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挤扩支盘桩承载特性数值分析与沉降特性研究
1
作者 谢宏丽 王苗苗 +2 位作者 田叶青 任玉波 周志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7-206,共10页
为了研究挤扩支盘桩桩身轴力传递规律、侧摩阻力分布特性、端阻力演变机制与沉降变形特征,依托实际工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多支盘挤扩支盘桩开展数值模拟分析;考虑到实际土层挤密效应与边界效应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将实际工程挤扩支... 为了研究挤扩支盘桩桩身轴力传递规律、侧摩阻力分布特性、端阻力演变机制与沉降变形特征,依托实际工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多支盘挤扩支盘桩开展数值模拟分析;考虑到实际土层挤密效应与边界效应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将实际工程挤扩支盘桩沉降变形曲线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灌注桩与挤扩支盘桩的荷载传递特性、沉降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挤扩支盘桩表现出高承载力、沉降小的特性,相同设计承载力时,单盘、双盘、三盘挤扩支盘桩桩长仅为传统灌注桩桩长的71.4%、64.3%、53.6%,具有显著的桩长优化特性;对于单盘挤扩支盘桩,不同盘位置的沉降变形曲线相差不大,设置多个支盘时,当支盘位置设置在中下层时,产生的沉降变形较小;侧摩阻力自上而下进行传递,在不同竖向荷载作用下占总荷载的比例为60%~42%,且侧摩阻力与端阻力呈反比关系;支盘承担荷载比例超过50%,是承担荷载最主要部分;支盘对桩身轴力具有减小作用,支盘埋置越深,对轴力减小作用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扩支盘桩 荷载传递特性 沉降 侧摩阻力 轴力 端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顶管工程不同泥浆润滑工况下顶进力计算研究
2
作者 梅嘉豪 张鹏 +3 位作者 李水明 张云龙 许勇 吴如东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4-781,共8页
为解决矩形顶管工程不同泥浆润滑工况下顶进力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结合上海某矩形顶管工程案例实测顶进力变化规律,首先,将顶进过程分成无泥浆润滑、泥浆润滑逐渐发挥以及泥浆润滑充分发挥3种工况;其次,采用梯形楔形体模型计算矩形顶管... 为解决矩形顶管工程不同泥浆润滑工况下顶进力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结合上海某矩形顶管工程案例实测顶进力变化规律,首先,将顶进过程分成无泥浆润滑、泥浆润滑逐渐发挥以及泥浆润滑充分发挥3种工况;其次,采用梯形楔形体模型计算矩形顶管迎面阻力,并基于修正太沙基松动土压力理论和泥浆润滑条件,分析3种工况下管土接触状态与界面摩擦因数,考虑管土摩阻力和管浆摩阻力,提出不同工况下顶管侧摩阻力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矩形顶管顶进力预测新方法;最后,与现场实测数据及现有矩形顶管规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提出的计算模型预测精度更高,与实测顶进力误差基本在±15%以内,验证了其合理性。2)初期无泥浆润滑工况下,应采用管土全接触模型和无润滑管土界面摩擦因数计算侧摩阻力;后期泥浆润滑充分发挥工况下,采用管土一面接触和润滑条件下界面摩擦因数计算侧摩阻力更加准确;而泥浆润滑逐渐发挥工况处于上述2种工况的过渡阶段,润滑注浆后管土接触状态迅速由全接触变为一面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顶管 泥浆 润滑工况 顶进力 侧摩阻力 管土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营桥梁桩周土侧摩阻力评估方法
3
作者 吴健 温东昌 +1 位作者 程爱君 杨宇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46,共6页
研究将桥梁桩基础承载过程分为施工、运营、改造等受荷阶段,建立基桩不同承载阶段桩周土体附加应力和桩周土压缩模量计算与测试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运营桥梁基桩桩周土压缩模量变化与桩周土侧摩阻力~桩土相对位移(τ~s)曲线发展变化... 研究将桥梁桩基础承载过程分为施工、运营、改造等受荷阶段,建立基桩不同承载阶段桩周土体附加应力和桩周土压缩模量计算与测试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运营桥梁基桩桩周土压缩模量变化与桩周土侧摩阻力~桩土相对位移(τ~s)曲线发展变化路径的关系,并结合运营桥梁基桩与传统试桩在受荷过程中桩周土承担的附加应力、桩周土体压缩模量变化的差异,建立运营桥梁基桩桩周土极限侧摩阻力变化幅度计算方法。参考桥涵地基设计要求,根据稳定运营阶段桩周土承担的附加应力水平,分级建立极限侧摩阻力变化幅度取值范围,从而形成根据桩周土附加应力水平进行运营桥梁基桩桩周土侧摩阻性能评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桩 运营 土体附加应力 桩周土 侧摩阻力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嵌岩灌注桩竖向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香梅 闫楠 +6 位作者 白晓宇 韩磊 蒋冲 包希吉 程海涛 米春荣 张明义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1-463,共13页
