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溜桩效应的海上风电导管架基础稳定性分析
1
作者 黄昱 马博 +3 位作者 许海波 徐明华 梁英杰 沈佳轶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导管架桩基沉桩及打桩过程中遇到软弱土层会发生溜桩现象,导致桩周土体重塑,侧摩阻力降低,从而影响桩基稳定性。因此,开展考虑溜桩效应的导管架基础承载特性研究对于海上风电工程安全至关重要。以东海某风电场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计算... 导管架桩基沉桩及打桩过程中遇到软弱土层会发生溜桩现象,导致桩周土体重塑,侧摩阻力降低,从而影响桩基稳定性。因此,开展考虑溜桩效应的导管架基础承载特性研究对于海上风电工程安全至关重要。以东海某风电场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溜桩效应对导管架基础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得到以下结论:沉桩过程中发生溜桩,深度为19.6 m;打桩过程中发生溜桩,深度为19.0 m;溜桩对上拔桩和下压桩的承载特性影响差别不大;侧摩阻力折减系数对导管架桩基挠度影响显著,最大增幅达到309.1%;对导管架桩基弯矩影响相对较小,最大增幅为5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溜桩 导管架桩基 侧摩阻力 承载特性 SACS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钻孔灌注桩桩身内力测试分析与研究
2
作者 屈新升 王振军 +3 位作者 孙巍 惠冰 侯向阳 苗鑫 《建筑技术开发》 2025年第1期157-160,共4页
研究依托济南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位里庄车辆段具体工程,基于勘察数据报告及现场工程地质特征,通过埋设钢筋计并结合静载试验对基桩各埋设点位的频率模数进行了数据采集,并基于桩身轴力即摩阻力计算方法得到了工程现场3种类型基桩的桩身... 研究依托济南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位里庄车辆段具体工程,基于勘察数据报告及现场工程地质特征,通过埋设钢筋计并结合静载试验对基桩各埋设点位的频率模数进行了数据采集,并基于桩身轴力即摩阻力计算方法得到了工程现场3种类型基桩的桩身轴力及摩阻力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当桩顶荷载作用一定时,3种桩型的桩身轴力及摩阻力与深度均呈负相关关系;当基桩深度一定时,3种桩型的桩身轴力及摩阻力与桩顶荷载呈正相关关系;通过静载试验开展的桩身内力测试,可以定量掌握钻孔灌注桩各地层端阻力及侧摩阻力的分布情况,同时为黄河流域轨道工程基桩承载力特征值等参数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钻孔灌注桩 桩身内力测试 侧摩阻 端摩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静载试验分析
3
作者 王学峰 李翱翔 +2 位作者 侯爵 李亚雄 王振民 《山西建筑》 2025年第8期58-62,共5页
对黄河中下游平原濮阳段黄河滩区粉细砂地层中3根长大桩基开展现场竖向静载试验,分析了试验数据和相关曲线,并与设计阶段勘察推荐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密实的粉细砂地层中,大直径超长灌注桩呈现纯摩擦桩特征,桩身压缩回弹率36.7%~40.... 对黄河中下游平原濮阳段黄河滩区粉细砂地层中3根长大桩基开展现场竖向静载试验,分析了试验数据和相关曲线,并与设计阶段勘察推荐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密实的粉细砂地层中,大直径超长灌注桩呈现纯摩擦桩特征,桩身压缩回弹率36.7%~40.9%;粉质黏土、粉土地层中桩土相对位移分别达到5 mm~7 mm、不小于6 mm时,侧摩阻力基本可认为达到极限,而细砂地层中离散性较大,集中在3 mm~11 mm,甚至有尚需更大位移的趋势;计算长大桩基承载力时应对勘察推荐参数乘以1.1~1.7不等的修正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大桩基 静载试验 桩身轴力 桩身侧摩阻力 桩土相对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嵌岩灌注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
4
作者 罗云华 宋亚亚 +2 位作者 谢永顺 王钰轲 王兴鲁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102-108,117,共8页
