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CNR201的高精度模拟信号隔离电路设计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希高 凌春晖 +2 位作者 吕馥言 刘志民 吴淼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7-150,154,共5页
为解决煤巷掘进过程中的探掘矛盾,研制了基于双频激电法和电场聚焦偏转效应的矿用聚焦双频激电仪。该仪器要求输出单路幅值可控、5路相互隔离的双频调制方波电流,同时完成输出电压电流值的高精度隔离采样。论文深入分析了基于线性光耦HC... 为解决煤巷掘进过程中的探掘矛盾,研制了基于双频激电法和电场聚焦偏转效应的矿用聚焦双频激电仪。该仪器要求输出单路幅值可控、5路相互隔离的双频调制方波电流,同时完成输出电压电流值的高精度隔离采样。论文深入分析了基于线性光耦HCNR201的高精度线性隔离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从理论上推导了电压传递函数关系;提出了矿用聚焦双频激电仪隔离电路设计方案,完成了高精度模拟信号隔离电路设计(包括输出电压电流隔离采样电路及电压隔离控制电路)。通过搭建电压隔离采样电路并对其测试结果精度进行分析,表明该电路可实现0~2.5 V直流电压信号的高精度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信号 线性光耦 隔离电路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段荷载传递法的桩基荷载-沉降解析解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腾 卢淑芹 +1 位作者 陈金霞 沈园园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2-448,共7页
目的推导出桩侧土桩基荷载-沉降解析解,为在理论上探讨桩的轴向静载与沉降之间的关系、计算桩的极限荷载、桩身轴力和桩侧剪力提供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方法利用多组并联弹簧组来模拟桩侧土荷载传递曲线,建立桩侧土的多段线性荷载传递函... 目的推导出桩侧土桩基荷载-沉降解析解,为在理论上探讨桩的轴向静载与沉降之间的关系、计算桩的极限荷载、桩身轴力和桩侧剪力提供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方法利用多组并联弹簧组来模拟桩侧土荷载传递曲线,建立桩侧土的多段线性荷载传递函数模型,模拟桩土间弹塑性本构关系,以荷载传递函数法为基础,并巧妙地利用双曲函数变换和传递函数.分析了砂土侧摩阻力的变化对桩基荷载-沉降曲线的影响,并与专业桩基计算软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求得了桩侧土处于弹性、弹塑性和弹-塑-滑移状态下桩身内力与节点位移的解析表达式,并递推得到了桩顶荷载-沉降关系和桩顶刚度的解析解.结论多段荷载传递法求得的荷载-沉降曲线与专业桩基计算软件结果基本吻合,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解析解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载-沉降 解析解 多段荷载传递函数 双曲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水能级的非标工况下水环热泵系统能耗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于齐东 朱能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5-41,83,共8页
为了研究非标工况下水环热泵系统能耗规律,以循环水作为研究基础,依据建立的循环水能量方程,利用线性传递函数方法建立系统能耗方程。理论结果表明:系统能耗随负荷率变化呈非线性规律且冬季的影响更显著;受负荷率的影响系统能耗随循环... 为了研究非标工况下水环热泵系统能耗规律,以循环水作为研究基础,依据建立的循环水能量方程,利用线性传递函数方法建立系统能耗方程。理论结果表明:系统能耗随负荷率变化呈非线性规律且冬季的影响更显著;受负荷率的影响系统能耗随循环水能量变化会出现畸变特征显著影响系统节能性。为了确定畸变工况点出现范围与持续时间,选取天津地区工程进行实验测试,利用循环水能级方法分析系统能耗变换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针对此类建筑,畸变工况点出现在能级4~5范围内持续时间不超过系统总运行时间的10%;辅助热源容量按建筑热负荷55%选取将更具有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热泵 非标准工况 循环水能量 线性传递函数 系统能耗 循环水能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入渗参数的线性传输函数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冯锦萍 樊贵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11,22,共5页
基于应县大田耕作土壤水分入渗参数及其相关土壤理化参数的测定资料,依据土壤水分入渗参数与其相关土壤理化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土壤水分入渗参数与常规土壤理化参数间的多元线性传输函数,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可控... 基于应县大田耕作土壤水分入渗参数及其相关土壤理化参数的测定资料,依据土壤水分入渗参数与其相关土壤理化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土壤水分入渗参数与常规土壤理化参数间的多元线性传输函数,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可控制在7.55%以下。研究表明借助多元线性传输函数,用土壤常规理化参数预测土壤水分入渗参数是可行的,为获取土壤水分入渗参数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入渗 入渗参数 土壤线性传输函数 入渗经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T控制弹体线性模型及传函推导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頔 林德福 +1 位作者 崔晓曦 徐平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4-37,共4页
