮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52,共5页
用核微孔滤膜过滤实验,研究了不同的剪切方法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交联剂柠檬酸铝(AlCit)的交联反应过程、及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LPS)封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PAM与AlCit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具有一定的抗剪切能... 用核微孔滤膜过滤实验,研究了不同的剪切方法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交联剂柠檬酸铝(AlCit)的交联反应过程、及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LPS)封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PAM与AlCit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具有一定的抗剪切能力。在较低剪切作用下,其对核孔膜的封堵性能影响较小;高速剪切下,交联聚合物溶液的封堵能力大大降低。岩心孔隙介质对聚合物的吸附滞留和机械剪切作用使交联聚合物溶液的封堵能力降低;岩心渗透率越低、且注入速率越大,这种作用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作用 交联聚合物 封堵性能 剪切方法 聚丙烯酰胺 柠檬酸铝 调剖剂 注水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浓度对交联聚合线团尺寸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董朝霞 吴肇亮 +1 位作者 林梅钦 李明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9-161,165,共4页
利用核孔膜过滤法、动态光散射法和扫描电镜法研究了聚合物浓度对低浓度 HPAM与 Al Cit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中交联聚合物线团 (LPC)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 ,盐浓度相同 ,对于 Mη较低的聚合物 ,在低于临界交叠浓度 (C* )的较大范围内 ... 利用核孔膜过滤法、动态光散射法和扫描电镜法研究了聚合物浓度对低浓度 HPAM与 Al Cit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中交联聚合物线团 (LPC)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 ,盐浓度相同 ,对于 Mη较低的聚合物 ,在低于临界交叠浓度 (C* )的较大范围内 ,随聚合物浓度降低 ,LPC不断减小。Mη 较高的聚合物 ,聚合物浓度在 C*以下时 ,只有在聚合物浓度较高的窄范围内 ,LPC随聚合物浓度增高而增大。聚合物浓度较低时发生的是分子内交联 ,L PC尺寸接近 ,若再降低聚合物浓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浓度 交联聚合 线团尺寸 棱孔膜过滤法 动态光散射法 扫描电镜法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HPAM/AlCit交联聚合物溶液性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林梅钦 孙爱军 +3 位作者 董朝霞 唐亚林 李明远 吴肇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5-289,共5页
采用粘度法、扫描电镜(SEM)、核孔膜过滤、动态光散射(DLS)和27AlNMR法,研究了高分子量低浓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柠檬酸铝(AlCit)体系交联反应过程溶液性质变化.结果表明,HPAM与AlCit反应在低剪切速率时体系粘度随反应进行而... 采用粘度法、扫描电镜(SEM)、核孔膜过滤、动态光散射(DLS)和27AlNMR法,研究了高分子量低浓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柠檬酸铝(AlCit)体系交联反应过程溶液性质变化.结果表明,HPAM与AlCit反应在低剪切速率时体系粘度随反应进行而降低,在剪切速率较高时具有剪切稠化现象,HPAM与AlCit反应过程中交联态Al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随反应进行变短.低浓度的HPAM与AlCit发生分子内交联反应形成交联聚合物线团(LPC)在水中的分散体系,即交联聚合物溶液(LPS).交联聚合物溶液中LPC的平均流体力学半径约为238nm,其形态接近球形,具有多分散性.LPS对1.2μm核孔膜的封堵程度与其反应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增油减水措施 低浓度聚合物交联体系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柠檬酸铝 堵水调剖技术 原油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矿化度Cr^(3+)交联聚合物溶液渗流特性及其机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进祥 卢祥国 +2 位作者 李国桥 王荣健 牛丽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5-152,共8页
