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6篇文章
< 1 2 1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区域30米分辨率LS因子数据集V1.0
1
作者 赵江华 王学志 周园春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236-247,共12页
土壤侵蚀是影响全球土地退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土壤侵蚀模型可估算土壤流失的空间和时间分布,为制定流域水土资源保护政策与实施有效战略提供支持。修订版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模... 土壤侵蚀是影响全球土地退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土壤侵蚀模型可估算土壤流失的空间和时间分布,为制定流域水土资源保护政策与实施有效战略提供支持。修订版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模型以其兼具简单性与准确性,成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土壤侵蚀模型之一。在RUSLE模型的输入参数中,地形因子(LS因子)对土壤流失潜力的影响最为显著,而LS因子的输入数据和计算方法对最终RUSLE模型计算的质量会有直接影响。为此构建了中国区域30米分辨率LS因子数据集(LS_China)。本数据集采用开源工具SAGA(自动化地球科学分析系统)和GDAL(地理空间数据抽象库),基于公开的SRTM30米高程数据集(SRTMGL1)计算获得,覆盖整个中国区域。数据被组织成单独的栅格化图块,每个栅格化图块覆盖1°×1°的范围,以Geotiff格式存储。在大尺度范围的数据计算过程中,基于对数据的空间分解,采用邻域依赖的计算方法,同时采用多流算法,保证LS因子计算的准确性。在数据质量控制方面,通过变异系数(CV)验证并与同一区域的其他数据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LS_China数据集的变异系数为1.24,相较于其他数据集,其内部异质性较小,具备高质量和高可靠性。本数据集可用作各种尺度(地方、区域、国家)的任何土壤侵蚀评估的输入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因子 土壤侵蚀模型 30米分辨率 中国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Informer用于极移预报的方法研究
2
作者 王丹丹 乔书波 +2 位作者 程栋梁 徐海龙 闫亚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99-904,共6页
为提高极移中长期预报精度,在传统LS+AR预报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深度学习方法,提出LS+Informer(least-squares extrapolation and Informer)预报模型。以LS+AR预报模型和Bulletin A的预报结果为参考,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为提高极移中长期预报精度,在传统LS+AR预报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深度学习方法,提出LS+Informer(least-squares extrapolation and Informer)预报模型。以LS+AR预报模型和Bulletin A的预报结果为参考,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作为评价指标。采用LS+Informer方法后,极移的PMX分量和PMY分量的中长期预报精度得到显著提升,幅度分别可达61.94%和64.86%。同时,在中长期(365 d)阶段可以将MAE值控制在10 mas以内。研究结果显示,在极移的中长期预报中,LS+Informer模型的预报精度明显优于LS+AR模型,且优于Bulletin A的预报结果。该结果表明,LS+Informer模型可有效应用于中长期极移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former模型 Informer模型 ls+AR模型 极移 平均绝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FRLS的锂离子电池全工况等效电路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孙中旺 刘冲 +3 位作者 刘春桥 江新天 靖知川 吕龙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4,共7页
在锂离子电池等多时间尺度系统中,最小二乘(LS)算法的应用面临模型参数辨识精度低和工况适应性差等挑战。以一阶等效电路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FFRLS)算法,用于精确估计电池内阻相关参数。针对恒流工况下在线... 在锂离子电池等多时间尺度系统中,最小二乘(LS)算法的应用面临模型参数辨识精度低和工况适应性差等挑战。以一阶等效电路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FFRLS)算法,用于精确估计电池内阻相关参数。针对恒流工况下在线辨识精度不足、离线辨识精度较高的特点,提出全工况自适应输出等效电路模型,以提升的模型精度。基于实际工况的仿真实验表明:全工况等效电路模型较单一恒流工况精度更高。全工况模型结合了离线和在线辨识算法,具有更小的误差,为0.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等效电池模型 最小二乘(ls)算法 全工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DYNA的滑移门平顺性仿真与试验分析
