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波动方程地震面波频散谱反演
1
作者 张振东 刘伊克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41-3553,共13页
地震面波反演是地球内部速度结构成像的重要方法,可用于壳幔、油气藏、城市地下空间等跨尺度目标成像.目前常用的一维面波频散曲线反演方法假设地下为层状介质、需要拾取频散曲线,不适合复杂构造地区的大规模地震面波成像;最新的面波波... 地震面波反演是地球内部速度结构成像的重要方法,可用于壳幔、油气藏、城市地下空间等跨尺度目标成像.目前常用的一维面波频散曲线反演方法假设地下为层状介质、需要拾取频散曲线,不适合复杂构造地区的大规模地震面波成像;最新的面波波形反演方法具有强非线性,对数据质量和初始速度模型精度等要求较高,在处理实际数据时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结合传统一维面波频散曲线反演方法和地震全波形反演理论的优势提出了三维波动方程面波频散谱反演方法,通过求解弹性波波动方程模拟地震面波在任意复杂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将复杂的地震面波波形变换到保留其频散特征的频率-相慢度谱域进行相似度比较,极大地降低了反演的非线性.借助全波形反演的统一理论框架,使用伴随状态法计算速度模型梯度和局部优化算法迭代更新速度模型.本文提出的频散谱反演方法适用于三维任意复杂介质的速度结构成像,模拟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比拟波形反演方法的空间分辨率;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南沙漠实测地震数据中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实际资料的处理.随着油气、地热、二氧化碳封存等陆地勘探目标的涌现,该方法有望为陆地探区高精度速度建模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波 近地表成像 弹性波全波形反演 三维速度建模 目标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山地深度域地震成像处理方法--以龙门山山前带海棠铺复杂构造区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继伟 李光鹏 +3 位作者 刁永波 冯荣昌 杜佳骏 吴松翰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8-588,共11页
山前带复杂构造区蕴藏了丰富的油气资源。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和速度建模困难是目前山前带地震数据精确成像面临的主要问题。以龙门山山前带海棠铺地区地震数据为例,开展了叠前深度域地震成像处理方法攻关研究,重点在叠前噪声压制和叠前深... 山前带复杂构造区蕴藏了丰富的油气资源。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和速度建模困难是目前山前带地震数据精确成像面临的主要问题。以龙门山山前带海棠铺地区地震数据为例,开展了叠前深度域地震成像处理方法攻关研究,重点在叠前噪声压制和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等两方面开展了研究,具体如下。①加强低频弱信号保护,采用二次信噪分离技术,对噪声记录中有效信号进行二次信噪分离,最大限度保护低频弱信号不受损伤。②优化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流程:首先优化传统深度域速度场更新输入道集与偏移输入道集共用一个道集的方式,对驱动速度场更新的输入道集进行五维数据规则化处理以提高其信噪比;然后以地质导向为基础,精细刻画强反射速度缺失界面,联合层析反演并融合深度域近地表速度模型,建立具有地质模型约束的深度域速度场;得到了精确的速度模型后,再修改偏移成像输入道集及偏移方法,将五维数据规则化前的地震道集作为输入道集,将全方位角度域叠前深度偏移作为最终偏移成像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川西北海棠铺地区的地震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大幅提高了研究区的地震成像精度,最终得到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结果信噪比高,偏移归位合理,为进一步推动该区的深入勘探开发,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深度域地震成像处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成像处理 全方位角度域 叠前深度偏移 深度域速度建模 叠前噪声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前带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流程探讨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华忠 张兵 +5 位作者 刘少勇 徐兆涛 蔡杰雄 王立歆 方伍宝 杨勤勇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4-583,597,共11页
山前带地震勘探中地震数据成像处理的特殊性来自于复杂的地表条件,它导致了地震数据的低信噪比和剧变的道间时差。地表高程剧烈变化以及地表横向变速使得常规的基于CMP道集叠加的均方根速度分析过程不再有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得... 山前带地震勘探中地震数据成像处理的特殊性来自于复杂的地表条件,它导致了地震数据的低信噪比和剧变的道间时差。地表高程剧烈变化以及地表横向变速使得常规的基于CMP道集叠加的均方根速度分析过程不再有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得到较广泛认可的、有效的成像处理流程来解决实际的山前带地震数据成像问题。在分析山前带地震波传播和常规处理方法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成像处理流程,关键环节包括:①选择尽可能接近地表的、比较光滑的基准面作为消除高频道间时差的标准,此基准面也是后续叠前深度成像和速度建模的起始深度面;②以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算子为引擎的Monta Carlo方法初始背景速度反演;③以Beam波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算子为引擎,进行基于成像点道集的剩余速度分析和基于角度道集的层析速度反演。另外,去噪或提高信噪比主要依赖于基于Fresnel半波带的同相叠加方法;静校正主要靠浅层层析速度建模和中深层层析速度建模的联合来统一解决,不再强调表层静校正处理。初步的数值试验验证了上述流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带地震勘探 成像处理流程 速度估计 速度建模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前带地震数据共成像点道集层析速度反演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兵 徐兆涛 +4 位作者 王华忠 李辉 周巍 郑小鹏 刘少勇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0-597,536,共8页
