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7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内地及邻区8.0级左右地震周期划分、主体活动区迁移与地球自转加减速的关系
1
作者 朱红彬 李红 +1 位作者 胡乐银 陈宇轩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97-1005,共9页
通过研究中国内地及邻近区域M S≥7.8地震周期的划分和主体活动区的迁移,结合地球自转速度的加速与减速变化,探讨研究区8.0级左右地震活动的时空规律及其驱动机制,得出以下结论:1)1879年以来,研究区经历了6个8.0级左右地震的活跃幕,其中... 通过研究中国内地及邻近区域M S≥7.8地震周期的划分和主体活动区的迁移,结合地球自转速度的加速与减速变化,探讨研究区8.0级左右地震活动的时空规律及其驱动机制,得出以下结论:1)1879年以来,研究区经历了6个8.0级左右地震的活跃幕,其中第2活跃幕的主体活动区位于帕米尔-贝加尔湖地震带,第3活跃幕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第4活跃幕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第5活跃幕位于云南和华北地区,第6活跃幕则位于青藏高原内部的巴颜喀拉地块周边,目前可能正处于一个新的活跃幕起始阶段。2)1867年以来,地球自转日长变化曲线可划分为4个加速-减速幕和16个加速-减速段,构造应力场的S向叠加减速变化有利于帕米尔-贝加尔湖地震带发生8.0级左右地震,而NE向构造应力场叠加加速变化则有利于青藏高原周缘及内部发生8.0级左右地震;地球自转从加速段向减速段的转变导致青藏高原及周边构造应力场从NE向主导转变为局部恢复近NS向,是第3、第4、第6活跃幕在加速段起始至减速段结束的主要驱动因素。3)中国内地及邻近区域百年来的构造应力场经历了从NS向到NE向再到NE偏E向的顺时针偏转,这一过程可能与地球自转在1913年以前的大减速和之后总体加速的过程相关。此外,这一过程尚未结束,目前未出现类似第2活跃幕8.0级左右地震集中爆发的迹象,但应警惕青藏高原构造应力场可能继续向NE偏E向偏转,未来不排除出现新的主体活动区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内地及邻区 8.0级左右地震 地震周期划分 主体活动区 地球自转加速和减速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猝发多脉冲感应腔磁芯直流复位系统研制
2
作者 吕璐 黄子平 +4 位作者 叶毅 李铭玮 陈楠 高峰 陈思富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8-103,共6页
对多组磁芯进行并联复位时,磁芯各次励磁工作点不一致,会导致装置运行状态不够稳定。将原高功率猝发多脉冲直线感应加速器感应腔磁芯脉冲并联复位系统改造为直流复位系统,该直流复位系统利用继电器对每个感应腔的复位电路进行单独控制,... 对多组磁芯进行并联复位时,磁芯各次励磁工作点不一致,会导致装置运行状态不够稳定。将原高功率猝发多脉冲直线感应加速器感应腔磁芯脉冲并联复位系统改造为直流复位系统,该直流复位系统利用继电器对每个感应腔的复位电路进行单独控制,在使用可以周期性重复输出的恒流源的条件下,实现了对多组磁芯一对一的直流复位,解决了脉冲并联复位引起的磁芯各次励磁工作点不一致的问题。工程实施中,系统通过两套恒流源与8套切换控制箱协同工作对94组感应加速腔磁芯进行复位,显著降低了系统复杂度与维护成本。实际应用验证表明,改进后加速器的多脉冲稳定性显著提升,加速器束心位置抖动由1.3 mm降至1 mm以下。介绍了猝发多脉冲感应腔磁芯直流复位系统的工程设计思路、关键器件以及最终的工程布局和运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加速器 磁芯 直流复位系统 切换控制箱 运行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生物理模型的椭圆囊直线加速度生物力学响应
3
作者 龚俊杰 项广成 +1 位作者 姜亚妮 边义祥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2-469,共8页
目的 构建透明可视化的人体椭圆囊仿生模型,探究椭圆囊直线加速度的生物力学响应。方法 采用3D打印技术和PVA-明胶复合水凝胶制作方法,成功制备了与人体比例为10∶1的可视化椭圆囊物理模型。通过对该模型进行变加速和变方向刺激实验,探... 目的 构建透明可视化的人体椭圆囊仿生模型,探究椭圆囊直线加速度的生物力学响应。方法 采用3D打印技术和PVA-明胶复合水凝胶制作方法,成功制备了与人体比例为10∶1的可视化椭圆囊物理模型。通过对该模型进行变加速和变方向刺激实验,探究椭圆囊囊斑的生物力学响应。结果 在1~5 Hz正弦往复直线激励下,仿生囊斑的响应振幅从4.11μm增长至48.82μm;仿生囊斑的响应振幅随着加速度的增加而线性增长。此外,囊斑还表现出对特定方向加速度的响应变形差异。结论 制备的仿生椭圆囊模型能够准确模拟人体椭圆囊的工作机制,有望为前庭功能障碍的病理研究提供新途径,并为仿生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拓展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系统 椭圆囊 囊斑 仿生模型 直线加速度 生物力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sterov动量加速的ADMM译码算法
4