为了探讨泥岩地基大直径灌注桩竖向承载性能,依托青岛某机场桩基工程,对嵌入泥岩的9根大直径灌注桩进行了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桩身应力监测,分析大直径嵌岩灌注桩的竖向抗压性能,明确大直径灌注桩的荷载传递规律。结果表明,试桩桩身完整... 为了探讨泥岩地基大直径灌注桩竖向承载性能,依托青岛某机场桩基工程,对嵌入泥岩的9根大直径灌注桩进行了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桩身应力监测,分析大直径嵌岩灌注桩的竖向抗压性能,明确大直径灌注桩的荷载传递规律。结果表明,试桩桩身完整性较好,桩身质量可靠;试桩荷载沉降(Q-s)曲线均为缓变型,加载初期存在明显的压密段,桩顶沉降量为10.31 mm,最低回弹率大于50%;最大荷载作用下,各试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特征值均不小于6480 kN,试桩竖向抗压承载能力仍有较大潜力;试桩均表现出端承摩擦桩的特性,轴力自桩顶到桩端逐渐衰减,桩侧摩阻力峰值发生在中风化泥岩段,桩端阻力占桩顶荷载的10.55%~34.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地基 大直径灌注桩 静载试验 桩身内力 桩侧摩阻力 桩端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端采空区对嵌岩桩承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开源 孙增奎 +2 位作者 沈宇鹏 赵晓林 徐金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821-7832,共12页
针对桩端采空区对嵌岩桩的设计(如承载性能和长期服役性能)提出的挑战,以杜家山特大桥采空区嵌岩桩为原型,进行缩尺模型试验,研究采空区到桩端不同距离以及采空区是否注浆的单桩承载力。计算比例参数,并选择合适的试验材料进行模型构建... 针对桩端采空区对嵌岩桩的设计(如承载性能和长期服役性能)提出的挑战,以杜家山特大桥采空区嵌岩桩为原型,进行缩尺模型试验,研究采空区到桩端不同距离以及采空区是否注浆的单桩承载力。计算比例参数,并选择合适的试验材料进行模型构建;通过多级荷载试验,获得采空区到桩端不同距离以及注浆后桩顶沉降、桩基础轴力、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变化特征;并对比分析了无采空区嵌岩桩的承载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采空区到桩端距离的减小,桩端持力层的承载能力减小,不利于模型桩的承载力;注浆后,桩端持力层的承载能力明显增加,导致模型桩的桩顶沉降显著减少,承载能力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岩桩 采空区 模型试验 桩顶沉降 桩基础轴力 桩端阻力 桩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荷载作用下桥梁摩擦桩承载特性研究
6
作者 赵立财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6,216,共7页
研究桥梁钻孔灌注摩擦桩的承载特性及桩身力学性质的分布规律对桥梁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三店互通式1号桥梁桩基为研究对象,根据桥梁桩基特点设计室内试验,依次进行了灌注摩擦桩单桩承载力、桩身轴力以及侧摩阻力等桩基... 研究桥梁钻孔灌注摩擦桩的承载特性及桩身力学性质的分布规律对桥梁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三店互通式1号桥梁桩基为研究对象,根据桥梁桩基特点设计室内试验,依次进行了灌注摩擦桩单桩承载力、桩身轴力以及侧摩阻力等桩基性能研究,并将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以及理论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表明:持力层岩性对桥梁灌注摩擦桩桩顶沉降量存在影响,持力层岩土性能越高,则桩顶沉降量越小;桩身轴力及摩阻力的变化幅度均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且桩身中部所受到的摩阻力最大;经理论公式和有限元分析的验证,本次试验结果整体上偏差率较小,3种分析计算方法均可较好地得出灌注摩擦桩桩身轴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桥梁运营后期的病害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桩基 灌注摩擦桩 承载试验 轴力 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中抗拔桩与抗压桩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5
7
作者 陈小强 赵春风 甘爱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8-744,共7页