4
作者 刘召龙 尹辉俊 +2 位作者 马书坤 陆日进 陈涛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8-163,共6页
MPV滑移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开关门过程卡滞不顺畅、中滑轮臂异响等影响滑移门平顺性品质的问题。为了在前期开发阶段就可以提升滑移门开关门过程的平顺性,对滑移门的部分导轨、滑轮臂等关键零件进行改进。基于有限元软件HyperMes... MPV滑移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开关门过程卡滞不顺畅、中滑轮臂异响等影响滑移门平顺性品质的问题。为了在前期开发阶段就可以提升滑移门开关门过程的平顺性,对滑移门的部分导轨、滑轮臂等关键零件进行改进。基于有限元软件HyperMesh建立了滑移门有限元刚柔耦合模型,通过动力学软件LS-DYNA计算结果,对滑移门系统开、闭过程的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滑移门的运动平顺性,并提出改进方案,最终通过滑移门台架试验验证改进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DYNA 滑移门平顺性 刚柔耦合 导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DYNA的火箭发动机喷管流场数值模拟与验证
5
作者 王亿明 周柯江 +2 位作者 张东东 范书立 李京杰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5-291,共7页
为了探究火箭发动机喷管的流场特性以及速度变化趋势,采用了LS-DYNA软件中CE/SE求解器,验证了来自于NPARC验证与确认算例库中的超声速轴对称喷管(收缩-扩张型喷管)的相关参数。本文试验媒介为空气,在喷管马赫数为2.22完全膨胀的情况下,... 为了探究火箭发动机喷管的流场特性以及速度变化趋势,采用了LS-DYNA软件中CE/SE求解器,验证了来自于NPARC验证与确认算例库中的超声速轴对称喷管(收缩-扩张型喷管)的相关参数。本文试验媒介为空气,在喷管马赫数为2.22完全膨胀的情况下,对喷管中心线速度和中心线上各点处的截面速度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CE/SE方法能够较好地预测喷管内的流动分布和关键参数,其计算结果和速度变化趋势与试验数据高度吻合,且与实验数据相差10%以内,有效验证了该方法计算火箭发动机喷管流场的可行性,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探索和优化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发动机 喷管流场 数值模拟验证 ls-DYNA软件 CE/SE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DYNA的红花丝剪切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6
作者 陈棒棒 马保建 +2 位作者 王宽 刘向东 王立强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0-226,256,共8页
针对红花花丝机械化采摘程度低、采摘头结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以新疆旱地红花为研究对象,在花丝生长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剪切力学特性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明确影响剪切效果的关键因素,选取刀片刃角、切割倾角、刀片速度作为试验因... 针对红花花丝机械化采摘程度低、采摘头结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以新疆旱地红花为研究对象,在花丝生长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剪切力学特性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明确影响剪切效果的关键因素,选取刀片刃角、切割倾角、刀片速度作为试验因素,以剪切成功率为评价指标,利用SolidWorks与ANSYS LS—DYNA联合进行单因素仿真试验,确定单因素最佳参数:刀片刃角为25°,切割倾角为20°,刀片速度为15 mm/s。采用Central Composite试验设计方法进一步对试验因素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切割倾角对剪切成功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刀片刃角,最后是刀片速度,并得到最佳参数:刀片刃角为30°、切割倾角为12°、刀片速度为24 mm/s,此时剪切成功率为94.957%。为机械化采摘红花丝的采摘头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丝 物料特性 剪切 ls—DYNA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niRBT-LSTM-GAT与标签平滑的台区电力工单分类
7
作者 李嘉欣 莫思特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6-1362,共7页
