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STM和EnKF在农业土壤降雨径流模拟中的应用
1
作者 林琳 高肇天 +2 位作者 丁一家 胡小龙 张中彬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70-79,共10页
降雨量与径流的关系对农业地区的水资源调配及水土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小流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降雨径流过程难以预测。基于LSTM模型、新安江模型以及EnKF技术,探讨数据驱动机器学习模型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雨径流过... 降雨量与径流的关系对农业地区的水资源调配及水土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小流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降雨径流过程难以预测。基于LSTM模型、新安江模型以及EnKF技术,探讨数据驱动机器学习模型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雨径流过程的模拟效果,并与SWAT水文模型模拟效果进行对比;研究EnKF对新安江模型不同水文参数集合的估计效果和滤波估计参数的规律,并基于率定的参数对不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径流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径流在土面坡度略小时的高径流情况以及在土面坡度较大时的低径流过程更易被学习到;SWAT模型模拟精度及稳定性比LSTM模型差,但其可以在一定程度反映当地土壤水文条件,便于进行成因分析;EnKF技术具有参数更新和参数估计功能,能够优化新安江水文模型的径流模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模拟 数据驱动 数据同化 LSTM ENKF 新安江模型 土地利用方式 优化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US模型的艾比湖流域景观生态风险分析及预测
2
作者 张子涵 王瑾杰 +2 位作者 丁建丽 张锦明 葛翔宇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8-322,共15页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是地理学、生态学研究衍生出来的新研究方向,在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和国土资源规划中具有重要意义。以艾比湖流域为研究区,选取1990、2000、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数据产品,定量分析30 a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是地理学、生态学研究衍生出来的新研究方向,在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和国土资源规划中具有重要意义。以艾比湖流域为研究区,选取1990、2000、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数据产品,定量分析30 a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同时,基于景观风险生态指数,采用地统计学方法,探究艾比湖流域景观生态风险程度及时空分异特征,并利用PLUS模型模拟预测艾比湖流域2030年未来多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及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和裸地为主,占总面积70%以上,而灌木和湿地的面积相对较少;1990—2020年农田和不透水地表面积增加幅度明显,草地面积减少,是主要的土地利用转换类型。(2)1990—2020年流域景观生态风险全局Moran’s I均显著为正,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持续上升且具有聚集效应,呈“边缘低、中间高”的空间分布规律。(3)所模拟的艾比湖流域2030年不同情景下艾比湖流域景观类型变化趋于平稳,草地和裸地仍然是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4)2030年艾比湖流域不同情景下的景观生态风险分布与历史分布相似,综合来看,生态保护情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有利于缓解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生态风险 PLUS预测 多情景模拟 艾比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浅水湖泊高时空分辨率风场特征数值模拟研究:以巢湖为例
3
作者 杜飞 陈凯麒 +7 位作者 刘晓波 王世岩 黄爱平 董飞 刘畅 杜彦良 阳星 孙龙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9,共11页
【目的】大型浅水湖泊的风场是影响湖泊流场、水体富营养化和藻华运移聚集规律的关键因素之一,仅依托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难以有效捕捉湖面风场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快速变化。为精细刻画湖泊高频变化风场,辨识其时空变化特征,【方法】以巢... 【目的】大型浅水湖泊的风场是影响湖泊流场、水体富营养化和藻华运移聚集规律的关键因素之一,仅依托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难以有效捕捉湖面风场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快速变化。为精细刻画湖泊高频变化风场,辨识其时空变化特征,【方法】以巢湖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气象观测数据、全球再分析数据集和地理静态数据,通过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和地理空间分析技术,模拟分析巢湖地区2019年高时空分辨率的风场变化过程。【结果】结果显示:巢湖区域风速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由湖面向陆面逐渐减弱;湖面主导风向为东风和偏东风,主导风速为二级至四级,湖面平均风速在11月最大,12月次之,5月最小,不同季节湖面平均风速由大到小依次为冬季、秋季、夏季和春季。【结论】结果表明:巢湖在白天(夜晚)出现冷(暖)湖效应,其风场在早上6时和夜晚23时出现陆风和湖风转换;西半湖受湖陆风和城市热岛影响显著,在夏季会出现明显的环湖湖风锋,其湖风锋穿透内陆距离约4.7~9 km;东半湖受山谷风影响显著,在东南部山脉以东湖区易形成低风速区,在湖口附近受狭管效应易形成高风速区。通过研究成果可进一步认知巢湖区域风场特征,为巢湖水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 风场 湖陆风 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 气候变化 时空变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rkov-C 5.0的CA城市用地布局模拟预测方法 被引量:15
4
作者 孟成 卢新海 +1 位作者 彭明军 潘琛玲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88,F0003,共8页
