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公共服务水平的空间不均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毅 靳诚 +3 位作者 朱英明 陆玉麒 马颖忆 丁正山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3-123,共11页
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域,基于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将可达性分析与地统计分析相结合,研究浙江省2014年公共服务设施综合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浙江省公共服务设施综合水平总体较高,但空间不均衡特征显著,大体上由东向... 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域,基于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将可达性分析与地统计分析相结合,研究浙江省2014年公共服务设施综合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浙江省公共服务设施综合水平总体较高,但空间不均衡特征显著,大体上由东向西、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公共服务设施综合水平集聚分布特征明显,东北部平原地区高水平集聚,西南部边缘山区低水平集聚;公共服务设施综合水平与人口分布空间相关性较强,大部分人口分布于等级较高的地区.地形地貌区域分异对浙江省公共服务综合水平的地域差异起基础性作用,以人口规模和收入水平为主导的需求因素驱动公共服务综合水平空间分异,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水平和供给能力共同影响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以区域投资和公共服务支出为代表的政策制度因素也会诱导公共服务水平空间不均衡.本文从可达性视角综合测度了区域公共服务的不均衡特征及其与人口分布的空间关系,可为促进区域之间的社会公平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综合水平 空间不均衡 可达性 影响因素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出行模式下的城市时空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胡继华 钟广鹏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3,共5页
传统的空间可达性不能反映不同OD间可达程度的差异,为此,研究提出了在地铁出行模式下的城市时空可达性表达模型。该模型以地铁站点的服务范围作为研究的基本单元,各服务范围包含了不同种类与数量的兴趣点,模型以兴趣点的可自由活动时间... 传统的空间可达性不能反映不同OD间可达程度的差异,为此,研究提出了在地铁出行模式下的城市时空可达性表达模型。该模型以地铁站点的服务范围作为研究的基本单元,各服务范围包含了不同种类与数量的兴趣点,模型以兴趣点的可自由活动时间作为时间约束,以可达范围作为空间约束,研究地铁两站点在时间和空间的共同约束下相对于整个区域的时空可达情况。通过对广州市地铁网的实例研究与分析,证明了该模型可以实现面向个人的可达性表达,提高了时空可达性研究的实用价值与应用水平,丰富了城市交通规划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点 时空可达性 兴趣点 服务范围 城市交通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可达性服务水平下的上海轨道交通末班车时刻表衔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凌翔 吴强 陈颖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6-50,55,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末班车时刻表衔接情况决定了乘客晚间出行的可达性水平。针对上海轨道交通线网末班车时刻表衔接工作异常复杂且成效不佳的问题,提出轨道交通乘客时空可达性服务水平下的末班车时刻表编制思路:将解决末班车街接问题的目标转... 城市轨道交通末班车时刻表衔接情况决定了乘客晚间出行的可达性水平。针对上海轨道交通线网末班车时刻表衔接工作异常复杂且成效不佳的问题,提出轨道交通乘客时空可达性服务水平下的末班车时刻表编制思路:将解决末班车街接问题的目标转换为乘客在某一时间节点前进入路网中某一站,可实现网络中任意两点之间可达。并给出了具体的编制方法。以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作为实例,给出上海轨道交通末班车时刻调整方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末班车 时刻表编制 时空可达性服务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市卫生资源需求测度及其时空格局研究
4
作者 敖荣军 汤慧 +3 位作者 伊尔凡江·艾合买提江 赵芮 谭爽 强婷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8-918,共11页
测度地区卫生资源需求是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卫生资源空间配置的前提.综合考虑地区卫生资源需求决定因素及空间相互作用,构建卫生资源需求指数,分析2000年—2010年中国卫生资源需求在地市之间的分布及变化.结果发现,中国卫生资源需求自... 测度地区卫生资源需求是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卫生资源空间配置的前提.综合考虑地区卫生资源需求决定因素及空间相互作用,构建卫生资源需求指数,分析2000年—2010年中国卫生资源需求在地市之间的分布及变化.结果发现,中国卫生资源需求自西向东呈“高-低-高”的总体空间格局.西部的青海、西藏、新疆和川西地区主要因为居民健康需要水平高,卫生资源需求中高值地市连片分布,形成青藏地区高值集聚区和以藏中为核心的中国西部卫生资源需求热点区域.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因为卫生服务可及性高,卫生资源需求中高值地市集中分布,形成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高值地市集聚区和以苏浙沪为核心的中国东部卫生资源需求热点区域.中部地域整体上居民健康需要和卫生服务可及性较低,连片分布卫生资源需求低值地市,其中广州、武汉、成都等部分省会城市和豫北地区因卫生服务可及性较高,川云桂黔地区因健康需要水平较高而成为卫生资源需求中高值区,形成以甘川陕晋豫鄂湘为主的低值地市集聚区和以甘陕鄂湘赣为核心的中国卫生资源需求冷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资源需求指数 健康需要 卫生服务可及性 时空格局 中国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时空分异、收敛特征及演进趋势
5
作者 胡庆山 宋凯 +1 位作者 曹际玮 张殿祥 《体育科学》 2025年第8期25-37,共13页
把握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时空分异及动态演化特征,对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衡可及、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多维视角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并采用Dagu... 把握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时空分异及动态演化特征,对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衡可及、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多维视角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收敛模型和马尔可夫链等方法,研究系统分析了其时空分异、收敛特征及动态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整体趋升态势明显,但“由西向东逐渐增强”的空间分异格局未发生根本性改变;2)东、西部地区的内部差异呈缩小之势,而全国层面和中部地区的内部差异则呈扩大之势;区域间净差异是导致区域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其贡献程度近年呈缩小之势;3)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与条件β收敛特征,朝各自稳态水平演进;我国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具备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面临两极分化和低水平地区增长乏力的潜在风险。对此,研究提出如下发展建议:1)“宏观调控+分域施策”,统筹全民健身事业协调发展;2)“示范引领+空间溢出”,推动全民健身跨区协同发展;3)“数智引擎+多元供给”,助推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迭代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 供给水平 时空分异 收敛特征 演进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