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8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correlated private signals on continuous-time insider trading
1
作者 ZHOU Yonghui XIAO Kai 《运筹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7,共11页
A model of continuous-time insider trading in which a risk-neutral in-sider possesses two imperfect correlated signals of a risky asset is studied.By conditional expectation theory and filtering theory,we first establ... A model of continuous-time insider trading in which a risk-neutral in-sider possesses two imperfect correlated signals of a risky asset is studied.By conditional expectation theory and filtering theory,we first establish three lemmas:normal corre-lation,equivalent pricing and equivalent profit,which can guarantee to turn our model into a model with insider knowing full information.Then we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he two correlated signals on the market equilibrium consisting of optimal insider trading strategy and semi-strong pricing rule.It shows that in the equilibrium,(1)the market depth is constant over time;(2)if the two noisy signals are not linerly correlated,then all private information of the insider is incorporated into prices in the end while the whole information on the asset value can not incorporated into prices in the end;(3)if the two noisy signals are linear correlated such that the insider can infer the whole information of the asset value,then our model turns into a model with insider knowing full information;(4)if the two noisy signals are the same then the total ex ant profit of the insider is increasing with the noise decreasing,while down to O as the noise going up to infinity;(5)if the two noisy signals are not linear correlated then with one noisy signal fixed,the total ex ante profit of the insider is single-peaked with a unique minimum with respect to the other noisy signal value,and furthermore as the noisy value going to O it gets its maximum,the profit in the case that the real value is ob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uous-time insider trading risk neutral private correlated signals linear bayesian equilibrium market depth residual infor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w-complexity signal detection for massive MIMO systems via trace iterative method
2
作者 IMRAN A.Khoso ZHANG Xiaofei +2 位作者 ABDUL Hayee Shaikh IHSAN A.Khoso ZAHEER Ahmed Day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549-557,共9页
