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耳贱目”:新文化史视域下中国近代教学变革
1
作者 王康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32,共12页
中国近代教学变革,并非一个孤立的教育现象,而是坐落在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史境之中。其中一个关键点在于“目学”与“耳学”地位的升降问题。在经塾、书院阶段,中国传统教学以“笔传之学”显其特色。随着近代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口传... 中国近代教学变革,并非一个孤立的教育现象,而是坐落在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史境之中。其中一个关键点在于“目学”与“耳学”地位的升降问题。在经塾、书院阶段,中国传统教学以“笔传之学”显其特色。随着近代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口传之学”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对于此一中西教育的关键差别,当时国人径直以“贵耳贱目”称之。此一“耳目”转换,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传统札记书写的日趋衰落,以及新式课堂讲授的骤然兴起。新旧教学方式更迭的背后反映出,相较西方教学思想中连绵不断的口头教学传统,中国传统教学以文字书写彰显其文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史 教学变革 “目学”与“耳学” 札记书写 新式讲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古代书院的教学文体 被引量:2
2
作者 鲁小俊 陈正博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5-167,共13页
教学是“语言+文字”的活动,部分语言最终也会落实到文字上面。运用什么样的文体,涉及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不同侧面。大致而言,古代书院的教学文体有3个类型:一是规章制度类,以“章程”和“学规”为代表。章程偏于日常事务,讲究制度化... 教学是“语言+文字”的活动,部分语言最终也会落实到文字上面。运用什么样的文体,涉及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不同侧面。大致而言,古代书院的教学文体有3个类型:一是规章制度类,以“章程”和“学规”为代表。章程偏于日常事务,讲究制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学规偏于思想和学业,旨在解决“何以成人”和“何以为学”两大问题。二是师长讲授类,主要是“讲义”和“答问”。讲义既可以是草拟的教案或底稿,也可以是事后的整理或追记。答问尤其注重从生徒的讨论问题,如果说讲义相当于教案、讲稿,编订成集的答问则类似于教辅资料。三是生徒研习类,“日记”和“课艺”最为典型。日记的内容主要是学业,其次是修身,它不只写给自己看,其读者还有山长、同学或地方官员。举业、学术和经世,这是课艺的三大主题,乡邦情结则是课艺的情怀所在。总体来看,在书院的教学活动中,这些文体广泛运用,行之有效,且自成体系,涵盖了规诫、讲授和研习的整套流程。章程、学规、讲义、答问、日记、课艺等文体,既是书院教学活动的书面载体,也是书院教学的历史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院 教学 文体 章程 学规 讲义 答问 日记 课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学习视听课程教学过程探析
3
作者 岳敏 《成人教育》 2014年第2期91-94,共4页
学生进行在线学习时,大多数使用视听课程进行学习,其学习环境、学习材料与面授课堂学习有很大的不同。通过实地观察得到视听课程教学情况,对其记录、教学分析,发现其中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供类似课程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职业培训 视听课程 讲授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