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性回归和灰狼优化的电力工程成本及工期预测方法
1
作者 徐宁 李维嘉 +2 位作者 洪崇 刘云 周波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5-301,共7页
【目的】电力工程项目通常具有成本高和工期长的特点,且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条件、原材料成本等。传统的成本和工期预测主要依赖经验,容易导致成本估算不足或冗余,进而造成工期延误或资源浪费。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 【目的】电力工程项目通常具有成本高和工期长的特点,且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条件、原材料成本等。传统的成本和工期预测主要依赖经验,容易导致成本估算不足或冗余,进而造成工期延误或资源浪费。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被引入成本和工期预测中,但由于电力工程领域的数据集规模较小,传统机器学习模型易出现过拟合问题,预测性能受限。基于该背景提出了一种结合支持向量回归(SVR)、分类与回归决策树(CART)、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MLR)和灰狼优化算法(GWO)的混合模型,通过改进更新策略和参数搜索方法,以提升模型在小数据集上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方法】方案结合机器学习模型和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搭建了一个高效的电力工程成本和工期预测框架。采用支持向量回归、分类与回归决策树和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作为基线机器学习方法,并利用灰狼优化算法对上述模型的参数进行搜索以防止过拟合,同时提出两项改进措施:采用混沌序列初始化狼群位置,确保种群多样性;优化灰狼位置的更新策略,通过周围群体信息共享提升搜索能力。【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混合模型在成本和工期预测上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在训练和测试集上的性能结果对比显示,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容易产生过拟合问题,导致泛化能力不足,而结合GWO的模型改善了该问题。其中,MLR+GWO混合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表现均优于其他模型。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进灰狼优化算法(iGWO),混合模型的收敛速度显著加快,仅需6~8次迭代即可达到较优的适应度,而传统GWO算法需迭代11~12次才能达到类似效果。此外,改进算法有效避免了传统GWO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结论】所提出基于线性回归和改进灰狼优化算法的混合模型在电力工程成本和工期预测领域展现出较为明显的性能优势。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通过优化初始化序列及更新策略,提升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提出的混合模型泛化性能优于传统的机器学习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在预测精度和训练效率方面均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工程 成本预测 工期预测 支持向量回归 决策树 线性回归 灰狼优化算法 混沌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立筒仓温度分布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2
作者 沈青 牛智有 +2 位作者 刘俊 雍淦文 王贺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00-309,共10页
为了实现立筒仓温度精准预测和温度实时控制,该研究以5000 t玉米立筒仓为对象,分析储存时间、仓内外温湿度等关键因素对仓内温度分布的影响,分别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套索回归(Lasso regre... 为了实现立筒仓温度精准预测和温度实时控制,该研究以5000 t玉米立筒仓为对象,分析储存时间、仓内外温湿度等关键因素对仓内温度分布的影响,分别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套索回归(Lasso regression)、岭回归(ridge regression)方法,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构建仓内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预测模型、分层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预测模型,以及立筒仓网格化温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融合岭回归和XGBoost在多种预测场景中表现较优,该模型在网格化温度预测时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决定系数R^(2)均值分别达到0.943和0.953,均方误差均值分别为2.35和1.99,提升了预测精度和模型泛化能力。岭回归与XGBoost融合模型在多种情况下均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实现了立筒仓内温度的比较准确的预测,为立筒仓内温度的实时控制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筒仓 温度预测 多元线性回归 岭回归 套索回归 XG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浸没区矿坑涌水量预测——以广西盘龙铅锌矿大岭矿段为例
3
作者 姚克追 张婷婷 +3 位作者 许模 唐勇臣 刘跃荫 康小兵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1-861,共11页
