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ell-controlled column bioleaching of a low-grade copper ore by a novel equipment
1
作者 王军 胡明皓 +4 位作者 赵红波 陶浪 甘晓文 覃文庆 邱冠周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9期3318-3325,共8页
For the low-grade copper sulfide ores with 0.99% of copper, of which 41.5% was primary copper sulfide, and 54.5% was secondary copper sulfide, well-controlled column bioleaching on a novel equipment was carried out to... For the low-grade copper sulfide ores with 0.99% of copper, of which 41.5% was primary copper sulfide, and 54.5% was secondary copper sulfide, well-controlled column bioleaching on a novel equipment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pre-leaching, particle sizes of ores, temperature, spray intensity and strain consortium. Results show that copper extraction of 91.11% can be obtained after 90 d with the optimal p H value of pre-leaching of 0.8; the p H values of pre-leaching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final copper extractions. Copper extractions of 93.11%, 91.04% and 80.45% can be obtained for the bioleaching of ores with particles size of 5-8 mm, 5-15 mm and 5-20 mm, respectively. Copper extractions are 83.77% and 91.02% for bioleaching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room temperature and 35 oC. Copper extractions are 77.25%, 85.45% and 91.12% for the bioleaching when flow rate of spray was 5 L/(h·m2), 10 L/(h·m2) and 15 L/(h·m2), respectively. Additionally, the strain consortium C3 is the best among the four strain consortia in bioleaching. By consider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bioleaching in this work are determined as p H of pre-leaching of 0.8, particles size of 5-15 mm, temperature of 35 ℃, spray intensity of 15 L/(h·m2), and strain consortium C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eaching column leaching multi-factors copper sulfide or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嗜酸菌生物浸出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 被引量:21
2
作者 邹平 杨家明 +1 位作者 周兴龙 赵有才 《有色金属》 CSCD 2003年第2期21-24,共4页
介绍从云南某温泉区采集的高温水样中分离出的嗜热嗜酸菌的某些特性及其对原生硫化铜矿的氧化浸出效果。嗜热嗜酸菌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 ,有细胞壁 ,直径 0 6~ 0 9μm ,革兰氏阴性 ,好氧 ,以CO2 为碳源 ,能在改良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 介绍从云南某温泉区采集的高温水样中分离出的嗜热嗜酸菌的某些特性及其对原生硫化铜矿的氧化浸出效果。嗜热嗜酸菌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 ,有细胞壁 ,直径 0 6~ 0 9μm ,革兰氏阴性 ,好氧 ,以CO2 为碳源 ,能在改良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繁殖 ,添加酵母汁等有机物不能刺激其生长。嗜热嗜酸菌能氧化元素硫和黄铁矿中的铁 ,并将其作为能源物质 ,但不能氧化硫酸亚铁中的Fe2 + 。氧化浸出的最适温度 65℃ ,最适pH 2 0。对 -90 μm低品位硫化铜矿粉矿浆浓度 10 % ,搅拌浸出 12d ,嗜热嗜酸菌对总铜的浸出率为 97 0 0 % ,而中温氧化亚铁硫杆菌为 3 2 43 %。浸渣的物相分析表明 ,嗜热嗜酸菌对原生铜矿的浸出率高达97 0 5 % ,而对照组仅能浸出 15 4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嗜酸菌 生物浸出 原生硫化铜矿 冶金技术 黄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平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石细菌浸出条件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卫民 谷士飞 于荣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1-44,66,共5页
为回收利用永平铜矿废矿石中的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资源,通过摇瓶实验,研究了接种量、初始Fe^2+浓度、矿浆酸度、矿石粒度和矿浆浓度等条件对永平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石细菌浸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利于铜浸出的条件是接种量20%... 为回收利用永平铜矿废矿石中的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资源,通过摇瓶实验,研究了接种量、初始Fe^2+浓度、矿浆酸度、矿石粒度和矿浆浓度等条件对永平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石细菌浸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利于铜浸出的条件是接种量20%,初始Fe^2+浓度0g/L,初始pH值1.2,浸出过程控制pH值小于1.50,矿石粒度5mm,矿浆浓度20%~25%;溶液中三价铁含量过高或产生铁的沉淀都会直接影响细菌的浸矿效果;尽管浸矿细菌能很好地适应浸矿环境,但铜的浸出速度偏慢、浸出率偏低,有待于采取强化浸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 细菌浸出 浸出条件 硫化铜矿石 低品位 原生 矿浆浓度 FE^2+ 初始PH值 浸矿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砷原生硫化铜矿细菌浸出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赖绍师 覃文庆 +1 位作者 杨聪仁 张雁生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58,共4页
采用中温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喜温嗜酸硫杆菌和高温Ferroplasma属古菌对高砷原生硫化铜矿进行了细菌浸出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喜温嗜酸硫杆菌对高砷原生硫化铜矿的浸出效果比中温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好。中温菌对砷的耐受性比高温菌... 采用中温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喜温嗜酸硫杆菌和高温Ferroplasma属古菌对高砷原生硫化铜矿进行了细菌浸出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喜温嗜酸硫杆菌对高砷原生硫化铜矿的浸出效果比中温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好。中温菌对砷的耐受性比高温菌高。在高温菌浸出过程中,铜优先于砷溶解,砷主要留在浸渣中;细菌接种量对高砷原生硫化铜矿的浸出有一定的影响,接种量为10%时浸出效果最好。提高温度有利于初始阶段铜的浸出,随着浸出的进行,温度的影响逐渐降低,细菌作用占主导作用。驯化高砷耐受能力的高温菌将成为进一步的研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选矿 细菌浸出 原生硫化铜 砷黝铜矿 中温菌 高温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温菌、中等嗜热菌、嗜热菌分段浸出原生硫化铜矿表外矿万吨级工业堆浸试验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美林 臧宏 +1 位作者 周成英 温建康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57-362,共6页
