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研究进展
1
作者 段楚尧 王小雨 周志军 《热带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154-160,共7页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促进耕地保护,开展土地集约利用,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梳理我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研究文献,回顾发展历程,运用文献计量法总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研究进展,得出如下结论,目前全域...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促进耕地保护,开展土地集约利用,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梳理我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研究文献,回顾发展历程,运用文献计量法总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研究进展,得出如下结论,目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对提高农户收入、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正向影响;土地整治演进主要由传统土地整治、专项土地整治向全域综合整治方面转变;试点地区集中在开展时间较早、人地矛盾较突出的东部省份,主要推广试点经验;整治内容主要集中在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腾退与乡村生态与环境保护3方面;实施路径主要为村庄规划、多主体参与、整治评估、农民主体性发挥、乡村产业发展等方面。最后提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从农业用地、生态用地、产业用地等方面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建立完善的分类管理办法与差异化激励机制;采取多方渠道加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宣传,加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相关学科、应用技术、研究范式的融合等建议,以期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 土地 文献计量 综合整治 千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万工程”引领乡村振兴实践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龚天慧 龚强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7期38-40,共3页
“千万工程”在引领土地综合整治迭代升级、赋能村庄规划编制、促进城乡生态协同治理、助力自然资源管理转型,推动共同富裕进行了成功的实践,为引领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关键词 千万工程 土地整治 规划编制 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工程对黑龙江中部景观格局影响分析
3
作者 寇旭阳 赵金羽 +1 位作者 徐晨阳 桑卫国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46,共12页
该文从景观格局角度,探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对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并分析其响应趋势与关联机制,为区域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决策提供参考。研究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区域时空动... 该文从景观格局角度,探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对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并分析其响应趋势与关联机制,为区域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决策提供参考。研究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区域时空动态分析,计算景观格局指数,构建全局回归模型,以分析工程影响下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解析不同土地利用对于该情景下景观格局的关联影响及原因。结果表明:(1)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实施以来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显著,景观格局随之响应,区域整体连通性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破碎度、复杂度和异质性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2)在全局模型中,耕地类型在多种景观格局特征演变中表现出最高的相关性,林地和建筑用地类型次之;(3)针对不同景观特征,耕地及林地等土地利用类型表现出多种关联作用,同时在区域不同空间位置,景观格局响应也存在差异。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的影响下,耕地土地类型在景观格局的响应变化中起到主导因素,耕地扩张对景观优势度和景观连通性的提升有促进作用,对破碎度和异质性有减缓作用。小兴安岭地区景观破碎度、复杂度及异质性的提升响应显著,三江平原地区连通性和复杂度的提升响应显著,这揭示了景观格局在不同区域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差异性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响应 全局回归模型 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 国土综合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延河流域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影响研究
4
作者 钟佳悦 郝利娜 +1 位作者 张明颖 严丽华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5,共9页
目的为探究治沟造地和平山造城重大工程对延河流域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ecogeological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EGCC)的影响,方法利用分形理论和信息量模型构建研究区EGCC评价模型,揭示延河流域环境承载力时空模式及流转态势,构... 目的为探究治沟造地和平山造城重大工程对延河流域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ecogeological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EGCC)的影响,方法利用分形理论和信息量模型构建研究区EGCC评价模型,揭示延河流域环境承载力时空模式及流转态势,构建人类活动强度指数,采用最小二乘法和皮尔逊相关系数探讨人类活动与EGCC之间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延河流域1990—2018年EGCC整体状况明显改善,平均值从−0.299上升至−0.197;EGCC分布多年来呈“中部最高,东南次之,西北最低”格局;人类活动强度从1990年成片分布逐渐发展到2018年“单核辐射”分布,高强度区主要分布在延河流域中部;人类活动强度与EGCC相关度较高,一定范围内呈正向促进关系;受平山造城工程活动影响,2010—2018年高水平和较高水平承载力面积分别增加了1.610,3.164 km2;EGCC变化趋势因治沟造地工程所处乡、镇地理位置和发展侧重不同而存在差异。结论人类活动与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治沟造地和平山造城工程对EGCC具有一定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治沟造地 平山造城 生态地质环境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
作者 潘杰华 凌宇 +2 位作者 吴猛 张林波 杨小艳 《南方农机》 2024年第7期170-172,190,共4页
