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时变动态小干扰稳定问题 被引量:3
1
作者 胡家兵 朱建行 +2 位作者 郭泽仁 侯云鹤 郭剑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349-7360,I0020,共13页
面向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战略的重大需求,大规模多样化的电力电子装备以不同的形式和功能参与到现代电力系统源-网-荷各环节中,受多样化电力电子装备多时间尺度时变动态影响的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稳定机制发生根本性改变。近年来,国内外... 面向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战略的重大需求,大规模多样化的电力电子装备以不同的形式和功能参与到现代电力系统源-网-荷各环节中,受多样化电力电子装备多时间尺度时变动态影响的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稳定机制发生根本性改变。近年来,国内外电力系统中持续出现与电力电子装备相关的各种机理不明的振荡事故,表现为振荡频率范围较宽的多时间尺度时变动态问题,严重威胁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该文从多样化电力电子装备原始特征出发,归纳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时变动态基本特性,并分别从小干扰建模和动态稳定分析归纳对不同理论方法的基本认识,随后从适用于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时变动态小干扰稳定快速分析计算为根本目标,凝练基于线性周期时变理论小干扰建模和动态稳定直接分析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 多时间尺度 线性周期时变系统 Floquet-Lyapunov理论 谐波状态空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坡地土壤水分状态空间模拟 被引量:19
2
作者 段良霞 黄明斌 +2 位作者 张洛丹 索立柱 张永坤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9-659,共11页
为掌握黄土高原沟壑区坡地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和经典线性回归方法对该区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含水率的分布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率呈中等程度变异,并与海拔高度、黏粒、粉粒、砂粒... 为掌握黄土高原沟壑区坡地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和经典线性回归方法对该区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含水率的分布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率呈中等程度变异,并与海拔高度、黏粒、粉粒、砂粒含量和分形维数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和交互相关关系,可用于状态空间模拟分析。不同因素组合下的状态空间模拟效果均要优于线性回归方程,其中采用海拔高度、砂粒含量和分形维数的三因素状态空间方程模拟精度最高(R2=0.992)。状态空间模拟方法可用于黄土高原坡面尺度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含水率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尺度 土壤水分 线性回归 状态空间模拟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电力滤波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控制 被引量:11
3
作者 乐江源 谢运祥 +1 位作者 张志 陈林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1-85,共5页
针对有源电力滤波器模型的非线性强耦合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非线性控制策略。采用状态空间平均建模方法建立了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仿射非线性模型,并从理论上证明了所建立的模型满足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条... 针对有源电力滤波器模型的非线性强耦合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非线性控制策略。采用状态空间平均建模方法建立了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仿射非线性模型,并从理论上证明了所建立的模型满足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条件,推导出了非线性系统的反馈控制律,实现了原系统的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再利用线性系统控制理论设计了控制器,实现了原非线性系统的解耦控制。与PI控制的三角波调制控制方案进行仿真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案性能优越,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PI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解耦控制 精确线性化 状态空间平均建模 仿射非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连轧动态过程混合智能建模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铁鸣 柴天佑 +2 位作者 岳恒 张振山 郑秀萍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4-108,共5页
针对具有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参数不确定等综合复杂特性的多机架冷连轧动态过程,在工作点附近建立基于轧制过程动态机理方程的线性状态空间模型,提出基于RBF的轧机出口带钢速度模型以及机架间厚度延时估计方法,采用案例推理技术实... 针对具有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参数不确定等综合复杂特性的多机架冷连轧动态过程,在工作点附近建立基于轧制过程动态机理方程的线性状态空间模型,提出基于RBF的轧机出口带钢速度模型以及机架间厚度延时估计方法,采用案例推理技术实现线性化多模型选择算法,研制了冷连轧动态过程的混合智能模型.使用某钢厂五机架四辊冷连轧机系统的实际生产过程数据进行仿真实验,在实际板厚控制系统的设定和轧件的扰动下,本文提出模型的各机架轧制力、冷轧板厚度和张力仿真结果与实际值的变化趋势相同,最大误差小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连轧动态过程 线性化状态空间模型 混合智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非线性振动系统改进状态空间模型及其数值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建平 刘宏昭 +1 位作者 原大宁 苏志霄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2-116,共5页
