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拓展Volume-Time理论的串联空气间隙非同期击穿过程分析
1
作者 姚晓飞 常晓雪 +5 位作者 丁健刚 陈佳莉 刘学 王建华 刘志远 耿英三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27,159,共10页
为了认识串联空气间隙的击穿过程,以球—球间隙为研究对象,设计了“非对称组合间隙”,即总间隙距离不变的条件下分别单独调整两个间隙的距离使上下间隙距离不一致。采用拓展Volume-Time理论计算了串联双间隙的U50%,并解释了雷电冲击电... 为了认识串联空气间隙的击穿过程,以球—球间隙为研究对象,设计了“非对称组合间隙”,即总间隙距离不变的条件下分别单独调整两个间隙的距离使上下间隙距离不一致。采用拓展Volume-Time理论计算了串联双间隙的U50%,并解释了雷电冲击电压下非对称组合空气间隙的非同期击穿物理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上下间隙距离分布不均匀程度对串联空气间隙击穿电压和击穿延时的影响;不均匀程度较大时,较低电压下存在单个间隙放电、总体不击穿的现象,较高电压下两间隙将出现非同期击穿;不均匀程度较小时,两间隙同期击穿。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文中采用拓展Volume-Time理论,通过确定临界体积、临界面积等关键参数来计算串联双间隙的击穿电压。并把串联双空气间隙击穿的原因解释为,空气间隙电场的有效体积与有效面积超过临界值。因此,双间隙非同期击穿的产生是由于当一个间隙达到了击穿起始条件,而另一个间隙还未达到击穿起始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断口开关 串联空气间隙 雷电冲击电压 非同期击穿特性 Volume-time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cess Analysis of Double 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 Trip-out on the Same Tower Due to Lightning
2
作者 DUAN Da-peng REN Zhi-gang WANG Peng YE Kuan CHANG Xiao-qi LI Wei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1-36,43,共7页
In recent years,several failures of double 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 on the same tower due to lightning were happened in Beijing power grid.Although it can be reclosed successful,the lightning strike caused a grave th... In recent years,several failures of double 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 on the same tower due to lightning were happened in Beijing power grid.Although it can be reclosed successful,the lightning strike caused a grave threat to the power grid security.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and the accident process were studied for the sake of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of lightning on power grid.As an example,110 kV double 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Xilong-line) was analyzed.At first,the system topology was given.Through the analysis on relay protection actions and the fault recorder data,over voltage on the insulator strings was calculated.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calculation,accident cause and the process were presented respectively.Secondly,it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lightning failure was caused by counterattack.The wave of the lightning over voltage would spread to the not grounded neutral point of the transformers,and make the neutral protective gap breakdown,then cause freewheeling with the frequency of 50 Hz.As results of the relay protection,the double 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 all tripped out.Finally,the causes of the accident were proposed that included terrain features,large corner towers,strong thunderstorm weather and poor grounded contact of the tow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 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s on the same tower lightning trip-out at the same time fault recorder over-voltage calculation lightning prot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therCAT的井下电网防越级跳闸方案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玉梅 赵宏卫 陈家林 《电子测量技术》 2016年第11期164-167,共4页
