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DZ对莴苣(Lactuca sativa L.)器官发生及乙烯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徐华松 陆祖军 +1 位作者 王永繁 黄学林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2-94,共3页
为了研究TDZ在植物器官发生中的生理作用,用不同浓度的TDZ替代MS中的BA,发现仅用1/50BA浓度(0.1mg/L)的TDZ处理,已相当于用BA处理所得芽数,可见它具有很强的细胞分裂素活性;但是TDZ又能显著促进乙烯形成,较低浓度时抑制莴苣... 为了研究TDZ在植物器官发生中的生理作用,用不同浓度的TDZ替代MS中的BA,发现仅用1/50BA浓度(0.1mg/L)的TDZ处理,已相当于用BA处理所得芽数,可见它具有很强的细胞分裂素活性;但是TDZ又能显著促进乙烯形成,较低浓度时抑制莴苣的器官发生,可能此时乙烯起着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Z 莴苣 器官发生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用莴苣热激蛋白LsHsp70-3701基因的克隆及高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赵真真 韩莹琰 +4 位作者 范双喜 刘超杰 郝敬虹 李婷 李雅博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83-1090,共8页
为探讨热激蛋白Hsp70基因在高温胁迫下的响应机制及其分子机理,分析Hsp70基因与叶用莴苣耐热性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同源克隆及RACE技术,克隆了叶用莴苣热激蛋白Ls Hsp70-3701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该基因... 为探讨热激蛋白Hsp70基因在高温胁迫下的响应机制及其分子机理,分析Hsp70基因与叶用莴苣耐热性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同源克隆及RACE技术,克隆了叶用莴苣热激蛋白Ls Hsp70-3701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该基因在叶用莴苣热敏品种P-S11和耐热品种G-S59中高温胁迫下的表达差异。该基因c DNA全长为2 191 bp,开放阅读框为1 950 bp,编码649个氨基酸,具有Hsp70家族特有的标签序列,与拟南芥、番茄、小麦等物种的Hsp70同源性达到90%以上。qRT-PCR分析显示,高温胁迫下该基因在2个品种中的表达均上调,在耐热品种中总体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热敏品种,且在42℃高温下热敏品种P-S11中基因表达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受到抑制,而耐热品种G-S59中则能长时间保持较高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Ls Hsp70-3701基因可能与叶用莴苣耐热性相关。本研究为有效解决叶用莴苣高温抽薹问题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莴苣 HSP70 基因克隆 高温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挖掘叶用莴苣中花青素生物合成代谢关键基因
3
作者 姜永强 王丽慧 孙雪梅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60,共11页
为探究调控叶用莴苣叶片花青素合成的主效基因,本研究对叶用莴苣大速生(绿色)和紫霞(紫色)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速生和紫霞比较组中共检测到7 23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相对表达量上升基因4 214个,相对表达量下降基因3 018个... 为探究调控叶用莴苣叶片花青素合成的主效基因,本研究对叶用莴苣大速生(绿色)和紫霞(紫色)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速生和紫霞比较组中共检测到7 23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相对表达量上升基因4 214个,相对表达量下降基因3 018个。KEGG数据库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富集到代谢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最多,花青素生物合成和次生代谢产物-其他抗生素生物合成通路中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程度较高。在大速生和紫霞比较组中共鉴定到55个转录因子家族,差异表达基因大多数属于MYB、bHLH、C_(2)C_(2)和AP2/ERF转录因子家族基因。从MYB转录因子基因中筛选出log_(2)FC绝对值较大的LOC111917799,命名为LsMYB1基因。瞬时表达试验结果验证了LsMYB1基因可以调控花青素的生物合成。本研究结果为叶用莴苣叶色的分子遗传机理及进一步的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莴苣 花青素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用莴苣热激蛋白LsHsp70-3701和LsHsp70-1707基因与抽薹特性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赵真真 韩莹琰 +3 位作者 范双喜 李婷 王振雨 刘秀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4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叶用莴苣热激蛋白Ls Hsp70-3701和Ls Hsp70-1707基因在抽薹前后的表达水平,分析Hsp70基因与叶用莴苣抽薹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检测Ls Hsp70-3701和Ls Hsp70-1707基因在不同品种中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差异性。... [目的]探讨叶用莴苣热激蛋白Ls Hsp70-3701和Ls Hsp70-1707基因在抽薹前后的表达水平,分析Hsp70基因与叶用莴苣抽薹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检测Ls Hsp70-3701和Ls Hsp70-1707基因在不同品种中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差异性。