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跟网型双馈风机惯性响应的系统频率动态低阶建模与解析
1
作者 姜超 周书宇 +3 位作者 刘晓军 杨冬锋 孙正龙 白尚旻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83,共7页
针对跟网型双馈风机(DFIG)在虚拟惯量控制下系统频率响应(SFR)建模特征量化不充分、不清晰的问题,建立了跟网型DFIG附加惯性控制的线性化功率响应模型,准确地认识了DFIG参与频率调节的物理过程,提出了计及DFIG惯性控制的扩展SFR模型。... 针对跟网型双馈风机(DFIG)在虚拟惯量控制下系统频率响应(SFR)建模特征量化不充分、不清晰的问题,建立了跟网型DFIG附加惯性控制的线性化功率响应模型,准确地认识了DFIG参与频率调节的物理过程,提出了计及DFIG惯性控制的扩展SFR模型。采用劳斯近似方法进行降阶,进而量化计算系统频率的时域解析解,揭示了SFR特征(最大频率变化率、频率最低点、稳态频率)与系统参数的显性关系,并据此设计了SFR轨迹的优化方法。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DFIG简化模型、扩展SFR模型以及劳斯近似方法的准确性较高;相较于风电容量占比,风速对频率动态轨迹优化的影响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跟网型 惯性控制 系统频率响应 线性化模型 频率轨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量约束下智能化电网多目标协同调度模型
2
作者 梁言贺 宫游 +1 位作者 刘惠颖 满江雪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59,共7页
针对在双碳量要求下,现有智能化电网多目标协同调度模型在电网调度后运行成本及净排碳量均较高的问题,构建双碳量约束下智能化电网多目标协同调度模型。以传统的单碳量模型为基础,设定双碳量约束条件;构建双层协同调度模型并设定模型约... 针对在双碳量要求下,现有智能化电网多目标协同调度模型在电网调度后运行成本及净排碳量均较高的问题,构建双碳量约束下智能化电网多目标协同调度模型。以传统的单碳量模型为基础,设定双碳量约束条件;构建双层协同调度模型并设定模型约束条件,获取电网协同调度方案;使用线性加权法对调度方案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多目标协同调度方案。构建算例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模型时短期电网运行成本约为1.06×10^(4)元,长期电网运行成本约为1.39×10^(4)元,净碳排放量小于50 t/h,均优于对比模型。所提模型可有效降低电网运行成本和净排碳量,进一步提升了电网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协同调度 双碳量模型 线性加权法 多目标协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障各种复杂故障工况下解优质率的电网故障诊断解析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英英 金明亮 +5 位作者 李勇 许浩千 林湘宁 翁汉琍 李正天 魏繁荣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共12页
经典电网故障诊断解析模型是非线性0-1整数规划模型,其难以精确求解,启发式算法虽能获得可行解,但求解准确性和一致性难以保证,且求解时间较长,不利于基于诊断结果的故障排查和设备运维。对传统故障诊断模型进行改进,降低了模型的复杂度... 经典电网故障诊断解析模型是非线性0-1整数规划模型,其难以精确求解,启发式算法虽能获得可行解,但求解准确性和一致性难以保证,且求解时间较长,不利于基于诊断结果的故障排查和设备运维。对传统故障诊断模型进行改进,降低了模型的复杂度,实现了目标函数的线性化,据此构建了基于整数线性规划的电网故障诊断解析模型。Gurobi具有将启发式算法和整数线性规划求解算法有机结合的优点,将其应用于求解基于0-1整数线性规划的诊断模型,解决了传统启发式寻优算法因算法自身的局限性而陷入仅获得局部最优解甚至错解、以及求解速度慢等问题。通过算例对新型电网故障诊断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基于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粒子群算法等启发式算法的传统模型,改进模型求解的速度与精度均显著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故障诊断 解析模型 0-1整数线性规划 复杂故障 信息容错 全局最优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网型逆变器附加频率控制方法与参数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姚文峰 邱建 +1 位作者 张野 杨子千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3-150,共8页
为提升接入弱网下电压源型变流器的锁相环同步暂态稳定性,针对现有的附加频率控制措施,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类型锁相环暂态稳定性提升方法的统一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构建了电流可行域,量化分析了附加控制环节中比例增... 为提升接入弱网下电压源型变流器的锁相环同步暂态稳定性,针对现有的附加频率控制措施,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类型锁相环暂态稳定性提升方法的统一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构建了电流可行域,量化分析了附加控制环节中比例增益系数的可行范围。最后,基于RT-BOX硬件在环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的统一分析模型及求解比例增益系数可行范围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连接电压源型变流器 暂态稳定性提升方法 统一分析模型 线性矩阵不等式优化法 电流可行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频率特性的负荷模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孝 鞠平 +6 位作者 陈谦 张伟 于永军 祁晓笑 姚秀萍 孙宜谦 常喜强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3-358,共6页