为研究单桩在抗拔与抗压条件下承载能力、桩身轴力以及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的不同,进行了砂土中长径比大于40的抗拔桩与抗压桩室内模型试验,通过桩身内设置电阻应变片,测得各级荷载下桩身不同深度的应变。分析表明,抗拔桩不论是位移还是位... 为研究单桩在抗拔与抗压条件下承载能力、桩身轴力以及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的不同,进行了砂土中长径比大于40的抗拔桩与抗压桩室内模型试验,通过桩身内设置电阻应变片,测得各级荷载下桩身不同深度的应变。分析表明,抗拔桩不论是位移还是位移增长速率,都远远超过抗压桩。因此,抗拔桩设计时应综合考虑桩顶上拔量来确定抗拔承载力。抗拔桩与抗压桩的桩身轴力分布具有相似的特性,试验所得抗拔总侧摩阻力折减系数λ=0.56。抗拔桩与抗压桩侧摩阻力都是从上部开始发挥并向下传递,随着荷载的增加,上部侧摩阻力变化很小,桩身中下部侧摩阻力迅速增长。抗拔桩桩端部侧摩阻力表现出弱化效应,抗压桩则表现出强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模型试验 抗拔桩 抗压桩 承载能力 轴力 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静压沉桩贯入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永洪 张明义 +1 位作者 白晓宇 刘俊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801-4812,共12页
针对黏性土中静压沉桩贯入特性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的状况,基于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简称FBG)传感技术,考虑开口、闭口不同桩端形式和不同桩径,研究了静压沉桩过程中沉桩阻力、桩身轴力以及桩身单位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通过静... 针对黏性土中静压沉桩贯入特性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的状况,基于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简称FBG)传感技术,考虑开口、闭口不同桩端形式和不同桩径,研究了静压沉桩过程中沉桩阻力、桩身轴力以及桩身单位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通过静压沉桩模型试验,分析了桩端形式、桩径、沉桩深度等因素对沉桩阻力、桩身轴力及桩身单位侧摩阻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FBG传感技术对黏性土中静压沉桩阻力的测试性能优越,能够准确体现静压管桩的贯入特性。沉桩结束时开口和闭口试桩的桩端阻力分别约占沉桩阻力的66.7%、59.5%。沉桩过程不可忽略开口土塞效应和桩径对沉桩阻力的影响。桩身轴力的分布形式不会因桩端形式而发生改变。桩径140 mm试桩的桩身轴力传递性能优于桩径100 mm试桩,两试桩桩身轴力递减率分别为40.8%、34.2%。开口试桩内管和外管桩身单位侧摩阻力最大值分别为1.67、4.83 kPa,均小于闭口试桩。贯入深度为90 cm时桩身单位侧摩阻力最大值随着桩径增加而增大,同一深度桩径越大桩身单位侧摩阻力"侧阻退化"越明显。入土深度为30 cm时两不同桩径桩身单位侧摩阻力减幅相差0.93 kPa。确定静压贯入沉桩阻力时考虑基于黏性土的侧阻退化后实际值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沉桩 FBG传感技术 沉桩阻力 桩身轴力 桩身单位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注桩桩土相互作用试验及有限元模拟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赵法锁 俞剑勇 +2 位作者 罗丽娟 卢全中 胡志平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87-92,共6页
以灌注桩桩土相互作用的原位试验为基础 ,结合西安土层结构、性质 ;采用有限单元法对黄土地区的砼灌注桩桩—土相互作用进行仿真模拟 ,研究了桩土相互作用、荷载的传递规律、桩土相对位移与桩侧摩阻力的关系。通过桩载试验资料对比 ,得... 以灌注桩桩土相互作用的原位试验为基础 ,结合西安土层结构、性质 ;采用有限单元法对黄土地区的砼灌注桩桩—土相互作用进行仿真模拟 ,研究了桩土相互作用、荷载的传递规律、桩土相对位移与桩侧摩阻力的关系。通过桩载试验资料对比 ,得出三维有限单元法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相近 ,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桩土相互作用的实质 ,为最优桩长的选取和单桩承载力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载试验 有限单元法 桩土相互作用 弹塑性 硬化指数 相对位移 侧摩阻力 灌注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超长冲孔灌注桩竖向抗压承载特性原位测试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闫楠 白晓宇 +2 位作者 水伟厚 张明义 廖天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571-2580,共10页