Linear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detection has been shown to achieve near-optimal performance for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systems but inevitably involves complicated matrix inversion,which ent... Linear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detection has been shown to achieve near-optimal performance for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systems but inevitably involves complicated matrix inversion,which entails high complexity.To avoid the exact matrix inversion,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approximate matrix inversion based detection methods is proposed.By combining the advantages of both the explicit and the implicit matrix inversion,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ew low-complexity signal detection algorithm.Firstl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licit and explicit techniques is analyzed.Then,an enhanced Newton iteration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realize an approximate MMSE detection for massive MIMO uplink systems.The proposed improved Newton itera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complexity of conventional Newton iteration.However,its complexity is still high for higher iterations.Thus,it is applied only for first two iterations.For subsequent iterations,we propose a novel trace iterative method(TIM)based low-complexity algorithm,which has significantly lower complexity than higher Newton iterations.Convergence guarantees of the proposed detector are also provided.Numerical simulations verify that the proposed detector exhibits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ver recently reported iterative detectors and achieves close-to-MMSE performance while retaining the low-complexity advantage for systems with hundreds of antenn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nal detection LOW-COMPLEXITY linear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 trace iterative method(T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码调相-线性调频的低轨导航信号波形及捕获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林红磊 耿敏嫣 +3 位作者 付栋 欧钢 肖伟 马明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1-222,共12页
低轨导航星座卫星数量多,信号多普勒频偏大,接收机冷启动搜索空间巨大,捕获速度慢,该文提出一种伪码调相-线性调频(CSK-LFM)的导航信号波形,线性调频提高信号的多普勒容限,不同伪码相位实现不同卫星的多址播发,可以极大压缩卫星号、时... 低轨导航星座卫星数量多,信号多普勒频偏大,接收机冷启动搜索空间巨大,捕获速度慢,该文提出一种伪码调相-线性调频(CSK-LFM)的导航信号波形,线性调频提高信号的多普勒容限,不同伪码相位实现不同卫星的多址播发,可以极大压缩卫星号、时延、多普勒3维搜索空间,加快了捕获信号捕获速度。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当信号强度为40 dBHz时,采用CSK-LFM调制的导航信号,其捕获性能比同等条件下的传统直接扩频序列(DSSS)调制的导航信号高1 dB左右,且信号搜索空间可降低为直接扩频序列调制的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导航信号 线性调频 CSK调制 信号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数据处理中的信号建模与噪声压制方法理论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葛大明 项健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0-292,共13页
陆上地震数据的噪声主要包括来自复杂近地表的噪声、外源激发的波场、不能用于地震波成像的其它噪声,通常包括线性与非线性相干噪声、非相干噪声及随机噪声。噪声压制的基本思想是对实测数据中包含的信号或相干噪声建立预测模型,然后对... 陆上地震数据的噪声主要包括来自复杂近地表的噪声、外源激发的波场、不能用于地震波成像的其它噪声,通常包括线性与非线性相干噪声、非相干噪声及随机噪声。噪声压制的基本思想是对实测数据中包含的信号或相干噪声建立预测模型,然后对信号或相干噪声进行预测,最后压制数据中相干噪声和随机的非相干噪声。全波形反演和最小二乘逆时偏移逐渐成为高精度地震波成像的代表性方法技术,它们对噪声压制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当前地震数据去噪理论、方法与技术进行了分析对比,首先,提出了勘探地震数据的概念模型,即具有线性或非线性结构的信号或相干噪声叠加上满足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噪声;然后,分析针对该概念模型的各种方法技术,对于线性信号或相干噪声,采用的预测方法包括自回归模型预测器、线性Radon变换方法、K-L变换方法、Hankel矩阵方法,对于非线性(双曲)信号或相干噪声,采用的预测方法包括Radon变换方法和多项式拟合方法;最后,指出对数据中的非线性信号进行最佳建模是地震数据去噪的基础。上述方法的对比分析结果加深了数据处理人员对目前主流去噪软件模块理论基础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升实际地震数据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线性及非线性地震信号及相干噪声 不相干噪声及随机噪声 信号建模 噪声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雪崩器件的高灵敏红外成像探测技术研究
