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i index evaluates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changes after on-pump and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1
作者 王茵 赵宝珍 +3 位作者 王尔松 徐志云 梅举 熊文峰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6年第2期125-128,共4页
Objective: To compare function recovery of left ventricle after off-pump and 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OPCAB and ONCAB) using Tel index. Methods: Twenty-fou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ere enroll... Objective: To compare function recovery of left ventricle after off-pump and 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OPCAB and ONCAB) using Tel index. Methods: Twenty-fou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ere enrolled, twelve of which received OPCAB and the others underwent ONCAB.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E/A ratio at mitral orifice and Tel index were measured using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before surgery and 3-7 days, 1 month, 3 months and 6 months after surgery. Results:Tel index of both groups decreased 3-7 days after surgery, with OPCAB group's lower than ONCAB group'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e-and post-OPCAB was significant (P〈0.01), but not for ONCAB group (P〈0.05). Tel index of ONCAB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of OPCAB 1 month after surgery, 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3-7 days and 1 month after surgery in ONCAB (P〈0.01). Afterwards, Tel index of the 2 groups decreased steadily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at other time points. LVEF and E/A ratio decreased at first, then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2 groups at all time points. Conclusion: The recovery of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fter OPCAB is earlier than ONCAB. Tel index is more sensitive than LVEF and E/A ratio in detecting cardiac function recoveries and can be considered as an accurate and simple method to evaluate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and diastolic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i index coronary artery bypass OFF-PUMP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技术可用于早期识别老年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的左室几何结构受损和收缩功能障碍
2
作者 李萍 杨红宇 +1 位作者 周林燕 康春松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7-43,共7页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联合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价肥胖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几何构型和心肌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2023年1~12月于山西白求恩医院就诊的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152例,依据BMI分为正常体质量组(n=62)、超重组(n=50)、肥胖组(n=40)...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联合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价肥胖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几何构型和心肌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2023年1~12月于山西白求恩医院就诊的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152例,依据BMI分为正常体质量组(n=62)、超重组(n=50)、肥胖组(n=40),另收集健康对照组50例。获得常规及整体纵向应变(GLS)参数。比较各组间超声参数的差异及4种左室几何构型的发生率。结果从对照组到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肥胖组的GLS逐渐减小,对照组、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肥胖组的左室质量指数逐渐增大(P<0.05);超重组、肥胖组的离心性肥厚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及正常体质量组;从对照组到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肥胖组的向心性肥厚发生率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BMI、高血压病程与GLS呈负相关;年龄、收缩压、BMI与左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BMI是GLS的影响因素;BMI是左室质量指数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肥胖对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及左心室肥厚有叠加作用。BMI升高是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及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肥胖更易导致左室发生向心性肥厚,由于向心性肥厚与心血管风险高、预后差相关,早期识别、干预此类患者的左室几何结构受损有助于减少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胖 左室质量指数 几何构型 心肌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肺动脉造影衍生左心房参数与急性肺栓塞血栓负荷相关
