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aling up Kernel Grower Clustering Method for Large Data Sets via Core-sets 被引量:2
1
作者 CHANG Liang DENG Xiao-Ming +1 位作者 ZHENG Sui-Wu WANG Yong-Qing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6-382,共7页
核栽培者是聚类最近 Camastra 和 Verri 建议的方法的一个新奇的核。它证明为各种各样的数据的好性能关于流行聚类的算法有利地设定并且比较。然而,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在处理大数据集合的弱可伸缩能力,它极大地限制它的应用程序。在这... 核栽培者是聚类最近 Camastra 和 Verri 建议的方法的一个新奇的核。它证明为各种各样的数据的好性能关于流行聚类的算法有利地设定并且比较。然而,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在处理大数据集合的弱可伸缩能力,它极大地限制它的应用程序。在这份报纸,我们用核心集合建议一个可伸缩起来的核栽培者方法,它是比为聚类的大数据的原来的方法显著地快的。同时,它能处理很大的数据集合。象合成数据集合一样的基准数据集合的数字实验显示出建议方法的效率。方法也被用于真实图象分割说明它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数据集 图象分割 模式识别 磁心配置 核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ustering method based on data division and parti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卢志茂 刘晨 +2 位作者 S.Massinanke 张春祥 王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213-222,共10页
Many classical clustering algorithms do good jobs on their prerequisite but do not scale well when being applied to deal with very large data sets(VLDS).In this work,a novel division and partition clustering method(DP... Many classical clustering algorithms do good jobs on their prerequisite but do not scale well when being applied to deal with very large data sets(VLDS).In this work,a novel division and partition clustering method(DP) wa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DP cut the source data set into data blocks,and extracted the eigenvector for each data block to form the local feature set.The local feature set was used in the second round of the characteristics polymerization process for the source data to find the global eigenvector.Ultimately according to the global eigenvector,the data set was assigned by criterion of minimum distanc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more robust than the conventional clusterings.Characteristics of not sensitive to data dimensions,distribution and number of nature clustering make it have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clustering V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USTERING DIVISION PARTITION very large data sets (VL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ugh Set的空间数据分类方法 被引量:25
3
作者 石云 263.net +1 位作者 孙玉芳 左春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73-678,共6页
近来 ,数据采掘的研究已从关系型和事务型数据库扩展到空间数据库 .空间数据采掘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领域 ,其中空间数据分类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 .该文分析和比较了现有的几个空间数据分类方法的利和弊 ,提出利用 Rough Set的三阶段... 近来 ,数据采掘的研究已从关系型和事务型数据库扩展到空间数据库 .空间数据采掘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领域 ,其中空间数据分类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 .该文分析和比较了现有的几个空间数据分类方法的利和弊 ,提出利用 Rough Set的三阶段空间分类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UGHset 分类 数据采掘 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学知识驱动的空间语义理解能力评测数据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詹卫东 孙春晖 肖力铭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1,共15页