[结果]Ls Hsp70-3701基因在热敏品种P-S11抽薹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抽薹前;在耐热品种G-S59抽薹初期的表达量与抽薹前无显著差异,但后期表达量显著降低。Ls Hsp70-1707基因在热敏品种P-S11抽薹初期表达量与抽薹前差异不显著,但其后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抽薹前;在GS59中抽薹期的最大表达量低于抽薹前的最大表达量,但两者差异不显著,而其他时间的相对表达量却显著低于抽薹前最高水平。[结论]Ls Hsp70-3701和Ls Hsp70-1707基因与叶用莴苣抽薹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叶用莴苣抽薹是差异基因表达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莴苣 HSP70 抽薹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莴苣盘梗霉菌自然寄主专化性的分化及其对莴苣的侵染性
5
作者 何晓婵 周小军 +3 位作者 朱浩 龚婉 张敬泽 朱丽燕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3,共8页
为明确引起浙江金华地区杂草苦苣菜和苣荬菜霜霉病的病原菌及其寄主范围,进行了病原菌鉴定和寄主范围的测定。依据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特征鉴定、病原菌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结果,以及基于核糖体ITS区和28S基因、Cox2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为明确引起浙江金华地区杂草苦苣菜和苣荬菜霜霉病的病原菌及其寄主范围,进行了病原菌鉴定和寄主范围的测定。依据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特征鉴定、病原菌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结果,以及基于核糖体ITS区和28S基因、Cox2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将引起2种杂草霜霉病的病原菌鉴定为莴苣盘梗霉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病原菌可侵染其他自然寄主和栽培品种莴苣和生菜,但不能侵染已知的自然寄主续断菊,证实来自杂草上的莴苣盘梗霉菌存在寄主专化性的分化,不完全相同于已知的寄主范围。苦苣菜和苣荬菜可能是莴苣霜霉病的接种源,控制这些杂草将是控制霜霉病害的重要一环,研究结果为揭示活体营养莴苣盘梗霉菌具有寄主专化性及其分化提供了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莴苣 霜霉病 杂草 寄主专化性 莴苣盘梗霉菌 续断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联合生物炭施用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改良及油麦菜生长的影响
6
作者 林倩茹 聂呈荣 +4 位作者 阮博 陈雅玲 赵阳 关开阳 林剑文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1,共8页
为了解决农田重金属污染问题,促进农产品的安全生产,采用盆栽实验研究枯草芽孢杆菌与生物炭联合施用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对油麦菜(Lactuca sativa L.)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用量复合调理剂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H,升高范围在0... 为了解决农田重金属污染问题,促进农产品的安全生产,采用盆栽实验研究枯草芽孢杆菌与生物炭联合施用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对油麦菜(Lactuca sativa L.)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用量复合调理剂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H,升高范围在0.37—1.37之间。同时,复合调理剂对重金属有固定和转化作用,使土壤中镉、铬含量控制在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5.5<pH≤6.5,Cd=2 mg·kg^(–1)、Cr=850 mg·kg^(–1))以下。实验中设置了5种处理,分别是CK(0 g·kg^(–1))、T1(2 g·kg^(–1))、T2(4 g·kg^(–1))、T3(8 g·kg^(–1))、T4(16 g·kg^(–1))。其中T2(4 g·kg^(–1))处理组对重金属镉含量降低效果最好,较对照组下降了0.1625 mg·kg^(–1)。施加调理剂后,可以有效降低油麦菜地上和地下部的重金属含量,油麦菜可食部各重金属指标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污染物限量值(Cd=0.2 mg·kg^(–1)、As=0.5 mg·kg^(–1)、Pb=0.3 mg·kg^(–1))。其中油麦菜可食用部分镉含量降低最为显著,与对照组含量相比降低了68.10%。根据油麦菜地上可食用部分重金属的降低幅度,T3(8 g·kg^(–1))处理组综合效果最优。上述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联合生物炭可以有效改良重金属污染土壤,提升油麦菜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生物炭 土壤调理剂 重金属污染 油麦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用莴苣LsE3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孙燕川 李盼盼 +4 位作者 肖爽 韩莹琰 刘超杰 郝敬虹 范双喜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26-30,共5页
