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背景下中高职教育贯通发展模式研究--以五年制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小粉 韩旭炤 向玉春 《时代汽车》 2025年第2期22-24,共3页
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中高职教育贯通发展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与合作、优化配置,实现人才培养的连贯性和高效性,提升教育质量。本文以五年制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专业为例,从专业才... 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中高职教育贯通发展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与合作、优化配置,实现人才培养的连贯性和高效性,提升教育质量。本文以五年制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专业为例,从专业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资源共享、升学通道等方面,深入研究构建中高职教育贯通发展模式,为培养高水平技能人才提供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中职教育 高职教育 贯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改进——以湖北省为例
2
作者 陈贵银 谢莉花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随着中国职业教育顶层设计的成熟而成为核心探索的问题。通过调研湖北省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了湖北省职业教育在中高本衔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研究旨在为区域职业... 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随着中国职业教育顶层设计的成熟而成为核心探索的问题。通过调研湖北省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了湖北省职业教育在中高本衔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研究旨在为区域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指导,推动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高本一体化 人才培养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体系探索
3
作者 肖雍琴 李福泉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216-220,共5页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入分析了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课程重复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缺乏统筹设计、教学标准不一等问题,探索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实践路径,并提出“1155”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体系,以期不断完善中高职教育衔接...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入分析了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课程重复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缺乏统筹设计、教学标准不一等问题,探索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实践路径,并提出“1155”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体系,以期不断完善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体系,逐步推进中高职从合作走向融合,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和人才可持续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体系 路径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一体化:逻辑起点、制度基础与未来展望
4
作者 郝天聪 王悦晓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11,共6页
推进中高职一体化是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然而,在实践中也存在将中高职一体化仅仅看作是升学手段的误区,忽视了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中高职一体化形成以中职为主体、以高职为主体、以中职和... 推进中高职一体化是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然而,在实践中也存在将中高职一体化仅仅看作是升学手段的误区,忽视了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中高职一体化形成以中职为主体、以高职为主体、以中职和高职为双主体的培养模式,在制度层面基本完成中高职一体化的合法性建构。面向未来,推进中高职一体化改革,需要从形式一体化过渡到内涵一体化,在专业、课程、教材、教师队伍、实训基地等教学关键要素方面展开系统创新改革,全面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职一体化 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办学能力 高技能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的价值意蕴、内在逻辑与建构路向
5
作者 祝鸿平 崔陵 于丽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24,共7页
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旨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长学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内容。作为职教类型的独立教育形态、相互依存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其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性需求是浙江省中高职一体... 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旨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长学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内容。作为职教类型的独立教育形态、相互依存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其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性需求是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从本位、结构及发展方面生成的内在逻辑。课程改革建构路向主要有五个方面:加强省级统筹,顶层设计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引领规范,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支撑体系;强化标准先行,研制中高职一体化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多元创新举措,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运行保障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高职一体化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辽宁31所中职合作校育人现状的实证分析
6
作者 张金 孙杨念 +2 位作者 刘雁飞 于浩 王国东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50-53,共4页
“3+2”中高职贯通联合培养是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模式。立足调研分析,针对“3+2”中高职贯通联合培养中职学校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中高职学校缺乏有效沟通、教师团队素质能力不高、教学管理... “3+2”中高职贯通联合培养是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模式。立足调研分析,针对“3+2”中高职贯通联合培养中职学校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中高职学校缺乏有效沟通、教师团队素质能力不高、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实际问题,从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双标准相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集团化办学,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及健全招生、教学和学生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 人才培养 中高职贯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历史回溯、典型模式与经验启示
7
作者 黄娥 张岩 彭茂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7,共6页
