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钻根植桩施工环境效应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佳锦 马俊杰 +2 位作者 俞建霖 龚晓南 张日红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101,共9页
静钻根植桩采用先钻孔注浆后植桩的施工技术,可以解决传统预制桩施工过程引起的挤土效应问题。然而,静钻根植桩施工过程中钻孔和注浆过程会对周围土体产生一定扰动,目前没有相关研究。文章通过一组现场试验对静钻根植桩施工过程中的钻... 静钻根植桩采用先钻孔注浆后植桩的施工技术,可以解决传统预制桩施工过程引起的挤土效应问题。然而,静钻根植桩施工过程中钻孔和注浆过程会对周围土体产生一定扰动,目前没有相关研究。文章通过一组现场试验对静钻根植桩施工过程中的钻孔、注浆搅拌和植桩阶段对周围土体的扰动规律进行研究。静钻根植桩施工前在钻孔周围土体中埋设土压力传感器,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和测斜管,分别测试静钻根植桩施工过程中周围土体中水平土压力,超静孔隙水压力和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静钻根植桩施工过程会对周围土体造成一定扰动,而施工完成后周围土体中的水平土压力、超静孔隙水压力和深层土体水平位移迅速恢复;当水平距离达到4D(D为钻孔直径)时,静钻根植桩施工过程基本不会对土体产生影响;试验结果可以为静钻根植桩在地铁周围等施工位移控制敏感区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钻根植桩 环境效应 水平土压力 超静孔隙水压力 土体水平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滑桩加固土坡稳定性分析的上限解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年廷凯 栾茂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167-173,共7页
从极限分析机动学方法出发, 利用土的抗剪强度折减系数概念, 建立了土坡的极限平衡状态方程, 由此确定土坡的临界稳定安全系数及其相应的潜在破坏模式。对于典型问题, 通过与现有极限平衡解和有限元数值解的对比分析, 验证了这种上限解... 从极限分析机动学方法出发, 利用土的抗剪强度折减系数概念, 建立了土坡的极限平衡状态方程, 由此确定土坡的临界稳定安全系数及其相应的潜在破坏模式。对于典型问题, 通过与现有极限平衡解和有限元数值解的对比分析, 验证了这种上限解法的合理性。进而对于在给定的荷载条件下不能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的土坡, 考虑采用阻滑桩加固方式, 根据桩侧有效土压力的合理分布模式确定桩体与滑动面相交的截面上等效抗滑力和抗滑力矩, 利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建立了阻滑桩加固土坡的极限平衡状态方程, 将桩侧土压力作为目标函数, 运用数学规划方法确定了极限平衡状态时的临界桩侧土压力,以此为土坡加固中阻滑桩设计提供依据。通过数值计算与分析探讨了阻滑桩加固位置的优化布置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坡稳定性 阻滑桩 桩侧有效土压力 极限分析 上限方法 强度折减技术 学规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受力盘塑料套管混凝土桩挤土效应试验研究
3
作者 陈常辉 徐锴 +1 位作者 陈永辉 谢军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5-19,共5页
在上海软土地基中进行了带受力盘塑料套管混凝土桩沉桩压入试验,通过在试验桩桩周预先布置孔压、侧向位移、地表隆起和径向土压力监测点,探求带受力盘TC桩在沉桩过程中的桩土相互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超孔压增量沿深度呈上小下大分... 在上海软土地基中进行了带受力盘塑料套管混凝土桩沉桩压入试验,通过在试验桩桩周预先布置孔压、侧向位移、地表隆起和径向土压力监测点,探求带受力盘TC桩在沉桩过程中的桩土相互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超孔压增量沿深度呈上小下大分布并在沉管拔出后迅速消散;挤土应力沿深度亦呈上小下大分布并沿径向减小,在沉管拔出短时间内骤减;土体在桩压入过程向外移动,拔管之后向内偏转;地表整体下沉,随径向距离增加下沉量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受力盘TC桩 挤土效应 孔隙水压力 桩周土压力 侧向位移 地表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