导出了一类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改进状态空间模型 ,提出了相应的数值计算方法 ,并利用迭代法有效地提高了计算精度。该数值方法与传统的Houbolt、Wilson θ、Newmark β法以及连续线性化模型及其Taylor变换法[3,4 ] 相比 ,具有更高的求解... 导出了一类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改进状态空间模型 ,提出了相应的数值计算方法 ,并利用迭代法有效地提高了计算精度。该数值方法与传统的Houbolt、Wilson θ、Newmark β法以及连续线性化模型及其Taylor变换法[3,4 ] 相比 ,具有更高的求解精度和效率。文末给出了非线性单摆、强迫Duffing方程、强迫VanDerPol方程以及两自由度非线性弹簧摆这几类典型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计算结果 ,并与文献 [5~ 8]进行对比 ,进一步说明了该方法在计算精度和效率两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振动系统 状态空间模型 数值方法 非线性单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浅沟表层土壤粘结力状态空间模拟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振炜 张光辉 +1 位作者 耿韧 王浩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5-182,共8页
为探明黄土丘陵区土壤粘结力沿浅沟分布的空间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和状态空间方程模拟了土壤粘结力在浅沟不同部位的分布。结果表明:沿着浅沟分水线、沟坡和沟底,土壤粘结力呈中等程度变异,主要受海拔高度、粘粒、砂粒... 为探明黄土丘陵区土壤粘结力沿浅沟分布的空间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和状态空间方程模拟了土壤粘结力在浅沟不同部位的分布。结果表明:沿着浅沟分水线、沟坡和沟底,土壤粘结力呈中等程度变异,主要受海拔高度、粘粒、砂粒含量和容重的影响;粘结力与海拔高度、粘粒、砂粒含量、容重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较好的交互相关关系;状态空间方程对粘结力的空间模拟效果要优于线性回归模型,其中采用单因素粘粒含量的状态空间方程结果最好,纳什效率系数NSE为0.968,可以解释粘结力空间变异的9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粘结力 浅沟 线性回归 状态空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尺度下黄土高原土壤全钾含量的空间模拟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志鹏 邵明安 王云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32-140,共9页
为了揭示高原区域地区尺度上土壤全钾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该文采用状态空间方程和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对该区土壤全钾含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其与土壤体积质量、黏粒含量、粉粒含量、土壤酸度、降水、气温和海拔高度等因... 为了揭示高原区域地区尺度上土壤全钾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该文采用状态空间方程和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对该区土壤全钾含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其与土壤体积质量、黏粒含量、粉粒含量、土壤酸度、降水、气温和海拔高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以上变量在30~50km的采样间距下均表现出较好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中土壤体积质量、黏粒含量、粉粒含量、降水和气温与土壤全钾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相关关系,可用于土壤全钾的状态空间模拟。不同因素组合下的状态空间方程均比使用相同变量的线性回归方程能更好的模拟土壤全钾含量的空间分布。使用土壤体积质量和黏粒含量的双因素状态空间方程模拟效果最好,决定系数R2为0.978,均方根误差(RMSE)为0.049。状态空间模拟在大尺度区域的应用表现出较好的效果,为研究该区其他土壤属性的空间异质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空间变异 状态空间模拟 线性回归 区域尺度 黄土高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等教育投资制度与投资主体关系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许娇 孟祥财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8-119,共12页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制度变迁和教育投资主体的投资倾向之间存在非线性因果关系,家庭教育支出倾向和企业教育投资倾向比政府教育支出倾向对教育制度变迁的反应更敏感。因此,政府作为制度变迁的供给者,要理性对待高等教育投资制度变迁对不...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制度变迁和教育投资主体的投资倾向之间存在非线性因果关系,家庭教育支出倾向和企业教育投资倾向比政府教育支出倾向对教育制度变迁的反应更敏感。