山前带深度域速度建模由于采集数据的信噪比低和道间时差大而困难重重。由于叠前深度偏移的同相叠加作用,基于初始模型得到的共成像点道集具有比CMP道集更高的信噪比,并且共成像点道集上残存的剩余时差可以用于通过层析反演的方式来全... 山前带深度域速度建模由于采集数据的信噪比低和道间时差大而困难重重。由于叠前深度偏移的同相叠加作用,基于初始模型得到的共成像点道集具有比CMP道集更高的信噪比,并且共成像点道集上残存的剩余时差可以用于通过层析反演的方式来全局更新速度模型,适用于山前带深度域模型的迭代更新。共成像点道集层析速度反演还非常适用于非水平地表下的速度估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共成像点道集层析速度反演方法研究,并且用三维SEG盐丘模型和某山前带实际数据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共成像点道集的层析速度反演建模方法能够提高复杂山前带地震数据成像处理中速度模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析速度反演 速度建模 山前带地震勘探 共成像点道集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介质偏移速度建模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杜向东 翁斌 +2 位作者 刘军荣 常旭 刘伊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38-545,共8页
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算法已经趋于完善.然而,在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导致成像结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建立的地层参数场不够精确.当地层参数接近其真实值时,基于波动方程的剩余曲率建模方法由于不受构造的影响,... 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算法已经趋于完善.然而,在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导致成像结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建立的地层参数场不够精确.当地层参数接近其真实值时,基于波动方程的剩余曲率建模方法由于不受构造的影响,能够在各向异性和横向变速介质中进行速度分析,所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从偏移结果中抽取共成像道集,然后通过交互运用叠前深度偏移和参数更新实现各向异性偏移速度建模.对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进行的试算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极大改善VTI介质反射界面成像效果和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叠前深度偏移 共成像道集 速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聚焦点技术的成像速度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辛可锋 王华忠 马在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9-525,共7页
成像速度建模是复杂构造深度成像的关键技术 ,它包括成像速度分析方法和用于综合分析的速度建模技术两部分内容。本文对现有的主要成像速度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 ,指出成像速度分析方法的研究应该向体系化的方向发展。文中对基于共聚焦点 ... 成像速度建模是复杂构造深度成像的关键技术 ,它包括成像速度分析方法和用于综合分析的速度建模技术两部分内容。本文对现有的主要成像速度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 ,指出成像速度分析方法的研究应该向体系化的方向发展。文中对基于共聚焦点 (CFP)技术的成像速度建模的体系化和实用化进行了研究 ,并根据旅行时相等的原理及算子更新的思想 ,提出了两种基于 CFP道集实现速度分析的方法 :1基于谱分析的交互速度分析方法 ,主要用于建立初始成像速度模型 ;2层析速度反演方法 ,主要用于实现成像速度模型的迭代更新。Seis Vel速度建模软件为这两种方法的实现提供了集成环境。模型数据试验表明 ,文中提出的基于共聚焦点技术的成像速度建模的思路是有效的 ,所研制的方法和软件基本能够满足实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分析 速度模型 成像 速度反演 复杂构造 CFP 谱分析 焦点 方法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深度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27
7
作者 李来林 吴清岭 何玉前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5期110-112,共3页
