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水稻前茬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及其旋耕轨迹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智豪 吴明亮 +4 位作者 谢双鹏 罗海峰 黎鹏程 曾熠 蒋啸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82,共11页
在进行稻油轮作区域水稻收获后旋耕作业中的前茬运动、受力仿真分析时,由于缺乏可靠的离散元仿真参数难以准确计算土壤-水稻前茬运动规律和相互间受力。该研究采用EDEM软件对土壤-水稻前茬混合物内部各物质的物理与接触参数进行离散元... 在进行稻油轮作区域水稻收获后旋耕作业中的前茬运动、受力仿真分析时,由于缺乏可靠的离散元仿真参数难以准确计算土壤-水稻前茬运动规律和相互间受力。该研究采用EDEM软件对土壤-水稻前茬混合物内部各物质的物理与接触参数进行离散元仿真标定。首先测定了土壤-水稻前茬混合物内各物质物理与相互间接触参数,以堆积角作为评价指标,利用仿真试验进行了显著因素筛选、最优水平取值范围确定及二阶回归模型下最佳参数寻优,对参数进行了标定,得到土壤-水稻前茬混合物模型极显著参数的最优组合为土壤-土壤恢复系数0.407、土壤-土壤动摩擦系数0.123、土壤-水稻前茬静摩擦系数0.596、土壤表面能1.860 J,此时与试验堆积角误差为0.58%。并进行了土壤-水稻前茬间的直剪试验与仿真,得到了稳定后不同垂直应力下试验与仿真的直剪切应力误差分别为:5.4%(50 kPa),4.1%(100 kPa),3.1%(150 kPa)。最后在最优参数组合下,开展了基于MBD-DEM的旋耕土壤-水稻前茬轨迹分析试验,前茬跟随旋耕刀及直接被掩埋两种埋覆场景下仿真与土槽试验轨迹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84,验证了仿真模型标定参数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可为水稻前茬旋耕轨迹调控过程的离散元仿真分析提供可靠的接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直剪试验 堆积角 水稻前茬 接触参数 旋耕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冲击剪切力学行为的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袁伟 李建春 李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5-1685,共11页
为探究动态剪切荷载作用下岩石的力学特性,采用冲击直剪方法,对立方体花岗岩试样进行了不同正应力和冲击速度条件下的动态剪切试验。分析了花岗岩的冲击剪切变形演化过程,讨论了正应力和冲击速度对花岗岩剪切变形和破坏模式的影响。然后... 为探究动态剪切荷载作用下岩石的力学特性,采用冲击直剪方法,对立方体花岗岩试样进行了不同正应力和冲击速度条件下的动态剪切试验。分析了花岗岩的冲击剪切变形演化过程,讨论了正应力和冲击速度对花岗岩剪切变形和破坏模式的影响。然后,采用颗粒流程序模拟了花岗岩的冲击直剪试验,从细观角度探讨了花岗岩剪切变形破坏的演化机制。结果表明,冲击剪切荷载作用下,试样剪切变形过程中正应力持续变化,剪应力峰值对应的正应力可达到初始值的数倍。得到了回弹型和断裂型两类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随着初始正应力的增大,峰值剪应力增大,峰值剪切位移和最大剪切位移减小;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大,峰值剪应力和最大剪切位移均增大。花岗岩的断裂包含主断裂面和多条翼裂纹,随正应力和冲击速度的增大,花岗岩的轮廓由起伏变得平直,断裂面由粗糙变得平坦,这与断裂后的摩擦滑移有关。花岗岩试样的起裂源于内部,并沿剪切方向扩展至试样边界,起裂方向与剪切面的夹角与接触力集中区的倾角一致。该研究可为岩石的动态剪切力学参数测试提供新的方法参考,也有助于揭示岩石冲击剪切断裂的动力诱灾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剪切 花岗岩 冲击直剪试验 颗粒流 剪切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流变特性的室内试验与改进的西原模型 被引量:33
3
作者 赵明华 肖燕 陈昌富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1,70,共5页
详尽描述了软土流变特性的室内直剪实验方法,探讨了实验中需特别注意的加载方法、试样保存以及试验数据读取等一些重要问题.通过对现有流变模型的分析及结合室内直剪蠕变试验结果,用非线性牛顿体替代线性牛顿体,从而对西原正夫模型进行... 详尽描述了软土流变特性的室内直剪实验方法,探讨了实验中需特别注意的加载方法、试样保存以及试验数据读取等一些重要问题.通过对现有流变模型的分析及结合室内直剪蠕变试验结果,用非线性牛顿体替代线性牛顿体,从而对西原正夫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导出了改进后模型的本构方程.最后,采用本文改进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非线性分析,获得了相应的实验拟合曲线及模型的参数值,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 蠕变 室内试验 模型改进 软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性剪切带糜棱岩中不对称旋转碎斑系剪切指向模拟实验研究现状及其问题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虹 胡健民 武国利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9-455,共17页