【目的】为探明E3泛素连接酶基因对叶用莴苣高温抽薹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克隆得到LsE3编码序列,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序列特征,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基因表达水平。【结果】LsE3基因长度1 122bp,编码373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 【目的】为探明E3泛素连接酶基因对叶用莴苣高温抽薹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克隆得到LsE3编码序列,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序列特征,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基因表达水平。【结果】LsE3基因长度1 122bp,编码373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其C端有一个RING-H2finger结构域。多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蛋白序列具有较高的保守性,与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亲缘关系较近。LsE3亚细胞定位预测位于细胞核。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高温处理显著影响植株茎中LsE3表达量。【结论】LsE3可能在叶用莴苣高温抽薹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莴苣 高温抽薹 E3泛素连接酶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LED组合光质对莴苣灰霉病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8
作者 刘勇鹏 王彬 +8 位作者 杨哲 任旭妍 朱新红 马肖静 孙凯乐 孙治强 朴凤植 张涛 姚秋菊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1-147,共7页
本试验在水培条件下,以LED红蓝光(红蓝光比例4∶1)为基础和对照,研究添加紫光、黄光、绿光组成的不同LED组合光质对叶用莴苣接种灰霉病菌后的病情指数以及接菌前后POD、PPO、PAL等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LED组合光质处理中... 本试验在水培条件下,以LED红蓝光(红蓝光比例4∶1)为基础和对照,研究添加紫光、黄光、绿光组成的不同LED组合光质对叶用莴苣接种灰霉病菌后的病情指数以及接菌前后POD、PPO、PAL等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LED组合光质处理中,以添加紫光的LED红蓝紫处理最能降低莴苣灰霉病病情指数;防御酶活性上,红蓝光基础上添加紫光和黄光处理的POD、PAL、PPO、GLU活性较高,添加绿光、黄光处理的CHT活性较高。整体上看,在LED红蓝光基础上添加一定比例的紫光或黄光,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莴苣灰霉病的病情指数,还可以提高莴苣体内的防御酶活性。该结果可为莴苣生产中通过光环境控制来抑制灰霉病发生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组合光质 莴苣 灰霉病 防御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光条件下LED补光灯的频率和占空比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晓旭 何蔚 +3 位作者 陈丹艳 陈乐涵 胡晓婷 杨振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3-111,120,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和占空比的间歇光对生菜生长及电能转换效率的影响,进一步细化适宜生菜生长的光频率和占空比。【方法】以生菜品种‘香港玻璃’为材料,以LED为光源,在保证日累积光量一致的情况下,通过调节频率、占空比和照光时间,...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和占空比的间歇光对生菜生长及电能转换效率的影响,进一步细化适宜生菜生长的光频率和占空比。【方法】以生菜品种‘香港玻璃’为材料,以LED为光源,在保证日累积光量一致的情况下,通过调节频率、占空比和照光时间,设置1Hz/50%/24h(T1),1Hz/75%/16h(T2)和10kHz/75%/16h(T3)3个间歇光处理,以连续光处理10kHz/100%/12h作对照(CK),研究不同频率和占空比的间歇光对生菜生长、品质、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电能转换效率的影响。【结果】除T1处理外,间歇光可使生菜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地上和地下鲜干质量及生长速率较对照均有所增加。各处理间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T1处理硝酸盐含量最高,其余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间歇光处理的Vc含量均较对照有所提升。低频率、低占空比的间歇光会使生菜叶绿素含量降低并且不利于生菜的光合作用。T2和T3处理的电能转换效率显著高于CK,较CK分别提高了92.50%和82.50%。【结论】考虑能源消耗并兼顾生菜干物质积累和品质,认为实际生产以频率为1 Hz、占空比为75%、照光时间为16h的处理(T2)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光条件 间歇光 lED 光照强度 电能转换效率 生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液配方对雾培生菜生物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8
10
作者 丁文雅 邬小撑 +2 位作者 刘敏娜 王军君 林咸永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5-184,共10页