作者 张冀 陈安民 冀保峰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5-1263,共9页
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ADMM)因具有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LP)译码条件约束的几何结构,同时利用了消息传递机制,被认为是一种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 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ADMM)因具有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LP)译码条件约束的几何结构,同时利用了消息传递机制,被认为是一种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低密度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码新型优化译码算法。通过在LP译码模型的目标函数中引入惩罚项,基于ADMM的变量节点惩罚译码有效地减轻了非积分解,从而提高了误帧率(Frame Error Rate,FER)性能。尽管ADMM在许多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色,其收敛速度较慢以及对初始条件和参数设置敏感的问题仍然限制了其在高维、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中的进一步应用。特别是在LDPC线性规划译码过程中,ADMM的交替更新机制容易导致优化路径振荡,且在处理非精确约束时表现不佳。针对ADMM算法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算法,该算法将Nesterov动量加速方法与ADMM相结合,以解决ADMM对LDPC译码器错误修正能力和收敛效率的影响。算法通过动量项减少迭代次数将一个Nesterov加速格式从无约束复合优化问题推广到ADMM惩罚函数模型,利用ADMM算法将原问题的约束条件有效转化为目标函数的一部分,从而构造出无约束优化子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Nesterov加速技术对梯度下降迭代过程进行改进,以提高收敛速度和求解精度。仿真实验使用了三种不同码率的5G LDPC短码。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ADMM惩罚译码算法,所提出的基于动量加速的ADMM译码算法不仅有大约0.2 dB的信噪比增益,而且平均迭代次数也降低了20%左右,加快了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规划译码 交替方向乘子法译码 动量加速 梯度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近场高通量材料物性测试装置直线加速器微波系统研制 被引量:2
5
作者 邵琢瑕 张通 +4 位作者 董自强 周泽然 何志刚 王琳 陆亚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1,共7页
太赫兹近场高通量材料物性测试系统(NFTHZ)中集成了一台波长可调谐的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器(THz-FEL),该仪器采用电子能量10~18 MeV可调的直线加速器作为注入器。调节驱动激光的纵向/时间结构,可以形成电子束团的预群聚,通过匹配电子束... 太赫兹近场高通量材料物性测试系统(NFTHZ)中集成了一台波长可调谐的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器(THz-FEL),该仪器采用电子能量10~18 MeV可调的直线加速器作为注入器。调节驱动激光的纵向/时间结构,可以形成电子束团的预群聚,通过匹配电子束团的群聚因子、波荡器入口处电子束能量以及波荡器K值之间的关系,能够实现MW级高峰值功率、中心波长0.5~5 THz可调的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微波系统为THz-FEL中电子束加速至目标能量提供了高功率微波电场、加速结构以及微波幅度相位控制系统。本文将针对NFTHZ装置微波系统的关键技术以及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研制进展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电子激光 太赫兹 预群聚电子束 直线加速器 微波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激光SLAM和纯跟踪方法的单舵轮AGV高精定位和鲁棒控制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侯君怡 潘子豪 余雷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1-169,共9页