从原理和技术两个方面分析了地震偏移技术的发展 ,指出了不同偏移技术的差异 ,对叠前深度成像技术中的速度建模准则、成像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提出了速度建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通过叠前深度成像技术在海拉尔盆地的应用实例与常规叠... 从原理和技术两个方面分析了地震偏移技术的发展 ,指出了不同偏移技术的差异 ,对叠前深度成像技术中的速度建模准则、成像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提出了速度建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通过叠前深度成像技术在海拉尔盆地的应用实例与常规叠前偏移剖面进行比较的结果 ,表明叠前深度成像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叠后偏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成像技术 速度建模 海拉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逐层成像速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者顺 樊佳芳 王卫江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4期384-387,共4页
叠前深度偏移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建立的速度一深度模型正确与否。通常以叠后偏移数据的构造解释结果为构造背景,以叠加偏移的均方根速度为初始速度,来制作初始速度一深度模型,然后再经反复迭代,求得最终的速度一深度模型。但是,当构造复... 叠前深度偏移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建立的速度一深度模型正确与否。通常以叠后偏移数据的构造解释结果为构造背景,以叠加偏移的均方根速度为初始速度,来制作初始速度一深度模型,然后再经反复迭代,求得最终的速度一深度模型。但是,当构造复杂、速度变化剧烈时,叠偏剖面成像差,不能得到正确的构造,使这种制作速度一深度模型的方法难以得到预期结果。以EAGE/SEG盐丘模型为例,探讨了在从叠加偏移剖面中无法得到正确构造形态和速度的情况下,采用叠前逐层成像速度建模的方法来求取叠前深度偏移速度一深度模型的处理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地震数据处理,得到了成像效果良好的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GE SEG 叠前逐层成像速度建模方法 均方根 盐下成像技术 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道集剩余曲率分析的层析速度建模 被引量:16
9
作者 秦宁 王延光 +3 位作者 杨晓东 王常波 梁鸿贤 关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66,15,共6页
中深层地下构造由于地震波场复杂、覆盖次数不足、信噪比低及有效反射较弱等原因造成速度建模精度低,进而影响了深度偏移质量。为此,本文提出一种中深层层析方法:利用角道集作为速度分析道集,推导了基于剩余曲率的层析建模方程,并将角... 中深层地下构造由于地震波场复杂、覆盖次数不足、信噪比低及有效反射较弱等原因造成速度建模精度低,进而影响了深度偏移质量。为此,本文提出一种中深层层析方法:利用角道集作为速度分析道集,推导了基于剩余曲率的层析建模方程,并将角道集的剩余曲率沿射线路径反投影进行速度更新。该方法既避免了常规反射层析在低信噪比叠前数据上同相轴拾取困难的问题,又无须在射线追踪中进行试射以拟合炮检点坐标,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模型试算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均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道集 剩余曲率 层析 速度建模 中深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奥陶系缝洞系统成像的配套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马学军 费建博 +1 位作者 王建斌 陈松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3-588,528,共6页
针对塔中沙漠区近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品质差、奥陶系内幕缝洞系统成像困难等问题,开展了塔中沙漠区奥陶系缝洞系统精细成像配套处理技术研究,认为叠前保护低频去噪、地表一致性反褶积、速度模型的优化、多次波消除等4个... 针对塔中沙漠区近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品质差、奥陶系内幕缝洞系统成像困难等问题,开展了塔中沙漠区奥陶系缝洞系统精细成像配套处理技术研究,认为叠前保护低频去噪、地表一致性反褶积、速度模型的优化、多次波消除等4个环节是该区奥陶系缝洞系统可靠成像的关键技术。建立了一套塔中沙漠区奥陶系缝洞系统成像的配套处理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使研究区缝洞系统的地震资料成像品质较前期有明显提高,成像剖面上断裂特征清晰、串珠状地震反射异常特征突出,大大提高了该区奥陶系风化面及内幕岩溶特征的成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系统成像 配套处理技术 叠前保护低频去噪 反褶积 速度建模 多次波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勘探中的关键地震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帕尔哈提 钱根宝 +2 位作者 蒋在超 Shakir Shamshy 肖立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1-36,共6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品质非常差,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成像难度大、构造成图精度低等难题,提出了山前复杂构造研究思路、方法和流程,采用了静校正、叠前时间深度偏移成像、构造建模、变速成图等多项关键... 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品质非常差,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成像难度大、构造成图精度低等难题,提出了山前复杂构造研究思路、方法和流程,采用了静校正、叠前时间深度偏移成像、构造建模、变速成图等多项关键技术,对南缘重点构造目标(霍尔果斯背斜)进行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攻关,落实了一批有钻探价值的构造圈闭并提供了井位建议,对指导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静校正 叠前偏移 速度模型 构造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山前带B区地震速度建模及偏移成像 被引量:7
