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碳酸盐岩储层物性与孔隙参数地震岩石物理同步反演
1
作者 郭强 巴晶 +1 位作者 雒聪 陈嘉玮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89-4004,共16页
碳酸盐岩储层是我国油气资源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然而此类储层通常发育复杂的孔隙结构,极易影响物性参数地震预测结果的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物性与孔隙参数地震岩石物理同步反演方法.基于微分有效介质模型和Gassmann方... 碳酸盐岩储层是我国油气资源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然而此类储层通常发育复杂的孔隙结构,极易影响物性参数地震预测结果的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物性与孔隙参数地震岩石物理同步反演方法.基于微分有效介质模型和Gassmann方程,推导定量关联孔隙度、流体饱和度及孔隙纵横比与弹性参数的线性正演算子.引入了高斯混合模型表征物性与孔隙参数的联合先验概率分布,进而表征岩相统计差异特征.基于贝叶斯线性反演理论及线性正演算子,构建目标参数后验概率的解析表达式,然后根据测井数据反演井旁孔隙纵横比,以提供可靠的孔隙参数先验约束,并利用迭代贝叶斯反演算法,提高线性正演算子的模拟精度.本方法将孔隙纵横比作为反演目标参数,表征碳酸盐岩孔隙结构的空间变化特征,结合贝叶斯线性反演方法,以提高物性参数地震反演结果的精度与运算效率.数据测试表明,所提出的方法物性参数反演结果对比常规方法精度有明显改善,且在一定程度上,新方法受初始模型和弹性参数的影响较小.三维地震数据的应用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其孔隙度反演结果能够有效的指示有利储层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岩石物理反演 孔隙纵横比 碳酸盐岩储层 贝叶斯线性反演 高斯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径流退水过程规律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建柱 冯平 王勇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0-405,共6页
地下径流退水过程是水文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滦河水系2个子流域(柳河流域和瀑河流域)的几场地下径流的退水过程,通过图形分析初步确定了2个子流域地下径流的退水规律,计算了地下径流的退水常数.并通过模型模拟的方法计算了模型模拟... 地下径流退水过程是水文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滦河水系2个子流域(柳河流域和瀑河流域)的几场地下径流的退水过程,通过图形分析初步确定了2个子流域地下径流的退水规律,计算了地下径流的退水常数.并通过模型模拟的方法计算了模型模拟的误差,比较了几种模型模拟结果的优劣.结果表明,柳河流域地下径流服从指数退水规律,瀑河流域地下径流服从线性水库退水规律,且不同的降雨类型对应的退水常数不同.研究流域的地下径流退水过程,可为流域洪水过程的基流分割和地下径流的汇流计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径流 退水规律 线性水库模型 非线性水库模型 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率与含水饱和度直线模型的物理意义及变化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胡兴中 郭元岭 +1 位作者 黄杰 张国民 《断块油气田》 CAS 2005年第3期55-57,共3页
为了系统论述含水率fw与含水饱和度Sw直线模型截距a、斜率b的物理意义,利用大量试验资料分析了a和b的变化特征,认为斜率b可以作为直线模型的特征参数。分析表明,斜率b值的变化受试验温度、油水流体性质、岩石物理性质等基本条件的影响,... 为了系统论述含水率fw与含水饱和度Sw直线模型截距a、斜率b的物理意义,利用大量试验资料分析了a和b的变化特征,认为斜率b可以作为直线模型的特征参数。分析表明,斜率b值的变化受试验温度、油水流体性质、岩石物理性质等基本条件的影响,随着试验温度的升高、原油粘度增大、油水界面张力减小,以及储层渗透率的增大、孔隙结构的变好,b值是逐渐减小的。以此认识为基础建立直线模型系数的经验方程,可以方便地计算残余油饱和度、水驱油效率,并计算不同含水阶段的剩余可动油饱和度,有利于正确评价水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注水开发 含水率 含水饱和度 残余油饱和度 水驱油效率 水淹层 流体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J-1卫星的大伙房水库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型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琦 孟伟 +2 位作者 马云峰 史玉强 胡筱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7-141,共5页
选取HJ-1卫星1月、4月、7月、9月的多光谱数据,利用叶绿素a质量浓度与近红外波段相关性较高这一特性,分析了65种近红外波段组合与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Pearson系数。利用9月份的CCD数据建立Pearson系数较高的T1、T8、T27、T32波段组合多维... 选取HJ-1卫星1月、4月、7月、9月的多光谱数据,利用叶绿素a质量浓度与近红外波段相关性较高这一特性,分析了65种近红外波段组合与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Pearson系数。利用9月份的CCD数据建立Pearson系数较高的T1、T8、T27、T32波段组合多维线性模型,并与实测质量浓度进行比较。对于Pearson系数最高的T1组合(0.911 2),以t1为自变量建立一维线性模型。结果表明,任一波段组合都只能在特定条件下反演叶绿素a质量浓度。一维模型具有较好的反演效果,表明利用高Pearson相关系数波段组合建立线性反演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HJ-1卫星图片 大伙房水库 叶绿素A 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遗传算法求解油藏动态预测的非线性模型 被引量:3
5
