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预混钝体燃烧器火焰形态及燃烧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1
作者 卢锋 孔雨晗 +3 位作者 王博涵 王偲臣 胡宏斌 刘富强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4-156,共13页
微混燃烧是先进低排放技术的重要燃烧组织方式之一,但目前氢燃料微预混燃烧不稳定性的实验数据较少。因此,本文以微混钝体“四喷嘴单元”燃烧器为研究对象,实现了60%掺氢燃烧。采用频域分析、相空间重构,粒子图像测速(PIV)与本征正交分... 微混燃烧是先进低排放技术的重要燃烧组织方式之一,但目前氢燃料微预混燃烧不稳定性的实验数据较少。因此,本文以微混钝体“四喷嘴单元”燃烧器为研究对象,实现了60%掺氢燃烧。采用频域分析、相空间重构,粒子图像测速(PIV)与本征正交分解(POD)等多种分析方法研究了其火焰形态与燃烧不稳定情况。结果表明,当量比0.35~0.45时,火焰从处于贫熄火的瘦长状态过渡到倒“V”型,一阶模态占主导,压力脉动幅值小于260 Pa。当量比0.5~0.6时,火焰随着当量比增大而纵向拓展成不稳定的“H”型结构,火焰CH*发光呈现“生长,抬升,消散”的周期性演变,轴向脉动加强,压力脉动幅值达到800 Pa以上。当量比进一步增大到0.65,下游火焰轮廓闭合成倒“U”型,压力脉动主频达到323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体燃烧器 微尺度贫预混燃烧 燃烧不稳定性 多火焰耦合 热声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甲烷旋流燃烧器性能数值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默亦凡 胡大鹏 于洋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6-274,共9页
为了解决煤层气中低浓度甲烷燃烧利用问题,基于贫燃预混、旋流燃烧等方法,运用传统导向叶片的成型原理提出一种新型旋流叶片.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叶片的结构参数对燃烧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叶片内径、包络角、数量和出口角增大,旋... 为了解决煤层气中低浓度甲烷燃烧利用问题,基于贫燃预混、旋流燃烧等方法,运用传统导向叶片的成型原理提出一种新型旋流叶片.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叶片的结构参数对燃烧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叶片内径、包络角、数量和出口角增大,旋流强度增大,火焰的形状由细长向短粗转变,火焰向燃烧室中轴线靠近;未燃烧的混合气与高温烟气接触后可以更快达到燃烧温度,燃烧效率提高.但叶片包络角达到90°后,再次增大包络角,燃尽率稳定在98.2%.叶片内径增大,燃尽率先增大后减小,这是因为随着叶片出口速度的增大,混合气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反而减少,燃料燃烧效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燃 预混燃烧 旋流燃烧 导向叶片 燃尽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亥姆霍兹共振器的中心分级燃烧室燃烧振荡控制
3
作者 严熙成 韩猛 +4 位作者 韩啸 张弛 王建臣 何沛 高贤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854-3862,共9页
中心分级贫油预混预蒸发(LPP)燃烧室被广泛用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中用于降低排放。但是此类燃烧室在运行过程中遇到了较多的燃烧振荡问题。研究了亥姆霍兹共振器对航空发动机中心分级LPP燃烧室中燃烧振荡的控制效果。实验在以液态航... 中心分级贫油预混预蒸发(LPP)燃烧室被广泛用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中用于降低排放。但是此类燃烧室在运行过程中遇到了较多的燃烧振荡问题。研究了亥姆霍兹共振器对航空发动机中心分级LPP燃烧室中燃烧振荡的控制效果。实验在以液态航空煤油为燃料的单头部模型燃烧室上开展,涉及中温中压和高温高压2种工况环境。基于声学仿真结果设计了紧凑的亥姆霍兹共振器,体积仅为80 mL和160 mL。实验结果表明,工作频率与燃烧振荡频率相近的亥姆霍兹共振器能显著降低振荡的幅值。中温中压实验中,在火焰分级比25.1%、头部当量比0.6的工况下,亥姆霍兹共振器能完全消除燃烧振荡;高温高压实验中,振荡幅值降低约90%。同时,设计合理的共振器在不同分级比下控制效果略有不同,振荡幅值下降幅度为69.9%~98.9%。另外,声学仿真结果显示,共振器的加入对系统的声学特征模态影响极小,与实验结果吻合。结构紧凑的亥姆霍兹共振器具有在航空发动机LPP燃烧室中抑制燃烧振荡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亥姆霍兹共振器 被动控制 燃烧振荡 贫油预混燃烧室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氢气混合燃料贫预混旋流燃烧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鑫慈 刘爱虢 +1 位作者 吴小取 张云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9-1187,共9页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燃气轮机燃烧室使用甲烷/氢气混合燃料时的混合比例对燃烧室的燃烧特性和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燃烧化学反应的作用,冷态和热态流场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热态流场流速增高,回流区变大.