近20年来,深度学习技术显著提升了机器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使之在诸多任务上接近甚至超过人类水平。机器学习的对象不再是直接来自人类语言学研究成果(知识),而是人类语言材料(数据)。在靠数据和算力驱动的大语言模型几近建成巴别塔的当... 近20年来,深度学习技术显著提升了机器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使之在诸多任务上接近甚至超过人类水平。机器学习的对象不再是直接来自人类语言学研究成果(知识),而是人类语言材料(数据)。在靠数据和算力驱动的大语言模型几近建成巴别塔的当下,语言学家通过深挖语言现象总结的语言学知识价值何在?本文提出从知识到数据的研究思路,设计了空间语义理解的6项任务:空间信息正误判别、异常空间信息识别、缺失参照成分补回、空间语义角色标注、空间表达异形同义判别、空间方位关系推理,以构建中文空间语义理解能力评测数据集为例,介绍从SpaCE2021到SpaCE2024数据集的设计思想、数据集制作概况以及机器在空间语义理解任务上的表现。总的来看,参加SpaCE赛事的大语言模型,在依赖表面分布特征(形式线索)的任务上容易获得好成绩,在依赖深层语义理解(认知能力)的任务上容易表现不好。因此,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使得语言学知识在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被动边缘化的当下,语言学知识的价值需要拓展,即用于指导小而精的高品质语言数据,以提升机器学习的效果和效率。为了计算应用的目的,语法研究应该在观察充分、描写充分、解释充分之上,追求更具挑战性的目标——生成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语言模型 语言学知识 空间语义理解 数据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大型邮轮船型特征及船型参数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姚丹丽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3-176,共4页
以确定大型邮轮的最优船型参数,提升邮轮的航行性能为目标,提出基于数据挖掘的大型邮轮船型特征及船型参数分析方法。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聚类大型邮轮船型数据,挖掘大型邮轮船型特征。基于粗糙集理论,对大型邮轮船型特征挖掘结果约... 以确定大型邮轮的最优船型参数,提升邮轮的航行性能为目标,提出基于数据挖掘的大型邮轮船型特征及船型参数分析方法。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聚类大型邮轮船型数据,挖掘大型邮轮船型特征。基于粗糙集理论,对大型邮轮船型特征挖掘结果约简处理,约简后船型特征对应的参数,作为船型性能优化的船型参数。利用自由变形方法,构建大型邮轮船型变换模型。依据船型参数变化,调整模型控制体的控制顶点,变化大型邮轮形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拟合船型变换模型中的船型参数,确定大型邮轮的最佳船型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精准挖掘大型邮轮船型特征,确定最佳船型参数。最佳船型参数下的邮轮阻力下降了1.48%,提升了大型邮轮的航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大型邮轮 船型特征 粗糙集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M样本约简算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6
6
作者 张代俐 汪廷华 朱兴淋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9-70,共12页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是基于统计学习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发展起来的一种有监督的机器学习算法,它有效克服了局部最小和维数灾难等问题,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并被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领域。但SVM的学...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是基于统计学习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发展起来的一种有监督的机器学习算法,它有效克服了局部最小和维数灾难等问题,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并被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领域。但SVM的学习效率随着训练样本数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对于大规模训练集,采用标准优化方法的传统SVM面临着内存需求过大、执行速度慢,有时甚至无法执行的问题。为了缓解SVM在大规模训练集上存储需求高、训练时间长等问题,学者们提出了SVM样本约简算法。文中首先介绍了SVM理论基础,然后从基于聚类、几何分析、主动学习、增量学习和随机抽样5个方面系统综述了SVM样本约简算法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各种SVM样本约简算法的优缺点,最后总结全文并展望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大规模数据集 样本约简 机器学习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工作面CH_(4)大样本数据感知关键技术及监测模式研究
7
作者 贺耀宜 代左朋 +4 位作者 杨耀 屈世甲 张清 孙旭峰 张涛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25,91,共10页
全面感知和实时互联是智能化煤矿最基本的功能要素。现阶段采煤工作面整体环境感知能力不足,感知设备设置监测点数量有限,末端无线网络不够健全,缺乏高精度位置服务,导致矿井与采煤工作面全面感知所需数据样本量偏少,信息透明度不够,隐... 全面感知和实时互联是智能化煤矿最基本的功能要素。现阶段采煤工作面整体环境感知能力不足,感知设备设置监测点数量有限,末端无线网络不够健全,缺乏高精度位置服务,导致矿井与采煤工作面全面感知所需数据样本量偏少,信息透明度不够,隐患识别和安全预警准确性偏低。针对该问题,以采煤工作面为应用场景,以CH_(4)为监测对象,研究煤矿工作环境参数大样本数据感知关键技术及监测模式。通过研究无线低功耗CH_(4)传感与自标校技术,实现在采煤工作面布置大量CH_(4)传感器进行全面感知,解决长时间免标校维护的技术难题;通过研究传感设备对象编码与定位技术,解决大量传感设备的身份和位置识别难题;通过研究适用于矿井线性空间的高速无线数据传输技术,以及无线骨干网链路节点的路由自发现、网络故障自主发现、故障节点及时隔离和自恢复技术,解决采煤工作面布设大量CH_(4)传感器及工作面移动带来的数据实时传输与维护问题;通过研究基于边缘计算的大样本数据连续监测模式,针对采集的大量CH_(4)传感数据,利用空间数字云图技术,实现整个采煤工作面CH_(4)面域连续监测和全面感知及作业现场数据分级处理。采煤工作面CH_(4)大样本数据感知关键技术及监测模式为其他矿井环境参数的全面感知研究提供了基础技术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矿山 采煤工作面 安全监控 CH_(4)监测 大样本数据感知 全面感知 实时互联 空间数字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文本分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93