12
作者 潘宏勋 方伍宝 李满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6-530,676+500,共5页
本文针对南方山前带B区某三维地震数据,采用自主研发的iCuster地震成像系统,将偏移速度分析、沿层统计速度分析和剩余速度分析相结合,通过递进式的建模技术流程提高了速度模型的精度,改善了叠前时间偏移成像质量。
关键词 山前带 速度建模 沿层统计速度分析 剩余速度分析 偏移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山前带的深度域地震成像处理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定进 刘志成 蒋波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9,共11页
山前构造带具有良好的圈闭条件,是油气资源富集的重要场所,但"复杂地表、复杂地下"的双复杂地震地质条件给地震勘探造成了极大困扰。针对双复杂地震地质条件造成的一系列地球物理难题,以拟真地表地震资料处理思路为纽带,以高... 山前构造带具有良好的圈闭条件,是油气资源富集的重要场所,但"复杂地表、复杂地下"的双复杂地震地质条件给地震勘探造成了极大困扰。针对双复杂地震地质条件造成的一系列地球物理难题,以拟真地表地震资料处理思路为纽带,以高保真的叠前预处理为基础,以递进式深度域速度分析与建模为关键,以起伏地表逆时叠前深度偏移成像为核心,建立了一套面向复杂山前带的深度域高精度地震成像处理流程。实际资料处理结果验证了该处理流程的正确性及有效性,为复杂山前带油气勘探提供了有效的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带 地震成像 预处理 速度建模 逆时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地震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实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玉华 黄研 +3 位作者 刘小亮 许磊明 陈娟 高改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29-35,8,共8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地震资料复杂的特点,探究并形成了叠前保真去噪、OVT处理、速度建模及叠前深度偏移等适用处理技术。将上述处理技术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五个区块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得到了高品质的叠加、偏移及分方位角成果数据,为后续...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地震资料复杂的特点,探究并形成了叠前保真去噪、OVT处理、速度建模及叠前深度偏移等适用处理技术。将上述处理技术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五个区块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得到了高品质的叠加、偏移及分方位角成果数据,为后续的叠前反演、构造解释、裂缝预测等提供了可靠资料。该套处理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其他区块也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多次波压制 OVT 速度建模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射线域偏移速度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成龙 方伍宝 +2 位作者 孔祥宁 王于静 段文超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5期461-464,共4页
根据波场外推理论和共角度成像条件,给出了基于深度-射线域共成像道集的偏移速度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速度扫描技术,以共成像点道集同相轴拉平,即成像质量最优为准则提取速度修正量,可以采取沿构造层位或道集深度2种方式进行交互式速度... 根据波场外推理论和共角度成像条件,给出了基于深度-射线域共成像道集的偏移速度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速度扫描技术,以共成像点道集同相轴拉平,即成像质量最优为准则提取速度修正量,可以采取沿构造层位或道集深度2种方式进行交互式速度分析。用Marmousi模型对该速度分析方法进行了沿深度方向和沿层位的偏移速度分析测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提取的速度修正量与预设的偏移速度误差几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模型 叠前深度偏移 共成像道集 偏移速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深度偏移在复杂构造成像研究中的应用——以川东三岔坪高陡构造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骁 董霞 +3 位作者 曾鸣 屠志慧 孔令霞 韩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18,共4页
