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经历影响个体成年后行为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婷 朱熊兆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74-1280,共7页
既往研究已证实早期经历与个体成年后的行为密切相关,然而早期经历对个体成年后的行为产生长期影响的分子生物机制并不清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因素在早期经历调控成年个体行为中发挥了重要功能。表观遗传是研究没有DNA... 既往研究已证实早期经历与个体成年后的行为密切相关,然而早期经历对个体成年后的行为产生长期影响的分子生物机制并不清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因素在早期经历调控成年个体行为中发挥了重要功能。表观遗传是研究没有DNA序列变化,但是可遗传和可逆转的基因组功能的调控。本文试图从早期经历参与调控个体成年后行为表现以及基因表达的相关表观遗传学修饰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经历 表观遗传学 DNA甲基化 HPA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轻症抑郁患者的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及疗效因子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宇 苑成梅 +8 位作者 孙霞 曹岚 卢卫红 陈涵 叶尘宇 陈华 薛莉莉 张亚 方贻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36-1140,共5页
目的评估自主编制的针对轻症抑郁患者的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手册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后对照设计,比较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前后患者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分析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共入组23例患者,其抑郁... 目的评估自主编制的针对轻症抑郁患者的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手册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后对照设计,比较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前后患者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分析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共入组23例患者,其抑郁症状、生活质量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这种改变在随访的24、36和48周仍持续存在。生活质量是预测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效果的重要变量(β=-0.436,Wals=4.246,P=0.039)。结论自主编制的结构式轻症抑郁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手册疗效肯定、持久,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症抑郁 结构式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生活质量 领悟社会支持 早年创伤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失调与后期过敏性疾病发病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柳园 王亚娟 +4 位作者 石磊 龚杰 廖欣怡 何方 胡雯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743-749,共7页
目的探索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失调是否增加后期过敏性疾病的发病风险。方法建立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失调小鼠模型后对其多次重复腹腔注射过敏原OVA(ovalbumin,卵清蛋白),观察其特异性免疫学指标血清IgE水平的变化。结果 OVA干预前,3组小鼠血清... 目的探索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失调是否增加后期过敏性疾病的发病风险。方法建立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失调小鼠模型后对其多次重复腹腔注射过敏原OVA(ovalbumin,卵清蛋白),观察其特异性免疫学指标血清IgE水平的变化。结果 OVA干预前,3组小鼠血清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9天、第36天和第43天时,抗生素高剂量组血清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到第43天时,抗生素低剂量组血清IgE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P<0.05)。结论多次腹腔注射OVA致敏可使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失调小鼠血清IgE水平显著升高,且生命早期抗生素致菌群失调引起的菌群结构的变化可能持续至生命后期,对后期机体免疫功能的发育产生持久的影响。提示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导致过敏性疾病发病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早期 抗生素 菌群失调 过敏性疾病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身世及早年经历 被引量:3
4
作者 苏小东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6-111,共6页