随着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蓄水,库区地下水位逐渐上升,加剧了浸没区广西盘龙铅锌矿矿坑涌水灾害的风险。本文基于大藤峡水利枢纽蓄水前后盘龙铅锌矿矿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地下水流场的情况,分析2010~2022年间的矿坑涌水量监测数据,识别... 随着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蓄水,库区地下水位逐渐上升,加剧了浸没区广西盘龙铅锌矿矿坑涌水灾害的风险。本文基于大藤峡水利枢纽蓄水前后盘龙铅锌矿矿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地下水流场的情况,分析2010~2022年间的矿坑涌水量监测数据,识别矿区主要涌水来源并判断涌水量影响因素。通过SPSS主成分分析与MATLAB非线性拟合,构建加权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以预测矿区在水库蓄水、防渗帷幕等多种工程因素影响下的2023年矿坑涌水量。结果表明,盘龙铅锌矿矿区涌水来源主要为地表入渗补给、黔江反向补给以及西侧崩山矿段地下水系统的侧向补给。其中,降雨量、-70 m中段涌水量和黔江水位是影响矿坑涌水量的核心因素,权重分别为0.42、0.18、0.33。基于加权多元非线性回归构建的矿坑涌水量预测模型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测数据呈现高度一致性,最大预测误差为22.94 m3/h,验证了该方法在涌水量预测中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浸没区 充水来源 涌水量预测 加权多元非线性回归 盘龙铅锌矿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子对荔枝成花率的影响及预测模型探讨
4
作者 姜泳如 张劲梅 +3 位作者 项倩 饶小强 尹淑娴 陈楚梦 《中国热带农业》 2025年第4期63-72,55,共11页
利用东莞近14年荔枝成花率和气象数据,构建荔枝成花率指数,运用相关分析和建立回归模型探讨了关键气象因子对荔枝成花率的影响及预测方法。结果表明:荔枝成花关键期(上年10月至当年2月)的气象因子存在显著“大小年”差异:“大年”上年1... 利用东莞近14年荔枝成花率和气象数据,构建荔枝成花率指数,运用相关分析和建立回归模型探讨了关键气象因子对荔枝成花率的影响及预测方法。结果表明:荔枝成花关键期(上年10月至当年2月)的气象因子存在显著“大小年”差异:“大年”上年10月气温日较差(DTR≥7℃)和日照时数(S≥220h)较高,12月至当年1月平均气温较低(T_(m)≤16℃),2月下旬气温较高(18℃≤T_(m)≤24℃),且关键期降水量与湿度较小;上年10月的日照时数(S)、气温日较差(DTR)、相对湿度(RH)和降水量(PR)以及12月上旬、当年2月下旬的气温与荔枝成花率显著相关;通过构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确定了关键气象因子阈值(如:上年10月S≥182h、PR≤80mm、RH≤69%、DTR≥6.7℃,上年12月T_(min)≤13.3℃,当年2月下旬T_(max)≥21.3℃等),并构建多元逐步回归预测模型(R^(2)=0.8957),验证表明模型可有效预测成花率趋势。该研究结果为荔枝栽培管理及产量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成花率 气象因子 线性回归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RS无线通讯技术的自动化灌溉系统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赵转莉 高玲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4-188,共5页
针对传统的大水漫灌等灌溉方式灌水不均、容易造成农作物病害或涝死、浪费水资源和人工成本较高的问题,基于GPRS无线通讯技术对自动化灌溉系统进行了设计。为了获取有效的灌溉数据,同时能够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设计了自动灌溉... 针对传统的大水漫灌等灌溉方式灌水不均、容易造成农作物病害或涝死、浪费水资源和人工成本较高的问题,基于GPRS无线通讯技术对自动化灌溉系统进行了设计。为了获取有效的灌溉数据,同时能够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设计了自动灌溉数据信息的预处理方法,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对灌溉数据进行预测。为了验证该自动化灌溉系统的性能,对其进行了数据采集试验和灌溉预测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对灌溉数据监测和预测的准确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灌溉系统 RPRS无线通讯技术 预处理 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PA‑MBLSTM模型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7
6
作者 蔡昌春 范靖浩 +1 位作者 李源佳 何瑶瑶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6,共10页
风速变化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给风功率的精准预测带来极大挑战,充分挖掘风电功率与风速等关键因素的内在规律是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的有效途径。提出一种结合时间模式注意力(time pattern attention,TPA)机制的多层堆叠双向长短期记忆网... 风速变化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给风功率的精准预测带来极大挑战,充分挖掘风电功率与风速等关键因素的内在规律是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的有效途径。