韧性剪切带是大陆变形过程中形成于地壳深层次的重要构造变形形迹,是重建构造变形温压环境、变形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剪切变形方向的确定是韧性剪切带研究的基础环节之一。尽管指示韧性剪切带剪切方向的标志很多,但... 韧性剪切带是大陆变形过程中形成于地壳深层次的重要构造变形形迹,是重建构造变形温压环境、变形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剪切变形方向的确定是韧性剪切带研究的基础环节之一。尽管指示韧性剪切带剪切方向的标志很多,但是由于韧性剪切带变形过程的复杂性,实际工作中往往很难准确地限定剪切方向,甚至常常会发现同一条韧性剪切带中发育指向相反的剪切标志。在变形岩石中,不对称旋转碎斑系被认为是判断韧性剪切带剪切方向的可靠标志。根据有拖尾的旋转碎斑系判断剪切指向要比"云母鱼"、"多米诺"等组构可靠得多。总结前人的理论和模拟试验成果,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碎斑系的演化是其形态、轴率、初始方位、基质及其界面性质、运动学涡度、剪应变强度、剪切带宽度/碎斑短轴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深刻认识不对称旋转碎斑系在韧性剪切带形成过程中的发育过程、限制条件、影响因素,将有助于准确地运用它们来判断韧性剪切变形的构造指向,以便进一步研究与该韧性剪切变形相关的大陆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糜棱岩 不对称旋转碎斑系 模拟实验 剪切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排配筋低矮剪力墙抗震试验及承载力模型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建伟 曹万林 +1 位作者 吴定燕 董宏英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9-186,共8页
以研制抗震性能较好且经济适用的新型多层住宅结构为目标,提出了单排配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为了研究其不同边缘构造的单排配筋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同时与传统的砌体结构抗震性能比较,进行了3个不同边缘构造的单排配筋混凝土剪力墙和1个页... 以研制抗震性能较好且经济适用的新型多层住宅结构为目标,提出了单排配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为了研究其不同边缘构造的单排配筋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同时与传统的砌体结构抗震性能比较,进行了3个不同边缘构造的单排配筋混凝土剪力墙和1个页岩砖砌体剪力墙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4个试件的剪跨比均为1.0.在试验基础上,分析了各剪力墙的承载力、延性、刚度、滞回特征、耗能能力和破坏特征,建立了其简化的承载力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单排配筋混凝土低矮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明显优于页岩砖砌体剪力墙,可以满足多层住宅结构抗震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单排配筋 混凝土低矮剪力墙 砖砌体 抗震试验 承载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剪切作用下砒砂岩土壤力学性能试验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晓丽 翟涛 张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54-159,共6页
为分析砒砂岩土壤的力学性能,该文根据砒砂岩土壤的粒径分布特点,对比分析3种不同粒径(≥0.5~1 mm、≥0.25~0.5 mm、〈0.25 mm),4种不同含水率(5%、8%、11%、14%)土壤试样在法向压力50~300 k Pa作用下反复直剪的力学性能,得出以下... 为分析砒砂岩土壤的力学性能,该文根据砒砂岩土壤的粒径分布特点,对比分析3种不同粒径(≥0.5~1 mm、≥0.25~0.5 mm、〈0.25 mm),4种不同含水率(5%、8%、11%、14%)土壤试样在法向压力50~300 k Pa作用下反复直剪的力学性能,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粒径的砒砂岩在第1次剪切中剪应力出现峰值,第2、3、4次的剪应力与剪切位移关系曲线呈微硬化型。粒径范围为≥0.25~0.5 mm的砒砂岩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均最低;2)砒砂岩随含水率增加,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均有所降低。粒径范围为≥0.5~1 mm的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受含水率影响最显著;3)进一步拟合得到了砒砂岩法向位移和剪切位移的函数关系,可以较好地反应砒砂岩剪切过程的剪胀规律。该研究为砒砂岩区水土流失及边坡稳定问题的防治提供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含水率 试验 砒砂岩 反复直剪 峰值强度 残余强度 剪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密度对快、慢横波速度影响的物理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魏建新 狄帮让 +1 位作者 王玲玲 丁拼搏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5-253,共9页