氢气...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燃气轮机燃烧室使用甲烷/氢气混合燃料时的混合比例对燃烧室的燃烧特性和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燃烧化学反应的作用,冷态和热态流场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热态流场流速增高,回流区变大.氢气含量对燃烧室内热态流场的结构和温度分布特性会产生明显影响,氢气含量小于20%时形成中心回流区,可以维持稳定燃烧;氢气含量大于40%时,中心回流区消失,角回流区延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自燃和回火现象;燃烧室进气温度越高自燃现象越明显,进气温度越低回火现象越明显;NO_(x)排放量随着氢气含量增加而增大,CO排放量随着氢气含量增加而减少,CO集中分布在主燃级燃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预混燃烧 氢气 燃烧特性 自燃 回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改燃机多点喷射贫预混燃烧室燃料分级实验研究
5
作者 孙付军 潘江华 +3 位作者 郭璐华 李洁 马宏宇 索建秦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4-193,共10页
为保证多点喷射贫预混燃烧室在50%~100%载荷工况范围的NO_(x)和CO排放量满足排放标准,本文实验研究了燃料分级数及不同工况、进口压力、进口温度下燃料分级比例对七喷嘴燃烧室NO_(x)和CO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主模燃料不分级方案,50... 为保证多点喷射贫预混燃烧室在50%~100%载荷工况范围的NO_(x)和CO排放量满足排放标准,本文实验研究了燃料分级数及不同工况、进口压力、进口温度下燃料分级比例对七喷嘴燃烧室NO_(x)和CO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主模燃料不分级方案,50%~60%载荷工况CO排放量较高而不满足排放标准;主模燃料分两级方案,50%~100%载荷工况范围内NO_(x)和CO排放量均满足f_(NOx)≤25×10^(-6),fCO≤50×10^(-6)(@15%O_(2))的排放标准,且70%工况是打开主模第二级燃料的过渡工况点。另外随着进口压力和温度升高,能同时满足NO_(x)和CO排放标准的R_(pilot)(副模燃料质量流量与总燃料质量流量之比)范围逐渐缩小,且NO_(x)排放量与进口压力关系为F_(NOx)∝p30.44。因此采用主模燃料两级分级方案且适当调节R_(pilot),本文多点喷射贫预混燃烧室NO_(x)和CO能满足目前航改地面燃机燃烧室排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改燃机 多点喷射 贫预混燃烧 低污染 燃料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预混特性对燃烧室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邢畅 邱朋华 +5 位作者 刘栗 陈科峰 孙强 杨牧歌 吴少华 秦裕琨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14-2119,共6页
为了获得燃烧室燃料预混特性和燃烧特性之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不同燃料分级方案对燃料预混特性的影响,对燃烧室在不同燃料预混特征数下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在不同值班燃料比条件下,燃料预混特性变化对NOx生成量的影... 为了获得燃烧室燃料预混特性和燃烧特性之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不同燃料分级方案对燃料预混特性的影响,对燃烧室在不同燃料预混特征数下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在不同值班燃料比条件下,燃料预混特性变化对NOx生成量的影响趋势不同;在值班燃料比为30%和20%条件下,主燃料管的燃料喷射速度能够加强燃料预混均匀性;在值班燃料比为10%和5%条件下,主燃料管的燃料量越低,燃料预混均匀性越好;燃料预混特性变化对燃烧室出口平均温度、出口温度分布系数和总压恢复系数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预混燃烧室 燃料预混特性 燃料分级 燃烧特性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燃预混旋流火焰的燃烧不稳定性 被引量:15
7
作者 杨甫江 郭志辉 任立磊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57,共7页