3
作者 叶婉霜 王贵良 +4 位作者 刘鹏 孙文杰 王李乐 谢安 曾禹莉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2期39-46,共8页
目的:探讨CT肺动脉造影(CTPA)衍生的左心房(LA)参数在评估急性肺栓塞(APE)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与APE血栓负荷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PA资料,将无APE患者设为A组(n=198),APE患者根据PAOI分为B1组(PA... 目的:探讨CT肺动脉造影(CTPA)衍生的左心房(LA)参数在评估急性肺栓塞(APE)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与APE血栓负荷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PA资料,将无APE患者设为A组(n=198),APE患者根据PAOI分为B1组(PAOI<40%,n=97)和B2组(PAOI≥40%,n=104)。对比3组间LA测量参数和对比剂填充评价(主观评分和CT值),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这些参数与PAOI的关系。结果:3组LA的左右径(LR)、前后径(AP)、LR×AP及LA中央区CT值的比较显示:B2组<B1组<A组,且与PAOI呈负相关;3组LA对比剂填充评分(2分和3分)的比较显示:B2组>B1组>A组,与PAOI呈正相关;3组主肺动脉与LA中央区CT值差值的比较显示:B2组>B1组、A组,但与PAOI无相关性。CTPA衍生的LA参数与APE血栓负荷相关,可作为早期病情评估的附加参数。结论:CTPA衍生的LA参数与APE的血栓负荷密切相关,对于评估APE的严重程度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有助于指导治疗决策和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肺动脉造影 急性肺栓塞 左心房 肺动脉阻塞指数 右心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NT-proBNP、CgA水平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邝光华 周宇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心衰,HF)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后对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嗜铬粒蛋白A(CgA)和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DCM心衰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随机双盲法将观察组患者分为A组与B组,... 目的研究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心衰,HF)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后对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嗜铬粒蛋白A(CgA)和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DCM心衰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随机双盲法将观察组患者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另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治疗,观察组给予利尿剂、强心剂和硝酸酯类等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行培哚普利治疗,B组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A组与B组的临床基本资料,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的CgA、NT-proBNP水平,A组与B组治疗前后的血清指标(CgA和NT-proBNP)和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A组与B组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gA、NT-proBNP水平低于观察组及观察组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Ⅱ、Ⅲ、Ⅳ级患者(P<0.05);观察组NYHA分级Ⅳ级患者CgA、NT-proBNP水平高于Ⅲ、Ⅱ级患者,且NYHA分级Ⅲ级患者CgA、NT-proBNP水平高于Ⅱ级患者(P<0.05)。治疗后,A组的LVEF(31.49±2.52)%明显低于B组的(33.79±3.11)%(P<0.05);B组的NT-proBNP(1534.20±1249.31)pg/ml、CgA(164.20±76.57)ng/ml、LVEDV(159.23±23.75)ml和LVESV(109.06±14.84)ml均明显低于A组的(2139.35±1032.66)pg/ml、(213.10±100.17)ng/ml、(176.52±38.17)ml、(129.26±27.68)ml(P<0.05)。观察组NT-proBNP与LVESV、LVEDV呈正相关(r=0.701、0.706,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390,P<0.01);CgA与LVEF呈负相关(r=-0.649,P<0.01),与LVESV和LVEDV呈正相关(r=0.569、0.585,P<0.01);NT-proBNP与CgA呈正相关(r=0.602,P<0.01)。结论DCM心衰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和降低CgA水平的表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嗜铬粒蛋白A 心功能指标 左室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单雪峰 阿布肚沙拉木·卡斯木江 +1 位作者 杨龙 高晓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865-871,共7页
目的分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探讨MIF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诊断和治疗的802例原... 目的分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探讨MIF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诊断和治疗的8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性别、民族、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心脏超声参数等指标,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清MIF水平。根据Devereux公式计算左心室质量(LVM)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并根据LVMI水平(男性>125 g/m^(2)、女性>120 g/m^(2))将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组(136例)和非肥厚组(666例)。绘制散点图并采用Sperman相关分析MIF与LVM和LVMI的关联。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发生LVH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MIF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LVH的效能。结果肥厚组的MIF水平高于非肥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4.77(79.05,141.58)ng/ml比69.07(51.76,88.08)ng/ml,P<0.05]。