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流幅值比的逆变型新能源场站送出线路T接纵联保护 被引量:22
1
作者 贾科 杨哲 +2 位作者 朱正轩 郑黎明 毕天姝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2-88,共7页
逆变型新能源的内阻抗不稳定、相角受控,因此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面临巨大挑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基于两侧电流幅值比的纵联保护方法,同时分析了该方法在场站T接情况下的适应性并提出了改进判据。所提方法只需传递标量信号,降低了对... 逆变型新能源的内阻抗不稳定、相角受控,因此比率制动式差动保护面临巨大挑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基于两侧电流幅值比的纵联保护方法,同时分析了该方法在场站T接情况下的适应性并提出了改进判据。所提方法只需传递标量信号,降低了对通信系统和同步能力的要求,且在重合于永久性故障以及场站失电情况下均能正确动作,原理简单可靠,具备工程应用价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正确区分区内外故障,录波数据进一步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型电源 继电保护 纵联保护 幅值比 送出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南直流输电改造工程控制系统静态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朱艺颖 曾南超 +1 位作者 王明新 印永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6,共6页
通过仿真实验对葛洲坝-南桥直流输电改造工程的直流系统静态特性进行了校核,基于葛南直流输电系统的参数,描述了在实验室条件下校核直流输电系统静态特性的方法和原理。文中分别将整流侧和逆变侧的静态特性曲线按拐点分为几个部分,对直... 通过仿真实验对葛洲坝-南桥直流输电改造工程的直流系统静态特性进行了校核,基于葛南直流输电系统的参数,描述了在实验室条件下校核直流输电系统静态特性的方法和原理。文中分别将整流侧和逆变侧的静态特性曲线按拐点分为几个部分,对直流系统的稳态运行点在静态特性曲线的不同部分之间移动的过程,即各种控制方式相互转换的过程和原理进行了描述,并针对实验中的三个具体问题,即定功率方式下的系统控制特性曲线、增加电流裕度补偿功能时的控制特性曲线和电流定值小于1pu时的逆变侧控制特性曲线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系统 直流系统 静态特性 稳态运行 逆变 控制特性 整流 曲线 程控 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导纳方程的串联补偿线路双端故障测距算法 被引量:15
3
作者 卢斌先 郭丽军 +1 位作者 王泽忠 王玲玲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66,共6页
由于与串补电容并联的氧化锌非线性电阻(MOV)的非线性特性,一般的故障测距方法对于有串联补偿装置的输电线路不再适用。作者基于传输线的节点导纳方程考虑了故障时串补装置的状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串补线路的故障定位算法。该算法使用... 由于与串补电容并联的氧化锌非线性电阻(MOV)的非线性特性,一般的故障测距方法对于有串联补偿装置的输电线路不再适用。作者基于传输线的节点导纳方程考虑了故障时串补装置的状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串补线路的故障定位算法。该算法使用相参数(而非序参数)及两端的不同步数据,采用分布参数的线路模型,利用两个子算法搜索故障距离,通过比较两个子算法得到的过渡阻抗值排除伪根,选择一组正确解,从而获得准确的故障位置。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节点导纳方程 串联补偿线路 双端故障测距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线路保护实用选相方案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大立 尹项根 +1 位作者 胡玉峰 张哲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50-54,共5页
对目前实用的突变量及稳态量选相元件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其特点和存在的不足。重点分析了目前选相方案的弱馈侧选相、灵敏度配合以及在系统振荡条件下存在的阻抗识别失配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实用选相方案,采用同一区间的2种阻抗元件互补... 对目前实用的突变量及稳态量选相元件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其特点和存在的不足。重点分析了目前选相方案的弱馈侧选相、灵敏度配合以及在系统振荡条件下存在的阻抗识别失配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实用选相方案,采用同一区间的2种阻抗元件互补判别来解决失配问题。EMTP数字仿真计算与动模试验结果表明,新方案在性能上较原有方案有明显改善,尤其对于振荡中选相,可以完全克服阻抗法故障识别中的失配问题,选相结果不受系统振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保护 选相 序分量 振荡闭锁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线路无通道保护研究 被引量:45
5
作者 施慎行 董新洲 +1 位作者 刘建政 薄志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1-34,共4页
