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09篇文章
< 1 2 2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bination Operation for Neutral Point of 35 kV Power Grids in Mountainous Area 被引量:2
1
作者 YUAN Tao SIMA Wen-xia +1 位作者 RAN Rui ZHU Wei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626-2630,共5页
Based on a lot of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this paper find that the unbalanced nature of 35 kV grids due to unsymmetrical capacitance values gives difficulty in neutral point operation in mountainous area.Improving co... Based on a lot of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this paper find that the unbalanced nature of 35 kV grids due to unsymmetrical capacitance values gives difficulty in neutral point operation in mountainous area.Improving compensation of Petersen coil can rectify imbalance of voltage but bring up new problem that Petersen coil can not extinguish grounding arc effectively in fault.To put down contradiction mentioned above,this paper proposes a combination operation for neutral point of 35 kV grids as neutral point insulated in routine operation and grounding through Petersen coil in fault,then EMTP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Simulation indicates that new neutral operation method can improve lightning withstand level and decrease trip-out rate of gr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补偿电网 消弧线圈 投切运行 暂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 performance of building structures located in mountainous areas
2
作者 Yuping Sun Takashi Takeuchi Yingmin Li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第A01期17-23,共7页
关键词 Multi-segment beam element Seismic performance Construction topography mountainous are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nning strategy of gully areas in mountainous cities adapting to ecological process
3
作者 Shuiyu Yan Jiu Liu Xi Zhu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0年第S01期80-86,共7页
With the expansion of mountainous cities,many gully areas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e scope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These gully areas will restrict urban construction because of sensitivity and instability caused by ... With the expansion of mountainous cities,many gully areas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e scope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These gully areas will restrict urban construction because of sensitivity and instability caused by the unique ecological processes.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a planning and design strategy that combines ecological processes to reduce the risk of urban construction in gully areas.According to the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ully areas,especially its suitability for urban construction,gully area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in the mountainous city:prevention and controlling gully—focusing on gully drainage;conservation gully—focus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space;utilization type gully—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gully towns.The utilization type gully can be used as urban construction land.For utilization type gullies,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egmented planning strategies can adopt their respective ecological processes by land utilization,landscape construction,spatial layout and traffic organization matching the time-space natural process to form harmony human settl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lly area Planning strategy mountainous cities ADA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actice-based Research on Popularity of Tea Culture in Northern Mountainous Area and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Humanism Spirit