为解决井下电网在发生短路故障时易出现的越级跳闸问题,对数据传输的实时性有很高的要求,但目前井下微机保护装置所采用的通讯方式已经很难满足这一要求。针对这一问题,并结合EtherCAT通信高实时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EtherCAT的煤矿井下... 为解决井下电网在发生短路故障时易出现的越级跳闸问题,对数据传输的实时性有很高的要求,但目前井下微机保护装置所采用的通讯方式已经很难满足这一要求。针对这一问题,并结合EtherCAT通信高实时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EtherCAT的煤矿井下防越级跳闸方案,并对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利用实验室现有Beckhoff公司的带有EtherCAT接口的设备,对该系统的主站和从站进行了设计,搭建了基于EtherCAT的井下电网防越级跳闸系统试验仿真平台。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案可以解决井下电网防越级跳闸的数据传输实时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越级跳闸 EtherCat协议 实时性 CX1030控制器 TwinCat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yration:基于RTT测量的报文偏转拥塞控制算法
4
作者 陆平静 余佳仁 袁郭苑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08-1915,共8页
高效的拥塞控制一直是数据中心网络领域的一个重要挑战。往返时延RTT的精确测量是基于RTT的反应型拥塞控制算法的关键。基于Swift拥塞控制算法,提出一种基于RTT测量的报文偏转拥塞控制算法——Gyration,将偏转报文延迟添加到RTT计算过程... 高效的拥塞控制一直是数据中心网络领域的一个重要挑战。往返时延RTT的精确测量是基于RTT的反应型拥塞控制算法的关键。基于Swift拥塞控制算法,提出一种基于RTT测量的报文偏转拥塞控制算法——Gyration,将偏转报文延迟添加到RTT计算过程,在偏转拥塞控制算法中增加偏转延迟的测量,使RTT计算更准确,更加精确地评估网络拥塞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相比Swift算法,在重负载的Cache Follower、Data Mining、Web Search和Web Server流量模式下,Gyration将流完成时间FCT缩短了20%,80%,13%和60%,吞吐量提高了38%,6%,15%和2%,实现了对数据中心网络更加及时、精确的拥塞控制,有效缓解了数据中心网络拥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网络 拥塞控制 报文偏转 往返时延 流完成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ection model of trip time for rural population 被引量:2
5
作者 冯忠祥 袁华智 +2 位作者 刘静 高璇 张卫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期274-278,共5页
Referring to the 1 248 survey data of rural population in 14 provinces of China,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rip time choice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disaggregate model and its modelling method, nin... Referring to the 1 248 survey data of rural population in 14 provinces of China,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rip time choice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disaggregate model and its modelling method, nine grades were selected as the alternatives of trip time, the variables affecting time choice and the method getting their values were determined, and a multinomial logit (MNL) model was developed. Another 1 200 trip data of rural population were selected to testify the model's validity.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maximum absolute error of each period between calculated value and statistic is 3.6%, so MNL model has high calculation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ffic planning rural population trip time disaggregate model multinominal logit (MNL)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of Lightning Shielding Failure in UHV Transmission Line Based on Randomness Theory
6
作者 FU Jin YANG Qing +2 位作者 SIMA Wen-xia LI Jian-biao XIE Bo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542-2546,共5页
The operation data obtained abroad indicates that shielding failure in UHV transmission lines mostly accounts for the tripping-out accidents introduced by lightning striking the transmission line.Based on the discharg... The operation data obtained abroad indicates that shielding failure in UHV transmission lines mostly accounts for the tripping-out accidents introduced by lightning striking the transmission line.Based on the discharge theories of long air gap and randomness theory,a leader progression model of lightning shielding failure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The random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wnward and upward leader are simulated in this model.The ground slope angel is also considered in this model by using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Moreover,the system voltage is also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is model.