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and fusion methods on low light level image and ultra-violet image
1
作者 BAI Lian-fa ZHANG Yi +2 位作者 GU Guo-hua CHEN Qian ZHANG Bao-min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3-117,共5页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light level(LLL)image and ultra-violet image and the information amount of dual channel color night vision system,the LLL and ultra-violet color night vision techni...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light level(LLL)image and ultra-violet image and the information amount of dual channel color night vision system,the LLL and ultra-violet color night vision technique is put forward.The methods of gray-scale modulation,frequency field fusion,special component fusion arc tried,and the improved LLL and ultra-violet image pseudo color fusion algorithms are presented.These new algorithms include subsection gray-scale modulation,image difference picking-up,component separation based on the reflected characteristics to night skylight refle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bjects and color space mapping which embodies the spectrum response of image sensor and nature vision.Some good results a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c analysis image fusion low light level(LLL)image Ultra-violet image Dual-channel Color night vision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nhanced Zero-DCE++的水下选通图像增强技术研究
2
作者 田青 赵宇 +1 位作者 张正 羊强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4,共9页
水下距离选通成像技术具有不受环境光影响、作用距离远的优点,已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研究领域。然而,水下选通图像存在光照分布不均、噪点较多等问题,导致成像的清晰度受到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在现有的低照度增强算法Zero-DCE++基础上,... 水下距离选通成像技术具有不受环境光影响、作用距离远的优点,已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研究领域。然而,水下选通图像存在光照分布不均、噪点较多等问题,导致成像的清晰度受到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在现有的低照度增强算法Zero-DCE++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Enhanced Zero-DCE++算法。首先,引入改进的核选择模块,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和ReLU6激活函数替换标准卷积和ReLU激活函数,改善水下选通图像光圈部分过曝光的问题;其次,采用改进的HWAB半小波注意力模块,使用CBAM替代DAU双注意力单元,在小波域中区分噪声和真实特征,增强特征区分能力,提高成像清晰度;最后,加入ADNet噪声去除模块,有效抑制Zero-DCE++在低光照增强后的噪声。在自采的水下选通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Zero-DCE++模型,Enhanced Zero-DCE++模型处理结果的峰值信噪比提升约0.65 dB、图像信息熵提升约0.23,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水下距离选通图像 低照度图像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特征融合的低光图像增强网络
3
作者 牟琦 马悦悦 +1 位作者 李洪安 李占利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38-246,共9页