此外,肥厚组的男性比例、冠心病病史比例、年龄、高血压病程、收缩压水平均高于非肥厚组(P<0.05)。Spe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IF与LVM、LVMI呈正相关(r分别为0.270、0.3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MIF(OR=1.029,95%CI 1.023~1.036,P<0.001)、收缩压(OR=1.013,95%CI 1.003~1.024,P=0.013)、男性(OR=1.997,95%CI 1.169~3.472,P=0.012)、饮酒(OR=0.356,95%CI 0.173~0.704,P=0.004)是高血压患者发生LVH的影响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MIF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LVH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7(95%CI 0.725~0.829,P<0.001)。结论MIF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存在关联,提示MIF可能参与高血压影响心脏功能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原发性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左心室质量 左心室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电图异常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贺世超 王瑜 朱斌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4期24-28,41,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电图异常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伴心电图异常急性病毒性肝炎78例为异常组,无心电图异常急性病毒性肝炎120例为无异常组,收集2组临床资料并分析心电图异常相关...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电图异常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伴心电图异常急性病毒性肝炎78例为异常组,无心电图异常急性病毒性肝炎120例为无异常组,收集2组临床资料并分析心电图异常相关因素。随访6个月,将心电图异常78例分为预后良好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12分]、预后不良组(MODS评分>12分),分析心电图异常相关因素对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影响及预测价值。结果心电图异常78例心电图表现为T波改变(42.31%,33/78)、窦性心动过缓(34.62%,27/78)、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心律不齐(24.36%,19/78)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疾病类型、总胆红素(TBIL)、脑钠肽(BNP)、左心室Tei指数及伴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是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影响因素(P<0.05)。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疾病类型、TBIL、BNP、左心室Tei指数及伴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疾病类型、TBIL、BNP、左心室Tei指数、伴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联合预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43,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电图异常与疾病类型、TBIL、BNP、左心室Tei指数、伴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相关,且相关因素对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病毒性 心电描记术 多器官功能衰竭 预后 心动过缓 利钠肽 左心室Tei指数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测定Tei指数和LVEDV、LVESV、SV评估足月小样儿心功能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靳雅玲 王亚东 +2 位作者 李洁 何颖 范雪爱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331-337,共7页
目的探究超声测定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量(SV)对足月小样儿心功能变化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邢台市中心医院出生的100例足月小样儿(研究组),其中男... 目的探究超声测定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量(SV)对足月小样儿心功能变化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邢台市中心医院出生的100例足月小样儿(研究组),其中男性47例,女性53例;胎龄37~41+6周,平均胎龄39.62周;体质量2.07~2.43 kg,平均体质量2.12 kg。依据足月小样儿胎龄将新生儿分为早期足月小样儿(37~38+6周)组,晚期足月小样儿(39~41^(+6)周)组,每组50例。另选择医院同期出生的5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对照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胎龄38~40+6周,平均胎龄39.33周;体质量2.53~4.00 kg,平均体质量3.07 kg。采用超声测定3组Tei指数和LVEDV、LVESV、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左右心大血管内径、室壁厚度、心内径指标,二、三尖瓣心舒张功能指标,进而评估足月小样儿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早期足月小样儿组、晚期足月小样儿组左右心室等容收缩期时间(ICT)+等容舒张期时间(IRT)、射血期时间(ET)依次降低,Tei指数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早期足月小样儿组、晚期足月小样儿组SV[(3.50±0.94)mL vs(2.96±0.63)mL vs(2.55±0.48)mL]、LVEDV[(5.07±1.19)m L vs(4.71±1.05)mL vs(4.49±0.93)mL]、LVEF[(71.53±4.52)%vs(66.19±3.21)%vs(63.44±2.98)%]、CO指数[(0.75±0.09)L/min vs(0.51±0.13)L/min vs(0.44±0.17)L/min]依次降低,LVESV指数依次升高[(1.46±0.37)mL vs(1.59±0.41)m L vs(1.66±0.4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早期足月小样儿组、晚期足月小样儿组主动脉根部内径(AOD)[(6.9±1.0)mm vs(6.0±0.8)mm vs(5.5±0.5)mm]、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左心房收缩期末期内径(LA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指数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947、37.000、27.820、34.742、27.990,P<0.05)。对照组、早期足月小样儿组、晚期足月小样儿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平均动脉压(MAP)、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107、11.868、39.000、9.511,P<0.05)。对照组、早期足月小样儿组、晚期足月小样儿组A、E/A值依次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01、35.399,P<0.05)。结论足月小样儿的超声测定Tei指数和LVEDV、LVESV、SV、CO较健康足月新生儿改变明显,在心功能变化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Tei指数 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 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 心搏量(SV) 足月小样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转归的回顾性研究