提出一种结合时间模式注意力(time pattern attention,TPA)机制的多层堆叠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基于密度的含噪声空间聚类方法(den⁃sity 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with noise,DBSCAN)和线性回归算法进行风功率数据集的异常值检测,利用k最邻近(k⁃nearest neighbor,KNN)插值法重构异常点数据;其次,综合考虑风电功率与各气象特征的内在关联性,在MBLSTM网络中引入TPA机制合理分配时间步长权重,捕捉风电功率时间序列潜在逻辑规律;最后,利用实验仿真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能够充分挖掘风功率与风速影响因素的关系,从而提高其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时间模式注意力机制 多层堆叠双向长短记忆网络 异常数据检测 基于密度的含噪声空间聚类方法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LR–ANN算法的地应力场反演与裂缝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伯虎 胡尧 +2 位作者 王燕 陈伟 罗超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中国页岩气储层埋藏深,受构造运动影响,地应力分布规律复杂,传统方法很难准确反演区域地应力大小和方向。提出多元线性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的耦合算法,对川南长宁—建武区块的页岩气储层及周边地应力场进行反演,并采用综合破裂系数法,对... 中国页岩气储层埋藏深,受构造运动影响,地应力分布规律复杂,传统方法很难准确反演区域地应力大小和方向。提出多元线性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的耦合算法,对川南长宁—建武区块的页岩气储层及周边地应力场进行反演,并采用综合破裂系数法,对储层裂缝进行预测,划分裂缝发育区域。研究表明,基于多元回归和神经网络的耦合算法能准确反演区域的地应力场分布规律。研究区的地应力以挤压应力为主,方向在NE115°左右。受构造运动产生的断层周边应力较为集中,易发育剪切裂缝,裂缝以发育和较发育程度为主。研究区在邻近龙马溪组底部的五峰组上段和构造大断层部位裂缝发育程度较高。研究成果对该区块完善页岩气开采的井网布置、压裂优化设计和套管损坏防治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线性回归 神经网络算法 页岩气储层 地应力场反演 裂缝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风力发电机转速安全约束的DFIG一次调频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涛 张锋杨 +2 位作者 徐妍 王亚伦 纪子洋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4,共10页
针对传统方法控制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调频效果过于依赖参数整定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计及转速安全约束的风力发电机参与一次调频控制策略。该方法结合风力发电机动力学模型与频率响应模型建立预测模型,通过... 针对传统方法控制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调频效果过于依赖参数整定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计及转速安全约束的风力发电机参与一次调频控制策略。该方法结合风力发电机动力学模型与频率响应模型建立预测模型,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变参考值将风力发电机转速的稳定性纳入考虑。相较于虚拟惯性控制等方法将系统频率偏差与转子动能直接关联,该文方法通过建立全新的预测模型,实时统筹考虑整个系统的状态信息,无需反复调整参数,在考虑转速安全性的同时兼顾全局性能。最后,通过实际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文调频策略的有效性以及相对现有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一次调频 频率响应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转子动能控制 虚拟惯性控制 转速安全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的火炮身管寿命预测 被引量:5
9
作者 孔刚鹏 周煊博 +2 位作者 刘洋 刘浩 杨志超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2,共4页
为直观地判断火炮身管寿命,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的预测方法。根据靶场身管参数试验数据分析火炮身管内径、药室长、弯曲度随射弹数增加的变化规律;利用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建立火炮身管磨损量与射弹数的关系式;对某型火炮身... 为直观地判断火炮身管寿命,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的预测方法。根据靶场身管参数试验数据分析火炮身管内径、药室长、弯曲度随射弹数增加的变化规律;利用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建立火炮身管磨损量与射弹数的关系式;对某型火炮身管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出火炮身管寿命且算法简单,便于推广使用,可为火炮射击、退役报废等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管 寿命 预测 最小二乘法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回归模型广州市果蔬类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预测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子玲 谢如鹤 +2 位作者 廖晶 何佳雯 罗湖桥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250,共8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预测方法的误差进行对比研究,选取预测精度较高的方法,促进部门科学化决策。方法从农产品供给、社会经济水平、冷链物流保障、居民规模与消费能力四大维度选取15个指标来构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对影响因素与冷链物流需求... 目的通过对不同预测方法的误差进行对比研究,选取预测精度较高的方法,促进部门科学化决策。