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级ZnO:Eu,Li红色荧光材料 被引量:15
1
作者 康明 谢克难 +5 位作者 卢忠远 藤元成 戴亚堂 孙蓉 熊小利 许丕池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68,共4页
以乙酸锌为主要原料,探讨了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级ZnO:Eu,Li红色荧光材料的制备工艺;同时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仪、荧光光度计对合成产物的结构和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掺杂元素铕和锂的摩尔比为4... 以乙酸锌为主要原料,探讨了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级ZnO:Eu,Li红色荧光材料的制备工艺;同时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仪、荧光光度计对合成产物的结构和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掺杂元素铕和锂的摩尔比为4∶1、乙酸锌与柠檬酸三铵的摩尔比为1∶2、煅烧温度为600℃的条件下,可以合成出ZnO:Eu,Li红色荧光粉体,其粒径在70nm左右,发射峰值波长为620nm,掺杂元素Eu和Li均已进入到ZnO晶格中,形成了以Eu3+为发光中心的六方晶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荧光 ZnO:Eu li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的Li_(4-3x)Eu_x(MoO_4)_2微晶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涛 梁鸿霞 +6 位作者 周婷 钟诚 冯弘 刘梦娇 赖欣 毕剑 高道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6-191,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Li4-3xEux(MoO4)2系列红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荧光分析(FL)对产物的微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分析。XRD分析表明,制备的Li4-3xEux(MoO4)2微晶均为白钨矿四方结构。SEM结果显示:随着x的...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Li4-3xEux(MoO4)2系列红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荧光分析(FL)对产物的微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分析。XRD分析表明,制备的Li4-3xEux(MoO4)2微晶均为白钨矿四方结构。SEM结果显示:随着x的增大,Li4-3xEux(MoO4)2微晶的晶粒尺寸相应减小,在0.2~0.5μm之间变化。荧光分析结果表明:源于Eu3+的5D0→7F2和5D0→7F1电荷转移的592 nm和614 nm的特征发射峰显现明显,后者的发射强度远远大于前者。随着x的增大,样品中Eu3+的两个特征发射峰的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x=1.0时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4-3xEux(MoO4)2微晶 水热法 制备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阴极材料Li(Co_xAl_(1-x))O_2的溶胶-凝胶法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史延慧 郝万君 +1 位作者 陈岗 冯守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97-500,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方法合成了锂二次电池阴极材料 Li( Cox Al1 - x) O2 ,并采用 XRD方法分析了材料的相变过程、烧结时间对材料合成的影响及不同 Al/Co比掺杂对材料相变的影响 ,并进行了结构表征 .研究表明 ,材料结构随 Al固溶度的增大及... 采用溶胶 -凝胶方法合成了锂二次电池阴极材料 Li( Cox Al1 - x) O2 ,并采用 XRD方法分析了材料的相变过程、烧结时间对材料合成的影响及不同 Al/Co比掺杂对材料相变的影响 ,并进行了结构表征 .研究表明 ,材料结构随 Al固溶度的增大及温度的升高呈现出 a轴缩短 ,c轴伸长的趋势 .材料晶相稳定温度在60 0~ 90 0℃之间 ,烧结时间在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阴极材料 溶胶-凝胶 li(CoxAl1-x)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溶剂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Li_3V_2(PO_4)_3/C高倍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唐艳 钟本和 +4 位作者 郭孝东 刘恒 钟艳君 聂翔 唐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69-874,共6页
以有机-水为混合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C,选取乙醇、乙二醇和1,2-丙二醇为有机溶剂,聚丙烯酸(PAA)为碳源和螯合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恒流充放电以及循环伏安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产物... 以有机-水为混合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C,选取乙醇、乙二醇和1,2-丙二醇为有机溶剂,聚丙烯酸(PAA)为碳源和螯合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恒流充放电以及循环伏安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产物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XRD测试结果表明所有溶剂制备的样品结晶良好,有机溶剂的加入不影响Li3V2(PO4)3材料的晶型结构.恒流充放电结果表明有机溶剂的加入改善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以1,2-丙二醇-水为溶剂的样品电化学性能最好,在3.0-4.5V电压范围内,0.1C(1C=150mA·g-1)倍率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2.89mAh·g-1,10C倍率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25.42mAh·g-1,循环700周后容量保持率为95.79%,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与循环性能;在3.0-4.8V电压范围内倍率性能较差.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混合溶剂制备的样品呈片状和针状,这种形状有利于锂离子的扩散,因此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3V2(PO4)3 溶胶-凝胶法 混合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2CO_3抑制碱-集料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莫祥银 许仲梓 吴科如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0-40,64,共2页