研究目的:针对多用地类别的城市用地模拟预测提出一种科学合理的预测模型,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依据和技术方法。研究方法:在分析了城市用地模拟预测中常用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环境后,提出了一种综合采用Mar... 研究目的:针对多用地类别的城市用地模拟预测提出一种科学合理的预测模型,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依据和技术方法。研究方法:在分析了城市用地模拟预测中常用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环境后,提出了一种综合采用Markov模型和C 5.0分类算法的城市用地布局模拟预测CA模型,该模型的思想是采用Markov方法获取各类土地之间的流向,结合各类土地规模的预测结果确定用地增长量,采用C 5.0分类算法获取各类土地之间的转换规则,最后以武汉市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论证。研究结果:通过该方法模拟的武汉市2012年各类土地的规模和分布总模拟精度达到91.2%,与实际情况高度一致,说明该方法能够很好的模拟武汉市的土地利用规模和布局。研究结论:该方法可以直观的了解各空间因子与转换规则的关系,并能够很好的对城市的未来情况进行模拟预测,还能够了解城市内部各类用地间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信息 城市用地模拟 MARKOV C 5.0 元胞自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演化模拟预测研究 被引量:40
5
作者 赵冬玲 杜萌 +3 位作者 杨建宇 李鹏山 何珊珊 朱德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8-285,共8页
为了探究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各类驱动力的影响,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基于2000、2005、2010年3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分析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程度,并基于Markov模型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的转移方向及转化程度。结... 为了探究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各类驱动力的影响,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基于2000、2005、2010年3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分析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程度,并基于Markov模型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的转移方向及转化程度。结合GIS分析功能,探讨多种土地利用驱动力对于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影响,并采用模糊计算的方法,将各类影像土地利用转移的因子标准化,并利用GIS中加权线性方法将其整合,结合元胞自动机马尔可夫模型,模拟出2010年的土地利用分布,经验证模拟的精度高达81.41%,Kappa指数为0.776 9,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及精度的可靠性。并以2010年的土地利用格局为基础,预测2020年的土地利用状况并分析2010—2020年10 a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除草地、林地变化不明显,耕地、水域面积继续保持减少的趋势,但减小的趋势渐缓,建设用地仍在不断增加,但也逐渐趋于饱和的增长趋势。此研究可为当前及未来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动态度 模拟预测 CA-Markov模型 多标准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蚁群算法的配电网空间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周湶 邓景云 +3 位作者 任海军 张昀 李健 孙才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99-104,共6页
在进行空间负荷预测的过程中,用地类型转换规则的获取对预测的结果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配电网空间负荷预测方法,采用用地仿真法模拟城市土地动态发展过程,预测规划区域各小区土地的未来使用类型。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 在进行空间负荷预测的过程中,用地类型转换规则的获取对预测的结果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配电网空间负荷预测方法,采用用地仿真法模拟城市土地动态发展过程,预测规划区域各小区土地的未来使用类型。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利用蚁群算法(AntColonyAlgorithm,ACA)的自适应性及其在分类规则挖掘方面的优势,自动获取小区用地类型的转换规则,克服了传统方法在规划年内一直采用静态的土地使用决策规则的缺陷。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负荷预测 用地仿真法 蚁群算法 转换规则 分类规则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地覆被的神经网络径流模拟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尹雄锐 张翔 +1 位作者 夏军 刘蕾 《水电能源科学》 2004年第2期13-15,共3页
针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问题,应用神经网络,对比研究了加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因子前后,流域径流模拟预测精度的变化。实例应用表明,考虑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因子有助于提高神经网络模型模拟和预测精度。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模拟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Markov模型的秦淮河流域土地覆盖格局模拟预测 被引量:17
8
作者 陈爱玲 都金康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4-189,共6页
以秦淮河流域为研究区,以2006和2009年ETM+图像土地覆盖分类结果为输入数据,采用CA-Markov模型,模拟预测研究区未来的土地覆盖格局。在模型建立过程中,通过Markov模型求出转移概率矩阵和转移面积矩阵,确定CA模型转换规则,限制CA模型迭... 以秦淮河流域为研究区,以2006和2009年ETM+图像土地覆盖分类结果为输入数据,采用CA-Markov模型,模拟预测研究区未来的土地覆盖格局。在模型建立过程中,通过Markov模型求出转移概率矩阵和转移面积矩阵,确定CA模型转换规则,限制CA模型迭代次数。利用CA-Markov模型模拟预测研究区2012和2018年土地覆盖格局,并采用2012年实际土地覆盖分类结果验证预测精度,得到2012年各土地覆盖类型栅格数预测误差均小于等于6.5%,空间位置预测精度达到76.5%。预测结果表明,2018年研究区水田比例将降为33.3%,不透水面比例将达31.1%,其中多数水田转变成为不透水面,南京城区、禄口镇、句容市、溧水县等城镇地区的不透水面明显扩张。该方法可以对秦淮河流域的土地覆盖动态监测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盖 遥感 CA-Markov模型 模拟预测 秦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绿洲地下水响应预测模拟 被引量:1
9
作者 闫金凤 郭全军 陈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年第6期42-46,共5页