以广东某石油仓储工程为依托,通过8 MN·m能级强夯处理陆域回填区和海域回填区,对陆域试夯区和海域试夯区分别进行3根超长冲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抗压大吨位载荷试验及桩身力学测试。根据超长冲孔灌注桩实测数据探讨超长灌注桩的荷载传... 以广东某石油仓储工程为依托,通过8 MN·m能级强夯处理陆域回填区和海域回填区,对陆域试夯区和海域试夯区分别进行3根超长冲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抗压大吨位载荷试验及桩身力学测试。根据超长冲孔灌注桩实测数据探讨超长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和竖向承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试桩荷载-沉降(Q-s)曲线为缓变型,桩顶残余沉降量均在49%以上,桩顶回弹率介于20.4%~50.6%之间;极限荷载作用下,6根试桩表现出摩擦桩或端承摩擦桩的特性,桩端承载力只占总荷载很小一部分,陆域3根试桩为6%~34%,海域3根试桩为16%~35%;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挥具有异步性,荷载主要由桩侧摩阻力承担。经过强夯处理浅层地基,桩侧摩阻力峰值发生在桩体中上部或浅部土层,即距桩顶(0.14~0.47)倍桩长的位置;部分土层的极限侧摩阻力较现行规范提供的设计侧阻力偏大;海域试桩比陆域试桩桩端阻力发挥更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冲孔灌注桩 静荷载试验 桩身轴力 桩侧摩阻力 桩端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堤荷载下塑料套管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彦朋 吴跃东 +1 位作者 雍金兵 谢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42-145,共4页
通过对塑料套管桩复合地基的静载试验并在其周身埋设钢筋应力计,测试塑料套管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制,为以后的塑料套管桩的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随着荷载的增大,不同深度处桩身轴力均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但是增加幅度不同,这与土... 通过对塑料套管桩复合地基的静载试验并在其周身埋设钢筋应力计,测试塑料套管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制,为以后的塑料套管桩的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随着荷载的增大,不同深度处桩身轴力均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但是增加幅度不同,这与土的性质有关。轴力随着深度的加深逐渐减小,塑料套管桩显现出摩擦桩的力学特性并根据理论分析与现场试验对单桩承载力的经验公式进行了修改,并得出侧摩阻力的修正系数为1.30。通过现场堆载试验分析了塑料套管桩的加固效果,得出塑料套管桩软基处理具有可快速堆载,沉降稳定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套管桩 荷载传递机制 静载试验 桩身轴力 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试验法确定桩基承载力 被引量:8
12
作者 亓宾 佴磊 江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0期99-102,共4页
通过室内中型剪切摩擦试验确定桩与地层间的C、Φ值,依据莫尔—库仑准则确定桩侧摩阻力。桩侧法向应力采用桩土上部荷载引起的作用于桩身的侧向应力,桩端承载力通过室内三轴试验确定,两者之和即为单桩承载力。该方法用于肇源松花江大桥... 通过室内中型剪切摩擦试验确定桩与地层间的C、Φ值,依据莫尔—库仑准则确定桩侧摩阻力。桩侧法向应力采用桩土上部荷载引起的作用于桩身的侧向应力,桩端承载力通过室内三轴试验确定,两者之和即为单桩承载力。该方法用于肇源松花江大桥桩基承载力的测试,得出的桩承载力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承载力 桩侧摩阻力 桩端阻力 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液化对桩基工程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吴一伟 费涵昌 +1 位作者 林侨兴 张远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60-364,共5页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砂土液化对桩基工程的影响,指出了砂土液化时,由于孔隙水压力的上升,土的结构重新调整,桩侧摩阻力将完全丧失.液化后,由于砂土的固结沉降引起桩侧负摩阻力与地面沉降之间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推导并给出了...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砂土液化对桩基工程的影响,指出了砂土液化时,由于孔隙水压力的上升,土的结构重新调整,桩侧摩阻力将完全丧失.液化后,由于砂土的固结沉降引起桩侧负摩阻力与地面沉降之间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推导并给出了由于砂土液化引起桩的负摩阻力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 砂土液化 负摩阻力 固结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载作用下桥梁被动桩偏移受力分析及处理措施 被引量:29