8
作者 杨秋蓝 陆政阳 +7 位作者 朱昌盛 唐兵 聂长荣 卢涛 吴子宁 杨淑娟 赵世华 王水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635-641,共7页
目的阐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CM)患者术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变化与与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相关性,进一步确定LVMI预测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转归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9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完成术前及术后左右... 目的阐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CM)患者术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变化与与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相关性,进一步确定LVMI预测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转归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9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完成术前及术后左右1年行心脏核磁检查的HCM患者89例,研究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术前和切除术后的左心室质量(LVM)差与手术切除心肌重量的线性相关性,并进行中远期随访,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构建术后复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模型,并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不同LVMI组间的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中远期转归结果。结果术后LVM较术前显著性下降[(187.9±115.3)g比(153.6.9±99.3)g,P<0.001]。手术前后LVM差值为26.7(3.7,61.5)g,术中切除心肌重量平均为(11.0±5.1)g,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设定术中切除心肌重量为自变量,手术前后LVM差值为因变量,二元线性回归分析统计结果表明,手术前后LVM差值与术中切除心肌重量呈线性相关性(P=0.0112,R=0.268,R2=0.072)。9例(10.1%)患者在平均(43.4.6±20.5)个月的随访期间发生不良复合事件。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中,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最显著的预测因子是CMR测量的LVMI(风险比1.025,95%CI 1.009~1.040,P=0.002)。在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中,LVMI≥95.1 g/m2可准确预测不良复合事件发生(敏感度77.8%;特异度77.5%;曲线下面积AUC=0.748,P=0.0109)。Kaplan-Meier生存曲线图提示,HCM患者LVMI增高组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中远期不良复合事件发生率高(P<0.001)。结论心肌切除术后左心室心肌质量消退明显大于术中切除心肌重量,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利于梗阻性HCM患者的左心室逆向重构。术前较高的LVMI是HCM患者心肌切除术后中远期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心肌切除术 心室重构 左心室心肌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尿钠与24 h尿微量白蛋白、左心室质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徐琼 彭莉丽 裴素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5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尿钠与24 h尿微量白蛋白、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值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升高,≥30 mg/24 h,61例)和对照组(24 ...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尿钠与24 h尿微量白蛋白、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值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升高,≥30 mg/24 h,61例)和对照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正常,<30 mg/24 h,6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血压测定、尿生化检测、血生化检测、左心室质量指数测量。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尿生化、血生化、左心室质量指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心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血钠、血钾、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46.6±4.5)mg/24 h、24 h尿钠(333.4±5.1)mmol/24 h、左心室质量指数(142.5±2.1)g/m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1±3.2)mg/24 h、(176.3±3.6)mmol/24 h、(96.5±4.2)g/m2(P<0.05)。对照组内,24 h尿钠与SBP、左心室质量指数、年龄呈正相关(r=0.236、0.178、0.104,P<0.05),与心率、总胆固醇、LDL-C、HDL-C、血钠、血钾、肌酐、空腹血糖、DBP无明显相关性(P>0.05)。