将GIS与专业计算地下水运动的FEFLOW模型结合,建立地下水模型预测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干旱区绿洲地下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产生的影响。研究区域选取三工河流域绿洲区,模型模拟显示绿洲上部主要城镇聚居区地下水位逐渐下降,下部地下水位呈现... 将GIS与专业计算地下水运动的FEFLOW模型结合,建立地下水模型预测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干旱区绿洲地下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产生的影响。研究区域选取三工河流域绿洲区,模型模拟显示绿洲上部主要城镇聚居区地下水位逐渐下降,下部地下水位呈现缓慢上升趋势。耕地作为显著变化的土地利用类型,成为影响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下水水位 FEFLOW 预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Markov模型的石河子垦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预测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长晓 范文波 +3 位作者 张建新 乔长录 杨海梅 王雅琴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585-2594,共10页
【目的】研究新疆石河子垦区绿洲人工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以及驱动机制。【方法】以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TM/ETM影像为基础数据,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近30年垦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利用CA-Markov模型和土地利用... 【目的】研究新疆石河子垦区绿洲人工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以及驱动机制。【方法】以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TM/ETM影像为基础数据,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近30年垦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利用CA-Markov模型和土地利用重心迁移模型,模拟预测2030年和2040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结果】(1)1990-2020年石河子垦区土地利用/覆被格局以未利用地为主,占总面积的41.18%以上,呈小幅波动变化状态;(2)林地的重心迁移最显著,由北向南迁移了0.6°,耕地动态度变化最活跃,30年间平均每年增加2.72%,林地次之;(3)Kappa系数的一致性检验结果均高于80.36%。【结论】CA-Markov模型可信度较高,适合石河子垦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空间格局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 CA-Markov模型 模拟和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扩张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影响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被引量:11
11
作者 余瑞 鲁珊 +1 位作者 郑志元 张雅婧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6期11327-11337,共11页
城市用地空间扩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映射出人类社会活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交互作用,系统地研究城市空间无序蔓延所诱发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助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探究合肥市城... 城市用地空间扩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映射出人类社会活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交互作用,系统地研究城市空间无序蔓延所诱发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助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探究合肥市城市扩张对生态安全格局的影响程度,综合运用生态遥感指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电路理论和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模型,构建合肥市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生态夹点和生态障碍点,再从模拟验证的基础上(总体精度为94.71%,Kappa系数为90.04%,Fom值为0.102),预测了2030—2040年的城市扩张,并根据预测结果探讨城市扩张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合肥市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现南高中低的分布格局,识别出合肥市生态源地共计35处,源地间活跃生态廊道70条,非活跃廊道共17条,生态夹点290个,生态障碍点112个。2020—2040年合肥市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将不断增加,而耕地以及草地面积将持续减少。2020—2040年期间城镇建成区分别侵占了生态廊道、源地、夹点、障碍点面积为55.95、10.51、1.04、1.35 km 2。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快速发展城市的生态环境治理和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城市扩张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LUCC) 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based ecological index RSEI) 电路理论 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模型(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 model P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n-CA-Markov模型的鹤岗市农林用地景观格局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贾京默 孙钊 +1 位作者 桂心如 毛靓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1-88,共8页
选择黑龙江省鹤岗市作为研究区,基于其2000年、2010年和2020年这3期的Landsat遥感影像及DEM数据,采用Fragstats 4.0软件,利用Ann-CA-Markov耦合模型研究该市农林用地2000—2020年景观格局的变化,并对2030年景观格局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 选择黑龙江省鹤岗市作为研究区,基于其2000年、2010年和2020年这3期的Landsat遥感影像及DEM数据,采用Fragstats 4.0软件,利用Ann-CA-Markov耦合模型研究该市农林用地2000—2020年景观格局的变化,并对2030年景观格局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鹤岗市2000—2020年期间,耕地面积减少197.982 4km^(2),森林面积减少52.725 2 km^(2);模拟预测2030年土地利用情况,耕地面积预计增加1.036 8 km^(2),森林面积预计减少0.064 8 km^(2);并计算相关景观格局指数。鹤岗市农林用地破碎化程度较低,但受到外界干扰较强,应通过进一步优化调整景观格局,持续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保障粮食及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模拟预测 农林用地 市域 破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政府搬迁至副中心对通州土地利用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尹杰 张占录 高文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1-357,366,共8页
