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对称差动控制方式的磁轴承GA-LQG控制器研究
1
作者 许建文 谢振宇 +1 位作者 肖锋 许绍瀚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3-1225,1257,共14页
为了提高磁轴承的承载能力,改善磁悬浮转子系统的动态性能,设计了基于非对称差动控制方式的磁轴承遗传算法(GA)线性二次型高斯(LQG)控制器。首先,对比分析了磁轴承常规差动控制方式与非对称差动控制方式的工作原理;然后,根据磁悬浮转子... 为了提高磁轴承的承载能力,改善磁悬浮转子系统的动态性能,设计了基于非对称差动控制方式的磁轴承遗传算法(GA)线性二次型高斯(LQG)控制器。首先,对比分析了磁轴承常规差动控制方式与非对称差动控制方式的工作原理;然后,根据磁悬浮转子系统状态空间方程设计了线性二次调节(LQR)高斯控制器,并在LQR控制器基础上,引入卡尔曼滤波器,构成LQG;接着,在MATLAB中编写GA,在Simulink中搭建了闭环磁悬浮转子系统模型,利用GA强大的全局搜索能力对LQG控制器进行了参数优化;最后,利用所设计的GA-LQG控制器完成了系统静态悬浮、磁轴承实际承载力检测与系统高速旋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磁轴承的名义承载力提升40%,实际承载力提升35.57%;飞轮转子能够在12000 r/min下稳定运行且振动峰峰值小于18μm,在整个升速过程中最大振动峰峰值小于36μm。由此可见,采用非对称差动控制方式,在不改变磁轴承机械结构尺寸前提下可以有效提升磁轴承的承载能力;采用GA-LQG控制器,能够使磁悬浮转子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轴承 磁轴承控制算法 名义/实际承载力 动态性能 线性二次型高斯控制器 遗传算法 线性二次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iffness-damping matching method of an ECAS system based on LQG control 被引量:9
2
作者 陈一锴 何杰 +2 位作者 M.KING 陈无畏 张卫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439-446,共8页
A novel method of matching stiffness and continuous variable damping of an ECAS(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air suspension) based on LQG(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 control was proposed to simultaneously improve the road... A novel method of matching stiffness and continuous variable damping of an ECAS(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air suspension) based on LQG(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 control was proposed to simultaneously improve the road-friendliness and ride comfort of a two-axle school bus.Taking account of the suspension nonlinearities and target-height-dependent variation in suspension characteristics,a stiffness model of the ECAS mounted on the drive axle of the bus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rmodynamics and the key parameters were obtained through field tests.By determining the proper range of the target height for the ECAS of the fully-loaded bus based on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vehicle body bounce frequency,the control algorithm of the target suspension height(i.e.,stiffness) was derived according to driving speed and road roughness.Taking account of the nonlinearities of a continuous variable semi-active damper,the damping force was obtained through the subtraction of the air spring force from the optimum integrated suspension force,which was calculated based on LQG control.Finally,a GA(genetic algorithm)-based matching method between stepped variable damping and stiffness was employed as a benchmark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LQG-based matching method.