台区电力工单记录反映了台区运行工况和用户需求,是制定台区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和满足台区用户用电需求的重要依据。针对台区电力工单高复杂性和强专业性给台区工单分类带来的难题,提出一种融合标签平滑(LS)与预训练语言模型的台区电力工... 台区电力工单记录反映了台区运行工况和用户需求,是制定台区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和满足台区用户用电需求的重要依据。针对台区电力工单高复杂性和强专业性给台区工单分类带来的难题,提出一种融合标签平滑(LS)与预训练语言模型的台区电力工单分类模型(MiniRBT-LSTM-GAT)。首先,利用预训练模型计算电力工单文本中的字符级特征向量表示;其次,采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捕捉电力文本序列中的依赖关系;再次,通过图注意力网络(GAT)聚焦对文本分类贡献大的特征信息;最后,利用LS改进损失函数以提高模型的分类精度。所提模型与当前主流的文本分类算法在农网台区电力工单数据集(RSPWO)、浙江省95598电力工单数据集(ZJPWO)和THUCNews(TsingHua University Chinese New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电力审计文本多粒度预训练语言模型(EPAT-BERT)相比,所提模型在RSPWO、ZJPWO上的查准率和F1值分别提升了2.76、2.02个百分点和1.77、1.40个百分点;与胶囊神经网络模型BRsyn-caps(capsule network based on BERT and dependency syntax)相比,所提模型在THUCNews数据集上的查准率和准确率分别提升了0.76和0.71个百分点。可见,所提模型有效提升了台区电力工单分类的性能,并在THUCNews数据集上表现良好,验证了模型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区电力工单 文本分类 预训练模型 图注意力网络 标签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DYNA的NJL6800客车车架碰撞仿真分析
8
作者 王军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5期58-61,共4页
以NJL6800型客车车架为研究对象,通过CATIA建立参数化模型,结合HyperMesh与LS-DYNA进行48.3 km/h正面碰撞仿真。车架前纵梁在碰撞12 ms时出现1181 MPa应力峰值,30 ms时等效塑性应变达1.94;左右纵梁加速度峰值分别为47.0g、59.5g,较行业... 以NJL6800型客车车架为研究对象,通过CATIA建立参数化模型,结合HyperMesh与LS-DYNA进行48.3 km/h正面碰撞仿真。车架前纵梁在碰撞12 ms时出现1181 MPa应力峰值,30 ms时等效塑性应变达1.94;左右纵梁加速度峰值分别为47.0g、59.5g,较行业标准降低30%~40%,且沙漏能占比<5%验证了仿真有效性。揭示了客车车架渐进式吸能机理,为商用车耐撞性设计提供了参考值,对提升被动安全性能具有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ls-DYNA 客车车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进遗传算法优化LS-SVM逆系统的外转子无铁心无轴承永磁同步发电机解耦控制 被引量:8
9
作者 朱熀秋 沈良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37-2046,I0032,共11页
为了实现外转子无铁心无轴承永磁同步发电机(outer rotor coreless bearingless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ORC-BPMSG)的精确控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IGA)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 为了实现外转子无铁心无轴承永磁同步发电机(outer rotor coreless bearingless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ORC-BPMSG)的精确控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IGA)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逆系统的解耦控制策略。首先,基于ORC-BPMSG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推导其数学模型,并分析其可逆性。其次,建立LS-SVM回归方程,并采用IGA优化LS-SVM的性能参数,从而训练得到逆系统。然后,将逆系统与原系统串接,形成伪线性系统,实现了ORC-BPMSG的线性化和解耦。最后,将提出的控制方法与传统LS-SVM逆系统控制方法进行对比仿真和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可以较好地实现ORC-BPMSG输出电压和悬浮力、以及悬浮力之间的解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转子无铁心无轴承永磁同步发电机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逆系统 改进遗传算法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酮衍生物LS对天然胶乳保存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立广 丁丽 +7 位作者 赵立阳 宋亚忠 李建伟 王岳坤 吴凡 邓大雨 李云 桂红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53,共10页