预测市政府搬迁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能为城市发展建设提供合理的建议。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2035年)》的设想及现实条件,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MCE-CA-Markov耦合模型,... 预测市政府搬迁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能为城市发展建设提供合理的建议。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2035年)》的设想及现实条件,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MCE-CA-Markov耦合模型,对通州区2009—2017年的景观格局特征进了行分析,模拟预测北京市政府东迁后2035年通州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布局和强度。结果表明:(1)通州景观水平上,景观总体破碎化程度降低;类型水平上,建设用地、耕地是主导优势地类。(2)2009—2017年,通州区有5.09%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耕地主要流向建设用地和设施农用地;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来源于耕地、林地和水域。(3)对通州区2035年土地利用进行模拟预测,2009—2035年耕地、园地(草地)减少;林地、设施农用地、建设用地及水域明显增加,这期间城市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不断占用周围的耕地。未来需做好减量发展,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继续严格保护耕地和生态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模拟预测 MCE-CA-Markov 北京副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阳市地面沉降趋势预测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益湘 官煜 孙利平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0-56,共7页
阜阳市地面沉降是典型的因抽汲松散岩层地下水引起水位(压)下降而造成的地面沉降。本文采用固结理论、回归分析、灰色理论等三种方法建立地面沉降预测模型,旨在探讨在未建基岩标、分层标的城市如何定量研究地面沉降,同时对该市地面沉降... 阜阳市地面沉降是典型的因抽汲松散岩层地下水引起水位(压)下降而造成的地面沉降。本文采用固结理论、回归分析、灰色理论等三种方法建立地面沉降预测模型,旨在探讨在未建基岩标、分层标的城市如何定量研究地面沉降,同时对该市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控制地面沉降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深降 固结理论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汶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预测 被引量:6
15
作者 沈振涛 赵强 +2 位作者 高倩 武玮 刘玉玉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3-351,共9页
以大汶河流域为例,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计算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和转移状态;结合元胞自动机-马尔科夫模型,对大汶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进行模拟,并对2030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85—2017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度为... 以大汶河流域为例,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计算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和转移状态;结合元胞自动机-马尔科夫模型,对大汶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进行模拟,并对2030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85—2017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91,土地利用转移状态为0.27,土地利用整体属于弱平衡型转换,其中水体、耕地和草地面积缓慢增加,建筑用地面积明显扩大,林地面积显著减小,未利用地呈逆向转换,说明大汶河流域城市化进程处于不断扩张阶段;2030年研究区建筑用地、草地面积将有所增加,林地面积将大幅度减少,耕地、未利用地以及水体面积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模拟预测 元胞自动机-马尔科夫模型 大汶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动态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彦阁 《浙江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10-17,共8页
基于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四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图,利用ARCGIS和IDRISI软件分析了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并用CA-Markov模型对202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1)草... 基于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四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图,利用ARCGIS和IDRISI软件分析了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并用CA-Markov模型对202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1)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为研究区的优势地类,2000-2015年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主要转化为林地和草地;林地、居民工矿用地面积逐渐增加;草地面积在2000-2010年逐渐增加,2010-2015年又显著减少,主要转化为未利用地;未利用地面积在2000-2010年逐渐减少,2010-2015年又呈增加趋势;水域面积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2)2000-2005年由于生态工程实施的扰动,使得土地利用处于调整期;2005-2010年土地利用处于稳定期;2010-2015年土地利用处于衰退期。(3)2020年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和2010-2015年这5年间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主要变化发生在草地和未利用土地上,但变化幅度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山北麓 农牧交错区 土地利用 CA-Markov模型 预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