利用状态空间与传递函数关系,推导偏航-滚转通道耦合传递函数表达式。基于倾斜转弯导弹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建立倾斜转弯导弹的弹体模型,根据弹体耦合特点进行解耦分析。通过MATLAB符号推导功能和引入算例进行数值求解两种方法,对比... 利用状态空间与传递函数关系,推导偏航-滚转通道耦合传递函数表达式。基于倾斜转弯导弹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建立倾斜转弯导弹的弹体模型,根据弹体耦合特点进行解耦分析。通过MATLAB符号推导功能和引入算例进行数值求解两种方法,对比验证传递函数正确性。以单位阶跃响应为输入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传递函数表达式正确,为以后的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转弯导弹 线性模型 传递函数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线性的机载航炮后座力识别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卫真 王永刚 +1 位作者 孙勇军 张景绘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7-70,共4页
针对非线性的机载航炮系统,提出"分段线性传递函数法"的方法,并采用该方法进行后座力识别;同时提出"传递能量"的概念,给出其明确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对非线性进行了定量的描述,并修正后座力识别结果。结果表明,该方... 针对非线性的机载航炮系统,提出"分段线性传递函数法"的方法,并采用该方法进行后座力识别;同时提出"传递能量"的概念,给出其明确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对非线性进行了定量的描述,并修正后座力识别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使用线性近似方法解决后座力问题在工程上有大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识别 后座力 传递能量 分段线性传递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系统传递函数的阶数辨识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重雄 任继舜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在实际系统的参数辨识中,系统的结构往往并不知道。因此,要想正确辨识系统参数,就必须同时要辨识系统的阶数。该文根据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原理,讨论了包含有积分环节的线性连续时间系统的阶数辨识方法,并详细描述了线性系统阶数辨... 在实际系统的参数辨识中,系统的结构往往并不知道。因此,要想正确辨识系统参数,就必须同时要辨识系统的阶数。该文根据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原理,讨论了包含有积分环节的线性连续时间系统的阶数辨识方法,并详细描述了线性系统阶数辨识的实现过程以及用F检验法来辨识模型结构的步骤与程序设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系统 传递函数 参数识别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阵CCD的调制传递函数 被引量:8
8
作者 车双良 汶德胜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6,共3页
线阵 CCD作为成像器件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因而研究线阵 CCD的调制传递函数 MTF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本文分析线阵 CCD动态 MTF及静态 MTF。
关键词 线阵CCD 调制传递函数 成像器件 MT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像管动态成像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仿真 被引量:2
9
作者 白廷柱 刘明奇 +1 位作者 邹正峰 周立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1-483,491,共4页
模拟像管的动态成像过程.根据线性滤波理论和传递函数理论计算分析光电成像系统整体的成像特性.基于成像过程的滤波理论和像管动态传递函数数学模型,编制了像管动态成像过程的计算机数字模拟仿真程序,以成像方式给出了像管动态成像过程... 模拟像管的动态成像过程.根据线性滤波理论和传递函数理论计算分析光电成像系统整体的成像特性.基于成像过程的滤波理论和像管动态传递函数数学模型,编制了像管动态成像过程的计算机数字模拟仿真程序,以成像方式给出了像管动态成像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仿真结果.证明了用计算机模拟仿真光电成像系统的可行性,所建立的像管的动态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像管的动态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管 线性滤波 动态传递函数 数字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水化动力学的线性动态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史美伦 陈志源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95-299,共5页
应用传递函数方法,通过Laplace逆变换将运算阻抗从频域转换成时域,以此求得水泥水化动力学曲线,结果与其它方法相符.此方法还可了解水泥水化过程的机理,对动力学过程具有普遍性.
关键词 水泥 水化 动力学 线性动态系统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量系统传递函数阵零极点的子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军 吕振肃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89-496,共8页
本文给出多变量系统传递函数阵零极点与其子结构传递函数阵零极点的基于集的最大最小关系.使传递函数阵零极点反映的结构特征更完善和深刻.