针对大干扰情况下电力系统仿真若忽略频率因素会影响仿真精度的问题,在原有模型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频率特性的两种负荷模型:综合负荷模型和线性动态模型,并提出了"先动后静"获取静态特征系数的方法.将模型应用于新疆电网... 针对大干扰情况下电力系统仿真若忽略频率因素会影响仿真精度的问题,在原有模型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频率特性的两种负荷模型:综合负荷模型和线性动态模型,并提出了"先动后静"获取静态特征系数的方法.将模型应用于新疆电网具体实例,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模型仿真的动态响应都和实测响应接近,并且考虑频率的仿真精度比不考虑时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负荷模型 频率 综合负荷模型 线性动态模型 新疆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贵州山区气温和降水推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唐圣钧 程志刚 +1 位作者 王东海 巩远发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8-137,共10页
选取贵州省19个气象站50a(1960-2009年)的气温、降水资料,并以26.876°N为界(威宁测站纬度)将贵州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区和北区,同时以1km×1km的DEM数据为基础,结合多元回归等方法,分区域建立基于纬度、归一化的海拔和坡向... 选取贵州省19个气象站50a(1960-2009年)的气温、降水资料,并以26.876°N为界(威宁测站纬度)将贵州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区和北区,同时以1km×1km的DEM数据为基础,结合多元回归等方法,分区域建立基于纬度、归一化的海拔和坡向、以及坡度因子的气温和降水推算模型,由此在其选定区域进行气候要素小网格推算.结果表明:地理因子中,纬度因子对温度和降水的贡献最大;南区温度模型相关显著,但降水模型没通过检验;而北区温度和降水模型效果都很好;在推算区域中,温度,降水分布存在纬向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 多元线性回归 小网格推算 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融合的网格任务调度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4
7
作者 林伟伟 齐德昱 刘波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7,共6页
讨论了网格资源计算能力和网络通信速度异构的树型计算网格环境下独立任务的调度问题,为单层树型网格计算环境下的任务调度问题建立了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采用资源融合方法将多层树型网格计算环境下的任务调度问题转化为单层树型网格计... 讨论了网格资源计算能力和网络通信速度异构的树型计算网格环境下独立任务的调度问题,为单层树型网格计算环境下的任务调度问题建立了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采用资源融合方法将多层树型网格计算环境下的任务调度问题转化为单层树型网格计算环境下的任务调度问题,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基于所提出的模型构造了两个任务分配启发式算法OPCH和OPBH.实验结果表明,在异构的树型计算网格环境下实现独立任务调度时,文中提出的算法比FCFS、Min-min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融合 网格任务 调度模型 整数线性规划 启发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中期模式升级关键技术研发和预报试验 被引量:8
8
作者 陈起英 管成功 +3 位作者 姚明明 佟华 Mariano Hortal 李泽椿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8-492,共15页
随着模式分辨率的提高,对地形、海陆分布的描述更加精确,从而对天气和次天气尺度动力学的刻画也更准确,但计算需求和存贮量也将有比较明显的增加。因此,在模式分辨率提高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计算和存储量是模式发展的重要方面。文中采用规... 随着模式分辨率的提高,对地形、海陆分布的描述更加精确,从而对天气和次天气尺度动力学的刻画也更准确,但计算需求和存贮量也将有比较明显的增加。因此,在模式分辨率提高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计算和存储量是模式发展的重要方面。文中采用规约线性格点,在高斯格点数和格点分布不变的情况下,把国家气象中心业务全球谱模式的水平分辨率由T213提高到TL319,从而使全球谱模式的计算有效率增加了2.25倍;实现了稳定外插两个时间层的半拉格朗日方案,解决了传统的半拉格朗日方案在计算轨迹中点的速度和发展方程的非线性项时,采用时间的线性外插带来的计算噪音,提高了模式积分的稳定性,从而使模式的积分时间步长从900 s增加到1200 s;在这两个关键技术实现的基础上,实现了TL319模式与业务OI同化方案的耦合,进行了连续1年的滚动试验,并对降水预报和500 hPa形势场预报进行了统计学检验,与现行全球中期业务模式的预报也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提高模式谱分辨率后,模式的动力过程保持合理稳定,对东亚地区500 hPa位势高度场的预报性能有所改进,对中雨和大雨量级的降水预报在大部分时效也都有改进,但是小雨预报TS评分略有下降。另外对冬、夏季的两次降水过程的天气学分析表明,TL319L31对天气过程的描绘比T213L31也有一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319全球谱模式 稳定外插 两个时间层 半拉格朗日方案 线性高斯格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市场经济的多目标网格资源分配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胡志刚 高明明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62-64,共3页
