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ppression of thermal postbuckling and nonlinear panel flutter motions of variable stiffness composite laminates using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被引量:2
1
作者 TAO Ji-xiao YI Sheng-hui +1 位作者 DENG Ya-jie HE Xiao-qia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3757-3777,共21页
Variable stiffness composite laminates(VSCLs)are promising in aerospace engineering due to their designable material properties through changing fiber angles and stacking sequences.Aiming to control the thermal postbu... Variable stiffness composite laminates(VSCLs)are promising in aerospace engineering due to their designable material properties through changing fiber angles and stacking sequences.Aiming to control the thermal postbuckling and nonlinear panel flutter motions of VSCLs,a full-order numerical model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algorithm in control theory,the classical laminate plate theory(CLPT)considering von Kármán geometrical nonlinearity,and the first-order Piston theory.The critical buckling temperature and the critical aerodynamic pressure of VSCLs are parametrically investigated.The location and shape of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for optimal control of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VSCLs are determined through comparing the norms of feedback control gain(NFCG).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temperature field has a great effect on aeroelastic tailoring of VSCLs;the curvilinear fiber path of VSCLs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optimal location and shape of piezoelectric actuator for flutter suppression;the unstable panel flutter and the thermal postbuckling deflection can be suppressed effectively through optimal design of piezoelectric pat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control finite element method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 algorithm nonlinear flutter thermal postbuckling variable stiffness composite laminat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梯式修理构型层合板湿热振动特性研究
2
作者 卢翔 赵耀斌 单金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8-183,189,共7页
通过试验和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含湿量情况下,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合板不同修理构型的振动特性。考虑温湿度场的等效原理,在ABAQUS软件中建立不同修理构型的层合板模型,使用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使用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温湿度下... 通过试验和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含湿量情况下,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合板不同修理构型的振动特性。考虑温湿度场的等效原理,在ABAQUS软件中建立不同修理构型的层合板模型,使用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使用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温湿度下挖补角度、挖补孔径以及附加铺层对胶接修理层合板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和含湿量情况下,修理后层合板的固有频率高于完整板,同时更容易受到温度和含湿量的影响,使固有频率大幅降低;层合板的固有频率随着挖补角度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当挖补角度达到10°后固有频率下降;挖除孔径越大的修理构型,其固有频率增幅越小,更易受温度和含湿量的影响;增加附加补片可以提高修理构型的固有频率,其中双层交叉铺设的修理构型可以更好的降低固有频率对温湿度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合板 阶梯挖补修理 湿热环境 振动特性 模态试验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压复合羊毛织物及服装的环境适用性
