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接力/气动力复合作用动能拦截弹姿态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明亮 刘鲁华 +1 位作者 汤国建 朱隆魁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36,共7页
针对直接力/气动力复合作用动能拦截弹的姿态控制问题,建立了拦截弹俯仰-偏航通道短周期运动模型;利用线性二次型最优跟踪控制理论结合姿控固体小火箭点火逻辑设计了复合控制系统,通过分析非线性容限得出了该系统对直接力偏差具有强鲁... 针对直接力/气动力复合作用动能拦截弹的姿态控制问题,建立了拦截弹俯仰-偏航通道短周期运动模型;利用线性二次型最优跟踪控制理论结合姿控固体小火箭点火逻辑设计了复合控制系统,通过分析非线性容限得出了该系统对直接力偏差具有强鲁棒性的结论;姿控回路仿真表明系统具有快速响应特性及良好的跟踪性能,考虑侧喷干扰效应等实际条件的六自由度弹道仿真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能够满足拦截末段直接碰撞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能拦截弹 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 最优跟踪控制 点火逻辑 侧喷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发射快速转弯气动力/推力矢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闫循良 陈士橹 +1 位作者 王志刚 徐敏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0,共4页
研究战术导弹垂直发射快速转弯复合控制技术。针对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技术,提出了战术导弹垂直发射程序转弯方案;建立了导弹的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数学模型;通过设计线性组合的舵复合策略,将系统由多输入-单输出,转变为单入-... 研究战术导弹垂直发射快速转弯复合控制技术。针对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技术,提出了战术导弹垂直发射程序转弯方案;建立了导弹的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数学模型;通过设计线性组合的舵复合策略,将系统由多输入-单输出,转变为单入-单出系统;设计了复合控制回路并进行了回路分析,纵向回路频域特性分析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动态特性;最后通过弹道的六自由度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复合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术导弹 垂直发射 快速转弯 气动力/推力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的直接力与气动力复合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宇航 姚郁 毕永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44-1550,共7页
针对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导弹的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的自动驾驶仪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了复合控制系统的特点和控制问题,建立了三通道的复合控制模型。然后针对俯仰通道和偏航通道提出了一种三环设计方法,内环和中环... 针对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导弹的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的自动驾驶仪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了复合控制系统的特点和控制问题,建立了三通道的复合控制模型。然后针对俯仰通道和偏航通道提出了一种三环设计方法,内环和中环应用自抗扰控制器设计,主要考虑自抗扰控制器对对象参数变化和外部扰动的不敏感特性,外环采用PI控制器设计。最后针对滚转通道提出了一种双环设计方法,内环和外环均采用自抗扰控制器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案对过载指令具有较好的跟踪效果,且控制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适用于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导弹的控制系统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 自抗扰控制器 拦截导弹 自动驾驶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层内拦截弹直接侧向力/气动力混合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7
4
作者 周荻 邵春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05-1209,共5页
研究采用直接侧向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方案的大气层内拦截导弹的自动驾驶仪设计问题。考虑直接侧向力的离散工作特性,针对系统中同时存在连续控制量,即舵偏角,和离散控制量,即脉冲发动机反作用力的特点,采取混合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先完成... 研究采用直接侧向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方案的大气层内拦截导弹的自动驾驶仪设计问题。考虑直接侧向力的离散工作特性,针对系统中同时存在连续控制量,即舵偏角,和离散控制量,即脉冲发动机反作用力的特点,采取混合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先完成舵控连续系统设计,然后完成直接侧向力控制采样控制系统设计。对每一步设计工作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利用数值仿真验证了设计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气动力控制 导弹直接侧向力控制 混合控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自动驾驶仪的设计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友年 贾晓洪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共3页