天然胶乳很容易腐败变质,而当前的高氨保存体系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本研究采用硫酮衍生物LS保存天然胶乳,研究保存剂LS对天然胶乳的保存效果。结果表明:LS保存的鲜胶乳挥发脂肪酸值(VFA No.)和黏度值均比较低,当LS用量为0.1%时,对鲜胶... 天然胶乳很容易腐败变质,而当前的高氨保存体系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本研究采用硫酮衍生物LS保存天然胶乳,研究保存剂LS对天然胶乳的保存效果。结果表明:LS保存的鲜胶乳挥发脂肪酸值(VFA No.)和黏度值均比较低,当LS用量为0.1%时,对鲜胶乳的保存效果优于0.25%氨;采用LS-氨复合保存制备低氨浓缩胶乳,当LS用量为0.01%~0.05%时可稳定保存浓缩胶乳达180d之久;所保存的低氨浓缩胶乳挥发脂肪酸值(VFANo.)较低,稳定性良好,各项指标均满足当前生产应用需求。此外,LS-氨复合保存低氨浓缩胶乳具有优异的理化性能和成膜性能,硫化胶膜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普遍优于当前高氨保存浓缩胶乳。通过红外吸收光谱分析,LS-氨复合保存的低氨浓缩胶乳硫化胶膜的结构无明显变化;热分析结果表明,硫化胶膜热稳定性与高氨浓缩胶乳胶膜基本一致。此外,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LS-氨复合保存低氨浓缩胶乳干胶膜不具有潜在毒性影响;同时无皮肤刺激性反应,安全性良好。硫酮衍生物LS对天然胶乳具有优异的保存效果,复合保存制备低氨浓缩胶乳性能良好,可用于多种纯胶制品的生产,同时使用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酮衍生物ls 天然胶乳 保存剂 理化性能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SVM的精确星光折射导航观测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颜旭 王鼎杰 +2 位作者 张洪波 杨行 包为民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8,共9页
星光折射自主导航系统的精度受到星光折射观测模型的限制。针对星光折射计算简化与大气参数随高度变化对星光折射观测模型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精确星光折射导航观测模型建立方法。首先通过光线追迹高精度... 星光折射自主导航系统的精度受到星光折射观测模型的限制。针对星光折射计算简化与大气参数随高度变化对星光折射观测模型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精确星光折射导航观测模型建立方法。首先通过光线追迹高精度模拟星光折射的过程,未对折射角计算进行简化,考虑大气参数随高度的变化,得到折射真高度与折射角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然后利用LS-SVM机器学习算法精确拟合折射真高度与折射角的关系,建立关于折射视高度的高精度星光折射导航观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精确星光折射导航观测模型精度较高,平均绝对误差为0.986 m。将该观测模型应用到星光导航系统中,导航精度较高,定位误差平均为130.7 m,平均速度误差为0.1479 m/s,证明了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对于星光折射自主导航的高精度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光折射导航 观测模型 光线追迹 ls-SVM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苷通过激活Hippo-YAP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LS180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被引量:6
12
作者 郑成富 周贵丰 +1 位作者 李青 陈营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572,共7页
目的:探究连翘苷(Phi)通过调控Hippo/YAP信号通路对结肠癌LS18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0、5、10、20、40、80µmol/L)的Phi处理人结肠癌LS180细胞,MTT法检测24、48和72 h时的细胞活力。将LS180细胞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连翘苷(Phi)通过调控Hippo/YAP信号通路对结肠癌LS18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0、5、10、20、40、80µmol/L)的Phi处理人结肠癌LS180细胞,MTT法检测24、48和72 h时的细胞活力。将LS180细胞分为对照组、Phi-L(5µmol/L Phi)组、Phi-M(10µmol/L Phi)组、Phi-H(20µmol/L Phi)组、Phi-H+YAP抑制剂维替泊芬(VP)组(20µmol/L Phi+5µmol/LVP),各组均处理24 h。