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is model and the field data.An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return striking exist obviously in UHV transmission 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V 随机理论 特高压输电线路 雷电屏蔽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雷电屏蔽性能和空气间隙放电的交叉跨越区段参数安全阈值研究
7
作者 蓝磊 张昊琛 +5 位作者 邓冶强 景茂恒 王羽 文习山 陈小月 高磊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74-3083,I0116,共11页
随着电网建设的完善,其覆盖区域变得更大,高压线路运行区段交叉跨越的情况无法避免,这对于杆塔的机械性能和输电线路的电气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降低交叉跨越区段输电线路整体高度,同时保证其具有足够的绝缘性能,需要获取该区段的... 随着电网建设的完善,其覆盖区域变得更大,高压线路运行区段交叉跨越的情况无法避免,这对于杆塔的机械性能和输电线路的电气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降低交叉跨越区段输电线路整体高度,同时保证其具有足够的绝缘性能,需要获取该区段的结构关键参数阈值。因此,该文基于电气几何模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三维空间中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区段雷害风险评估的方法,并基于该方法分析了线路长度、跨越角度、相间距离等因素对交叉跨越区段雷害风险的影响。并开展了交叉跨越区段相间放电试验,获得了对应的放电特性曲线,确定了满足安全运行条件下的上下方线路长度、跨越角度和垂直距离的建议值。所得结论对于特/超高压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区段的雷害风险评估和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跨越区段 雷电屏蔽 电气几何模型 雷击跳闸率 安全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kV输电线路雷击故障仿真分析及类型识别方法
8
作者 刘家军 李晨婧 +2 位作者 侯涛 徐浩焜 王波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2-233,共12页
超高压输电线路架线位置高、架设回数多及输送距离远,其运行中容易受到雷电袭扰,从而威胁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不同雷击类型会对线路不同部位产生损伤。针对雷击类型的准确识别问题,提出一种超高压线路雷击类型识别方法。以500 kV同塔双... 超高压输电线路架线位置高、架设回数多及输送距离远,其运行中容易受到雷电袭扰,从而威胁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不同雷击类型会对线路不同部位产生损伤。针对雷击类型的准确识别问题,提出一种超高压线路雷击类型识别方法。以500 kV同塔双回路鼓型杆塔为例,在ATP-EMTP平台中建立了考虑多因素的仿真模型,分析不同故障工况下雷电绕击、反击的特征,以雷击线路后故障信号通过杆塔入地的暂态信号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希尔伯特黄变换的雷击类型识别方法,利用故障信号的固有模态函数(IMF)在方差贡献率的不同分布趋势构造判据。通过不同参数验证分布规律的稳定性,发现分布趋势基本不受雷电流幅值大小及接地电阻的影响,且具有稳定清晰的界限,可准确识别雷电故障类型。对及时发现线路绝缘薄弱点以及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防雷措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跳闸 故障类型识别 绕击 反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kV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击故障自动识别方法
9
作者 邬蓉蓉 黄志都 +2 位作者 徐文平 唐捷 黄维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67,共8页
【目的】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大多数线路故障由雷击引起。雷击干扰识别是行波故障分析准确性的关键。为快速识别500 kV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中的雷击故障,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化方法的雷击故障... 【目的】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大多数线路故障由雷击引起。雷击干扰识别是行波故障分析准确性的关键。为快速识别500 kV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中的雷击故障,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化方法的雷击故障识别技术。【方法】利用字典学习算法对输电线路信号进行去噪,构建信号幅值波动最小误差目标函数,并通过热启动更新字典和牛顿迭代法优化字典矩阵,从而获得高纯度的雷击故障信号,有效降低噪声干扰,提高识别精度。采用小波时间熵技术提取去噪信号中的关键特征。通过小波变换生成小波系数,重构特定层的系数,并定义滑动时间窗以计算熵和信息量,从雷电流暂态信号中提取特征,为故障识别提供数据支持。收集不同雷击特征信号,采用集成学习算法训练特征,生成多个弱分类器,并通过权值融合为强分类器,用于分类每一个雷电流暂态信号样本,提高分类器的泛化能力,使其能够应对不同种类的雷击故障信号。利用麻雀算法优化分类器,通过随机初始化种群、适应度计算、筛选麻雀、更新麻雀发现者与加入者、变异更新等步骤获得分类器的最优参数,并将其应用于优化后的分类器中,实现500 kV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的自动化识别。