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积相的一些术语定义的评论 被引量:26
1
作者 冯增昭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7-220,共14页
近年来,在《古地理学报》(中文版和英文版)的已刊文章和来稿中,一些作者把岩石或岩石类型称作"微相"或"岩相",把岩石薄片中的微观特征称作"微相",把岩石的宏观特征称作"宏观相"。笔者曾写过2... 近年来,在《古地理学报》(中文版和英文版)的已刊文章和来稿中,一些作者把岩石或岩石类型称作"微相"或"岩相",把岩石薄片中的微观特征称作"微相",把岩石的宏观特征称作"宏观相"。笔者曾写过2篇中文的短文《主编的话--岩石不是微相》和《主编的话--岩石不是岩相》,刊于《古地理学报》(中文版)中。但是此二文尚未引起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关注。还有,在20世纪80年代,一些中国沉积学家根据野外露头和钻井岩心的岩石宏观特征,提出了"亚相"和"微相"。这个"微相"的定义与外国沉积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根据岩石的显微镜下微观特征提出的"微相"的定义完全不同。这些问题屡屡出现从而迫使笔者,作为《古地理学报》(中文版和英文版)的主编,应该遵循"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方针,再写出1篇中文及英文兼有的新文章,即《沉积相的一些术语定义的评论》(A review on the definitions of terms of sedimentary facies),把沉积相的一些术语,如"相"、"沉积相"、"岩相"、两种"微相"、"宏观相"、"亚相"等术语的定义讲清楚,并把此文同时在《古地理学报》(中文版和英文版)中刊出。希此文能引起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关注,并撰写文章和参与这些问题讨论及争鸣,争取逐步得到一些共识,从而促进沉积学和古地理学的进步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岩相 微相 宏观相 亚相 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 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的中国经济学与经济思想 被引量:13
2
作者 孙大权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73,共8页
中国经济学在民国时期有较大发展,一是经济学论著大量出版,著作有19497种,其中专著3837种,译著1781种;明确以经济类命名的刊物2448种;报纸的经济专栏364种。二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民生主义经济学以及传统经济思想等各派... 中国经济学在民国时期有较大发展,一是经济学论著大量出版,著作有19497种,其中专著3837种,译著1781种;明确以经济类命名的刊物2448种;报纸的经济专栏364种。二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民生主义经济学以及传统经济思想等各派之间呈现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他们对基本经济理论、社会性质、经济制度、工业化道路以及人口、土地、货币、财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些成果至今仍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经济论著 经济思想 百家争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辩证思维方法的主体间性向度 被引量:4
3
作者 晋荣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41,共6页
辩证思维方法的实质、运用及其有效性的认可均内在地关联着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致而百虑是思维矛盾运动的普遍规律;无论作为规律和范畴的运用,还是作为规则的体系,辩证思维方法都内在地包含着主体间性向度;后者在辩证思维方法的诸... 辩证思维方法的实质、运用及其有效性的认可均内在地关联着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致而百虑是思维矛盾运动的普遍规律;无论作为规律和范畴的运用,还是作为规则的体系,辩证思维方法都内在地包含着主体间性向度;后者在辩证思维方法的诸基本环节上均有所体现;在把辩证思维方法运用于辩证逻辑自身时,主体间性向度要求通过百家争鸣来推动辩证逻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逻辑 思维矛盾运动 辩证思维方法 主体间性 百家争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望“轴心时代”——“五四”文艺复兴的理路 被引量:4
4
作者 洪峻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6-113,共8页
胡适等新文化人提出"五四文艺复兴"之说,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实质上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他们发现先秦诸子并立、百家争鸣的辉煌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可以与古希腊罗马文化媲美的"轴心时代",发掘了久已衰落的先秦诸... 胡适等新文化人提出"五四文艺复兴"之说,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实质上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他们发现先秦诸子并立、百家争鸣的辉煌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可以与古希腊罗马文化媲美的"轴心时代",发掘了久已衰落的先秦诸子之学,从而确立了"五四文艺复兴"的目标和内容。通过对"轴心时代"思想文化和精神传统的复兴,为新文化的创造提供本土资源与动力,这是新文化人倡导的"五四文艺复兴"的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文艺复兴 轴心时代 诸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阐释——以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的方针政策演进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3
5
作者 范玉刚 崔文斌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底蕴和精髓,在新的历史方位确立了“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底蕴和精髓,在新的历史方位确立了“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时代文化使命,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价值指向。从“两个结合”尤其是强调“第二个结合”来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经历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政策促进与价值引导,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普及和提高”的文艺方针、新中国成立初期促进科学文化发展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新时代“文化自信、开放包容、守正创新”的文化方略,从而促使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合乎历史机缘地出场。在党的文化政策引导和历史逻辑的合力作用下,新时代文化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越来越聚焦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使命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两个结合” 普及和提高 “双百”方针 “文化自信、开放包容、守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史上重大争论起因及其影响分析