因此,政府作为制度变迁的供给者,要理性对待高等教育投资制度变迁对不同教育投资主体造成的影响,从高等教育投资的效率与公平角度,不断对制度进行完善,探索政府、家庭和企业之间合理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解决现有高等教育投资制度的供求矛盾,以实现高等教育投资制度变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当前,政府需要做的是:第一,在中国二元经济矛盾尚未解决的情况下,政府要对现有的高等教育投资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通过颁布新的法律、法规增加高等教育投资制度变迁的供给,尽快完善高等教育贫困生的资助体系;第二,在目前民间资本较充裕的情况下,企业投资高等教育的意愿越来越强,政府要抓住机遇,适时补充企业投资高等教育的制度安排,使企业剩余资本服务于高等教育,促进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更加完善;第三,作为制度变迁主体的政府,要义无反顾地承担起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主要责任,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扩大教育投资的规模,满足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制度变迁 教育支出倾向 非线性因果关系 状态空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一种火电机组数学模型的剖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韩忠旭 高春雨 +1 位作者 齐小红 李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25-130,共6页
对单元机组机炉协调控制系统的研究,通常要依据某一类数学模型,借以检验设计概念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如果所依据的数学模型不能很好地反映受控对象动态特性的内在本质,那么,仿真试验的结果就难以说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是成功的... 对单元机组机炉协调控制系统的研究,通常要依据某一类数学模型,借以检验设计概念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如果所依据的数学模型不能很好地反映受控对象动态特性的内在本质,那么,仿真试验的结果就难以说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是成功的。文中列举了热控领域相关研究工作中使用的一些数学模型,针对Bell-A&stro&&m模型及其相关控制系统的研究工作,提出商榷意见,并通过仿真试验说明该模型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Bell-A&str&o&m模型与实际机组的工艺系统设备及工作条件有关,应用时要注意依据机组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正。此外,对为检验非线性系统线性化处理工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而设计的仿真试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机炉协调 仿真模型 状态空间 矩阵 系统辩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最优控制和积分控制的励磁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建 任成君 +3 位作者 冯树辉 陈涛 殷家敏 欧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4-140,共7页
为了进一步改善传统线性最优励磁控制中的动态性能和调节精度,基于同步发电机的派克模型推导出了供设计线性最优励磁控制规律用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线性化状态空间方程。以该方程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同时以机端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为了进一步改善传统线性最优励磁控制中的动态性能和调节精度,基于同步发电机的派克模型推导出了供设计线性最优励磁控制规律用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线性化状态空间方程。以该方程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同时以机端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角速度、功角作为反馈量的线性最优励磁控制器,将发电机功角、无功功率这两个与稳定性和品质密切相关的重要参量引入控制规律。同时,为了提高机端电压的调节精度,基于稳态调整与动态调节区分开来的思想,将积分调节引入励磁控制规律。通过Matlab进行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励磁控制规律与传统规律相比,能够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在大、小扰动下的稳定性,同时在电压调节精度方面亦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克模型 线性化状态空间方程 最优励磁控制 电力系统稳定 电压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元机组的实用非线性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35
11
作者 韩忠旭 齐小红 刘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65,共8页
该文应用数学方法对多变量机炉协调非线性动态仿真数学模型的结构进行描述和分析,推导出其输入和输出之间的传递函数矩阵,在此基础上对该非线性动态仿真数学模型与线性增量形数学模型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为在理论上解释单... 该文应用数学方法对多变量机炉协调非线性动态仿真数学模型的结构进行描述和分析,推导出其输入和输出之间的传递函数矩阵,在此基础上对该非线性动态仿真数学模型与线性增量形数学模型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为在理论上解释单元机组受控对象数学模型的特性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北仑电厂600MW单元机组的仿真试验曲线与现场实时趋势曲线进行比较,证明了文中所论之非线性动态仿真数学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非线性 机炉协调 仿真模型 状态空间 传递函数 矩阵 系统辩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ost变换器状态反馈的精确线性化控制 被引量:9
12
作者 帅定新 谢运祥 王晓刚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4-139,共6页