关键词 li2CO3 -集料反应 li/Na摩尔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X]e^(-[1])(X=FH,OH_2,NH_3)的光电性质从头算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洪涛 韩奎 李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68-1472,共5页
在MP2理论水平上采用6-311G基组系列计算了一价阴离子van der Waals复合物[Li…X]e^(-[1])(X=FH,OH_2,NH_3)的偶极矩(μ)、平均极化率(α)以及平均一阶超极化率(β),讨论了基组效应和电子相关效应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比较了价电子对复合... 在MP2理论水平上采用6-311G基组系列计算了一价阴离子van der Waals复合物[Li…X]e^(-[1])(X=FH,OH_2,NH_3)的偶极矩(μ)、平均极化率(α)以及平均一阶超极化率(β),讨论了基组效应和电子相关效应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比较了价电子对复合物一阶超极化率的贡献.在MP4(SDQ)/6-311++G(2df,2pd)水平上计算得到[Li…FH]e^(-[1])的μ=2.5633 a.u.,α=1.0476×10~3 a.u.,β=1.0948×10~5 a.u.;[Li…OH_2]e^(-[1])的μ=2.3204 a.u.,α=1.2201×10~3 a.u.,β= 2.1410×10~5 a.u.;[Li…NH_3]e^(-[1])的μ=2.4687 a.u.,α=1.4817×10~3 a.u.,β=3.4040×10~5 a.u.,计算结果表明,三种一价阴离子复合物分子均具有非常大的一阶超极化率,而一个价电子对复合物的一阶超极化率的贡献超过1.0×10~5 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一阶超极化率 从头算 )(X=FH OH_2 NH_3) HO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OH-SO3Li/P(VDF-HFP)/HAP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巩桂芬 徐阿文 +2 位作者 邹明贵 邢韵 辛浩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82,共8页
以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纳米羟基磷灰石(HAP)和聚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磺化物(EVOH-SO3Li)为原料进行高压共混静电纺丝,制备出EVOH-SO3Li/P(VDF-HFP)/HAP锂离子电池隔膜。利用FTIR,SEM,电化学工作站和电池检测系统对隔膜进... 以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纳米羟基磷灰石(HAP)和聚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磺化物(EVOH-SO3Li)为原料进行高压共混静电纺丝,制备出EVOH-SO3Li/P(VDF-HFP)/HAP锂离子电池隔膜。利用FTIR,SEM,电化学工作站和电池检测系统对隔膜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EVOH-SO3Li隔膜为粗细均匀的三维网络结构,加入P(VDF-HFP)和HAP后,EVOH-SO3Li/P(VDF-HFP)/HAP复合隔膜呈现出树枝形状的三维网状结构,提高了隔膜的孔隙率和吸液率,与纯EVOH-SO3Li隔膜相比,分别提高了37.5%和91.6%。同时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组装的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稳定窗口为5.65V,界面阻抗降至184.24Ω,离子电导率则提高至2.686×10^-3 S·cm^-1;在0.5 C放电电流下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6.69%,与EVOH-SO3Li隔膜相比各项性能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隔膜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 EVOH-SO3li 纳米羟基磷灰石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2O-Al_2O_3-SiO_2系统微晶玻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娄广辉 何峰 钮峰 《国外建材科技》 2004年第2期9-11,21,共4页
L i2 O- Al2 O3- Si O2 系统微晶玻璃是微晶玻璃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这种微晶玻璃的主要性能是低膨胀 ,耐高温 ,耐热冲击性 ,其应用非常广泛。文中综合评述了锂铝硅微晶玻璃的研究状况 ,并对β-石英固熔体和β-锂辉石固熔体微晶玻璃的组... L i2 O- Al2 O3- Si O2 系统微晶玻璃是微晶玻璃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这种微晶玻璃的主要性能是低膨胀 ,耐高温 ,耐热冲击性 ,其应用非常广泛。文中综合评述了锂铝硅微晶玻璃的研究状况 ,并对β-石英固熔体和β-锂辉石固熔体微晶玻璃的组分及热处理制度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晶核剂 li2O-Al2O2-SiO2系统 β-锂辉石固熔体 β-石英固熔体 石英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温变压对LI吸附-流动方程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魏亚玲 张学梅 +2 位作者 程实 李东 徐光逸隆 《煤质技术》 2017年第1期9-12,共4页
