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xed sensitivity H_∞ control for LTI systems with varying time delays
1
作者 OULD MOHAMED Mohamed vall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3期611-617,共7页
Designing a robust controller for a system with timevarying delays poses a major challenge.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method based on mixed sensitivity H∞ for the control of linear time invariant(LTI) systems wit... Designing a robust controller for a system with timevarying delays poses a major challenge.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method based on mixed sensitivity H∞ for the control of linear time invariant(LTI) systems with varying time delays. The time delay is assumed bounded and the upper bound is known. In the technique we propose, the delay affecting the plant to be controlled is treated as an unmodeled uncertainty(in form of multiplicative uncertainty). That uncertainty is approximated and then an H∞based controller, for the plant represented by the multiplicative uncertainty and the nominal model, is calculated. The obtained H∞controller is used to control the LTI systems with varying time delays. Simulation examples are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time invariant(lti) systems mixed sensitivity H∞ varying time delay unmodeled uncertainty H∞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时不变(LTI)系统分析方法讨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崔本亮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3期127-129,136,共4页
通过对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各种分析方法进行归纳讨论,比较出一种完备的分析方法,便于理解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以利于学习者学习。采用论述归纳总结的方法对线性时不变系统进行讨论,通过实例得出线性时不变系统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及其... 通过对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各种分析方法进行归纳讨论,比较出一种完备的分析方法,便于理解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以利于学习者学习。采用论述归纳总结的方法对线性时不变系统进行讨论,通过实例得出线性时不变系统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为学习信号与系统提供一种导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时不变 分析方法 应用范围 适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的电网络约束关系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尉怡青 赵伟 +1 位作者 李世松 黄松岭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44,共9页
为了研究电压波动条件下的电网络约束关系,文章基于希尔伯特变换,构建了供电电压存在波动下线性时不变负载上电压、电流的解析信号模型,推导出了以解析信号表征线性时不变电网络的拓扑约束和元件约束关系,将相量法思想拓展至对供电电压... 为了研究电压波动条件下的电网络约束关系,文章基于希尔伯特变换,构建了供电电压存在波动下线性时不变负载上电压、电流的解析信号模型,推导出了以解析信号表征线性时不变电网络的拓扑约束和元件约束关系,将相量法思想拓展至对供电电压波动下线性时不变电网络响应特性的分析与求解。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供电电压存在波动条件下,文中所建立的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的电网络约束关系,不仅物理意义清晰、表征简明,而且正确、好用。文章所建立的电网络约束关系,能够为供电电压波动条件下电网络中线性时不变负载上电压电流关系的建模、仿真分析与计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络元件约束 电网络拓扑约束 希尔伯特变换 解析信号 线性时不变负载 相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均匀通信时滞的AGC稳定极限计算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梅招 杨莉 +3 位作者 甘德强 汪德星 高伏英 陈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7-12,共6页
