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4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w multi-layer data correlation algorithm for multi-passive-sensor location system 被引量:1
1
作者 Zhou Li Li Lingyun He Yo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4期667-672,共6页
Under the scenario of dense targets in clutter, a multi-layer optimal data correl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his algorithm eliminates a large number of false location points from the assignment process by rough corr... Under the scenario of dense targets in clutter, a multi-layer optimal data correl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his algorithm eliminates a large number of false location points from the assignment process by rough correlations before we calculate the correlation cost, so it avoids the operations for the target state estimate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orrelation cost for the false correlation sets. In the meantime, with the elimination of these points in the rough correlation, the disturbance from the false correlations in the assignment process is decreased, so the data correlation accuracy is improved correspondingly. Complexity analyses of the new multi-layer optimal algorithm and the traditional optimal assignment algorithm are given.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algorithm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assive-sensor data correlation multi-layer correlation algorithm location system correlation c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computer generator for randomly layered structures
2
作者 YUJia-shun HEZhen-hua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4-698,共5页
An algorithm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for the synthesis of randomly layered earth models.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layering and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for a layer are random variables with truncated normal di... An algorithm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for the synthesis of randomly layered earth models.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layering and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for a layer are random variables with truncated normal distributions, random numbers sampled from the distributions can be used to construct the layered structure and determine physical parameters for the layers. To demonstrate its application, random models were synthesized for the modelling of seismic ground motion amplification of a site with uncertainties in its model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模型 物理参数 随机变量 分层结构 地震运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多层多道焊缝识别 被引量:1
3
作者 何俊杰 王传睿 王天琪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6,共6页