作者 蒋明 仲颖 王亚洲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8-20,共3页
阐述了油藏动态预测中的几类有代表性的非线性模型, 简单介绍了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步骤, 探讨了其在油藏动态预测中, 求解几类非线性模型的应用, 该方法易于在计算机上编程实现。以实例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 阐述了油藏动态预测中的几类有代表性的非线性模型, 简单介绍了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步骤, 探讨了其在油藏动态预测中, 求解几类非线性模型的应用, 该方法易于在计算机上编程实现。以实例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精度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非线性模型 油藏动态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逐步稳态替换法确定低渗油藏合理井距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爱芬 刘艳霞 +2 位作者 张化强 袁忠超 吴子森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2,97,共5页
以杨清立提出的非线性渗流连续模型及最新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逐步稳态替换法确定低渗透油藏的合理井距,分析启动压力梯度和驱动压差对合理井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对合理井距有较大影响,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合理井距越小;启动... 以杨清立提出的非线性渗流连续模型及最新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逐步稳态替换法确定低渗透油藏的合理井距,分析启动压力梯度和驱动压差对合理井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对合理井距有较大影响,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合理井距越小;启动压力梯度较小时,增大驱动压差可以增大注采井距;启动压力梯度较大时,驱动压差的影响不大,需要采取压裂措施才能经济合理地开采低渗透油藏;与稳态法相比,该方法的计算结果更符合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实际情况,可用于指导低渗透油田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油藏 非线性渗流 连续模型 逐步稳态替换 合理井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大伙房水库叶绿素a质量浓度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琦 孟伟 +1 位作者 马云峰 胡筱敏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92-1795,1800,共5页
利用HJ-1卫星CCD数据,通过MATLAB软件计算,分析了多光谱CCD数据的4个波段(近红外波段、红色波段、绿色波段、蓝色波段)参与的65个波段组合与叶绿素a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波段组合T1=B4/B3与叶绿素a质量浓度相关性最高,并以此为... 利用HJ-1卫星CCD数据,通过MATLAB软件计算,分析了多光谱CCD数据的4个波段(近红外波段、红色波段、绿色波段、蓝色波段)参与的65个波段组合与叶绿素a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波段组合T1=B4/B3与叶绿素a质量浓度相关性最高,并以此为自变量建立一维线性模型.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模型建立与预测,对比两者的拟合度R2和均方根误差RMSE以及验证点的相对误差.结果表明,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的大伙房水库叶绿素a质量浓度与实测值较为接近,并且效果优于线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J-1 大伙房水库 叶绿素A 线性模型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子压缩态在光纤中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玉芳 杨伯君 +1 位作者 张晓光 于丽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6-609,共4页
基于线性量子化理论和热库模型量子化了含损耗的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并给出了孤子脉冲在含损耗的光纤中传输的压缩比计算式,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光纤损耗对孤子最小压缩比的影响以及在此模型下不同输入振幅的孤子脉冲其最小压缩... 基于线性量子化理论和热库模型量子化了含损耗的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并给出了孤子脉冲在含损耗的光纤中传输的压缩比计算式,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光纤损耗对孤子最小压缩比的影响以及在此模型下不同输入振幅的孤子脉冲其最小压缩比与传输距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线性量子化 热库模型 压缩比 光纤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常规测井资料求取岩石力学参数的方法 被引量:26
9
作者 贺顺义 师永民 +2 位作者 谢楠 张志翔 李翠萍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2-664,共3页