5
作者 林长青 周双喜 +5 位作者 李璐芳 刘高睿 孙海彬 张昱 林加木 孙胜利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随着空间遥感技术的发展,实际应用对红外系统探测灵敏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其中基于线性雪崩器件的红外成像探测技术能有效提升高帧频应用场合下的探测灵敏度。本文基于512×512的短波红外线性雪崩探测器组件,设计了小口径轻量化红外... 随着空间遥感技术的发展,实际应用对红外系统探测灵敏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其中基于线性雪崩器件的红外成像探测技术能有效提升高帧频应用场合下的探测灵敏度。本文基于512×512的短波红外线性雪崩探测器组件,设计了小口径轻量化红外成像系统,并对其进行了低反偏下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线性雪崩型红外探测器的成像系统,在短积分时间下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的提升与倍增因子M基本呈线性关系,该系统的信噪比是相同口径传统相机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线性雪崩 高灵敏度 信噪比 成像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条纹相机的高压斜坡信号电路研究
6
作者 时明月 郭明安 +11 位作者 严明 刘璐 周二瑞 李刚 杨少华 王晶 辛纪潼 彭博栋 赵吉祯 袁媛 郭泉 宋岩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8,共5页
为了实现单次扫描条纹相机扫描控制模块中斜坡信号的高电压阈值、高线性斜坡、电路简单且易调试的目标,提出了利用开关放电产生大电流高压脉冲和恒流充电斜坡线性好的优点,设计出一款单次扫描线性高压斜坡信号产生电路,该电路可通过调... 为了实现单次扫描条纹相机扫描控制模块中斜坡信号的高电压阈值、高线性斜坡、电路简单且易调试的目标,提出了利用开关放电产生大电流高压脉冲和恒流充电斜坡线性好的优点,设计出一款单次扫描线性高压斜坡信号产生电路,该电路可通过调节电阻的大小,实现线性斜坡信号斜率和线性率的调节和优化。实验表明,该电路所产生的线性高压斜坡信号可提供幅值高达1700 V的电压,产生的斜坡非线性精度小于3%,扫描时间可实现200 ns至50μs可调。与传统高压斜坡信号电路相比,电路结构简单,调试方便,斜坡时间可实现纳秒到微秒的无级调整,这可有效提高条纹相机扫描时间精度,有效减小电路串扰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纹相机 单次扫描电路 斜坡信号 线性好 电压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全双工干扰机自干扰对消方法
7
作者 朱虹宇 胡卫东 +3 位作者 王超 施庆展 张曦蒙 袁乃昌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共10页
针对复杂而强的非线性自干扰信号的对消问题,分析全双工系统中发射泄露产生的自干扰信号的组成及其非线性特性,基于多级隔离和对消自干扰的思想,提出一种数字域神经网络方法。神经网络通过快速学习和感知侦收自干扰信道模型参数,能有效... 针对复杂而强的非线性自干扰信号的对消问题,分析全双工系统中发射泄露产生的自干扰信号的组成及其非线性特性,基于多级隔离和对消自干扰的思想,提出一种数字域神经网络方法。神经网络通过快速学习和感知侦收自干扰信道模型参数,能有效地对消泄露进来的自干扰信号。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线性对消和数字对消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快速适应雷达信号的变化,具有更强的自干扰抑制能力,为改善全双工干扰机的性能提供了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双工干扰机 大功率信号 非线性特性 雷达信号变化 自干扰抑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速波动和键相抖动下测量转频相位的跟踪回归法
8
作者 熊成文 高贯鲁 +2 位作者 薛久涛 杨磊 廖与禾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4-184,共11页