文中基于直接力与气动力复合控制的导弹,提出了空气舵和直接力喷流装置同步工作的混合方式,建立了弹体模型,给出了一种自动驾驶仪的设计方法。自动驾驶仪具有传统的结构形式,内回路为阻尼回路,采用连续的控制方式;外回路为加速度控制回... 文中基于直接力与气动力复合控制的导弹,提出了空气舵和直接力喷流装置同步工作的混合方式,建立了弹体模型,给出了一种自动驾驶仪的设计方法。自动驾驶仪具有传统的结构形式,内回路为阻尼回路,采用连续的控制方式;外回路为加速度控制回路,采用变结构控制率,以减小弹体参数摄动对输出加速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混合方式能够同时提高导弹的最大输出加速度和快速响应能力,自动驾驶仪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仪 设计方法 复合控制 直接力 气动力 速度控制回路 混合方式 同步工作 控制方式 阻尼回路 结构形式 参数摄动 响应能力 仿真结果 加速度 体模型 空气舵 控制率 变结构 导弹 输出 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防空导弹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玉林 杨树兴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23-1527,共5页
对比分析了国外已研制成功的直接力与气动力复合控制拦截弹;定性分析了直接侧向过载控制和力矩直接力控制的优缺点;探讨了复合控制拦截弹在末制导阶段是否需要滚转及转速对制导精度的影响;确定了复合控制的切换时间;推导出拦截弹所需要... 对比分析了国外已研制成功的直接力与气动力复合控制拦截弹;定性分析了直接侧向过载控制和力矩直接力控制的优缺点;探讨了复合控制拦截弹在末制导阶段是否需要滚转及转速对制导精度的影响;确定了复合控制的切换时间;推导出拦截弹所需要的脉冲发动机数量的公式,并对其详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控制、导航技术 直接力控制 复合控制 脉冲发动机 切换时间 制导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10
7
作者 郭建国 彭谦 周敏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共13页
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的本质是利用直接力响应速度快的特性提升被控飞行器的机动性和快速性,能够有效补偿气动力不足导致的气动力控制响应慢问题。本文阐述了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系统的特性及关键问题,从发动机配置方式、国内外直接... 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的本质是利用直接力响应速度快的特性提升被控飞行器的机动性和快速性,能够有效补偿气动力不足导致的气动力控制响应慢问题。本文阐述了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系统的特性及关键问题,从发动机配置方式、国内外直接力建模研究现状、以及直接力控制干扰建模三方面介绍了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系统建模方法,从控制方式、国内外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研究现状、以及脉冲发动机点火算法三方面介绍了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方法,给出了可行的发动机复合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对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力 气动力 制导控制系统 直接侧向力 控制分配 脉冲发动机 点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复合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前向拦截制导律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友安 吴华丽 梁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8-164,共7页
为满足临近空间拦截高速大机动目标的实际需求,研究了考虑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动态特性的前向拦截制导律设计方法。在考虑连续气动力和离散直接力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在气动舵控制基础上设计连续直接力、然后通过冲量等效法进行... 为满足临近空间拦截高速大机动目标的实际需求,研究了考虑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动态特性的前向拦截制导律设计方法。在考虑连续气动力和离散直接力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在气动舵控制基础上设计连续直接力、然后通过冲量等效法进行离散化的直接力设计方法,避免了复杂的控制分配问题。根据二维前向拦截导引运动学模型和拦截导弹动力学模型,利用时间尺度分离,将拦截导弹和目标的质点运动学与加速度慢变子系统构成的动态系统,看成慢变子系统,设计了俯仰角速度指令;将俯仰角速度动态子系统看成快变子系统,通过对俯仰角速度指令的跟踪控制设计得到考虑复合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前向拦截导引律。仿真结果校验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 前向拦截 导引律 控制系统动力特性 时间尺度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确定复合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前向拦截三维导引律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友安 吴华丽 +1 位作者 梁勇 张金鹏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54-1361,共8页