为研究嵌岩灌注桩在竖向荷载和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征,采用灌注桩钻孔数字测井系统和钢筋计对嵌岩冲孔灌注桩进行成孔质量检测与桩身应力、应变测试,根据得到的轴向力、端阻力与侧摩阻力的分布关系,利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与水... 为研究嵌岩灌注桩在竖向荷载和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征,采用灌注桩钻孔数字测井系统和钢筋计对嵌岩冲孔灌注桩进行成孔质量检测与桩身应力、应变测试,根据得到的轴向力、端阻力与侧摩阻力的分布关系,利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与水平静载试验确定该工程地质条件下冲孔灌注桩的竖向与水平向的承载力,并绘制荷载-沉降位移曲线和水平荷载-时间-位移曲线,分析桩端阻力与桩侧摩阻力与荷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三根试验桩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均未达到极限破坏状态,桩侧土阻力已充分发挥,而桩端阻力仍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表现为摩擦端承桩的特性。本研究可为该工程后续桩基施工及相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桩基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岩灌注桩 静载试验 钢筋计 承载性状 端阻力 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试桩不同桩型承载力特性研究
5
作者 张书杰 成建强 曹胜敏 《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 2024年第5期71-76,共6页
天津南港某高桩码头拟建场地有深厚密实砂层,通过试桩测定设计桩型对砂层的穿透及贯入能力,研究不同基桩承载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预制桩及钢管桩均有较好的穿透及贯入能力;基桩轴向极限承载力高应变检测结果小于静载试验,误差均... 天津南港某高桩码头拟建场地有深厚密实砂层,通过试桩测定设计桩型对砂层的穿透及贯入能力,研究不同基桩承载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预制桩及钢管桩均有较好的穿透及贯入能力;基桩轴向极限承载力高应变检测结果小于静载试验,误差均在5%以内;混凝土预制桩桩端承载力占总承载力不小于44.6%,钢管桩桩端承载力占总承载力不小于21.9%;相同荷载作用下,混凝土预制方桩静载与动载沉降量之比为1.40,钢管桩为0.90,两者差异明显;基桩承载力达到极值时桩侧摩阻力要明显大于规范极限侧摩阻力,规范取值偏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试桩 静载试验 桩身内力 侧摩阻力 承载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监测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雨军 马云长 张钟文 《山西建筑》 2024年第4期76-79,共4页
为了研究湖州软土地区钻孔灌注桩侧摩阻力的发挥,采用光纤监测技术获取试桩在现场载荷试验中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及桩顶沉降位移。通过对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荷载下试桩为摩擦桩,摩擦桩的承载力提高主要由桩侧摩阻力决定,且随... 为了研究湖州软土地区钻孔灌注桩侧摩阻力的发挥,采用光纤监测技术获取试桩在现场载荷试验中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及桩顶沉降位移。通过对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荷载下试桩为摩擦桩,摩擦桩的承载力提高主要由桩侧摩阻力决定,且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加各土层的侧摩阻力相应增加;上部的黏质粉土层侧摩阻力随着加载等级的增加相应增加并趋于极限,其他土层侧摩阻力也逐渐增加,其中桩承载力主要由中部粉质黏土层的侧摩阻力提供;在桩顶荷载较小的情况下,桩顶荷载由上部的土层侧摩阻力承担,轴力未传递到下部土层,下部土层对桩身侧摩阻力无发挥,桩端阻力为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监测 桩应变 桩应力 侧摩阻力 沉降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土搅拌桩长芯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研究
7
作者 付颖 王先亚 +2 位作者 曾玉昆 易凯 肖尊群 《工程建设》 2024年第10期21-30,共10页
桩土应力比是复合地基的重要设计参数,加芯搅拌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计算是一个工程技术难题。针对长芯搅拌桩,采用“截面法”将其划分上部等芯桩和下部刚性桩:前者采用考虑柔性性荷载作用下的侧阻分段非线性分布模式,后者采用线性侧... 桩土应力比是复合地基的重要设计参数,加芯搅拌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计算是一个工程技术难题。针对长芯搅拌桩,采用“截面法”将其划分上部等芯桩和下部刚性桩:前者采用考虑柔性性荷载作用下的侧阻分段非线性分布模式,后者采用线性侧阻分布模式;采用叠加原理计算长芯搅拌桩的桩土应力比。研究表明:高填方路堤柔性荷载作用下,侧阻分段非线性分布模式提高了桩的竖向荷载的分担比。桩径越大、桩长越长,桩土应力比越大。桩长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幅度大于桩径。本文结果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芯水泥土搅拌桩 桩侧摩阻力 复合地基 桩-土应力比 截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荷载作用下桥梁摩擦桩承载特性研究