广域复杂电力系统的通信时滞导致了系统动力学模型是带有时滞的系统模型,计算时滞系统的时滞极限是研究时滞系统的关键,也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文中对带有通信时滞信号的自动发电控制(AGC)系统建立了线性定常均匀时滞系统模型,借助状... 广域复杂电力系统的通信时滞导致了系统动力学模型是带有时滞的系统模型,计算时滞系统的时滞极限是研究时滞系统的关键,也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文中对带有通信时滞信号的自动发电控制(AGC)系统建立了线性定常均匀时滞系统模型,借助状态空间的分析方法和矩阵分析理论,简捷有效地定量计算出AGC时滞极限。通过对华东电网的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发电控制 线性定常时滞系统 均匀时滞 时滞极限 状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质心控制导弹H_∞综合LPV鲁棒自动驾驶仪的设计 被引量:12
5
作者 何矞 周凤岐 周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0-364,共5页
线性系统就系统描述的参数变化情况可划分为 LTI、LTV和 LPV 3种类型 ,变质心控制导弹的线性化模型是在特定的简化条件下得到的 ,是一种典型的存在模型不确定性的 LPV系统 ,且导弹工作在较宽的飞行条件下 ,其参数变化范围很大 ;为了使... 线性系统就系统描述的参数变化情况可划分为 LTI、LTV和 LPV 3种类型 ,变质心控制导弹的线性化模型是在特定的简化条件下得到的 ,是一种典型的存在模型不确定性的 LPV系统 ,且导弹工作在较宽的飞行条件下 ,其参数变化范围很大 ;为了使设计的自动驾驶仪具有足够的稳定裕度和能够适应较大参数变化范围的能力 ,文中利用凸多面体理论 ,基于自调整 LPV综合 H∞ 鲁棒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针对变质心控制导弹的自动驾驶仪 ,在系统满足控制器的存在性定理的条件下 ,给出了设计方法 ,这种设计方法简单、在线计算量小 ,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变质心矩自动驾驶仪能够完全满足鲁棒性和全域操作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心控制 线性变参数 鲁棒控制器 凸多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时滞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控制(英文) 被引量:10
6
作者 潘欢 年晓红 郭凌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09-915,共7页
本文讨论了多输入网络化时滞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问题.应用无向或有向图描述网络化系统的拓扑结构.多智能体的一致性收敛问题可以转化为线性时滞系统的稳定性问题.通过双线性矩阵不等式可以得到高阶多智能体系统时滞相依以及时滞独立... 本文讨论了多输入网络化时滞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问题.应用无向或有向图描述网络化系统的拓扑结构.多智能体的一致性收敛问题可以转化为线性时滞系统的稳定性问题.通过双线性矩阵不等式可以得到高阶多智能体系统时滞相依以及时滞独立的一致性准则.最后,举例一个无向拓扑结构的时滞多智能体来说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致性 多智能体系统 线性时不变系统 李雅普诺夫函数 双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阶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判据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振滨 曹广益 朱新坚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22-926,共5页
介绍了分数阶微分方程和分数阶系统 ,给出分数阶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描述和状态空间描述 .给出了分数阶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条件 ,并结合分数阶状态方程给出定理的证明 .直接从复分析中的辐角原理出发 ,推导出分数阶线性定常系统 2... 介绍了分数阶微分方程和分数阶系统 ,给出分数阶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描述和状态空间描述 .给出了分数阶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条件 ,并结合分数阶状态方程给出定理的证明 .直接从复分析中的辐角原理出发 ,推导出分数阶线性定常系统 2个有效的稳定性判据 :分数阶系统奈奎斯特判据和分数阶系统对数频率判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系统 线性定常 稳定性判据 奈奎斯特路径 波德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V/F转换电路线性度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董明杰 汪渤 +1 位作者 石永生 高志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9-293,共5页
针对普通的恒流源等宽反馈方案存在的不足,研究了一种改进的恒流源等宽反馈,在保证电路分辨率不变的前提下,恒流源反馈宽度提高了1.8倍,从而提高了电路的精度及稳定性.在满量程输出频率为-200~200kHz情况下,利用该方法设计V/F转换电路... 针对普通的恒流源等宽反馈方案存在的不足,研究了一种改进的恒流源等宽反馈,在保证电路分辨率不变的前提下,恒流源反馈宽度提高了1.8倍,从而提高了电路的精度及稳定性.在满量程输出频率为-200~200kHz情况下,利用该方法设计V/F转换电路,线性度可以达到0.00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F转换电路 线性度 等宽反馈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变换深度域速度函数制作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 被引量:17
9
作者 林伯香 胡中平 薛诗桂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0-643,共4页