4
作者 Zhao YH Han YY +3 位作者 Shang AQ Zhang XM Wen J Song YS 《茶叶》 2013年第4期507-514,共8页
In this paper,questionnaires about college tea culture and humanism spirit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the undergraduates of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mountainous area of Northern China.After analyzing the survey... In this paper,questionnaires about college tea culture and humanism spirit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the undergraduates of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mountainous area of Northern China.After analyzing the survey results and the causes,the author made references and gave recommendations to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about the tea culture and humanism spirit culti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茶文化 大学生 北部山区 基础 人气 河北农业大学 北方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地水稻机械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5
作者 赵春江 马晨 +1 位作者 李瑾 王小萌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作为丘陵山地种植历史最久、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农作物,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对于推进整个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该文以丘陵山地水稻机械化关键技术为“切口”,在梳理国内丘陵山地的特征与丘... 作为丘陵山地种植历史最久、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农作物,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对于推进整个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该文以丘陵山地水稻机械化关键技术为“切口”,在梳理国内丘陵山地的特征与丘陵山地水稻机械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围绕水稻耕、种、收等主要环节的生产机械化开展技术前沿与态势分析,剖析国内外水稻机械化技术装备研发差距,提出不同环节下国内丘陵山地水稻机械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丘陵山地水稻机械化发展态势,以期为推动水稻全程全域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升、补齐丘陵山地农机化发展短板、建设现代农业强国提供新思路、新方向。研究表明:1)2022年国内丘陵山地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80.8%,并且在不同的环节间、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2)与先进国家相比,国内的水稻耕种收机械研发与应用起步较晚、基础不牢、产品的综合性能不高,特别是针对丘陵山地的轻量、高效、高稳定性的水稻耕种收机械相对匮乏,发动机高功率低排放设计制造技术、刀具抗损降耗优化设计技术、车架轻量化设计技术等关键技术仍有待进一步攻克;3)轻量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是未来国内丘陵山地水稻生产作业装备发展方向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地 水稻机械化 关键技术 主要挑战 未来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干环境下弱降水超级单体龙卷事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宏 王秀明 +6 位作者 王万筠 赵岩 裴宇杰 胡赛安 冯钰博 杨域 姜旭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208,共16页
为增强对山区龙卷风暴的认识,应用不同波段天气雷达和风廓线等探测资料,分析了2023年5月14日发生在华北北部山区(围场和隆化)的2个EF1级弱龙卷,包括近风暴环境和风暴精细结构。结果表明:龙卷发生在500 hPa冷涡后部西北气流背景下,龙卷... 为增强对山区龙卷风暴的认识,应用不同波段天气雷达和风廓线等探测资料,分析了2023年5月14日发生在华北北部山区(围场和隆化)的2个EF1级弱龙卷,包括近风暴环境和风暴精细结构。结果表明:龙卷发生在500 hPa冷涡后部西北气流背景下,龙卷母风暴由干线及其伴随的地面辐合线触发。近风暴环境对流有效位能和0—6 km风垂直切变较强,低层水汽和0—1 km风垂直切变显著增大有利于超级单体龙卷形成。午后热雷暴活动对山区局地水汽影响是此次龙卷近风暴环境水汽含量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产生龙卷的超级单体风暴回波强度总体不强,其中围场龙卷风暴回波强度在40 dBz以下,且强回波范围小,地面降水不足2 mm,中气旋和钩状回波头部对应旋转上升气流与降水回波分离,2个龙卷风暴均为弱降水超级单体风暴。分析了2个弱降水超级单体风暴的近风暴环境及精细结构演变,识别出低层中等强度中气旋和龙卷涡旋特征(TVS),表明X波段雷达可捕捉到弱降水超级单体龙卷。围场龙卷特征的出现与龙卷发生有很好的时间对应关系,隆化龙卷发生前8 min可观测到TVS特征,此次弱降水超级单体龙卷预警时效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卷 干环境 超级单体 弱降水 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陵山片区旅游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凯 赵燕 +2 位作者 谭佳欣 景程宇 刘美伦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34,共9页