转子转速波动导致瞬时相位非平稳,键相信号抖动导致参考相位漂移。以上干扰因素叠加造成基于振动信号的转频相位测量方法的误差显著增大,严重制约了转子系统的动态辨识和动平衡效果。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瞬时相位重采样的跟踪回归... 转子转速波动导致瞬时相位非平稳,键相信号抖动导致参考相位漂移。以上干扰因素叠加造成基于振动信号的转频相位测量方法的误差显著增大,严重制约了转子系统的动态辨识和动平衡效果。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瞬时相位重采样的跟踪回归法,以实现实际复杂工况下的高精度转频相位测量。首先通过零相移宽带通滤波和希尔伯特变换计算振动信号的瞬时相位,完整提取了转子转速波动信息。并结合插值上采样的键相点序列对瞬时相位进行跟踪重采样,充分利用键相信号降低转速波动造成的相位非平稳性。构建了精确描述重采样相位的一、二阶循环平稳模型,实现将键相抖动干扰量化为加性噪声。进一步对重采样相位进行线性回归以充分抑制噪声干扰,通过对截距的渐近无偏估计实现转频相位的精确测量。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相位测量方法优越的抗干扰能力。在综合了转速波动和键相抖动干扰因素的仿真测试中,所提方法与传统阶次谱校正法和峰值时差法相比,相位测量误差分别降低70.4%和40.5%。在转子动平衡实验中,所提方法在强噪声下的四通道相位测量波动均<2°,单次动平衡校正即可将振动幅值平均降低92.2%。所提跟踪回归法实现了转速波动和键相抖动叠加干扰下的高精度相位测量,能够为转子故障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测量 转子振动 转速波动 键相信号 瞬时相位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群协同任务规划的形式逻辑方法:综述与展望
9
作者 李忠奎 王俊杰 +3 位作者 张云奕 张硕 国萌 孙志勇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211-2231,共21页
由无人车、无人机等构成的无人集群系统在军民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任务规划作为集群的决策中枢,面临时序冲突协调、大规模异构协同以及动态环境适应等多重挑战.传统的混合整数优化方法在表达灵活性和实时求解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而基于机器... 由无人车、无人机等构成的无人集群系统在军民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任务规划作为集群的决策中枢,面临时序冲突协调、大规模异构协同以及动态环境适应等多重挑战.传统的混合整数优化方法在表达灵活性和实时求解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而基于机器学习的规划方法则在可解释性与扩展性上存在固有局限.近年来,以线性时序逻辑和信号时序逻辑为代表的形式逻辑方法,凭借任务描述准确完备、逻辑推理严谨和可解释性强等优势,已成为集群任务建模与规划的重要手段.本文系统回顾了基于形式逻辑的集群任务规划研究进展,围绕基本语法语义、规划架构范式以及大规模和动态不确定环境下的适应机制等方面展开全面分析.同时,探讨大语言模型在自然语言任务理解、形式化任务建模及任务规划中的应用潜力.最后,展望非完备环境下的持续规划、集群任务与运动的联合规划以及形式逻辑与大语言模型融合的闭环规划等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器人系统 自主无人系统 集群协同 任务规划 线性时序逻辑 信号时序逻辑 大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VMD和JRD指标的滚动直线导轨副退化状态识别方法
10
作者 杨俏琛 梁医 +3 位作者 程家俊 欧屹 冯虎田 吴小丰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88-295,共8页
针对滚动直线导轨副退化状态难以识别、缺少自适应识别的评估指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均值变分模态分解(local mean-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LM-VMD)和Jensen-Rényi divergence(JRD)指标的退化状态识别方法。首先对... 针对滚动直线导轨副退化状态难以识别、缺少自适应识别的评估指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均值变分模态分解(local mean-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LM-VMD)和Jensen-Rényi divergence(JRD)指标的退化状态识别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全寿命振动信号进行有效信息的提取;其次将信号进行局部均值分解得到模态分解数量K值;然后根据K值进行变分模态分解,通过奇异值分解提取信号中的本征模态函数-奇异值谱概率分布特征;最后计算JRD指标,根据JRD指标的拐点,实现滚动直线导轨副退化状态的自适应识别,并与预紧拖动力和滚道形貌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所提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导轨副的退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直线导轨副 变分模态分解 Jensen-Rényi divergence(JRD)指标 退化状态识别 振动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信号的线性调频干扰抑制方法
11
作者 巴晓辉 温雯霏 +3 位作者 蔡伯根 王剑 姜维 柴琳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39-2348,共10页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信号易受射频干扰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干扰抑制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四阶时域自相关方法估计LFM信号参数。其次,设计应用于单...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信号易受射频干扰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干扰抑制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四阶时域自相关方法估计LFM信号参数。