在裂隙储层中,横波速度是对裂隙密度最敏感的参数。在实验室通过在均匀介质中嵌入圆形薄片弱弹性材料,构建了与Hudson裂隙理论假设相符的裂隙模型。分别用3种谐振频率(0.50,0.25,0.10MHz)的超声波测试观测了平行和垂直裂隙模型方向传播... 在裂隙储层中,横波速度是对裂隙密度最敏感的参数。在实验室通过在均匀介质中嵌入圆形薄片弱弹性材料,构建了与Hudson裂隙理论假设相符的裂隙模型。分别用3种谐振频率(0.50,0.25,0.10MHz)的超声波测试观测了平行和垂直裂隙模型方向传播的快、慢横波波形特征和速度,并用实测的模型基质速度和裂隙参数计算了裂隙模型的理论速度值。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对比表明,随着裂隙密度的增加快、慢横波速度的下降趋势基本一致;随着测试频率的降低出现明显的速度频散现象,实测值由高于理论值向低于理论值方向变化。快横波速度在0.10MHz频率时测试值与理论值几乎一致;慢横波速度则在0.25MHz时测试值与理论值偏差最小。在实测值中,横波偏振垂直裂隙时与传播方向垂直裂隙时的慢横波速度有达2%的差异。分析认为这与波长与裂隙尺寸之比有关,比值接近1时,偏振因素影响大,慢横波波至前会出现干扰波;比值大于1时,传播方向的散射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型实验 裂隙密度 横波速度 偏振方向 速度频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粗糙度下锚固节理破坏机理宏细观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永政 王刚 +3 位作者 马明 赵志鹏 赵云鹏 孙昭晖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373-3383,共11页
为了研究不同粗糙度下锚固节理岩体的破坏特征和锚固机理,利用二维颗粒流程序PFC2D生成6种不同粗糙度的锚固节理面,并对这6种粗糙度的锚固节理模型在5种法向荷载下进行剪切实验,探讨JRC值和颗粒摩擦因数对锚固节理抗剪强度的影响。并从... 为了研究不同粗糙度下锚固节理岩体的破坏特征和锚固机理,利用二维颗粒流程序PFC2D生成6种不同粗糙度的锚固节理面,并对这6种粗糙度的锚固节理模型在5种法向荷载下进行剪切实验,探讨JRC值和颗粒摩擦因数对锚固节理抗剪强度的影响。并从宏细观角度分析不同节理粗糙度的形貌破坏和裂纹扩展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当剪切试验中节理面的微凸体没有发生太大的破坏时,锚固体系的峰值剪切强度随粗糙度的增加而不断变大,但是当微凸体剪断破坏后峰值抗剪强度会有小幅的衰减,同时随着节理面摩擦因数的增加,锚固体系的峰值剪切强度也相应变大,并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细观裂纹开始主要在节理面的微凸体处产生,随后在锚杆周围快速大量产生,并且逐步扩展到模型的内部,产生的裂纹以张拉裂纹为主;锚固节理上的颗粒间接触力的数量和方位角的分布区域随剪切过程的进行逐渐衰减,并且接触方位角逐渐向剪切荷载施加的方向发生偏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度 离散元 剪切实验 接触力 细观裂纹 接触方位角 颗粒旋转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泛区粉砂土静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赵丽敏 袁玉卿 +1 位作者 李伟 郭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54-258,共5页
以河南开封地区粉砂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静力特性,进行了固结试验、液塑限试验和直接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粉砂土的压缩系数为0.3 MPa-1,属中等压缩性土。粉砂土液限为15.3%,塑限为10.1%,塑性指数为5.2,属于含砂低液限粉土。粉砂土... 以河南开封地区粉砂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静力特性,进行了固结试验、液塑限试验和直接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粉砂土的压缩系数为0.3 MPa-1,属中等压缩性土。粉砂土液限为15.3%,塑限为10.1%,塑性指数为5.2,属于含砂低液限粉土。粉砂土的内摩擦角为35.3°,黏聚力为7.5 kPa。并选取沙漠地区风积沙,及豫东平原区和南京地区广泛分布的黏性土为代表,与研究中黄泛区粉砂土的静力特性做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砂土 固结试验 液塑限试验 直剪试验 黄泛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粒径碎石桩在饱和超软土地基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福海 王保田 +1 位作者 王炳奇 钟金良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0-434,共5页
对广东省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中不排水抗剪强度7~15kPa的淤泥土地基进行了碎石桩现场试验,得出了采用大粒径碎石桩加固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20kPa软土地基的合理施工控制参数:碎石填料主要粒径为5~15cm;充盈系数为1,4~1.6;密实... 对广东省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中不排水抗剪强度7~15kPa的淤泥土地基进行了碎石桩现场试验,得出了采用大粒径碎石桩加固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20kPa软土地基的合理施工控制参数:碎石填料主要粒径为5~15cm;充盈系数为1,4~1.6;密实电流大于50A:留振时间为5~15s.现场桩径检测、动力触探试验和复合地基大型直剪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大粒径碎石桩加固超软土地基是可行的,大粒径碎石桩对增强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和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十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粒径碎石桩 超软土地基 复合地基 直剪试验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向铺层拉挤FRP薄壁梁成型工艺及弯曲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江克斌 陈立 赵启林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46,共5页