8
作者 苏金树 张博锋 徐昕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848-1859,共12页
文本自动分类是信息检索与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核心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快速的发展.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文本分类技术所面临的互联网内容信息处理等复杂应用的挑战,从模型、算法和评测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评论.... 文本自动分类是信息检索与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核心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快速的发展.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文本分类技术所面临的互联网内容信息处理等复杂应用的挑战,从模型、算法和评测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评论.认为非线性、数据集偏斜、标注瓶颈、多层分类、算法的扩展性及Web页分类等问题是目前文本分类研究的关键问题,并讨论了这些问题可能采取的方法.最后对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文本分类 机器学习 降维 核方法 未标注集 偏斜数据集 分级分类 大规模文本分类 Web页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维随机矩阵描述下的量测大数据建模与异常数据检测方法 被引量:36
9
作者 魏大千 王波 +2 位作者 刘涤尘 罗金号 冀星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59-66,共8页
随着互联电网运行方式的愈加复杂多变以及广域量测系统部署的越来越完善,以广域测量系统(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量测大数据为基础的实时稳定分析成为必然要求。与此同时,如何对全网多节点毫秒级海量WAMS大数据进行时空同... 随着互联电网运行方式的愈加复杂多变以及广域量测系统部署的越来越完善,以广域测量系统(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量测大数据为基础的实时稳定分析成为必然要求。与此同时,如何对全网多节点毫秒级海量WAMS大数据进行时空同步处理和异常数据检测,成为阻碍其发挥更大作用的关键问题。因此,该文提出基于高维随机矩阵描述的WAMS量测大数据建模与分析方法。首先在对WAMS量测数据时空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高维随机矩阵理论,进行了WAMS量测大数据的高维随机矩阵模型构建,然后推导了其异常数据检测理论和方法,最后在仿真算例上模拟实测量测数据,通过对比不同异常时刻量测数据的Trace检测和谱分布,验证了该量测大数据的建模方法的有效性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测大数据 高维随机矩阵 时空同步建模 异常数据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可视化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56
10
作者 任永功 于戈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92-96,共5页
可视化技术对于分析和探究大规模的多维数据集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数据可视化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然后分类、对比分析了已存在的可视化技术,最后对数据可视化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数据可视化 多维数据集 大规模 可视化技术 方向 对数 未来发展 概念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理论的配电网空间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1
11
作者 杨薛明 苑津莎 +1 位作者 王剑锋 高鑫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0-36,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配电网空间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了基于云模型的知识表示,将定性概念所具有的模糊性、随机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定性和定量相互间的映射,克服了传统模糊理论的不彻底性。该文将云理论、面向对象的归纳方法以及...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配电网空间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了基于云模型的知识表示,将定性概念所具有的模糊性、随机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定性和定量相互间的映射,克服了传统模糊理论的不彻底性。该文将云理论、面向对象的归纳方法以及粗糙集相结合,进行土地使用决策中空间属性信息定量定性转换、空间数据的离散化、决策规则的挖掘,克服了传统基于模糊集的空间负荷预测模型中模糊集参数及模糊系统规则选择的主观性,同时也利用云理论与粗糙集理论相互间的互补性,增强了知识发现的能力。运用基于云理论的不确定性推理计算小区对各用地类型适应性的评分,使推理结果更加合理而且贴近实际。给出了基于该模型的小区改造判据,改进了计及小区改造及经济性的用地分配的多目标规划模型,计算小区负荷。