为实现高空高速目标的精确拦截,研究了考虑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动态特性及不确定性的前向拦截三维导引律设计方法。对采用复合控制的慢旋导弹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线性化处理,在气动舵控制的基础上设计连续直接力,然后对其进行离散化处理... 为实现高空高速目标的精确拦截,研究了考虑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动态特性及不确定性的前向拦截三维导引律设计方法。对采用复合控制的慢旋导弹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线性化处理,在气动舵控制的基础上设计连续直接力,然后对其进行离散化处理,避免复杂的控制分配问题。在三维弹目相对运动模型和不确定导弹动力学线性化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时标分离的思想将系统划分为慢变子系统和快变子系统,应用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的鲁棒控制方法对慢变子系统和快变子系统分别进行鲁棒动态逆设计,得到考虑不确定复合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前向拦截三维导引律。对单通道控制和双通道控制的情况分别进行了仿真研究,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 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 前向拦截 三维导引律 鲁棒动态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侧向力与气动力复合控制导弹脱靶量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毕永涛 姚郁 +1 位作者 贺风华 季登高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16,共4页
大气层内姿控式直接侧向力控制导弹末制导系统存在气动力控制与复合控制之间的切换,在这种特殊情形下引入有限时间广义H2方法进行脱靶量分析.根据复合控制导弹末制导系统数学模型,研究了切换情形下的零效脱靶量与制导系统关键参数之间... 大气层内姿控式直接侧向力控制导弹末制导系统存在气动力控制与复合控制之间的切换,在这种特殊情形下引入有限时间广义H2方法进行脱靶量分析.根据复合控制导弹末制导系统数学模型,研究了切换情形下的零效脱靶量与制导系统关键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直接侧向力启控时间、有效导航比、修正比例导引系数以及目标估计环节时间常数对零效脱靶量的影响.分析结果为制导末端直接侧向力启控时间的确定和修正比例导引律参数的选择提供了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靶量分析 有限时间广义H2方法 直接侧向力 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动力和直接侧向力复合控制的拦截弹飞行力学及稳定回路模型 被引量:4
11
作者 万自明 李玉林 黄荣度 《现代防御技术》 2003年第2期18-22,28,共6页
以大气层低层拦截导弹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飞行力学模型,进行了空气动力与力矩燃气动力的复合控制回路分析设计,进行了实例计算与仿真。
关键词 空气动力控制 直接侧向力控制 复合控制 低层拦截导弹 飞行力学模型 稳定回路模型 姿控力矩 空气舵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转旋翼机飞行控制系统变结构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学平 杨军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8期700-702,共3页
文中针对倾转旋翼机拉力矢量/气动力组合控制的特点,在完成倾转旋翼机建模的基础上,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对飞行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提出了一套利用俯仰角、俯仰角速度构造爬升角、爬升角速度以解算滑动超平面方程的工程可实现方法,并针... 文中针对倾转旋翼机拉力矢量/气动力组合控制的特点,在完成倾转旋翼机建模的基础上,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对飞行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提出了一套利用俯仰角、俯仰角速度构造爬升角、爬升角速度以解算滑动超平面方程的工程可实现方法,并针对变结构控制的颤振问题,给出了工程消颤算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具有较好的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转旋翼机 飞行模式转换 拉力矢量/气动力组合控制 变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时间广义H_2范数的直接侧向力启控时间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毕永涛 姚郁 季登高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4-719,共6页
采用直接侧向力与气动力复合控制技术可以显著改善导弹末制导系统性能,而确定直接侧向力启控时间是复合控制技术的关键问题。首先给出了复合控制导弹末制导系统的数学描述,然后基于有限时间广义H2范数,分析了直接侧向力启控时间与零效... 采用直接侧向力与气动力复合控制技术可以显著改善导弹末制导系统性能,而确定直接侧向力启控时间是复合控制技术的关键问题。首先给出了复合控制导弹末制导系统的数学描述,然后基于有限时间广义H2范数,分析了直接侧向力启控时间与零效脱靶量、目标机动、导引头量测噪声的内在关系,最后根据零效脱靶量随启控剩余时间的变化情况,指出存在一个启控剩余时间临界值,可以为直接侧向力启控时间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侧向力 启控时间 有限时间广义H2范数 复合控制 零效脱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直接力的空空导弹越肩发射控制设计 被引量:8
14
作者 闫亮 马克茂 +1 位作者 董继鹏 张金鹏 《航空兵器》 2013年第6期3-8,共6页
针对空空导弹越肩发射的姿态控制需求,采用直接力控制装置,分别建立了小攻角模型和大攻角模型,利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了姿态控制律,所设计的控制律能够满足导弹越肩发射快速转弯的要求,仿真结果说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空空导弹 越肩发射 直接力装置 气动力参数 姿态控制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脉宽式直接弹道侧向力的反导拦截弹复合控制方法