自动引导车(AGV)是实现智慧物流自动化装配的关键设备,其定位与运动控制的精度及鲁棒性直接决定了AGV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而如何通过同时定位与建图技术(SLAM)进行AGV精准定位和鲁棒控制,避免传统AGV对二维码等固定标识的依赖提升场景... 自动引导车(AGV)是实现智慧物流自动化装配的关键设备,其定位与运动控制的精度及鲁棒性直接决定了AGV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而如何通过同时定位与建图技术(SLAM)进行AGV精准定位和鲁棒控制,避免传统AGV对二维码等固定标识的依赖提升场景应用泛化性,是当前AGV研究的关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维激光SLAM和纯跟踪方法的单舵轮AGV高精定位和鲁棒控制方法。考虑到单舵轮AGV的硬件结构和运输任务限制,将激光雷达架设在AGV顶部以最大程度获取环境信息。通过构建二维栅格地图作为系统定位基准,在室内结构化的场景中利用二维激光扫描快速定位AGV当前位置。采用基于预瞄距离的纯跟踪算法和柔性加减速方法对AGV进行车体控制与跟踪,实现平滑的路径跟踪曲线并提升长时间取送货任务的鲁棒性。实验验证中,对物流行业的真实室内环境进行了定位精度误差验证,激光算法在2000次的激光定位结果中实现±5 mm的定位精度,直线轨迹跟踪精度在25 mm,AGV在120次的工作任务中的工作点重复定位精度在±6 mm。系统在无标识环境中实现高精度与强鲁棒性,为工业AGV升级提供高精度低成本解决方案,助力现代物流柔性化与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引导车 物流智慧化 二维激光定位 纯跟踪算法 柔性加减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机加减速算法轨迹规划技术应用综述
7
作者 艾超 庄定洋 +2 位作者 陈立娟 孙家庆 常振鑫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4-1005,共12页
为了解决采用轨迹技术对电机加减速曲线规划时,电机加减速曲线分段较多,各曲线所用参数之间具有一定耦合性,导致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参数优化工作较为复杂和困难的问题,对该技术大量应用实例和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性调研分析。首... 为了解决采用轨迹技术对电机加减速曲线规划时,电机加减速曲线分段较多,各曲线所用参数之间具有一定耦合性,导致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参数优化工作较为复杂和困难的问题,对该技术大量应用实例和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性调研分析。首先,对当前诸多应用轨迹规划技术的电机加减速算法数学模型及其加减速曲线的综合性进行了分析,对电机加减速算法轨迹规划方法提出了明确的分类;然后,对部分电机加减速算法轨迹规划技术的应用实例在提升控制目标及控制系统整体性能时所选取的优化方向和优化工作进行了深入分析,确定了电机加减速算法轨迹规划技术的性能指标为柔性和实时性,同时也明确了这两者对系统运行平稳性和电机控制性能的影响以及对应的评估标准;最后,对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根据电机加减速算法轨迹规划技术在飞行控制领域和机床加工领域的应用实例,明确了柔性和实时性这两者和电机加减速算法数学模型之间的联系,并列出了电机加减速算法在优化这两者时存在的一系列共性问题。根据以上研究所得电机加减速算法轨迹规划技术的分类标准、性能指标和共性问题,对该技术进行了展望,为多应用场景下的电驱系统高性能控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加减速算法 指数型加减速算法 S曲线加减速算法 轨迹规划 性能指标 共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效率模式重塑:中国经济从结构性减速到高质量服务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培 王欣悦 +1 位作者 陈晓英 白雪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7,共13页
服务化阶段是经济增长分化的关键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结构向高质量服务化转型是成功跨越增长阵痛期的必经之路。从全国层面和省份层面揭示中国经济结构性减速的特征事实;基于生产率视角构建一般均衡模型,阐述中国经济结构性加速和结构性... 服务化阶段是经济增长分化的关键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结构向高质量服务化转型是成功跨越增长阵痛期的必经之路。从全国层面和省份层面揭示中国经济结构性减速的特征事实;基于生产率视角构建一般均衡模型,阐述中国经济结构性加速和结构性减速的发生机理;指明中国经济结构向高质量服务化转型的未来方向;依据效率模式重塑的理论逻辑,剖析中国产业结构向高质量服务化转型的政策着力点。研究发现:第一,中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并未产生结构红利,也未能摆脱结构性减速的发展规律,促使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第二,部门间的生产率差异是结构性减速的直接原因,未能实现效率模式重塑是结构性减速的根本原因;第三,效率模式重塑需要不断优化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并发挥供需双侧的联动效应,推动经济增长由供给侧主导向需求侧主导转变,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螺旋式上升。未来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在要素层面应该以知识要素培养为核心、产业层面需要以优化服务业结构为核心、宏观层面则需要以公共品支出和收入分配改善为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服务化 经济结构 生产要素配置 结构性减速 结构性加速 效率模式重塑 产业结构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线性混合电源设计
