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鄱阳湖洪泛湿地植被碳利用率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对干旱的响应
1
作者 袁灿煜 李相虎 +4 位作者 张丹 蔺亚玲 谭志强 叶许春 孙童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8,共10页
为阐明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精确评估区域碳收支状况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稳定性,基于多源遥感影像融合生成的长时序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并结合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和光能利用率集成(LUE)模型解... 为阐明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精确评估区域碳收支状况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稳定性,基于多源遥感影像融合生成的长时序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并结合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和光能利用率集成(LUE)模型解析了1986-2020年间鄱阳湖洪泛湿地植被碳利用率(CUE)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对干旱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过去35 a间,鄱阳湖洪泛湿地植被碳利用率平均降低了44.08%,且碳利用率减小的区域面积覆盖了全湖区的63.99%;植被碳利用率的空间分别呈现出西南湖区>东部湖区>北部湖区的趋势,而在季节变化中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芦荻、蒌蒿群落及林地的碳利用率整体保持在较高水平,平均为0.35~0.44;相较于正常年份,干旱年份中鄱阳湖洪泛湿地有高达69.11%的区域其植被碳利用率出现下降,尤其是在夏季,所有湿地植被类型的碳利用率均有所减少,其中苔草和蓼子草-虉草群落的平均降幅为0.16;春季和冬季期间,多数湿地植被类型的碳利用率在干旱年份略有增加,特别是蓼子草-虉草群落和林地表现得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利用率(CUE) 时空格局 干旱效应 遥感数据融合 CASA模型 光能利用率集成模型 洪泛湿地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光能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龙明秀 吴振 +2 位作者 高景慧 高阳 杨宏新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3-77,共5页
大田条件下,利用C-340df光合仪,对12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初花期)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及生态因子(光合有效辐射、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和生理因子(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叶温)进行测定,探讨影响其光能利用效率(L... 大田条件下,利用C-340df光合仪,对12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初花期)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及生态因子(光合有效辐射、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和生理因子(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叶温)进行测定,探讨影响其光能利用效率(LUE)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1)品种胖多单株干质量最高,且LUE、WUE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属于高光合、低蒸腾、高水分利用品种;2)影响LUE的主要是生理因子(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而影响WUE的则为外界环境因子(光合有效辐射、大气温度、大气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光能利用效率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多枝柽柳光合作用及水分利用的生态适应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珊珊 陈曦 +3 位作者 王权 包安明 曹晓明 李平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082-3089,共8页
以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的建群种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自然状态,模拟降水、遮光处理以及降水和遮光双因子处理下,利用LI-6400光合作用系统和Model 3500植物水分压力室分别测定光合作用和... 以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的建群种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自然状态,模拟降水、遮光处理以及降水和遮光双因子处理下,利用LI-6400光合作用系统和Model 3500植物水分压力室分别测定光合作用和枝条水势,研究多枝柽柳枝条水势对浅层土壤水分和光照变化的响应,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能利用效率(LUE)的日进程。结果表明:这4种处理方式下,枝条水势随土壤水分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差异,趋势表现为黎明前枝条水势最高(-1.2 MPa),正午枝条水势最低(-3.2 MPa),太阳落山后枝条水势逐渐升高的趋势;WUE和LUE日变化呈现出近似双峰型抛物线,WUE日变化曲线在11:00和16:00有两个不明显的波峰,LUE日变化曲线在10:00和16:00出现两个明显波峰。当光照发生变化时,遮光处理下的WUE和LUE日变化都较自然状态下的日变化低,分别降低了1.5μmol CO2/mmol H2O的WUE和0.20×10-2μmol CO2/μmol APAR的LUE。研究表明,作为深根系植物的多枝柽柳,生存主要依靠地下水来补给水分,所以浅层土壤水分条件变化没有明显引起光合和蒸腾的响应。而午间光强、高温是构成多枝柽柳光抑制现象的主要原因,这是多枝柽柳长期在荒漠绿洲过渡带形成的对抗环境胁迫的一种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适应性 水分利用效率 光能利用效率 多枝柽柳 荒漠绿洲过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钾施肥处理对小麦光能利用率和光化学植被指数(PRI)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朝阳 牛铮 +1 位作者 汤泉 黄文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55-458,共4页