关键词 传递函数 子结构 多参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夏台钻孔系统性质的论证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序俨 杨锦玲 +4 位作者 陈超贤 关玉梅 陈光 赵文波 洪明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343-3353,共11页
对中国临夏台2013年至2014年两年的井水位和四分量钻孔应变资料进行了预处理以消除趋势与突跳.根据文献(Means,1982;Young and Budynas,2005),相互正交的两条测线的应变观测值之和等于面应变.文献(刘序俨等,1988)证明近地表的面应变的2/... 对中国临夏台2013年至2014年两年的井水位和四分量钻孔应变资料进行了预处理以消除趋势与突跳.根据文献(Means,1982;Young and Budynas,2005),相互正交的两条测线的应变观测值之和等于面应变.文献(刘序俨等,1988)证明近地表的面应变的2/3等于体应变,因此,可由4分量钻孔应变观测值得到钻孔体应变,然后根据体应变与井水位观测资料,从时域和频域对该钻孔系统的性质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在时域,体应变与井水位高度负相关.钻孔系统的灵敏度为—0.1620mm/10-9.把两年中的某两个月份的两者时间坐标轴和纵轴比例尺放大,发现井水位曲线的峰/谷与体应变观测曲线的谷/峰一一对应,两者的相位滞后非常小.在频域内,本文采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分别取得了井水位与体应变9个月的半日波与全日波数个波群的逐月潮汐因子与相位滞后,然后作简单计算,得到了钻孔系统对上述波群的灵敏度与相位滞后.结果表明9个月中大多数波群的灵敏度不但十分相近,且非常接近由时域得到的周年频率分量的灵敏度,但相位滞后误差较大,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由反正切得到的相位滞后受计算误差影响较大,应以时域经审视所得的相位滞后接近于零为准.通过时域与频域的分析,表明井水位对体应变的响应基本是线性时不变的,论证了临夏台钻孔系统基本上满足了叠加性、齐次性与时不变性,基本上为一线性时不变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分量钻孔应变 体应变 井水位 传递函数 线性时不变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持水率土壤传输函数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韩勇鸿 樊贵盛 孔令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2-67,共6页
基于不同土壤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条件下的田间持水率测定,分析了影响田间持水率的主导因素。利用多元线性、非线性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田间持水率与常规土壤理化性能参数间的不同传输函数。结果表明:土壤干容重、粉粒含量... 基于不同土壤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条件下的田间持水率测定,分析了影响田间持水率的主导因素。利用多元线性、非线性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田间持水率与常规土壤理化性能参数间的不同传输函数。结果表明:土壤干容重、粉粒含量、黏粒含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常规土壤理化性能参数对田间持水率都有较大影响;通过这些传输函数预测田间持水率都是可行的,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相对误差小于10%),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效果最好(相对误差3.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持水率 土壤理化参数 土壤传输函数 线性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DBL的平稳条件、谱密度及最优线性预报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浩球 汪凤泉 王海斌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3年第3期63-72,共10页
本文针对上次对角双线性时序模型(简记为USDBL(p,q,r))进行研究.在输入为正态白噪声的假定下,通过广义传递函数得到了该模型平稳性的充分必要条件,并计算了输出序列的谱密度函数.证明了该模型的二阶特性与一个线性平稳ARMA模型相似,最... 本文针对上次对角双线性时序模型(简记为USDBL(p,q,r))进行研究.在输入为正态白噪声的假定下,通过广义传递函数得到了该模型平稳性的充分必要条件,并计算了输出序列的谱密度函数.证明了该模型的二阶特性与一个线性平稳ARMA模型相似,最后给出了该模型的最优化线性预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密度 线性预报 双线性 时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_∞/LTR综合方法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鲁棒控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丽梅 史佳林 许长林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1-245,共5页
为了解决高精度数控机床永磁直线电机伺服系统中负载扰动及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产生影响的问题,将H∞鲁棒控制理论和回路传递函数恢复(LTR)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带有观测器的H∞/LTR综合控制方法.对系统进行目标回路设计,即在假设系统... 为了解决高精度数控机床永磁直线电机伺服系统中负载扰动及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产生影响的问题,将H∞鲁棒控制理论和回路传递函数恢复(LTR)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带有观测器的H∞/LTR综合控制方法.对系统进行目标回路设计,即在假设系统完全可测的前提下,设计一个鲁棒H∞控制律,以满足系统性能要求;对系统进行恢复过程设计,即通过设计观测器,使得系统在引入观测器后,目标回路传递函数得到恢复.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性能,且对于模型不确定性、外部扰动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永磁直线电动机 回路传递函数恢复 鲁棒控制 H∞ LTR综合方法 观测器 目标回路 外部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波红外相机细分采样迭加像元传递函数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滢清 傅雨田 王建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9-312,共4页