麻雀算法作为启发式优化方法,具备自适应性与全局搜索能力,可快速在复杂搜索空间中找到最优参数,提高优化效率与识别速度。【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去噪后信号信噪比(SNR)高于40 dB,识别均方误差(MSE)低于1.5,识别效率超过90%,平均识别时间约为2.5 s,能够准确、高效地识别500 kV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中的雷击故障。【结论】本文方法为500 kV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的自动化识别提供了一种新技术,显著提升了识别精度和效率,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该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其他输电线路故障的识别,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kV超高压 直流输电线路 雷击故障 字典学习算法 小波时间熵 麻雀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布式光伏和配电系统相互影响的雷击风险评估
10
作者 柴辰 蔡超 +3 位作者 何一川 黎鹏 吴田 马志青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219-7225,共7页
雷电是造成有源配电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研究有源配电网的雷害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以南京地区含分布式光伏系统的配电线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含分布式光伏系统配电线路雷击过电压计算模型,分析了雷击时光伏侧和配电线路侧之间的相互影... 雷电是造成有源配电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研究有源配电网的雷害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以南京地区含分布式光伏系统的配电线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含分布式光伏系统配电线路雷击过电压计算模型,分析了雷击时光伏侧和配电线路侧之间的相互影响,构建了两侧的电气几何模型,计算了光伏侧和线路侧跳闸率,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雷击距光伏侧最近的杆塔时,光伏侧的雷击跳闸率由27.52次/(100 km·a)上升至29.63次/(100 km·a),雷击风险较高;当光伏侧遭受雷击时,其相邻的3基杆塔受雷电侵入波影响跳闸率增加一倍,风险等级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配电线路 电气几何模型 雷击跳闸率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出行目的下城市建成环境对自行车出行时间的影响
11
作者 朱震军 张芮嘉 +2 位作者 韩吉 唐超 过秀成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5,共8页
出行时间是居民选择出行方式的重要因素,为探究不同出行目的下城市建成环境对自行车出行时间影响差异性,基于汕头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路网数据、兴趣点等多源数据,运用极端梯度提升模型和SHAP算法,分析建成环境对通勤与非通勤自行车出... 出行时间是居民选择出行方式的重要因素,为探究不同出行目的下城市建成环境对自行车出行时间影响差异性,基于汕头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路网数据、兴趣点等多源数据,运用极端梯度提升模型和SHAP算法,分析建成环境对通勤与非通勤自行车出行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极端梯度提升模型拟合效果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成环境变量对通勤与非通勤自行车出行时间的重要度不同,且存在非线性影响;人口密度对通勤自行车出行时间的重要度最高,归一化植被系数(NDVI)对非通勤自行车出行时间的重要度最高;人口密度对两类自行车出行时间的影响呈“V”形,公交站点密度和路网密度则呈倒“V”形;NDVI、办公设施数量与土地利用混合度对两类自行车出行时间的影响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不同出行目的 城市建成环境 自行车出行时间 非线性影响 极端梯度提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12
作者 邱刚 高超 +1 位作者 陈杰 张廼龙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2,108,共5页
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风险评估是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针对现有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风险评估方法存在的精度低、评估因素人为影响大等问题,在多维信息融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雷击跳闸风险评估的改进证据理论方法。通过... 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风险评估是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针对现有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风险评估方法存在的精度低、评估因素人为影响大等问题,在多维信息融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雷击跳闸风险评估的改进证据理论方法。通过熵权法赋予不同特征因子权重,通过灰色关联理论确定不同特征因子的分布函数,然后通过证据理论进行融合并确定风险等级。通过试验对杆塔和线路雷击跳闸率进行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计算的线路雷击跳闸率为百公里2.3309次/年,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为0.034,整个电网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风险的准确率为96.8%。为输电线路灾害预警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路 雷击跳闸 风险评估方法 熵权法 灰色关联理论 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小数延时滤波器的时间同步方法