观察组内,24 h尿钠与24 h尿微量白蛋白、肌酐、SBP、左心室质量指数、DBP、年龄呈正相关(r=0.106、0.038、0.148、0.112、0.134、0.201,P<0.05),与心率、总胆固醇、LDL-C、HDL-C、血钠、血钾、空腹血糖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尿钠与24 h尿微量白蛋白、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24 h尿钠能早期反映左心室质量指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尿微量白蛋白 尿钠 左心室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辅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刘富秀 冯新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870-1872,共3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辅助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60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性匹配...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辅助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60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性匹配法校正混杂因素影响后,按照1:1将选取联合组与NIPPV组各30例。联合组以重组人脑利钠肽辅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NIPPV组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作为对照。比较联合组与NIPPV组用药7 d前后临床疗效、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氧合指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对比联合组与NIPPV组24 h尿量、撤机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NIPPV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住院时间与撤机时间均较NIPPV组减少,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治疗组的氧合指数与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联合组更为显著(P<0.05);各治疗组的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联合组更为显著(P<0.05);各治疗组的24 h尿量均明显增加(P<0.05),其中联合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辅助NIPPV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氧含量与左心室泵血功能,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左心衰竭 重组人脑利钠肽 氧合指数 左室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影响 被引量:33
11
作者 彭斌 许涛 +1 位作者 汪年松 盛晓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对糖尿病肾病MHD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规律血液透析3年以上的糖尿病肾病MHD患者47例,分为单纯HD组17例,常规血液透析3次/周;HD+HDF组30例,常规血...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对糖尿病肾病MHD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规律血液透析3年以上的糖尿病肾病MHD患者47例,分为单纯HD组17例,常规血液透析3次/周;HD+HDF组30例,常规血液透析2次/周,血液透析滤过1次/周。并收集临床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3年后均行心脏彩超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前向血流E峰与A峰比值(E/A),根据Devereux公式计算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结果:(1)比较治疗前后P3-、Ca2+×P3-、hs-CRP及Pro-BNP发现,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且与心脏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尤其是与LVMI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同时与LVEDd、LVEDs、LAD、LVPWT、IVST及E/A存在相关。(2)与同组治疗前比较,HD+HDF组P3-、Ca2+×P3-、Hs-CRP及Pro-BN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单纯HD组与之相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还发现,HD+HDF组LVMI较治疗前下降,LVEF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HD组LVMI及LVEF治疗前后均没有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治疗后比较发现,HD+HDF组P3-、Ca2+×P3-、Hs-CRP及Pro-BNP均显著低于单纯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D+HDF组LVEDd及LVMI显著低于单纯HD组,而LVEF显著高于单纯HD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MHD患者的左心室肥大及心功能,这可能与血液透析滤过能更好的纠正钙磷代谢紊乱、减轻炎症反应及降低Pro-BNP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Tei指数与血浆脑钠肽的关系 被引量:18
12
作者 范亚娟 褚雯 +1 位作者 梁雅君 常学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9-452,共4页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Tei指数与血浆脑钠肽(BNP)的关系,为准确评价心脏整体功能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50例患者(研究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浆BNP浓度,应用彩色...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Tei指数与血浆脑钠肽(BNP)的关系,为准确评价心脏整体功能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50例患者(研究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浆BNP浓度,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受试者心脏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Tei指数。比较两组LVEDd、LVESd、Tei指数、BNP、IVSd、LVEF,分析Tei指数、BNP与各心脏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LVEDd、LVESd、Tei指数、BNP明显升高(t=14.4、23.4、21.9、22.3,P<0.01),IVSd、LVEF明显减小(t=12.4、12.5,P<0.01)。