旅游城镇化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路径。基于2010—2021年武陵山片区71个县域单元的面板数据,运用基准回归模型、面板门槛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旅游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武陵山片区... 旅游城镇化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路径。基于2010—2021年武陵山片区71个县域单元的面板数据,运用基准回归模型、面板门槛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旅游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武陵山片区旅游城镇化水平呈现“N”形演化特征,空间上呈现“核心—外围”结构,武陵源区、永定区等县域形成旅游城镇化高水平区;城乡收入差距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空间格局由“西低东高”向“西高东低”转变。②旅游城镇化可以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该缩小效应在2016—2021年有所减弱,在非省际交界区县域更强劲。③旅游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受旅游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当二者分别跨越0.037和1.013的门槛值时,旅游城镇化即可发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④旅游城镇化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政府过度干预会削弱该作用。研究成果可为武陵山片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城镇化 城乡收入差距 门槛效应 中介效应 武陵山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陵山区旅游业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仿真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会琴 候玉洁 +1 位作者 惠余杰 王金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1-481,共11页
旅游业以其强大的综合带动作用和溢出效应成为新时代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业态之一.该研究结合武陵山区旅游业发展实际,借助Vensim系统动力学建模软件梳理了武陵山区旅游业驱动共同... 旅游业以其强大的综合带动作用和溢出效应成为新时代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业态之一.该研究结合武陵山区旅游业发展实际,借助Vensim系统动力学建模软件梳理了武陵山区旅游业驱动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和因果关系.通过对经济增长、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三个子系统的主要参数进行调控,对旅游业促进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进行仿真模拟,设置了5种不同情境下旅游业驱动共同富裕的发展模式,分别是自然演替模式、产业经济主导模式、社会文明驱动模式、资源环境绿色模式、全面协调发展模式.研究发现:1)武陵山区旅游业对共同富裕的驱动过程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实现共同富裕的可持续发展要综合考虑系统内部多个因素.2)大力实行产业经济主导模式能有效促进武陵山区物质富足效应最大化,到2035年,人均GDP增长7.22倍,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25倍,但该种模式容易致使环境污染加剧,不利于武陵山区绿色可持续发展.3)综合对比,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层面协同发力的综合协调模式有利于地区公平、稳定和可持续增长,是武陵山区加速实现共同富裕的最佳发展模式.结合仿真模拟结果,提出了武陵山区以旅游业推进共同富裕的对策建议.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旅游业与共同富裕的多元内在关系,为我国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地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共同富裕 驱动机制 系统动力学 仿真模拟 武陵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高密度城市空间形态对冬季气溶胶格局的约束力探测——重庆中心城区案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汪洋 李帆 +4 位作者 严笑 梅言 李培 黄林 赵俊杰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6,共11页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是城市环境质量的关键性控制因素,解耦城市空间形态与大气环境质量间的约束性耦合关系,是建构城市环境高质量发展策略的基础和前提。基于多年MODIS、高精度矢量建筑等多源空间数据,通过暗像元法反演2020-2022年重庆中...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是城市环境质量的关键性控制因素,解耦城市空间形态与大气环境质量间的约束性耦合关系,是建构城市环境高质量发展策略的基础和前提。