目前资源分配已有一些方法,但都是基于某一个目标函数,针对网格计算基于市场经济机制下提出了一种新的资源分配方法,通过组建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来解决基于用户多个目标函数的问题,适应网格中多任务多目标的资源分配方式,且该模型不但... 目前资源分配已有一些方法,但都是基于某一个目标函数,针对网格计算基于市场经济机制下提出了一种新的资源分配方法,通过组建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来解决基于用户多个目标函数的问题,适应网格中多任务多目标的资源分配方式,且该模型不但可以满足用户的要求提高资源分配的成功率,而且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计算 资源分配 任务调度 线性规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正演的音频大地电磁阻抗相位不变量校正技术 被引量:10
10
作者 阮帅 张炯 +1 位作者 孙远彬 王绪本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85-696,共12页
复杂地形、地质条件的大地电磁数据解释容易出现假象,采用三维正演技术模拟地形和地表不均匀体的背景响应,对实测数据阻抗相位不变量进行校正,实现更准确的定性分析;对三维异常体模型的合成数据进行一维、二维多参数反演试算,以确定地... 复杂地形、地质条件的大地电磁数据解释容易出现假象,采用三维正演技术模拟地形和地表不均匀体的背景响应,对实测数据阻抗相位不变量进行校正,实现更准确的定性分析;对三维异常体模型的合成数据进行一维、二维多参数反演试算,以确定地形剧变区选择反演技术的最佳方案.合成数据的试反演结果显示一维反演水平切片假异常较多,二维反演能压制测向假异常,但不能压制走向的假异常,水平切片多出现测向条带.使用本文提出的阻抗相位不变量校正法扣除地形、地表背景响应,结合一维、二维反演,能使实际资料解释成果更加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大地电磁 阻抗相位不变量 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正演 OCCAM反演 共轭梯度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变压器和线路阻抗的双馈风力发电机转子侧阻抗建模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宋绍剑 王铮 +2 位作者 刘斌 廖碧莲 吴永谦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92-1399,共8页
双馈风力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阻抗模型是分析和抑制风力发电机并网振荡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实际工程中,DFIG机组通常通过Y/D升压变压器接入输电网,但是现有的阻抗模型仅考虑DFIG本身模型,而未考虑网侧变... 双馈风力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阻抗模型是分析和抑制风力发电机并网振荡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实际工程中,DFIG机组通常通过Y/D升压变压器接入输电网,但是现有的阻抗模型仅考虑DFIG本身模型,而未考虑网侧变压器以及线路阻抗对模型的影响,影响稳定分析的准确度。为了更加准确地分析DFIG风机与电网的之间交互行为,采用谐波线性化的方法,建立了计及变压器和线路阻抗的DFIG转子侧的正负序阻抗模型。该模型不但包含了异步电机、转子侧变换器、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以及控制环路,同时在建模的过程中考虑了网侧的线路阻抗和变压器对模型的影响。然后,通过频域仿真分析锁相环、变压器以及电网线路阻抗等因素对转子侧的正负序阻抗模型的影响。最后,与时域仿真结果作对比,验证了阻抗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并网变压器对DFIG转子侧的正序阻抗模型的相角特性影响较大,而对幅值特性影响较小;通过DFIG转子侧阻抗模型可以预测DFIG与电网阻抗交互作用潜在的并网谐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网侧变压器 线路阻抗 谐波线性化 正负序阻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梁的非线性网格抗弯配筋设计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栋 徐方圆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6-62,共7页
目前钢筋混凝土浅梁和深梁的配筋理论是不协调的。由于满足平截面假定,浅梁的抗弯配筋设计采用截面分析法。深梁不满足这个基本假定,因而难以应用基于截面分析的配筋设计方法。非线性网格模型将关心截面放入结构中,实现了统一的浅梁和... 目前钢筋混凝土浅梁和深梁的配筋理论是不协调的。由于满足平截面假定,浅梁的抗弯配筋设计采用截面分析法。深梁不满足这个基本假定,因而难以应用基于截面分析的配筋设计方法。非线性网格模型将关心截面放入结构中,实现了统一的浅梁和深梁的配筋设计计算模型。通过非线性网格模型中的轴向网格与抗弯配筋计算联系,可自动地实现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设计。通过钢筋混凝土浅梁和深梁的设计算例证实了非线性网格抗弯配筋设计方法可以应用于浅梁和深梁,并能实现精细化地配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弯配筋 非线性网格模型 截面法 拉压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深梁和浅梁的统一非线性网格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方圆 徐栋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98-1005,共8页