在对不同年代、不同系列测井响应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利用常规测井资料特征与岩石力学特征本质上的相关性,经过误差校正,用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技术,找到一种利用常规测井资料求取岩石力学参数的有效方法,建立研究区内岩石力学模... 在对不同年代、不同系列测井响应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利用常规测井资料特征与岩石力学特征本质上的相关性,经过误差校正,用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技术,找到一种利用常规测井资料求取岩石力学参数的有效方法,建立研究区内岩石力学模型,为油田现场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参数 常规测井 压裂 多元回归 多极声波测井 储集层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河水库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国范 阎孟冬 殷飞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78,共5页
针对无法及时、准确获取清河水库叶绿素a浓度情况,提出比值线性回归模型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两种遥感反演模型对清河水库叶绿素a浓度进行预测。通过SPSS软件分析计算OLI数据的单波段及波段组合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的相关关系,选取相关系... 针对无法及时、准确获取清河水库叶绿素a浓度情况,提出比值线性回归模型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两种遥感反演模型对清河水库叶绿素a浓度进行预测。通过SPSS软件分析计算OLI数据的单波段及波段组合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的相关关系,选取相关系数最大者分别构建比值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LS-SVM),对清河水库叶绿素a浓度进行了遥感定量反演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比值线性回归模型,LS-SVM模型更适用于清河水库叶绿素a的反演研究。LS-SVM模型将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可决系数R2从0.635提高到0.966,均方根误差从4.83减小到2.67,平均相对误差从16.43%减小到7.21%,利用LS-SVM模型对叶绿素a浓度的反演精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比值线性回归模型 清河水库 叶绿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PKAPI模型的改进及其在淮河流域洪水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刘志雨 谢正辉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7,共7页
TOPKAPI模型是一个以物理概念为基础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对TOPKAPI模型进行了改进,增加了植物截留、降水下渗、土壤水深层渗漏、地下径流、河川径流等计算模块,并对壤中流计算模块作了相应的调整,将TOPKAPI模型改进成为一个较完整的... TOPKAPI模型是一个以物理概念为基础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对TOPKAPI模型进行了改进,增加了植物截留、降水下渗、土壤水深层渗漏、地下径流、河川径流等计算模块,并对壤中流计算模块作了相应的调整,将TOPKAPI模型改进成为一个较完整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采用因特网(Internet)上免费提供的数字高程、土壤和植被类型等网格资料,选用流域面积约为10000km2的中国淮河息县以上流域,应用改进后的TOPKAPI模型进行了洪水模拟,模型成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KAPI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DEM) 非线性水库方程 洪水模拟 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油藏水驱油渗吸理论及数学模型 被引量:15
12
作者 徐晖 党庆涛 +3 位作者 秦积舜 姜汉桥 王建君 赵书怀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9-102,107,共5页
以Kazemi在1989年提出的裂缝性油藏水驱油理论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合适的差分格式来验证Kazemi模型数值解的正确性,并在此基础上修正完善岩块渗吸项,建立新的拟线性渗流模型,利用特征线法求得解析解,进一步完善裂缝性油藏水驱油理论... 以Kazemi在1989年提出的裂缝性油藏水驱油理论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合适的差分格式来验证Kazemi模型数值解的正确性,并在此基础上修正完善岩块渗吸项,建立新的拟线性渗流模型,利用特征线法求得解析解,进一步完善裂缝性油藏水驱油理论,结果可更有效地指导该类油藏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解析解 差分格式 拟线性模型 特征线 渗吸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积压裂页岩油储层渗流规律及产能模型 被引量:17
13
作者 高英 朱维耀 +3 位作者 岳明 李爱山 张燎原 宋洪庆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0-86,6,共7页
利用岩心实验,研究页岩油储层纳微米孔喉渗流规律.基于分形理论,采用双重分维(缝宽分维和迂曲分维),对体积压裂裂缝面密度、等效渗透率等参数进行表征.页岩油储层体积压裂开发过程中,流体的流动分为椭圆缝网内渗流区和主干缝内线性渗流... 利用岩心实验,研究页岩油储层纳微米孔喉渗流规律.基于分形理论,采用双重分维(缝宽分维和迂曲分维),对体积压裂裂缝面密度、等效渗透率等参数进行表征.页岩油储层体积压裂开发过程中,流体的流动分为椭圆缝网内渗流区和主干缝内线性渗流区2个区域,建立二区耦合稳态渗流数学模型,推导页岩油体积压裂改造储层直井产能方程,模拟计算压裂井产能及分析压裂裂缝参数对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缝宽分形维数越大,裂缝面密度越大,基质—裂缝等效渗透率越大;当裂缝面密度较大时,增加储层改造宽度对产能提升有较大影响;次生缝导流能力越高,提高主干缝导流能力对产能影响越大,次生缝导流能力越小,影响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非线性渗流 体积压裂 分形 椭圆渗流 产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回蓄时机的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林欢 钟平安 +3 位作者 刘冠华 万新宇 王永智 芦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7-161,共5页