8
作者 赵立财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6,216,共7页
研究桥梁钻孔灌注摩擦桩的承载特性及桩身力学性质的分布规律对桥梁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三店互通式1号桥梁桩基为研究对象,根据桥梁桩基特点设计室内试验,依次进行了灌注摩擦桩单桩承载力、桩身轴力以及侧摩阻力等桩基... 研究桥梁钻孔灌注摩擦桩的承载特性及桩身力学性质的分布规律对桥梁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三店互通式1号桥梁桩基为研究对象,根据桥梁桩基特点设计室内试验,依次进行了灌注摩擦桩单桩承载力、桩身轴力以及侧摩阻力等桩基性能研究,并将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以及理论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表明:持力层岩性对桥梁灌注摩擦桩桩顶沉降量存在影响,持力层岩土性能越高,则桩顶沉降量越小;桩身轴力及摩阻力的变化幅度均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且桩身中部所受到的摩阻力最大;经理论公式和有限元分析的验证,本次试验结果整体上偏差率较小,3种分析计算方法均可较好地得出灌注摩擦桩桩身轴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桥梁运营后期的病害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桩基 灌注摩擦桩 承载试验 轴力 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平衡法抗拔与传统法抗拔试验的对比分析
9
作者 王晓伟 李祥新 +1 位作者 许宇星 巫卓伦 《广州建筑》 2024年第7期109-115,共7页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以分别采用自平衡法和传统法测试的抗拔桩为研究对象,通过沿桩身布置的钢筋计测试不同荷载下对应的桩身应力,揭示自平衡法和传统法抗拔试验中桩体内力分布存在的异同。通过分析得出:自平衡法抗拔测试中桩身轴力沿着深...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以分别采用自平衡法和传统法测试的抗拔桩为研究对象,通过沿桩身布置的钢筋计测试不同荷载下对应的桩身应力,揭示自平衡法和传统法抗拔试验中桩体内力分布存在的异同。通过分析得出:自平衡法抗拔测试中桩身轴力沿着深度由下向上逐渐减少,传统法抗拔则是由上向下逐渐减小;自平衡法抗拔测试中侧摩阻力由下往上发挥,传统法抗拔测试中则是由上往下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拔桩 自平衡法 传统法 桩身轴力 桩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杆桩竖向抗拔承载性能原位试验研究
10
作者 赵亚宇 孙晓立 +1 位作者 史永强 杨军 《广州建筑》 2024年第6期82-86,共5页
本文研究了螺杆桩的竖向抗拔承载性能,分别对螺杆桩与直杆桩进行了现场原位静载与内力测试试验,记录了不同荷载下桩身轴力分布情况,对比分析了螺杆桩与直杆桩竖向抗拔承载性能差异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地层条件下螺杆桩的竖向抗... 本文研究了螺杆桩的竖向抗拔承载性能,分别对螺杆桩与直杆桩进行了现场原位静载与内力测试试验,记录了不同荷载下桩身轴力分布情况,对比分析了螺杆桩与直杆桩竖向抗拔承载性能差异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地层条件下螺杆桩的竖向抗拔承载力较直杆桩可提升5%~15%;随着上拔荷载增大,螺杆桩螺纹段侧阻优势开始发挥,桩轴力在螺纹段下降更快,轴力曲线呈折线;相同上拔荷载作用下,螺杆桩产生位移更小,其抗拔力主要由螺杆段产生,其上部直杆段侧摩阻力发挥水平不如直杆桩侧摩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桩 承载特性 抗拔试验 内力测试 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中抗拔桩与抗压桩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4
11
作者 陈小强 赵春风 甘爱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8-744,共7页
为研究单桩在抗拔与抗压条件下承载能力、桩身轴力以及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的不同,进行了砂土中长径比大于40的抗拔桩与抗压桩室内模型试验,通过桩身内设置电阻应变片,测得各级荷载下桩身不同深度的应变。分析表明,抗拔桩不论是位移还是位... 为研究单桩在抗拔与抗压条件下承载能力、桩身轴力以及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的不同,进行了砂土中长径比大于40的抗拔桩与抗压桩室内模型试验,通过桩身内设置电阻应变片,测得各级荷载下桩身不同深度的应变。分析表明,抗拔桩不论是位移还是位移增长速率,都远远超过抗压桩。因此,抗拔桩设计时应综合考虑桩顶上拔量来确定抗拔承载力。抗拔桩与抗压桩的桩身轴力分布具有相似的特性,试验所得抗拔总侧摩阻力折减系数λ=0.56。抗拔桩与抗压桩侧摩阻力都是从上部开始发挥并向下传递,随着荷载的增加,上部侧摩阻力变化很小,桩身中下部侧摩阻力迅速增长。抗拔桩桩端部侧摩阻力表现出弱化效应,抗压桩则表现出强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模型试验 抗拔桩 抗压桩 承载能力 轴力 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静压沉桩贯入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永洪 张明义 +1 位作者 白晓宇 刘俊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801-4812,共12页