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回溯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谱系与发展脉络,其政策演进遵循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逻辑,充分彰显了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特征。历经30余年的实践探索,多地形成了省域中高职一... 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回溯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谱系与发展脉络,其政策演进遵循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逻辑,充分彰显了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特征。历经30余年的实践探索,多地形成了省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典型模式,如江苏“小学院、大学校”中职上挂的开放性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上海整合资源升格的“五年一贯制”新型高职院校模式、浙江优质高职下沉县域的区域一体化模式、深圳建立区域职教集团的中高职一体化协同发展模式。通过对省域典型经验模式分析,可以为我国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在顶层设计、机制建立、内核要素衔接等方面提供经验借鉴和策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职一体化 人才培养体系 经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3+2”衔接教育及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3
8
作者 雷建龙 胡燕妮 +1 位作者 黄铂 冯雪姣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1-46,共6页
通过对湖北省及全国部分地区中高职“3+2”衔接技能人才分段培养的调研,梳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一是高职阶段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生管理难度大;原因有中职段管理不严,学习无压力,及教学设计存在问题;二是课程设置存... 通过对湖北省及全国部分地区中高职“3+2”衔接技能人才分段培养的调研,梳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一是高职阶段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生管理难度大;原因有中职段管理不严,学习无压力,及教学设计存在问题;二是课程设置存在脱节与重叠现象;问题原因是标准未严格执行,并且中高职校缺乏沟通;三是存在衔接口径不匹配现象;原因在于缺乏专业设置标准及监督。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要建立统一的专业衔接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加强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二是要改革“3+2”转段考核的方式,加强中职学生平时成绩的要求与管理;三是加强中高职的沟通与交流;四是延伸中高职衔接为中高本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职 “3+2” 衔接教育 问题与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类专业“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佳 于洪梅 +2 位作者 孙明哲 吴威 李雪璨 《成才之路》 2024年第3期53-56,共4页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国家重视。推进“中高本”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推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重大决策。基于此,文章以高职教育中的食品类专业为例,探讨食品类专业“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国家重视。推进“中高本”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推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重大决策。基于此,文章以高职教育中的食品类专业为例,探讨食品类专业“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路径,包括目标确定、课程设置、标准制定、校企合作、校校联合、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创新举措,以推动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进,更好地满足行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食品类专业 “中高本”一体化 人才培养路径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有效衔接与一体化发展探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杰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5-79,共5页
中高职一体化发展是实现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重要抓手,对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中高职一体化虽已实施多年,但仍存在断层、失调等诸多问题。文章从院校、专业两个层面着手,分析中高职未能有效衔接的原因,并提出了完... 中高职一体化发展是实现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重要抓手,对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中高职一体化虽已实施多年,但仍存在断层、失调等诸多问题。文章从院校、专业两个层面着手,分析中高职未能有效衔接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中高职一体化的建议与对策:优化调整专业布局、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有效衔接机制、完善学生管理互通互融机制、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中职 衔接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大数据专业中高本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贺宁 丁可 徐志娟 《成才之路》 2024年第2期53-56,共4页
文章阐述大数据专业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目标的定位,即培养数字经济时代所需的专业人才,而非简单地将中职、高职、本科层次的教育相加。中职阶段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高职阶段强调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的训练,本科层次则注重创新、团队... 文章阐述大数据专业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目标的定位,即培养数字经济时代所需的专业人才,而非简单地将中职、高职、本科层次的教育相加。中职阶段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高职阶段强调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的训练,本科层次则注重创新、团队合作、跨文化交流、科研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一体化教育需要多方合作和支持,需要学校、企业和政府等各方面共同采取具体措施。该研究旨在统一培养中专、高职和本科学生,使学生全面掌握大数据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大数据专业人才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高本”一体化 大数据专业 人才培养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工程师培养视域下中高职校企协同育人实践研究与探索
12
作者 梅阳寒 李柏枝 +2 位作者 李笑勉 左大利 陈永刚 《职业技术》 2024年第8期45-50,共6页
中高职贯通培养是职业教育育人的重要途径,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重要人力资源。针对中高职贯通培养规格定位不准,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契机,构建以工程实践项目为载体的五年一贯... 中高职贯通培养是职业教育育人的重要途径,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重要人力资源。针对中高职贯通培养规格定位不准,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契机,构建以工程实践项目为载体的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开发一体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以递进层级岗位能力要求为培养主线,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提出了中高企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形成了中高企命运共同体机制,为培养符合现场工程师标准的技术技能人才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企 现场工程师 贯通培养 产教联合体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体系建设——以金融管理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邱俊如 《职业技术》 2024年第6期64-72,共9页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关键是专业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实践的核心在于课程。职业本科人才培养定位应坚持“高等性”与“职业性”两个本质特征;专业...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关键是专业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实践的核心在于课程。职业本科人才培养定位应坚持“高等性”与“职业性”两个本质特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坚持职业本位理念,基于对岗位职业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确定学习领域,课程教学设计要体现高层次。职业本科人才培养实施中需要重点关注师资队伍的结构优化、人才培养的职业属性坚守、不同实施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差异化制定等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中高本贯通 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新旧教材比较分析