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mpared with the GA-based matching method,both dynamic tire force and vehicle body vertical acceleration responses are markedly reduced around the vehicle body bounce frequency employing the LQG-based matching method,with peak values of the dynamic tire force PSD(power spectral density) decreased by 73.6%,60.8% and 71.9% in the three cases,and corresponding reduction are 71.3%,59.4% and 68.2% for the vehicle body vertical acceleration.A strong robustness to variation of driving speed and road roughness is also observed for the LQG-based matching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ching method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air suspension 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 gene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QG的独立变桨控制技术对风电机组气动载荷影响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金鑫 王亚明 +3 位作者 李浪 任海军 何玉林 杨显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6164-6170,共7页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风力发电机组动力学模型,针对风轮载荷分布不均问题,在传统变桨距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线性二次高斯算法(LQG)的独立变桨距控制策略,并在Matlab/Simulink中构建控制模型,实现风力机系统的联合仿真,对提出的...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风力发电机组动力学模型,针对风轮载荷分布不均问题,在传统变桨距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线性二次高斯算法(LQG)的独立变桨距控制策略,并在Matlab/Simulink中构建控制模型,实现风力机系统的联合仿真,对提出的控制策略与传统的变桨控制策略进行仿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独立变桨控制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功率控制,而且有效地降低了风电机组关键部件的疲劳载荷。在载荷优化方面比传统PI控制器效果更明显,更适合大型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多体动力学 联合仿真 独立变桨 疲劳载荷 线性二次高斯算法(lq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未知参数的LQG对偶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尚婷 钱富才 +1 位作者 张晓艳 谢国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78-1484,共7页
对于具有未知参数的LQG(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问题,提出了一种次优对偶控制方法,用Kalman滤波处理过程噪声和测量噪声,用前一时刻的后验概率对Cost-to-go进行线性近似,然后,用动态规划获得了次优控制律.最后,用一个例子说明了本... 对于具有未知参数的LQG(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问题,提出了一种次优对偶控制方法,用Kalman滤波处理过程噪声和测量噪声,用前一时刻的后验概率对Cost-to-go进行线性近似,然后,用动态规划获得了次优控制律.最后,用一个例子说明了本文设计的控制器的实施过程.结果表明,该控制律具有良好的对偶性质,并能在学习和控制之间实现较好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qg(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 动态规划 对偶控制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纤维复合材料的泵喷导管振动控制研究
5
作者 乌德木 严斌 吴文伟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8-299,共12页
泵喷推进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结构噪声。常规材料加工的泵喷推进器往往结构重量大,难以进行尾部配重。而使用复合材料的泵喷推进器结构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整体重量,还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与抗疲劳能力。本文围绕泵喷推进器复合材料导管结... 泵喷推进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结构噪声。常规材料加工的泵喷推进器往往结构重量大,难以进行尾部配重。而使用复合材料的泵喷推进器结构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整体重量,还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与抗疲劳能力。本文围绕泵喷推进器复合材料导管结构振动控制问题,开展基于宏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MFC)的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系统构建及验证的相关试验建模、算法优化设计、硬件平台搭建与试验等研究。将遗传算法应用于线性二次高斯(LQG)控制器优化设计中,通过试验对优化前后的算法控制效果进行对比。针对复合材料导管搭建模型辨识平台与主动控制试验平台,通过实验建模的方法获得控制模型并在空气环境中进行了谐波激励下的振动主动控制试验,尝试将基于MFC的振动主动控制推向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纤维复合压电材料 泵喷推进器 振动控制 lqg最优控制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域加权的LQG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周烁 魏克湘 孟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153,共3页