基于多年MODIS、高精度矢量建筑等多源空间数据,通过暗像元法反演2020-2022年重庆中心城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以此量化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从平面、立体、功能3个维度建立10项表征城市形态的量化指标,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各因子对冬季气溶胶的独立和叠加约束效应。研究发现:1)在中心城区全域,冬季气溶胶空间异质性显著,城市表面高程、植被覆盖度、天空开阔度、土地利用因子具有全局约束力,其他因子如建筑密度、容积率等只具有局部约束效果;2)在城市建成区内部,影响气溶胶的主要单因子包括城市表面高程(q=0.574)、植被覆盖度(q=0.524)、土地利用(q=0.506)、距主要道路距离(q=0.352);其他城市形态因子的解释力相对较弱且贡献值大致相同(q=0.29);3)在城市建成区内部,各解释因子表现出明显的叠加约束效应,且叠加解释力q(Xi∩Xj)均强于独立作用,叠加q值处于0.29-0.65之间。该研究为明确城市形态与大气质量的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城市规划和环境治理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高密度城市 冬季气溶胶 约束力 地理探测器 重庆中心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林 邢国栋 +3 位作者 李正 孙祥余 李艳婷 袁金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7,80,共9页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主要为封闭、半封闭型湖泊,且滇池、程海、杞麓湖、星云湖、异龙湖被列为治理型湖泊。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由于受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生态环境主要存在山地林草退化、农业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入湖河流水生态环...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主要为封闭、半封闭型湖泊,且滇池、程海、杞麓湖、星云湖、异龙湖被列为治理型湖泊。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由于受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生态环境主要存在山地林草退化、农业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入湖河流水生态环境退化、湖滨带和湖体水环境整体不稳定、流域综合监管能力和系统治理能力水平亟待提高等突出问题。针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以提升九湖流域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为导向,以恢复九湖流域水质为核心,从山地林草保护修复、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入湖河流水生态修复、湖滨带和湖体水环境治理修复、综合监管能力提升五大方面、23个方向出发,梳理集成现有成熟有效的修复技术及整治措施,形成九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框架,以期为九湖流域统筹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 水生态保护 山水林田湖草沙 系统修复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地区不同植物对美国白蛾取食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11
作者 左彤彤 李婧 +3 位作者 陈越渠 张凯鹏 赵悦成 宋丽文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5,共7页
为明确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对长白山林区植物的食性,测定并分析美国白蛾幼虫对长白山林区广泛分布的12种植物的取食量与植物叶片中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含量、叶片绒毛数量和长度等相关性,选取取食量较高的6种植物,测定取食不同时间... 为明确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对长白山林区植物的食性,测定并分析美国白蛾幼虫对长白山林区广泛分布的12种植物的取食量与植物叶片中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含量、叶片绒毛数量和长度等相关性,选取取食量较高的6种植物,测定取食不同时间后幼虫体内多种保护酶与解毒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对不同寄主植物的取食量存在差异,对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日取食量最大,为0.882 g,对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var.major日取食量最少,为0.127 g;胡桃楸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为14.4 mg/g,卫矛Euonymus alatus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9.4 mg/g;幼虫取食量与叶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片中蜡质和单宁含量均呈负相关,与叶片绒毛长度无相关性,但与叶片绒毛数量呈较弱正相关;美国白蛾取食不同植物叶片后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出现不同程度波动以适应其寄主植物。胡桃楸和卫矛应作为长白山地区的重点监测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取食量 酶活性 寄主植物 长白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武功山西部高氟地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
12
作者 邓岳飞 张寿川 +4 位作者 刘凯 张垚垚 贾伍慧 王路瑶 余廷溪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4-536,共13页