针对黏性土中静压沉桩贯入特性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的状况,基于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简称FBG)传感技术,考虑开口、闭口不同桩端形式和不同桩径,研究了静压沉桩过程中沉桩阻力、桩身轴力以及桩身单位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通过静... 针对黏性土中静压沉桩贯入特性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的状况,基于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简称FBG)传感技术,考虑开口、闭口不同桩端形式和不同桩径,研究了静压沉桩过程中沉桩阻力、桩身轴力以及桩身单位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通过静压沉桩模型试验,分析了桩端形式、桩径、沉桩深度等因素对沉桩阻力、桩身轴力及桩身单位侧摩阻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FBG传感技术对黏性土中静压沉桩阻力的测试性能优越,能够准确体现静压管桩的贯入特性。沉桩结束时开口和闭口试桩的桩端阻力分别约占沉桩阻力的66.7%、59.5%。沉桩过程不可忽略开口土塞效应和桩径对沉桩阻力的影响。桩身轴力的分布形式不会因桩端形式而发生改变。桩径140 mm试桩的桩身轴力传递性能优于桩径100 mm试桩,两试桩桩身轴力递减率分别为40.8%、34.2%。开口试桩内管和外管桩身单位侧摩阻力最大值分别为1.67、4.83 kPa,均小于闭口试桩。贯入深度为90 cm时桩身单位侧摩阻力最大值随着桩径增加而增大,同一深度桩径越大桩身单位侧摩阻力"侧阻退化"越明显。入土深度为30 cm时两不同桩径桩身单位侧摩阻力减幅相差0.93 kPa。确定静压贯入沉桩阻力时考虑基于黏性土的侧阻退化后实际值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沉桩 FBG传感技术 沉桩阻力 桩身轴力 桩身单位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超长冲孔灌注桩竖向抗压承载特性原位测试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闫楠 白晓宇 +2 位作者 水伟厚 张明义 廖天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571-2580,共10页
以广东某石油仓储工程为依托,通过8 MN·m能级强夯处理陆域回填区和海域回填区,对陆域试夯区和海域试夯区分别进行3根超长冲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抗压大吨位载荷试验及桩身力学测试。根据超长冲孔灌注桩实测数据探讨超长灌注桩的荷载传... 以广东某石油仓储工程为依托,通过8 MN·m能级强夯处理陆域回填区和海域回填区,对陆域试夯区和海域试夯区分别进行3根超长冲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抗压大吨位载荷试验及桩身力学测试。根据超长冲孔灌注桩实测数据探讨超长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和竖向承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试桩荷载-沉降(Q-s)曲线为缓变型,桩顶残余沉降量均在49%以上,桩顶回弹率介于20.4%~50.6%之间;极限荷载作用下,6根试桩表现出摩擦桩或端承摩擦桩的特性,桩端承载力只占总荷载很小一部分,陆域3根试桩为6%~34%,海域3根试桩为16%~35%;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挥具有异步性,荷载主要由桩侧摩阻力承担。经过强夯处理浅层地基,桩侧摩阻力峰值发生在桩体中上部或浅部土层,即距桩顶(0.14~0.47)倍桩长的位置;部分土层的极限侧摩阻力较现行规范提供的设计侧阻力偏大;海域试桩比陆域试桩桩端阻力发挥更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冲孔灌注桩 静荷载试验 桩身轴力 桩侧摩阻力 桩端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堤荷载下塑料套管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彦朋 吴跃东 +1 位作者 雍金兵 谢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42-145,共4页
