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离散麻雀搜索优化的X结构绕障Steiner最小树算法
1
作者 郑瀚 周茹平 刘耿耿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94-1507,共14页
Steiner最小树是求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布线问题的最佳连接模型。然而,现代芯片中往往存在各种障碍,如宏单元、IP块等,这些障碍使得Steiner最小树的构建更为困难。同时,考虑到X结构布线具有的良好线长优化能力以及麻雀搜索算法在求解NP... Steiner最小树是求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布线问题的最佳连接模型。然而,现代芯片中往往存在各种障碍,如宏单元、IP块等,这些障碍使得Steiner最小树的构建更为困难。同时,考虑到X结构布线具有的良好线长优化能力以及麻雀搜索算法在求解NP难问题上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麻雀搜索优化的X结构绕障Steiner最小树算法(DSSA_OAXSMT)。设计了基于边点对编码的麻雀表示方法与有效的适应度计算方法,以及一种基于离散化变异与交叉运算的麻雀种群更新机制,能够有效解决离散化的X结构绕障Steiner最小树问题。提出了一种预处理策略,避免了障碍信息的重复计算,提高了算法的运行效率。提出了一种混合初始化策略,通过结合贪心思想和轮盘赌思想提高初始种群的多样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绕行的调整策略以满足障碍约束。提出了一种混合精炼策略,其中包含基于公共边的局部精炼策略与基于交叉检测与处理的优化策略,能够进一步优化线长代价。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比于同类工作取得了更佳的线长优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iner最小树 X结构 绕障 离散麻雀搜索优化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耗并行MIMO空间复用检测器的VLSI结构
2
作者 李晓峰 冯大政 胡树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5-31,84,共8页
针对2×2天线配置的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近最大似然多输入多输出检测算法.此算法只对搜索树的第2层节点耗尽搜索,第1层应用区域判定法直接得到假设星座点和反假设点,不需要对每一层搜索树的部分欧几里得距离... 针对2×2天线配置的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近最大似然多输入多输出检测算法.此算法只对搜索树的第2层节点耗尽搜索,第1层应用区域判定法直接得到假设星座点和反假设点,不需要对每一层搜索树的部分欧几里得距离排序,降低了计算复杂度,而且适合并行处理.依据该算法设计了规则的、流水线型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可以配置并行检测核的数目,从而可灵活地控制吞吐率.在40nm的工艺下,约束工作电压为1.08V,设定时钟频率为156MHz,版图实现可以达到312Mbit/s的吞吐量和23mW的功耗,处理延迟仅为0.051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检测 多输入多输出空间复用 软输出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肤色及非肤色饱和度调整的加权处理方法及其VLSI实现
3
作者 陈孟儒 张宇弘 《机电工程》 CAS 2008年第10期71-73,76,共4页
饱和度增强的程度受制于其亮度,因而亮度可以作为饱和度自适应的因子。肤色若使用基于亮度的自适应色彩饱和度增强算法,则由于其饱和度增强效果过于明显而显得不自然。所以进一步识别肤色,需要对肤色采取另外的调整算法。为便于VLSI实现... 饱和度增强的程度受制于其亮度,因而亮度可以作为饱和度自适应的因子。肤色若使用基于亮度的自适应色彩饱和度增强算法,则由于其饱和度增强效果过于明显而显得不自然。所以进一步识别肤色,需要对肤色采取另外的调整算法。为便于VLSI实现,对基于亮度的自适应色彩饱和度增强算法及肤色调整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加以整合,并采取了权重插值的方法来减弱肤色及非肤色区域分别采用各自的算法进行调整所带来的图像不连续问题。实验证明,采用该算法能取得更好的视觉效果,并易于VLSI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度 自适应饱和度增强 肤色调整 图像传感处理器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数分布单元共载荷失效串联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估模型 被引量:6
4
作者 马小兵 谷若星 +1 位作者 秦晋 赵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8-612,共5页
针对单元故障前工作时间服从指数分布的共载荷失效系统,提出了虚拟载荷的概念,建立了基于独立性假设条件的载荷—强度干涉(load-strength interference,LSI)模型与系统可靠性综合模型的概率等价关系,导出了基于单元故障率信息或试验数... 针对单元故障前工作时间服从指数分布的共载荷失效系统,提出了虚拟载荷的概念,建立了基于独立性假设条件的载荷—强度干涉(load-strength interference,LSI)模型与系统可靠性综合模型的概率等价关系,导出了基于单元故障率信息或试验数据的指数分布单元共载荷失效串联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评估模型,具体给出2种常用截尾试验情形下系统可靠度与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的点估计及置信下限估计公式,并运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对所建立的共载荷失效模型进行了计算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可靠性 共载荷失效 载荷-强度干涉模型 综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服务供应链子网络间关系及其对集成商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宋娟娟 刘伟 高志军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45,65,共8页
为了解物流服务集成商(Logistics Service Integrator,LSI)通过物流服务供应链(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LSSC)获取资源的方法,根据获取资源类型的不同,将LSSC网络划分为社会关系网络、物流协作网络、物流创新网络、声誉网络、... 为了解物流服务集成商(Logistics Service Integrator,LSI)通过物流服务供应链(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LSSC)获取资源的方法,根据获取资源类型的不同,将LSSC网络划分为社会关系网络、物流协作网络、物流创新网络、声誉网络、市场网络等5种子网络,运用实证方法对子网络间关系及各子网络对LSI绩效的影响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物流创新网络和市场网络对LSI的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声誉网络对LSI的绩效产生负向影响,社会关系网络和物流协作网络对LSI绩效的影响会通过他们对其他子网络的影响进行传递.各子网络之间存在相互重叠和影响:社会关系网络会影响市场网络和物流创新网络,物流协作网络会影响市场网络、声誉网络和物流创新网络,物流创新网络会影响声誉网络,声誉网络会影响市场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物流服务供应链(LSSC) 物流服务集成商(lsi) 网络资源 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兆位电路用高纯水、气和化学试剂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7