在时间域中,谐波经过反射系数“系统”后不改变频率,符合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条件,因此在时间域中可以用子波与反射系数序列褶积的方法计算时间域合成地震记录。由于在深度域中圆波数是介质速度的函数,深度域子波的波数随介质速度变化,因... 在时间域中,谐波经过反射系数“系统”后不改变频率,符合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条件,因此在时间域中可以用子波与反射系数序列褶积的方法计算时间域合成地震记录。由于在深度域中圆波数是介质速度的函数,深度域子波的波数随介质速度变化,因此地震子波在深度域中传播并不满足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条件,不能直接用褶积的方法计算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文中利用简单的理论模型,通过对深度域中的速度、深度参数进行适当的变换,使其在“新深度域”中符合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条件,在保证层间旅行时不变的情况下,定义深度域地震子波的介质速度为标准速度,将其他各层的速度都以标准速度进行调整,并对层间厚度也做相应的调整。通过上述变换,可把时间域中的计算方法引用到深度域中,再通过反变换处理,将“新深度域”中的褶积结果反变换到原深度域中。文中还指出,如果不考虑深度域与时间域之间的重采样误差,常规时间域合成地震记录经时深转换到深度域后的结果应该与本文介绍的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域 圆频率 深度域 圆波数 褶积 线性时不变系统 速度深度函数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连栋温室环境参数的线性时不变系统建模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卫中 王一鸣 +1 位作者 董乔雪 章小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285-289,共5页
华北地区大型连栋温室夏季强制通风降温的水、能消耗很大,为了使环境调控既能适宜作物生长又能降低调控消耗,迫切需要精确有效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动态模型。该文采用线性时不变系统的ARX模型及系统辨识方法,对华北地区连栋温室夏季强制通... 华北地区大型连栋温室夏季强制通风降温的水、能消耗很大,为了使环境调控既能适宜作物生长又能降低调控消耗,迫切需要精确有效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动态模型。该文采用线性时不变系统的ARX模型及系统辨识方法,对华北地区连栋温室夏季强制通风降温动态过程进行室内温度和湿度建模。试验在2003年夏季6-7月进行,以1min的时间间隔连续采集室内温度、湿度、室外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风速、风机运行状态和数据采集时刻8个参数,将采集的数据分成辨识集和证实集两组,用辨识集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模型系数回归,用证实集数据进行模型验证,验证指标为最大绝对误差(MAE)、最大相对误差(MRE)、均方误差(RMSE)和可解释方差(vaf)。证实结果显示,温度模型的最大预测误差(MAE)为3.57℃,均方误差(RMSE)小于0.198℃;湿度模型的最大预测误差(MAE)为7.3%,均方误差(RMSE)小于0.624%;温度和湿度模型的vaf均大于98.9%。说明尽管模型在个别点的预测误差稍大,但总体的预测精度较高,能够满足一般情况下作物栽培对环境预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环境评后 模型 线性时不变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D控制的应用与理论依据 被引量:175
11
作者 吴宏鑫 沈少萍 《控制工程》 CSCD 2003年第1期37-42,共6页
PID控制是自动控制中产生最早、应用最广的一种控制方法。从PID控制的结构形式、实际控制工程需求和实现条件分析了PID控制的独特优点 ,同时又介绍了二阶线性定常系统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叙述了高阶线性定常系统的特征建模原理 ,重点... PID控制是自动控制中产生最早、应用最广的一种控制方法。从PID控制的结构形式、实际控制工程需求和实现条件分析了PID控制的独特优点 ,同时又介绍了二阶线性定常系统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叙述了高阶线性定常系统的特征建模原理 ,重点分析和推导了基于特征模型的带消除静差的二次型最优控制设计方法 ,证明了高阶线性定常系统和一大批非线性系统能用PID控制器实现位置恒值控制的基本原理 ,为随输出状态不同而选择不同P、I、D参数等各种人工调节方法提供了合理性解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控制 PID控制器 特征模型 二次型最优控制 高阶线性定常系统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序列分割的运动捕获数据关键帧提取 被引量:25
12
作者 朱登明 王兆其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87-792,共6页
采用线性时不变系统把高维运动数据映射到低维状态空间;在低维状态空间中,定义了姿态之间的相似性度量;并采用误差平方和准则对时序的低维数据点集进行运动分割,分割点上的运动姿态被定义为关键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提取出... 采用线性时不变系统把高维运动数据映射到低维状态空间;在低维状态空间中,定义了姿态之间的相似性度量;并采用误差平方和准则对时序的低维数据点集进行运动分割,分割点上的运动姿态被定义为关键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提取出运动序列中的关键帧,并且这些关键帧能够很好地概括原始运动序列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捕获数据 关键帧 线性时不变系统 运动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线性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与综合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庆灵 张立茜 +1 位作者 戴冠中 聂义勇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25-528,共4页
研究广义线性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与综合问题.基于广义线性系统的Lyapunov方程和Riccati方程,给出了相关的鲁棒稳定性分析与综合方法.