四川盆地东部三岔坪高陡构造由于经历复杂构造运动,地表出露岩性变化大,激发接收条件差,造成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成像效果较差。针对以上问题,将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应用于该复杂构造成像研究。在叠前常规处理和叠前时间偏移的基础上,利用已... 四川盆地东部三岔坪高陡构造由于经历复杂构造运动,地表出露岩性变化大,激发接收条件差,造成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成像效果较差。针对以上问题,将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应用于该复杂构造成像研究。在叠前常规处理和叠前时间偏移的基础上,利用已有测井、地质等资料,建立实体模型,并通过区域层速度填充该实体模型,从而建立起了高精度的速度模型;得到的叠前深度偏移结果,其剖面断点更清晰,绕射归位合理,信噪比较高,构造形态清楚,成像效果较好;进一步与某实钻井位数据进行比对,误差较小,说明处理结果真实可靠。结论认为:当速度存在剧烈的横向变化、速度分界面非水平层状时,只有叠前深度偏移能够实现共反射点的叠加和绕射点的归位,使地震资料正确成像;在叠前深度偏移过程中,建立高精度的速度模型非常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三岔坪构造 叠前深度偏移 绕射点 低信噪比 实体建模 速度模型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前带地震成像技术需求与勘探策略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勤勇 王华忠 +1 位作者 刘少勇 方伍宝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0-573,535-536,共4页
山前带地震勘探困难的根源在于复杂地表条件。由于复杂地表导致采集数据信噪比低和道间时差变化剧烈是制约山前带探区地震成像和进一步油气预测的主要原因。目前,针对山前带地震勘探的正确的地震数据采集和成像处理理念的缺乏,以及针对... 山前带地震勘探困难的根源在于复杂地表条件。由于复杂地表导致采集数据信噪比低和道间时差变化剧烈是制约山前带探区地震成像和进一步油气预测的主要原因。目前,针对山前带地震勘探的正确的地震数据采集和成像处理理念的缺乏,以及针对山前带地震数据特点的处理流程和相应的成像处理软件系统的不成熟是山前带油气地震勘探无法取得有效突破的现实原因。从山前带存在的地震地质问题入手,分析了山前带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和成像处理的特殊之处,提出山前带地震勘探的数据采集应该基于Fresnel半波带同相叠加的基本观点。在完整采集到地下任何一个绕射点(或反射点)产生的到达地表的波前面的基础上,尽可能关注高覆盖次数和低频信号(譬如小于6Hz的信号)。成像处理应该在一个贴近地表的较光滑的基准面上,把表层和中深层统一的深度域层速度估计和模型建立作为山前带成像处理的核心,把Beam波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作为主要的成像技术手段。在正确理念指导下的野外地震数据采集和针对山前带地震数据特点的成像处理流程的软件工程化是目前山前带地震勘探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带地震成像 复杂地表条件 低信噪比 剧变的道间时差 速度估计与建模 射线束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时叠前深度偏移在复杂构造带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江 邓海 +2 位作者 卢伟 李婷婷 李国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8-122,共5页
海拉尔盆地贝尔断陷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储层横向变化非均质性强。针对复杂断块构造成像困难的问题,从逆时深度偏移的原理和实现过程入手,分析了精细速度地质建模及偏移孔径、偏移频率对复杂构造成像效果的影响程度,给出了贝尔断陷贝中... 海拉尔盆地贝尔断陷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储层横向变化非均质性强。针对复杂断块构造成像困难的问题,从逆时深度偏移的原理和实现过程入手,分析了精细速度地质建模及偏移孔径、偏移频率对复杂构造成像效果的影响程度,给出了贝尔断陷贝中复杂构造带三维地震资料逆时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结果。叠前时间偏移与逆时深度偏移资料的对比结果表明,逆时深度偏移技术能够满足构造精细解释和勘探生产的地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断陷 井控速度建模 复杂断块构造成像 逆时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双路径积分算法进行高密度偏移速度建模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瑶 王真理 +2 位作者 陈雨红 李学良 段秋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1-147,164,共8页
针对基于双路径积分的高密度偏移速度分析算法求出的偏移速度值偏高及有效速度选取方法不够完善的问题,通过详细分析加权参数对速度建模精度的影响,提出采用拉冬变换求取CRP道集的曲率作为加权参数,有效地解决了拾取速度偏高的问题;在... 针对基于双路径积分的高密度偏移速度分析算法求出的偏移速度值偏高及有效速度选取方法不够完善的问题,通过详细分析加权参数对速度建模精度的影响,提出采用拉冬变换求取CRP道集的曲率作为加权参数,有效地解决了拾取速度偏高的问题;在共成像点道集中应用相干阈值约束成像结果,选取有效成像点,显著提高了有效偏移速度的精度,改进了基于双路径积分的高密度自动偏移速度建模方法。该方法的应用不仅获得了高精度的速度模型,而且大幅度降低了人力成本,实现了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高质量偏移成像。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建模 路径积分偏移 自动偏移速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三维深度域成像技术在文卫濮结合部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朝斌 侯春丽 +1 位作者 曾红 王晓燕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4期23-25,共3页
油气分布在空间中而非时间中。目前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复杂断块的勘探中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 ,其中 ,建模问题是该技术至为关键的问题 ,文中探讨了在东濮凹陷复杂断块中建模的原则和经验 。
关键词 高精度三维深度域成像技术 文卫濮结合部 应用 油气勘探 叠前深度偏移 复杂断块 速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