将控制目标引入系统状态方程,建立了CCM(电流连续型)Boost变换器的非线性仿射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所建立的系统模型满足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能控性条件和对合条件,构造了相应的非线性输出函数,得到非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律,实现了原系统... 将控制目标引入系统状态方程,建立了CCM(电流连续型)Boost变换器的非线性仿射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所建立的系统模型满足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能控性条件和对合条件,构造了相应的非线性输出函数,得到非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律,实现了原系统的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并详细分析了反馈系数的选取.所提控制方案不需要附加电压比例积分(PI)环节,控制简单,对输入电压、负载和系统元件参数扰动均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文中所提控制方法的系统性能优越,各项指标均优于无源性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BOOST变换器 状态反馈 状态空间平均建模 非线性 精确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逐步稳态替换法确定低渗油藏合理井距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爱芬 刘艳霞 +2 位作者 张化强 袁忠超 吴子森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2,97,共5页
以杨清立提出的非线性渗流连续模型及最新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逐步稳态替换法确定低渗透油藏的合理井距,分析启动压力梯度和驱动压差对合理井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对合理井距有较大影响,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合理井距越小;启动... 以杨清立提出的非线性渗流连续模型及最新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逐步稳态替换法确定低渗透油藏的合理井距,分析启动压力梯度和驱动压差对合理井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对合理井距有较大影响,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合理井距越小;启动压力梯度较小时,增大驱动压差可以增大注采井距;启动压力梯度较大时,驱动压差的影响不大,需要采取压裂措施才能经济合理地开采低渗透油藏;与稳态法相比,该方法的计算结果更符合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实际情况,可用于指导低渗透油田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油藏 非线性渗流 连续模型 逐步稳态替换 合理井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数学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廷渝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5-547,共3页
提高模型精度以及保证方程求解收敛是目前发动机建模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以双转子加力涡喷发动机的数学模型为例,介绍了线性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提出了一种根据发动机进口参数进行飞行包线区域划分的方法,在应用该方法得到的飞行区域内... 提高模型精度以及保证方程求解收敛是目前发动机建模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以双转子加力涡喷发动机的数学模型为例,介绍了线性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提出了一种根据发动机进口参数进行飞行包线区域划分的方法,在应用该方法得到的飞行区域内,发动机模型的结构参数摄动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数学模型 线性状态空间 飞行包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DRC的SHAPF模型及其电流跟踪控制策略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雪松 田程文 +3 位作者 马幼捷 刘思佳 赵健 刘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54,共6页
针对一种适用于现有中高压配电系统的三相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首先基于PWM原理建立了其状态空间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技术的电流跟踪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估计出系统所有不确定因素和外部干扰等引起的总... 针对一种适用于现有中高压配电系统的三相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首先基于PWM原理建立了其状态空间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技术的电流跟踪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估计出系统所有不确定因素和外部干扰等引起的总扰动并进行补偿,实现指令电流的实时跟踪,其算法简单,易于实现,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数字仿真和物理实验结果验证了等效模型的正确性和所设计的电流跟踪控制器的控制品质优于PI控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 线性自抗扰控制技术 总谐波畸变率 状态空间模型 快速性 有源电力滤波器 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优化的LQR控制对并联机器人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林军 史宝周 +2 位作者 张东 丁仕豪 刘建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82-90,96,共10页