EdU法检测Phi对各组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Phi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免疫荧光法和WB法检测Phi对细胞Ki-67表达率和LATS1、YAP和p-YAP、MMP-2、MMP-9、E-cadherin、N-cadherin表达的影响。构建LS180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观察Phi对移植瘤体积和质量的影响,免疫荧光法和WB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Ki-67表达率和LATS1、YAP和p-YAP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hi-L、Phi-M和Phi-H组LS180细胞EdU阳性率、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Ki-67阳性率、MMP-2、MMP-9、N-cadherin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E-cadherin、LATS1和p-YAP/YAP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5);同时使用VP则部分逆转了Phi对LS180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抑制作用(均P<0.05)。Phi显著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与对照组比较,Phi组裸鼠移植瘤体积、质量和Ki-67阳性率均显著降低(均P<0.05),LATS1和p-YAP/YAP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Phi可能通过激活Hippo/YAP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LS180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苷 Hippo/Yes信号通路 结直肠癌 ls180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双向多电平逆变器单极性LS-PWM调制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满园 尧佳新 +3 位作者 喻生铭 刘文芳 夏辉 陈韬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60-1570,I0034,共12页
针对传统功率开关器件-二极管(power switch-diode,PSD)多电平逆变器拓扑存在反向电流和电压尖峰的问题,提出一种对称双向PSD多电平逆变器拓扑,该拓扑通过增加反向电流回流路径的方式,不仅能够解决传统PSD拓扑存在的反向电流和电压尖峰... 针对传统功率开关器件-二极管(power switch-diode,PSD)多电平逆变器拓扑存在反向电流和电压尖峰的问题,提出一种对称双向PSD多电平逆变器拓扑,该拓扑通过增加反向电流回流路径的方式,不仅能够解决传统PSD拓扑存在的反向电流和电压尖峰问题,而且在使用功率器件数量、总阻塞电压以及开关损耗等方面均具备优势。为了控制逆变器运行时反向电流的流向,通过对对称双向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的开关状态进行分析,提出一种适用的单极性LS-PWM调制策略,该调制策略可降低逆变器开关损耗,同时防止功率倒灌。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拓扑及调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D多电平逆变器 反向电流 电压尖峰 ls-PWM调制策略 功率倒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DYNA二次开发的AlNi合金弹丸对单层靶的撞击特性研究
14
作者 于陆然 郭香华 张庆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18,共7页
基于塑性功温升原理对Johnson Cook材料模型中的温度项进行了简化,并加入了冲击反应材料化学反应模型,基于LS-DYNA平台下的二次开发功能编写得到适用于冲击反应材料的本构模型。建立了弹丸撞击单层防护结构的仿真模型并分别研究了普通... 基于塑性功温升原理对Johnson Cook材料模型中的温度项进行了简化,并加入了冲击反应材料化学反应模型,基于LS-DYNA平台下的二次开发功能编写得到适用于冲击反应材料的本构模型。建立了弹丸撞击单层防护结构的仿真模型并分别研究了普通材料和冲击反应材料的毁伤特性。得到了不同撞击参数下冲击反应材料和普通金属弹丸对单层靶板的毁伤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DYNA二次开发 冲击反应材料 本构模型 单层靶毁伤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数据生成算法的往复压缩机故障诊断研究
15
作者 王鹏 李颖 +1 位作者 王金东 巴鹏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38,共6页