其次,设计应用于单天线GNSS接收机的LFM干扰抑制模块,利用LFM信号的参数估计结果将干扰信号的能量在频域上聚集,采用可配置二阶陷波器滤除干扰信号。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LFM信号的参数估计效果和干扰抑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干信比达到80 dB时,干扰抑制后的卫星信号跟踪载噪比损失值为3.5 dB·Hz。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抑制LFM干扰,保障GNSS接收机应对强LFM干扰条件下的干扰抑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调频信号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干扰抑制 干扰参数估计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联自动驾驶环境下交叉口车道分配与车辆轨迹协同优化
12
作者 宋浪 胡晓伟 +1 位作者 俞山川 安实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71,共13页
既有交叉口信号配时与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CAV)轨迹规划协同优化中,未考虑CAV环境下出口、左转、直行及右转车道数在运营期可灵活动态调整的优势。本文结合CAV技术特征,提出一套CAV环境下交叉口车道分配... 既有交叉口信号配时与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CAV)轨迹规划协同优化中,未考虑CAV环境下出口、左转、直行及右转车道数在运营期可灵活动态调整的优势。本文结合CAV技术特征,提出一套CAV环境下交叉口车道分配可动态调整的控制规则,称为灵活车道策略,与已有固定车道策略相比,实现了运营期交叉口各方向出口车道数和进口车道数(包括左转、直行和右转)的灵活调整。将车道分配和信号配时与CAV轨迹规划纳入到一个统一优化框架中,构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优化模型,同时,可根据各个方向车道分配情况自动生成可行的相位相序方案,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模型可根据各流向交通需求生成最优车道分配方案,尤其是当固定车道策略的车道分配与各流向交通组成不匹配时,灵活车道策略有助于提升交叉口通行效率;在低流量场景,灵活车道策略降低了4.08%的车均延误;在高流量场景,交叉口采用固定车道策略将处于过饱和状态,而灵活车道策略依然能满足通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轨迹级交通控制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信号交叉口 车道控制 网联自动驾驶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信号控制的公交轨迹控制与站点充电协同方法
13
作者 杨城城 高坤 +4 位作者 金盛 白聪聪 戎栋磊 高熙 沈辛夷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55-1766,共12页
针对电动公交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里程焦虑问题,提出考虑干线信号协调的网联电动公交(CEBs)轨迹控制与站点充电协同方法.针对道路中的常规车辆(RVs)和CEBs,利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构建考虑RVs运行效率与CEBs的交叉口不停车约束条件的干... 针对电动公交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里程焦虑问题,提出考虑干线信号协调的网联电动公交(CEBs)轨迹控制与站点充电协同方法.针对道路中的常规车辆(RVs)和CEBs,利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构建考虑RVs运行效率与CEBs的交叉口不停车约束条件的干线信号协调控制模型;考虑乘客需求、车头时距保持规则、串车现象、交叉口不停车约束、速度边界及充电时长边界,基于规则方法构建轨迹控制与站点充电协同优化模型,使CEBs在保持良好运行效率与秩序的同时,能够灵活调整停站时长以进行静态无线充电.基于实际场景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可以在几乎不影响CEBs总体运行效率的情况下,增加85%的静态无线充电时长.通过适用性与敏感性分析,为模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公交调度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网联电动公交 干线信号协调 静态无线充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A估计的稀疏线阵双迭代傅里叶优化方法
14
作者 徐希鑫 赵化良 +2 位作者 刘志红 张开业 孙琪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4,共8页
针对稀疏线阵波达方向估计精度较低问题,提出一种稀疏线阵双迭代傅里叶优化方法。基于阵列孔径原理,利用阵列因子与阵元激励间的傅里叶变换关系,构建稀疏线阵构型优化目标函数;提出双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制定合理的旁瓣阈值和旁瓣约束条... 针对稀疏线阵波达方向估计精度较低问题,提出一种稀疏线阵双迭代傅里叶优化方法。基于阵列孔径原理,利用阵列因子与阵元激励间的傅里叶变换关系,构建稀疏线阵构型优化目标函数;提出双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制定合理的旁瓣阈值和旁瓣约束条件,依据稀疏率和阵元数将孔径自适应分区,以阵列峰值旁瓣和孔径为约束,由双层嵌套循环迭代优化阵列麦克风数量和位置,获得更低的阵列峰值旁瓣电平。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根据该方法获得的49.5λ孔径、23%稀疏率的稀疏阵列峰值旁瓣电平为-21.59 dB,主瓣宽度为1.03°,角度分辨率为1°,估计误差小于0.01。与其他方法对比,峰值旁瓣低1 d B,优化效率提升50%,由此可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稀疏线阵 波达方向估计 双迭代傅里叶变换 旁瓣阈值 旁瓣约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压互感器模拟信号高线性度光纤传输系统