BNP与LVEF呈负相关(r=-0.266,P<0.05),与Tei、LVEDd呈正相关(r=0.401、0.326,P<0.05);Tei指数与LVEF、E/A呈负相关(r=-0.480、-0.241,P<0.05),与LVEDd呈正相关(r=0.375,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进入BNP逐步回归方程的变量为Tei指数、LVEF、LVEDd(t=5.984、-2.477、2.326,P<0.05),校正LVEF后,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仅有Tei指数(t=2.728,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Tei指数和BNP存在明显的相关性,Tei指数是一个良好的无创性指标,可以快速准确评估心室整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扩张型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TEI指数 利钠肽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致终末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特点分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彭斌 许涛 +1 位作者 盛晓华 汪年松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致终末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特点分析。方法:选择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规律血液透析3年以上的糖尿病肾病MHD患者47例,并收集临床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3年后均进... 目的:探讨糖尿病致终末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特点分析。方法:选择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规律血液透析3年以上的糖尿病肾病MHD患者47例,并收集临床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3年后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采用Sonos5500型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仪,S4探头,M型方法检测,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前向血流E峰与A峰比值(E/A),根据Devereux公式计算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结果:(1)比较治疗前后左心室肥大(LVH)的发生比率,LVDd、LVDs、LVPWT及LVMI值,结果发现,治疗后要高于治疗前,而LVEF较治疗前降低,说明随着透析龄的增长,心脏结构发生改变,心功能进一步恶化,甚至出现心功能衰竭。(2)比较治疗前后P、Ca×P、hs-CRP及Pro-BNP发现,治疗后明显要高于治疗前,且与心脏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尤其是与LVMI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另外,还与LVEDd、LVEDs、LAD、LVPWT、IVST及E/A存在相关,说明钙磷代谢紊乱、微炎症状态及高Pro-BNP与糖尿病肾病MHD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是导致左心室肥大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肾病MHD患者普遍存在左心室肥大,而且随着透析龄的增长,这种现象更为严重。高磷血症、高钙磷乘积、Hs-CRP及pro-BNP与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重量指数和主动脉弓钙化评分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被引量:18
14
作者 刘莎 郭王 +2 位作者 张东亮 崔文英 刘文虎 《中国血液净化》 2012年第12期664-669,共6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心血管(cardiovascular,CV)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CV events,CVE)的预测因素,比较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和在线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心血管(cardiovascular,CV)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CV events,CVE)的预测因素,比较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和在线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对相关因素以及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组333名MHD患者,随访50±15月,观察全因死亡,CV死亡和CVE发生。在入组基线时,记录人口学资料,测量临床指标。根据入组后的治疗模式,将患者分为HD组(n=268)和HDF组(n=65)。在第6个月末,测量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使用COX模型分析基线时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CVE的预测因素。分别使用t检验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组间第6个月末相关因素以及长期预后差异。结果年龄(RR=1.041,P<0.001)、女性(RR=0.615,P=0.020)、左心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 rmass index,LVMI)(RR=1.011,P=0.006)、主动脉弓钙化评分(aortic arch calcification score,AoACS)(RR=1.277,P<0.001),血红蛋白(hemoglobin,Hb)<100g/L(RR=2.609,P<0.001),铁蛋白>500ng/ml(RR=1.637,P=0.037)是发生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RR=1.093,P<0.001)、LVMI(RR=1.030,P<0.001)、AoACS(RR=1.652,P<0.001)和Hb<100g/L(RR=2.144,P=0.016)是发生CV死亡的预测因素。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病史(RR=3.408,P<0.001),LVMI(RR=1.028,P<0.001)和AoACS(RR=1.329,P=0.003)是发生非致死性CVE的预测因素。第6个月末,HDF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t=-2.494,P=0.013)、体质量(t=-2.252,P=0.023)、总胆固醇(t=-1.992,P=0.047)和Hb(t=-2.175,P=0.030)水平较高,CRP(t=6.432,P<0.001)、LVMI(t=2.420,P=0.017)和AoACS(t=2.337,P=0.020)水平较低。HDF组患者全因死亡(x2=9.610,P=0.002)、CV死亡(x2=4.533,P=0.033)和CVE(x2=4.598,P=0.032)等长期预后更好。结论年龄、性别、LVMI、AoACS、Hb和铁蛋白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CRP、LVMI、AoACS和Hb是CV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CVD病史、AoACS和LVMI是非致死性CVE的预测因素。HDF能改善MHD患者BMI、体质量、总胆固醇、Hb、CRP、LVMI、AoACS,以及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CVE等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死亡率 主动脉弓钙化 左心室重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Tei指数与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霄云 张小平 +4 位作者 钱端 张利萍 陈蕾 闫少西 王希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8期1568-1571,共4页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检测Tei指数及二尖瓣环舒缩速度,评价糖尿病(DM)患者左心室舒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2型DM患者121例,其中不伴微血管并发症者(DM1组)61例,伴微血管并发症者(DM2组)60例。