为解决实际生产中存在的往复压缩机故障信息样本缺失、样本不平衡等引起的长尾分布所造成故障诊断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经优化的对抗生成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的方法,该方法在既保证样本质量又增强样本数量的... 为解决实际生产中存在的往复压缩机故障信息样本缺失、样本不平衡等引起的长尾分布所造成故障诊断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经优化的对抗生成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的方法,该方法在既保证样本质量又增强样本数量的情况下,应用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进行故障诊断分类。首先对往复压缩机一维故障数据进行整理并通过小波变换生成故障时频图;然后构建适应于样本的LS-SAGAN框架模型并利用原始故障时频图训练模型,生成满足实验数量的时频图;最后通过经天鹰算法优化CNN进行快速准确的故障诊断。将实验方法与其他方法进行效果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故障诊断中的平均准确率达到99.6%,相较其他分类方法分类效果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往复压缩机 ls-SAGAN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荔枝果去核力学仿真与性能试验
16
作者 陈震 彭智康 +3 位作者 徐凤英 李长友 蒋卓 罗菊川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3-512,530,共11页
去核是制取荔枝灯笼果肉的必备工序,但荔枝核径多变,机械化高效成功去核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通过测定荔枝果物理性能,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去核的刀具和机构;并基于LS-DYNA动力学仿真和台架试验,量化了荔枝3种转速去核过程等效应力和切削... 去核是制取荔枝灯笼果肉的必备工序,但荔枝核径多变,机械化高效成功去核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通过测定荔枝果物理性能,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去核的刀具和机构;并基于LS-DYNA动力学仿真和台架试验,量化了荔枝3种转速去核过程等效应力和切削应力的时空变化规律;比较了变核径荔枝果不同转速自适应去核成功率和果肉损失率,评价了综合去核效果。仿真结果确定了转速对荔枝果等效应力分布与切削应力极值的影响,且仿真试验与台架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随着转速增加,荔枝果最大等效应力与最大切削应力均下降,变核径荔枝果自适应去核成功率提升。3种转速中,292 r/min去核综合效果最优,其去核成功率和果肉损失率分别为100%和2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果 去核 变核径 自适应 ls-DYNA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色谱的不同品种芜菁挥发性成分分析
17
作者 岳丽 祖力皮牙·买买提 +3 位作者 王佳敏 于明 毛红艳 热依拉木·海力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9-318,共10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芜菁中风味物质的差异,选择不同品种(紫色、黄色、白色)芜菁进行挥发性化合物的鉴定和分析。采用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色谱法检测样品中挥发性化合物,并建立芜菁挥发性化合物指纹图谱。在芜菁样品中,共检测到109种挥发性化合... 为探究不同品种芜菁中风味物质的差异,选择不同品种(紫色、黄色、白色)芜菁进行挥发性化合物的鉴定和分析。采用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色谱法检测样品中挥发性化合物,并建立芜菁挥发性化合物指纹图谱。在芜菁样品中,共检测到109种挥发性化合物,鉴定出80种,包括24种醛类(12%~20%)、15种酯类(23%~27%)、13种醇类(10%~16%)、9种酮类(5%~10%)、3种酸类(3%~7%)、5种烯烃类(约1%)、4种硫醚类(2%~7%)、7种其他类(7%~15%),未被定性化合物(17%~18%)。在芜菁挥发性化合物中酯类含量最高,其次是醛类和醇类。不同品种芜菁的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紫色芜菁中挥发性化合物种类最少,白色芜菁中最多。主成分分析和欧氏距离结果表明,3种芜菁的特征挥发性化合物存在明显差异,紫色芜菁的特征挥发性化合物为辛醛、乙酸、壬醛和(E,E)-2,4-庚二烯醛,白色芜菁为莰烯、2-甲基丁酸乙酯-D、乙偶姻-M和(E)-2-己烯-1-醇,黄色芜菁为5-甲基-2-噻吩甲醛、异戊酸丁酯-M、二丙酮醇-M、丁酮和2,3戊二酮-D。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建立模型并筛选出32种变量投影重要度大于1的差异挥发性化合物,作为区分不同品种芜菁的差异挥发性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菁 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色谱 挥发性化合物 指纹图谱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压作用下等离子体的爆破破岩效应
18
作者 王雁冰 李雪 +4 位作者 王兆阳 黄晢航 梅洪嘉 李阳阳 罗林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149,共17页