为保证焊缝跟踪的精度并将激光条纹从强弧光、飞溅中分离出来,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SRNU)网络的激光条纹分割算法。该算法是将带有弧光的图像送入SRNU模型,对内嵌于Resunet网络的编码层部分进行改进,添加SE模块和分组残差模块,对多... 为保证焊缝跟踪的精度并将激光条纹从强弧光、飞溅中分离出来,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SRNU)网络的激光条纹分割算法。该算法是将带有弧光的图像送入SRNU模型,对内嵌于Resunet网络的编码层部分进行改进,添加SE模块和分组残差模块,对多层级特征信息进行提取和解析。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Resunet算法相比,平均交并比、精确率、召回率与F1分数分别提升了0.79%、1.38%、0.50%和0.91%,说明该方法有较好的鲁棒性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在复杂工况下也能将激光条纹从强弧光、飞溅中分离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光视觉传感器 深度学习 多层多道焊缝 焊缝识别 深度残差 激光条纹分割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区域划分的配电网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策略
4
作者 陈晓龙 徐颖 李斌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8-216,共9页
传统三相不平衡治理仅关注变压器关口处的三相不平衡情况,忽略了台区内部不平衡特征,且多采用静态调相策略,难以适应灵活源荷接入下低压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动态变化。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区域划分的三相不平衡治理策略。提出基于分区... 传统三相不平衡治理仅关注变压器关口处的三相不平衡情况,忽略了台区内部不平衡特征,且多采用静态调相策略,难以适应灵活源荷接入下低压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动态变化。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区域划分的三相不平衡治理策略。提出基于分区评价指数与阈值触发机制的动态分区方法,以划定后续相序优化的区域范围。建立考虑多类型灵活调节资源的双层优化模型,上层以各分区三相不平衡度最小为目标优化相序配置,下层构建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电压优化模型。采用基于云模型改进的遗传算法和Gurobi求解器分别求解上下层模型。基于改进的IEEE 123节点系统和0.38 kV实际配电网台区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三相不平衡 动态分区 双层优化模型 相序优化 云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LF-YOLOv8的堆叠垃圾实例分割算法
5
作者 李利 梁晶 +2 位作者 陈旭东 潘红光 寇发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09-2018,共10页
相较于一般场景下的图像实例分割,复杂堆叠场景下的实例分割受到严重遮挡、同类别待测物体堆叠等复杂情况的影响,使得其实例分割具有更大的难度。针对具有复杂堆叠场景下的垃圾实例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YOLOv8与双层特征网络策略的... 相较于一般场景下的图像实例分割,复杂堆叠场景下的实例分割受到严重遮挡、同类别待测物体堆叠等复杂情况的影响,使得其实例分割具有更大的难度。针对具有复杂堆叠场景下的垃圾实例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YOLOv8与双层特征网络策略的实例分割算法。首先,在数据预处理部分进行特征数据分层,并通过双层图卷积网络(graph convolutions network,GCN)实现双分支特征融合,减弱堆叠情况对被遮挡物体特征的影响,从而解决复杂堆叠遮挡下的实例分割问题。同时,为了解决同类待测物体易混淆的问题,融入了软阈值化非极大值抑制算法和新的交并比算法。最后,根据应用场景和数据集的复杂性,优化了主干网络部分的特征提取模块,并在主干网络部分引入了多尺度注意力机制,有效提高了模型的检测性能。实验使用遮挡垃圾分类实例分割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准确率、交并比阈值为0.5时的平均准确率(AP_(50))、交并比为0.5~0.95时的平均准确率(AP_(50~95))等指标较之前的其他方法更优。相较于原YOLOv8算法,检测AP_(50)提高了7.9%,分割AP_(50)提高了5.4%,具有更好的检测和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堆叠 双层特征解耦融合 YOLOv8算法 软阈值化非极大值抑制 动态非单调聚焦机制 期望最大化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核数据合成的离线小数据驱动的进化算法
6
作者 李二超 刘昀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8-288,共11页
为了增强离线数据驱动的进化算法在小数据情景中的表现,削弱代理模型对数据集规模的依赖,提出基于多核数据合成的离线小数据驱动的进化算法(DDEA-MKDS).考虑到代理模型易因小数据陷入过拟合,通过经验公式与遍历法找出针对离线数据集的... 为了增强离线数据驱动的进化算法在小数据情景中的表现,削弱代理模型对数据集规模的依赖,提出基于多核数据合成的离线小数据驱动的进化算法(DDEA-MKDS).考虑到代理模型易因小数据陷入过拟合,通过经验公式与遍历法找出针对离线数据集的最优隐含层节点数,以简化模型结构.为了弥补数据量的不足,训练了3个不同核函数的径向基网络生成合成数据,通过轮盘赌法选择其中的部分数据与原数据集合并,使用新数据集训练代理模型.将DDEA-MKDS与其他5种流行的离线数据驱动的进化算法在6个单目标基准测试问题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数据量极小的条件下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寻优效率显著优于其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线数据驱动 进化算法 小数据 代理模型 隐含层节点 合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车物流服务供应链出厂智能调度建模
7
作者 徐兵 徐艳华 刘晗琦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32-1445,共14页