14
作者 李阳 旷浩源 《职业技术》 2024年第4期87-93,共7页
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教材作为教育载体具有研究意义和价值。文章通过比较新旧两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教材的编排结构和教材内容(课文、练习和插图),深度挖掘新旧教材的异同。在编排结构方面,新旧教材都按照学习重点进... 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教材作为教育载体具有研究意义和价值。文章通过比较新旧两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教材的编排结构和教材内容(课文、练习和插图),深度挖掘新旧教材的异同。在编排结构方面,新旧教材都按照学习重点进行单元划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文方面,新教材篇目上更换了近一半的课文,内容上更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难度有所增加;在练习方面,新旧教材题量都较大、题型微观具体;在插图方面,新教材插图的表征性更强,图文联系更加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教版 中职新旧教材 语文教材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力本位的中高本职业教育衔接探索与实践
15
作者 邓志虹 肖威 +1 位作者 韩宝国 鲁朝云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1-97,共7页
在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拟实现职业教育中高本三个阶段的专业学习者的综合职业能力层级递进,探讨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的内在机制与路径,分析“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专业群衔接的实践困境。通过组织实践专家访谈会、情景描述... 在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拟实现职业教育中高本三个阶段的专业学习者的综合职业能力层级递进,探讨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的内在机制与路径,分析“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专业群衔接的实践困境。通过组织实践专家访谈会、情景描述法,进行职业前景研究,提取“面向未来工作”的典型工作任务,分解出不同能力层级目标任务,对接模块化课程,整体设计专业群中高本内涵式衔接方案;“双平台+模块”构建课程体系;注重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通过科学制度设计,构建学分银行“资格框架+认证”技术路径,打通衔接壁垒,畅通上升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 中高本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一体化全学程项目课程改革探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姗 禹诚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3-67,共5页
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体化设计中高职课程体系,实施项目课程改革正当其时。系统分析中高职一体化项目课程开发价值,以数控技术专业“3+2”试点班为例,通过“五级递进”重构全学程项目化课程体系、“多维协... 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体化设计中高职课程体系,实施项目课程改革正当其时。系统分析中高职一体化项目课程开发价值,以数控技术专业“3+2”试点班为例,通过“五级递进”重构全学程项目化课程体系、“多维协同”打造全学程项目化课程团队、“六驱联动”推进全学程项目化课程实施,探索职业教育全学程项目课程改革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职一体化 全学程 项目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有效衔接策略与方法——以高职教育为视角
17
作者 林丽榕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3-57,共5页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于塑造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作用。从高职教育的视角出发,细致剖析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教学特性与目标,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教学方法的革新以及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于塑造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作用。从高职教育的视角出发,细致剖析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教学特性与目标,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教学方法的革新以及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的顺畅衔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大中小学一体化 思政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开发与设计——以浙江“卓越幼师”后备人才为例
18
作者 孙海涛 李牧城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9-14,共6页
以“浙江‘卓越幼师’后备人才中高职一体化培养质量”的核心概念为逻辑起点,明确开发与设计浙江“卓越幼师”后备人才中高职一体化培养质量评价标准的逻辑理路,借鉴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QAA)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做法,吸收国内... 以“浙江‘卓越幼师’后备人才中高职一体化培养质量”的核心概念为逻辑起点,明确开发与设计浙江“卓越幼师”后备人才中高职一体化培养质量评价标准的逻辑理路,借鉴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QAA)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做法,吸收国内专家学者关于“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围绕“五维一体化”的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共设计和开发49条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浙江“卓越幼师”后备人才质量评价的主要监测指标及质控点,以期为学前教育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开发与设计贡献“浙江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职一体化 学前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被引量:50
19
作者 黄彬 焦小英 林世俊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20-24,共5页
加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突破口。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课程设置重复、课程体系脱节、职业技能倒挂、自我话语特色缺失等问题。要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可以从制订主要专业标准目... 加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突破口。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课程设置重复、课程体系脱节、职业技能倒挂、自我话语特色缺失等问题。要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可以从制订主要专业标准目录、建立多元参与的课程衔接组织机构、模块化设置与系统化开发课程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 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职业能力的数控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案例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覃岭 伍伟杰 +1 位作者 范爱民 陈粟宋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2-35,共4页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是岗位职业能力的衔接,落脚点是课程的衔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以中、高级工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有效衔接为目标,从核心课程的内容和要求、转段技能考核的内容和要求两个方面开展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建设,避...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是岗位职业能力的衔接,落脚点是课程的衔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以中、高级工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有效衔接为目标,从核心课程的内容和要求、转段技能考核的内容和要求两个方面开展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建设,避免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重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能力 课程衔接 数控技术 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