LI吸附-流动方程可准确地度量压力和温度对煤的吸附能力的影响。在恒压条件下,LI吸附-流动方程求温度偏导(V/T)_p小于零,即温度变化对煤的吸附能力起着明显影响,随着温度的增减可使煤的吸附能力降低或增高。在恒温条件下,LI吸附-流... LI吸附-流动方程可准确地度量压力和温度对煤的吸附能力的影响。在恒压条件下,LI吸附-流动方程求温度偏导(V/T)_p小于零,即温度变化对煤的吸附能力起着明显影响,随着温度的增减可使煤的吸附能力降低或增高。在恒温条件下,LI吸附-流动方程求压力偏导(V/p)_T大于零,即压力变化对煤的吸附能力同样也起着影响,随着吸附压力的增减可使煤的吸附能力增加或降低。将LI吸附-流动方程进行全微分,即变温变压的综合作用下导致吸附温度、吸附压力对煤的吸附能力的共同影响。最后采用了煤在温度和压力综合影响下的吸附性能及气含量预测数据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吸附-流动方程 吸附能力 温度偏导 压力偏导 全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二酸辅助溶胶-凝胶法合成Li_4Ti_5O_(12)及其电化学性能
10
作者 唐盛贺 李大光 +2 位作者 李军 周燕 陶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0-162,共3页
以己二酸为络合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具有优良电化学性能的电极材料Li4Ti5O12。采用XRD、SEM、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该法制备的样品为颗粒细小均匀的立方尖晶石Li4Ti5O12纯相,并... 以己二酸为络合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具有优良电化学性能的电极材料Li4Ti5O12。采用XRD、SEM、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该法制备的样品为颗粒细小均匀的立方尖晶石Li4Ti5O12纯相,并显示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0.1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69.59mAh/g,经过30充放电循环后仍然保持在158.17mAh/g。在2.0C倍率下,其可逆容量仍可达到124mAh/g,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4TI5O12 己二酸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核剂对Li2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刘树江 卢安贤 +1 位作者 肖卓豪 杨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05期338-340,355,共4页
通过传统熔体冷却法制得了以P2O5和TiO2为晶核剂的Li2O-Al2O3-SiO2系统基础玻璃,并经过热处理制得了微晶玻璃。利用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晶化试样的物相和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着重探索了不同晶核剂对玻璃... 通过传统熔体冷却法制得了以P2O5和TiO2为晶核剂的Li2O-Al2O3-SiO2系统基础玻璃,并经过热处理制得了微晶玻璃。利用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晶化试样的物相和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着重探索了不同晶核剂对玻璃析晶、微晶玻璃结构、微晶玻璃力学和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更有利于玻璃析晶,但以P2O5为晶核荆的微晶玻璃具有更好的力学和热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O-AL2O3-SIO2 微晶玻璃 晶核剂 β-石英固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制备Li_(4-3x)Eu_x(WO_4)_2微晶及发光性能
12
作者 梁鸿霞 李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2-144,共3页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Li_(4-3x)Eu_x(WO_4)_2系列红色荧光粉。通过荧光分析(FL)、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所得粉体的发光性能、颗粒大小及形貌和物相进行表征分析。XRD分析表明制备的Li_(4-3x)Eu_x(WO_4)_2微晶均为白钨矿四方结构;...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Li_(4-3x)Eu_x(WO_4)_2系列红色荧光粉。通过荧光分析(FL)、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所得粉体的发光性能、颗粒大小及形貌和物相进行表征分析。XRD分析表明制备的Li_(4-3x)Eu_x(WO_4)_2微晶均为白钨矿四方结构;SEM结果显示随着x的增大,Li_(4-3x)Eu_x(WO_4)_2微晶的晶粒尺寸相应增大,在0.1~0.5μm之间变化。荧光分析结果表明该荧光粉可被近紫外(395nm)光有效激发,最大发射波长位于614nm,获得纯正的红光。随着x的增大,样品中Eu^(3+)的593nm和614nm处两个特征发射峰的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x=1.0时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4-3xEux(WO4)2微晶 固相法 制备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V3O8及性能研究
13
作者 王恩通 姜姗姗 《世界有色金属》 2016年第1期97-98,共2页
钒酸锂(Li1+xV3O8)具有比容量大的优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选材。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V3O8,通过实验分析方法研究Li1+xV3O8的恒流充放电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V3O8的放电比容量进行... 钒酸锂(Li1+xV3O8)具有比容量大的优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选材。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V3O8,通过实验分析方法研究Li1+xV3O8的恒流充放电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V3O8的放电比容量进行定量分析,从结构与充放电机理、合成方法等方面出发进行性能测试和比较。实验分析得出,该材料能的电化学性能优于传统产品,充放电的容量较高,性能优越,为优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V3O8制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锂离子电池 li1+XV3O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热还原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氟代聚阴离子型嵌/脱锂材料LiVPO_4F/C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志鹏 郭琳昱 +6 位作者 郭超 赵盟盟 王雪华 金钊 罗晋花 王鑫 冯季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0-706,共7页