3
作者 殷悦 孙琪琪 +1 位作者 王敏 王云仪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119,共8页
为明确层压复合羊毛织物的环境适用性,从织物与服装2个层面,对不同层压复合羊毛织物进行热湿传递性能测试,分析层压复合工艺及环境条件对其热湿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层压复合织物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得到其... 为明确层压复合羊毛织物的环境适用性,从织物与服装2个层面,对不同层压复合羊毛织物进行热湿传递性能测试,分析层压复合工艺及环境条件对其热湿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层压复合织物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得到其适用环境类别。实验结果表明:层压复合工艺显著提升了羊毛织物的防风和防水性能,但降低了其透湿性,高风速环境有助于改善层压复合织物的透湿性问题。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单层羊毛织物具有优良的透湿性,但在有风环境下保暖性较差,因而适用于低风速环境;双层层压织物在中等风速环境下实现了防风、透湿及一定保暖性的平衡;3层层压织物则在高风速、中低湿度环境中表现出最佳的防风保暖性能,适用于寒冷条件下的户外使用场景。研究结果为提高层压复合工艺应用价值、优化羊毛织物的服用舒适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织物 层压复合工艺 热湿传递性能 环境适用性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CuTi合金钎料钎焊制备陶瓷基覆铜板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孙会彪 金石磊 +2 位作者 马峰岭 李震奇 吴子华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24,共7页
活性金属钎焊覆铜通过将铜板、活性金属钎料和陶瓷基板组合成“三明治”结构,再施以高温实现铜与陶瓷的连接。AgCuTi合金钎料是活性金属钎焊制备覆铜板时的主流钎料,制备的陶瓷基覆铜板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较高的结合强度。综述了钎焊... 活性金属钎焊覆铜通过将铜板、活性金属钎料和陶瓷基板组合成“三明治”结构,再施以高温实现铜与陶瓷的连接。AgCuTi合金钎料是活性金属钎焊制备覆铜板时的主流钎料,制备的陶瓷基覆铜板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较高的结合强度。综述了钎焊时AgCuTi合金钎料对陶瓷基板和铜板的润湿作用以及产生的界面反应;归纳总结了AgCuTi合金钎料钎焊陶瓷基覆铜板时的应用形式与优缺点,以及陶瓷基覆铜板焊层空洞率与热循环可靠性的影响因素。指出未来研究方向应集中在低银、无银钎料研发以及调节工艺参数以减少焊层空洞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CuTi合金钎料 陶瓷基覆铜板 润湿能力 界面反应 空洞 热循环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碎片膨胀效应的物理钢化夹层玻璃开裂后变形分析模型
5
作者 王义戈 王星尔 +1 位作者 杨健 刘强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8,共8页
物理钢化玻璃破坏后,应变能释放引起的碎片面内及面外膨胀效应对玻璃构件开裂后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基于等效温度荷载理论,建立了多层夹层钢化玻璃开裂后等效变形模型并推导出闭合解。该模型适用于不同厚度、表面应力水平及开裂层等效模... 物理钢化玻璃破坏后,应变能释放引起的碎片面内及面外膨胀效应对玻璃构件开裂后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基于等效温度荷载理论,建立了多层夹层钢化玻璃开裂后等效变形模型并推导出闭合解。该模型适用于不同厚度、表面应力水平及开裂层等效模量的夹层钢化玻璃开裂后变形预测。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增加轴向约束或使用弹性模量较低的胶片均可减少面外变形。确定开裂层临界等效模量,当等效模量低于临界值时,最大面外变形随玻璃层数增加呈波动式下降;当等效模量高于临界值时,最大面外变形随玻璃层数增加基本呈单调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玻璃 物理钢化玻璃 膨胀效应 开裂后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PO基低聚物阻燃剂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改性与研究
6
作者 李昕宇 周友 唐安斌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66,共6页