针对 35k V及以下中低压配电网中三段式电流保护动作速度慢、快速保护范围有限的缺点 ,提出了利用单端故障分量的快速保护新原理和构成方案。该保护利用线路对端断路器动作后所造成的本端故障分量的变化来识别保护区内外故障 ,克服了传... 针对 35k V及以下中低压配电网中三段式电流保护动作速度慢、快速保护范围有限的缺点 ,提出了利用单端故障分量的快速保护新原理和构成方案。该保护利用线路对端断路器动作后所造成的本端故障分量的变化来识别保护区内外故障 ,克服了传统电流保护延时较长的缺点。EMTP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保护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线路 无通道保护 继电保护 电力系统 继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复故障情况下选相元件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毛鹏 董肖红 +3 位作者 杜肖功 杨立番 李小滨 索南加乐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56,82,共5页
首先分析了复故障情况下几种典型选相元件动作行为,然后结合分析结果给出了复故障情况下正确选相元件的整体方案:自适应采用电流量、电压量选相元件,在复故障情况下,利用电压选相元件的结果,通过两故障相分别与健全相构成的工频变化量... 首先分析了复故障情况下几种典型选相元件动作行为,然后结合分析结果给出了复故障情况下正确选相元件的整体方案:自适应采用电流量、电压量选相元件,在复故障情况下,利用电压选相元件的结果,通过两故障相分别与健全相构成的工频变化量方向元件来进一步区分区内故障相。基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对于高压输电线路保护装置的检测模型,给出了此方案的RTDS试验结果,理论及大量的试验表明了此选相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保护 复故障 输电线路 选相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电暂态–电磁暂态混合仿真的高压线路保护装置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唐宝锋 苑峰 +1 位作者 范辉 杨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2-195,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机电暂态与电磁暂态混合仿真方法开展高压线路保护装置动作特性检验的方案。机电暂态与电磁暂态的混合仿真,可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既提高了系统仿真的精度,又可以减少由于系统等值带来的工作量。通过系统实际发生故障... 提出了一种利用机电暂态与电磁暂态混合仿真方法开展高压线路保护装置动作特性检验的方案。机电暂态与电磁暂态的混合仿真,可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既提高了系统仿真的精度,又可以减少由于系统等值带来的工作量。通过系统实际发生故障与仿真系统数据的对比,证明了该方法能够反映系统的实际运行工况;利用实际电网参数搭建了混合仿真模型,对国内某一高压线路保护装置进行了大量的仿真试验,验证了混合仿真用于检验线路保护装置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全数字仿真装置 混合仿真 线路保护 在线数据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功率增量的高压线路保护选相元件 被引量:6
8
作者 吴烈 古斌 谭建成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5-129,共5页
准确有效的选相元件是高压输电线路实现选相跳闸及采用自动重合闸的前提。在给出功率增量的概念和被保护线路每相功率损耗增量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被保护高压线路功率损耗增量的高压线路保护选相新原理,应用于保护启动后第... 准确有效的选相元件是高压输电线路实现选相跳闸及采用自动重合闸的前提。在给出功率增量的概念和被保护线路每相功率损耗增量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被保护高压线路功率损耗增量的高压线路保护选相新原理,应用于保护启动后第一次选相的选相元件。根据故障相功率损耗增量远大于健全相的特征,再结合零序电流辅助判据来得到选相结果和故障类型。该选相元件原理简单、不受系统参数变化的影响,弱电源侧具有相同的灵敏度,并具有很强的耐过渡电阻能力。EMTDC仿真结果表明,该选相元件能有效可靠地选出故障相,满足现场运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保护 故障选相 功率增量 EMTDC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微机自适应分相方向纵差保护 被引量:4
9
作者 薛士敏 贺家李 +1 位作者 郭征 沈勇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49,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带制动的电流差动保护原理,并将该原理与自适应原理相结合应用到保护中,大大提高了保护的制动特性和灵敏度。分析了其判据和动作特性,并将该原理与其他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同时介绍了自适应原理在该保护原理中的实现方... 提出了一种新的带制动的电流差动保护原理,并将该原理与自适应原理相结合应用到保护中,大大提高了保护的制动特性和灵敏度。分析了其判据和动作特性,并将该原理与其他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同时介绍了自适应原理在该保护原理中的实现方法。通过仿真试验证明了这一新原理的优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保护 线路保护 分相电流纵差保护 制动特性 自适应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故障情况下线路保护中方向元件动作行为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毛鹏 茹锋 +1 位作者 江林 许扬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7-90,96,共5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序分量方向元件、能量方向元件及工频变化量方向元件在保护区内、区外不同相别同时发生故障时的动作行为,指出方向元件出现动作异常的根本原因是故障点分别位于保护测量CT的前后两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在此复故障... 