整车出厂智能调度是汽车物流行业的痛难点。基于业内运作实践,以最大化客户满意度和最小化物流成本为总目标,考虑运输方式、承运车、物流服务提供商等约束,建立整车物流服务供应链中整车出厂物流订单分配的三层决策模型。第一层是以最... 整车出厂智能调度是汽车物流行业的痛难点。基于业内运作实践,以最大化客户满意度和最小化物流成本为总目标,考虑运输方式、承运车、物流服务提供商等约束,建立整车物流服务供应链中整车出厂物流订单分配的三层决策模型。第一层是以最小化延期交付时间和物流成本为目标的运输模式选择模型;第二层是以最大化装载价值为目标的车辆配载模型;第三层是以最大化物流服务提供商满意度为目标的物流服务供应商选择模型。随后,基于分层优化和综合集成思想,提出了分层求解思路,并针对运输方式选择大规模求解提出一种启发式算法。仿真实验发现:在不同规模算例下与Gurobi求解器、NSGA-Ⅱ、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算法进行求解对比,启发式算法具有良好的求解质量和求解效率;运输方式选择问题目标偏好对目标值的影响呈分段线性关系;车辆配载模型在最小化承运车数量实现最大化装载量的基础上,可根据订单属性实现优化配载;物流服务供应商选择模型相较整车订单分配现状,可有效提升全局物流服务供应商满意度。最后,通过实践案例,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车出厂物流 智能调度 物流服务供应链 三层决策模型 启发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tiny的车辆目标检测算法
8
作者 赵海丽 许修常 潘宇航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11,共11页
为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目前依靠人力进行交通管理工作时统计不准确、反馈不及时等问题,提出一种适合部署在边缘终端设备上的基于YOLOv7-tiny算法改进的车辆目标检测算法。通过构造深度强力残差卷积块对主干网络的轻量级... 为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目前依靠人力进行交通管理工作时统计不准确、反馈不及时等问题,提出一种适合部署在边缘终端设备上的基于YOLOv7-tiny算法改进的车辆目标检测算法。通过构造深度强力残差卷积块对主干网络的轻量级高效层聚合网络(Efficient Layer Aggregation Network-Tiny,ELAN-T)模块进行轻量化改进;通过削减分支,对特征融合网络的ELAN-T模块进行轻量化改进,降低网络的参数量和计算量,并对特征融合网络的结构进行重新构造;引入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和EIOU边界框损失函数提升算法的精度。在预处理后的UA-DETRAC数据集上实验,改进后的算法参数量相比于原始的YOLOv7-tiny算法降低了15.1%,计算量降低了5.3%,mAP@0.5提升了5.3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不仅实现了轻量化,而且检测精度有所提升,适合部署在边缘终端设备上,完成对道路中车辆的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检测 YOLOv7-tiny算法 深度强力残差卷积块 轻量级高效层聚合网络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导线电容矩阵边界元算法的关键技术研究
9
作者 胡玉生 牛梦园 +1 位作者 何俪瑾 区耀权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6-535,共10页
研究了复杂微细导线电容矩阵提取边界元法(boundary element method,BEM)的边界离散问题以及增强计算精度和数值稳定性的有效措施,分析了开阔边界尺寸、开阔边界离散、导线离散对计算精度的影响以及伪解、矩阵奇异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导... 研究了复杂微细导线电容矩阵提取边界元法(boundary element method,BEM)的边界离散问题以及增强计算精度和数值稳定性的有效措施,分析了开阔边界尺寸、开阔边界离散、导线离散对计算精度的影响以及伪解、矩阵奇异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导线离散迭代和开阔边界迭代两阶段自动迭代边界元算法(automatic iterativ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AIBEM),并结合实例阐述了全域法和区域分解法两种多层介质问题系数矩阵生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边界环内生成的系数矩阵存在误差均衡协调问题,对复杂模型需合理选择各线段离散单元数及开阔边界尺寸,通过AIBEM可以获得经济的离散参数,有效避免矩阵奇异性,并提高收敛稳定性。将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法、解析法、传输线法、矩量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证实了算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导线 电容矩阵 边界元法(BEM) 开阔边界 边界离散 多层介质 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数据特征深度挖掘的快速图书检索算法
10
作者 窦淑庆 刘思豆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37-142,共6页
针对传统图书推荐系统所得到的计算结果滞后于实时需求且准确性较低的缺陷,文中基于用户画像数据,提出一种快速图书检索算法。该算法在用户画像构建部分对静态属性抽取和动态标签行为进行建模。在图书特征提取模型中,使用BERT-Word2Vec... 针对传统图书推荐系统所得到的计算结果滞后于实时需求且准确性较低的缺陷,文中基于用户画像数据,提出一种快速图书检索算法。该算法在用户画像构建部分对静态属性抽取和动态标签行为进行建模。在图书特征提取模型中,使用BERT-Word2Vec作为基础框架进行多模态特征提取,并利用双塔深度匹配模型构建了用户MLP塔和图书改进CNN塔,对特征进行充分细致的多维分析。模型通过将实时反馈机制Kafka-Redis流处理算法与会话注意力加权融合,最终实现了场景化的推荐。实验测试结果显示,NDCG@10指标较最优基准提升了约21.0%,行为反馈延迟在峰值500 QPS流量下小于等于3.5 s。表明所提算法能够为知识服务场景提供兼具准确性、时效性与场景适应性的信息推荐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画像 双向编码器表示技术 双塔深度匹配模型 多层感知器 卷积神经网络 推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地土层速度结构的贝叶斯反演方法及其应用