土地整治项目是实现耕地数量与质量双提升、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提高农民收入并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文章以X省省级投资土地整治项目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中在可研论证、规划设计、招投标、项... 土地整治项目是实现耕地数量与质量双提升、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提高农民收入并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文章以X省省级投资土地整治项目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中在可研论证、规划设计、招投标、项目施工、资金管理及内业资料归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项目实施 问题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程逻辑”框架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物元评价 被引量:59
6
作者 罗文斌 吴次芳 杨剑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61,共7页
研究目的:弥补已有土地整理项目效益评价中"绩效"概念界定以及评价方法的不足,尝试界定土地整理项目绩效内涵,构建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方法:物元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 研究目的:弥补已有土地整理项目效益评价中"绩效"概念界定以及评价方法的不足,尝试界定土地整理项目绩效内涵,构建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方法:物元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土地整理项目绩效应该是项目的结果绩效和行为绩效的综合,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基于"流程逻辑"框架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实证评价结果显示,杭州市余杭镇北片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水平为"优秀",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但K1(I)=0.0273,说明该项目等级关联度比较弱,刚好达到"优秀"等级的"门槛线"。研究结论:绩效概念的科学界定有利于促进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物元模型适用于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其单项指标评价信息能够挖掘土地整理项目存在的具体问题,有利于促进土地整理项目绩效的改善和提升;研究项目区应该在现有项目平台上,进一步实施农地规模经营、调整种植结构等手段增加农地年收入,继续增强项目在"优秀"绩效等级上的关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项目 绩效评价 物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叶艳妹 吴次芳 +2 位作者 刘可清 程承彪 郑瑞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86-189,共4页
我国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农地整理活动 ,国家和地方每年投资几百亿元资金进行农地整理。但大多数地区农地整理目标主要是扩大耕地数量 ,忽视了农地质量的提高。因此 ,该文从农地可持续利用角度 ,探讨了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规划的... 我国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农地整理活动 ,国家和地方每年投资几百亿元资金进行农地整理。但大多数地区农地整理目标主要是扩大耕地数量 ,忽视了农地质量的提高。因此 ,该文从农地可持续利用角度 ,探讨了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规划的内涵 ,提出了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规划的程序、内容和编制原则 ,并以长泰县雪美洋项目区为例 ,将农地可持续利用理念融进了项目规划编制过程 ,编制了规划方案。最后 ,选用具有代表性的 13个指标对项目规划方案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按规划要求实施后 ,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有显著的改善 ,经济收益有明显的提高 ,公众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规划 规划程序 规划方法 编制原则 农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理项目空间分异及其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35
8
作者 杨庆媛 冯应斌 +3 位作者 杨华均 董世琳 信桂新 孙小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3-331,共9页
该文在对重庆市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概况及其空间分异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经济发展与土地整理项目耦合关系,并以重庆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新增耕地率,可把重庆市区县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划分为4个类型:整理型、... 该文在对重庆市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概况及其空间分异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经济发展与土地整理项目耦合关系,并以重庆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新增耕地率,可把重庆市区县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划分为4个类型:整理型、整理开发型、开发整理型、开发型;按照新增耕地单位面积投资额的高低可划分为4个类型:高投资型、中等投资型、投资偏低型以及低投资型;实施规模单位面积投资额与GDP年均增长率、人均GDP年均增长率的耦合曲线类型为复合曲线;新增耕地单位面积投资额与GDP年均增长率、人均GDP年均增长率的耦合关系呈"S"型变化趋势。区县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建设标准与区县经济发展关系并不明显且新增耕地单位面积投资额增长速度呈减缓趋势,出现了农用地以及基本农田整理力度和项目实施规模加大而实施规模单位面积投资额降低的"表象"。通过对重庆市经济发展与土地整理的耦合规律研究,为重庆市土地整理事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分析 耦合 土地利用 空间分异 土地整理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用地分等修正的土地整治项目耕地质量评价 被引量:80
9
作者 徐康 金晓斌 +1 位作者 吴定国 周寅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47-255,共9页
提高耕地质量是土地整治的核心任务之一。在现有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的基础上,快速有效地在项目尺度上对整治后的耕地质量进行评价,是当前土地整治研究与实践的迫切要求。该文从分析土地整治项目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入手,甄别敏感因素及... 提高耕地质量是土地整治的核心任务之一。在现有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的基础上,快速有效地在项目尺度上对整治后的耕地质量进行评价,是当前土地整治研究与实践的迫切要求。该文从分析土地整治项目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入手,甄别敏感因素及稳定因素,在农用地分等基础上,补充自然质量和生产条件修正因素,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并以海南省陵水县典型土地整治项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修正后的项目区综合自然等别由4.7提升至4.2,综合利用等别由4-3提升至3.2,修正后利用等指数与基准作物实际产量的相关系数为O.86,高于修正前的O.82,说明所构建的评价体系能有效反映土地整治项目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分析结果满足实践中耕地质量的变化评价的需要。该研究可为项目尺度土地整治耕地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分等 耕地质量评价 项目 农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理复垦项目验收方案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胡振琪 赵艳玲 +1 位作者 姜晶 王建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63,共5页