在低污染模型燃烧室上,从实验角度研究了常温常压下贫燃预混旋流火焰燃烧不稳定性.主要着眼于当量比、旋流数和掺混段结构对于燃烧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量比对燃烧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当量比的提高,燃烧经历了稳定-不稳定-... 在低污染模型燃烧室上,从实验角度研究了常温常压下贫燃预混旋流火焰燃烧不稳定性.主要着眼于当量比、旋流数和掺混段结构对于燃烧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量比对燃烧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当量比的提高,燃烧经历了稳定-不稳定-极限环,振荡的频率变化不大,而脉动压力幅值显著增大,最终达到极限环状态.旋流强度增大会导致压力脉动增大,进入不稳定的最小当量比降低.实验所采用的开孔掺混方式与开放式的自由混合方式相比,对燃烧不稳定压力脉动有减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不稳定性 贫燃预混火焰 旋流 极限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瓣旋流燃烧器的甲烷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 被引量:5
8
作者 刘联胜 李自臻 +2 位作者 田亮 段润泽 张瑞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8-213,共6页
贫燃预混燃烧方式是抑制燃烧过程中NO_x生成的方法之一,但易出现燃烧不稳定现象.针对这一问题,试验采用波瓣旋流燃烧器,研究了当量比、预混气分级比、预混气分级形式对NO_x和CO排放规律、燃烧室声压峰值及火焰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 贫燃预混燃烧方式是抑制燃烧过程中NO_x生成的方法之一,但易出现燃烧不稳定现象.针对这一问题,试验采用波瓣旋流燃烧器,研究了当量比、预混气分级比、预混气分级形式对NO_x和CO排放规律、燃烧室声压峰值及火焰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当量比的减小,烟气中NO_x浓度减小,而CO浓度上升.旋流侧流量/波瓣内侧流量减小时,烟气中NO_x浓度降低,CO浓度增大.通过调节旋流器和波瓣外侧预混气分级比,NO_x和CO的排放浓度都有所下降,并在旋流侧流量、波瓣内侧流量、波瓣外侧流量分级比为6∶0∶4时浓度较低.燃烧室内声压峰值随当量比的减小而增大.当量比为0.60,预混气分级比为5∶0∶5时,燃烧室声压峰值最低,燃烧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燃预混燃烧 波瓣旋流燃烧器 NOx和CO排放特性 当量比 预混气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电场下点电极和网状电极对预混稀燃火焰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康婵 杨星 +3 位作者 刘杰 孟祥文 房建峰 吴筱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36,共6页
针对相同能耗下电极形状对火焰的影响,研究了常温、常压下定容燃烧弹中过量空气系数为1.6时甲烷空气预混稀燃火焰的传播和燃烧特性与加载电压的关系,对比了点电极和网状电极对火焰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电极下加载电压都使得火焰发生了形... 针对相同能耗下电极形状对火焰的影响,研究了常温、常压下定容燃烧弹中过量空气系数为1.6时甲烷空气预混稀燃火焰的传播和燃烧特性与加载电压的关系,对比了点电极和网状电极对火焰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电极下加载电压都使得火焰发生了形变,对火焰横向传播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未加载电压相比,当加载电压为-5、-10、-12kV时,点电极下火焰纵向传播速度分别提高9.32%、17.20%、4.67%,网状电极下分别提高0.62%、-20.90%、-22.80%,点电极下压力峰值增幅分别为6.4%、9.8%、11.2%,网状电极下增幅分别为5.6%、2.4%、1.3%;加载-5kV电压时2种电极对火焰的影响相差不大,加载-10、-12kV电压时点电极对火焰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网状电极。综合考虑可以得出,点电极的性能更加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混稀燃火焰 点电极 网状电极 火焰传播特性 燃烧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P低污染燃烧室两相喷雾燃烧数值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邓远灏 颜应文 +3 位作者 朱嘉伟 李诗 徐华胜 张靖周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3-361,共9页