采用雾培试验,比较Hoagland、日本园试、日本山崎、华南农大叶菜B、英国Hewitt等5个生菜常用的水培营养液配方对生菜生物量、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南农大叶菜B的营养液pH值升幅最小,英国Hewitt最大;华南农大叶菜B处理的生菜根系... 采用雾培试验,比较Hoagland、日本园试、日本山崎、华南农大叶菜B、英国Hewitt等5个生菜常用的水培营养液配方对生菜生物量、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南农大叶菜B的营养液pH值升幅最小,英国Hewitt最大;华南农大叶菜B处理的生菜根系和地上部鲜质量、干质量最高,英国Hewitt或Hoagland处理的最低;华南农大叶菜B处理的生菜叶片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FRAP(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抗氧化活性和DPPH(1,1-diphenyl-2-picrydrazyl)自由基清除率最高,日本园试次之,日本山崎最低;日本园试处理的生菜类胡萝卜素和谷胱甘肽含量最高,华南农大叶菜B次之,日本山崎最低;华南农大叶菜B处理的生菜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日本园试相当,显著高于其他配方;华南农大叶菜B处理的生菜叶片和茎的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英国Hewitt和Hoagland,略高于日本园试和日本山崎。说明采用华南农大叶菜B作为生菜气雾栽培的营养液配方,不仅营养液pH波动小,而且生菜具有较高的生物量、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以及较低的硝酸盐含量,是较为适宜的生菜气雾栽培配方,而英国Hewitt和日本山崎不适合生菜的气雾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培 生菜 营养液配方 生物量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徐劼 胡博华 +1 位作者 戈涛 陈沁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4892-4896,共5页
水培条件下,以生菜(Lactuca sativa L.)种子为供试材料,研究0、5、10、20、40 mg/L镉(Cd2+)处理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Cd2+(5 mg/L)胁迫对生菜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其中种子的发芽势较没有Cd2+胁... 水培条件下,以生菜(Lactuca sativa L.)种子为供试材料,研究0、5、10、20、40 mg/L镉(Cd2+)处理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Cd2+(5 mg/L)胁迫对生菜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其中种子的发芽势较没有Cd2+胁迫处理的增加63.64%;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0.30和119.29;而随着营养液中Cd2+浓度的进一步升高,种子的萌发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发芽势、发芽率显著降低,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逐步减小,且处理浓度越高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越明显。与没有Cd2+胁迫的处理相比,低浓度Cd2+(5 mg/L)胁迫对生菜幼苗生长也具有促进作用,根长、芽长、鲜质量增幅分别为16.04%、11.61%和11.59%,且生菜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以及叶绿素总量的水平均显著升高;当Cd2+浓度>10 mg/L时,生菜幼苗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且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以及叶绿素总量的水平均显著降低。相比较而言,Cd2+胁迫对生菜幼苗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地上部的抑制作用,Cd2+胁迫对生菜幼苗叶片叶绿素a的影响作用小于对叶绿素b的影响。此外生菜幼苗根组织中丙二醛含量随Cd2+浓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生菜(lactuca sativa l.) 种子萌发 叶绿素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施用量对莴笋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9
12
作者 曾希柏 谢德体 +1 位作者 青长乐 侯光炯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23-328,共6页
运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作物(莴笋)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氮肥施用量不仅对莴笋产量具有较大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莴笋的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叶绿素含量等光合特性。增施氮肥,使其光合... 运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作物(莴笋)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氮肥施用量不仅对莴笋产量具有较大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莴笋的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叶绿素含量等光合特性。增施氮肥,使其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叶绿素含量均得到提高,但过量施用氮肥反而会导致光合特性向不利方向变化并引起莴笋产量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莴笋 氮肥 光合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生长中光照和氮肥施用量的相互关系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曾希柏 青长乐 +1 位作者 谢德体 侯光炯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80-387,共8页