针对原生硫化铜矿表外矿浸出周期长、速度慢、效率低等问题,在江西德兴铜矿进行了万吨级生物堆浸工业试验。采用本土选育驯化的高效嗜温嗜酸菌与嗜热嗜酸菌依次接种、分段浸出新技术,铜浸出率达到22.04%,效果良好。
关键词 原生硫化铜矿 生物堆浸 嗜温菌 中等嗜热菌 嗜热菌 分段浸出 工业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嗜酸菌对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的柱浸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邹平 杨家明 +1 位作者 周兴龙 赵有才 《有色金属》 CSCD 2003年第4期48-50,64,共4页
利用严格无机化能自养型嗜热嗜酸菌(KY-2菌株)对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进行柱浸试验研究。中温硫杆菌和嗜热嗜酸菌结合使用,在中温硫杆菌柱浸近两个月后,再改为嗜热嗜酸菌浸出,效果明显,浸出率曲线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196d的总浸出率远远... 利用严格无机化能自养型嗜热嗜酸菌(KY-2菌株)对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进行柱浸试验研究。中温硫杆菌和嗜热嗜酸菌结合使用,在中温硫杆菌柱浸近两个月后,再改为嗜热嗜酸菌浸出,效果明显,浸出率曲线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196d的总浸出率远远高于单用任何一种细菌的总浸出率。回收的萃余液进入柱浸循环,会提高柱浸体系的浸出效果,萃余液中的残留萃取剂对嗜热嗜酸菌氧化浸出作用的负面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冶金 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 细菌浸出 嗜热嗜酸菌 柱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硫化铜矿微生物强化浸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卫民 王焰新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29,33,共6页
综述了强化低品位硫化铜矿微生物浸出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黄铁矿和银离子催化黄铜矿生物浸出的原电池效应。
关键词 低品位矿 硫化铜矿 微生物浸出 原电池效应 催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条件下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细菌槽浸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卫民 谷士飞 孙占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5-77,127,共4页
以活性炭、Ag+及Fe2+组合为催化剂,研究了催化条件下永平铜矿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细菌槽浸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催化条件下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细菌槽浸的效果良好,但充气量对浸出有较大的影响,其中25 mL/s的充气量最有利于铜的浸出,在浸... 以活性炭、Ag+及Fe2+组合为催化剂,研究了催化条件下永平铜矿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细菌槽浸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催化条件下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细菌槽浸的效果良好,但充气量对浸出有较大的影响,其中25 mL/s的充气量最有利于铜的浸出,在浸出455 h后,铜的浸出率可达47.1%。酸化液可以代替9K+S培养液作为溶浸剂,用酸化液作溶浸剂时,在浸出335 h后,铜的浸出率可达41.8%,比9K+S培养液作溶浸剂高出1.7个百分点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浸出 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 槽浸 催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条件下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的搅拌细菌浸出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卫民 谷士飞 孙占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42,49,共4页
以活性炭、Ag+及Fe2+为组合催化剂,研究了催化条件下永平铜矿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的搅拌细菌浸出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催化条件下永平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的搅拌细菌浸出效果良好,但搅拌速度对浸出有较大的影响。搅拌速度为240r/min时,浸出... 以活性炭、Ag+及Fe2+为组合催化剂,研究了催化条件下永平铜矿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的搅拌细菌浸出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催化条件下永平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的搅拌细菌浸出效果良好,但搅拌速度对浸出有较大的影响。搅拌速度为240r/min时,浸出456h后铜的浸出率可达83%。酸化液可以代替9K+S培养基作为溶浸剂。用酸化液作溶浸剂时,浸出335h后铜的浸出率可达81.58%,比用9K+S培养基作溶浸剂时高出6个多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 细菌浸出 搅拌浸出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细菌浸出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卫民 谷士飞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37,共3页
为了提高永平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细菌浸出的效率,通过摇瓶试验,研究了Fe^(3+)对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细菌浸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细菌浸出的初始阶段,添加Fe^(3+)可以提高浸出液的氧化还原电位,但不会提高铜的浸出速度和浸出率,相反会抑... 为了提高永平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细菌浸出的效率,通过摇瓶试验,研究了Fe^(3+)对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细菌浸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细菌浸出的初始阶段,添加Fe^(3+)可以提高浸出液的氧化还原电位,但不会提高铜的浸出速度和浸出率,相反会抑制铜的浸出,而且随着添加的初始Fe^(3+)浓度增加,抑制作用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浸出 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 三价铁离子 永平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催化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石酸浸研究
11
作者 李小燕 张卫民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4-256,共3页
根据电化学原理,研究了活性炭催化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石酸浸效果。结果表明,添加活性碳可以大大加快铜的浸出速度并提高铜浸出率;初始活性碳质量浓度为5.0g/L,最有利于铜的浸出;浸出240h后,铜浸出率升高到83%,比不添加活性炭时提高了近... 根据电化学原理,研究了活性炭催化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石酸浸效果。结果表明,添加活性碳可以大大加快铜的浸出速度并提高铜浸出率;初始活性碳质量浓度为5.0g/L,最有利于铜的浸出;浸出240h后,铜浸出率升高到83%,比不添加活性炭时提高了近80%。活性碳加快浸铜速度并提高铜浸出率的原因是活性碳与黄铜矿之间形成了原电池。当有活性碳存在时,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石在低氧化还原电位下比高氧化还原电位下更有利于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石 浸出 活性碳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