提出一种带有多点燃油直接喷射双环预混旋流(TAPS/MLDI)头部的贫油预混预蒸发(LPP)低污染圆筒燃烧室,为了获得该燃烧室两相喷雾燃烧流场与燃烧性能,利用Fluent数值研究三种LPP燃烧室头部方案和四种进口工况。计算结果表明:(1)LPP燃烧室... 提出一种带有多点燃油直接喷射双环预混旋流(TAPS/MLDI)头部的贫油预混预蒸发(LPP)低污染圆筒燃烧室,为了获得该燃烧室两相喷雾燃烧流场与燃烧性能,利用Fluent数值研究三种LPP燃烧室头部方案和四种进口工况。计算结果表明:(1)LPP燃烧室头部冷态流场存在中心回流区、角落回流区和唇口回流区,流场结果与PIV试验结果吻合较好。(2)在头部方案不变的情况下,工况从100%推力下降到7%推力时,出口平均温度逐渐下降,污染物NOx排放相应减少。(3)在进口工况不变时,头部方案B燃烧性能相对最优。(4)热力型NOx的生成速率与燃气温度超过1950K区域的大小和最高燃气温度直接相关,热力型NOx的生成主要分布在火焰锋面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油预混预蒸发 低污染燃烧室 两相喷雾燃烧 粒子图像测速法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PP的多点喷射低污染燃烧室头部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铮钧 索建秦 +2 位作者 黎明 梁红侠 赵聪聪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36-1045,共10页
为了研究贫油预混预蒸发(LPP)燃烧室的性能,设计了两个方案的单管燃烧室。两个方案都采用同心圆式主、副模分区燃烧方式,主模燃油为多点喷射,副模为离心式压力雾化喷嘴。其中方案A主模从外向内喷油,方案B主模从内向外喷油。采用ANSYS ... 为了研究贫油预混预蒸发(LPP)燃烧室的性能,设计了两个方案的单管燃烧室。两个方案都采用同心圆式主、副模分区燃烧方式,主模燃油为多点喷射,副模为离心式压力雾化喷嘴。其中方案A主模从外向内喷油,方案B主模从内向外喷油。采用ANSYS CFX软件,对慢车工况和起飞工况的燃烧室进行了数值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流量分配与设计值接近;总压损失介于4%~4.8%;燃烧室有较稳定的回流区和主模出口处大于100m/s的气流轴向速度;工况1时副模富油燃烧,火焰温度高;工况2时主、副模火焰相互独立,主模火焰存在因燃油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高温点;两个方案的出口热点指标均小于0.26;燃烧效率大于99%;污染物排放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近。两个方案在各方面性能上基本接近,方案A略微优于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室 低污染 贫油预混预蒸发 多点喷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焰器结构对贫燃预混燃烧火焰不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段润泽 赵若霖 +2 位作者 刘联胜 田亮 王兴益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83-987,1015,共6页
通过实验对切向旋流稳焰器、径向旋流稳焰器和多孔介质稳焰器在贫燃预混火焰中的不稳定现象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了这3种结构稳焰器的熄火极限、贫燃预混燃烧时火焰的不稳定性以及火焰结构。结果表明:多孔介质稳焰器的熄火极限最好,其次是... 通过实验对切向旋流稳焰器、径向旋流稳焰器和多孔介质稳焰器在贫燃预混火焰中的不稳定现象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了这3种结构稳焰器的熄火极限、贫燃预混燃烧时火焰的不稳定性以及火焰结构。结果表明:多孔介质稳焰器的熄火极限最好,其次是径向旋流稳焰器,而切向旋流稳焰器的熄火极限最差;多孔介质稳焰器的火焰稳定性最好,其次是径向旋流稳焰器,切向旋流稳焰器的火焰稳定性最差;多孔介质稳焰器的火焰封闭性最好,其次是径向旋流稳焰器,切向旋流稳焰器的火焰封闭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燃预混燃烧 多孔介质 旋流燃烧 火焰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油预混燃烧室燃烧稳定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祥晟 丰镇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2-505,526,共5页
对工业燃气轮机所使用的典型贫油预混燃烧室内的不稳定燃烧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应用非定常N-S方程,基于重整化群的RNGk-ε紊流模型及甲烷与空气的单步反应模型,数值模拟了某典型燃烧装置内2种条件下(空气入口速度分别为30和60 m/s)的气... 对工业燃气轮机所使用的典型贫油预混燃烧室内的不稳定燃烧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应用非定常N-S方程,基于重整化群的RNGk-ε紊流模型及甲烷与空气的单步反应模型,数值模拟了某典型燃烧装置内2种条件下(空气入口速度分别为30和60 m/s)的气流流动和压力振荡特性.在2种情况下分别可观察到稳定燃烧和不稳定燃烧,数值再现了由于当量比的扰动产生的不稳定振荡燃烧,所得结果同实验结果吻合很好.在模拟的2种情况下,燃烧可以是稳定的或非稳定的,取决于燃料喷注位置到火焰前沿的迟滞时间.通过改变燃料喷注位置,可使得振荡情况发生变化.所得结果为振荡燃烧的进一步分析和有效控制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混燃烧室 不稳定燃烧 振荡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燃预混旋流火焰动力学失稳过程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联胜 林博颖 +4 位作者 包婕 朱金辉 袁艳 陆俊 贺长浩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1-498,共8页