方法从农产品供给、社会经济水平、冷链物流保障、居民规模与消费能力四大维度选取15个指标来构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对影响因素与冷链物流需求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采用GM(1,1)、GM(1,6)与主成分-多元回归线性模型对果蔬类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进行预测。结果GM(1,1)预测模型、GM(1,6)预测模型、主成分-多元回归线性预测模型的预测误差分别为2.97%、1.70%、2.53%。结论GM(1,6)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最高,该模型适用于中短期的冷链物流需求预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类生鲜农产品 灰色预测模型 主成分-多元回归线性 需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预测地浸过程中铀浸出金属量的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余东原 罗跃 +1 位作者 梁大业 李立尧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98,共7页
在地浸采铀过程中,准确预测铀浸出金属量具有重要意义。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多层感知机(MLP)和随机森林(RF)多种机器学习方法分别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相比于传统的多元线性回归算法,MLP和RF两种方法能够得到预测性能更好的模型。2... 在地浸采铀过程中,准确预测铀浸出金属量具有重要意义。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多层感知机(MLP)和随机森林(RF)多种机器学习方法分别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相比于传统的多元线性回归算法,MLP和RF两种方法能够得到预测性能更好的模型。2)多层感知机(MLP)模型在预测铀浸出金属量变化的上性能表现最佳(R 2=0.91)。3)在相同的预测精度下,RF模型比MLP模型耗时更短,超参数设置更加简单。4)在以总流量和每平米铀量为铀浸出金属量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时,总流量对铀浸出金属量的权重占比为8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 线性回归模型 机器学习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胴体重在线分级预测线性回归模型研究
12
作者 陈鲁晟 陈祺祥 +3 位作者 陈玉仑 王胜 李毅念 李春保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3-808,共6页
[目的]针对国内大多数屠宰企业仍通过人工测量猪胴体背膘厚度,再结合胴体重对其进行分级,存在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人畜交叉污染风险高等问题,本文旨在建立猪胴体重预测模型,以便利用图像处理等技术获取模型中的相关参数,进而获得... [目的]针对国内大多数屠宰企业仍通过人工测量猪胴体背膘厚度,再结合胴体重对其进行分级,存在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人畜交叉污染风险高等问题,本文旨在建立猪胴体重预测模型,以便利用图像处理等技术获取模型中的相关参数,进而获得胴体重。[方法]在14:00—15:00、15:20—16:20、16:30—17:30三个时段内,随机选取按照标准化工艺屠宰后15 min左右、胴体重50~90 kg的猪胴体60头,在完成各试样前腿处横长(L_(f))、1/2处横长(L_( 1/2))、后腿处横长(L_(r))、1/2处背膘厚度(t_(1/2))、胴体直长(L_(t))及胴体重(w)等参数测定的基础上,建立不同的胴体重预测模型并进行优化及准确率验证。[结果]采用横长加权均值(L_(e))代替背膘厚度,与直长建立的胴体重预测模型为w=4.05L_(e)+0.45 L_(t)-116.32,其决定系数由0.48提高到0.96(P=0.01),预测准确率最高达94.16%。[结论]采用横长加权均值减小了误差,建立的猪胴体重预测模型准确性较其他模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胴体重 特征参数 预测 线性回归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和MLR的土壤重金属影响因素分析及生物有效性预测 被引量:4
13
作者 潘泳兴 陈盟 +1 位作者 王櫹橦 刘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5-857,共13页
为探究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累积和生物有效性的因素,以桂北地区某铅锌矿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单因子指数法、风险评价编码法(RAC)、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和随机森林模型(RF)进行土壤重金属(Pb、Zn、Cu和Cr)累积影响因素分析及生物有效... 为探究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累积和生物有效性的因素,以桂北地区某铅锌矿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单因子指数法、风险评价编码法(RAC)、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和随机森林模型(RF)进行土壤重金属(Pb、Zn、Cu和Cr)累积影响因素分析及生物有效性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Cr含量无超标且空间分布相对均匀(变异系数为0.51);Cu、Pb和Zn的含量均值(分别为52.58、280.31 mg·kg^(-1)和654.71 mg·kg^(-1))均大于广西西江流域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在思的河山前和地下河入口处全量和生物有效性均较大,对土壤生态环境具有一定风险;对于重金属全量分布和生物有效态的影响因素,阳离子交换量(CEC)、黏粒(Clay)、土壤有机质(SOM)和铁铝氧化物对Cr影响较大,SOM、Clay、pH和铁铝氧化物对Cu影响较大,pH、电导率(EC)和Clay对Pb影响较大,CEC、pH、土壤质地和铁铝氧化物对Zn影响较大;生物有效性预测结果显示RF和MLR均可较好地预测土壤重金属的全量与次生相,其中RF预测的R2区间为0.44~0.93,MLR预测的R2区间为0.30~0.72,RF预测结果表现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影响因素 生物有效性预测 随机森林模型(RF)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用水现状及需水预测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嘉欣 彭少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71,共6页
