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的影响因素:距离与形态 被引量:24
1
作者 刘源 骆方 刘红云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00-1412,共13页
通过模拟研究,考察潜类别距离和发展形态等因素对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的模型选择和参数估计的影响:(1)潜类别距离越大,模型选择和分类效果越好。(2)混合模型的选择,应以一定样本量(至少200)为前提,首先考虑BIC选出正确的分类模型,再通过... 通过模拟研究,考察潜类别距离和发展形态等因素对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的模型选择和参数估计的影响:(1)潜类别距离越大,模型选择和分类效果越好。(2)混合模型的选择,应以一定样本量(至少200)为前提,首先考虑BIC选出正确的分类模型,再通过熵值、ARI等选择分类确定性较高的模型。(3)多阶段的发展形态对正确模型的选择和分类的确定性均有一定程度影响。(4)潜类别距离和样本量越大,参数估计精度越高。(5)在判断分类准确性的指标中,ARI的选择更偏向于真实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阶段混合增长模型(PGMM) 潜类别增长分析(lcga) 潜类别距离(SMD) 发展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病人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轨迹变化及预测因素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朱虹玉 徐珍华 +3 位作者 黎茂璐 赵丽 曹咏丽 骆惠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88-1593,共6页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异质性轨迹及其预测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福建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初次化疗的219例胃癌病人,采用Piper疲乏量表中文版、健康促进策略量表、简易体能状况量表进行调查,并在...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异质性轨迹及其预测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福建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初次化疗的219例胃癌病人,采用Piper疲乏量表中文版、健康促进策略量表、简易体能状况量表进行调查,并在化疗3个月、6个月时再次评估病人的癌因性疲乏程度,采用潜在类别增长分析拟合胃癌病人的癌因性疲乏轨迹。结果:化疗前、化疗3个月、化疗6个月胃癌病人的癌因性疲乏评分分别为(2.87±1.50)分、(3.98±1.42)分、(5.83±1.86)分,3次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4.965,P<0.001),胃癌病人从首次化疗到化疗6个月化疗期间内癌因性疲乏呈上升趋势。219例胃癌病人完成至少2次调查,拟合了3条癌因性疲乏轨迹,分别为轻度疲乏缓慢增长组(37.9%)、中度疲乏缓慢增长组(9.1%)、轻度疲乏快速增长组(53%);以轻度疲乏缓慢增长组为参照,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自我管理效能和运动功能越差的胃癌病人越有可能被分配到中度疲乏缓慢增长组(P<0.001);年龄越大,自我管理效能及运动功能越低下的胃癌病人越有可能被分配到轻度疲乏快速增长组(P<0.05)。结论:胃癌病人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轨迹存在群体异质性,年龄大、运动功能差和自我管理效能低下的胃癌病人,更有可能经历轻度疲乏快速增长,医护人员应掌握疲乏变化轨迹及预测因素,给予病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化疗 癌因性疲乏 变化轨迹 潜在类别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