利用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贫燃预混旋流火焰的动力学失稳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燃烧室入口非反应旋流入射过程所诱发的低频压力振荡将引起反应流热声振荡,两者之间具有倍频关系;旋流剪切边界层内较高的速度梯度诱导产生小尺度漩涡,三维螺... 利用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贫燃预混旋流火焰的动力学失稳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燃烧室入口非反应旋流入射过程所诱发的低频压力振荡将引起反应流热声振荡,两者之间具有倍频关系;旋流剪切边界层内较高的速度梯度诱导产生小尺度漩涡,三维螺旋结构的涡漩进动过程将造成火焰面内出现周期性的局部熄火和重新着火,从而使非平衡羟基等值面和中心回流区尺度出现周期性变化,并进一步诱发低频、高幅压力振荡,导致火焰发生动力学失稳;涡漩进动、中心回流区尺度、非平衡羟基等值面变化及压力振荡具有相同的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燃预混旋流火焰 涡漩进动 动力学失稳 压力振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空气预混火焰回火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泽俊 何小民 +2 位作者 葛佳伟 洪亮 薛冲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47-1354,共8页
为了获得有效的预测回火极限的数值模拟方法,对甲烷/空气预混火焰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不同的反应机理和燃烧模型,针对一个二维轴对称的本生灯,分别对甲烷/空气预混层流火焰和湍流火焰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了甲烷/空气预混火焰的回火特性... 为了获得有效的预测回火极限的数值模拟方法,对甲烷/空气预混火焰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不同的反应机理和燃烧模型,针对一个二维轴对称的本生灯,分别对甲烷/空气预混层流火焰和湍流火焰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了甲烷/空气预混火焰的回火特性,并与Johnson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对层流火焰的模拟结果表明,采用Smooke-46反应机理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层流回火极限。而单步化学反应所预测的层流回火极限要比实验值低得多,这说明单步化学反应下的火焰更难以发生回火。对湍流火焰的模拟结果表明,涡耗散概念模型比有限速率模型更准确地预测了湍流回火极限。有限速率模型所预测的回火极限略高于实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油预混预蒸发 回火 数值模拟 层流有限速率模型 涡耗散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P低污染燃烧室冷态流场与油雾特性 被引量:10
16
作者 邓远灏 朱嘉伟 +3 位作者 颜应文 马存祥 徐华胜 张靖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2-169,共8页
为了研究某贫油预混预蒸发(Lean premixed prevaporized,LPP)低污染燃烧室冷态流场和油雾特性,本文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首先试验研究不同进口空气流量对燃烧室冷态流场的影响,其次分别在单开值班级喷嘴... 为了研究某贫油预混预蒸发(Lean premixed prevaporized,LPP)低污染燃烧室冷态流场和油雾特性,本文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首先试验研究不同进口空气流量对燃烧室冷态流场的影响,其次分别在单开值班级喷嘴、主级喷嘴以及同开主级和值班级喷嘴时,分析了燃油流量分配和值班级喷嘴位置对燃烧室油雾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LPP燃烧室头部流场存在中心回流区、角落回流区和唇口回流区,中心回流区宽度随着距燃烧室头部距离的增加先逐渐增加,而后逐渐减少,且进口空气流量对燃烧室回流区形状影响不大;单开值班级喷嘴时,供油量增加,燃烧室油雾特性变差;单开主级喷嘴时,主级供油量增加,燃烧室油雾特性得到改善;主级和值班级喷嘴同时打开时,随着主级供油量增加,值班级供油量减少,燃油雾化特性得到改善;值班级喷嘴位于喉道处时燃油雾化效果优于值班级喷嘴在旋流器出口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油预混预蒸发 低污染燃烧室 冷态流场 油雾场 粒子图像测速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预混合燃烧技术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海洋 曹惠玲 董锡强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共5页