针对实际工程领域中存在的伴有大量宽频干扰/噪声的复杂振动环境,直接影响了常规振动主动控制(AVC)的性能甚至稳定性。本文提出了频域加权的线性二次高斯型(LQG)控制方法,实现对特定振动主频重点衰减的同时,保证宽频域的干扰/噪声控制... 针对实际工程领域中存在的伴有大量宽频干扰/噪声的复杂振动环境,直接影响了常规振动主动控制(AVC)的性能甚至稳定性。本文提出了频域加权的线性二次高斯型(LQG)控制方法,实现对特定振动主频重点衰减的同时,保证宽频域的干扰/噪声控制作用。最后利用压电陶瓷贴片的悬臂梁,振动主动控制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主动控制 lqg控制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二次型高斯(LQG)理论的最优制导规律 被引量:5
7
作者 雷虎民 梁颖亮 杨强国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2年第2期27-30,共4页
以线性二次型高斯 (LQG)理论为基础 ,研究一种最小化末端脱靶量和拦截周期内控制能量消耗的具有可变有效导航比的LQG最优制导规律。分析了这种制导规律的有效导航比及其在战术导弹上的应用。应用伴随方法对这种制导规律进行制导性能仿... 以线性二次型高斯 (LQG)理论为基础 ,研究一种最小化末端脱靶量和拦截周期内控制能量消耗的具有可变有效导航比的LQG最优制导规律。分析了这种制导规律的有效导航比及其在战术导弹上的应用。应用伴随方法对这种制导规律进行制导性能仿真计算。结果表明 :这种制导规律的控制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二次型高斯 最优制导规律 比例导引规律 战术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帝国竞争算法和LQG的磁流变阻尼器-建筑结构系统的振动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林秀芳 陈淑梅 黄国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4-201,共8页
目前,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MRD)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智能半主动控制装置。为实现MRD对建筑结构的减震控制,首先,通过引入一种帝国竞争算法(Imperialist Competitive Algorithm,ICA)和线性二次型高斯(Linear Quadratic... 目前,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MRD)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智能半主动控制装置。为实现MRD对建筑结构的减震控制,首先,通过引入一种帝国竞争算法(Imperialist Competitive Algorithm,ICA)和线性二次型高斯(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LQG)控制相结合的智能控制方法(ICA-LQG)计算出理想的控制力。针对LQG控制器的加权矩阵难以整定这一问题,根据优化目标和阻尼力的限制条件,利用ICA对其参数进行优选。然后,通过对一款商用的MRD进行性能测试,获得其基于Bouc-Wen模型的动力学特性。最后,利用剪枝最优控制(Clipped-Optimal Control,COC)方法将ICA-LQG计算的理想控制力转化为MRD的控制电流。为检验这种集成了ICA-LQG和COC的半主动控制(ICALQG-COC)方法的有效性,以一个三层的框架结构为工程背景,分别对无控制、两种被动控制、未经优化的LQG-COC(LQG-COC)半主动控制以及ICA-LQG-COC半主动控制下的减震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三种地震波激励下的数值结果都表明:在所比较的控制方法中,ICA-LQG-COC方法展现出最优越的综合控制性能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结构的最大位移和加速度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振动控制 帝国竞争算法 lqg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广LQG的小型无人直升机稳定控制
9
作者 陈阳 王田苗 +2 位作者 梁建宏 王超磊 张以成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7-281,共5页
针对实现小型无人直升机悬停及航线飞行的目标,在建立小型无人直升机近悬停点线性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系统辨识的方法获得了两个解耦的线性模型,并基于此设计了增广线性二次高斯(LQG)控制器。该增广LQG控制器包含三部分:一是卡尔曼滤波器... 针对实现小型无人直升机悬停及航线飞行的目标,在建立小型无人直升机近悬停点线性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系统辨识的方法获得了两个解耦的线性模型,并基于此设计了增广线性二次高斯(LQG)控制器。该增广LQG控制器包含三部分:一是卡尔曼滤波器,用于估计未测量状态;二是传统的线性二次积分(LQI)控制器,用于稳定内环并消除目标控制信号跟踪稳态静差;三是前馈,用于加速信号跟踪。仿真与实际飞行试验验证了基于增广的LQG控制器不仅能够镇定住无人直升机的动力学,同时能够很好地跟踪参考控制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无人直升机 增广线性二次高斯(lqg) 前馈 线性二次积分(LQI) 飞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变量滚动式LQG自适应控制及其稳定性
10