采用适当的铺层设计和在模具口加装自主设计的导向装置,并改进拉挤工艺的进丝方法,然后通过拉挤工艺完全采用±45°纤维缝编毡作为型材腹板的预浸料生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薄壁梁,从而使FRP薄壁梁腹板为全±45°铺... 采用适当的铺层设计和在模具口加装自主设计的导向装置,并改进拉挤工艺的进丝方法,然后通过拉挤工艺完全采用±45°纤维缝编毡作为型材腹板的预浸料生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薄壁梁,从而使FRP薄壁梁腹板为全±45°铺层结构。随后进行了4种不同铺层结构的FRP梁的对比弯曲试验。结果表明,与全0°铺层的FRP薄壁梁相比,腹板采用±45°铺层的梁的极限承载力提高明显;随着±45°铺层的增加和0°铺层的减少,梁的弯曲弹性模量则有所下降;腹板剪切强度提高之后,腹板剪切破坏不再是FRP薄壁梁的主要破坏形式,局部强度破坏将成为制约梁整体承载力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向铺层 拉挤 薄壁梁 剪切强度 弯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程对强风化灰岩抗剪强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向东 侯克鹏 杨志全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05-1611,共7页
高程对强风化灰岩抗剪强度具有显著影响。以北衙金矿露天采场边坡的强风化灰岩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原位直剪试验、数值分析和理论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强风化灰岩黏聚力c、内摩擦角φ与高程H间的预测计算模型,分析得到它们与高程间分别呈... 高程对强风化灰岩抗剪强度具有显著影响。以北衙金矿露天采场边坡的强风化灰岩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原位直剪试验、数值分析和理论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强风化灰岩黏聚力c、内摩擦角φ与高程H间的预测计算模型,分析得到它们与高程间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的变化规律,并设计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由预测模型计算得到的强风化灰岩黏聚力c、内摩擦角φ的理论值与实际测量值相差不大,差率均小于10%,因此,可用来预测其他与北衙金矿露天采场边坡地质条件类似的矿山或工程在不同高程的强风化灰岩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高程 强风化灰岩 抗剪强度参数 现场原位直剪试验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堆浸场地复合土壤固化剂正交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飞 张仕彬 +1 位作者 谢蕴忠 王俊峰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7-894,共8页
为解决离子型稀土堆浸场地边坡土壤稳定问题,研发新型环保土壤固化剂,对减少离子型稀土堆浸场地水土流失,稳定矿山边坡具有重要意义。采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方法,设计了9组不同质量配比的复合土壤固化剂实验方案,并进行室内直剪实验... 为解决离子型稀土堆浸场地边坡土壤稳定问题,研发新型环保土壤固化剂,对减少离子型稀土堆浸场地水土流失,稳定矿山边坡具有重要意义。采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方法,设计了9组不同质量配比的复合土壤固化剂实验方案,并进行室内直剪实验测试加固土的抗剪强度,对直剪实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土壤固化剂中硅酸盐水泥对提高固化土的黏聚力贡献最大,其次为水性聚氨酯和膨润土;膨润土在改善固化土内摩擦角方面优于硅酸盐水泥和水性聚氨酯。综合分析结果,对于离子型稀土堆浸场地,复合土壤固化剂以膨润土∶碳酸氢钠∶水性聚氨酯∶硅酸盐水泥∶水=10∶1∶10∶20∶100的质量配比可以达到良好的固化效果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尾矿 复合土壤固化剂 正交实验 直剪实验 固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型直剪试验的高炉矿渣粉煤灰混合料力学特性研究
14
作者 刘香 吴成龙 +2 位作者 许有俊 孙国栋 陈彬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6-112,共7页