江西省武功山地区地热资源较为丰富,但西部地区地热水中氟浓度较高,制约了区域地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次研究在武功山西部地区共采集22组水样,基于地热水物化参数和氢氧同位素数据,识别地热水补给来源,估算补给高程、循环深度、热储... 江西省武功山地区地热资源较为丰富,但西部地区地热水中氟浓度较高,制约了区域地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次研究在武功山西部地区共采集22组水样,基于地热水物化参数和氢氧同位素数据,识别地热水补给来源,估算补给高程、循环深度、热储温度和冷热水混合比例,揭示地热水成因机制;运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氯碱指数图和离子比例关系图等方法,基于氟富集的水化学条件及水文地球化学作用两方面探究高氟地热水成因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地下水和地热水以Ca^(2+)、Na^(+)和HCO_(3)^(-)为主,水体呈碱性,高氟水主要存在HCO_(3)^(-)-Na^(+)型地热水中,氟浓度超过国家标准3~13倍,地表水和浅层冷水样品氟浓度均未超出国家标准;地热水起源于大气降水,补给高程为1011~1422 m,循环深度为470~1893 m、热储温度为64.9~113.1℃,地热水中冷水混入比例为0.68~0.93;地热水化学组分受地质因素和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影响,富氟矿物风化、溶解是高氟地热水中氟的主要来源,阳离子交换作用和碱性地热水环境影响地热水中氟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水 水文地球化学 成因机制 武功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幕阜山区毛竹向杉木林和阔叶林扩张的细根分解及养分释放特征
13
作者 王晓荣 龚苗 +7 位作者 辜忠春 胡兴宜 漆良华 谭海山 戴薛 刘清平 夏少丹 赵虎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57,共12页
【目的】探究毛竹向杉木林和阔叶林扩张过程中毛竹及原有森林优势种的细根分解特征、养分动态及主要影响因素,揭示毛竹扩张对森林地下碳周转和养分循环的影响机制。【方法】在幕阜山区选择毛竹向杉木林和阔叶林扩张形成的连续生态界面(... 【目的】探究毛竹向杉木林和阔叶林扩张过程中毛竹及原有森林优势种的细根分解特征、养分动态及主要影响因素,揭示毛竹扩张对森林地下碳周转和养分循环的影响机制。【方法】在幕阜山区选择毛竹向杉木林和阔叶林扩张形成的连续生态界面(杉木林→竹杉混交林→毛竹林;阔叶林→竹阔混交林→毛竹林),采用原位与异位分解相结合的方法,探讨2种毛竹扩张序列中的杉木、喜树、毛竹细根分解干质量剩余率及C、N、P含量变化动态。【结果】喜树细根的初始C含量、C/N、C/P、N/P显著低于杉木和毛竹(P<0.05),初始N、P含量显著高于杉木和毛竹(P<0.05),杉木和毛竹二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毛竹向杉木林扩张序列中,毛竹细根分解速率以及C、N、P释放速率均高于杉木细根,且毛竹细根阶段性干质量损失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在毛竹向阔叶林扩张序列中,喜树细根分解速率显著高于毛竹(P<0.05),且毛竹细根分解速率随扩张强度增加显著增加,呈明显主场效应。与毛竹细根相比,喜树细根具有较高的C释放速率、较低的N释放速率,P释放速率相差不大。【结论】毛竹扩张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杉木和喜树细根分解,但细根养分释放特征因扩张森林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细根初始化学性质是调控毛竹向杉木林和阔叶林扩张过程中细根分解和养分释放的主要因素,毛竹细根分解在毛竹向阔叶林扩张序列具有明显主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阜山区 毛竹扩张 连续生态界面 细根分解 养分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区需水量预测
14
作者 张晓辉 刘冬梅 +3 位作者 宋阳 陈永明 高铭含 赵尉邦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0-34,42,共6页
为满足水资源管理及地区水资源适应性调控要求,为长白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及其安全保障提供数据支撑,以2018年为现状年、2035年为远景规划年,开展长白山区各县市分行业用水需求量预测分析。根据平水年(P=50%)、一般枯水年(P=75%)不同水... 为满足水资源管理及地区水资源适应性调控要求,为长白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及其安全保障提供数据支撑,以2018年为现状年、2035年为远景规划年,开展长白山区各县市分行业用水需求量预测分析。根据平水年(P=50%)、一般枯水年(P=75%)不同水平年来水条件,充分考虑生活、工业、城镇公共产业、农业、生态环境5个方面对水资源量的需求,进行研究区分行业需水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区 水资源 需水量 分行业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城市中心体系的识别与空间规律——以重庆中心城区为例
15
作者 李继珍 鲁豫川 +2 位作者 盛佳慧 左俊杰 易峥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3-130,共8页
以重庆中心城区为例,立足山地城市特色,提出“定位—定界—定级—定类”的城市中心体系识别方法,通过设定中心性指数、中心级别指数、区位熵等指标,在位置、范围、能级、类型等方面刻画城市中心体系的完整形态,探索城市中心体系的空间... 以重庆中心城区为例,立足山地城市特色,提出“定位—定界—定级—定类”的城市中心体系识别方法,通过设定中心性指数、中心级别指数、区位熵等指标,在位置、范围、能级、类型等方面刻画城市中心体系的完整形态,探索城市中心体系的空间规律。当前,重庆中心城区已形成“2主—4副—10组团—28典型社区”的多层级城市中心体系,向北发展战略能有效推动中北部城市中心发展,而外围郊区规划中心因配套不足或发展滞后未达到预期,在空间布局、空间集聚、空间辐射和功能业态4个方面存在明显的特征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市 城市中心体系 空间规律 重庆中心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山区滑坡监测设备抛投无人机智能路径规划
16
作者 赵丽华 史康怀 瞿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9-324,共6页