针对特高矿化度油藏深部调剖需求,研制具有优良抗盐性的Cr3+交联聚合物溶液,用黏度计、动态光散射仪、流变仪和岩心流动等实验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研究矿化度对Cr3+交联聚合物溶液黏度、分子线团尺寸、黏弹性和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针对特高矿化度油藏深部调剖需求,研制具有优良抗盐性的Cr3+交联聚合物溶液,用黏度计、动态光散射仪、流变仪和岩心流动等实验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研究矿化度对Cr3+交联聚合物溶液黏度、分子线团尺寸、黏弹性和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聚合物溶液相比,Cr3+交联聚合物溶液的黏度略有下降,分子线团的尺寸小幅增加,黏弹性有所上升,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大幅度增加;当预热时间较短时,随着溶剂水矿化度的增加Cr3+交联聚合物溶液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逐渐增大;当预热时间较长时,随着矿化度的增加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逐渐减小;在Cr3+交联聚合物溶液中,交联反应首先发生在同一分子的不同支链间(简称分子内交联),然后扩展到不同聚合物的分子链间(简称分子间交联),形成区域性网状聚集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矿化度 交联聚合物溶液 黏弹性 分子线团尺寸 渗流特性 交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合物溶液封堵多孔介质机理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孙志斌 郑延欣 +2 位作者 李明远 林梅钦 吴肇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5-228,232,共5页
交联聚合物溶液是由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和交联剂柠檬酸铝(AlCit)形成的交联聚合物线团在水中的分散体。采用毛玻璃模型和并联岩心实验对交联聚合物溶液的封堵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交联聚合物溶液的封堵性能与多孔介质... 交联聚合物溶液是由低浓度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和交联剂柠檬酸铝(AlCit)形成的交联聚合物线团在水中的分散体。采用毛玻璃模型和并联岩心实验对交联聚合物溶液的封堵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交联聚合物溶液的封堵性能与多孔介质表面的特性是密切相关的,交联聚合物线团与水润湿多孔介质表面的相互作用力较强,易于在多孔介质喉道处吸附、滞留、聚集,形成较高强度封堵;对于油润湿多孔介质,交联聚合物线团难以在喉道处滞留形成封堵;交联聚合物溶液在驱替过程中,聚合物、柠檬酸铝和交联聚合物线团的吸附都不是平衡吸附,在近井地带的吸附滞留量小于远井地带,产生架桥封堵的可能小,因此交联聚合物溶液能够深入地层深部产生深部调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合物溶液 毛玻璃模型 润湿性 封堵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合物溶液的热氧化及剪切安定性对其封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梅钦 辛见 +2 位作者 李明远 董朝霞 彭勃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7-811,共5页
采用核孔膜过滤和动态光散射(DLS)法,研究了高相对分子质量、低浓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柠檬酸铝(AlCit)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LPS)的热氧化及剪切安定性对其在油藏深部调剖封堵性能的影响及其原因。结果表明,HPAM与AlCi... 采用核孔膜过滤和动态光散射(DLS)法,研究了高相对分子质量、低浓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柠檬酸铝(AlCit)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LPS)的热氧化及剪切安定性对其在油藏深部调剖封堵性能的影响及其原因。结果表明,HPAM与AlCit反应所形成的LPS在90℃下热氧化降解24h后,对0.4μm和1.2μm核孔膜不能形成有效封堵,降低过膜压力也不能改善其封堵性能。LPS经剪切降解后对1.2μm的核孔膜不能形成有效封堵,但对0.4μm的核孔膜能形成有效封堵;降低过膜压力能够增大对1.2μm核孔膜的封堵性能。LPS中交联聚合物线团(LPC)尺寸变小及HPAM与AlCit之间交联点的破坏分别是热氧化和剪切降解造成封堵性能下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 柠檬酸铝(AlCit) 交联聚合物溶液(lps) 交联聚合物线团(lpC)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表面润湿性对交联聚合物溶液封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林梅钦 赵志海 +2 位作者 李明远 董朝霞 彭勃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95,共5页
采用毛玻璃模型、填充砂管和人造岩心封堵实验,研究了多孔介质的表面润湿性对交联聚合物溶液(LPS)封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甲基硅油处理的毛玻璃模型注入4.5Vp(Vp-孔隙体积)的LPS后,体系压力明显匕升,达到120kPa左右;... 采用毛玻璃模型、填充砂管和人造岩心封堵实验,研究了多孔介质的表面润湿性对交联聚合物溶液(LPS)封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甲基硅油处理的毛玻璃模型注入4.5Vp(Vp-孔隙体积)的LPS后,体系压力明显匕升,达到120kPa左右;经甲基硅油处理的毛玻璃模型注入10Vp的LPS后,体系压力始终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6~8kPa)。未经甲基硅油处理的填充砂管注入40Vp的LPS后,体系压力达到70kPa左右;经甲基硅油处理过的填充砂管注入80Vp的LPS后,体系压力只达到18kPa,没有明显上升。岩心并联实验中,甲基硅油处理的岩心与未经甲基硅油处理的岩心相比,注水时的出口液体流量明显降低,但注LPS后的出口液体流量明显增加。这表明LPS具有选择性封堵性质,即易于封堵水润湿的多孔介质,而难于封堵油润湿的多孔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合物溶液 封堵性质 孔隙介质 表面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合物溶液的微观形态结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罗宪波 蒲万芬 +2 位作者 武海燕 马喜平 董兆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5期60-62,共3页