应用盆栽试验,在人工气候箱内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强度(X1,μmol/m2·s)和氮肥施用量(X2,g/pot)均对莴笋生长及生物量产生影响,且二者的变化与莴笋生物量的关系可表示为y=-0.375+0.023... 应用盆栽试验,在人工气候箱内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强度(X1,μmol/m2·s)和氮肥施用量(X2,g/pot)均对莴笋生长及生物量产生影响,且二者的变化与莴笋生物量的关系可表示为y=-0.375+0.0230X1+9.42lX2+0.025lX1X2-0.131×10-4X12-17.794X22形式;不同光照强度下氮肥施用量与莴笋生物量的关系均可表示为y=b0+b1X+b2X2形式;不同氮肥施用量下,光照强度与莴笋生物量的关系亦可用二次或三次多项式来表示。根据研究结果,还求得了氮肥施用量(X2)与光照强度(X1)的关系为:X2=0.446-0.477×10-2X1+0.269 ×10-4X12-0.394×10-7X13。此外,本研究还探讨了光照强度、氮肥施用量与莴笋的氮素营养状况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莴笋 氮肥 光照强度 生物量 作物 产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红蓝光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孙洪助 王虹 +3 位作者 沈建华 郭世荣 朱为民 许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3-608,共6页
以罗马生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6种不同比例的红(R)蓝(B)光质(2R/1B,4R/1B,8R/1B,1R/2B,1R/4B,1R/8B)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的白光相比,以红光为主的复合光处理(2R/1B,4R/1B,8R/1B)促进种子萌发效果明显,其发... 以罗马生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6种不同比例的红(R)蓝(B)光质(2R/1B,4R/1B,8R/1B,1R/2B,1R/4B,1R/8B)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的白光相比,以红光为主的复合光处理(2R/1B,4R/1B,8R/1B)促进种子萌发效果明显,其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红蓝复合光对生菜幼苗的形态建成、根系活力、叶片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均有促进作用,以红光为主的复合光处理促进效果优于以蓝光为主的复合光处理。在以红光为主的复合光处理中,2R/1B,4R/1B处理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优于8R/1B。总之,不同红蓝光比例显著影响了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其中以2R/1B和4R/1B处理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菜 光质 种子萌发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与施肥方式对洱海周边露地蔬菜青笋的生长性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付斌 胡万里 +1 位作者 刘宏斌 段宗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6-129,共4页
本试验设计了不施肥、常规施肥、优化施肥和增施氮肥4个处理,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洱海周边露地蔬菜青笋的生长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对青笋各个时期的生长性状和产量都不利;常规施肥和增施氮肥处理的施... 本试验设计了不施肥、常规施肥、优化施肥和增施氮肥4个处理,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洱海周边露地蔬菜青笋的生长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对青笋各个时期的生长性状和产量都不利;常规施肥和增施氮肥处理的施氮量过剩,增施的氮肥并未显著提高青笋生长性状和产量,增施氮肥处理对青笋的苗期生长还有抑制作用;优化施肥处理因有机肥的施用量少,优化施肥的青笋采收期株高在4种处理中并未达到最优。洱海周边露地蔬菜青笋的建议施肥量为:在优化施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提高有机肥与氮肥比例,有利于氮肥在土壤中的保留,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笋 氮肥 生长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生菜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丽娟 舒烈波 +1 位作者 陈海荣 罗利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6-110,共5页
以生菜(Lactuca sativa)叶片为研究材料,参考拟南芥和水稻的双向电泳方法,分析了等点聚焦时间和染色方法等影响双向电泳的关键因素,建立适合生菜叶片总蛋白质分离的双向电泳方法: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进行总蛋白质提取,用24cm固相pH... 以生菜(Lactuca sativa)叶片为研究材料,参考拟南芥和水稻的双向电泳方法,分析了等点聚焦时间和染色方法等影响双向电泳的关键因素,建立适合生菜叶片总蛋白质分离的双向电泳方法: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进行总蛋白质提取,用24cm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8000V×8h结合12%的SDS-PAGE进行双向电泳分离,银染法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染色都获得了较好的结果。应用Image-Master-Elite软件对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染色的图谱进行分析表明:每张凝胶上都检测到超过1000个的蛋白质,不同凝胶之间蛋白质的匹配律达到98%,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重复性。初步分析了生菜叶片蛋白质的等电点、分子量的分布情况,发现生菜叶片蛋白质的等电点以5.0~5.5之间最多而分子量主要集中在20~60kD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菜 叶片 蛋白质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生菜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波 王梅农 +1 位作者 赖涛 沈其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4-77,共4页