双酚A型环氧树脂被广泛应用于覆铜板领域,然而其阻燃性能和介电性能无法满足覆铜板高速化的发展。为同时提高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和介电性能,合成了一种基于10-(2,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HQ)、1,4-对二氯... 双酚A型环氧树脂被广泛应用于覆铜板领域,然而其阻燃性能和介电性能无法满足覆铜板高速化的发展。为同时提高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和介电性能,合成了一种基于10-(2,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HQ)、1,4-对二氯苄(DCX)和4-乙烯基苄氯(VBC)的反应型低聚物阻燃剂(PDDV)。通过红外光谱分析(FTIR)、核磁表征(NMR)确定了PDDV的化学结构。通过物理共混制备了EP/PDDV复合材料,并对其热学性能、阻燃性能及介电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PDDV的质量分数为30%时,EP/PDDV复合材料的残炭率提高至38.74%,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上升至138.9℃,极限氧指数(LOI)提高到了55.0%,UL-94达到V-0等级,介电常数(D_(k))为2.69,介质损耗因数(D_(f))为0.00791,表明该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低聚物阻燃剂 低介质损耗 热性能 覆铜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水透湿聚丙烯熔喷基包装材料的热复合工艺
7
作者 段书霞 张恒 +4 位作者 周小婷 张正男 陈辰 石沛龙 佘开江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88,共6页
设计一种可防水透气的熔喷基包装材料,以聚丙烯(PP)熔喷非织造材料、低熔点聚酯(LMPET)/聚酯(PET)双组分热风非织造材料为基材,通过热复合工艺制备一种多层非织造材料,研究热复合温度对材料力学性能、防水性能、通透性能和舒适性能的影... 设计一种可防水透气的熔喷基包装材料,以聚丙烯(PP)熔喷非织造材料、低熔点聚酯(LMPET)/聚酯(PET)双组分热风非织造材料为基材,通过热复合工艺制备一种多层非织造材料,研究热复合温度对材料力学性能、防水性能、通透性能和舒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热轧温度的升高,部分纤维熔融变形,在纤维交叉处形成粘接点,样品的复合效果显著提高,当热复合温度达到160℃时,熔喷基包装材料的表面纤维结构损坏严重。同时,随着热复合温度升高到160℃材料通透性降低,透气性为19.79 mm/s,透湿率为1577 g·cm/(cm^(2)·s·Pa);纵、横向拉伸断裂强力和顶破强力增强,分别达到179.75、80.92和144.9 MPa;此外,制备的熔喷基包装材料水接触角为145°,耐静水压为12.68 kPa,防水透气特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喷非织造材料 热风非织造材料 医用包装材料 热复合工艺 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利敏 宋晓宇 +1 位作者 程森祥 陈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7,共9页
采用低玻璃化转变温度、高分子量的丙烯酸树脂乳液与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分子量的丙烯酸树脂分散体混合的方式,制备了无交联剂水性丙烯酸树脂复合乳液,用于彩印包装纸与塑料薄膜的热复合。以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酸羟乙酯... 采用低玻璃化转变温度、高分子量的丙烯酸树脂乳液与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分子量的丙烯酸树脂分散体混合的方式,制备了无交联剂水性丙烯酸树脂复合乳液,用于彩印包装纸与塑料薄膜的热复合。以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酸羟乙酯等为原料,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相对分子质量(1.48~1.84)×10^(5)、玻璃化转变温度(T_(g))﹣20~﹣40℃的丙烯酸酯乳液。以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单酯等为原料,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相对分子质量(1.34~1.65)×10^(4)、T_(g) 20~45℃、软化点80~105℃的固体树脂,进一步采用自乳化方法将固体树脂制备成树脂水分散体。考察了不同Tg的丙烯酸酯乳液与水分散体以不同比例混配后的乳液混合体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T_(g)为﹣27.6℃的丙烯酸酯乳液与Tg为28.2℃固体树脂的分散体以质量比8:2混合后,用于PET膜-黑色印刷纸的热复合,剥离强度达到5.6 N/25 mm,持粘性达270 h,可以充分满足覆膜材料的附着力和耐压纹等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树脂乳液 树脂水分散体 热覆膜 剥离强度 持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产热和外传热的锂离子电池热学模型参数辨识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孙丙香 宋东林 +2 位作者 阮海军 张维戈 郑凯元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8-288,共11页
锂离子电池热学模型参数(热容和热阻)的准确辨识对电池热电耦合建模及状态参数估计至关重要。然而传统测量方法成本高且测试周期长,如何利用充放电工况结合产热和传热机理研究快速热参数辨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以8A×h软包锂离子电... 锂离子电池热学模型参数(热容和热阻)的准确辨识对电池热电耦合建模及状态参数估计至关重要。然而传统测量方法成本高且测试周期长,如何利用充放电工况结合产热和传热机理研究快速热参数辨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以8A×h软包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建立分布式热路模型;设计双向脉冲工况实验,采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APSO)进行辨识;同时采用其他工况进行验证,实验和仿真温度误差小于0.1℃。另外,将热容和热阻转换为比热容和导热系数,并与其他文献中同类电池的参数进行比对,量级接近。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层叠式软包锂离子电池热学模型参数辨识难的问题,且简便易行、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叠式软包 锂离子电池 分布式热路模型 热容和热阻 自产热和外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应力对GH3230层板焊缝热疲劳寿命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志波 李承昆 +4 位作者 王程程 韩放 张植航 滕俊飞 吕彦龙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7-1102,共6页