提出将计算截面放置于结构中实现截面应力重分布分析的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网格模型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分别考虑梁的抗弯机制与抗剪机制,还可以描述钢筋混凝土浅梁和深梁从开裂至破坏的受力机理,从而实现钢筋混凝土梁的统一分析模型.算... 提出将计算截面放置于结构中实现截面应力重分布分析的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网格模型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分别考虑梁的抗弯机制与抗剪机制,还可以描述钢筋混凝土浅梁和深梁从开裂至破坏的受力机理,从而实现钢筋混凝土梁的统一分析模型.算例结果表明,非线性网格模型不仅能较准确地计算结构的承载力,并且能清晰地反映结构受力机制,为设计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梁 网格模型 非线性 截面法 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Z)双三次数值模式的设计与个例模拟(Ⅱ):个例模拟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辜旭赞 张兵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1-490,共10页
引入双三次数值模式:通过"双三次曲面拟合—时间步长积分—双三次曲面拟合—……",实现成为一种新算法的数值模式。在球面Z坐标系上,给出全球经纬网格双三次数值模式的一个设计。全球(Z)双三次数值模式采用非静力、全可压、干... 引入双三次数值模式:通过"双三次曲面拟合—时间步长积分—双三次曲面拟合—……",实现成为一种新算法的数值模式。在球面Z坐标系上,给出全球经纬网格双三次数值模式的一个设计。全球(Z)双三次数值模式采用非静力、全可压、干/湿绝热大气运动动力框架,并采用显式水平方向准拉格朗日/垂直方向欧拉时间积分方案,用NCEP再分析资料做初值场,初步模拟出从极地到热带的基本大气环流。模拟试验表明:因大气运动本质上是非线性的,当限定模式大气作线性"一次运动"时,个例模拟无须任何平滑;但限定模式大气作"三次运动"时,必须有适当平滑。本文认为,未来双三次数值模式可按场变量双三次曲面曲率,以判断采用符合物理诠释的局域(或单点)平滑;又若大气非线性运动不稳定区恰是天气系统发源地,则全球多重/时变套网格双三次数值模式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次数值模式 全球经纬网格模式设计 准拉格朗日/欧拉时间积分方案 数值模拟 大气非线性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电平中点钳位型变换器线性自抗扰离散建模与稳定控制 被引量:9
15
作者 伍文俊 蔡雨希 兰雪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7-48,共12页
在离散域下,建立三电平并网变换器线性自抗扰控制的数学模型,设计系统的稳定域范围。该方法设计的稳定域范围与控制周期密切相关,将原来无上界的控制器参数的选取范围大大缩小了,对现代广泛使用的数字化控制器设计具有更加实际的指导意... 在离散域下,建立三电平并网变换器线性自抗扰控制的数学模型,设计系统的稳定域范围。该方法设计的稳定域范围与控制周期密切相关,将原来无上界的控制器参数的选取范围大大缩小了,对现代广泛使用的数字化控制器设计具有更加实际的指导意义。该文结合三电平并网变换器的仿真,分析控制器参数对观测精度和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确定三电平并网变换器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参数的最佳取值范围。根据设计的离散控制器参数,针对电网电压、并网电抗以及直流侧中点电位等扰动工况,对三电平并网变换器线性自抗扰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离散控制模型正确,离散控制器参数设计方法可行,参数选择方便、准确;三电平并网变换器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抗扰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并网变换器 线性自抗扰控制 离散 建模 稳定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回归算法的虚假数据攻击构造新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雪 钟慧欣 +1 位作者 孙庆 陈凯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9-189,共11页
针对智能电网中通过精心构造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策略篡改量测数据,进而诱导状态估计错误以破坏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问题,不同于目前采用现存优化算法求解攻击优化模型而无法直接清晰揭示攻击策略构造过程的设计方法,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快... 针对智能电网中通过精心构造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策略篡改量测数据,进而诱导状态估计错误以破坏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问题,不同于目前采用现存优化算法求解攻击优化模型而无法直接清晰揭示攻击策略构造过程的设计方法,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快速回归算法(FRA)虚假数据注入攻击构造方法。首先将攻击向量设计转化为线性回归模型子集选择问题,然后采用FRA方法根据模型候选项对模型误差消减贡献进行攻击向量元素的选择,进一步通过算法中定义的递推中间变量直接计算攻击向量各个元素(即注入虚假数据)的大小,清晰地揭示了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策略的构造机理。最后,针对IEEE14节点系统和实际配电网系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与流行的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相比攻击向量的构造过程更加清晰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 攻击向量构造 快速回归算法 线性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层三维几何结构的网格拆分方法
17