最后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负荷预测 云理论 粗糙集 数据挖掘 面向属性的归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数据挖掘的配电网小区空间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程其云 张晓星 +2 位作者 周湶 雷绍兰 孙才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8-102,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配电网空间负荷预测方法,采用粗糙集(RS)数据挖掘方法对可能影响小区用地决策的相关属性进行约简,去除冗余属性,克服了以往方法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弱点,得出决定小区用地类型的决策规则,从而得到每个小区适于发展各...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配电网空间负荷预测方法,采用粗糙集(RS)数据挖掘方法对可能影响小区用地决策的相关属性进行约简,去除冗余属性,克服了以往方法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弱点,得出决定小区用地类型的决策规则,从而得到每个小区适于发展各类负荷的程度,再运用全局最优的土地分配算法来计算各小区内各类负荷的增长,克服了仿真法不能得到整个土地最优分配方案决策的弱点。最后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负荷预测 粗糙集 数据挖掘 分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瓦片金字塔模型的海量空间数据快速分发方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殷君茹 侯瑞霞 +1 位作者 唐小明 罗鹏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69-1274,共6页
针对分布式并行环境下海量空间数据的快速显示和浏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层、分专题的海量空间数据金字塔模型及基于数据库存储方案的瓦片数据快速分发方法.对比分析了瓦片数据在文件式管理和数据库管理两种模式下的存储机制和响应流程... 针对分布式并行环境下海量空间数据的快速显示和浏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层、分专题的海量空间数据金字塔模型及基于数据库存储方案的瓦片数据快速分发方法.对比分析了瓦片数据在文件式管理和数据库管理两种模式下的存储机制和响应流程,并以时间跨度59年的沙尘暴观测数据为例,验证了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地组织管理海量空间数据,实现高效数据互操作,而且在多用户并发访问时,能快速响应客户端请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片金字塔模型 海量空间数据 数据库 分布式并行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网划分的大数据集DEM三维可视化 被引量:36
14
作者 孙敏 薛勇 马蔼乃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6-570,共5页
提出基于格网划分的实时 L OD分层方法 ,该方法基于 DEM和影像数据固有的栅格特点 ,使用简单的几何算法即可实现 DEM数据的动态分层 ,计算量小 ,可实现对大数据集
关键词 格网划分 大数据集 DEM 三维可视化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理论滑坡影响因子评价研究——以三峡库区青干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吉平 刘汉青 +1 位作者 曾忠平 汪华斌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8-122,132,共6页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从LandsatTM遥感图像获取了一系列滑坡及其影响因子数据。结合粗糙集理论,对三峡库区秭归县青干河流域滑坡发生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提取了一组基本的滑坡影响条件属性因子,并导出了基于该因子集合的判断...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从LandsatTM遥感图像获取了一系列滑坡及其影响因子数据。结合粗糙集理论,对三峡库区秭归县青干河流域滑坡发生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提取了一组基本的滑坡影响条件属性因子,并导出了基于该因子集合的判断滑坡与非滑坡的规则集。研究结果表明,所选择的坡度、高程、斜坡类型、植被指数和岩石地层单元等5个条件属性因子对滑坡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核);由粗糙集生成的对预测滑坡相对较有价值的11条决策规则中,3条主要决策规则可作为滑坡影响因子的评价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数据挖掘 粗糙集理论 空间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轨PSInSAR监测华北平原地表垂直形变场 被引量:20
16
作者 罗三明 单新建 +4 位作者 朱文武 杜凯夫 万文妮 梁洪宝 刘志广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129-3139,共11页
针对PSInSAR技术监测大空间尺度地表垂直形变场的不足,提出通过基准转换与数据拼接、融合不同轨道多个独立片区(Frame)获取大空间尺度地表垂直形变场方法.由于不同轨道主影像选取的参考基准不一致、不同轨道垂直基线不同、不同片区相位... 针对PSInSAR技术监测大空间尺度地表垂直形变场的不足,提出通过基准转换与数据拼接、融合不同轨道多个独立片区(Frame)获取大空间尺度地表垂直形变场方法.由于不同轨道主影像选取的参考基准不一致、不同轨道垂直基线不同、不同片区相位解缠的参考PS不同等因素影响,使得PSInSAR获得的不同轨道地表垂直形变场的空间基准存在差异,提取的地表形变信息不具有可比性.利用两个相邻片区重叠区域的PS点集,根据迭代最近点算法提取两片区公共区域内同名点,并兼顾同名点距离的权,精确计算两片区的配准参数,实现两片区的"无缝"连接,最后使各独立片区拼接成一个连续的大空间尺度地表垂直形变场.本文推导了多轨PSInSAR技术获得的不同片区形变场基准转换与数据拼接的数学模型,并以华北平原(115.32°E—118.79°E,36.81°N—40.58°N)为实验区,解析了3个不同轨道共12个片区PS目标,获取了研究区2006—2010年地表垂直形变速度场.