依托包钢新体系2 250mm热轧车间的地基处理工程对混合料的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借助大型直剪仪对不同围压和含水率的混合料进行直剪试验,分析了混合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抗剪强度、力学参数以及从混合料剪切"翻滚-跳跃"现象的角度对... 依托包钢新体系2 250mm热轧车间的地基处理工程对混合料的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借助大型直剪仪对不同围压和含水率的混合料进行直剪试验,分析了混合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抗剪强度、力学参数以及从混合料剪切"翻滚-跳跃"现象的角度对相应的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上下波动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含水率与粘结力和内摩擦角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当含水率相同时,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峰值逐渐增大;相同法向应力作用下,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混合料的抗剪强度逐渐降低;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粘结力和内摩擦角逐渐降低,并且含水率的变化对粘结力的影响程度较内摩擦角大;当剪切位移处于试样长度的1/60~1/10时,剪切"翻滚-跳跃"现象最为明显,相应的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所出现的上下波动幅度也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矿渣 粉煤灰 大型直剪试验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质土直接剪切变形过程中的组构特征
15
作者 张军 高大钊 陈剑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00-504,共5页
采用直接剪切试验中的剪切带土样 ,利用电子探针进行定向表面的微观扫描 ,研究了粉质土在剪切变形过程中的组构特征。发展和完善了土的微观结构的实验方法 ,编制了实用的土颗粒图象处理软件和组构量概率统计程序 ,建立了各定向组构量的... 采用直接剪切试验中的剪切带土样 ,利用电子探针进行定向表面的微观扫描 ,研究了粉质土在剪切变形过程中的组构特征。发展和完善了土的微观结构的实验方法 ,编制了实用的土颗粒图象处理软件和组构量概率统计程序 ,建立了各定向组构量的概率模型 ,提出角度组构量应该用二阶张量或四阶张量描述 ,给出了剪切变形过程中各组构量的统计分布变化的一般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质土 电子探针 直接剪切变形 组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植被混凝土基材力学与植生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钊 王晓梅 周云艳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5-233,共9页
为探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与麦秸秆纤维对植被混凝土基材力学与植生性能的影响,通过直剪试验、植生试验研究了改性后植被混凝土基材(简称改性基材)的抗剪性能与黑麦草生长性能。结果表明:(1)改性基材的剪切强度随CMC掺量的增加呈先增... 为探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与麦秸秆纤维对植被混凝土基材力学与植生性能的影响,通过直剪试验、植生试验研究了改性后植被混凝土基材(简称改性基材)的抗剪性能与黑麦草生长性能。结果表明:(1)改性基材的剪切强度随CMC掺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0.5%CMC掺量时基材的剪切强度出现峰值,而随纤维掺量的增加改性基材剪切强度呈近似线性增长的趋势,无明显峰值出现,说明添加纤维与CMC均能提升改性基材的延性;(2)改性基材的黏聚力随CMC掺量的增加呈近似线性增长的变化趋势,随纤维掺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当纤维掺量为1.0%左右时改性基材的黏聚力出现峰值;改性基材的内摩擦角随纤维掺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纤维掺量为1.0%左右时改性基材的内摩擦角出现峰值,而随CMC掺量的增加改性基材的内摩擦角呈减少的趋势;(3)添加适量的纤维与CMC对黑麦草的萌发与生长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当CMC掺量超过0.5%后,对黑麦草的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植被护坡基材的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植被混凝土基材 羧甲基纤维素纳(CMC) 麦秸秆纤维 直剪试验 植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岩体抗剪强度产状效应的数值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海斌 蒋中明 伍东卫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61-66,共6页