近年来,将Retinex理论与CNN结合的低光图像增强方法已取得显著成效,其中KinD++方法在光照调节方面表现尤为突出。然而当处理光照极低或极不均匀图像时该方法仍有提升空间。针对KinD++方法处理光照极低或极不均匀图像时存在的细节模糊、... 近年来,将Retinex理论与CNN结合的低光图像增强方法已取得显著成效,其中KinD++方法在光照调节方面表现尤为突出。然而当处理光照极低或极不均匀图像时该方法仍有提升空间。针对KinD++方法处理光照极低或极不均匀图像时存在的细节模糊、伪影以及色彩失真问题,对分解网和恢复网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多级特征融合的低光图像增强网络。通过深、中、浅层特征的跨级融合实现了对反射分量更准确的估计;在恢复网中设计De_Block去噪块和Canny边缘增强块,在有效去噪的同时保持细节清晰;采用色彩损失进一步得到自然明亮的图像色彩。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有效改善图像亮度的同时修复细节和色彩,避免伪影。相比原方法,在LOL数据集上,PSNR、SSIM以及NIQE分别提高了13%、12%和28%;在多个基准数据集,如LIME、VV、MEF、DICM和LLIVPhone-imgT上,也展现出了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光图像增强 非均匀光/极低光照 RETINEX理论 多级特征融合 Canny边缘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语义分割的灰度图像彩色化
4
作者 高晓宁 尹丽菊 +2 位作者 王峰 邓玉林 秦怡鸣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2-642,共11页
图像彩色化是计算机视觉领域备受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彩色化技术提高了人眼对灰度图像,特别是微光图像中目标的识别率和场景的理解力,但目前彩色化方法仍然存在颜色溢出、颜色偏差和边界模糊等问题。为... 图像彩色化是计算机视觉领域备受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彩色化技术提高了人眼对灰度图像,特别是微光图像中目标的识别率和场景的理解力,但目前彩色化方法仍然存在颜色溢出、颜色偏差和边界模糊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语义分割的灰度图像彩色化方法。该方法设计了一个由分类子网络、语义分割子网络组成的彩色化网络,将语义分割子网络和分类子网络提取的特征融合到彩色化网络中,引导彩色化网络为图像中每个对象和背景赋予准确的颜色;将结合空间和通道的注意力机制引入语义分割子网络,获得更准确的语义分割结果,提高彩色化网络对图像边界的感知能力和对细节的处理能力。为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多像素光子计数器实验平台,在低照度环境下拍摄了多组不同场景的微光图像,并对其进行彩色化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结构相似性(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 measure,SSIM)、感知相似度(learned perceptual image patch similarity,LPIPS)上分别提升6.12%、11.65%、4.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彩色化 语义分割 注意力机制 微光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生物调节疗法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5
作者 赵衍东 李晓晶 +1 位作者 邓伟 章晓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3-309,共7页
使用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光生物调节疗法(photobiomodulation,PBM)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总结治疗方案、结局指标和疗效,为后续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本文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 使用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光生物调节疗法(photobiomodulation,PBM)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总结治疗方案、结局指标和疗效,为后续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本文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最终共纳入13项研究。结果发现PBM治疗能够有效改善PD患者的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以及大脑结构,可以作为传统治疗的有益补充。但是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仍然较少,选用的治疗参数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还需要开展大规模、长时间的研究来进一步探究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生物调节疗法 低强度光疗法 小剂量激光照射 低功率激光治疗 帕金森病 帕金森障碍 帕金森症 帕金森综合征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雷达低空风切变告警算法的应用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刚 黄轩 华志强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09,共7页