作者 周德云 李必江 陈新海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07-511,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状态空间模型设计的多变量滚动式优化多步目标函数的LQG自适应控制算法,分析了这种滚动优化LQG控制闭环系统的稳定性,给出了一些新的稳定性条件,证明了存在有限时域使闭环系统指数稳定,而且至少具有1/α...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状态空间模型设计的多变量滚动式优化多步目标函数的LQG自适应控制算法,分析了这种滚动优化LQG控制闭环系统的稳定性,给出了一些新的稳定性条件,证明了存在有限时域使闭环系统指数稳定,而且至少具有1/α的稳定度,其中α可由设计者给定,从而将闭环系统的极点配置在预期的区域内,提高了系统的鲁棒度,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qg控制 滚动优化控制 自适应控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滤波的起重机钢丝绳断丝损伤漏磁信号降噪方法
11
作者 刘耀 刘继兵 +3 位作者 井陆阳 黄磊 孙丞 魏明江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66-875,共10页
由于受到钢丝绳结构特性和复杂运行环境的影响,采用漏磁(MFL)检测技术采集的多通道信号常受到噪声干扰,严重影响损伤检测的准确性。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基于组合滤波的起重机钢丝绳断丝损伤漏磁信号降噪方法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轴向稳... 由于受到钢丝绳结构特性和复杂运行环境的影响,采用漏磁(MFL)检测技术采集的多通道信号常受到噪声干扰,严重影响损伤检测的准确性。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基于组合滤波的起重机钢丝绳断丝损伤漏磁信号降噪方法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轴向稳健局部一次回归(rlowess)、高斯高通滤波器以及环形稳健局部二次回归(rloess)法的新型组合滤波降噪方法。首先,系统探讨了漏磁信号中的缺陷信号、基线变化噪声、股波噪声以及抖动噪声的产生机理与各自特性,通过对噪声来源与各信号时频域及空间域特征的分析,总结了三种噪声的一般处理规律;然后,提出了一种用于抑制三种噪声的组合滤波方法,该方法结合了rlowess法、高斯高通滤波器以及环形rloess法,并采用Hilbert包络集中了损伤信号能量;最后,使用包含不同噪声的实验漏磁信号,对该组合滤波降噪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将该方法与其他组合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组合滤波方法得到的信号降噪效果显著,可获得最高的信噪比,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损伤信号峰值特征,有利于起重机钢丝绳损伤的特征提取与定量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钢丝绳 漏磁检测 组合滤波降噪法 离群值检测 轴向rlowess法 高斯高通滤波器 环形rloes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驱动两自由度机械臂LQG/LTR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玉龙 王学林 +1 位作者 张磊 王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85-2491,共7页
针对欠驱动机械臂系统的快速稳定控制中存在着的系统过程噪声和传感器观测噪声的干扰问题,设计了具有回路传输恢复的线性二次高斯(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 control with loop transfer recovery, LQG/LTR)控制器。该控制器由卡尔曼... 针对欠驱动机械臂系统的快速稳定控制中存在着的系统过程噪声和传感器观测噪声的干扰问题,设计了具有回路传输恢复的线性二次高斯(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 control with loop transfer recovery, LQG/LTR)控制器。该控制器由卡尔曼滤波器和最优状态反馈增益调节器两部分组成,并进一步使用了回路传输恢复技术提高了控制系统稳定裕度。仿真试验表明:LQG/LTR控制方法相比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控制方法具有更加出色的动态品质,能很好地抑制噪声造成的系统不稳定问题,使得机械臂快速稳定在期望位置,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驱动系统 具有回路传输恢复的线性二次高斯控制器(lqg/LTR) 随机噪声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QG与LMS的电磁轴承系统振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生光 张学宁 胡文颖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0-216,共7页
电磁轴承传统的PID控制器鲁棒性不足,对不平衡振动难以有效抑制,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基于线性二次型高斯(LQG)控制与最小均方(LMS)算法的电磁轴承转子系统振动控制研究。首先,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转子系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降阶;随后... 电磁轴承传统的PID控制器鲁棒性不足,对不平衡振动难以有效抑制,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基于线性二次型高斯(LQG)控制与最小均方(LMS)算法的电磁轴承转子系统振动控制研究。首先,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转子系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降阶;随后,考虑传感器与功率放大器模型及参数的影响,与转子系统模型耦合,建立了系统的综合模型,并基于线性二次型的方法设计了状态观测器及状态反馈控制器,构建了LQG控制器;最后,在模型中添加了LMS算法,建立了综合LQG控制与LMS算法的电磁轴承转子系统振动抑制模型,并且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状态观测器能够有效跟随系统位移变化,在0.1 s内实现跟随系统的位移输出;不考虑LMS算法时,增加矩阵Q的位移项元素数值,可使系统振动幅值降低16.6%;考虑LMS算法后,转子系统不平衡振动得到有效抑制,当Q矩阵位移项元素为10^(6)时,在一阶弯曲临界转速工况下,振幅在1.8 s内降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轴承系统 振动控制 线性二次型高斯(lqg)控制 最小均方(LM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变桨距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6