从理论上分析了序分量方向元件、能量方向元件及工频变化量方向元件在保护区内、区外不同相别同时发生故障时的动作行为,指出方向元件出现动作异常的根本原因是故障点分别位于保护测量CT的前后两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在此复故障情况下快速、正确动作的综合方向元件。RTDS(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ion)动模试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方向元件能在复故障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故障点方向,且具有与单一故障同样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故障 方向元件 线路保护 动模试验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输电线下屏蔽线对工频电场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芳 郑亚利 张西鹏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4-68,共5页
为降低超高压输电线下工频电场对周围环境及人群的影响,笔者基于模拟电荷法,建立了超高压输电线路下方架设屏蔽线时计算工频电场强度的数学模型,并运用MATLAB软件对某500 kV输电线路下方架设屏蔽线后的工频电场强度进行仿真计算。重点... 为降低超高压输电线下工频电场对周围环境及人群的影响,笔者基于模拟电荷法,建立了超高压输电线路下方架设屏蔽线时计算工频电场强度的数学模型,并运用MATLAB软件对某500 kV输电线路下方架设屏蔽线后的工频电场强度进行仿真计算。重点分析了屏蔽线的架设数目、架设高度及排列方式对超高压输电线路下方工频电场强度分布的影响规律。最后从环境保护和屏蔽效果及屏蔽范围的角度,提出了垂直排列的最佳屏蔽线架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输电线路 模拟电荷法 工频电场强度 屏蔽效果 屏蔽范围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奇异性检测的高压输电线路暂态保护判据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笑 宋丽群 李先允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6-30,共5页
根据小波分析及奇异性检测的基本理论,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高压输电线路的暂态电流波形奇异点处的奇异性进行了分析与仿真,并给出了一种适合于暂态保护的新型判据。此判据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窗口、不同频率段内暂态信号的小波变换谱... 根据小波分析及奇异性检测的基本理论,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高压输电线路的暂态电流波形奇异点处的奇异性进行了分析与仿真,并给出了一种适合于暂态保护的新型判据。此判据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窗口、不同频率段内暂态信号的小波变换谱能量比值及模分量极大量比值来实现区内外故障的准确识别。以M文件的形式用Matlab语言编程完成了奇异点检测算法程序并根据500kV输电线路模型对暂态保护新型判据进行了大量仿真。仿真结果证明此判据对不同的故障情况均能正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性检测 保护判据 输电线路 小波变换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下直径线前三门隧道上跨地铁联络通道及电力隧道设计方案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剑勇 《隧道建设》 2014年第2期147-152,共6页
为解决在特定的城市地下空间新建隧道施工影响既有地下结构安全的问题,以北京地下直径线前三门隧道上跨既有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提出"隔离桩保护,分步开挖"设计方案,模拟隧道分步开挖过程,计算隧道施工过程中联络通道的位移... 为解决在特定的城市地下空间新建隧道施工影响既有地下结构安全的问题,以北京地下直径线前三门隧道上跨既有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提出"隔离桩保护,分步开挖"设计方案,模拟隧道分步开挖过程,计算隧道施工过程中联络通道的位移值。主要结论如下:隧道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分步施工法是可行的,施工不会影响联络通道及电力隧道的结构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下直径线 地铁联络通道 电力隧道 临时路面支撑 隔离桩防护 结构安全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阻抗选相方法 被引量:21
14
作者 陈朝晖 黄少锋 +1 位作者 陶惠良 杨奇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56,共6页