为了探究残余应力对层板冷却结构焊缝服役寿命的影响规律,首先对GH3230层板在常规条件下的激光焊接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与实验验证,然后在此基础上对预拉伸、温差拉伸等焊接残余应力调控方法开展模拟。基于焊后残余应力模拟结果研究了层... 为了探究残余应力对层板冷却结构焊缝服役寿命的影响规律,首先对GH3230层板在常规条件下的激光焊接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与实验验证,然后在此基础上对预拉伸、温差拉伸等焊接残余应力调控方法开展模拟。基于焊后残余应力模拟结果研究了层板服役过程的温度及等效应力变化规律,并将多个模型之间不同残余应力下服役状态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利用Morrow修正的Coffin-Manson方程对焊缝后续服役寿命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焊接残余应力的存在大幅降低了层板结构焊缝区域热疲劳寿命,通过残余应力调控技术可有效改善焊缝区域服役过程中的应力幅或平均应力,使其分别下降70%与25%,焊接残余应力调控对提高层板结构热疲劳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板结构 残余应力 热应力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预处理对杨木正交胶合木剪力墙抗侧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岳孔 李响 +5 位作者 石鑫磊 焦学凯 吴鹏 张仲凤 董国良 方远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7-128,共12页
[目的]研究往复荷载作用时国产速生杨木正交胶合木(CLT)剪力墙的抗侧力性能,阐明木材高温预处理和加速老化对剪力墙抗侧力性能的影响,为高温改性技术和国产速生木材在建筑结构中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木结构建筑常用的进口欧洲... [目的]研究往复荷载作用时国产速生杨木正交胶合木(CLT)剪力墙的抗侧力性能,阐明木材高温预处理和加速老化对剪力墙抗侧力性能的影响,为高温改性技术和国产速生木材在建筑结构中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木结构建筑常用的进口欧洲云杉规格材为对照,以相同强度等级的国产速生杨木为研究对象,选用180℃为预处理温度对杨木进行高温改性,制备5面全尺寸正交胶合木剪力墙,开展往复荷载作用时加速老化前后正交胶合木剪力墙的抗侧力性能试验。[结果]与相同层板强度等级的欧洲云杉正交胶合木剪力墙相比,往复荷载作用时未处理杨木正交胶合木剪力墙的极限承载力、弹性抗侧刚度、耗能能力分别降低5.8%、12.9%、8.0%;木材经高温预处理、墙体经加速老化或二者联合处理后,杨木正交胶合木剪力墙的抗侧力性能指标不同程度降低;与未处理杨木正交胶合木墙体相比,加速老化处理后,墙体的极限承载力、弹性抗侧刚度、耗能能力分别降低9.4%、9.7%、11.2%;木材经高温预处理后,经加速老化,墙体的极限承载力、弹性抗侧刚度、耗能能力变化较小,分别降低2.9%、2.4%、5.0%。[结论]往复荷载作用时,国产速生杨木正交胶合木剪力墙的抗侧力性能略低于相同层板强度等级的欧洲云杉正交胶合木剪力墙,水平力作用时二者具有相似破坏模式,均为抗拔连接件节点处钉子被剪断;木材经高温预处理、墙体经加速老化或二者联合处理后,杨木正交胶合木剪力墙的破坏模式均为底部墙角抗拔连接件处木材被拉断或劈裂破坏;木材高温预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加速老化对剪力墙抗侧力性能的影响,具有相对较好的抗老化能力;建立正交胶合木剪力墙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理论值与试验值误差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生杨木 正交胶合木剪力墙 抗侧力性能 高温预处理 加速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铬铸铁/低碳钢热变形行为和微观组织演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惠桢 王效岗 +2 位作者 邢煜林 程竑力 陈星睿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83-87,93,共6页
通过对高铬铸铁/低碳钢两金属进行碳钢包套约束,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上,在温度为1050~1150℃,分别以0.05、0.5、5 s^(-1)的应变速率,采用热压缩连接工艺制备了以高铬铸铁(HCCI)为内层、低碳钢(LCS)为外层的层状复合材料,系统研... 通过对高铬铸铁/低碳钢两金属进行碳钢包套约束,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上,在温度为1050~1150℃,分别以0.05、0.5、5 s^(-1)的应变速率,采用热压缩连接工艺制备了以高铬铸铁(HCCI)为内层、低碳钢(LCS)为外层的层状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低碳钢包覆热压工艺对高铬铸铁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热压缩条件下两种材料实现了冶金结合,且不会影响基材原本的属性,高铬铸铁实现了良好的热塑性变形,材料韧性低的问题得到改善,提高了材料的可加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铬铸铁 热压缩 层状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石墨烯片增强复合材料梁的热后屈曲