15
作者 宋宏天 胡珊珊 +2 位作者 王保帅 王宗义 肖霞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118,共7页
直流电压互感器(direct circuit voltage transformers,DCVTs)的低压输出模拟信号采用电缆传输时既无电气隔离同时易受电磁干扰,因此提出了采用光纤高线性度传输模拟信号的方案。利用双光源-光电探测器分别构成传输通道和闭环负反馈通道... 直流电压互感器(direct circuit voltage transformers,DCVTs)的低压输出模拟信号采用电缆传输时既无电气隔离同时易受电磁干扰,因此提出了采用光纤高线性度传输模拟信号的方案。利用双光源-光电探测器分别构成传输通道和闭环负反馈通道,负反馈通道的光电探测器变换电流反馈至输入端对电光-光电传输系数非线性进行抑制,通过控制系统模型分析了非线性抑制控制策略和非线性抑制效果,分析了模拟信号光纤传输系统的电路设计关键要素。对模拟信号光纤传输系统进行开环传输和闭环反馈传输非线性特性对比测试,结果表明,通过闭环负反馈的传输方案将模拟信号光纤传输非线性误差从百分之几提高到了±0.05%以内。最后将模拟信号光纤传输系统应用到DCVT中进行了线性度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模拟信号光纤传输系统能很好地适用于直流配电网中模拟信号电气隔离和消除电磁干扰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线性度 模拟信号光纤传输 直流电压互感器 闭环负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ZP-OTFS的低复杂度SSOR检测算法
16
作者 何茂恒 张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30,共8页
针对高速移动场景中正交时频空间(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 OTFS)系统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inear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LMMSE)检测复杂度过高而难以快速有效实现的问题,利用零填充(Zero Padding, ZP)OTFS系统时域信道矩... 针对高速移动场景中正交时频空间(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 OTFS)系统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inear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LMMSE)检测复杂度过高而难以快速有效实现的问题,利用零填充(Zero Padding, ZP)OTFS系统时域信道矩阵呈块对角稀疏特性提出一种逐块迭代的对称逐次超松弛(Symmetric Successive over Relaxation, SSOR)迭代算法,在降低系统复杂度的同时获得与LMMSE检测近似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逐次超松弛(Successive over Relaxation, SOR)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对松弛参数不敏感且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在迭代次数为10次时误码性能几乎达到LMMSE误码性能,显著降低了检测器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P-OTFS 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MMSE) 信号检测 SSOR迭代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燃料发动机腐蚀损伤激光超声Lamb波检测改进
17
作者 孙小广 万若楠 余光正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38,共6页
当前激光超声Lamb波在氨燃料发动机表面进行无损检测时,频散较为严重,存在多模态现象,使得信号复杂,不能完全消除频散效应一直是该领域的难题。提出基于激光超声Lamb波的氨燃料发动机腐蚀损伤检测改进方法。激光激励与接收捕获氨燃料发... 当前激光超声Lamb波在氨燃料发动机表面进行无损检测时,频散较为严重,存在多模态现象,使得信号复杂,不能完全消除频散效应一直是该领域的难题。提出基于激光超声Lamb波的氨燃料发动机腐蚀损伤检测改进方法。激光激励与接收捕获氨燃料发动机上的一维激光超声Lamb波信号的同时,引入一种线性映射频散补偿法,对信号中的频散效应实施有效修正;通过短空间二维傅里叶变换得到特定中心频率下信号的频率、波数及空间位置信息的幅值-空间-波数谱,判断氨燃料发动机在扫描路径上的腐蚀损伤大概位置;根据信号特征,采用RAPID方法确定发动机腐蚀损伤的精确位置,实现腐蚀损伤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经所提方法补偿后,信号波形显著改善,时域紧凑,频域特征清晰,并且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氨燃料发动机腐蚀损伤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超声Lamb波 线性映射频散补偿 信号特征识别 RAPID 腐蚀损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RFT和自适应滤波技术的LFM信号处理方法