GNS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滑坡监测,但在复杂和高危环境下,监测设备难以安装,而利用无人机抛投有望实现监测设备的无人化部署。针对无人机续航以及复杂环境下地形威胁等问题,抛投无人机的路径规划作为基础任务尤为关键。将复杂山区抛投无人... GNS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滑坡监测,但在复杂和高危环境下,监测设备难以安装,而利用无人机抛投有望实现监测设备的无人化部署。针对无人机续航以及复杂环境下地形威胁等问题,抛投无人机的路径规划作为基础任务尤为关键。将复杂山区抛投无人机路径规划问题分为地质灾害区域三维实景地图构建、代价函数设计、航迹规划算法3个方面展开研究,并将基于自适应权重和Levy飞行策略的鲸鱼优化算法应用于抛投无人机航迹规划。以四川省汉源县红岩子滑坡为研究区,实现了复杂山区GNSS监测装备抛投无人机的路径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监测 复杂山区 抛投无人机 路径规划 鲸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区松花江流域水资源多目标协同调配技术
17
作者 张晓辉 刘冬梅 +3 位作者 陈永明 宋阳 高铭含 赵尉邦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5-42,共8页
针对长白山区生态系统退化、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偏低等问题,以松花江流域为研究区,生态保护、发电、供水作为调控目标,构建研究区水资源多目标协同调控模型,实现不同时间尺度模型之间的相互衔接以及调控方案的滚动修正,结合水资源多目标... 针对长白山区生态系统退化、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偏低等问题,以松花江流域为研究区,生态保护、发电、供水作为调控目标,构建研究区水资源多目标协同调控模型,实现不同时间尺度模型之间的相互衔接以及调控方案的滚动修正,结合水资源多目标决策分析技术研究,提出面向生态保护、发电、供水的水资源多目标协同调控方案,为长白山区松花江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及其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区 松花江流域 水资源 多目标协同 调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路-环境作用下山区桥隧连接段行车安全分析
18
作者 王露 霍露露 +1 位作者 张子宇 陈红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90,共9页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桥隧连接段在强侧风作用下的行车安全风险,基于车-路-环境多维度耦合力学模型展开分析。通过CarSim仿真平台构建了240组工况(涵盖4种典型车速、3种桥梁长度、5级风速梯度及冰雪低附着等复杂环境条件),重点分析了风速、...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桥隧连接段在强侧风作用下的行车安全风险,基于车-路-环境多维度耦合力学模型展开分析。通过CarSim仿真平台构建了240组工况(涵盖4种典型车速、3种桥梁长度、5级风速梯度及冰雪低附着等复杂环境条件),重点分析了风速、车速(60、80、100、120 km/h)、桥梁长度(20、65、100 m)、路面附着系数、超高(0.06)及圆曲线半径等参数对车辆行驶安全性及横向稳定性的影响,并针对不平稳状态提出了修正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车辆行驶平稳性与风速呈负相关,与超高值呈正相关,当遭遇5级风、桥长为100 m、超高为0.06且为结冰情况时,需将圆曲线半径提升至134、270、466 m才能以抵消横向风荷载,保证车辆行驶时的安全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山区强侧风 空气动力学 车-路-环境耦合 CarSim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重茬果园土壤绿色改良技术规范
19
作者 刘小勇 贾军平 +5 位作者 彭海 任静 韩富军 刘馨蔚 李健 尹晓宁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96-98,共3页
重茬果园再植障碍已成为制约果树更新换代和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为规范重茬果园标准化管理,通过对重茬果园土壤改良技术的多年试验,研究总结了山地重茬果园土壤绿色改良技术规范。从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土壤绿色... 重茬果园再植障碍已成为制约果树更新换代和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为规范重茬果园标准化管理,通过对重茬果园土壤改良技术的多年试验,研究总结了山地重茬果园土壤绿色改良技术规范。从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土壤绿色改良、抗重茬砧木选择、脱毒苗栽植等方面规范了重茬果园土壤改良技术,为山地重茬果园标准化管理和林果产业高质量绿色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茬果园 再植病 土壤改良 技术规程 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步行路径的山地城区绿色开放空间供需评价与优化研究
20
作者 罗丹 张沂珊 +2 位作者 罗融融 李波 杨鑫秀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2,共8页
山地城市高密度建成区域具有更加复杂和特殊的用地条件与交通状况,与平坦城市相比存在更突出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绿色开放空间供需状况可能失衡,影响居民福祉。依托步行可达性构建具有山地适宜性的供需评价模型,选取两步移动搜索法... 山地城市高密度建成区域具有更加复杂和特殊的用地条件与交通状况,与平坦城市相比存在更突出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绿色开放空间供需状况可能失衡,影响居民福祉。依托步行可达性构建具有山地适宜性的供需评价模型,选取两步移动搜索法,从供给、需求、供需过程改进评价指标,并以重庆渝中区为例探讨实际供需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绿色开放空间供需水平呈现较明显的空间分异,高水平区域具有集中式分布、随距离递减的特征;不同类型绿色开放空间供需水平及其提供有效服务的效率均存在差异,城市级绿色开放空间主导供需空间格局,片区级和社区级绿色开放空间服务效率相对更好;供需水平随步行路网密度增加,先提高后降低,且与路径绕路系数具有显著负相关。基于实际供需评价结果,以增加供给效率为目标,提出完善整体布局和优化供需连接的提升策略,为存量背景下的山地城市绿色开放空间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为同类城市空间服务效益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山地高密度城区 绿色开放空间 步行可达性 供需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