11
作者 李小军 张誉潇 +1 位作者 荣棉水 倪萍禾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37-2252,共16页
基于散射场理论的水平竖向谱比HVSR(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正演算法建立了地表HVSR与场地土层特性的联系,通过与地震动地表观测数据的结合实现了场地土层速度结构的反演。然而,当前的HVSR大多采用传统确定性的反演方法... 基于散射场理论的水平竖向谱比HVSR(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正演算法建立了地表HVSR与场地土层特性的联系,通过与地震动地表观测数据的结合实现了场地土层速度结构的反演。然而,当前的HVSR大多采用传统确定性的反演方法,导致反演结果具有明显的不唯一性,且难以评估其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针对土层速度结构的贝叶斯反演方法,可以实现反演参数不确定性的评估。该方法将贝叶斯原理与地震动的水平竖向谱比(earthquake 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简称EHV)正演算法相结合,以强震动观测记录的S波成分作为数据源,实现了场地土层结构的反演。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贝叶斯反演方法能有效地识别场地土层速度结构,并能够对反演模型中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竖向谱比(HVSR) 强震动观测记录 贝叶斯反演方法 土层速度结构 井上井下谱比(SBSR) 正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声学覆盖层吸声性能预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阮久文 陶猛 王广玮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GA-BP)对声学覆盖层吸声性能的预测的方法。基于含圆柱型空腔吸声覆盖层的二维解析理论的简化计算方法,通过使用吸声覆盖层粘弹性阻尼材料的密度、杨氏模量、泊松比、损失因子等参数推导出圆柱...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GA-BP)对声学覆盖层吸声性能的预测的方法。基于含圆柱型空腔吸声覆盖层的二维解析理论的简化计算方法,通过使用吸声覆盖层粘弹性阻尼材料的密度、杨氏模量、泊松比、损失因子等参数推导出圆柱-圆台组合型空腔覆盖层的反射系数,生成样本集。将GA-BP的适应度函数中搭建BP神经网络(BPNN)的部分用一种计算方法代替,用该方法计算后的实际值与预测值的误差的平方和作为适应度函数值,减少了GA-BP的寻优时间。预测结果表明GA-BP预测模型的对含圆柱空腔吸声覆盖层的性能预测是可行的,GA-BP预测值优于BPNN,稳定性更高,更接近于理论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圆台组合型空腔覆盖层 二维解析理论 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layer中心度的社交网络影响力最大化算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俊 余伟 +1 位作者 胡亚慧 李石君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9-63,共5页
社交网络影响最大化问题是指如何寻找网络中有限的初始节点,使得影响的传播范围最广。一些贪心算法可以得到较好的影响范围,但是因时间复杂度太高而不适用于大型社交网络。基于度中心性的启发式算法简单但准确度不高;基于介数中心性、... 社交网络影响最大化问题是指如何寻找网络中有限的初始节点,使得影响的传播范围最广。一些贪心算法可以得到较好的影响范围,但是因时间复杂度太高而不适用于大型社交网络。基于度中心性的启发式算法简单但准确度不高;基于介数中心性、接近中心性等全局指标的启发式算法可以较好地识别影响力最大的节点,但计算复杂度也过高。考虑网络节点深层次结构对影响扩散的作用并权衡计算复杂度与准确度,定义了3-layer局部中心度,以计算节点的潜在影响力值。基于线性阈值模型,启发选择一部分种子节点:每一次都选取潜在影响力最大的节点作为种子节点进行激活;运用贪心算法选取剩下的一部分种子节点:每一次都选取具有最大影响增量的节点作为种子节点进行激活。实验表明,该混合算法具有很好的激活范围以及非常低的时间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影响力最大化 启发式算法 3-layer局部中心度 贪心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生态-经济-社会需求的区域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靳世鑫 苏承国 +3 位作者 黄佳荣 王慧亮 严登华 王占桥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3,共13页
【目的】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是缓解水土资源时空分布格局与区域生态、社会、经济发展不匹配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方法】基于二元水循环理论,将土壤水和再生水纳入水资源供给侧考虑,统筹考虑生态环境-经济社会... 【目的】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是缓解水土资源时空分布格局与区域生态、社会、经济发展不匹配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方法】基于二元水循环理论,将土壤水和再生水纳入水资源供给侧考虑,统筹考虑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系统中水-土-碳等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了响应生态-经济-社会需求的区域水土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框架,提出耦合非线性多目标规划和逐次逼近法的双层嵌套算法以实现框架的迭代求解,得到区域水土资源联合配置方案。【结果】洛阳市的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结果表明,各县区土地利用格局及水资源供给量实现了协同优化,区域水资源总量增加了0.2923亿m^(3),净碳排放量减少了0.3814%(折合90698 t标准煤),GDP维持稳定,各行政单元间供需水比值的差异程度达到最小。【结论】研究成果为提高区域水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保障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资源联合配置 生态-经济-社会需求 二元水循环 相互作用关系 双层嵌套算法 影响因素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抛物方程模型海底边界处理与并行算法研究