13
作者 吕颖 张静 李联和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7-1102,共6页
研究了固支边界条件下,非线性弹性基础上功能梯度石墨烯片增强复合材料GPLRC(graphene platelets reinforced composite)梁在轴向力和温度场共同作用下的热后屈曲问题。基于Hamilton原理,采用一阶剪切变形梁理论和冯卡门非线性应变位移... 研究了固支边界条件下,非线性弹性基础上功能梯度石墨烯片增强复合材料GPLRC(graphene platelets reinforced composite)梁在轴向力和温度场共同作用下的热后屈曲问题。基于Hamilton原理,采用一阶剪切变形梁理论和冯卡门非线性应变位移关系,建立了梁的非线性控制方程,并将3个方程简化为2个关于挠度和转角的非线性方程,利用二次摄动技术化为一系列的摄动方程,逐阶求出渐进解,得到两端固支边界条件下热后屈曲温度的表达式。通过参数分析,探究了石墨烯片GPLs(graphene platelets)的分布模式、几何形状、重量分数,以及弹性基础刚度参数、轴向力对热后屈曲温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轴向拉力增大、弹性基础刚度增大、在靠近顶部和底部的位置添加更多的GPL都会提高热后屈曲的性能;非线性Winkler弹性基础会改变热后屈曲平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后屈曲 二次摄动法 石墨烯片 功能梯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复合叠片工艺对隔膜透气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汪杰 曹勇 +1 位作者 刘俊旭 王从周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59,共3页
热复合工艺需要对极片和隔膜进行热压,有必要研究隔膜的透气度在热复合前后的变化。探究不同热复合温度(50℃和70℃)和压力(0.10 MPa和0.15 MPa)对三元正极材料(NCM)锂离子电池涂胶隔膜透气度的影响。在相同的热复合工艺条件下,极片粘... 热复合工艺需要对极片和隔膜进行热压,有必要研究隔膜的透气度在热复合前后的变化。探究不同热复合温度(50℃和70℃)和压力(0.10 MPa和0.15 MPa)对三元正极材料(NCM)锂离子电池涂胶隔膜透气度的影响。在相同的热复合工艺条件下,极片粘附情况对隔膜透气度的增值没有明显影响。压力对隔膜透气度的影响要明显高于温度的影响。温度由50℃升高至70℃,隔膜的透气度增值(ΔG)仅增加1 s;压力由0.10 MPa提升至0.15 MPa,ΔG增加约5倍。同时,过大的压力可能会使大尺寸电芯内部靠近极耳侧位置和中间位置隔膜的透气度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热复合叠片 隔膜 透气度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铺层的复合材料弯扭耦合结构设计与试验验证
15
作者 崔达 张鸣昊 李道奎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88-2901,共14页
复合材料弯扭耦合结构在前掠翼飞机机翼的结构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现有研究主要基于对称铺层复合材料设计弯扭耦合结构,存在设计域窄及耦合效应不足等问题.非对称铺层复合材料有望解决上述问题,但因其易产生固化变形,目前未能在... 复合材料弯扭耦合结构在前掠翼飞机机翼的结构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现有研究主要基于对称铺层复合材料设计弯扭耦合结构,存在设计域窄及耦合效应不足等问题.非对称铺层复合材料有望解决上述问题,但因其易产生固化变形,目前未能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应用.文章首先引入层合板的几何因子和材料常数,推导了拉剪多耦合效应层合板的湿热稳定解析条件;其次,利用湿热稳定的拉剪多耦合效应层合板构造了变截面弯扭耦合盒型结构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序列二次规划(genetic algorithm-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GASQP)混合优化算法实现了结构的非对称铺层优化设计,使得结构在不发生固化变形的同时显著提升了耦合效应;然后,对弯扭耦合结构的湿热稳定性和弯扭耦合效应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并利用Monte Carlo方法进行了耦合效应的鲁棒性分析;最后,设计并完成了弯扭耦合效应的测量试验,验证了理论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当铺层角度满足湿热稳定条件时,非对称弯扭耦合结构不会发生固化变形;非对称铺层设计可以显著提升耦合效应,最大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稳定 拉剪多耦合效应层合板 弯扭耦合结构 优化设计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加筋层合板屈曲和后屈曲性态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白瑞祥 陈浩然 刘远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4-280,共7页
基于板的一阶剪切理论和Von-Karman大挠度理论,提出了含嵌入分层的复合材料加筋层合板在受压缩荷载作用下的前、后屈曲分析的有限元方法,并推导了相应的有限元列式,分析中还考虑了分层前缘的闭合接触效应.通过典型算例,研究了复合材料... 基于板的一阶剪切理论和Von-Karman大挠度理论,提出了含嵌入分层的复合材料加筋层合板在受压缩荷载作用下的前、后屈曲分析的有限元方法,并推导了相应的有限元列式,分析中还考虑了分层前缘的闭合接触效应.通过典型算例,研究了复合材料加筋层合板的屈曲和后屈曲性态与加强筋的分布、分层形状、分层位置及分层大小等因素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加筋层合板 分层损伤 屈曲 后屈曲 一阶剪切理论 Von-Karman大挠度理论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BN层状陶瓷的抗热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冬云 杨辉 +1 位作者 乔冠军 金志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19,共3页