关键词 广义线性系统 鲁棒稳定性 RICCATI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夏台钻孔系统性质的论证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序俨 杨锦玲 +4 位作者 陈超贤 关玉梅 陈光 赵文波 洪明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343-3353,共11页
对中国临夏台2013年至2014年两年的井水位和四分量钻孔应变资料进行了预处理以消除趋势与突跳.根据文献(Means,1982;Young and Budynas,2005),相互正交的两条测线的应变观测值之和等于面应变.文献(刘序俨等,1988)证明近地表的面应变的2/... 对中国临夏台2013年至2014年两年的井水位和四分量钻孔应变资料进行了预处理以消除趋势与突跳.根据文献(Means,1982;Young and Budynas,2005),相互正交的两条测线的应变观测值之和等于面应变.文献(刘序俨等,1988)证明近地表的面应变的2/3等于体应变,因此,可由4分量钻孔应变观测值得到钻孔体应变,然后根据体应变与井水位观测资料,从时域和频域对该钻孔系统的性质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在时域,体应变与井水位高度负相关.钻孔系统的灵敏度为—0.1620mm/10-9.把两年中的某两个月份的两者时间坐标轴和纵轴比例尺放大,发现井水位曲线的峰/谷与体应变观测曲线的谷/峰一一对应,两者的相位滞后非常小.在频域内,本文采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分别取得了井水位与体应变9个月的半日波与全日波数个波群的逐月潮汐因子与相位滞后,然后作简单计算,得到了钻孔系统对上述波群的灵敏度与相位滞后.结果表明9个月中大多数波群的灵敏度不但十分相近,且非常接近由时域得到的周年频率分量的灵敏度,但相位滞后误差较大,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由反正切得到的相位滞后受计算误差影响较大,应以时域经审视所得的相位滞后接近于零为准.通过时域与频域的分析,表明井水位对体应变的响应基本是线性时不变的,论证了临夏台钻孔系统基本上满足了叠加性、齐次性与时不变性,基本上为一线性时不变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分量钻孔应变 体应变 井水位 传递函数 线性时不变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O算法的稳定性分析及算法改进 被引量:22
15
作者 朱小明 张慧斌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种群多样性的缺失是导致PSO算法易陷入早熟早收敛的重要原因,因此对基于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的PSO算法的稳定性作了理论分析,并分析了种群多样性缺失的原因,根据此特性提出了一种惯性权重因子在一定范围内随机取值且学习因子取恒定常数的改... 种群多样性的缺失是导致PSO算法易陷入早熟早收敛的重要原因,因此对基于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的PSO算法的稳定性作了理论分析,并分析了种群多样性缺失的原因,根据此特性提出了一种惯性权重因子在一定范围内随机取值且学习因子取恒定常数的改进PSO算法,该算法可以使粒子速度具有一定的概率发散,以保持种群的多样性。通过对3个约束优化问题的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跳出局部极值的概率很大,可有效地避免早熟早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O算法 线性定常离散系统 稳定性分析 早熟早收敛 种群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人工神经网络的γ能谱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崇杰 贾慧慧 +4 位作者 冯琳懿 刘硕 刘媛媛 张倩妮 张博超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6-59,共4页