15
作者 瞿宇轩 程兴华 +1 位作者 周晓兰 邹劭芬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88,共8页
构建一种迅速而准确的三维声场模型以满足实际海洋条件,始终是当前科学研究的重点目标。作为一种步进求解的手段,抛物方程近似的方法在已知初始地的声场后以间距为单位步进,最终能得到整个波导中的声场,这对于处理声场三维变化和声道水... 构建一种迅速而准确的三维声场模型以满足实际海洋条件,始终是当前科学研究的重点目标。作为一种步进求解的手段,抛物方程近似的方法在已知初始地的声场后以间距为单位步进,最终能得到整个波导中的声场,这对于处理声场三维变化和声道水平变化相关的场景是十分方便的。但相对地,三维空间中的计算复杂度和计算范围要远大于二维空间,这就严重制约了模型的计算精度和速度。为了提高现有抛物方程模型的计算精度和运算速度,文章对同时考虑距离、深度和水平方位角的水下声传播模型,即三维抛物方程模型进行了推导并分析其数学特性。同时通过在海底边界插入完全匹配层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计算精度更高的抛物方程模型。此外,为了减小三维声场计算的时间,文章研究改进了模型的可并行性,在FOR3D串行算法的基础上基于多线程的共享内存技术OpenMP开发了三维抛物方程模型的并行算法,并与普通吸收层在不同线程数下的运行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完全匹配层模型的并行算法与原模型相比,无论是在加速比还是运算速度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抛物方程 人工吸收层 完全匹配层 并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交互Q学习算法的轴承生产智能排程 被引量:1
16
作者 裴志杰 杨晓英 +1 位作者 杨欣 杨逢海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1-462,共12页
针对带装配的两阶段分布式混合流水车间(TSDHFSSP)环境下的轴承排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交互Q学习算法(DIQLA)的车间调度方法,以解决轴承生产智能排程问题。首先,描述了轴承的排程问题,建立了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为目标的数学模型... 针对带装配的两阶段分布式混合流水车间(TSDHFSSP)环境下的轴承排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交互Q学习算法(DIQLA)的车间调度方法,以解决轴承生产智能排程问题。首先,描述了轴承的排程问题,建立了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为目标的数学模型;然后,引入马尔科夫决策过程(MDP),模拟了轴承生产排程过程,根据两阶段生产过程,搭建了双智能体交互的Q学习模型,接着对两阶段的的智能体进行了建模,设计了双智能体的状态变量、调度规则动作集和即时奖励函数,改进了传统的贪婪搜索策略,提出了两阶段联合排程算法;最后,利用实例数据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将其与单一智能体Q学习算法(QL)及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II)、带精英策略的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IWOA)等算法进行了对比,先在同一算例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再通过对比不同订单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性能,并利用实例数据再次验证了该算法在两阶段排程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两阶段联合排程算法在解决轴承排程问题时具有可行性,在优化轴承生产排程方面上具有较好的效果;在实际的应用中,与原有人工排产相比,其产品的加工周期平均缩减了17%,订单交付率平均提升了9%。该方法为轴承制造类企业生产排程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生产 车间调度方法 智能排程 两阶段分布式混合流水车间 Q学习 双层交互 两阶段联合排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v8的钢材表面缺陷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莲蓉 梁少华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3-180,共8页
为了更有效地识别钢材表面的细小和复杂缺陷,提出一种改进YOLOv8的钢材表面缺陷检测算法。首先,在原模型的Neck部分引入空间和通道重构卷积SCConv模块,提高模型对小尺度目标缺陷的识别能力;其次,将CA注意力机制模块融合到原始的Backbone... 为了更有效地识别钢材表面的细小和复杂缺陷,提出一种改进YOLOv8的钢材表面缺陷检测算法。首先,在原模型的Neck部分引入空间和通道重构卷积SCConv模块,提高模型对小尺度目标缺陷的识别能力;其次,将CA注意力机制模块融合到原始的Backbone中,使模型能够更好地关注目标缺陷的特征信息;接着,采用高效层聚合网络(RepGFPN)模块作为颈部网络,充分融合不同尺度的特征,提高特征融合能力;最后,引入轻量级上采样算子CARAFE,进一步提升模型的检测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在公开的NEU-DET数据集上,改进后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mAP)达到了81.1%,相较于原始YOLOv8模型,mAP提高了2.7%,精确率提升了3.9%。与此同时,在GC10-DET数据集上的实验也表明改进模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证明了所提算法能够有效地完成钢材表面缺陷的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材表面缺陷 缺陷检测 YOLOv8算法 坐标注意力机制 高效层聚合网络 识别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大气边界层高度预测方法研究