合理确定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回蓄时机可以减轻水库在回蓄过程中的开闸频率。提出了动态剩余水量的概念,构建了综合考虑当前流量、峰后延迟时间、洪峰流量及峰型指数等表征洪水退水规律的指标体系,建立了动态剩余水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提... 合理确定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回蓄时机可以减轻水库在回蓄过程中的开闸频率。提出了动态剩余水量的概念,构建了综合考虑当前流量、峰后延迟时间、洪峰流量及峰型指数等表征洪水退水规律的指标体系,建立了动态剩余水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提出了基于动态剩余水量确定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回蓄时机的方法。以河口村水库为背景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动态剩余水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计算结果,可以较好地实现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回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 回蓄时机 剩余水量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河口村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储集层原油充注物理模拟——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为例 被引量:36
15
作者 郑民 李建忠 +4 位作者 吴晓智 李鹏 王文广 王社教 谢红兵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9-227,共9页
选取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储集层岩心样品,进行原油充注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致密储集层中原油的运移渗流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致密油运聚特征和成藏下限条件。致密储集层内原油充注具有启动压力梯度与临界压力梯度两... 选取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储集层岩心样品,进行原油充注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致密储集层中原油的运移渗流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致密油运聚特征和成藏下限条件。致密储集层内原油充注具有启动压力梯度与临界压力梯度两个具有界限特征的压力梯度点,存在低速非线性渗流和拟线性渗流两种特征;芦草沟组致密储集层原油充注过程中含油饱和度的增长过程可以分为跳跃增长型、快速增长型、平稳增长型3种类型,快速增长型样品所达到的最大含油饱和度最高,其次为平稳增长型,跳跃增长型最低;含油饱和度的增长受到孔隙度、渗透率、原油黏度、驱替压力梯度耦合控制,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补偿。绘制的致密储集层原油聚集成藏判定图版显示,只有压力梯度突破临界压力梯度进入拟线性渗流区后,才能达到致密储集层含油饱和度为30%的下限值。稳定的致密储集层很难实现油气的先致密后成藏,而常规储集层油气充注后地层压实胶结与矿物次生加大胶结可能是形成致密油,并具有较高含油饱和度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集层 原油充注物理模拟 非线性渗流 成藏下限 吉木萨尔凹陷 二叠系芦草沟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端气库型脉管制冷机性能分析
16
作者 张小斌 邱利民 甘智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98-602,共5页
针对脉管制冷机由于没有低温下的调相部件,制冷量和效率尚需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提出了在脉管冷端增加冷端气库的新型脉管调相结构,从而将脉管低温端压力和流量相位调到最佳.该气库与脉管冷端通过管壁小孔或惯性管连接,能进一步产生与压... 针对脉管制冷机由于没有低温下的调相部件,制冷量和效率尚需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提出了在脉管冷端增加冷端气库的新型脉管调相结构,从而将脉管低温端压力和流量相位调到最佳.该气库与脉管冷端通过管壁小孔或惯性管连接,能进一步产生与压力波同相的质量流量分量,以增强脉管制冷机的制冷性能.基于线性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冷端气库大幅度增加了脉管制冷机的制冷量.如果冷端气库与脉管体积比大于一定值,则制冷机效率也将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制冷机 冷端气库 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渗流角模型的顺北油田线性流地层渗透率确定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冬梅 邹伟 +2 位作者 谢进 李会会 朱苏阳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1-255,共5页