采用水中急冷法研究了SiC/BN层状陶瓷的抗热震性能,并同SiC块体陶瓷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SiC/BN层状陶瓷的热震断裂临界温差ΔTc为300℃,略低于SiC块体陶瓷的抗热震断裂临界温差。当热震温差ΔT>ΔTc时,SiC/BN层状陶瓷的热震剩余强... 采用水中急冷法研究了SiC/BN层状陶瓷的抗热震性能,并同SiC块体陶瓷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SiC/BN层状陶瓷的热震断裂临界温差ΔTc为300℃,略低于SiC块体陶瓷的抗热震断裂临界温差。当热震温差ΔT>ΔTc时,SiC/BN层状陶瓷的热震剩余强度的下降趋势明显比块体陶瓷的下降趋势缓慢。这同热震断裂和热震损伤理论计算的热震参数R和R的结果相一致。这表明:与SiC块体陶瓷相比,SiC/BN层状陶瓷的热震裂纹形核阻力略有降低,但热震裂纹扩展阻力却大大提高。分析认为BN弱界面对裂纹的吸收和偏转是材料断裂能提高的主要原因,断裂能的提高有利于材料热震阻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BN 层状陶瓷 热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加筋层合板的分层扩展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白瑞祥 陈浩然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8-378,共11页
 建立了复合材料加筋结构的后屈曲和分层损伤扩展行为的数值模拟方法· 基于Mindlin一阶剪切理论和von_K rm n大挠度理论的层合板和层合梁单元,提出了含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加筋层合板分层扩展行为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利用虚裂纹闭合...  建立了复合材料加筋结构的后屈曲和分层损伤扩展行为的数值模拟方法· 基于Mindlin一阶剪切理论和von_K rm n大挠度理论的层合板和层合梁单元,提出了含分层损伤复合材料加筋层合板分层扩展行为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利用虚裂纹闭合技术计算分层前缘的总能量释放率,并采用总能量释放率准则分层扩展判据,结合自适应网格移动技术,对在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具有不同加筋形式,不同初始分层面积和形状的加筋板结构分层扩展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分析中还考虑了加筋刚度、位置和分布,分层形状和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后屈曲 能量释放率 分层损伤扩展 复合材料加筋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合板热后屈曲分析中的Lagrangian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菊芬 汪海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5-151,共7页
从研究层合板热后屈曲路径出发,阐述了板(梁)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中的TL方法和UL方法;基于Von-Karman大挠度理论,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差异和适用范围;通过算例指出对于层合板的热后屈曲路径的研究,只有采用UL方法... 从研究层合板热后屈曲路径出发,阐述了板(梁)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中的TL方法和UL方法;基于Von-Karman大挠度理论,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差异和适用范围;通过算例指出对于层合板的热后屈曲路径的研究,只有采用UL方法才能保证在较大变形范围内正确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层板/热后屈曲 拉格朗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铺层方式对复合材料壁板热颤振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杨智春 谭光辉 夏巍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47-1052,共6页
采用分步求解的方法进行复合材料壁板的热颤振分析。先分析热效应产生的壁板附加刚度,再将壁板的热刚度效应引入到壁板颤振模型中进行壁板颤振分析。通过一块四边固支壁板的热颤振分析算例,验证了这种壁板热颤振分析方法的正确性。进而... 采用分步求解的方法进行复合材料壁板的热颤振分析。先分析热效应产生的壁板附加刚度,再将壁板的热刚度效应引入到壁板颤振模型中进行壁板颤振分析。通过一块四边固支壁板的热颤振分析算例,验证了这种壁板热颤振分析方法的正确性。进而针对高速飞行器结构中的复合材料壁板热颤振问题,分析了三种不同铺层方式的复合材料壁板在受到面内均匀热载荷时颤振临界速度随温升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层合复合材料壁板的铺层比例和铺层顺序对壁板的热颤振临界速度都有明显的影响;(2)温升可导致壁板颤振临界速度明显降低,且铺设方式不同,下降程度不同;(3)在颤振危险模态不发生变化时,壁板颤振临界速度随温升而下降的趋势近似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板颤振 热颤振 复合材料壁板 铺层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