15
作者 邹强 苏晓阳 +1 位作者 肖志斌 李伟仁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5,共4页
为提高反导拦截弹的机动性和敏捷性,对反导拦截弹采用脉宽式(PW)直接弹道侧向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方式的实现原理进行了设计,并提出了多模态控制策略。通过与纯气动控制方式的对比分析,验证了PW直接弹道侧向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方式及多模... 为提高反导拦截弹的机动性和敏捷性,对反导拦截弹采用脉宽式(PW)直接弹道侧向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方式的实现原理进行了设计,并提出了多模态控制策略。通过与纯气动控制方式的对比分析,验证了PW直接弹道侧向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方式及多模态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导拦截弹 直接侧向弹道控制 PW直接侧向力 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喷射阀门作动对侧向力的影响
16
作者 李冬冬 王革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1-157,共7页
针对潜入式喷管燃气二次喷射推力矢量控制系统,利用AUSM+格式,并结合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喷管内二次喷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主要研究二次喷射阀门作动过程中侧向力的变化规律,分析正弦波、三角波2种作动方式和5、7、10 Hz 3种频... 针对潜入式喷管燃气二次喷射推力矢量控制系统,利用AUSM+格式,并结合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喷管内二次喷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主要研究二次喷射阀门作动过程中侧向力的变化规律,分析正弦波、三角波2种作动方式和5、7、10 Hz 3种频率对侧向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阀动过程中侧向力变化与阀门开度变化趋势相同,大体上侧向力随阀门开度增加而增加,随阀门开度减小而减小,但存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滞后,侧向力变化滞后于阀门位置变化,最大侧向力出现在半个周期以后,即最大开度出现时刻之后,且阀门重新闭合后,很短时间内仍有侧向力残存,相同开度下,侧向力有如下大小关系:关闭过程大于准稳态,二者又大于开启过程中的侧向力;从最大侧向力出现时刻分析滞后时间τD,在波形上三角波下滞后时间τD要大于正弦波下的τD,在频率上10 Hz下的τD最大,5 Hz下的τD最小;从侧向力相对残存时间τR分析时间滞后,在波形上三角波下的τR要大于正弦波下τR,在频率上7 Hz下的τR最大,5 Hz下的τR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二次喷射 推力矢量控制 数值模拟 侧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时间收敛的空空导弹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祥 李爱军 +2 位作者 郭永 王硕 王长青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9-34,42,共7页
针对带有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系统的空空导弹控制律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固定时间收敛的滑模控制理论和动态控制分配技术的复合控制策略.首先,根据导弹纵向运动模型设计一种固定时间收敛的滑模控制器,获得建立导弹过载所需要的虚... 针对带有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系统的空空导弹控制律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固定时间收敛的滑模控制理论和动态控制分配技术的复合控制策略.首先,根据导弹纵向运动模型设计一种固定时间收敛的滑模控制器,获得建立导弹过载所需要的虚拟控制力矩,并实现过载跟踪误差在指定时间内收敛;其次采用动态控制分配技术将期望控制力矩分别映射到气动力和直接力装置;然后,通过李雅普诺夫理论证明了系统是固定时间收敛的,可以快速收敛到平衡点;最后通过数字仿真验证了所设计复合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实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控制策略 直接力 固定时间收敛 动态控制分配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轨控式直接侧向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贾倩 魏明英 郭大勇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67,共7页
针对高空条件下导弹过载能力有限的情况,提出一种轨控式直接侧向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方法。首先,对侧向推力比例调节的轨控式直接侧向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导弹建立数学模型。然后,考虑质心漂移和侧喷流场干扰影响,设计滑模鲁棒控制器,实现... 针对高空条件下导弹过载能力有限的情况,提出一种轨控式直接侧向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方法。首先,对侧向推力比例调节的轨控式直接侧向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导弹建立数学模型。然后,考虑质心漂移和侧喷流场干扰影响,设计滑模鲁棒控制器,实现气动控制部分姿态稳定功能。最后,建立轨控发动机推力模型,设计分档控制的轨控侧向力开机策略,实现直接力控制跟踪过载指令功能。仿真结果表明,与相同高度、速度条件下的单纯气动控制方法相比较,轨控式直接侧向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导弹快速响应能力和机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侧向力 复合控制 变结构控制 轨控发动机 开机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