采用0∶100、10∶90、25∶75和50∶50(质量比)4种铵硝比的营养液,研究了其对生菜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营养液中铵硝比为25∶75时,生菜的地上部生物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Pn)及气孔导度(Gs)最高。随着NH4+-N比例的进一步增加,... 采用0∶100、10∶90、25∶75和50∶50(质量比)4种铵硝比的营养液,研究了其对生菜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营养液中铵硝比为25∶75时,生菜的地上部生物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Pn)及气孔导度(Gs)最高。随着NH4+-N比例的进一步增加,生菜的地上部生物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反而有所下降,表明适量增铵对生菜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不同铵硝配比对生菜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影响与对SPAD值、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的影响相反。申选1号的光合特性对不同铵硝配比比耐热耐抽苔生菜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菜 铵硝比 氮素形态 营养液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铵硝配比营养液对典型生菜硝酸盐吸收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波 赖涛 沈其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98-1104,共7页
利用100%NO3--N1、0%NH4+-N+90%NO3--N、10%NH4+-N+100%NO3--N营养液来研究生菜吸收NO3-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生菜吸收NO3-的速率随着营养液中NO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加的幅度随着营养液中NO3-浓度的增加而减少。NH4+-N的存在对生... 利用100%NO3--N1、0%NH4+-N+90%NO3--N、10%NH4+-N+100%NO3--N营养液来研究生菜吸收NO3-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生菜吸收NO3-的速率随着营养液中NO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加的幅度随着营养液中NO3-浓度的增加而减少。NH4+-N的存在对生菜吸收NO3-有明显抑制作用。与100%NO3--N处理相比,生菜在10%NH4+-N+90%NO3--N1、0%NH4+-N+100%NO3--N处理中吸收NO3-的速率和Vmax有明显下降,Km有少量增加,但差异不显著。申选1号在有NO3--N的营养液中吸收NO3-的速率均大于耐热耐抽苔生菜,且随着营养液中NO3-浓度的增加,两者的差距逐渐加大。在NH4+-N的存在情况下,耐热耐抽苔生菜Vmax下降的程度大于申选1号,而Km增加的程度小于申选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菜 铵硝配比 硝酸盐 吸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态和铵态氮配比对水培油麦菜苗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晋 周相助 +4 位作者 胡海非 占丽英 张巧柔 钟凤林 林义章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2-550,共9页
采用水培技术,以油麦菜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硝铵态氮配比(NO3-∶NH4+)对油麦菜苗期地上部和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油麦菜地上部和根系硝酸盐含量皆与营养液中NO3--N比例呈正相关关系,且各处理均达到无公害蔬菜的标准。... 采用水培技术,以油麦菜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硝铵态氮配比(NO3-∶NH4+)对油麦菜苗期地上部和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油麦菜地上部和根系硝酸盐含量皆与营养液中NO3--N比例呈正相关关系,且各处理均达到无公害蔬菜的标准。(2)随着营养液中NH4+-N比例的增加,油麦菜地上部有机酸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且在硝铵态氮配比为5∶5时最低,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硝铵态氮配比为5∶5时最高;油麦菜根系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两者分别在硝铵态氮配比为5∶5和7.5∶2.5时最高,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在全NO3--N时最高。(3)随着营养液中NH4+-N比例的增加,油麦菜地上部和根系中SOD活性先升后降,并分别在硝铵态氮配比为5∶5和7.5∶2.5时最高,而地上部和根系中MDA、脯氨酸含量和POD、CAT活性的变化趋势则与其相反。(4)随着营养液中NH4+-N比例的增加,油麦菜地上部和根系干重皆先升后降,根冠比则逐渐减小;在硝铵态氮配比为7.5∶2.5时干重最大,根冠比适宜且稳定。研究表明,水培油麦菜苗期地上部和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受到氮素形态配比的显著影响,且根系的生理响应更敏感;营养液中硝铵态氮配比为7.5∶2.5时,油麦菜受胁迫程度最低,地上部和根系生长较协调,油麦菜生长和生理状况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培 氮素形态 油麦菜 生长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硝酸盐叶菜类蔬菜水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雷娟利 陈杰 +6 位作者 戴丹丽 陈丽萍 周胜军 寿伟林 董文其 朱育强 徐志豪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02-104,共3页
关键词 小白菜 生菜 品种 水培 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