18
作者 白嘉怡 魏伟 +1 位作者 张宏昇 车慧正 《大气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416,共13页
大气边界层高度受多种气象因素影响,正确掌握大气边界层高度连续变化和演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传统技术手段获取大气边界层高度存在的时空分辨率低、误差偏大等问题,本研究基于机器学习方法--XGBoost,利用2016年1月—2019年5月北... 大气边界层高度受多种气象因素影响,正确掌握大气边界层高度连续变化和演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传统技术手段获取大气边界层高度存在的时空分辨率低、误差偏大等问题,本研究基于机器学习方法--XGBoost,利用2016年1月—2019年5月北京地区长期的地面气象观测、风廓线测风雷达和探空观测数据进行训练,确定算法模型估算大气边界层高度,预测了2019年6月—2020年5月北京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结果表明:在晴朗的白天,模型预测效果最好,与真实观测存在较高的一致性,相关系数达到0.86;夜间预测效果较差。地表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是对模型预测结果影响最显著的特征。预测的边界层高度呈现显著日变化,日出之后迅速发展,午后逐渐下降,夜间逐渐达到平稳;春夏季北京地区边界层高度日变化较为显著,可达1 km;秋冬季日变化幅度较小,约为700 m。总体上,XGBoost算法预测边界层高度的能力优于多元线性回归算法和支持向量回归算法。基于机器学习的边界层高度估计和预测方法避免了传统手段设置阈值带来的误差,为边界层高度连续观测和预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GBoost方法 机器学习 大气边界层高度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宽带激光熔覆层形貌尺寸预测
19
作者 倪崇智 路妍 +4 位作者 颉潭成 王军华 徐彦伟 史墨可 翟文豪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8-83,共6页
针对宽带激光熔覆层形貌尺寸所受影响因素较多且难以控制的问题,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送粉速率作为输入,以熔覆层宽度和高度作为输出,构建了BP神经网络宽带激光熔覆层形貌尺寸预测模型,分析了其预测精度,并使用遗传算法对所建BP神经... 针对宽带激光熔覆层形貌尺寸所受影响因素较多且难以控制的问题,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送粉速率作为输入,以熔覆层宽度和高度作为输出,构建了BP神经网络宽带激光熔覆层形貌尺寸预测模型,分析了其预测精度,并使用遗传算法对所建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预测熔覆层形貌尺寸的相对误差均在7.434%以内,GA-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熔覆层形貌尺寸的相对误差均在5.348%以内。GA-BP神经网络模型在预测宽带激光熔覆层形貌尺寸方面精度较高,能有效指导宽带激光熔覆工艺参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激光熔覆层 工艺参数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外双层多子群循环算法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
20
作者 龙晓峰 李想 +1 位作者 张言松 畅申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6-200,共5页
针对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FJSP),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外双层多子群循环(HPGA)的优化算法。将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结合的内外双层多子群算法用于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以用来优化最大完工时间。HPGA算法采用内外双层结构,外层由遗传算法... 针对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FJSP),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外双层多子群循环(HPGA)的优化算法。将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结合的内外双层多子群算法用于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以用来优化最大完工时间。HPGA算法采用内外双层结构,外层由遗传算法组成多个子群,为算法提供全局搜索能力,内层采用粒子群算法,其种群由外层子群中的精英个体组成,为算法提供局部搜索能力;最后通过MK基准算例和不同算法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所提算法的性能。实验表明,HPGA算法在求解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上取得了显著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粒子群优化 柔性车间 双层多子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