6
作者 何维杰 何伟光 胡泽友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03-107,共5页
科学史上一些重大的科学争论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新学说与传统观点间的争论;学术权威与“小人物”的争论;对事物的本质规律认识不全面引起的争论;对同一事物持不同观点者之间的争论,不同哲学观点、不同世界观和方法论引起的争论等... 科学史上一些重大的科学争论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新学说与传统观点间的争论;学术权威与“小人物”的争论;对事物的本质规律认识不全面引起的争论;对同一事物持不同观点者之间的争论,不同哲学观点、不同世界观和方法论引起的争论等。开展科学争论有利于激发科学新思想,可以完善科学理论,有助于锤炼科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派 科学争论 锤炼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7
作者 李静 萧洪恩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22-128,共7页
近年来,学术界一直在进行一场关于"中国有没有文艺复兴"的讨论。从文化发生学来看,在中国的百家争鸣与西方的文艺复兴各自的历史时期之前,中西方社会都是一种封建领主制社会。另外,从社会变迁与转型来看,两者所处的历史时期... 近年来,学术界一直在进行一场关于"中国有没有文艺复兴"的讨论。从文化发生学来看,在中国的百家争鸣与西方的文艺复兴各自的历史时期之前,中西方社会都是一种封建领主制社会。另外,从社会变迁与转型来看,两者所处的历史时期都经历了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经历着由一种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的转型。而且在社会转型时期所承担的历史任务:发现新的人、新社会是相同的。而另一方面,中西方社会有历史的共性也有各自的个性,因而转型的结果会各不相同。基于此,从社会基础、历史趋势以及历史的使命三个层面,对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进行历史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家争鸣 文艺复兴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蛰存在“百花时代”
8
作者 刘军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9-186,共8页
1956年前后,久不动笔的著名作家施蛰存在《文汇报》发表了多篇杂文,其中比较重要的是1956年发表的《吊鲁迅先生诗并序》和1957年发表的《才与德》等。这一现象与"百花时代"的政治空气有关,更是施蛰存不平则鸣的担当精神和独... 1956年前后,久不动笔的著名作家施蛰存在《文汇报》发表了多篇杂文,其中比较重要的是1956年发表的《吊鲁迅先生诗并序》和1957年发表的《才与德》等。这一现象与"百花时代"的政治空气有关,更是施蛰存不平则鸣的担当精神和独立人格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蛰存 百花时代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是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开创者
9
作者 沧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7,共7页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就开始思考、探索建设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他运用对立统一原理具体而深入地分析当时社会各个方面的矛盾,提出用几个“并举”来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来促进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就开始思考、探索建设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他运用对立统一原理具体而深入地分析当时社会各个方面的矛盾,提出用几个“并举”来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来促进社会主义艺术文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用集中和民主、纪律和自由的对立统一来构建社会主义的政治局面。毛泽东是探索建设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开创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立统一 并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集中和民主 纪律和自由 统一意志和生动活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文化背景
10
作者 李元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5-110,共6页
探讨中国文化的源头 ,先秦时代的“诸子文化”是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 ,特别是当先秦的“诸子文化”被视为世界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源头之后 ,搞清它产生的文化背景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 探讨中国文化的源头 ,先秦时代的“诸子文化”是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 ,特别是当先秦的“诸子文化”被视为世界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源头之后 ,搞清它产生的文化背景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扬弃了陈旧的一元论的思维模式 ,进入多元化的探讨 ,并且通过比较文化学的方法 ,提出了“贵族文化”、“官僚文化”、“征服者文化”、“被征服者文化”的新概念 ,为解决这一问题找到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家争鸣 诸子文化 贵族文化 官僚文化 征服者文化 被征服者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痛苦中寻求超越──谈陶渊明的思想矛盾及解脱方式
11
作者 姬忠勋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30-35,共6页
陶渊明生活在纷繁变化的时代,身处逆境,思想矛盾极多,有仕与隐、躬耕理想与生计艰难、守道与入俗等诸种矛盾。他寻求超越和解脱:归隐躬耕,在自然中寻求和保持心理平衡;借酒排忧,思索、总结宇宙人生之道;寄情琴书,赋诗娱情言志... 陶渊明生活在纷繁变化的时代,身处逆境,思想矛盾极多,有仕与隐、躬耕理想与生计艰难、守道与入俗等诸种矛盾。他寻求超越和解脱:归隐躬耕,在自然中寻求和保持心理平衡;借酒排忧,思索、总结宇宙人生之道;寄情琴书,赋诗娱情言志。最终,他实现了精神的自我超越,进入达观忘我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求超越 率性任真 神与物融 安贫乐道 委运自然 怡情忘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