通过对塑料套管桩复合地基的静载试验并在其周身埋设钢筋应力计,测试塑料套管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制,为以后的塑料套管桩的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随着荷载的增大,不同深度处桩身轴力均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但是增加幅度不同,这与土... 通过对塑料套管桩复合地基的静载试验并在其周身埋设钢筋应力计,测试塑料套管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制,为以后的塑料套管桩的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随着荷载的增大,不同深度处桩身轴力均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但是增加幅度不同,这与土的性质有关。轴力随着深度的加深逐渐减小,塑料套管桩显现出摩擦桩的力学特性并根据理论分析与现场试验对单桩承载力的经验公式进行了修改,并得出侧摩阻力的修正系数为1.30。通过现场堆载试验分析了塑料套管桩的加固效果,得出塑料套管桩软基处理具有可快速堆载,沉降稳定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套管桩 荷载传递机制 静载试验 桩身轴力 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桩帽的刚性桩复合地基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明泉 李晓芝 刘春原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95-98,共4页
针对沿海公路改造工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带桩帽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概念。根据实际工程项目,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分析模型。分析了带桩帽的刚性桩复合地基中,桩土应力比、桩身轴力、桩身侧摩阻力和路基、地基中的竖向应力分布情... 针对沿海公路改造工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带桩帽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概念。根据实际工程项目,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分析模型。分析了带桩帽的刚性桩复合地基中,桩土应力比、桩身轴力、桩身侧摩阻力和路基、地基中的竖向应力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桩帽的存在,能大大减小桩顶的应力集中,带帽刚性桩的承载力比单桩有所提高。但其侧摩阻力曲线存在中性点,与刚性桩有所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刚性桩 桩帽 桩身轴力 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接触数值模拟试验 被引量:12
16
作者 甘立刚 李碧雄 +1 位作者 吴体 周薇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用数值分析方法模拟桩土共同作用时自重荷载步的施加将使土体产生变形,而实际工程中,土体自重作用产生的变形早已完成,故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通过设置接触单元来模拟桩土之间的共同作用,并利用ANSYS中的荷载步来实现扣除土体自重应... 用数值分析方法模拟桩土共同作用时自重荷载步的施加将使土体产生变形,而实际工程中,土体自重作用产生的变形早已完成,故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通过设置接触单元来模拟桩土之间的共同作用,并利用ANSYS中的荷载步来实现扣除土体自重应力引起的变形,对桩土进行3D有限元模拟。数值分析结果与现场实测值的比较表明,在桩土接触模拟中通过荷载步的方法考虑土体自重应力是可行的。还通过分析不同荷载步作用下桩土之间的相互挤压力分布和桩侧摩阻力分布,指出了桩端附近桩侧土体存在的"拱效应"显著减小了该处作用于桩侧的水平土压力和桩侧摩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 荷载步 初始应力 桩侧摩阻力 桩土共同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载作用下桥梁被动桩偏移受力分析及处理措施 被引量:28
17
作者 马远刚 王艳芬 陈晨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26,共5页
为研究堆载对桥梁被动桩的影响,以某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被动桩偏移受力分析,判断基桩能否继续使用并提出处理措施。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下部结构模型,计算堆载作用下桥墩偏移并与实测值对比,分析基桩内力及偏移,按圆形截面钢筋... 为研究堆载对桥梁被动桩的影响,以某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被动桩偏移受力分析,判断基桩能否继续使用并提出处理措施。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下部结构模型,计算堆载作用下桥墩偏移并与实测值对比,分析基桩内力及偏移,按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计算最大裂缝宽度并评估基桩状态,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处理措施。