用扫描电镜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交联聚合物溶液在盖玻片上形成的聚集体微观形态,并与相同浓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水溶液、有机铝弱凝胶和有机复合弱凝胶的扫描电镜图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柠檬酸... 用扫描电镜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交联聚合物溶液在盖玻片上形成的聚集体微观形态,并与相同浓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水溶液、有机铝弱凝胶和有机复合弱凝胶的扫描电镜图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交联聚合物溶液是以单个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大分子内交联为主,几个颗粒间以相互连接较弱的分子间交联为辅的胶态分散体系,形态为近似球形的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合物溶液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微观结构 扫电镜 偏光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合物溶液封堵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韩飞雪 李明远 +2 位作者 林梅钦 纪淑玲 吴肇亮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62,共4页
采用核微孔滤膜过滤法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HPAM )浓度、相对分子质量以及HPAM与交联剂柠檬酸铝 (AlCit)的交联比 (HPAM与Al的质量比 )对交联聚合物溶液 (LPS)封堵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HPAM浓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 ,H... 采用核微孔滤膜过滤法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HPAM )浓度、相对分子质量以及HPAM与交联剂柠檬酸铝 (AlCit)的交联比 (HPAM与Al的质量比 )对交联聚合物溶液 (LPS)封堵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HPAM浓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 ,HPAM与AlCit反应形成的LPS通过 1.2 μm核孔膜的过滤时间延长 ,对核孔膜的封堵程度增大。但是 ,相对分子质量为 1.5 7× 10 7的HPAM形成的LPS通过核孔膜时易发生剪切 ,达到封堵平衡时对核孔膜的封堵程度低于 7.70× 10 6的HPAM形成的LPS。对LPS来说存在一个最佳交联比值 ,在此交联比值时LPS对核孔膜的封堵程度最高。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交联剂 核孔膜 油田化学剂 交联聚合物溶液 封堵性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合物溶液在孔隙介质中的流动与滞留行为 被引量:5
16
作者 石冈 蒲守智 +2 位作者 李明远 吴肇亮 鲍晓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14-1121,共8页
在内径为40mm、长度为1500mm的填充砂管中,在线测量了由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和柠檬酸铝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在填充砂孔隙介质中的流动和滞留特性,考察了交联聚合物溶液的流动形态及流动速度对孔隙封堵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聚合... 在内径为40mm、长度为1500mm的填充砂管中,在线测量了由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和柠檬酸铝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在填充砂孔隙介质中的流动和滞留特性,考察了交联聚合物溶液的流动形态及流动速度对孔隙封堵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聚合物溶液在孔隙介质中的流动过程中,经过多次压力脉动最终导致一种局部性的非均匀封堵;随着流动线速度的增加,封堵位置与交联聚合物注入口间的距离呈非线性增大;对应于封堵现象的发生,可能存在一个临界注入量,只有当交联聚合物溶液的注入量大于该临界值时,才会对孔隙介质产生封堵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合物溶液 多孔介质 流动 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合物溶液液流转向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明远 王爱华 +2 位作者 于小荣 赵志海 林梅钦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1-35,共5页