光化学植被指数PRI(photochemical reflectance index)为估算植被的光能利用率LUE(light use effi-ciency)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外界环境对PRI和LUE之间关系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水分含量、CO2浓度等等。文章... 光化学植被指数PRI(photochemical reflectance index)为估算植被的光能利用率LUE(light use effi-ciency)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外界环境对PRI和LUE之间关系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水分含量、CO2浓度等等。文章选择了不同氮、钾施肥量处理的小麦,测量其LUE和PRI,分析不同肥料处理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实验表明,氮、钾施肥量的增加将提高冠层光谱的PRI值和叶片内部叶绿素的含量,在此基础上提高小麦的LUE。对于不同氮、钾处理的小麦,PRI和LUE之间都获得了很好的相关关系,总的相关系数R2分别是0.7104和0.8534。随着氮、钾肥量的增加,PRI和LUE之间的相关性也在增加。对1,2,3份的氮施肥量,相关系数R2分别是0.6020,0.6404和0.8014;钾施肥量为1,2,3份时,R2分别为0.3791,0.6404和0.6769。因此,PRI不仅能够获可靠精度的LUE,并且为监测小麦的肥料状况提供了一种间接方法,这将为田间管理和精细农业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植被指数PRI 光能利用率(lue) 氮肥 钾肥 精细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麦草杂交F_2代光合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龙明秀 高景慧 +2 位作者 李波 吴振 高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156,共6页
在晴朗无云天气下,利用C-340 df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分别于分蘖期、拔节期和初花期对4个黑麦草品种(百盛Lolium perenne L.cv.Bison,邦德Lolium multiflorum L.cv.Abundant,多福L.perenne cv.Tove,卓越L.perenne cv.Eminent)及其杂交F2代... 在晴朗无云天气下,利用C-340 df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分别于分蘖期、拔节期和初花期对4个黑麦草品种(百盛Lolium perenne L.cv.Bison,邦德Lolium multiflorum L.cv.Abundant,多福L.perenne cv.Tove,卓越L.perenne cv.Eminent)及其杂交F2代的光合蒸腾速率、生态因子(光合有效辐射、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叶温)和生理因子(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进行测定,并同期测定叶片相对含水量,旨在从F2代中筛选出高光合、高水分利用率株系,并探讨影响黑麦草光合及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结果表明:121个F2代株系中,F2-2(百盛×多福)的净光合速率最高、蒸腾效率最低(P<0.05),为F2代中高光合、高水分利用率的最优株系;F2-2(百盛×多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蒸腾作用显著影响黑麦草叶片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P<0.05),气孔导度是影响黑麦草叶片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生理因子,可作为筛选高光合作物的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草 杂交F2代 水分利用效率 光能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光化学植被指数对叶片生化组分参数的敏感性 被引量:14
6
作者 吴朝阳 牛铮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46-354,共9页
光化学植被指数PRI定义为531nm和570nm处反射率的归一化植被指数,这一指数能够成功的估算叶片尺度、冠层尺度和景观尺度的光能利用率LUE,进而可以提高净初级生产力NPP的估算精度,因而PRI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很多干扰因素会对建立PR... 光化学植被指数PRI定义为531nm和570nm处反射率的归一化植被指数,这一指数能够成功的估算叶片尺度、冠层尺度和景观尺度的光能利用率LUE,进而可以提高净初级生产力NPP的估算精度,因而PRI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很多干扰因素会对建立PRI和LUE的关系产生影响,并且随着尺度的变化,干扰因素也在变化.因此,研究不同尺度下各种干扰因素对PRI的影响就显得更加必要和紧迫.基于这一点,利用PROSPECT和SAIL模型分别对叶片尺度和冠层尺度影响PRI的干扰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叶片尺度上,叶片的PRI对叶肉结构参数N和叶绿素浓度(Cab)变化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对于叶片的干物质浓度(Cm)和等效水厚(Cw)的变化敏感性弱;在冠层尺度上,叶面积指数、叶倾角分布、太阳高度角以及观测天顶角都会引起冠层PRI的变化.土壤类型对冠层的PRI不起决定作用,冠层自身的性质才是冠层尺度PRI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植被指数 光能利用率 叶片尺度 冠层尺度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光能利用率和产量对密度、施氮量及其互作的响应 被引量:18
7
作者 唐心龙 刘莹 +14 位作者 秦喜彤 张雨寒 王腾 李博 薛瑞锋 李济 李昊 石武良 李斌 李秋祝 王洪预 崔金虎 姜文洙 曹宁 张玉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64-1873,共10页
【目的】合理密植和施肥是提高雨养农业区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我们研究了半湿润雨养黑土农业区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及其互作对光能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挖掘东北玉米产量潜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 【目的】合理密植和施肥是提高雨养农业区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我们研究了半湿润雨养黑土农业区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及其互作对光能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挖掘东北玉米产量潜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于2017—2019年以郑单958(ZD958)为供试品种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种植密度为主区,分别为4.5×10^(4)株/hm^(2)(M4.5)、6.0×10^(4)株/hm^(2)(M6.0)、7.5×10^(4)株/hm^(2)(M7.5)和9.0×10^(4)株/hm^(2)(M9.0),施氮量为裂区,分别为N 120 kg/hm^(2)(N120)、180 kg/hm^(2)(N180)和240 kg/hm^(2)(N240),各处理均设3次重复。分析了玉米光能利用率(LUE),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籽粒产量、净光合速率(Pn)和叶面积指数(LAI)等指标。【结果】年度间玉米产量、干物质量、LAI、净光合速率(Pn)和光能利用率(LUE)差异均达显著水平。2017、2018、2019年玉米的光能利用率(LUE)平均分别为1.58%、1.99%和2.20%。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干物质量、LAI、光合速率(Pn)和LUE的影响均显著(P<0.05),在密度M7.5处理下,LUE和平均产量最高(2.07%和12219 kg/hm^(2)),在光合辐射较低年份(如2019年)可通过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来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LUE)和产量。施氮量对玉米干物质量和LAI有显著影响(P<0.05),LUE在N180处理下最高,平均为2.0%。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玉米产量、干物质量、LAI、光合速率(Pn)无显著影响,但对LUE影响显著,以M7.5+N240处理LUE平均值最高(2.16%),且密度对光能利用率(LUE)的影响(9.93%)大于施氮量的影响(6.01%)。【结论】在半湿润雨养黑土农业区,密度、密度与施氮量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玉米的光能利用率,密度的影响大于施氮量。适当增密(7.5×10^(4)株/hm^(2))和合理施氮量(N 180~240 kg/hm^(2))是实现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施氮量 叶面积指数 光能利用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算法的藏北高寒草甸的光能利用效率模拟