层状岩体力学特性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特点,其强度和变形参数不但与作用力和岩体结构面之间的夹角有关,同时还与岩体结构面的走向密切相关。为研究岩体结构面产状对层状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的取值影响,首先对某工程现场直剪试验进行模型... 层状岩体力学特性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特点,其强度和变形参数不但与作用力和岩体结构面之间的夹角有关,同时还与岩体结构面的走向密切相关。为研究岩体结构面产状对层状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的取值影响,首先对某工程现场直剪试验进行模型辨识研究,然后采用数值试验方法对层状岩体抗剪断试验进行拓展性数值研究,进而对岩体的抗剪断强度各向异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层状岩体抗剪断强度特性与结构面产状之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层状岩体的抗剪强度参数呈现明显的非正交各向异性特点;随着结构面倾角的增大,抗剪断强度参数与结构面产状之间关系可采用空间椭圆面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岩体 抗剪强度 现场直剪试验 数值试验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节段桥梁钢榫键接缝剪切性能及工法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邹宇 端木祥永 +1 位作者 宋冰泉 徐栋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2-71,共10页
接缝是预制节段桥梁的薄弱部位,为改善接缝力学性能、简化施工,针对预制节段桥梁设计一种钢榫键接缝。为研究钢榫键接缝剪切性能,设计6个“Z”形试件开展直剪试验。试验将剪力键类型(混凝土齿键、钢榫键)、接缝类型(干接缝、胶接缝)作... 接缝是预制节段桥梁的薄弱部位,为改善接缝力学性能、简化施工,针对预制节段桥梁设计一种钢榫键接缝。为研究钢榫键接缝剪切性能,设计6个“Z”形试件开展直剪试验。试验将剪力键类型(混凝土齿键、钢榫键)、接缝类型(干接缝、胶接缝)作为试验参数,对两种剪力键在直接剪切力作用下的裂缝发展、破坏模式、剪切位移、极限承载力、残余承载力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钢榫键接缝的刚度和承载力明显高于混凝土齿键接缝,且试件开裂瞬间钢榫键接缝预压应力幅小,水平预压力体系相对更稳定。混凝土齿键、钢榫键胶接缝均出现直剪破坏,但钢榫键胶接缝直剪破坏后受力类似其干接缝,残余荷载与极限荷载比值大。基于节段梁传统施工方法,介绍钢榫键接缝利用短线法、长线法和模块化法施工的方法,并结合2片节段T梁工法试验验证了钢榫键接缝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榫键 直剪试验 剪力键 施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节段桥梁钢榫键接缝直剪力学性能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邹宇 柳惠芬 +3 位作者 徐栋 宋冰泉 谢正元 孙承林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2-222,共11页
设计8组“Z”型接缝试件,以榫键数量、几何形状、尺寸和接缝类型为试验参数,对钢榫键接缝的力学性能开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方形榫键试件开裂后承载能力较圆形榫键试件更稳定;单键(干、胶),双键(干、胶)接缝相比平面(干、胶)接缝... 设计8组“Z”型接缝试件,以榫键数量、几何形状、尺寸和接缝类型为试验参数,对钢榫键接缝的力学性能开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方形榫键试件开裂后承载能力较圆形榫键试件更稳定;单键(干、胶),双键(干、胶)接缝相比平面(干、胶)接缝承载能力分别提高3.81倍、43.02%,6.06倍、41.58%;单、双键胶接缝相比其干接缝剪切强度分别提高151.39%、69.68%,但胶接缝出现更明显的脆性破坏;混凝土开裂强度和榫键剪切强度决定了干接缝不同的破坏模式,而胶接缝均出现直剪破坏;胶接缝直剪破坏后接缝剪切抗力由钢榫键和界面摩擦提供,其力学性能类似其干接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预制节段桥梁 钢榫键 接缝 直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幂函数的边坡岩体泥质夹层长期强度直剪蠕变试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晓飞 孙金山 +2 位作者 刘贵应 李正川 易兵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1,共6页
岩体泥质软弱结构面的蠕变变形是影响边坡和地下工程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确定其长期强度对岩体工程的长期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边坡岩体中的泥质夹层,采用直剪蠕变仪对其进行直剪蠕变试验,借助幂函数对泥质夹层剪切蠕变变形随时... 岩体泥质软弱结构面的蠕变变形是影响边坡和地下工程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确定其长期强度对岩体工程的长期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边坡岩体中的泥质夹层,采用直剪蠕变仪对其进行直剪蠕变试验,借助幂函数对泥质夹层剪切蠕变变形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拟合,提出了通过幂级次获取边坡岩体泥质夹层长期强度的方法,并与传统等时曲线法获取的长期强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边坡岩体泥质夹层的长期强度显著低于其快剪强度,且约为抗剪强度的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岩体 泥质夹层 幂函数 长期强度 直剪蠕变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