用并联岩心驱替实验及毛玻璃可视模型和微观可视模型,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交联剂柠檬酸铝(AlCit)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LPS)在不同孔隙介质中的液流转向作用。结果表明,HPAM与AlCit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能够... 用并联岩心驱替实验及毛玻璃可视模型和微观可视模型,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交联剂柠檬酸铝(AlCit)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LPS)在不同孔隙介质中的液流转向作用。结果表明,HPAM与AlCit反应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能够封堵高渗透岩心,使后续注入液转向低渗透的含油层,并将其中的原油采出,起到增加波及体积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作用。毛玻璃可视模型可模仿地层孔隙介质,通过它可直观、实时地从宏观上观察水驱过程中的指进、LPS驱过程中的液流转向作用。而通过微观可视模型,可清楚地观察到LPS驱后同向流动的粗细不均匀的孔道中,小孔道中的剩余油减少的现象,比较直观地证明了LPS的液流转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交联剂 交联聚合物溶液 液流转向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浓度对交联聚合物线团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31
18
作者 董朝霞 吴肇亮 +1 位作者 林梅钦 李明远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0-84,共5页
用核孔膜过滤法 (过滤体积对过滤时间作图 )、动态光散射法 (DLS)和扫描电镜法 (SEM )研究了交联反应前后盐 (NaCl)浓度变化对低浓度HPAM与AlCit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 (LPS)中交联聚合物线团 (LPC)形态的影响。所用HPAM相对分子质量 1.1... 用核孔膜过滤法 (过滤体积对过滤时间作图 )、动态光散射法 (DLS)和扫描电镜法 (SEM )研究了交联反应前后盐 (NaCl)浓度变化对低浓度HPAM与AlCit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 (LPS)中交联聚合物线团 (LPC)形态的影响。所用HPAM相对分子质量 1.1× 10 7~ 1.4× 10 7,LPS中HPAM与Al的质量比 2 0∶1,HPAM浓度 0 .1或 0 .2 g/L ,交联反应温度 40℃ ,时间 7天。实验结果表明 :①LPC的平均水力半径Rh(DLS测定值 )随交联反应时盐浓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盐浓度由 0 .5 g/L增加到 2 g/L时Rh 由 45 0nm迅速减小到 2 5 0nm ,盐浓度增加到 2 0 g/L时Rh达到最小值 16 0nm ,此后随盐浓度的继续增加Rh 有所增大 ;盐浓度 0 .5和 2 .0 g/L时Rh 的SEM测定值分别为45 0和 2 5 0nm ,与DLS结果一致。②交联反应完成后改变LPS的盐浓度 ,也可改变LPC的Rh 值 ,但改变幅度较小 ;盐浓度 0 .5 g/L时形成的LPS ,当盐浓度增加至 2 g/L时 ,Rh 值由 45 0nm减小至 35 9nm ,大于盐浓度 2 g/L时形成的LPS的Rh 值 (2 46nm) ;盐浓度 2 g/L时形成的LPS ,当盐浓度减少至 0 .5 g/L时 ,Rh 值由 2 46nm增大至32 6nm ,小于盐浓度 0 .5g/L时形成的LPS的Rh 值 (4 5 0nm)。用盐浓度改变引起LPC水化层厚度改变 ,线团收缩或舒张解释盐浓度改变时Rh 测定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合物溶液 聚合物分子线团 分子内交联 线团尺寸 水力学半径 NaCl 聚丙烯酰胺 柠檬酸铝 水体系 胶态分散凝胶 油田化学剂 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合物线团深部调剖数学模型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和全 吴肇亮 +3 位作者 李明远 郑晓宇 林梅钦 纪淑玲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104-106,共3页
以交联聚合物溶液 (LPS)体系深部调剖室内和矿场试验结果为基础 ,建立了一个交联聚合物线团深部调剖数学模型 ,其中分别计算了在岩石表面的吸附和在孔隙介质中的机械滞留对渗透率降低的贡献 ,模型中考虑了线速度和压力梯度对封堵强度和... 以交联聚合物溶液 (LPS)体系深部调剖室内和矿场试验结果为基础 ,建立了一个交联聚合物线团深部调剖数学模型 ,其中分别计算了在岩石表面的吸附和在孔隙介质中的机械滞留对渗透率降低的贡献 ,模型中考虑了线速度和压力梯度对封堵强度和封堵位置的作用。把该模型结合到黑油模型中 ,可以进行LPS深部调剖的室内岩心驱拟合和矿场应用效果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合物溶液 交联聚合物线团 深部调剖 数学模型 渗透率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合物溶液的热氧降解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朝霞 林梅钦 +2 位作者 辛见 李明远 彭勃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5-118,共4页
交联聚合物溶液(LPS)是一种对多孔介质具有特殊封堵性能的深部调剖剂,在油藏高温条件下,其稳定性对调剖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用黏度法、核孔膜过滤和动态光散射(DLS)法,对交联聚合物溶液的热氧降解稳定性和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 交联聚合物溶液(LPS)是一种对多孔介质具有特殊封堵性能的深部调剖剂,在油藏高温条件下,其稳定性对调剖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用黏度法、核孔膜过滤和动态光散射(DLS)法,对交联聚合物溶液的热氧降解稳定性和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热氧降解后与柠檬酸铝(AlCit)反应所形成的体系的封堵性能及降解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PAM与交联剂AlCit反应形成的LPS的热稳定性较差,热氧降解作用会使LPS的封堵性变差,封堵能力减弱。HPAM稀溶液在90℃下降解不同时间后与AlCit反应,所形成的LPS封堵能力随降解时间的增加而减弱,最终不能对1.2μm核孔膜形成有效封堵。LPS和HPAM热氧降解后形成的LPS的封堵性能下降的原因是热氧降解使得LPS中交联聚合物线团(LPC)尺寸和HPAM中高分子线团的尺寸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柠檬酸铝 交联聚合物溶液 交联聚合物线团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