为给深部应力作用下爆破破岩工程提供新型破岩方法,开展了4组不同围压作用下的等离子体砂岩爆破实验,通过CT扫描和三维重构,对比分析了岩石内部三维裂纹的形态结构和分布状况,研究了等离子体爆破破岩技术在不同围压作用下的破岩效果,并... 为给深部应力作用下爆破破岩工程提供新型破岩方法,开展了4组不同围压作用下的等离子体砂岩爆破实验,通过CT扫描和三维重构,对比分析了岩石内部三维裂纹的形态结构和分布状况,研究了等离子体爆破破岩技术在不同围压作用下的破岩效果,并通过LS-DYNA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了等离子体等效炸药模型,补充验证了耦合应力场中等离子体爆破的作用规律,探究了不同围压作用下等离子体爆破破岩机理以及在爆破过程中岩体内部的裂纹扩展、分布及损伤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同电压作用下,随着三向围压的升高,岩石表面裂纹的数量和分布范围都呈逐渐减小的趋势,砂岩内部裂纹的复杂程度和贯通程度显著降低。由于在等离子体爆破产生的动态应力场和围压作用产生的静态应力耦合场中,等离子体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在爆炸初始阶段发挥主要作用,不同围压作用下岩石的裂纹形态和中心膨胀区域未出现明显差异,随着冲击波的衰减,三向围压在等离子体爆破过程的中后期发挥决定作用,抑制岩体的裂纹扩展和损伤演化。同时,围压越高,其对岩体内部裂纹扩展的抑制效果越显著,导致岩石内部三维裂纹的体分形维数和损伤度与围压均近似呈线性减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爆破 围压 裂纹空间形态 三维重构 ls-DY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SAR优化的DEM空间分辨率对坡度、坡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荣康 张静 +4 位作者 高驭洋 梁明月 王晨沣 王小平 刘梦云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195,205,共9页
[目的]优化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精度,探究不同尺度效应下的DEM数据对地形因子(LS)计算及修正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型)的影响,为黄土高原的生态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黄土高原地区的皇甫川流域作为研究区,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ynt... [目的]优化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精度,探究不同尺度效应下的DEM数据对地形因子(LS)计算及修正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型)的影响,为黄土高原的生态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黄土高原地区的皇甫川流域作为研究区,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获取的皇甫川流域2018—2022年逐年15 m空间分辨率DEM数据,以15 m正方形栅格作为DEM基准,设置梯度下降的栅格尺寸探究LS因子的不同尺度效应。[结果](1)随着DEM的空间分辨率从15 m下降至90 m,坡度因子(S因子)的效应量增加,坡长因子(L因子)的效应量则减小;(2)LS因子的归一化结果表明:RUSLE模型的整体平均绝对误差在DEM空间分辨率为50 m时达到计算阈值,此分辨率下LS两因子效应量接近,所计算的地形因子参与的土壤侵蚀模数评估具有优势;(3)皇甫川流域土壤侵蚀模数在水系周围出现高值,且南部土壤侵蚀模数高于北部。[结论]DEM数据的精度在一定范围内会出现阈值,在阈值处计算LS因子可显著提高其精度,将高精度的LS因子代入RUSLE模型中,能够进一步提升土壤侵蚀模数的计算精度,这对黄土高原的生态治理具有重要的支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尺度效应 ls因子 RUSLE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过载下活性侵彻体中应力波演化研究
20
作者 谭波 谭晟 +2 位作者 芦永进 杨世玺 邓达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7,共7页
在活性材料PTFE/Al质量配比73.5%/26.5%,受到持续时间10 ms、峰值33000 g的加速度载荷条件下,构建了一维侵彻体应力波传播模型,分析了应力波在活性材料侵彻体内传播过程,基于LS-DNYA软件对不带外壳和带外壳的冲击波载荷作用、矩形载荷... 在活性材料PTFE/Al质量配比73.5%/26.5%,受到持续时间10 ms、峰值33000 g的加速度载荷条件下,构建了一维侵彻体应力波传播模型,分析了应力波在活性材料侵彻体内传播过程,基于LS-DNYA软件对不带外壳和带外壳的冲击波载荷作用、矩形载荷作用以及超高速发射载荷作用4种情况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在冲击波载荷作用下,内芯的应力峰值随距离指数衰减,衰减系数为-0.38122 cm^(-1);在矩形载荷作用下,活性材料侵彻体外壳和内芯发生二次碰撞,内芯应力突增至78 MPa后指数衰减。由于超高速发射过载的作用时间10 ms远大于应力波在侵彻体中传播所需的时间62.497μs,整体过载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材料 高过载 ls-DNYA 应力波 侵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