采用碳热还原辅助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 VPO4F/C,探讨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所制备材料纯度、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恒流充放电,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循环伏安(CV)等手段对不... 采用碳热还原辅助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 VPO4F/C,探讨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所制备材料纯度、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恒流充放电,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循环伏安(CV)等手段对不同煅烧温度和时间所得的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当煅烧时间为4 h时,温度为450°C时,能够得到纯相Li VPO4F/C,在0.1C、0.5C和1.0C倍率下,电池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93.2、175.6和173.7 m Ahg-1.随着煅烧温度升高,Li3V2(PO4)3杂相逐渐增多,650°C煅烧后的材料Li3V2(PO4)3成为主相.优化煅烧时间也能够有效控制Li3V2(PO4)3杂相的生成,能得到电化学性能良好的Li VPO4F/C.当煅烧温度为550°C时,反应3 h后得到的产物综合电化学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溶胶-凝胶 碳热还原 li VPO4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2-)_4掺杂对Nasicon型Li_3Fe_2(PO_4)_3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勃 何臖 +2 位作者 华正伸 王新 彭会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8-114,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用SO^(2-)_4部分代替Li_3Fe_2(PO_4)_3中的PO^(3-)_4阴离子制得Li_(3-x)Fe_2(PO4)_(3-x)(SO_4)_x(x=0~0.90)正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充放电技术、循环伏安特性测试及电化学阻抗谱表征了掺杂材料的相组成及电化学性能.... 采用溶胶-凝胶法用SO^(2-)_4部分代替Li_3Fe_2(PO_4)_3中的PO^(3-)_4阴离子制得Li_(3-x)Fe_2(PO4)_(3-x)(SO_4)_x(x=0~0.90)正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充放电技术、循环伏安特性测试及电化学阻抗谱表征了掺杂材料的相组成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SO^(2-)_4主要以固溶形式存在于Li_3Fe_2(PO_4)_3中,产物中还伴有少量Fe_2O_3第二相析出.SO^(2-)_4掺杂使Li_3Fe_2(PO_4)_3的放电容量呈抛物线形规律变化,并在掺杂浓度x=0.60时达到最佳值,该样品在0.5C倍率下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11.59 mA·h/g,比未掺杂的样品提高了18.4%;60次循环充放电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6%;将该样品的放电倍率由0.5C逐渐提高至5C,再降至0.5C,并在每个倍率下循环10次,材料的最终放电容量仍能达到首次放电容量的97%.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SO^(2-)_4掺杂使材料的氧化还原性能增强,电池内阻减小,极化程度降低及Li^+扩散系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Nasicon型li3Fe2(PO4)3 SO(2-)4掺杂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2O对Li2O-Al2O3-SiO2系低热膨胀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乾晨 王静 +1 位作者 韩建军 谢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1-545,577,共6页
研究采用二步法,以TiO2+ZrO2作为复合晶核剂制备了Li2O-Al2O3-SiO2(LAS)低热膨胀微晶玻璃,并分析了Li2O含量对微晶玻璃相关性能的影响。采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热膨胀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微晶玻璃样... 研究采用二步法,以TiO2+ZrO2作为复合晶核剂制备了Li2O-Al2O3-SiO2(LAS)低热膨胀微晶玻璃,并分析了Li2O含量对微晶玻璃相关性能的影响。采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热膨胀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微晶玻璃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Li2O含量从6 mol%提高至10 mol%,LAS玻璃的Tg由680℃降低至657℃,Tp由844℃降低至789℃。在相同热处理制度下,随着Li2O含量的上升LAS系统微晶玻璃中主晶相由β-石英固溶体转变为β-锂辉石固溶体。当Li2O含量为8 mol%,晶化温度为820℃时,LAS玻璃获得最低的热膨胀系数12.5×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li2O含量 β-石英固溶体 β-锂辉石固溶体 热膨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正极材料Li[Li_(0.2)Mn_(0.54)Ni_(0.13)Co_(0.13-x)Al_x]O_2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17