13
作者 李超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6-601,共6页
在时分多址战术数据链通信系统中,端机发送延时抖动将造成时间同步精度下降。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数延时滤波器的时间同步方法。首先,使用硬件描述语言设计相位检测电路,以获取基带信号发送延时;然后,利用拉格朗日插值算法构... 在时分多址战术数据链通信系统中,端机发送延时抖动将造成时间同步精度下降。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数延时滤波器的时间同步方法。首先,使用硬件描述语言设计相位检测电路,以获取基带信号发送延时;然后,利用拉格朗日插值算法构造小数延时滤波器;接着,将相位检测电路与小数延时滤波器相结合,以补偿发送延时;最后,通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对该方法进行实现,并搭建实物测试环境,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解决发送延时抖动问题,时间同步精度提高了4.6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术数据链通信系统 时分多址(TDMA) 往返校时 时间同步 小数延时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P流RTT测量的Tethering行为检测架构
14
作者 戴显龙 程光 +1 位作者 陆广垠 金斌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4-1423,共10页
Tethering行为是一种移动设备通过自身传输介质共享其互联网连接服务的行为,其不仅对移动互联网造成运营压力和收益影响,还对移动互联网隐藏其内部网络结构,造成网络安全隐患。由于Tethering存在诸多混淆和规避方法,现有Tethering行为... Tethering行为是一种移动设备通过自身传输介质共享其互联网连接服务的行为,其不仅对移动互联网造成运营压力和收益影响,还对移动互联网隐藏其内部网络结构,造成网络安全隐患。由于Tethering存在诸多混淆和规避方法,现有Tethering行为检测技术难以有效检测。鉴于此,分析了移动互联网通信基站中,Tethering行为终端在数据流量的处理、转发等特征,以及移动互联网用户流量中传输控制协议(TCP)流往返时延(RTT)的相关特性,提出一种基于TCP流RTT测量的Tethering检测架构,构建了所提架构的测试网络环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架构在检测Tethering行为中具有有效性,实现了利用无监督学习和被动监测网络流量对移动互联网中Tethering行为的有效检测,对Tethering行为检测的准确率达到97.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hering检测 往返时延 网络地址转换检测 无监督学习 移动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中的雷电暂态感知、监测和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庆 柯锟 +3 位作者 胡军 姚子恒 吴世林 何金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03-3323,共21页
雷电是造成电力系统故障的首要原因,实现对雷电暂态电压电流信号的感知、监测和数据应用对于维护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面向日益复杂的新型电力系统结构形态,传感器件在满足雷电宽频测量的基础上,监测装置正朝着微型化、高精... 雷电是造成电力系统故障的首要原因,实现对雷电暂态电压电流信号的感知、监测和数据应用对于维护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面向日益复杂的新型电力系统结构形态,传感器件在满足雷电宽频测量的基础上,监测装置正朝着微型化、高精度、强互联和易取能方向发展。因此,该文基于雷电暂态感知方法、监测装置关键技术和雷击数据统计应用的研究现状,首先介绍了基于不同原理的电压/电场和电流/磁场传感技术,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其次梳理了传感器微型化、时间同步、通信和供能等关键技术的最新进展;随后通过对雷击暂态波形的统计分析,探讨了监测数据在雷击故障识别与定位中的应用;最后对电力系统中雷电暂态感知、监测与应用进行总结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电场传感技术 电流/磁场传感技术 微型化技术 时间同步 供能与通信 统计分析 雷击故障识别与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杆塔点云数据的数字化输电线路防雷性能评估技术
16
作者 邬蓉蓉 黄志都 +2 位作者 黄维 唐捷 徐文平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5-741,共7页
针对气象条件、线路长度等因素对防雷性能产生影响,导致防雷性能评估准确度下降的问题,提出基于杆塔点云数据的数字化输电线路防雷性能评估技术。利用机载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杆塔点云数据,实施去噪和精简处理,提取杆塔特征参数和地形... 针对气象条件、线路长度等因素对防雷性能产生影响,导致防雷性能评估准确度下降的问题,提出基于杆塔点云数据的数字化输电线路防雷性能评估技术。利用机载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杆塔点云数据,实施去噪和精简处理,提取杆塔特征参数和地形地貌特征参数,结合其他特征构成雷击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计算雷击跳闸概率值,明确雷击跳闸风险;计算输电线路的防雷程度值,确定对应的防雷等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防雷性能评估结果与历史数据初步判定的防雷性能结果一致,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输电线路防雷性能评估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塔点云数据 数字化输电线路 雷击跳闸概率 防雷性能 机载三维激光扫描 杆塔特征 气象特征 地形地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电冲击下土体应力及弹塑性界面时程分析
17
作者 饶平平 吴志林 +1 位作者 金潇 冯伟康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6-207,共12页