14
作者 邢作霞 陈雷 +1 位作者 孙宏利 王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131-138,共8页
为解决独立变桨距控制多输入多输出信号之间的耦合问题,侧重于研究独立变桨距的多变量控制技术。建立带卡尔曼滤波器的前馈–反馈线性二次高斯函数(linear quadraticgaussian function,LQG)最优控制,并对统一变桨距控制、独立变桨距控... 为解决独立变桨距控制多输入多输出信号之间的耦合问题,侧重于研究独立变桨距的多变量控制技术。建立带卡尔曼滤波器的前馈–反馈线性二次高斯函数(linear quadraticgaussian function,LQG)最优控制,并对统一变桨距控制、独立变桨距控制的标量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控制、独立变桨距控制的多变量LQG控制3种情况下的载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LQG最优独立变桨距控制比统一变桨距控制和传统的PI独立变桨距控制具有更好的减载效果,更适合大型风力发电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变桨距 控制策略 耦合 多变量控制 前馈-反馈线性二次高斯函数(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 FUNCTION lqg)最优控制 卡尔曼滤波器 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旋翼飞行器动力学分析及建模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杨阳 崔金峰 余毅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73-1880,共8页
根据国内外旋翼飞行器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三旋翼飞行器的研究方案。首先,介绍了三旋翼无人飞行器的机械结构,分析了它的整体物理力矩,理论解决了力矩相互抵消的问题。其次,对飞行器的起飞、俯仰、滚转、偏航等姿态进行了数学分析,建立了... 根据国内外旋翼飞行器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三旋翼飞行器的研究方案。首先,介绍了三旋翼无人飞行器的机械结构,分析了它的整体物理力矩,理论解决了力矩相互抵消的问题。其次,对飞行器的起飞、俯仰、滚转、偏航等姿态进行了数学分析,建立了三旋翼无人飞行器的数学模型。最后,利用PID控制法和线性二次高斯(LQG)控制方法设计了三旋翼飞行器的控制器。实验结果表明,PID控制器振荡时间比较长,次数较多,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利用LQG方法对控制器进行了改进,对各个通道阶跃函数及脉冲响应函数仿真图的分析显示,系统改进后响应速度有了提高,2s左右受控达到平衡。本文的研究为无人机的姿态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旋翼飞行器 飞行姿态 矩阵分析 PID控制 lqg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主动悬架优化设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付涛 王大镇 +1 位作者 弓清忠 祁丽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53-257,263,共6页
基于混合粒子群优化(Hybri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HPSO)算法设计了一种以降低车身加速度(BA),悬架动行程(SWS)和轮胎动位移(DTD)为目标的车辆主动悬架线性最优控制器。建立了2自由度1/4车辆主动悬架动力学模型,运用混合粒子群... 基于混合粒子群优化(Hybri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HPSO)算法设计了一种以降低车身加速度(BA),悬架动行程(SWS)和轮胎动位移(DTD)为目标的车辆主动悬架线性最优控制器。建立了2自由度1/4车辆主动悬架动力学模型,运用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对LQG控制器的权值矩阵进行优化求解,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不同工况下的车辆悬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经过混合粒子群算法优化后的主动悬架在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上有所改善,并且优化后主动悬架性能指标BA,SWS和DTD的均方根值最大分别减少了22.56%,44.27%和1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粒子群算法 线性二次型(lqg)控制器 主动悬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着舰引导系统的视轴稳定 被引量:10
17
作者 葛兵 高慧斌 余毅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77-1583,共7页
