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Constitutive Model of Marble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
1
作者 Tian Sheng-li Lu Yun-de Ge Xiu-run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8-13,共6页
The RMB-150B rock mechanics test system was employed to obtain the complete stress-strain test curves under confining pressures of 0-30MPa for marble samples from Ya'an ,Sichuan province. On the basis of former st... The RMB-150B rock mechanics test system was employed to obtain the complete stress-strain test curves under confining pressures of 0-30MPa for marble samples from Ya'an ,Sichuan province. On the basis of former study and the convention triaxial pressure test results ,the complete procedures curves which describ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yielding strength、 peak strength、 residual strength and confining pressure was obtained. Taking the strain softening of rock into account, the bilinear elastic-linear softening-residual perfect plasticity four-linear model was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test results and theory of plasticity. This model was adopted to describe the behaviors of marble in different phases under triaxial compression with the constitutive equation of strain softening phase as focu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heoretic model fitted in well with the test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ory of PLASTICITY conventional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 constitutive model control equation linear SOFTENING BIlinear elas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黏弹性的非线性弹性本构关系及波动方程
2
作者 柏韩 冯晅 +4 位作者 刘财 王鑫 刘乾 丁梦颜 徐雨歆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23-3234,共12页
岩石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弹性特性,但目前还没有较好的非线性弹性波动方程能用于描述地震波等弹性波在传播过程中的非线性弹性特征.我们通过将Kelvin-Voigt模型与经典非线性弹性本构关系相结合,探索构建了一个新的具有黏弹性的非线性弹性... 岩石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弹性特性,但目前还没有较好的非线性弹性波动方程能用于描述地震波等弹性波在传播过程中的非线性弹性特征.我们通过将Kelvin-Voigt模型与经典非线性弹性本构关系相结合,探索构建了一个新的具有黏弹性的非线性弹性本构关系.并使用共传播声弹性实验方法对新构建的本构关系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的数据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我们进一步尝试推导建立了新的具有黏弹性的非线性弹性波动方程,并利用有限差分方法获得数值解.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具有黏弹性的非线性弹性本构关系中的二阶非线性弹性项对波的传播影响较大,会造成波形畸变;三阶非线性弹性项影响相对较小,会在波形尾部产生高次谐波;黏性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非线性弹性项和有限差分格式造成的数值解振荡问题.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二阶和三阶非线性弹性系数值的正负决定波形尾部倾斜方向和波峰变陡方向,绝对值大小决定这种形变趋势的程度.最后我们讨论了非线性弹性应力-应变曲线和应变(应力)-时间曲线中的经典滞后回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弹性本构关系 Kelvin-Voigt模型 共传播声弹性实验 非线性弹性波动方程 数值模拟 非线性弹性波的传播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物法则根土复合体本构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蒋希雁 王万梅 +3 位作者 刘杰 刘嘉璐 张喆 阮梦柯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6-402,共7页