9
作者 周宁 詹荣霖 +6 位作者 燕宏斌 张华剑 李继强 王晓俊 高大庆 郭宏亮 谭玉莲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47,共7页
随着粒子加速器物理实验的深入研究,对束流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为获得极高稳定度和极低噪声的磁场环境,分析设计了开关模式和线性模式结合的高精度直流励磁电源。前级开关电源提供稳定的功率来源,串联后级线性电源控制电流线性放大后... 随着粒子加速器物理实验的深入研究,对束流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为获得极高稳定度和极低噪声的磁场环境,分析设计了开关模式和线性模式结合的高精度直流励磁电源。前级开关电源提供稳定的功率来源,串联后级线性电源控制电流线性放大后进行输出。在电源电流和管压降控制环路基础上,通过对关键部件的温度补偿措施,进一步提高了输出电流的稳定度;通过对后级线性电源的模块化设计,减小了电源体积并提高了运维便利性。实测结果表明:8 h长期电流稳定度达到1.3×10^(-6),且噪声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电源 极高稳定度 线性放大 温度补偿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材料打印组分转变时平稳控制策略研究
10
作者 彭壮壮 韩硕 +1 位作者 周婧 段国林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0,共5页
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功能梯度材料的制备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针对微流挤出制备该材料过程中组分转变程度未能与加减速过程实时匹配,以及成形质量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以改进的S形加减速模型为基础,组分转变程度与加减速参数相... 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功能梯度材料的制备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针对微流挤出制备该材料过程中组分转变程度未能与加减速过程实时匹配,以及成形质量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以改进的S形加减速模型为基础,组分转变程度与加减速参数相匹配为核心的进给控制策略。通过对电机运动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了新型S形加减速模型,以灰度为分级标准,利用前瞻算法对转变点进行识别与分类,并以此控制转变点的加减速过程,以使组分转变规律化。通过对比不同控制策略下制备样件的成形质量,验证了该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减小机身震动,提高成形质量,材组分转变程度与加减速参数相匹配,为提高功能梯度材料组分转变精度与避免组分突变提供一定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功能梯度材料 组分转变 前瞻算法 S形加减速 参数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供电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新型滑模速度控制策略
11
作者 周世炯 李耀华 +2 位作者 史黎明 孔甘霖 刘进海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64-2476,共13页
针对分段供电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在运行过程中易受外部扰动、参数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滑模控制器与终端滑模扰动观测器(TSMDO)相结合的速度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传统滑模控制器存在收敛速度和抖振程度相互矛盾的... 针对分段供电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在运行过程中易受外部扰动、参数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滑模控制器与终端滑模扰动观测器(TSMDO)相结合的速度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传统滑模控制器存在收敛速度和抖振程度相互矛盾的问题。其次,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滑模趋近律,使得所提滑模速度控制(SMSC)加快了系统的收敛速度、抑制了滑模的抖振、保证了电机速度跟踪的动态性能。然后,为了提升电机速度跟踪的稳态性能,基于终端滑模理论设计了TSMDO,该观测器可以对外部扰动、参数变化等不确定性因素进行观测并补偿。最后,通过与PI控制、传统SMSC的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不仅提高了分段供电PMLSM速度跟踪的动态和稳态性能,而且减小了加速度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加速度波动 滑模速度控制 终端滑模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饱和两相介质地震反应的显式积分格式