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身世及早年经历,无疑会对其统领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认真对待并予以准确解读。但长期以来,研究者大多未经考证即将口碑和方志资料视为信史,结果造成对丁汝昌早年经历的以假乱真的研究现状... 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身世及早年经历,无疑会对其统领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认真对待并予以准确解读。但长期以来,研究者大多未经考证即将口碑和方志资料视为信史,结果造成对丁汝昌早年经历的以假乱真的研究现状。有鉴于此,本文依据现有的档案资料,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详细考证:一是丁汝昌的身世及从军之谜,二是丁汝昌在淮军中的表现及官职升迁,三是子虚乌有的丁(汝昌)、刘(铭传)交恶。惟因相关资料匮乏,对有关丁汝昌早年经历的某些目前无法印证的孤证或难辨真伪者,则说明存疑以待将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汝昌 北洋海军提督 身世 早年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圣陶 罗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9-142,共4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坚持监督、教育与惩治工作"三结合",形成了人民群众监督的强大态势,持之以恒地开展了党风廉政教育,并坚决惩治了违法违纪分子,充分发挥了教育的基础作用和惩治的警示作用。在新形势下,农...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坚持监督、教育与惩治工作"三结合",形成了人民群众监督的强大态势,持之以恒地开展了党风廉政教育,并坚决惩治了违法违纪分子,充分发挥了教育的基础作用和惩治的警示作用。在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必须以法制框架为统筹,坚持做好教育、舆论监督、信访和法制工作,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塑造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勤政廉政的高尚风范;正确引导舆论监督,形成新闻传媒网络的"监督大军";做好县级和县以下信访工作,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于基层;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发挥法制的惩防并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经验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苏轼岭海山水诗与“天地境界” 被引量:5
6
作者 程磊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95-100,共6页
苏轼岭海山水诗是其晚年生命实践与人生哲思的艺术外化:首先是超越世俗功利而体认自我本体性之孤独存在,然后是融入无穷宇宙以成就自我无待之自由生命,兼能执著现实承当士道文心,最后是以和陶范式开掘内在心性境界,由诗艺风格之平淡发... 苏轼岭海山水诗是其晚年生命实践与人生哲思的艺术外化:首先是超越世俗功利而体认自我本体性之孤独存在,然后是融入无穷宇宙以成就自我无待之自由生命,兼能执著现实承当士道文心,最后是以和陶范式开掘内在心性境界,由诗艺风格之平淡发溢为生命精神之平淡,完成诗、人、道之圆满统一。它标志着苏轼经由山水审美而追求内在超越,肯定个体感性生命又调谐社会理性要求,尽性以至命,塑建全新理想人格而达到"天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岭海山水诗 生命实践 人格塑建 天地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增生平考述 被引量:2
7
作者 冯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6-159,共4页
徐增是明末清初颇有影响的诗人,同时也是有名的编选家、批评家。他一生经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顺治、康熙六朝,与当时文人交游非常广泛。徐增生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卒年不得而知。经考证,他一生经历了早慧的青少年时代、多病坎... 徐增是明末清初颇有影响的诗人,同时也是有名的编选家、批评家。他一生经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顺治、康熙六朝,与当时文人交游非常广泛。徐增生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卒年不得而知。经考证,他一生经历了早慧的青少年时代、多病坎凛的壮年、漂泊凄清的中年和著述向佛的晚年。对徐增生平的考察,可以使我们全面了解徐增其人,进而能够深入理解其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增 明末清初 生平 考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南渡词人康与之生平事迹考述
8
作者 刘尊明 徐海梅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32,共7页
康与之为北宋末年、南渡初期著名词人,才思敏捷,性情滑稽,擅长宫廷应制乐章,词风近于柳永,故世人并称"康、柳"。然康与之为人却较为复杂,渡江之初以上《中兴十策》而名噪一时,后因投靠秦桧,有秦府"狎客"之号,且多... 康与之为北宋末年、南渡初期著名词人,才思敏捷,性情滑稽,擅长宫廷应制乐章,词风近于柳永,故世人并称"康、柳"。然康与之为人却较为复杂,渡江之初以上《中兴十策》而名噪一时,后因投靠秦桧,有秦府"狎客"之号,且多贪滥腐化、陷害忠良等恶行,以致声名扫地,遗臭千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南渡词人 康与之 生平事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童年期家庭不良经历与个体成年早期生活机会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丹阳 李蕤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21,共9页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以生命历程理论为视角,分析童年期家庭不良经历对个体成年早期生活机会的影响。研究发现童年期遭受忽视、父母精神异常等家庭不良经历对个体成年早期的生活机会具有显著影响,而遭受忽视强度以及父母精...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以生命历程理论为视角,分析童年期家庭不良经历对个体成年早期生活机会的影响。研究发现童年期遭受忽视、父母精神异常等家庭不良经历对个体成年早期的生活机会具有显著影响,而遭受忽视强度以及父母精神异常的持续时间亦对成年早期的生活机会产生显著影响。相对于未发生忽视、父母精神异常等家庭不良经历的个体,经受家庭不良经历的个体,其生命事件发生时机出现延迟,且社会经济地位相对弱势,对成年早期的生活机会具有不利影响。上述发现揭示了童年期家庭不良经历对个体成年早期生活机会的微观作用机制,即童年期负向经历的存在和持续,通过作用与改变成年早期生命事件的发生时机、模式和机会结构,实现生命历程的累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 家庭不良经历 成年早期 生活机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