根据长波红外探测器的特点,阐述了细分采样迭加技术的应用目的和原理,在像元传递函数(PTF)的基础上分析细分采样和迭加对PTF的影响,给出了不同细分倍数m对应的细分采样迭加PTF。随着m的增加,推扫采样方式由单次瞬时采样(m=1)转变为全驻... 根据长波红外探测器的特点,阐述了细分采样迭加技术的应用目的和原理,在像元传递函数(PTF)的基础上分析细分采样和迭加对PTF的影响,给出了不同细分倍数m对应的细分采样迭加PTF。随着m的增加,推扫采样方式由单次瞬时采样(m=1)转变为全驻留时间积分采样(m趋于无穷大)。当细分倍数m>4时,PTF的变化已经不明显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分采样 像元传递函数 迭加 红外相机 线列焦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微积分在系统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振滨 曹广益 朱新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02-805,共4页
介绍了分数微积分定义,并运用拉普拉斯变换法证明了分数阶线性常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并给出了其传递函数描述和状态方程描述.提出了分数阶线性常微分方程的两种求解方法:直接拉普拉斯变换法和状态空间法,并利用一个粘弹性系统... 介绍了分数微积分定义,并运用拉普拉斯变换法证明了分数阶线性常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并给出了其传递函数描述和状态方程描述.提出了分数阶线性常微分方程的两种求解方法:直接拉普拉斯变换法和状态空间法,并利用一个粘弹性系统的仿真实例证明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微积分 系统建模 分数阶微分方程 分数阶线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系统的干扰解耦观测器设计 被引量:7
18
作者 段广仁 强文义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48-552,共5页
此文提出线性系统的Luenberger函数观测器关于干扰解耦的条件,指出它与环路复现(LTR)的关系.并结合Luenberger观测器设计的一种参数化方法,给出了线性系统干扰解耦Luenberger观测器的一种简单、... 此文提出线性系统的Luenberger函数观测器关于干扰解耦的条件,指出它与环路复现(LTR)的关系.并结合Luenberger观测器设计的一种参数化方法,给出了线性系统干扰解耦Luenberger观测器的一种简单、有效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系统 干扰解耦 Luenberger 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堆传递函数模型问题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远隆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3-131,共9页
点堆模型通过线性化处理后,再经过拉普拉斯变换就得到传递函数模型。但分析发现,在稳定时假设反应性为零线性化处理后得到的传递函数模型有自身的问题。将对这类问题做一个概要性分析。分析方法是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理论分析借助系统动... 点堆模型通过线性化处理后,再经过拉普拉斯变换就得到传递函数模型。但分析发现,在稳定时假设反应性为零线性化处理后得到的传递函数模型有自身的问题。将对这类问题做一个概要性分析。分析方法是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理论分析借助系统动力学原理,重点在时域与频域结果的比较。实验方面则是基于工程参数借助计算机进行仿真实验,将时域和频域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分析,可以明显看到在稳定时假设反应性为零的点堆模型线性化处理存在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指出了模型修改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反应堆 传递函数 模型 计算机仿真 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场异常分离的递减半径迭代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东甲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215-3228,共14页
本文提出了位场区域-剩余异常分离的空间域递减半径迭代法.由给定半径的圆周上八点位场值的算术平均导出一个新的八点圆周平均公式,它是一个由重磁数据计算区域异常的滤波器.该滤波器的传递函数有一主瓣和多个旁瓣,且半径越大,旁瓣越多... 本文提出了位场区域-剩余异常分离的空间域递减半径迭代法.由给定半径的圆周上八点位场值的算术平均导出一个新的八点圆周平均公式,它是一个由重磁数据计算区域异常的滤波器.该滤波器的传递函数有一主瓣和多个旁瓣,且半径越大,旁瓣越多,滤波器特性越差.由从大到小不同半径对应的传递函数的连乘积构造了递减半径迭代传递函数,它以大半径为参变量.递减半径迭代传递函数类似低通滤波器,其截止波数与大半径成反比.由递减半径迭代传递函数,给出空间域分离区域异常的递减半径线性迭代法,由重磁数据减去区域异常求得剩余异常.进一步,通过构造非线性修正系数,把空间域递减半径线性迭代法中线性迭代公式变成非线性迭代公式,得到空间域递减半径非线性迭代法.重磁理论模型及安徽泥河铁矿重磁资料的试验表明,空间域递减半径非线性迭代法可有效地压制假异常和高频干扰以及减少异常畸变,并能有效地分离出区域异常和剩余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场区域-剩余异常分离 传递函数 线性迭代 非线性迭代 空间域递减半径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