为探究根土复合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将其视为两相体,根系采用线弹性模型,土体采用邓肯-张模型,并考虑根系与土体之间的相对滑移关系,基于混合物法则建立根土复合体本构模型。通过素土与不同含根量的根土复合体三轴压缩试验,得到其应力-... 为探究根土复合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将其视为两相体,根系采用线弹性模型,土体采用邓肯-张模型,并考虑根系与土体之间的相对滑移关系,基于混合物法则建立根土复合体本构模型。通过素土与不同含根量的根土复合体三轴压缩试验,得到其应力-应变关系,通过单根拉伸试验得到根系的弹性模量。结果发现,(1)根土复合体的极限主应力差随含根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含根量0.3%为最优含根量。(2)单根的直径与抗拉力、抗拉强度符合幂函数关系,与弹性模量符合多项式关系。(3)通过反分析的方法,建立滑移关系,得到模型计算值的应力-应变关系,发现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拟合度(R^(2))为0.96。该研究为根土复合体本构模型的建立提供新思路,并为根土复合体的数值分析提供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土复合体 本构模型 邓肯-张模型 线弹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软弱围岩挤压大变形非线性流变力学特征及其锚固机制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孙钧 潘晓明 王勇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69-980,共12页
介绍围岩大变形的工程实例、隧道围岩挤压性大变形的定义及其工程特征。系统总结国际上隧道围岩挤压性大变形的3种预测方法,即:经验法、半经验半理论法和试验判定法。将Hoek(1999)对围岩挤压大变形的预测和判定方法(半经验半理论法)应... 介绍围岩大变形的工程实例、隧道围岩挤压性大变形的定义及其工程特征。系统总结国际上隧道围岩挤压性大变形的3种预测方法,即:经验法、半经验半理论法和试验判定法。将Hoek(1999)对围岩挤压大变形的预测和判定方法(半经验半理论法)应用于乌鞘岭隧道岭脊段F7断层带开挖施工中的围岩稳定性判别,并对这种预测方法进行了可靠性评价,认为有支护情况下比无支护情况下变形预测失效概率要小得多,也就是说毛洞围岩变形收敛率的大小更难以掌控。介绍作者团队对隧道围岩挤压性大变形问题按三维非线性流变的理论分析、相应专用软件的研制;并将理论研究计算成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按大变形三维问题的计算值比按小变形二维平面问题的计算值更接近工程实际;同时,指出了有待进一步深化研讨的若干问题。最后,提出了管控/约束隧道围岩大变形持续发展的锚固技术措施--一种新型大尺度让压锚杆/预应力长锚索,分析其机制和优势,介绍其构造类型,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思路。该方法已在几处工地不同程度地成功实施,取得了应有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软弱围岩 挤压大变形 预测 小变形二维非线性黏弹塑性本构模型 大变形三维弹黏塑性本构模型 大尺度让压锚杆/预应力长锚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向应力岩爆判据的不同级别岩爆区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学滨 陶帅 +1 位作者 潘一山 王玮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2,共6页
为了避免莫尔-库仑和虎克-布朗屈服准则各自的缺陷,采用C++语言对FLAC进行了二次开发,将它们复合在一起,提出了一种弹-脆-塑性的本构模型。采用徐林生及Russense判据(环向应力与单轴抗压强度之比)作为岩爆判据,研究了在不同围压条件下,... 为了避免莫尔-库仑和虎克-布朗屈服准则各自的缺陷,采用C++语言对FLAC进行了二次开发,将它们复合在一起,提出了一种弹-脆-塑性的本构模型。采用徐林生及Russense判据(环向应力与单轴抗压强度之比)作为岩爆判据,研究了在不同围压条件下,圆形洞室开挖之后围岩再次平衡时已发生的各种级别岩爆区的分布规律,对严重、中等及轻微岩爆区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观测结果之间的差异及共同点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发现,随着围压的增加,围岩中发生各种级别岩爆的单元数不仅增多,而且向围岩深部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向应力 岩爆 围压 V形坑 弹-脆-塑性本构模型 非线性屈服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收缩的本构模型:I被动行为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永胜 陈维毅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3-678,共16页
骨骼肌是人体运动器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主动运动的唯一原动力,约占到人体体重的40%.详细阐述了目前骨骼肌被动行为研究的前沿成果,包括线弹性模型、超弹性模型以及黏弹性模型.这些模型从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理论来描述骨骼肌的被... 骨骼肌是人体运动器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主动运动的唯一原动力,约占到人体体重的40%.详细阐述了目前骨骼肌被动行为研究的前沿成果,包括线弹性模型、超弹性模型以及黏弹性模型.这些模型从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理论来描述骨骼肌的被动行为,对骨骼肌在被动状态下的力学响应作出了较为精准的表达.本文对各种模型的缺陷和适用性也作了一些总结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本构模型 被动行为 线弹性 超弹性 黏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粘塑性3D-FEM在地基蠕变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安关峰 高大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5-199,共5页
采用适用于上海饱和软土的粘弹塑性模型 ,研制了三维有限元软件 .应用该软件对上海华盛路住宅大楼地基沉降进行了预测 ,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 ,采用该本构模型和分步施加荷载方法进行地基蠕变沉降预测是可靠的 .