为了比较测风激光雷达(LiDAR)上组合切变算法和区域散度算法这两种低空风切变告警算法在复杂风场的应用效果,2017-12—2023-04在典型高原机场采用国产自研测风LiDAR,对由对流系统、冷锋和动量下传3种典型天气过程造成的15次风切变实例... 为了比较测风激光雷达(LiDAR)上组合切变算法和区域散度算法这两种低空风切变告警算法在复杂风场的应用效果,2017-12—2023-04在典型高原机场采用国产自研测风LiDAR,对由对流系统、冷锋和动量下传3种典型天气过程造成的15次风切变实例进行识别算法的有效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切变算法和区域散度算法的低空风切变识别准确率分别为73.3%和67.7%;通过算法识别结果得到的低空风切变告警有效性可持续10 min以上;组合切变算法在小尺度低空风切变的识别上更具优势,但若遇到风场变化缓慢的对流型及冷锋型低空风切变,两种算法的识别率都不高。该研究结果对改进低空风切变告警算法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低空风切变告警 测风激光雷达 组合切变算法 区域散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低照度图像色彩增强方法研究
7
作者 杨中海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107,共6页
针对低照度图像中存在的亮度和细节可见度不足、噪声等级高以及色彩偏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色彩增强方法。通过均值化处理函数规划色彩增强范围,利用自适应映射函数中的引导滤波技术,结合色彩分量转换形式,实现了低照度图... 针对低照度图像中存在的亮度和细节可见度不足、噪声等级高以及色彩偏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色彩增强方法。通过均值化处理函数规划色彩增强范围,利用自适应映射函数中的引导滤波技术,结合色彩分量转换形式,实现了低照度图像色彩的聚敛增强。采用图像处理软件构建自然图像数据集,并通过亮度调节模拟多个等级的低照度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增强较暗和非常暗情况下的图像色彩,还能保留图像的色彩层次和边缘细节,在实验示例(一)和示例(二)中,平均梯度均在5.8及以上,边缘强度均在1.0及以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技术 低照度图像 色彩 增强方法 色彩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tinex里双分量改进的微光图像增强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华腾 刘磊 +2 位作者 钱芸生 邓伟涛 石峰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9-827,共9页
近年来,微光图像增强技术备受关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时暗区域没有完全改善,有时光源或光源附近的明亮区域曝光过度。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etinex模型里照度分量和反射分量双增强的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原始图像... 近年来,微光图像增强技术备受关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时暗区域没有完全改善,有时光源或光源附近的明亮区域曝光过度。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etinex模型里照度分量和反射分量双增强的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原始图像由RGB空间转换到HSV空间,并提取其中的V分量进行后续处理;然后对V分量进行引导滤波获得图像照度分量,根据Retinex理论通过分解得到图像的反射分量;接着对照度分量进行全局自适应亮度增强,对反射分量进行多尺度细节加强;再将增强后的照度分量和反射分量按照Retinex模型重构得到V分量重构图,并经过非线性变换处理和局部对比度增强处理;最终转换回RGB空间获得最终增强图。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和结构相似指数(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 measure,SSIM)评价值分别为17.741和0.765,具有更好的图像质量,较其他方法表现出更好的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图像增强 Retinex模型 全局亮度增强 局部对比度增强 细节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5μm激光雷达高原机场下击暴流探测应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牛向华 黄轩 +4 位作者 朱文会 郑佳锋 唐顺仙 任涛 程振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8-326,共9页