健康对照组50例。脉冲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口舒...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检测Tei指数及二尖瓣环舒缩速度,评价糖尿病(DM)患者左心室舒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2型DM患者121例,其中不伴微血管并发症者(DM1组)61例,伴微血管并发症者(DM2组)60例。健康对照组50例。脉冲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计算E/A值;脉冲组织多普勒测量左心功能Tei指数;定量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左心室壁二尖瓣环6个位点(侧壁和后间隔、前壁和下壁、前间隔和后壁)处的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Am),计算6个位点平均速度(MSm、MEm、MAm)及MEm/MAm值。结果 DM1组和DM2组MSm、MEm、MEm/MAm值较对照组显著减低,MSm(7.13±1.42)cm/s、(6.49±1.29)cm/s vs(8.61±1.18)cm/s,MEm(6.22±1.39)cm/s、(4.53±0.94)cm/s vs(7.91±1.15)cm/s,MEm/MAm值0.79±0.17、0.59±0.19vs 1.03±0.15(均P<0.05)。DM1组和DM2组Tei指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0.53±0.09、0.65±0.08vs 0.44±0.06(均P<0.05)。DM组Tei指数与E/A值、MEm、MEm/MAm和MSm值呈显著负相关(r=-0.363、-0.551、-0.533、-0.614,均P<0.01)。结论组织多普勒Tei指数与QTVI检测二尖瓣环舒缩速度能够敏感评价DM患者的左心功能障碍。这种功能障碍在DM无微血管并发症时即已发生,并随着微血管并发症的出现左心室舒缩功能进一步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TEI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参数对单纯左室舒张性心衰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绪玲 仉晓红 +1 位作者 李虹 尉若川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5期809-811,815,共4页
目的探讨可靠反映左室舒张功能改善状况的超声心动图指标,以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参照2014年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指南,选择60例单纯左室舒张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分级为II级和III级,临床治疗4周后,观察二尖瓣口血流频谱、二尖瓣... 目的探讨可靠反映左室舒张功能改善状况的超声心动图指标,以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参照2014年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指南,选择60例单纯左室舒张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分级为II级和III级,临床治疗4周后,观察二尖瓣口血流频谱、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频谱和左心房容积变化指数的变化,并对比临床B型脑钠肽指标和临床综合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综合临床指标评价心功能,治疗总有效率81.7%,超声指标的变化:E/E’治疗前14.03±2.29,治疗后9.76±1.69,P值=0.000,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左房容积指数治疗前(46.36±5.06)ml/m2,治疗后(36.70±3.17)ml/m2,P值=0.000,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测二尖瓣E/E’比值和左房容积指数的变化可以作为临床评价单纯左室舒张性心衰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左室舒张性心衰 二尖瓣E/E’ 左房容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左室Tei指数与左室心肌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潘永寿 庾红玉 +3 位作者 阮坚 王高兴 秦蕾 赵孟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8期1171-1173,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左室Tei指数与左室心肌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34例冠心病患者和34例正常人的左室Tei指数,并进行比较。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测量34例冠心病患者的左室心肌质量(LVM)、左室心肌质量指...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左室Tei指数与左室心肌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34例冠心病患者和34例正常人的左室Tei指数,并进行比较。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测量34例冠心病患者的左室心肌质量(LVM)、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分析冠心病患者Tei指数与LVM、LVMI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患者的Tei指数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01)。冠心病患者Tei指数的升高与LVM和LVMI的增加呈正相关(r=0.784,r=0.808)。结论:冠心病患者Tei指数与LVM密切相关,可以综合反映冠心病患者左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TEI指数 左室心肌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超敏肌钙蛋白T与左室质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曹建红 于萍 +4 位作者 奚晓玲 胡昊 兰琴 张林 范慧敏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396-400,共5页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超敏肌钙蛋白T(hs-TnT)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评价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入选230例于我院心衰专科住院的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2h...