6
作者 闻瑞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4-30,共7页
本文阐述了高纯水、高纯气和高纯化学试剂的质量对兆位电路的影响,研究了高纯水中颗粒、金属、非金属、细菌以及总有机炭对VLSI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半导体器件工艺中氯化氢、氨、氮及硅烷气体中氧、水、二氧化碳、总碳氢化物等杂质对VLSI... 本文阐述了高纯水、高纯气和高纯化学试剂的质量对兆位电路的影响,研究了高纯水中颗粒、金属、非金属、细菌以及总有机炭对VLSI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半导体器件工艺中氯化氢、氨、氮及硅烷气体中氧、水、二氧化碳、总碳氢化物等杂质对VLSI工艺的影响;研究了化学试剂中杂质对VLSI工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水 纯气 化学试剂 集成电路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用于HDTV解码器的基于ROM查找表的IDCT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
7
作者 杨宇红 张文军 胡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27,共4页
介绍了采用基于ROM查找表的全数字反离散余弦变换(IDCT)电路的算法原理及其并行架构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首先将二维IDCT转换为两个一维IDCT变换,根据蝶形算法进一步转换为矩阵的乘加运算.通过将连续输入的一个块的奇列或偶列的4个数... 介绍了采用基于ROM查找表的全数字反离散余弦变换(IDCT)电路的算法原理及其并行架构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首先将二维IDCT转换为两个一维IDCT变换,根据蝶形算法进一步转换为矩阵的乘加运算.通过将连续输入的一个块的奇列或偶列的4个数据进行数据位重排,即将4个数据中相同的位组合在一起,则可用一个ROM查找表实现不同位的乘加运算.避免了硬件上的乘法器开销,具有很高的实现效率并节省硬件资源面积,因此可用于HDTV的实时解码器中,有助于降低电路的功耗.该电路已用于已开发的MPEG-2 MP@HL高清解码芯片,采用0.18μmCMOS工艺成功进行了流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离散余弦变换 ROM查找袁 HDTV解码器 大规模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服务集成架构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
8
作者 廖涌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102-106,共5页
本文针对异构信息系统集成问题,结合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技术,提出了分层服务集成架构(LSI)。LSI系统考虑了从客户访问到数据获取,乃至安全认证的信息系统应用的各个层面;不同的层次解决不同的集成问题;将设计模式... 本文针对异构信息系统集成问题,结合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技术,提出了分层服务集成架构(LSI)。LSI系统考虑了从客户访问到数据获取,乃至安全认证的信息系统应用的各个层面;不同的层次解决不同的集成问题;将设计模式融入到集成架构中,使得集成各层之间达到松散耦合和良好的互操作性,并详细阐述了集成架构每一层次的支撑技术和设计、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服务集成架构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系统集成 集成架构 设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作流的大型医院集成系统 被引量:4
9
作者 常雷 杨少军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78-181,197,共5页
现有的大型医院软件系统,一般是通过使用socket、消息中间件或直接访问数据库等点对点方法来实现系统的集成,所以它们缺乏对医院复杂业务流程的支持,因而难以保证业务流程顺畅地执行。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作流的大型医院系统集成方案,... 现有的大型医院软件系统,一般是通过使用socket、消息中间件或直接访问数据库等点对点方法来实现系统的集成,所以它们缺乏对医院复杂业务流程的支持,因而难以保证业务流程顺畅地执行。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作流的大型医院系统集成方案,子系统通过Adapter,WebServices接口,JMS或其他技术接入工作流管理系统,从而解决了医院系统集成的种种困难和现存系统存在的问题。实践表明,该方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医院 工作流 企业应用集成 适配器 WEB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尾装置集成控制系统在SDA_1型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德萍 孟玉发 +5 位作者 廖忠文 韩笑 王平华 王永 冯坷欣 陆朝波 《铁道机车车辆》 2012年第5期38-41,共4页
介绍了列尾装置集成控制系统在SDA1型交流传动内燃机车上应用研究的必要性,方案设计、研究内容和实现的功能。
关键词 SDA1型 交流传动 内燃机车 集成控制系统 LCU EOT l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双入射角的反射型椭偏术自动测定单层膜厚度
11
作者 王润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87年第4期67-75,共9页
本文提出了应用双入射角的反射型椭偏术,可克服椭偏仪一般只能测定膜层厚度小于1周期值的缺点。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微机控制自动消光法椭偏仪上,能自动测定厚膜的膜厚和折射率。经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中使用,效果良好,且能提高测量精... 本文提出了应用双入射角的反射型椭偏术,可克服椭偏仪一般只能测定膜层厚度小于1周期值的缺点。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微机控制自动消光法椭偏仪上,能自动测定厚膜的膜厚和折射率。经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中使用,效果良好,且能提高测量精度和简化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厚膜 厚度 测量 大规模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