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γ能谱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对标准源γ能谱的线性组合,建立了γ能谱分析网络训练样本集,并对RBF人工神经网络进行了训练。对已知标准点源不同测量时间的组合γ能谱和标准环境样品γ能谱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 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γ能谱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对标准源γ能谱的线性组合,建立了γ能谱分析网络训练样本集,并对RBF人工神经网络进行了训练。对已知标准点源不同测量时间的组合γ能谱和标准环境样品γ能谱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小于3%和小于8%。研究表明,基于RBF人工神经网络的γ能谱分析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RBF网络 γ能谱分析 线性时不变系统 线性叠加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定常系统的输入-输出能量解耦 被引量:6
17
作者 毛维杰 褚健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6-148,108,共4页
提出一种介于动态解耦与静态解耦之间的能量解耦方法 ,即从输入_输出的能量关系上实现解耦 ,使得任何一个输入的能量主要控制对应的一个输出的能量 ,对其它输出能量的影响尽可能小 .所给实例表明 。
关键词 线性定常系统 解耦控制 近似解耦 输入-输出能量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未知载荷下主元回归的多点振动响应预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成 詹威 +3 位作者 李海波 赖雄鸣 缑锦 张惠臻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6-585,共10页
为解决线性时不变系统在不相关多源未知载荷激励下的多点频域振动响应预测问题,对该问题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并建立了数学模型。从训练集、问题的输入、问题的输出等方面比较了其与不相关多源载荷激励已知下振动响应预测问题的区别,并提出... 为解决线性时不变系统在不相关多源未知载荷激励下的多点频域振动响应预测问题,对该问题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并建立了数学模型。从训练集、问题的输入、问题的输出等方面比较了其与不相关多源载荷激励已知下振动响应预测问题的区别,并提出一种基于主元回归的不相关多源未知载荷条件下的线性时不变系统频域振动响应预测方法。通过声振联合激励的圆柱壳结构的多点振动响应预测实验表明,采用主元回归方法的3db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明显低于多元一次线性回归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振动响应预测 主元回归 不相关多源载荷 线性时不变系统 频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无序量测系统的最优网络化状态估计 被引量:4
19
作者 葛泉波 冯肖亮 徐廷梁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3期7-13,共7页
本文以线性时不变或系统参数预先确定的单传感器系统为对象,研究带有不确定随机无序量测约束下的最优网络化估计问题.基于线性时不变或参数预先确定系统的滤波器系数矩阵离线计算和线性最小方差估计的线性加权求和特性,首先介绍传统Kal... 本文以线性时不变或系统参数预先确定的单传感器系统为对象,研究带有不确定随机无序量测约束下的最优网络化估计问题.基于线性时不变或参数预先确定系统的滤波器系数矩阵离线计算和线性最小方差估计的线性加权求和特性,首先介绍传统Kalman滤波的等价测量值加权求和形式.然后,以该测量值加权求和滤波器为基础,结合布尔二值开关和无序量测直接求和补偿技术,针对两种典型无序量测跟踪系统分别设计全局最优网络化Kalman滤波器.最后,四个仿真例子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时不变系统 不确定延迟 无序量测 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估计 KALMAN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载荷的滚动轴承疲劳寿命强化试验 被引量:9
20
作者 孙守林 张世飞 +2 位作者 董惠敏 毛范海 王德伦 《轴承》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2-36,共5页
采用多工况8级试验载荷谱对基于变载荷的滚动轴承疲劳寿命强化试验进行研究,确定强化准则,制定强化试验方案,进行常载和变载滚动轴承疲劳寿命强化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强化试验方案及其数据处理方法是合理和正确的。
关键词 滚动轴承 疲劳寿命 强化试验 载荷谱 最佳线性不变估计法 定时截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