并联机构由于非线性强、控制过程复杂,导致其控制困难,精度难以满足工作要求。建立了三自由度刚柔耦合并联机器人的空间结构简化模型和多体系统树模型,基于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MSTMM)对其动力学和状态空间表示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状态空... 并联机构由于非线性强、控制过程复杂,导致其控制困难,精度难以满足工作要求。建立了三自由度刚柔耦合并联机器人的空间结构简化模型和多体系统树模型,基于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MSTMM)对其动力学和状态空间表示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状态空间进行了Hankel模型约简;以此为理论基础,设计了LQR控制和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的LQR控制,分别对机器人工作情况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LQR控制下机器人只需用时1 s便进入稳态。在稳态情况下,优化后与优化前相比,机器人动平台x、y和z方向最大位移分别下降了24.34%、13.51%和1.03%;各支腿上最大加速度分别下降了26.92%、33.96%和35.71%;各支腿上最大控制力分别下降了8.96%、7.37%和9.01%。由此可见在该优化控制方法下机器人响应快、精度高、稳定性好,充分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为进一步对并联机器人动力学性能和控制方法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GA) 并联机器人 传递矩阵法 动力学 状态空间表示 Hankel模型 LQR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能液压转换装置的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
17
作者 赵丽君 郭庆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3-127,共5页
海洋波浪能被认为是全球很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提出使用漂浮式浮子吸收波浪能,再利用液压功率输出机械将吸收来的能量转换为电能。对于波浪能发电,关键在于效率的提高以及发电质量的稳定。设计的液压功率输出装置可以双向输出高压油,... 海洋波浪能被认为是全球很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提出使用漂浮式浮子吸收波浪能,再利用液压功率输出机械将吸收来的能量转换为电能。对于波浪能发电,关键在于效率的提高以及发电质量的稳定。设计的液压功率输出装置可以双向输出高压油,从而大大提高了波浪能转换效率,而且装置中的高压蓄能器对发电质量的稳定起关键作用。基于线性水动力学理论,推导出振荡浮子式波浪能转换装置的数值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液压系统内部件的滑动摩擦力和高压油流经阀门时节流孔的压降。由于该液压功率输出机械是非线性系统,推导出整个波浪能转换装置系统的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转换装置 液压功率输出机械 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MIMO系统连续状态空间模型的参数辨识频域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鲁兴举 郑志强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5-153,共9页
在连续时间状态空间模型的参数辨识中,针对系统状态微分项获取困难这一问题,对输入、状态及输出序列应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复数域线性回归方程,并给出了不同形式的最小二乘解估计式.以飞行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 在连续时间状态空间模型的参数辨识中,针对系统状态微分项获取困难这一问题,对输入、状态及输出序列应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复数域线性回归方程,并给出了不同形式的最小二乘解估计式.以飞行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状态空间模型为例,设计正交多正弦信号对系统进行多通道同时激励,在一次激励的情况下就可以辨识出所有模型参数,从而提高辨识实验效率.仿真实验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时间域 状态空间模型 傅里叶变换 复数域线性回归 正交多正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锤敲击作用下内嵌自主移动钢球欧拉梁碰撞减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建伟 徐晖 马宁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6-931,共6页
结合内嵌自主移动质量子系统梁/板实验平台实验结果,对力锤敲击作用下,内嵌自主移动钢球欧拉梁碰撞减振系统进行研究。采用线性弹簧-阻尼模型模拟钢球与梁之间的碰撞机制,通过分析建立了整个碰撞系统的分段线性动力学方程;运用无量纲化... 结合内嵌自主移动质量子系统梁/板实验平台实验结果,对力锤敲击作用下,内嵌自主移动钢球欧拉梁碰撞减振系统进行研究。采用线性弹簧-阻尼模型模拟钢球与梁之间的碰撞机制,通过分析建立了整个碰撞系统的分段线性动力学方程;运用无量纲化、假设模态法及高阶模态截断等方法导出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内嵌自主移动钢球对欧拉梁残余衰减振动在幅值上有较好的碰撞阻尼减振效果,但对低幅衰减振动的时间有所延长。钢球在梁的碰撞作用下获得初始动能,反过来对梁实施碰撞减振,碰撞的频率与幅度随梁振动的衰减而减弱;钢球质量增加,碰撞阻尼减振效果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移动钢球 碰撞减振 弹簧-阻尼模型 分段线性动力学方程 状态空间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接收通道性能分析
20
作者 杨川 王永生 邱致和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5期203-205,共3页
对于一般用户来说,GPS的动态应用是非常熟悉的,同样的,一个GPS接收机也是一个动态测量系统,然而直到现在,一个GPS接收机的基本观测量(码和载波相位)在处理时,或多或少被当作带有白噪声输入的固定随机偏差过程。文章通过应用动态系统的... 对于一般用户来说,GPS的动态应用是非常熟悉的,同样的,一个GPS接收机也是一个动态测量系统,然而直到现在,一个GPS接收机的基本观测量(码和载波相位)在处理时,或多或少被当作带有白噪声输入的固定随机偏差过程。文章通过应用动态系统的方法来看待GPS接收机的误差特性,利用一种线型动态空间误差模型针对GPS接收机相关接收中产生的主要误差进行了分析,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实际经验与理论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线性动态空间 通道性能 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