作者 刘宇红 Dirk Feuchter +1 位作者 Gabriel Wittum 曾衍钧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0-374,共5页
为了采用偏微分方程求解流体的多层复杂几何结构的渗透性质,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层三维复杂几何结构的网格拆分方法,尤其对多层结构中的核心——1个由6个四边形和8个六边形围成的十四面体(即物理学上经典的Tetrakaidecahedron体)的空间拓... 为了采用偏微分方程求解流体的多层复杂几何结构的渗透性质,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层三维复杂几何结构的网格拆分方法,尤其对多层结构中的核心——1个由6个四边形和8个六边形围成的十四面体(即物理学上经典的Tetrakaidecahedron体)的空间拓扑几何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完成单元体向整体结构拼接的过程中,采用一种将单元体视为内外两层的思路,既有效地存贮了网格点的信息,又大大减少计算量.并讨论了影响十四面体几何性质的参数对所生成的网格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面体 网格拆分 线性格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封焊球阵列焊点三维形态预测及其“整体”近似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红芳 赵玫 孟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29-833,共5页
针对传统优化技术进行焊点三维形态优化时费时耗力且浪费计算机资源等缺点 ,提出采用“整体”近似优化技术 ,结合线性最小二乘方法、BP( 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 ,在整个设计变量空间上建立问题函数近似面 ,利用该函数近似面来求取... 针对传统优化技术进行焊点三维形态优化时费时耗力且浪费计算机资源等缺点 ,提出采用“整体”近似优化技术 ,结合线性最小二乘方法、BP( 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 ,在整个设计变量空间上建立问题函数近似面 ,利用该函数近似面来求取目标函数最大值 ,并得到相应的设计变量值 ,达到焊点三维形态优化设计的目的 .最后对线性最小二乘模型、BP神经网络拟合非线性函数的能力和近似优化能力进行了比较讨论 ,结果表明 ,利用“整体”近似优化技术来优化设计焊点形态是简便可行的 ,且 BP网络模型拟合“整体”近似函数面比线性回归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设计 塑封焊球阵列焊点 三维形态预测 “整体”近似优化 振动疲劳寿命 BP网络模型 电子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LP的PHEV入网效益评估模型求解及应用
19
作者 左郑敏 欧阳邵杰 +2 位作者 杨涛举 李晨 曾鸣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43-246,127,共5页
插入式混合电动汽车(PHEV)已成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为探讨未来大规模入网能否给电网与用户带来额外效益,以电力系统运行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以区域电能供需平衡、电池电量平衡、机组爬坡率等条件为约束,建立了新的PHEV入网... 插入式混合电动汽车(PHEV)已成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为探讨未来大规模入网能否给电网与用户带来额外效益,以电力系统运行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以区域电能供需平衡、电池电量平衡、机组爬坡率等条件为约束,建立了新的PHEV入网效益评估模型,并利用新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求解思路,使用分支和分割算法对建立的效益评估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对模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V2G技术,PHEV入网可为电网和PHEV用户带来显著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V 效益评估模型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入网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的阻抗建模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42
20
作者 李奕欣 赵书强 +2 位作者 马燕峰 李忍 汪洋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7-113,共7页
考虑锁相环、电流调节器(含dq轴解耦系数)、LCL型滤波器等环节,并计及运行工作点,采用谐波线性化的方法建立了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正、负序阻抗模型,并基于PSCAD/EMTDC对阻抗模型进行仿真验证。详细分析了锁相环、电流调节器控制参数及... 考虑锁相环、电流调节器(含dq轴解耦系数)、LCL型滤波器等环节,并计及运行工作点,采用谐波线性化的方法建立了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正、负序阻抗模型,并基于PSCAD/EMTDC对阻抗模型进行仿真验证。详细分析了锁相环、电流调节器控制参数及滤波器参数对阻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锁相环比例和积分增益对并网逆变器阻抗特性的影响主要在工频附近,而电流调节器比例和积分增益则在次同步和超同步频域均有一定的影响;锁相环和电流调节器积分增益主要影响逆变器工频附近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电流调节器比例增益对逆变器正序阻抗特性的影响较大,而锁相环比例增益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锁相环 电流调节器 谐波线性化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