作者 杜运 张海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103,107,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层状正极材料Li[Li0.2Mn0.54Ni0.13Co0.13-xAlx]O2(x=0,0.05,0.13)。用X射线衍射(XRD)、循环伏安(CV)和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在900℃空气氛围下煅烧12h制...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层状正极材料Li[Li0.2Mn0.54Ni0.13Co0.13-xAlx]O2(x=0,0.05,0.13)。用X射线衍射(XRD)、循环伏安(CV)和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在900℃空气氛围下煅烧12h制备的Li[Li0.2Mn0.54Ni0.13Co0.08Al0.05]O2晶型较好,具有α-NaFeO2型层状结构。室温,2.0~4.8V下,0.1C倍率下最高放电比容量达到268.3mAh/g,0.2C倍率下循环50次后比容量依然高达238.1mAh/g,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正极材料 溶胶-凝胶法 Al3+掺杂 li[li0.2Mn0.54Ni0.13Co0.13]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3V2-xMgx(PO4)3/C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18
作者 张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11-2016,共6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Mg2+掺杂Li3V2-xMgx(PO4)3/C(x=0,0.01,0.05,0.09)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和分析,通过恒流测试、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测试对样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Mg2+掺杂Li3V2-xMgx(PO4)3/C(x=0,0.01,0.05,0.09)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和分析,通过恒流测试、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测试对样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量的掺杂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当倍率为0.2 C,充放电电压为2-4.3 V,材料Li3V1.95Mg0.05(PO4)3/C表现出最优的电化学性能,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62.1 mAh·g^-1。经过不同倍率的充放电循环后,其初始容量保持率可达98.5%,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掺杂 电化学性能 li3V2(PO4)3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新型红色荧光粉Li_2SrSiO_4:Eu^(3+)的合成及性质 被引量:10
19
作者 翟永清 王欣 +2 位作者 冯仕华 刘毅兰 游志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27,共4页
以金属硝酸盐为原料,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凝胶-燃烧法合成了新型红色荧光粉Li2SrSiO4:Eu3+,用红外分光光度计、X射线粉末衍射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研究了该荧光粉的形成过程、结构及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凝胶燃烧所得前驱物在700... 以金属硝酸盐为原料,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凝胶-燃烧法合成了新型红色荧光粉Li2SrSiO4:Eu3+,用红外分光光度计、X射线粉末衍射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研究了该荧光粉的形成过程、结构及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凝胶燃烧所得前驱物在700℃焙烧3h即得目标产物Li2SrSiO4:Eu3+,其晶体结构属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3121,晶胞参数:a=0.5012nm,c=1.2360nm;激发光谱为一宽带,最大激发峰位于396nm处;最强的发射峰位于618nm处,是典型的Eu3+的5D0→7F2跃迁导致的;当Eu3+掺杂摩尔分数x在0.04~0.24的范围内时,随Eu3+浓度的增加,发光强度逐渐增强,无浓度猝灭现象发生。由于该荧光粉能够有效吸收396nm附近的近紫外光,因此适合做350~410nm InGaN管芯激发的白光发光二极管用高亮度红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SrSiO4:Eu3+ 红色荧光粉 白光发光二极管 凝胶-燃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钛酸锂的三乙醇胺辅助溶胶-凝胶法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8
20
作者 麦发任 吴显明 +3 位作者 陈上 曾姝 刘金练 赵俊海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2-125,111,共5页
以三乙醇胺为配位剂,Ti(OC4H9)4和LiAc·2H2O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Li4Ti5O12。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和恒流充放电分析检测产物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 以三乙醇胺为配位剂,Ti(OC4H9)4和LiAc·2H2O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尖晶石Li4Ti5O12。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和恒流充放电分析检测产物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配位剂的用量对Li4Ti5O12结构及电化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其中三乙醇胺与Ti摩尔比为0.8时,Li4Ti5O12具有良好的的电化学性能。1.0C下,其首次放电容量为153.0mAh·g-1,35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仍为139.9mAh·g-1,容量保持率为9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li4TI5O12 溶胶-凝胶 三乙醇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