分析表明:(1)研究区大范围处于下沉状态,形成以北京、廊坊、天津、沧州、泊头—德州等城市为中心向外扩展的地表沉降发展态势,几个沉降中心的平均沉降速率分别达到-34.7mm/a、-26.3mm/a、-64.2mm/a、-34.6mm/a和-37.7mm/a;(2)地表沉降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城市工业生产和生活抽取地下水是地表沉降的主要诱因,农业灌溉和油气开采是导致华北平原大范围地表沉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3)研究区最大沉降带沿北北东向展布,与区内断裂分布一致,表明沉降的空间分布受到断裂带控制;(4)利用地表同期一等水准测量成果检验了本研究结果,精度达到4.72mm,表明本文提出的数据处理策略能够满足大时空尺度地表形变监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轨PSInSAR 数据处理策略 基准联接 大空间尺度 地表垂直形变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监督的仿射传播聚类 被引量:29
17
作者 王开军 李健 +1 位作者 张军英 涂重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97-198,201,共3页
仿射传播聚类算法快速、有效,可以解决大数据集的聚类问题,但当数据的聚类结构比较松散时,聚类准确性不高。该文提出了半监督的仿射传播聚类算法,在迭代过程中嵌入了有效性指标以监督和引导算法向最优聚类结果的方向运行。实验结果表明... 仿射传播聚类算法快速、有效,可以解决大数据集的聚类问题,但当数据的聚类结构比较松散时,聚类准确性不高。该文提出了半监督的仿射传播聚类算法,在迭代过程中嵌入了有效性指标以监督和引导算法向最优聚类结果的方向运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聚类结构比较紧密和松散的数据集,均可以给出较为准确的聚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射传播聚类 半监督聚类 大数据集的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包含球的大数据集快速谱聚类算法 被引量:16
18
作者 钱鹏江 王士同 +1 位作者 邓赵红 徐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35-2041,共7页
GRC(Graph-based Relaxed Clustering)是一种具有便捷性和自适应性的谱聚类算法,但对于大数据集,繁重的时间开销限制了其实用性.针对此不足,该文通过对GRC聚类指示向量进行约束并融合中心约束型最小包含球(Center-Constrained Minimal E... GRC(Graph-based Relaxed Clustering)是一种具有便捷性和自适应性的谱聚类算法,但对于大数据集,繁重的时间开销限制了其实用性.针对此不足,该文通过对GRC聚类指示向量进行约束并融合中心约束型最小包含球(Center-Constrained Minimal Enclosing Ball,CCMEB)理论提出了大数据集快速谱聚类算法CCMEB-CGRC.该算法继承GRC的便捷性和自适应性的同时又具有渐近线性时间复杂度的优点,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大数据集快速有效谱聚类的问题.仿真实验的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聚类 大数据集 最小包含球 线性时间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7年我国气温格点数据集的建立和质量评估 被引量:34
19
作者 张强 阮新 熊安元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5-393,共9页
在普通克里金插值方法的基础上,引入高程因子并充分考虑插值的边界效应,对1951—2007年我国气温站点资料进行空间结构分析和插值,得到我国地面气温日、月、年平均值1°×1°格点数据集。数据集的质量评估结果表明:高程在我... 在普通克里金插值方法的基础上,引入高程因子并充分考虑插值的边界效应,对1951—2007年我国气温站点资料进行空间结构分析和插值,得到我国地面气温日、月、年平均值1°×1°格点数据集。数据集的质量评估结果表明:高程在我国区域气温空间结构分析和插值中起着重要作用,高程资料的引入有效提高了大部分高山地区的插值效果;相比站点资料,所建立的格点数据集在描述我国年平均气温以及季节平均气温分布时更为合理,突出了温度场的大尺度特征;数据集反映出了我国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主要的空间差异;数据集较好地反映了我国年平均气温变化状况,1951—2007年气温变暖幅度约为1.6℃,增温速率0.28℃/10 a,比全球或半球同期平均增温速率明显偏高,且气温增暖主要发生在最近的20余年之内。另外,格点数据集显示,1998—2007年是1951年以来最暖的10年,其中2006年全国平均气温距平接近2000年之前的历史最高年份1998年,而2007年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值超过1998年,达到1951年以来的历史最高值1.3℃,为最暖的一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空间插值 格点数据集 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GPS揭示的华北地区现今垂直运动 被引量:19
20
作者 赵斌 聂兆生 +4 位作者 黄勇 王伟 张彩红 谭凯 杜瑞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5-39,共5页
对华北地区1999年以来的大规模GPS流动站、连续站观测资料采用最新的数据处理策略进行统一处理,获得364个测站的有效垂直运动速度场。结果显示,该区域垂直形变有升有降,总体上与地貌相关:山西高原、燕山及苏鲁带以隆升为主,而华北平原... 对华北地区1999年以来的大规模GPS流动站、连续站观测资料采用最新的数据处理策略进行统一处理,获得364个测站的有效垂直运动速度场。结果显示,该区域垂直形变有升有降,总体上与地貌相关:山西高原、燕山及苏鲁带以隆升为主,而华北平原由于开采地下水造成大面积下沉。通过对垂直运动场进行区域平均分析,得到山西高原平均上升速率为1.8 mm/a,苏鲁造山带及燕山地区上升速率不显著。华北平原的垂直运动主要以沉陷为主,最大下沉速率达144.0 mm/a,平均为40.0 mm/a。大规模GPS垂直运动特征显示,华北地区现今垂直运动是新构造运动的继承,并叠加有人为造成的地面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资料 垂直运动速率 区域平均 华北地区 地面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