土地整理复垦的目标是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因此项目实施后耕地质量的验收是一个重要内容,而重构土壤的熟化大约需要3a的时间。该文针对这一点提出了将土地整理复垦项目的验收分为项目竣工验收和项目后期验收两个阶段的思想,... 土地整理复垦的目标是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因此项目实施后耕地质量的验收是一个重要内容,而重构土壤的熟化大约需要3a的时间。该文针对这一点提出了将土地整理复垦项目的验收分为项目竣工验收和项目后期验收两个阶段的思想,并建立了各验收阶段的指标体系、相应的评价标准及计算方法,并重点给出了耕地质量验收评价的方法,其中,耕地环境质量评价采用内梅罗指数法,耕地生产力评价采用模糊PI模型。各验收指标的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总验收结果采用加权和法。通过在淮北矿区复垦项目的验收应用分析,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复垦 项目验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过程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唐秀美 潘瑜春 +5 位作者 刘玉 童秋英 邓胜华 胡月明 郑艳东 郝星耀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42,共8页
研究目的:分析目前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中的突出问题,从实施全过程入手探寻土地整治项目实施问题的成因机制并发现控制问题产生的关键环节,提出保障土地整治项目实施高效实施的对策建议。研究方法:调研分析法、文献综述法及定性与定量结合... 研究目的:分析目前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中的突出问题,从实施全过程入手探寻土地整治项目实施问题的成因机制并发现控制问题产生的关键环节,提出保障土地整治项目实施高效实施的对策建议。研究方法:调研分析法、文献综述法及定性与定量结合法;研究结果: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主要包括立项、规划、施工、验收4个阶段,目前项目实施中存在规划设计变更大、施工周期超期、工程质量不优、验收进度慢和后期管护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研究从不同角度对问题的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可以从项目实施过程对已有问题进行控制,并从项目立项审查要点、规划设计审查体系、从业单位评级制度与准入机制、全业务流程的信息监管平台、经费使用与管理体系和管护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保障土地整治项目高效实施的对策。研究结论:从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全过程控制可以有效控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亟待构建土地整治项目的高效实施支撑体系以保障土地整治项目的高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项目实施 问题 机制分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与不确定信息条件下农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汪文雄 罗冰 +1 位作者 杨帆 杨钢桥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81,共7页
研究目的:针对农户评价的不完全与不确定性,研究农户视角下农地整治项目的绩效评价。研究方法:证据合成法和案例研究法。研究结果:研究区随县农地整治项目的综合绩效值最高,潜江和孝南农地整治项目综合绩效值相对较低。研究结论:政府国... 研究目的:针对农户评价的不完全与不确定性,研究农户视角下农地整治项目的绩效评价。研究方法:证据合成法和案例研究法。研究结果:研究区随县农地整治项目的综合绩效值最高,潜江和孝南农地整治项目综合绩效值相对较低。研究结论:政府国土部门应树立农民在农地整治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自主权;注重农地整治与农业产业项目的紧密结合;从农户角度出发,严格加强农地整治项目绩效的考核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农户满意度 农地整治 项目绩效 证据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3
13
作者 胡静 金晓斌 +2 位作者 陈原 杨剑 周寅康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4-49,F0003,共7页
研究目的: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已批复的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软件工程与系统开发。研究结果:从建设一体化监管信息平台出发,构建了"中央→省级→县(区)级"动态监测管理系统。... 研究目的: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已批复的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软件工程与系统开发。研究结果:从建设一体化监管信息平台出发,构建了"中央→省级→县(区)级"动态监测管理系统。研究结论:通过系统建设,实现了对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状态、建设目标完成、工程进展、资金下达与使用、阶段验收等情况的动态、全面掌握,为强化监管目标、提高监管效率、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核查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重大工程 监测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拓评价方法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项决策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关涛 余万军 +2 位作者 慎勇扬 宗晓杰 李学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75,共5页
项目立项决策是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项目评价结果是立项决策的依据。该文在全国建立统一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按区域和项目类型制定指标评分标准。并从初评合格的项目中抽取6个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土地开发整... 项目立项决策是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项目评价结果是立项决策的依据。该文在全国建立统一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按区域和项目类型制定指标评分标准。并从初评合格的项目中抽取6个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运用可拓评价方法对其进行立项决策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拓评价方法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立项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土地整理的项目尺度耕地质量评价 被引量:33
15
作者 高明秀 李占军 赵庚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28-132,共5页
土地整理对耕地质量有着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开展面向土地整理的项目尺度耕地质量评价,对于从质量上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该文在分析土地整理对耕地质量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面向土地整理的项目尺度耕地质量评价... 土地整理对耕地质量有着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开展面向土地整理的项目尺度耕地质量评价,对于从质量上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该文在分析土地整理对耕地质量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面向土地整理的项目尺度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方法和综合评价模型,以泰安市岱岳区3个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了耕地质量的评价应用。结果表明,项目区耕地质量总体偏低,整理后3个项目区耕地质量均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下港乡土地整理项目(LCP2)提高的幅度最大;整理前后3个项目区耕地质量的排序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本底质量对耕地质量起着基础性作用,难以在项目期内根本改变。该研究取得了理想的评价结果,提供了项目尺度耕地质量评价的有效方法,可为耕地占补质量平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耕地质量 项目尺度 指标体系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理效益项目后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93