12
作者 张波 陈学良 +1 位作者 董捷 李铁飞 《地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568,共13页
以饱和两相介质土力学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一维P波和S波波动的动力方程组。针对该动力方程组,采用伽辽金加权余量法进行空间离散,之后采用中心差分法与纽马克(Newmark)线性加速度法(γ=1/2,β=1/6)相结合的时间步进法进行时间离散,得到了... 以饱和两相介质土力学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一维P波和S波波动的动力方程组。针对该动力方程组,采用伽辽金加权余量法进行空间离散,之后采用中心差分法与纽马克(Newmark)线性加速度法(γ=1/2,β=1/6)相结合的时间步进法进行时间离散,得到了求解有限元动力方程的全显式时域逐步积分公式。接着结合透射人工边界求解饱和两相介质近场波动问题,并用内源波动和外源散射两个数值算例对该算法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其中:内源波动算例是将一维柱体在阶跃荷载和正弦荷载作用下的数值解与相应的解析解进行对比,二者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外源散射算例是用该数值算法求解饱和半空间的地震响应,计算结果符合弹性波动理论。这足以证明本文推导的显式有限元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也为求解结构动力方程及波动方程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两相介质 土力学模型 显式有限元方法 纽马克(Newmark)线性加速度法 多次透射人工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潮次潮波线性拟合方法研究
13
作者 石浩楠 张兴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6-531,共6页
高精度和高分辨率海潮模型在时变重力场反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发布的海潮模型一般仅给出主潮波分量,次潮波分量拟合系数矩阵需待其他机构发布或自行计算。本文首先根据导纳理论和引潮位,推导了海潮模型次潮波线性拟合的计算公式;然后... 高精度和高分辨率海潮模型在时变重力场反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发布的海潮模型一般仅给出主潮波分量,次潮波分量拟合系数矩阵需待其他机构发布或自行计算。本文首先根据导纳理论和引潮位,推导了海潮模型次潮波线性拟合的计算公式;然后以EOT11a、EOT20和FES2014b海潮模型为例,分别计算各海潮模型次潮波拟合系数矩阵,以及对应的CHAMP、GRACE和GOCE卫星各1 d的海潮摄动力;最后选择FES2014b海潮模型,反演GRACE-FO 2021-01 120阶次的时变重力场。从不同角度对本文次潮波线性拟合方法的精度和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计算的3个海潮模型次潮波拟合系数矩阵以及3颗卫星对应的海潮摄动力与ITSG结果的差值均可以忽略;考虑次潮波会提高40阶次以上重力位系数精度,且能降低时变重力场的南北条带误差。本文方法可为自行计算海潮次潮波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潮模型 次潮波 线性拟合 低轨卫星 海潮摄动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方法9MeV无损检测电子直线加速器辐射屏蔽优化设计
14
作者 王兴华 侯铁钢 +1 位作者 苏晓书 黄春锋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39,共6页
本文以9MeV无损检测电子直线加速器工程设计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MC方法FLUKA程序模拟了加速器机头源项,研究机头电子打钨金合金靶产生的X射线,与加速器设备参数进行比对,充分验证了加速器机头模型的可行性,从而可以保障下一步探伤室辐... 本文以9MeV无损检测电子直线加速器工程设计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MC方法FLUKA程序模拟了加速器机头源项,研究机头电子打钨金合金靶产生的X射线,与加速器设备参数进行比对,充分验证了加速器机头模型的可行性,从而可以保障下一步探伤室辐射屏蔽准确性。然后使用FLUKA程序建立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并对辐射防护薄弱区域进行模拟优化设计。模拟屏蔽设计结果表明:本项目物流防护门搭接间距在1.5cm时搭接长度至少100cm,可满足屏蔽要求;当穿墙管角度50°后,通风管出口处泄漏辐射剂量率趋于平缓,随着角度增加,变化不明显,因此从施工及工程造价角度上看,预埋50°穿墙管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直线加速器 FLUKA 模拟计算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弧分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一种睾丸保护性的阴茎癌放疗技术