14
作者 马远刚 王艳芬 陈晨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26,共5页
为研究堆载对桥梁被动桩的影响,以某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被动桩偏移受力分析,判断基桩能否继续使用并提出处理措施。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下部结构模型,计算堆载作用下桥墩偏移并与实测值对比,分析基桩内力及偏移,按圆形截面钢筋... 为研究堆载对桥梁被动桩的影响,以某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被动桩偏移受力分析,判断基桩能否继续使用并提出处理措施。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下部结构模型,计算堆载作用下桥墩偏移并与实测值对比,分析基桩内力及偏移,按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计算最大裂缝宽度并评估基桩状态,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处理措施。结果表明:堆载导致桥墩偏移,墩顶横向偏移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堆载作用下,基桩产生了较大偏移和弯矩,桩顶轴力和桩身轴力分布不均,并产生不同程度的负摩阻力(距堆载越近负摩阻力越大);最大裂缝宽度为0.08mm,小于规范限值,判断基桩可以继续使用,提出堆载反压和应力释放孔联合纠偏,开挖卸载、水平顶推结合应力释放孔纠偏等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基础 被动桩 堆载 位移 轴力 负摩阻力 裂缝宽度 纠偏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侧向土体位移斜桩的特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剑 高玉峰 +1 位作者 程永锋 鲁先龙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506-512,共7页
通过三维有限单元法分析了斜桩受侧向土体位移的特性。变动柱和土体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桩的柔度、侧向土体位移的大小、桩顶约束条件、土体位移形状和土体移动层厚度等对斜桩的影响。刚性桩的挠度小于柔性桩,但弯矩和剪力大于柔性... 通过三维有限单元法分析了斜桩受侧向土体位移的特性。变动柱和土体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桩的柔度、侧向土体位移的大小、桩顶约束条件、土体位移形状和土体移动层厚度等对斜桩的影响。刚性桩的挠度小于柔性桩,但弯矩和剪力大于柔性桩。斜桩非线性弹簧的土抗力—位移关系(p-y曲线)表现为双曲线特征,可基于直桩的Winkler地基反力法对斜桩进行简化计算分析,但应对直桩的极限土抗力值进行修正,以期更好的反映斜桩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斜桩 侧向土体位移 土抗力 P-Y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筏复合地基负摩阻段分析及桩土应力比计算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俊飞 赵国堂 马建林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8-103,共6页
通过对桩筏复合地基桩顶负摩阻段桩-土相互作用分析,得到桩顶负摩阻段桩间土中附加应力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弹簧组模型对桩筏复合地基桩-土-垫层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得出桩顶处桩和桩间土竖向有效应力及桩顶刺入变形计算方法。分析... 通过对桩筏复合地基桩顶负摩阻段桩-土相互作用分析,得到桩顶负摩阻段桩间土中附加应力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弹簧组模型对桩筏复合地基桩-土-垫层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得出桩顶处桩和桩间土竖向有效应力及桩顶刺入变形计算方法。分析垫层对应力调节、沉降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桩与桩间土间摩擦力作用下,桩间土竖向有效应力随深度增加衰减,并在某一深度衰减到较小水平,可不考虑该位置以下桩土相互作用对桩顶处桩土应力比的影响。垫层模量对桩顶处桩、土应力调节起重要作用,并对桩顶上刺量影响显著。垫层模量越小刺入量越大,且随模量减小刺入量增长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筏复合地基 负摩阻力 桩土应力比 附加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侧土的桩-土临界位移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亦静 姜立新 +1 位作者 肖宏彬 张春顺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53,共4页