雷电作为自然界一种极端天气的表现形式,常给地基、地面、高耸建筑等造成严重破坏。工程防雷措施依赖于土体雷电冲击特性。现阶段,研究人员大多从电气工程角度探究雷电冲击土体造成的危害,但因学科间的差异与局限,雷电作用下岩土工程与... 雷电作为自然界一种极端天气的表现形式,常给地基、地面、高耸建筑等造成严重破坏。工程防雷措施依赖于土体雷电冲击特性。现阶段,研究人员大多从电气工程角度探究雷电冲击土体造成的危害,但因学科间的差异与局限,雷电作用下岩土工程与电气工程的交叉融合方面的研究十分欠缺。本文构建土体雷电冲击模型,基于电弧通道能量平衡方程计算雷电放电产生的冲击波压力,将冲击波压力作为外加荷载作用在土体中,并通过修正Mohr-Coulomb屈服准则考虑动荷载下土体应变硬化,利用土体的理想锁定状态方程(Idealized Locked Equation of State)和动态扩孔方法考虑冲击波非稳态加载,探究雷电冲击下土体的弹塑性界面及应力时程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雷电冲击下,土体应力随时间变化呈现先陡增后迅速衰减的趋势,应力突变点表明土体此时正处于弹塑性交界面;在应力突变点之前,土体附加应力趋于0,处于弹性状态。任一时刻下,随着逐渐远离雷电冲击点,土体应力呈现迅速衰减的趋势,应力发生突变骤降表明此处土体正处于弹塑性交界面;在突变点之后土体附加应力趋于0,处于弹性状态。土体压缩系数对土体的弹塑性界面变化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压缩指标增大,土体塑性区半径逐渐减小;随着土体黏聚力逐渐增大,土体塑性区半径逐渐减小;增大土体弹性模量可以增大土体塑性区半径,但变化幅度相对较小;电流波形对土体塑性区中的应力会产生较大影响,而对土体弹性区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冲击 冲击波压力 应变硬化 土体应力 弹塑性界面 时程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被动协同定位空能资源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佩霞 赵越 +2 位作者 李赞 白豆 郝本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8,共10页
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为当今社会带来巨大便利,但其潜在的滥用现象对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面向无人机的监测与定位技术近年来得到广泛研究。针对远距低飞无人机难以准确定位的应用问题,提出以无源为主、有源为辅的主被动协同定位框架,... 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为当今社会带来巨大便利,但其潜在的滥用现象对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面向无人机的监测与定位技术近年来得到广泛研究。针对远距低飞无人机难以准确定位的应用问题,提出以无源为主、有源为辅的主被动协同定位框架,在基于到达时间差实现无源被动定位的基础上,引入支持往返到达时间测量的有源主动探测设备,择机对无人机进行主动式定位,补偿无源定位缺失的目标高程信息,从而提升无人机的三维定位精度。为充分挖掘主被动的协同定位潜力,文中深入探究无源被动定位节点预先部署的情况下,有源主动定位节点的空域和能域资源的配置方式,推导了主被动协同定位框架下的定位精度衡量指标,构建了空能资源联合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非线性收敛因子和记忆指导的改进灰狼优化的空能资源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针对无人机定位时,主被动协同定位效果优于无源被动定位,典型场景下高程定位精度显著提升约96.33%。此外,所提的空能资源优化算法在求解空能资源联合优化问题时,性能优于标准(传统)灰狼算法、改进灰狼算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定位 到达时间差 往返到达时间 改进灰狼优化 联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行波波形特征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雷击识别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艳婷 莫文斌 +2 位作者 白明远 梁栋 贾嵘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44,共14页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线路主保护速动性要求极高,线路受雷击干扰后引入大量高频暂态信号易引发线路保护误动作。针对此问题,首先根据行波的传播规律分析雷击后线路电压行波特征,得出雷击干扰与故障的特征差异。雷击干扰时,暂态过程中电压...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线路主保护速动性要求极高,线路受雷击干扰后引入大量高频暂态信号易引发线路保护误动作。针对此问题,首先根据行波的传播规律分析雷击后线路电压行波特征,得出雷击干扰与故障的特征差异。雷击干扰时,暂态过程中电压行波经线路边界反射后波头极性不发生改变,行波波头到达线路边界的时间间隔大。雷击故障时,电压行波经故障点反射后波头极性发生改变,行波波头到达线路边界的时间间隔小。然后,根据电压行波波形特征差异提出长短窗结合的雷击干扰识别方法。最后,利用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雷击干扰识别方案能够快速、可靠、准确地识别雷击干扰与故障情况,不受雷击位置、线路参数、雷电流参数和噪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雷击干扰识别 行波极性特征 行波时间特征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特征建模的往返时延预测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心语 衷璐洁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57-1963,共7页
为提升往返时延预测的准确性与实时性,在深入挖掘和分析影响其准确度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往返时延变化的短期随机性与长期平稳性,提出一种基于时序特征建模的往返时延预测方法GCA-RTT。通过构建门控卷积与自注意力机制相融合的时延历... 为提升往返时延预测的准确性与实时性,在深入挖掘和分析影响其准确度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往返时延变化的短期随机性与长期平稳性,提出一种基于时序特征建模的往返时延预测方法GCA-RTT。通过构建门控卷积与自注意力机制相融合的时延历史数据局部特征与长期依赖关系学习模型,实现更为精确、高效的往返时延预测。实验结果表明,GCA-RTT可以有效捕捉基于时间序列的往返时延变化特征,与其它神经网络预测方法比较,预测准确性明显提高且预测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返时延预测 时间序列 门控卷积 自注意力机制 局部特征 长期依赖 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