断溶体油藏中的流动存在明显的地层线性流特征,传统的试井解释采取复合径向流模型得到的渗透率难以反映线性流的渗透率特征。针对此问题,文中从渗流角的角度,建立了可以等效反映断溶体油藏形状对渗透率影响的方法,通过数值模型,反演得... 断溶体油藏中的流动存在明显的地层线性流特征,传统的试井解释采取复合径向流模型得到的渗透率难以反映线性流的渗透率特征。针对此问题,文中从渗流角的角度,建立了可以等效反映断溶体油藏形状对渗透率影响的方法,通过数值模型,反演得到了不同形状条件下的油藏渗流角。研究发现,线性流的等效渗流角与油井对应的泄流区域长宽比的反余切值相关。当油藏的长宽比小于10∶8.5时,地层流动以径向流为主,而当长宽比大于10∶3.0时,油藏的主控流态转变为线性流。当地层处于线性流阶段时,采用常规试井得到的等效径向流渗透率会明显低于储层的渗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溶体油藏 线性流 等效渗流角 试井分析 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打在大尺度裂缝上的缝洞型油气藏试井模型 被引量:4
18
作者 熊钰 叶海峰 +1 位作者 蔡明金 牛新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49-54,共6页
大尺度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常规试井分析的方法受到实际地质特征的限制,简化的模型有时不能满足求解要求。针对此问题,建立了基于线性流考虑缝洞特征尺度的井打在裂缝上的边缝洞试井解释模型,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和改进的Stehfest数值... 大尺度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常规试井分析的方法受到实际地质特征的限制,简化的模型有时不能满足求解要求。针对此问题,建立了基于线性流考虑缝洞特征尺度的井打在裂缝上的边缝洞试井解释模型,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和改进的Stehfest数值反演(AWG)求解并在MATLAB中编程绘制了双对数典型曲线。通过对典型曲线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其规律如下:溶洞半径主要影响了裂缝过渡段和溶洞响应阶段,其半径越大,在裂缝过渡段压力导数曲线形态不变但向下平移,其溶洞响应段波谷越深;储容比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溶洞弹性膨胀能量的大小,同时也影响了流体从裂缝中流入井筒的启动时间即流速,储容比越大,井储和表皮效应阶段启动时间越早,溶洞响应段波谷越深;裂缝系统渗透率与裂缝和溶洞系统渗透率之和的比值决定了流体在裂缝中的流动能力,其值越小,典型曲线向右平移,井储和表皮效应阶段的启动时间越晚。通过VB编程,利用该模型的典型曲线对塔里木油田某井的现场数据进行了拟合,其拟合效果较好,对特征参数的解释结果也比较符合该井的实际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钻遇裂缝 敏感性分析 线性流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映照判别模型实现气藏地震检测
19
作者 韩文功 王金铎 +1 位作者 于建国 王兴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4-529,共6页
韩文功 ,王金铎 ,于建国 ,王兴谋 .非线性映照判别模型实现气藏地震检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2 ,37(5 ) :5 2 4~ 5 2 9  与石油相比 ,地层中的天然气更加明显地表现出吸收高频成分、降低速度等地球物理特性 ,使得地震直接检测... 韩文功 ,王金铎 ,于建国 ,王兴谋 .非线性映照判别模型实现气藏地震检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2 ,37(5 ) :5 2 4~ 5 2 9  与石油相比 ,地层中的天然气更加明显地表现出吸收高频成分、降低速度等地球物理特性 ,使得地震直接检测气藏的工作更容易实现。在利用多种地震参数直接进行气藏检测的过程中 ,关键环节是判别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 ,即样点模型和参数模型的空间规律。因此 ,人们十分关心所选定的众多样点在高维空间的分布状况 ,非线性映照算法的应用便能分析和研究这种分布。文中通过把误差函数等价于高维空间弹性网络的节点约束到二维平面上变形后的总位能 ,然后对数据进行规格化处理、牛顿法多次迭代计算 ,求出使误差函数达到极小值的 N对坐标 ,并将其作为二维平面上的非线性映照结果。在开发了非线性映照算法的应用软件之后 ,通过对实际资料的应用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映照 判别模型 气藏 地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坝堆坝材料非线性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及数学模型拟合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全明 陈立宏 +1 位作者 王云海 张兴凯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2-135,共4页
加强尾矿库安全管理,准确把握尾矿坝堆坝材料物理力学特性和运行规律,对于减少和防止尾矿库溃坝事故的发生,确保尾矿库的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在总结有关尾矿库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利用三轴试验系统,以北京和尚峪尾矿库堆坝材料为... 加强尾矿库安全管理,准确把握尾矿坝堆坝材料物理力学特性和运行规律,对于减少和防止尾矿库溃坝事故的发生,确保尾矿库的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在总结有关尾矿库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利用三轴试验系统,以北京和尚峪尾矿库堆坝材料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尾砂非线性力学特性试验研究,整理并得到了用于描述尾砂应力变形特性的三轴试验曲线,并利用邓肯-张EB非线性数学模型对试验过程进行了拟合,拟合结果表明,邓肯-张EB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尾砂的受力变形特性。研究结果可为尾矿库安全监测系统位移预警指标的定量预警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尾矿库 三轴试验 非线性变形特性 邓肯-张EB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