15
作者 王宇 许德颖 +1 位作者 刘云峰 于亮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3-409,共7页
为了评估阴茎癌术后放疗,常规双弧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dac-VMAT)与分弧分野VMAT(sapf-VMAT)两种方法的睾丸剂量差异,为临床计划中保留睾丸功能提供参考。本文对10例年龄在33至56周岁的阴茎鳞状细胞癌并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术后放疗的患... 为了评估阴茎癌术后放疗,常规双弧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dac-VMAT)与分弧分野VMAT(sapf-VMAT)两种方法的睾丸剂量差异,为临床计划中保留睾丸功能提供参考。本文对10例年龄在33至56周岁的阴茎鳞状细胞癌并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术后放疗的患者,采用联影医疗的uRT-TPOIS计划系统设计治疗计划,探讨射野铅门锁定范围和避开睾丸的弧度。采用配对t检验,对比计划靶区(PTV)的剂量学参数和睾丸等危及器官(OAR)所受到的辐射剂量。结果显示所有计划均归一到处方剂量50.4 Gy覆盖PTV的95%体积,双弧计划的机器跳数(MU)为706.85±107.97,低于分弧分野计划的874.70±106.08;双弧和分弧两种VMAT方法的治疗时间(T,s)分别为174.44±13.61和183.89±14.33;分弧分野计划中睾丸的V1、V2、V3(V1、V2、V3分别为睾丸受照剂量1、2、3的体积百分比)分别为49.77±14.52、5.42±5.60、0.40±0.69,均明显低于双弧计划中的97.97±3.17、83.15±19.14、7.35±4.81,P值均小于0.001;其它结果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阴茎癌术后放疗的患者,相较于常规双弧VMAT,采用分弧分野VMAT技术能显著降低睾丸剂量,并且所受剂量低于引起功能损伤的剂量阈值,这表明患者可以无需采取遮挡睾丸或放疗前冷冻精子的措施,即可保留生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加速器 阴茎癌 睾丸剂量 铅门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电子直线加速器用C波段大功率速调管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誉 杨京鹤 +14 位作者 王常强 刘秀莹 韩广文 吴青峰 范雨轩 王博 雷瀚 毕振亮 陈伟 崔爱军 于国龙 吕约澎 王国宝 张立锋 朱志斌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67-173,共7页
为满足C波段应用型直线加速器功率源要求,研制了一支C波段大功率速调管。通过对电子枪结构模拟计算并利用正反向组合式聚焦线圈调整过渡区磁场,完成了电子光学系统设计,电子注通过率达到100%,电子注波动率为4.8%。综合应用一维至三维计... 为满足C波段应用型直线加速器功率源要求,研制了一支C波段大功率速调管。通过对电子枪结构模拟计算并利用正反向组合式聚焦线圈调整过渡区磁场,完成了电子光学系统设计,电子注通过率达到100%,电子注波动率为4.8%。综合应用一维至三维计算程序对注-波互作用段开展参数优化及PIC仿真,最终确定了6个谐振腔的速调管方案。腔体加工冷测调配后焊接形成整管,并开展了高功率测试,在电子注电压为115 kV、电流为79.6 A条件下,馈入频率为5712 MHz、功率为100 W的信号时,该速调管可输出的峰值功率为3.52 MW,增益为45.5 dB,效率为38.5%,达到了预期研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波段 速调管 直线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步进电机加减速轨迹规划算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建明 徐金辉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472,共8页