为了提高光电着舰引导系统的视轴跟踪精度和指向精度,研究了如何隔离舰体运动对光电经纬仪视轴的扰动。对舰载光电经纬仪进行建模,引入了各种扰动力矩。设计了超前滞后控制、线性二次高斯恢复(LQG/LTR)控制和H∞控制3种控制器来提高系... 为了提高光电着舰引导系统的视轴跟踪精度和指向精度,研究了如何隔离舰体运动对光电经纬仪视轴的扰动。对舰载光电经纬仪进行建模,引入了各种扰动力矩。设计了超前滞后控制、线性二次高斯恢复(LQG/LTR)控制和H∞控制3种控制器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详细研究了Kalman滤波和H∞加权矩阵的设计。在Matlab中对设计的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并在摇摆台进行了试验验证。在时域、频域响应和稳定性能等方面对3种控制器进行的对比实验表明,LQG/LTR控制和H∞控制结果满足设计指标要求,稳定隔离度达到50dB以上。基于提出的方法,经纬仪可以对着舰飞机进行稳定跟踪和精确轨迹测量,实现着舰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舰引导 视轴稳定 线性二次高斯恢复(lqg LTR)控制 H∞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动态最优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白焰 范晓旭 +2 位作者 吕跃刚 徐大平 杨锡运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0-94,共5页
针对额定风速以上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效平均风速估计的自适应增益调度线性二次型高斯(AGS-LQG)最优控制策略,通过扩展Kalman滤波进行有效平均风速估计,将此有效平均风速作为调度变量对控制器参数实施A... 针对额定风速以上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效平均风速估计的自适应增益调度线性二次型高斯(AGS-LQG)最优控制策略,通过扩展Kalman滤波进行有效平均风速估计,将此有效平均风速作为调度变量对控制器参数实施AGS,以适应系统稳态工作点的变化,从而可以实现多变量综合优化控制。以1.5MW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给出了大范围变化风况激励下反映机组运行情况的仿真曲线。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控制策略,所提出的AGS-LQG最优控制策略不仅稳定了风轮转速,平滑了输出功率,而且降低了变桨距机构的动作频率,缓和了传动链上的疲劳载荷,对于改善并网风力发电的电能质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平均风速估计 扩展KALMAN滤波器 自适应增益调度(AGS) 线性二次型高斯(lqg)控制 多变量综合优化控制 疲劳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耦合隔振系统主动控制方法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洋 孙志军 +1 位作者 陈广峰 华宏星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18,共3页
针对柔性耦合主动隔振系统,本文采用阻抗/导纳方法和矩阵传递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包括被隔离设备、电磁式主被动一体隔振器和柔性基础在内的柔性耦合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线性二次型高斯控制方法(linear quadratic Gauss... 针对柔性耦合主动隔振系统,本文采用阻抗/导纳方法和矩阵传递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包括被隔离设备、电磁式主被动一体隔振器和柔性基础在内的柔性耦合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线性二次型高斯控制方法(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LQG)对隔振系统进行了主动控制器的设计,最后通过仿真证明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主动控制 仿真研究 lqg方法 柔性耦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安全控制 被引量:9
20
作者 庞岩 王娜 夏浩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5-195,共11页
对于远程复杂的操控系统,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 CPS)主要依靠无线网络实现从传感器到控制器,从控制器到执行器间的信息传输,由于其依靠网络传输数据的特性使其控制系统极易遭到安全威胁.本文从物理系统入手,意图保护... 对于远程复杂的操控系统,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 CPS)主要依靠无线网络实现从传感器到控制器,从控制器到执行器间的信息传输,由于其依靠网络传输数据的特性使其控制系统极易遭到安全威胁.本文从物理系统入手,意图保护CPS系统中物理实体的正常运行不受由于恶意攻击造成网络空间入侵带来的干扰.以受到数据包时序攻击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其安全性研究抽象为一个博弈过程,基于非合作博弈的两人零和博弈模型,设计了可变延迟情况下鲁棒输出反馈的极大极小控制器.并且采用参数化的软约束二次型目标函数,在控制器设计时引入干扰衰减因子γ,通过对γ的取值使得二次型目标函数取极小值,从而保证了最差情况下的稳定控制,在满足γ的约束条件下,本文通过粒子群搜索算法得出γ的值.另外,本文还对所设计的极大极小控制器,与线性二次型高斯(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 LQG)控制对比分析,用双水箱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发现在受攻击情况下本文所设计的控制器最终能够实现稳定控制,而LQG却不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和博弈 极大极小控制 lqg控制 数据包时序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