介绍了近年来在柴油机上进行了一系列实现均质预混合燃烧技术的研究 ,包括预混稀薄狄塞尔燃烧系统 ,UNIBUS燃烧系统 ,均质充气压缩着火 (HCCI)燃烧系统 ,准均质预混合气充气压缩点燃 (QHCCI)燃烧系统 ,提出这些研究对于根本解决扩散燃... 介绍了近年来在柴油机上进行了一系列实现均质预混合燃烧技术的研究 ,包括预混稀薄狄塞尔燃烧系统 ,UNIBUS燃烧系统 ,均质充气压缩着火 (HCCI)燃烧系统 ,准均质预混合气充气压缩点燃 (QHCCI)燃烧系统 ,提出这些研究对于根本解决扩散燃烧的缺陷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预混合燃烧 稀薄燃烧 HCCI 均质充气压缩着火燃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贫油预混蒸发(LPP)的多点喷射低污染燃烧室头部方案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铮钧 索建秦 +2 位作者 黎明 梁红侠 赵聪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10409-10416,10420,共9页
对设计的基于贫油预混蒸发(LPP)的多点喷射低污染燃烧室头部方案,对其性能进行了数值研究。头部为中心分级燃烧,设计为同心圆式主、副模分区燃烧方式。主模燃油为多点喷射。应用CFX软件,从冷态流动、热态燃烧和污染物生成等三方面,对该... 对设计的基于贫油预混蒸发(LPP)的多点喷射低污染燃烧室头部方案,对其性能进行了数值研究。头部为中心分级燃烧,设计为同心圆式主、副模分区燃烧方式。主模燃油为多点喷射。应用CFX软件,从冷态流动、热态燃烧和污染物生成等三方面,对该燃烧室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冷态流动时慢车工况的回流区大于起飞工况,从设计上有效避免了回火与自燃的发生;慢车工况燃烧时因为直混燃烧,局部温度可达2 400 K以上;起飞工况燃烧时,主模燃油蒸发较好,但混合不是十分均匀,主、副模分区燃烧,主模火焰最高温度低于副模。对头部冷却和火焰筒中间1/3壁面应增大冷却效果。燃烧室燃烧效率非常接近100%。两个工况的污染物均集中于副模高温区,但总体生成量均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室 低污染 贫油预混预蒸发 多点喷射 CF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动机驱动过程中微型燃气轮机燃烧室变工况燃烧特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邢畅 邱朋华 +5 位作者 刘栗 王辉 沈闻凯 吕亚锦 孙静怡 秦裕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367-2375,共9页
针对起动机驱动过程,基于由单级离心压气机、贫预混旋流燃烧室、单级向心涡轮和空冷变频起动机/发电机组成的单轴微型燃气轮机样机,进行了整机实验研究,以获得燃烧室在该运行过程中的变工况燃烧特性变化趋势。研究表明:由于燃烧室内燃... 针对起动机驱动过程,基于由单级离心压气机、贫预混旋流燃烧室、单级向心涡轮和空冷变频起动机/发电机组成的单轴微型燃气轮机样机,进行了整机实验研究,以获得燃烧室在该运行过程中的变工况燃烧特性变化趋势。研究表明:由于燃烧室内燃气温度较低,NO生成量近似为零,CO2排放浓度与燃烧效率随转速增加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与CO排放浓度变化趋势正好相反。由于燃烧室出口平均温度主要受燃烧室进口空气温度、燃烧效率和当量比的影响,因此在起动机驱动过程中,燃烧室出口平均温度呈现与三者波动不一致的趋势。随着起动机转速增加,燃烧室总压恢复系数由于热阻损失和流动损失增加而减小。燃料化学反应过程不仅会影响压气机背压,并导致燃烧室进口空气温度和总压增大,而且会促使燃烧室进出口总压波动变大。燃烧室设计流阻系数在文中所涉及的运行参数和燃烧室无量纲结构参数条件下取值为35,可以满足燃烧室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燃气轮机 贫预混旋流燃烧室 起动机驱动过程 变工况燃烧特性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混天然气催化燃烧特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考 刘中良 +2 位作者 康天放 何洪 马重芳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0-564,共5页
将含有钯、镧、锶、钴和锰的催化剂加载在鄞青石上进行预混天然气催化燃烧.实验表明,催化燃烧温度范围在600-900℃,过低的温度可能导致熄火,过高的温度可能使催化剂失效.在混合气体中,天然气体积分数为6% -12%,在催化剂中钯含量增至... 将含有钯、镧、锶、钴和锰的催化剂加载在鄞青石上进行预混天然气催化燃烧.实验表明,催化燃烧温度范围在600-900℃,过低的温度可能导致熄火,过高的温度可能使催化剂失效.在混合气体中,天然气体积分数为6% -12%,在催化剂中钯含量增至γ-Al2O3质量的0.21%及燃空比为8%时,实现了较好的催化燃烧(排放较少).实验同时证实,在较短的催化载体内,催化燃烧效果较好,载体表面温度较低;在较长的载体内,载体表面温度较高,NOx 排放增加.同时,分析了载体内传热传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燃烧 天然气 预混贫燃 传热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