为深入探讨黄河流域的用水现状,并评估未来需水规模,根据1988—2021年用水资料,对黄河流域用水现状进行分析,并运用Holt线性趋势法、GM(1,1)灰色预测模型、定额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黄河流域2035年需水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黄河流域1... 为深入探讨黄河流域的用水现状,并评估未来需水规模,根据1988—2021年用水资料,对黄河流域用水现状进行分析,并运用Holt线性趋势法、GM(1,1)灰色预测模型、定额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黄河流域2035年需水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黄河流域1988—2021年用水总量大致分为大幅度降低阶段(1988—2003年)、快速上升阶段(2004—2015年)和波动降低阶段(2016—2021年)3个阶段;流域用水结构变化显著,农业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比例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率分别为0.83%和0.53%;在4种预测方法中,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效果最好,2035年需水量预测值为537.41亿m^(3),需水量的增长将带来较大的水资源供应压力,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构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水预测 定额法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灰色预测模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盐渍化土壤含盐量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英杰 高欣梅 +5 位作者 包淑梅 李乌日吉木斯 福英 乌日力格 王靖宇 郭龙玉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0期113-120,共8页
对采自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巴彦淖尔苏木典型盐渍化土壤进行光谱反射率测定,分析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的光谱特征;利用均方根、对数、对数倒数、倒数及一、二阶微分等多种原始光谱反射率变换形式的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构建... 对采自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巴彦淖尔苏木典型盐渍化土壤进行光谱反射率测定,分析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的光谱特征;利用均方根、对数、对数倒数、倒数及一、二阶微分等多种原始光谱反射率变换形式的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构建预测土壤含盐量的模型。结果表明,虽然供试土壤含盐量不同,但其光谱曲线在形态上保持一致,土壤含盐量越高其反射率曲线就越高。光谱反射率与土壤含盐量的正负相关性在经过数学变换后得到增强,尤其是在一、二阶微分变换后明显增强:土壤含盐量≤7g/kg的土壤样本(非盐土)的原始光谱对数一阶微分反射率与土壤含盐量相关性最高,在1490nm处相关系数最大为-0.5898;土壤含盐量>7g/kg的土壤样本(盐土)的原始光谱对数一阶微分反射率与土壤含盐量相关性最高,在727nm处相关系数最大为-0.5591。利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建立的预测模型,非盐土以原始光谱的二阶微分模型为最优,R^(2)=0.7292;盐土以对数二阶微分模型为最优,R^(2)=0.8718。模型可用于盐碱土土壤含盐量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土壤含盐量 盐渍化土壤 预测模型 多元逐步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资产评估价值与区域经济耦合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16
作者 张雪珂 潘立 张天祥 《绿色科技》 2024年第3期253-260,280,共9页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深入探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促进两者协同发展的关键。以昆明市为研究对象,选择8项指标计算生态资产评估价值,选择6项指标反映经济发展水平。通过构建模型,对生态资产评估价值与经济水平综合...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深入探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促进两者协同发展的关键。以昆明市为研究对象,选择8项指标计算生态资产评估价值,选择6项指标反映经济发展水平。通过构建模型,对生态资产评估价值与经济水平综合评价值耦合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并研究生态系统中代表性指标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昆明市生态资产评估价值在2010-2020年总体显著上升,增长率达到59.4%。其中农林牧渔价值、固碳释氧价值和景观旅游价值上升幅度较大;(2)昆明市在2010-2012年处于失调状态,在2013-2020年达到协调状态。相对发展情况由经济滞后变为生态滞后,二者不能实现同步增长,系统矛盾显现;(3)通过预测得出昆明市未来五年耦合协调度均大于1,即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将维持优质协调状态;(4)根据相关分析可知农业牧渔、土壤保持、固碳释氧和景观旅游这4个指标对经济水平影响较大,由回归结果得出均为正向影响,即增加其价值可以提高经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资产评估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 灰色预测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和自适应残差补偿的炼铜转炉吹炼终点预报模型 被引量:13