针对现有阻抗选相方法存在的误选相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微机保护的新型阻抗选相方法。该方法利用了单相测量阻抗、相间测量阻抗以及故障前负荷阻抗负荷状态下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的幅值大小关系以及3个单相测量阻抗的相位关系进行比... 针对现有阻抗选相方法存在的误选相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微机保护的新型阻抗选相方法。该方法利用了单相测量阻抗、相间测量阻抗以及故障前负荷阻抗负荷状态下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的幅值大小关系以及3个单相测量阻抗的相位关系进行比较。仿真计算表明,新的阻抗选相方法在高阻接地、弱馈等故障情况都有很好的选相能力,适于作为线路保护稳态故障选相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保护 选相元件 测量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 kV固相灭弧防雷装置灭弧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学彬 王巨丰 +1 位作者 丰德 郑传啸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1-135,共5页
新型固相灭弧防雷装置能降低输电线路雷害事故,提高供电可靠性,为进一步验证其性能,文中对装置的作用机理和效果进行研究。介绍了装置的工作原理,通过电弧模型仿真和冲击气流灭弧仿真得出电弧电流在第一次过零点时被截断,理想环境下,高... 新型固相灭弧防雷装置能降低输电线路雷害事故,提高供电可靠性,为进一步验证其性能,文中对装置的作用机理和效果进行研究。介绍了装置的工作原理,通过电弧模型仿真和冲击气流灭弧仿真得出电弧电流在第一次过零点时被截断,理想环境下,高速冲击气流可在1.4 ms左右将电弧熄灭,且不重燃。灭弧试验表明,装置在极短的时间内熄灭电弧,保护绝缘子,避免继电保护动作,降低雷击跳闸率。冲击气流灭弧防雷装置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气流 灭弧防雷装置 电弧模型仿真 输电线路 工频电弧 灭弧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10kV电力贯通线无通道保护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熊宇威 宋远大 +1 位作者 耿星海 林圣 《电子测量技术》 2018年第10期19-24,共6页
无通道保护在高速铁路10kV电力贯通线的研究目前处于理论阶段,因此设计并实现该仿真平台,使其为无通道保护在电力贯通线的应用研究提供有力支撑。该仿真平台结合电力贯通线实际运行情况和无通道保护算法,设计继电保护模块,并以此为核心... 无通道保护在高速铁路10kV电力贯通线的研究目前处于理论阶段,因此设计并实现该仿真平台,使其为无通道保护在电力贯通线的应用研究提供有力支撑。该仿真平台结合电力贯通线实际运行情况和无通道保护算法,设计继电保护模块,并以此为核心搭建仿真系统。基于MATLAB图形用户界面技术,实现与仿真系统对接的GUI界面,使用户方便地通过GUI界面设置仿真系统参数,且该界面能实时及完整地显示仿真过程中电气量和判据的变化,供用户分析。以区段一故障为例对仿真平台进行测试,结果显示DUV与AOC保护能在0.32s内识别并隔离故障区段,与无通道保护理论相符。该仿真平台能够验证无通道保护算法的准确性与合理性,成为进行无通道保护在全国高速铁路10kV电力贯通线应用前的可行性研究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通道保护 电力贯通线 仿真平台 实时处理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线路补偿的主动配电网混合仿真接口实现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鄂涛 尹忠东 王群飞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3-142,共10页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是未来主动配电网仿真分析的有效手段,而接口算法是确保其系统稳定性和精确性的关键。针对现有接口算法无法适用于主动配电网混合仿真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线路补偿的改进功率接口算法。首先,在分析理想变压器模...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是未来主动配电网仿真分析的有效手段,而接口算法是确保其系统稳定性和精确性的关键。针对现有接口算法无法适用于主动配电网混合仿真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线路补偿的改进功率接口算法。首先,在分析理想变压器模型(ITM)法结构与稳定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在数字侧与物理侧间增设一条虚拟线路。然后,基于线路上虚拟电流对系统进行稳定性补偿,并给出了线路阻抗的取值范围;同时,针对接口固有延迟及稳定性补偿引入的误差,提出根据虚拟线路上流过的虚拟功率对接口两侧的相位差进行补偿,以保证精确性。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将文中所提方法与ITM法、阻尼阻抗法及虚拟阻抗法相比较,验证了文中方法在提升主动配电网混合仿真系统稳定性及精度上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理混合仿真 主动配电网 虚拟线路补偿 功率接口算法 功率硬件在环 理想变压器模型(I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kV丰进线复用载波机接口改造
18
作者 匡仁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23-225,234,共4页
通过对一起500kV线路重合闸不成功事例进行分析,发现其保护回路及保护与载波机接口命令配置存在问题,保护接口设备传输分相式线路保护命令和直跳命令时,优先传输直跳命令,两种命令不能同时传输。针对其发生的原因提出并实施了改进和预... 通过对一起500kV线路重合闸不成功事例进行分析,发现其保护回路及保护与载波机接口命令配置存在问题,保护接口设备传输分相式线路保护命令和直跳命令时,优先传输直跳命令,两种命令不能同时传输。针对其发生的原因提出并实施了改进和预防的措施,增加了一套保护接口设备单独传输直跳命令,改造后经测试保护动作正确,取得较好的效果,为在其他电厂出现类似故障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载波 运行线路 保护 重合闸 接口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