针对传统步进电机开环控制下加减速过程中柔性冲击大、失步和过冲等问题,结合STM32单片机提出了一种离散化的、带有电流调节的S曲线加减速控制算法。首先,通过多项式算法构建连续光滑的S曲线,根据矩频特性拟合转速和转矩的关系,联立转... 针对传统步进电机开环控制下加减速过程中柔性冲击大、失步和过冲等问题,结合STM32单片机提出了一种离散化的、带有电流调节的S曲线加减速控制算法。首先,通过多项式算法构建连续光滑的S曲线,根据矩频特性拟合转速和转矩的关系,联立转速和功率的关系,推导出电流计算方法;然后,对连续的S曲线进行等时间间隔采样,完成对S曲线的离散化;最后,在Keil平台进行算法代码编写,将编译后的工程文件下载到STM32中,通过步进电机的速度和位置跟踪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进电机 S曲线 加减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支定界搜索信息深度引导的电-气互联系统调度决策加速求解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高倩 杨知方 +1 位作者 李文沅 卢毓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990-4002,共13页
电-气互联系统调度决策问题旨在实现天然气系统和电力系统中可调节资源的最佳配置,其精准性与高效性直接影响电-气互联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为描述可调节资源离散状态、非线性运行特性等物理性质,电-气互联系统调度决策问题中含... 电-气互联系统调度决策问题旨在实现天然气系统和电力系统中可调节资源的最佳配置,其精准性与高效性直接影响电-气互联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为描述可调节资源离散状态、非线性运行特性等物理性质,电-气互联系统调度决策问题中含有规模庞大的离散决策变量,模型复杂度高,使得现有依赖于商业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求解器的电力系统运筹优化技术面临“组合爆炸”的计算负担。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分支定界搜索信息深度引导的电-气互联系统调度决策加速求解方法。所提方法利用分支定界初始搜索阶段的信息构建小规模辅助MILP模型,并内嵌于分支定界搜索过程,引导剪除更多冗余搜索空间,在不损失最优性的前提下加速收敛。基于RTS-GMLC电力系统和天然气系统不同负荷水平及线性分段数下的30个算例仿真结果说明,相比于直接使用商业MILP求解器,所提方法在不损失最优性的前提下可实现平均4.20倍的加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互联 调度决策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加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机器人摆动轨迹加减速规划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海鸿 付英东 +1 位作者 杨一帆 雷运理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7-71,共5页
摆动焊接是焊接中常见且重要的方式,针对单个摆动周期轨迹段的运行总时间及总位移均固定的工况提出一种加减速规划算法流程。此外,考虑到摆动路径均为小线段因此需要频繁启停,提出一种九段式四次多项式加减速算法模型替代传统的三次S形... 摆动焊接是焊接中常见且重要的方式,针对单个摆动周期轨迹段的运行总时间及总位移均固定的工况提出一种加减速规划算法流程。此外,考虑到摆动路径均为小线段因此需要频繁启停,提出一种九段式四次多项式加减速算法模型替代传统的三次S形加减速。对于始末速度不等的微小线段采用加减速时间分配算法,合理地调整加速与减速的时间。在自主搭建的机器人实验平台验证所提出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准确地完成摆动焊接的加减速,并且在启停阶段时较传统的S形加减速规划,机器人加速更加平滑,伺服电机峰值跟踪误差平均降低2.50%,且能够在微小线段处调整加减速时间分配以充分发挥机器人加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机器人 摆动焊接 加减速规划 轨迹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闸流管驱动三同轴电缆Blumlein线的kHz重频脉冲功率源 被引量:1
20
作者 谌怡 黄子平 +3 位作者 张篁 刘毅 丁明军 夏连胜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67,共6页
闪光X射线摄影技术在军事和民用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场景。针对重频直线感应加速器高重频的要求,提出了基于氢闸流管驱动三同轴电缆Blumlein线的脉冲功率源方案,设计和研制了一种三同轴电缆,研究了氢闸流管的导通特性,搭建了氢闸流管驱... 闪光X射线摄影技术在军事和民用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场景。针对重频直线感应加速器高重频的要求,提出了基于氢闸流管驱动三同轴电缆Blumlein线的脉冲功率源方案,设计和研制了一种三同轴电缆,研究了氢闸流管的导通特性,搭建了氢闸流管驱动三同轴电缆Blumlein线脉冲功率源的验证平台,开展了kHz重频脉冲功率源实验研究,以及kHz重频脉冲功率源驱动重频感应腔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氢闸流管驱动三同轴电缆Blumlein线脉冲功率源实现了波形品质优异的kHz重频方波脉冲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Hz重频 氢闸流管 三同轴电缆Blumlein线 脉冲功率源 直线感应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