结果表明:堆载导致桥墩偏移,墩顶横向偏移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堆载作用下,基桩产生了较大偏移和弯矩,桩顶轴力和桩身轴力分布不均,并产生不同程度的负摩阻力(距堆载越近负摩阻力越大);最大裂缝宽度为0.08mm,小于规范限值,判断基桩可以继续使用,提出堆载反压和应力释放孔联合纠偏,开挖卸载、水平顶推结合应力释放孔纠偏等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基础 被动桩 堆载 位移 轴力 负摩阻力 裂缝宽度 纠偏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侧向土体位移斜桩的特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剑 高玉峰 +1 位作者 程永锋 鲁先龙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506-512,共7页
通过三维有限单元法分析了斜桩受侧向土体位移的特性。变动柱和土体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桩的柔度、侧向土体位移的大小、桩顶约束条件、土体位移形状和土体移动层厚度等对斜桩的影响。刚性桩的挠度小于柔性桩,但弯矩和剪力大于柔性... 通过三维有限单元法分析了斜桩受侧向土体位移的特性。变动柱和土体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桩的柔度、侧向土体位移的大小、桩顶约束条件、土体位移形状和土体移动层厚度等对斜桩的影响。刚性桩的挠度小于柔性桩,但弯矩和剪力大于柔性桩。斜桩非线性弹簧的土抗力—位移关系(p-y曲线)表现为双曲线特征,可基于直桩的Winkler地基反力法对斜桩进行简化计算分析,但应对直桩的极限土抗力值进行修正,以期更好的反映斜桩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斜桩 侧向土体位移 土抗力 P-Y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筏复合地基负摩阻段分析及桩土应力比计算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俊飞 赵国堂 马建林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8-103,共6页
通过对桩筏复合地基桩顶负摩阻段桩-土相互作用分析,得到桩顶负摩阻段桩间土中附加应力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弹簧组模型对桩筏复合地基桩-土-垫层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得出桩顶处桩和桩间土竖向有效应力及桩顶刺入变形计算方法。分析... 通过对桩筏复合地基桩顶负摩阻段桩-土相互作用分析,得到桩顶负摩阻段桩间土中附加应力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弹簧组模型对桩筏复合地基桩-土-垫层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得出桩顶处桩和桩间土竖向有效应力及桩顶刺入变形计算方法。分析垫层对应力调节、沉降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桩与桩间土间摩擦力作用下,桩间土竖向有效应力随深度增加衰减,并在某一深度衰减到较小水平,可不考虑该位置以下桩土相互作用对桩顶处桩土应力比的影响。垫层模量对桩顶处桩、土应力调节起重要作用,并对桩顶上刺量影响显著。垫层模量越小刺入量越大,且随模量减小刺入量增长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筏复合地基 负摩阻力 桩土应力比 附加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竖向摩阻力的抗滑桩嵌固段内力计算 被引量:5
20
作者 雷国平 唐辉明 +2 位作者 程昊 王君鹭 宋德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97-2204,共8页
抗滑桩变形过程中产生的竖向摩阻力可以形成反力矩,有助于抵抗滑坡推力,现对竖向摩阻力对抗滑桩嵌固段内力及变形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弹性地基系数法K法和小变形假设的基础上,假定竖向摩阻力与桩岩相对位移成正比,建立考虑竖向摩阻力的... 抗滑桩变形过程中产生的竖向摩阻力可以形成反力矩,有助于抵抗滑坡推力,现对竖向摩阻力对抗滑桩嵌固段内力及变形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弹性地基系数法K法和小变形假设的基础上,假定竖向摩阻力与桩岩相对位移成正比,建立考虑竖向摩阻力的抗滑桩受力模型及其挠曲变形微分方程,并推导其求解过程。通过马家沟Ⅰ号滑坡抗滑桩实例计算,分析了竖向摩阻力对抗滑桩内力及变形计算的影响。竖向摩阻力形成的反力矩能减小抗滑桩的变形及内力,对抗滑桩剪力的影响最大,水平位移次之,对弯矩影响最小。考虑竖向摩阻力的抗滑桩计算模型能改善目前抗滑桩设计中剪力计算过大的问题,使抗滑桩设计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嵌固段 竖向摩阻力 内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