为了探究激光雷达在湿下击暴流天气时的风场探测效果和低空风切变识别能力,采用多元资料结合具体事件进行理论分析和数据验证的方法,利用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的测风激光雷达数据,结合地面观测记录,对2021-05-18的一次湿下击暴流过程进行... 为了探究激光雷达在湿下击暴流天气时的风场探测效果和低空风切变识别能力,采用多元资料结合具体事件进行理论分析和数据验证的方法,利用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的测风激光雷达数据,结合地面观测记录,对2021-05-18的一次湿下击暴流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下击暴流具有复杂的风场结构,主体到达机场前,首先造成了超过14 m/s的外流,并与环境风耦合形成逆风切变辐合线,且最强外流区位于辐合线后侧1 km~2 km;下击暴流抵达跑道上空时,造成了地面辐散风场,辐散中心风速远小于外流边缘且垂直气流存在着剧烈变化,下击暴流共持续约10 min;测风激光雷达对雷暴云内部垂直气流分布、跑道区域下击暴流辐散风场的水平和垂直结构以及地面风场辐合线的形成和演变均有良好的识别效果,交互使用雷达不同探测模式和数据产品有利于机场低空风切变的监测和预警。该研究为激光雷达在下击暴流风切变预报和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测风激光雷达 精细结构 湿下击暴流 低空风切变 垂直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节保留与亮度融合的微光图像增强算法
10
作者 牛群 石利霞 +1 位作者 王劲松 唐卓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2-1171,共10页
微光环境下CMOS相机拍摄的图像存在对比度低、噪声大和细节模糊等问题,目前的增强算法虽然可以提升图像亮度,却没有考虑保留原始图像的细节信息,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细节保留的微光图像增强方法。首先,使用自适应滤波器对原始微光图像... 微光环境下CMOS相机拍摄的图像存在对比度低、噪声大和细节模糊等问题,目前的增强算法虽然可以提升图像亮度,却没有考虑保留原始图像的细节信息,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细节保留的微光图像增强方法。首先,使用自适应滤波器对原始微光图像中的每个通道进行处理,以改善噪声对图像的影响。然后,通过滤波后的图像得到细节层和基本层,其中细节层用于保留图像的纹理,基本层则用于增强图像的亮度。细节层的求取通过粗照度和光照分量得到,而基本层亮度增强则使用Alpha算法融合原图、伽马校正结果和伽马先验校正结果得到。最后,将细节层和基本层的亮度通道进行融合,以获得增强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细节融合处理后的图像,其平均梯度与信息熵均实现了显著提升。此外,与选取的5种方法相比,SSIM指标均高于其他算法,表明本文方法增强后的图像失真小。同时,在BRISQUE和PSNR指标上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抑制 细节求取 图像融合 微光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均匀掺杂下EBCMOS空间分辨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郑佳彤 宋德 +3 位作者 石峰 姜北 张桐 陈卫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8-215,共8页
电子轰击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EBCMOS)是一种结合电子束轰击和CMOS技术的先进成像技术。为提升EBCMOS的成像质量,获得高分辨率的EBCMOS微光成像器件,对EBCMOS电子倍增层结构均匀掺杂下的空间分辨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依据载流子传... 电子轰击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EBCMOS)是一种结合电子束轰击和CMOS技术的先进成像技术。为提升EBCMOS的成像质量,获得高分辨率的EBCMOS微光成像器件,对EBCMOS电子倍增层结构均匀掺杂下的空间分辨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依据载流子传输和复合理论结合蒙特卡洛方法,建立了EBCMOS中电子倍增层内空间分辨率理论计算模型。模拟分析了在基底均匀掺杂下基底厚度、基底掺杂浓度以及入射电子能量对EBCMOS分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底均匀掺杂结构下对基底进行减薄和降低基底掺杂浓度可以缩小倍增电子的扩散半径,进而获得高分辨率的成像器件;改变入射电子能量对倍增电子聚焦和分辨率的影响不大。经优化基底均匀掺杂结构下基底厚度为10μm、基底掺杂浓度为10^(14) cm^(−3)、入射电子能量为1 keV时极限分辨率可达37 lp/mm,文中工作将为优化电子倍增层结构和提升EBCMOS分辨率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CMOS 分辨率 均匀掺杂 微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水下激光通信弱光信号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菲 关云静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5-179,共5页
为了降低激光通信弱光信号检测的误码率,提出基于边缘计算的水下激光通信弱光信号检测方法。采用边缘网关内配置管理服务,依据云端配置服务器下发的配置信息,设置数据采集服务与边缘计算服务功能的配置参数;利用网关内数据采集服务,采... 为了降低激光通信弱光信号检测的误码率,提出基于边缘计算的水下激光通信弱光信号检测方法。采用边缘网关内配置管理服务,依据云端配置服务器下发的配置信息,设置数据采集服务与边缘计算服务功能的配置参数;利用网关内数据采集服务,采集水下激光通信系统发射的通信信号,并上传至数据服务器内;网关内边缘计算服务依据势博弈的多用户计算卸载策略,卸载激光通信信号采集传输时的边缘计算任务,加快激光通信信号采集传输效率;通过云平台调用数据服务器内存储的激光通信信号,利用双稳态随机共振法,检测激光通信弱光信号。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有效采集激光通信信号,完成边缘计算任务卸载;该方法可有效检测激光通信弱光信号;在不同信噪比与不同通信链路长度时,该方法弱光信号检测的误码率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水下激光通信 弱光信号检测 数据采集服务 势博弈 随机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微光一体化EMCCD相机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1