16
作者 王瑷玲 赵庚星 李占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61,共4页
论文借鉴多目标多层次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以宁阳县伏山土地整理项目为例,构建了包括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景观与生态环境效益指标的土地整理效益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互校正的方法综合确定... 论文借鉴多目标多层次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以宁阳县伏山土地整理项目为例,构建了包括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景观与生态环境效益指标的土地整理效益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互校正的方法综合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根据评价指标对项目成功度的效应建立各评价指标的模糊分布函数,在此基础上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得到土地整理效益项目成功度的评价结果。研究结果可供土地整理项目后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效益 项目 后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线性工程沿线区域土地整治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玉 吴丹 +2 位作者 潘瑜春 唐秀美 任艳敏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3-87,共5页
一般公路、高速公路、铁路、南水北调水利工程、西气东输管线工程及通信与电力线工程等线性工程建设与运营对农用地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围绕线性工程扰动影响调查评价、土地整治适宜性评价、沿线区域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和土地整治工程技... 一般公路、高速公路、铁路、南水北调水利工程、西气东输管线工程及通信与电力线工程等线性工程建设与运营对农用地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围绕线性工程扰动影响调查评价、土地整治适宜性评价、沿线区域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和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信息化支撑技术等方面,梳理分析了国内在线性工程沿线区域土地整治技术相关研究的主要特点与不足,探讨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形势下的线性工程沿线土地整治的技术需求,并提出了面向城乡统筹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线性工程沿线区域土地整治技术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工程 土地整治 土地复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28
18
作者 孙雁 付光辉 +1 位作者 赵小敏 刘友兆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9-134,共6页
农地整理项目后效益的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地整理的实质是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因此,可以把农地整理3大效益的评价转化为对经济产出价值、社会保障价值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 农地整理项目后效益的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地整理的实质是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因此,可以把农地整理3大效益的评价转化为对经济产出价值、社会保障价值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测算。该文在综述了学者有关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以货币价值为衡量标准的项目后效益评价模式,并以南京市两项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式较为全面,科学地测算农地整理项目带来的价值,所需数据资料较简单,数据量较少,评价结果可以直接做投资效益分析,也可以用于项目之间的后效益对比分析。但同时,该评价模式在对农地整理带来的价值构成方面的考虑并不十分全面,推广应用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整理 项目后效益 经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理和复垦工程费用结构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付梅臣 胡振琪 米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1-294,共4页
土地整理与复垦是人类对土地的善意干扰 ,通过整理复垦工程 ,能够有效地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数量 ,保障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土地整理复垦对象分为低质土地、零散破碎土地、不规则土地、废弃建设用地、灾害损毁地、退化土地等 ,其工程... 土地整理与复垦是人类对土地的善意干扰 ,通过整理复垦工程 ,能够有效地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数量 ,保障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土地整理复垦对象分为低质土地、零散破碎土地、不规则土地、废弃建设用地、灾害损毁地、退化土地等 ,其工程基本由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工程、土壤改良工程和其它工程构成。通过对华北地区土地整理与复垦工程项目的统计 ,分析各项工程的费用构成 ,归纳出项目敏感因素 ,提出降低土方量和其它费用的外部途径 ,从而降低项目总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土地复垦 工程费用 控制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蔡海生 赵建宁 +1 位作者 曾珩 陈美球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44,51,共8页
研究目的:探讨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为编制《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服务。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将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为鄱阳湖平原岗丘类型区、赣中丘陵盆地类型区、赣周... 研究目的:探讨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为编制《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服务。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将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为鄱阳湖平原岗丘类型区、赣中丘陵盆地类型区、赣周边丘陵山地类型区等3个工程类型区,环湖圩田平原、河网平原、河谷盆地、岗地低丘、红砂岩类丘陵、丘陵低山等6种工程模式。研究结论: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主导限制因素和土地开发整理目标的确定,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制提供基础,为规范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开发整理 工程类型区 工程模式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