关键词 粘弹塑性模型 流变 三维有限元软件 地基蠕变沉降 预测 3D-FEM 粘塑 应变 应力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弹性问题与牛顿流体问题的对应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王世民 王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96,共6页
讨论了线弹性问题与牛顿流体问题的对应关系,说明建立两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仅考虑本构方程是不够的。通过对比两个问题的所有基本方程,证明了牛顿流体问题在满足(1)不可压缩;(2)小雷诺数;(3)温度变化对粘度的影响可忽略3... 讨论了线弹性问题与牛顿流体问题的对应关系,说明建立两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仅考虑本构方程是不够的。通过对比两个问题的所有基本方程,证明了牛顿流体问题在满足(1)不可压缩;(2)小雷诺数;(3)温度变化对粘度的影响可忽略3个条件时,等价于一个准静态不可压线弹性问题.这一等价关系应用于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中,可利用弹性程序求解岩石围的粘性流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弹性问题 牛顿流体问题 构造应力场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的热力学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志辉 程晓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6-846,共11页
基于饱和土体TTM(Tsinghua thermodynamic soil model)热力学本构模型分析研究了饱和黏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各向异性问题。模型及试验研究表明:非等向或0K固结历史是引起土体强度各向异性的重要原因,固结应力比cK越小,不排水强度各向异... 基于饱和土体TTM(Tsinghua thermodynamic soil model)热力学本构模型分析研究了饱和黏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各向异性问题。模型及试验研究表明:非等向或0K固结历史是引起土体强度各向异性的重要原因,固结应力比cK越小,不排水强度各向异性越大。不排水加载过程中主应力轴的方向对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和变形有着重要影响。一般而言,当主应力轴方向从0°旋转到90°时,土体的不排水抗剪强度逐渐下降,峰值应变却逐渐增大。此外,非等向固结会导致土体主应力与主应变的非共轴性。利用TTM理论模型,对Kaolin Clay和Boston Blue Clay的不同试验结果进行了模拟验证和预测。结果表明,TTM理论模型具有反映和预测应力引起的饱和黏土强度各向异性和应变软化等特性的能力,同时也具备精准描述主应力轴旋转等复杂路径下饱和黏土的强度和变形特征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本构模型 弹性弛豫 颗粒熵运动 线性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 Onsager关系 强度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材料动态间接拉伸试验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0
作者 廖礼 巫绪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22-1127,共6页
文章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半圆弯曲(semi-circular bending,SCB)实验和巴西圆盘(Brazilian disc,BD)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试样分别采用线弹性和混凝土Holmquist-JohnsonCook(HJC)动态本构2种模型,对2种动态间... 文章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半圆弯曲(semi-circular bending,SCB)实验和巴西圆盘(Brazilian disc,BD)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试样分别采用线弹性和混凝土Holmquist-JohnsonCook(HJC)动态本构2种模型,对2种动态间接拉伸试验中沿用静态线弹性理论计算抗拉强度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当SCB实验弧形垫块角度α在15°~25°,试样直边加载支座间距L与试样直径D的比值L/D在0.6~0.8,圆棒垫条半径r在0.004~0.006m范围内,BD实验弧形垫块角度β在18°~24°范围内,2种实验方法用静态弹性理论计算动态抗拉强度的最大误差均不超过9.8%,且2种本构模型模拟结果的误差不超过2%;冲击载荷作用下,SCB实验中试样起裂点始终为直边中点,而BD实验中试样起裂点不固定;在相同的加载情况下,SCB实验中试样的最大拉应力与最大压应力的比值显著大于BD实验,因此SCB实验更适合混凝土等脆性材料动态间接抗拉强度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B实验 BD实验 线弹性本构模型 hjc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双重孔隙介质的势函数本构方程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亚元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0-169,共10页
为了分析复杂岩土工程多场多相耦合效应,需要建立非饱和双重孔隙介质的一般本构理论框架。把双重孔隙介质视为两个单重孔隙介质的嵌套叠加,利用各组分应变与孔隙变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经典混合物理论出发推导了非饱和双重孔隙介质的能... 为了分析复杂岩土工程多场多相耦合效应,需要建立非饱和双重孔隙介质的一般本构理论框架。把双重孔隙介质视为两个单重孔隙介质的嵌套叠加,利用各组分应变与孔隙变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经典混合物理论出发推导了非饱和双重孔隙介质的能量守恒方程。通过功共轭对之间的力学性质建立了小应变条件下非饱和双重孔隙介质的一般势函数本构方程。作为一般势函数本构方程的应用,把势函数取为应变量的二次多项式,假定各共轭量之间相互独立,获得了非饱和双重孔隙介质的各向同性线弹性模型,并根据试验数据确定了模型参数。当非饱和双重孔隙介质退化为饱和双重孔隙介质或非饱和单重孔隙介质时,本文模型退化为已有的相应模型。本文获得的一般势函数本构方程可以指导非饱和双重孔隙介质的具体建模工作,线弹性本构方程可用于建立相应的固结控制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双重孔隙介质 嵌套结构 能量守恒方程 势函数本构模型 线弹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石路堤中的非线性本构模型
12
作者 戴小罡 盛建龙 +2 位作者 赵勇强 徐成斌 牛小伟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202-206,共5页
填石路堤的沉降分析是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发展而提出的新的工程问题。在填石路堤的变形计算时,除了根据已有经验数据进行预测以外,多是通过对其本构模型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有限元等方法进行分析,得到其应力应变及沉降值,从而指... 填石路堤的沉降分析是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发展而提出的新的工程问题。在填石路堤的变形计算时,除了根据已有经验数据进行预测以外,多是通过对其本构模型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有限元等方法进行分析,得到其应力应变及沉降值,从而指导设计与施工。因此,本构模型的研究是填石路堤变形研究的基础。系统介绍了目前填石路堤有关的本构模型及其研究方法,重点介绍了邓肯-张模型及其在填石路堤沉降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石路堤 非线弹性本构模型 邓肯-张模型 弹塑性本构模型 蠕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