17
作者 梅炽 胡志坤 +2 位作者 彭小奇 姚俊峰 胡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32-735,共4页
讨论了权值初始化、变量的预处理、学习过程参数的自适应调节、网络拓扑结构等因素对学习和推广的影响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学习效率。采用改进的带有 8个输入变量的BP神经网络算法和自适应残差补... 讨论了权值初始化、变量的预处理、学习过程参数的自适应调节、网络拓扑结构等因素对学习和推广的影响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学习效率。采用改进的带有 8个输入变量的BP神经网络算法和自适应残差补偿算法建立吹炼终点组合预报模型。利用某厂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仿真运行的结果表明 ,利用该组合预报模型得到的平均相对预测误差为 1 .2 % ,最大误差为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 铜锍吹炼 神经网络 终点预报 炼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理论和回归分析的需水量组合预测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张倩 沈利 +2 位作者 蔡焕杰 葛彩莲 王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23-227,共5页
【目的】建立精度更高的需水量预测模型,为水资源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基于灰色预测和线性回归预测的需水量组合预测模型,以深圳大鹏半岛需水量为例,对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单独采用灰色预测、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的结果进... 【目的】建立精度更高的需水量预测模型,为水资源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基于灰色预测和线性回归预测的需水量组合预测模型,以深圳大鹏半岛需水量为例,对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单独采用灰色预测、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单独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的平均误差分别为6.5%和2.5%,而基于灰色预测和线性回归的组合预测模型的平均误差仅为1%。【结论】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较单一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提高,并且该模型可以更全面地反映需水量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水量 灰色预测模型 线性回归模型 组合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空气质量臭氧预报和评估系统 被引量:30
19
作者 宋榕荣 王坚 +1 位作者 张曾弢 黄厔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2,共6页
为了评价和预测厦门市区空气中臭氧的污染水平,运用2006~2009年的监测数据对臭氧的污染成因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通过风向、风速、气温、湿度等气象因子对臭氧浓度影响的分析,进而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厦门市臭氧预报及评估系统。
关键词 臭氧 预报 多元线性回归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芳烃的生物降解性与结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陆光华 赵元慧 +1 位作者 程香菊 汤洁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2-67,共6页
采用量子化学MOPAC AM1法计算了 4 2种取代芳烃的生成热Hf、分子最高占有轨道能EHOMO、分子量MW、分子总表面积TSA及偶极矩 μ .分别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对所研究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参数BOD进行QSBR研究 .对训练组而言 ... 采用量子化学MOPAC AM1法计算了 4 2种取代芳烃的生成热Hf、分子最高占有轨道能EHOMO、分子量MW、分子总表面积TSA及偶极矩 μ .分别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对所研究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参数BOD进行QSBR研究 .对训练组而言 ,线性方法和神经网络法的平均预测误差分别为 1 5 9%和 1 1 4 % ;而测试组化合物的平均百分误差分别为 1 4 5 %和 1 3 0 % .无论对于测试组还是训练组 ,神经网络法的预测都更精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芳烃 结构相关性 生物降解性 线性回归 神经网络 预测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