通过室内直剪摩擦试验、室内模型试验、深井荷载试验和桩基静载试验,研究了各类桩的临界位移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桩侧摩阻力达到极限值所需要的临界位移较桩身沉降而言是很小的,因此,合理地选择桩土荷载传递模型,正确认... 通过室内直剪摩擦试验、室内模型试验、深井荷载试验和桩基静载试验,研究了各类桩的临界位移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桩侧摩阻力达到极限值所需要的临界位移较桩身沉降而言是很小的,因此,合理地选择桩土荷载传递模型,正确认识桩的荷载传递机理是进行桩基优化设计的前提。本实验研究为桩的荷载传递分析提供了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剪摩擦试验 大直径桩 桩侧阻力 荷载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竖向摩阻力的抗滑桩嵌固段内力计算 被引量:5
18
作者 雷国平 唐辉明 +2 位作者 程昊 王君鹭 宋德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97-2204,共8页
抗滑桩变形过程中产生的竖向摩阻力可以形成反力矩,有助于抵抗滑坡推力,现对竖向摩阻力对抗滑桩嵌固段内力及变形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弹性地基系数法K法和小变形假设的基础上,假定竖向摩阻力与桩岩相对位移成正比,建立考虑竖向摩阻力的... 抗滑桩变形过程中产生的竖向摩阻力可以形成反力矩,有助于抵抗滑坡推力,现对竖向摩阻力对抗滑桩嵌固段内力及变形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弹性地基系数法K法和小变形假设的基础上,假定竖向摩阻力与桩岩相对位移成正比,建立考虑竖向摩阻力的抗滑桩受力模型及其挠曲变形微分方程,并推导其求解过程。通过马家沟Ⅰ号滑坡抗滑桩实例计算,分析了竖向摩阻力对抗滑桩内力及变形计算的影响。竖向摩阻力形成的反力矩能减小抗滑桩的变形及内力,对抗滑桩剪力的影响最大,水平位移次之,对弯矩影响最小。考虑竖向摩阻力的抗滑桩计算模型能改善目前抗滑桩设计中剪力计算过大的问题,使抗滑桩设计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嵌固段 竖向摩阻力 内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扩底灌注桩的设计与检测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建强 宋庆东 杨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0-91,94,共3页
结合钻孔扩底灌注桩在某高层建筑物基础中的成功应用,对钻孔扩底灌注桩的成桩原理进行了有关的阐述,认为扩底钻头的扩张角α≤25°为宜,且扩底高度范围内岩石层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一般不大于6MPa;同时在单桩竖向承载力的设计... 结合钻孔扩底灌注桩在某高层建筑物基础中的成功应用,对钻孔扩底灌注桩的成桩原理进行了有关的阐述,认为扩底钻头的扩张角α≤25°为宜,且扩底高度范围内岩石层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一般不大于6MPa;同时在单桩竖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时,要求对桩身侧阻力与桩底端阻力进行相应修正。为确保钻孔扩底灌注桩桩端扩大头的施工质量,根据其自身特点,提出采用传统的钻孔取芯法进行检测,并针对工程应用情况进行了定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扩底灌注桩 竖向承载力 桩身侧阻力 桩底端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地基中大比例模型桩浸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肖宏彬 苗鹏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2-127,共6页
通过对埋设在膨胀土地基中的一试桩的长时间浸水试验观测,模拟了自然降雨气候条件下单桩位移、沿桩身轴力、侧摩阻力分布、地基胀缩及其时间变化等基桩一系列工作性状和桩-土共同作用规律。试验结果显示:桩顶位移呈现出先下沉后回升并... 通过对埋设在膨胀土地基中的一试桩的长时间浸水试验观测,模拟了自然降雨气候条件下单桩位移、沿桩身轴力、侧摩阻力分布、地基胀缩及其时间变化等基桩一系列工作性状和桩-土共同作用规律。试验结果显示:桩顶位移呈现出先下沉后回升并最后趋于稳定的3阶段特征;桩身全长受拉,轴力沿桩身分布呈"波峰"形态。基桩的最大轴力位于桩的中下部,轴力峰值历经由小到大的过程;中性点在浸水过程中,其位置有从桩下部上移的现象;桩侧摩阻力与桩端阻力荷载分担比随时间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并渐趋稳定的3阶段特征。研究结果对膨胀土地基中的桩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共同作用 模型试验 膨胀土 轴力 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