8
作者 付刚 沈振西 +4 位作者 张宪洲 石培礼 何永涛 武建双 周宇庭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9-247,共9页
光能利用效率(light use efficiency,LUE)是指初级生产力与植被冠层所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absorbe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APAR)之比,它反映了植被利用光能的能力。定量化生产力的时空变化是定量化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研... 光能利用效率(light use efficiency,LUE)是指初级生产力与植被冠层所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absorbe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APAR)之比,它反映了植被利用光能的能力。定量化生产力的时空变化是定量化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研究内容,而LUE作为光能生产力模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定量化生产力时空变化的基础。因此,定量化全球植被的LUE是定量化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MODIS光能利用效率算法,本研究模拟了2004-2005年藏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光能利用效率(LUEMODIS),并用观测的光能利用效率(LUEEC)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在MODIS算法中,日最低气温(Tamin)和饱和水汽压亏缺(VPD)分别被用来计算温度胁迫因子(Tscalar)和水分胁迫因子(Wscalar)。相关分析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Wscalar,Tscalar更能够解释观测的LUE的季节变化。2004和2005年的模拟值分别高估了约14.97%和16.57%的观测值,但配对T检验显示模拟值和观测值差异不显著,即基于MODIS的LUE算法在模拟藏北高寒草甸LUE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相关分析表明,观测的LUE与Tamin的相关性好于观测的LUE与平均气温的相关性,这表明在反应藏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LUE的季节变异方面,Tamin优于平均气温。总之,基于MODIS算法的LUE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定量化藏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能利用效率 高寒草甸 MODIS 藏北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射辐射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总初级生产力模拟的影响
9
作者 任小丽 何洪林 +4 位作者 张黎 葛蓉 曾纳 李攀 于贵瑞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98-1907,共10页
太阳辐射的散射组分能够增强植被冠层LUE(light use efficiency,光能利用率),因此需要在生产力模型中显式地加入散射辐射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模拟植被冠层光合作用.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改进光能利用率模型,增加散射辐射模块,... 太阳辐射的散射组分能够增强植被冠层LUE(light use efficiency,光能利用率),因此需要在生产力模型中显式地加入散射辐射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模拟植被冠层光合作用.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改进光能利用率模型,增加散射辐射模块,利用站点通量观测数据估计模型关键参数;结合区域尺度气象数据和遥感数据,模拟了2003—2008年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区域尺度GPP(gross primary production,总初级生产力),并量化了GPP模拟的不确定性,进而通过分析模型改进前后GPP空间分布及其不确定性的差异量化了散射辐射的作用.结果表明:考虑散射辐射对LUE的影响后,模型参数优化效果明显提升,青藏高原高寒草地GPP的模拟效果得到提升;2003—2008年青藏高原高寒草地GPP模拟值呈现东南部较大,西北部较小的空间格局,与不考虑散射辐射的结果一致,但GPP平均值由312.3 g/(m^2·a)增至341.7 g/(m^2·a),增幅约9.4%,说明不考虑散射辐射会低估青藏高原高寒草地GPP;GPP模拟值不确定性的空间分布与不考虑散射辐射的结果一致,但是平均不确定性大小有所降低,从9.15%降至8.66%.研究显示,若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GPP模拟中不考虑散射辐射,虽不会影响其空间格局,但会低估GPP模拟值的大小,同时增加其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辐射 光能利用率 总初级生产力 不确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耳草在西双版纳雾凉季的光合、蒸腾和光能、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蹇洪英 邹寿青 《中国草地》 CSCD 2002年第1期8-12,共5页
用CID - 30 1CO2 气体分析仪测定两耳草在西双版纳雾凉季的净光合速率Pn及相关因子 ,并计算水分利用效率 (WUE)和光能利用效率 (LUE)。结果表明 ,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是在PAR的影响下许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两者都呈单峰型 ... 用CID - 30 1CO2 气体分析仪测定两耳草在西双版纳雾凉季的净光合速率Pn及相关因子 ,并计算水分利用效率 (WUE)和光能利用效率 (LUE)。结果表明 ,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是在PAR的影响下许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两者都呈单峰型 ;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一致 ,13∶30前最高 ,此后有所下降 ,但仍维持较高水平。水分充足是两耳草在雾凉季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耳草 雾凉季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度 水分利用效率 光能利用效率 暖季型草坪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