13
作者 那启跃 姜恺文 +2 位作者 徐建东 沈吉 常维静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1-328,共8页
多维度的信息获取是微光夜视探测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偏振成像是光电探测领域中的一种维度,偏振相机的研制是研究偏振成像技术的前提。基于集成偏振阵列结构的电子倍增CCD(electron multiplying CCD, EMCCD)器件,集合EMCCD微光探测的优... 多维度的信息获取是微光夜视探测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偏振成像是光电探测领域中的一种维度,偏振相机的研制是研究偏振成像技术的前提。基于集成偏振阵列结构的电子倍增CCD(electron multiplying CCD, EMCCD)器件,集合EMCCD微光探测的优势和偏振维度的探测功能,论述了偏振-微光一体化相机的硬件电路设计和开发方案,完成偏振维度信息与光强度信息一机同步采集作业,并通过FPGA对原始数据进行偏振运算与图像传输处理。搭建测试系统,对设计与开发的偏振样机进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273 K、读出频率2 MHz条件下,器件的读出噪声为8.81e-,动态范围约为74 dB,样机的消光比可达50.95,透过率可达60.16%,并可实时地选择性输出偏振度图像、偏振角图像、光强度与偏振融合图像,极大地提高了夜间环境下对目标的识别探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CCD 偏振成像 微光 一体化 识别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光像增强器光晕消失时间测试方法
14
作者 吴梦雪 钱芸生 +2 位作者 王璐子 杨淑宁 张琴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2-658,共7页
光晕(halo)效应对微光像增强器探测的应用造成了不利影响且不可避免。微光像增强器的光晕消失时间缺乏测试方法,因此提出了基于数字目视的光晕消失时间测试系统。该系统通过开关电源给LED光源提供频率为25 Hz、占空比可调的脉冲信号,利... 光晕(halo)效应对微光像增强器探测的应用造成了不利影响且不可避免。微光像增强器的光晕消失时间缺乏测试方法,因此提出了基于数字目视的光晕消失时间测试系统。该系统通过开关电源给LED光源提供频率为25 Hz、占空比可调的脉冲信号,利用高帧率相机连续采集1500张像增强器经直径为3.5 mm小孔后的图像,其中包含若干个完整的明暗周期。通过重复计算标准差,去除偏离平均值的周期序列来优化周期信息,获得亮暗周期内光源熄灭的图片索引,同理可获得光晕消失的图片数量,从而计算得到光晕消失时间。编号为GZ318118A的像增强器光晕消失时间为3.33 ms。测试结果表明,测量装置的重复性为0.863%,可以对光晕消失时间进行有效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测量 光晕消失时间 微光像增强器 光晕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微光夜视装备发展分析
15
作者 程宏昌 党小刚 +9 位作者 冯丹青 苏悦 左治伪 拜晓锋 李周奎 师宏立 闫磊 侯志鹏 姚泽 石峰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99-1410,共12页
微光夜视装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部队在夜间的作战能力。在现代战争中,国外军事强国为了实现夜间“单向透明”到“独享黑夜”的飞跃提升,近年来都在大力发展微光夜视装备。本文回顾了国外微光夜视装备发展历程与技术进步,重点对近... 微光夜视装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部队在夜间的作战能力。在现代战争中,国外军事强国为了实现夜间“单向透明”到“独享黑夜”的飞跃提升,近年来都在大力发展微光夜视装备。本文回顾了国外微光夜视装备发展历程与技术进步,重点对近年来美国、俄罗斯、法国这3个国家微光夜视装备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微光夜视装备研发中的具体投入、技术创新路径以及实际应用情况,通过比较分析各国在微光夜视装备技术上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微光夜视装备发展有所借鉴和启示。分析可见,微光夜视技术在提升夜间作战能力和安全保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军事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 微光夜视装备 三代微光像增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光电成像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下) 被引量:34
16
作者 金伟其 王霞 +4 位作者 曹峰梅 黄有为 刘敬 李海兰 徐超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5-132,共8页