18
作者 魏宝君 夏恺 +2 位作者 刘健 张必成 王荣贞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81,共11页
将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FT)与基于相关特性的箕舌线变步长自适应滤波技术相结合,处理含噪声的线性调频(LFM)信号。结果表明,将时域信号在最优阶数下做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后,利用基于相关特性的箕舌线变步长自适应滤波算法在最佳分数阶傅里... 将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FT)与基于相关特性的箕舌线变步长自适应滤波技术相结合,处理含噪声的线性调频(LFM)信号。结果表明,将时域信号在最优阶数下做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后,利用基于相关特性的箕舌线变步长自适应滤波算法在最佳分数阶傅里叶域中进行滤波处理,可将混杂在LFM信号中的大部分噪声信号滤掉,实现对有用信号的有效提取。在低信噪比情况下,与滑动平均处理、小波变换相比,自适应滤波技术滤波效果更好,更容易从高强度噪声中提取出微弱的目标信号,适用范围更广。当变换阶数为最优阶数时,信号误差收敛到极小值的速度最快,最终达到的极值最小,滤波处理的效果最好。LFM信号的调频斜率越大,对应的最优阶数越大,最优阶数下信号的均方误差增大。对存在强度差异的多分量LFM信号进行滤波时,可采用先提取强信号再依次提取弱信号的步骤逐级提取出不同分量的信号,这种逐级提取的方法可有效减少强分量信号对弱分量信号的干扰,优化了弱分量信号的提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自适应滤波算法 线性调频信号 变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PMSG动态特性差异时直驱风电场经柔直并网系统的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19
作者 李乔 王潇 +3 位作者 任怡娜 苏田宇 杜文娟 王海风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53-4564,I0004-I0008,共17页
由于直驱风机(permanent magnetic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与柔直换流站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可能会引发直驱风电场经柔直并网系统振荡失稳。同时,直驱风电场中各PMSG输出的有功功率或控制参数不同,因此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动态特性... 由于直驱风机(permanent magnetic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与柔直换流站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可能会引发直驱风电场经柔直并网系统振荡失稳。同时,直驱风电场中各PMSG输出的有功功率或控制参数不同,因此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动态特性。然而,现有小信号稳定性分析研究中通常忽略了PMSG的动态特性差异,这将导致小信号稳定性分析结果出现误差。针对此问题,分析了在考虑PMSG动态特性差异的情况下,系统在直流电压动态时间尺度下的小信号稳定性。首先,推导了系统在直流电压动态时间尺度下的降阶模型。随后,基于降阶模型分析了其特征值实部之和与PMSG输出有功功率或控制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降阶模型中振荡模式的实部之和分别与PMSG的输出有功功率、PMSG直流电压控制外环的比例系数及锁相环的比例系数之间存在线性变化的关系。基于此分析,提出平均功率或平均控制参数模型来快速准确评估系统的小信号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和所得结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机 柔直换流站 小信号稳定性 振荡模式实部之和 直流电压动态时间尺度 动态特性差异 线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线阵扩展协方差矩阵二维波达方向估计方法
20
作者 王绪虎 孙高利 +3 位作者 金序 侯玉君 王辛杰 陈建军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69,共8页
为提升水听器阵列二维波达方向(DOA)估计的性能,降低计算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双平行线阵的扩展协方差矩阵DOA估计方法。该方法以平行水听器阵列接收数据为基础,构造扩展的协方差矩阵,利用线性阵列间的平行属性对扩展矩阵的信号子空间进... 为提升水听器阵列二维波达方向(DOA)估计的性能,降低计算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双平行线阵的扩展协方差矩阵DOA估计方法。该方法以平行水听器阵列接收数据为基础,构造扩展的协方差矩阵,利用线性阵列间的平行属性对扩展矩阵的信号子空间进行分块和重组,同时筛选对应的阵列流形矩阵,然后利用旋转不变技术的信号参数估计(ESPRIT)方法估计入射信号的方位角和俯仰角。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双平行线阵的自相关和互相关信息,提升了二维DOA估计的性能,且无需谱峰搜索则可得到估计值,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节约了计算成本。仿真实验和湖上试验结果证实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平行线阵 二维波达方向估计 扩展协方差矩阵 旋转不变技术的信号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