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超敏肌钙蛋白T(hs-TnT)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评价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入选230例于我院心衰专科住院的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2h采取肘静脉血2ml,测定hs-TnT和NT-proBNP水平,根据公式计算LVMI.结果 ①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高,hs-TnT水平亦呈增高趋势,Ⅱ~Ⅳ级分别为(0.012±0.960)μg/L、(0.187±0.820)μg/L和(0.238±0.730)μg/L,不同级别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增加(P<0.05).②不同病因所致CHF各亚组间hs-Tn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以hs-TnT均数0.014μg/L为界,CHF组升高hs-TnT亚组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hs-TnT亚组(49.3%比19.8%,P<0.01).④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血浆hs-TnT、NT-proBNP、LVMI分别与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931,P<0.01;r=0.857,P<0.01;r=0.917,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示,CHF组患者血浆hs-TnT水平分别与NT-proBNP、LVMI呈正相关(r=0.278,P<0.05;r=0.513,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在校正患者年龄、左室射血分数、NT-proBNP等因素后,hs-TnT水平与LVMI独立相关.结论 CHF患者hs-TnT水平明显升高;hs-TnT水平与心力衰竭程度显著相关,提示hs-TnT水平可作为评价心力衰竭进程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超敏肌钙蛋白 左室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左室Tei指数与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庾红玉 潘永寿 +3 位作者 阮坚 秦蕾 冯红兵 皮永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8期1193-1195,共3页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左室Tei指数、左室收缩功能指标二者相关性。方法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104例左心衰竭患者的左室Tei指数,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104例左心衰竭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左室Tei指数、左室收缩功能指标二者相关性。方法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104例左心衰竭患者的左室Tei指数,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104例左心衰竭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射血分数(LVEF),分析心力衰竭患者Tei指数与LVEDV、LVESV及LVEF的相关性。结果左心衰竭患者Tei指数与LVEDV和LVESV有较好的正相关性(r=0.634,P=0.000;r=0.788,P=0.000),与LVEF有较好的负相关性(r=-0.758,P=0.000)。结论左心衰竭患者左室Tei指数、左室收缩功能指标二者为密切相关,联合应用为准确评价左心衰患者左室整体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TEI指数 左室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左心室重构指数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重构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明 方少兵 +2 位作者 周小英 李桔莲 管林军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测量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重构的价值。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病变组分为左旋支或/和右冠支病变组(LCX/RCA组)24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6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4.2岁;...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测量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重构的价值。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病变组分为左旋支或/和右冠支病变组(LCX/RCA组)24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6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4.2岁;单纯左前降支病变组(LAD组)21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5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3.5岁;包含LAD病变的双支或多支病变组(多支组)27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7例,年龄39~80岁,平均年龄56.2岁;正常对照组22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5例,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55.2岁。行RT-3DE,应用软件自动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舒张末期心外膜容积(LVEDVep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再计算左心室质量[LVM=1.05×(LVEDVepi-LVEDV)]、LVRI(LVM/LVEDV),并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双平面Simpson测量并计算上述各值。比较RT-3DE和2DE测量LVRI在组间的差异、组内的差异和相关性,以及LVRI与LVEDV、LVEF的相关性;并比较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两种方法测量LVRI的一致性和重复性。结果正常对照组、LCX/RCA组、LAD组、多支组两种方法测量的LVRI呈显著递减(P<0.05或P<0.01)。前两组两种方法间的LV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①除多支组内两种方法间的LVRI无显著相关性(P>0.05)外,余3组内均呈显著相关性(P<0.01);②病变组同种方法测量的LVRI与LVEDV呈显著负相关性、LVEF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但正常组内无显著相关性(P>0.05)。RT-3DE测量的LVRI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一致性和重复性较2DE好。结论来源于RT-3DE的LVRI优于2DE,更能作为临床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重构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三维 左心室重构指数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