鉴于对深海资源开发、海洋科研以及水下工程作业、考古和救援的迫切需求,使得水下光电成像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制成为当前国内外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介绍了扫描激光、偏振成像、结构光成像、光-声混合成像以及水下图像处理等水下光电成像技... 鉴于对深海资源开发、海洋科研以及水下工程作业、考古和救援的迫切需求,使得水下光电成像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制成为当前国内外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介绍了扫描激光、偏振成像、结构光成像、光-声混合成像以及水下图像处理等水下光电成像技术,分析了部分技术应用情况,并讨论了其技术特点。论文对于发展海洋资源开发、水下勘探与研究、水下救援以及国防等所需的水下光电成像技术和装置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成像 激光扫描 偏振成像 结构光成像 光-声混合成像 水下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距离红外与微光/可见光融合成像系统 被引量:27
17
作者 张俊举 常本康 +3 位作者 张宝辉 闵超波 袁轶慧 姜斌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2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查找表的硬件方法,实现了基于lαβ空间色彩传递的图像融合,并以此为基础研制了一种红外热像仪/微光电视/CCD融合成像系统。微光电视和CCD分别在夜间和白天与热像仪融合,构成一全天时的融合成像系统。该系统能够获得近似... 提出了一种基于查找表的硬件方法,实现了基于lαβ空间色彩传递的图像融合,并以此为基础研制了一种红外热像仪/微光电视/CCD融合成像系统。微光电视和CCD分别在夜间和白天与热像仪融合,构成一全天时的融合成像系统。该系统能够获得近似自然色的图像融合效果,并具有较好的色彩一致性。系统还设计了两种视场,以适应大视场搜索、小视场跟踪的需要;增加了激光测距能力,以满足距离估算的需要。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系统在导航、监控和目标探测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红外热像仪 微光电视 C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微光成像的BCCD,ICCD,EBCCD性能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左昉 刘广荣 +1 位作者 高稚允 周立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研究 BCCD,ICCD,EBCCD 3种微光器件的基本性能 .通过实验测量了器件在各种照度下的极限分辨力及MTF,并分析了影响器件信噪比的各种因素 .研究表明 BCCD有一定的微光成像能力和很强的紫外探测能力 ,在中等微光照度下 ,其性能优于目前使... 研究 BCCD,ICCD,EBCCD 3种微光器件的基本性能 .通过实验测量了器件在各种照度下的极限分辨力及MTF,并分析了影响器件信噪比的各种因素 .研究表明 BCCD有一定的微光成像能力和很强的紫外探测能力 ,在中等微光照度下 ,其性能优于目前使用最广泛的 ICCD;而 EBCCD在各种照度下 ,其性能都超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成像 背照明 像增强器 电子轰击 电荷耦合器件 性能分析 BCCD ICCD EBCCD 分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微光图像增强与复原 被引量:10
19
作者 曾桂林 苏秉华 +1 位作者 牛丽红 苏学征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52-654,共3页
微光图像的退化主要取决于探测器的灵敏度、非线性和噪声。神经网络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对于微光图像,提出一种基于多层前向传播(MLP)神经网络的图像增强与复原方法。为了加速训练学习过程,采用加动量项的自适应BP学习方... 微光图像的退化主要取决于探测器的灵敏度、非线性和噪声。神经网络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对于微光图像,提出一种基于多层前向传播(MLP)神经网络的图像增强与复原方法。为了加速训练学习过程,采用加动量项的自适应BP学习方法对网络进行循环迭代训练。实验结果表明,MLP神经网络增强与复原方法是可行的,并且对微光图像的增强与复原具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微光图像 图像复原 图像增强 图像处理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视图像的彩色融合技术及其进展 被引量:17
20
作者 金伟其 王岭雪 +2 位作者 王生祥 高稚允 刘广荣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2,共7页
介绍了夜视彩色图像融合算法的研究进展 ,着重分析了以接近自然色彩为目的的MIT法以及我们提出的线性组合法、基于视觉拮抗模型的非线性图像增强与线性组合法结合的混合结构法 ,给出了若干组场景下各方法的微光与热成像的彩色融合图像... 介绍了夜视彩色图像融合算法的研究进展 ,着重分析了以接近自然色彩为目的的MIT法以及我们提出的线性组合法、基于视觉拮抗模型的非线性图像增强与线性组合法结合的混合结构法 ,给出了若干组场景下各方法的微光与热成像的彩色融合图像以及微光彩色融合图像 ,显示出良好的目视观察效果 ,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视图像 彩色融合技术 图像融合 微光 红外 技术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