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utron penetration in labyrinths under different beam losses
1
作者 Yao Yang Wu-Yuan Li +5 位作者 You-Wu Su Wei-Wei Yan Wang Mao Yang Li Bo Yang Li-Jun Wang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8期59-65,共7页
Multiple analytical methods and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neutron penetration in straight and curved labyrinths. Factors studied included variations in beam losses of off-axis point source,on-... Multiple analytical methods and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neutron penetration in straight and curved labyrinths. Factors studied included variations in beam losses of off-axis point source,on-axis point source,and line source. For the straight labyrinth, it was found that the analytical expressions neglect the dose rate platform appearing at the bend of the labyrinth, and the agreement between analytical methods and Monte Carlo estimation was related to the type of neutron source term. For the curved labyrinth, the neutron attenuation length obtain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was nearly identical and appeared to be in quite good accord with the empirical formula calculation. Moreover, the neutron energy spectra along the centerline distance of the labyrinth were also analyzed. In the first leg, differences in beam loss led to varianc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spectra,while in the second and subsequent legs, the spectra were similar, where the main contributors were thermal neutrons. This work is valuable for practical design of the labyrinths in the accelerator facil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TRON PENETRATION labyrinth Beam LOSS ANALYTICAL method MONTE Carlo c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宫(labyrinth)之谜
2
作者 邢驰鸿 《语言教育》 1999年第10期71-71,共1页
迷宫(labyrinth)是结构异常复杂的建筑物,许多公园里常建有迷宫,里面路径迂回曲折,旅游者得费好大劲儿才能从迷宫里走出来。古代埃及法老也曾建筑“迷宫”。本世纪初,一支英国考古队在克里特岛北部发掘了世界闻名的弥诺斯(Minos)迷宫。
关键词 弥诺斯 labyrin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宫-指尖密封泄漏流动特性研究
3
作者 顾典海 王娟 +1 位作者 刘美红 雷俊杰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2,共10页
为进一步满足现代航空发动机在高压差下的密封性能需求,依据叠加组合原理,提出了一种由迷宫密封与指尖密封叠加而成的迷宫-指尖密封结构。将指尖密封内部流动特征处理为多孔介质,在转子静止、不同压比以及给定转子转速工况条件下,对迷宫... 为进一步满足现代航空发动机在高压差下的密封性能需求,依据叠加组合原理,提出了一种由迷宫密封与指尖密封叠加而成的迷宫-指尖密封结构。将指尖密封内部流动特征处理为多孔介质,在转子静止、不同压比以及给定转子转速工况条件下,对迷宫-指尖密封泄漏量、前后挡板保护高度的压力、速度、湍流动能分布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与相同结构参数的指尖密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无论在静态还是动态工况下,由于泄漏气流在多个迷宫密封腔中耗散动能,迷宫-指尖密封的泄漏量明显小于指尖密封;对2种密封结构的流场进行分析,迷宫密封具有的曲折流道,导致迷宫-指尖密封流场分布较复杂且后挡板保护高度压降降低。此外,2种密封结构的转子表面湍流动能均呈现阶梯递减趋势,前后挡板保护高度接近下端的径向压力基本趋近于常数值,速度与湍流动能随压比的上升而增加。该研究为航空发动机在高压差下的轴向密封提供新的途径,且结构紧凑、泄漏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尖密封 迷宫密封 迷宫-指尖密封 泄漏流动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学黑洞的声学迷宫结构的优化设计
4
作者 程祎博 王晓明 梅玉林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2-342,共11页
结合理论计算、有限元仿真和试验测量,研究了基于声学黑洞的声学迷宫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给出了具有5.01和7.75个倍频程的小尺寸、宽频吸声结构。首先,基于传递矩阵法,建立声学黑洞的数学模型,计算声学黑洞的反射系数,并将理论计算结果... 结合理论计算、有限元仿真和试验测量,研究了基于声学黑洞的声学迷宫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给出了具有5.01和7.75个倍频程的小尺寸、宽频吸声结构。首先,基于传递矩阵法,建立声学黑洞的数学模型,计算声学黑洞的反射系数,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然后,基于声学黑洞的导纳变化规律,设计单、双旁支管声学迷宫结构,通过优化设计,实现迷宫结构和声学黑洞导纳的匹配。最后,基于声学迷宫结构导纳的匹配结果,应用模拟退火算法构造优化模型,获得了宽频吸声的小尺寸声学迷宫结构,并打印3D样件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双旁支管声学迷宫代替声学黑洞管道中的环腔,经优化设计,旁支管迷宫和声学黑洞的导纳可以实现完美匹配,并可以在保持吸声性能不变的前提下,实现结构的小尺寸设计,优化后的结构有效吸声带宽是优化前的13.36倍,倍频程是优化前的3.6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黑洞 声学迷宫 传递矩阵 有限元 试验测量 反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参数对篦齿封严流动特性与最佳封严齿数影响研究
5
作者 任国哲 卢德正 +3 位作者 孙丹 徐文峰 王泽铭 唐洪媛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8-300,共13页
为获得有限安装空间内最佳封严性能的篦齿结构,在固定封严长度下,建立不同封严间隙、齿高、齿数等结构参数的直通篦齿模型,通过数值方法分析不同进出口压比条件下,间隙等结构参数对泄漏特性与最佳封严齿数影响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在... 为获得有限安装空间内最佳封严性能的篦齿结构,在固定封严长度下,建立不同封严间隙、齿高、齿数等结构参数的直通篦齿模型,通过数值方法分析不同进出口压比条件下,间隙等结构参数对泄漏特性与最佳封严齿数影响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在固定封严长度下,换算流量随压比和封严间隙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齿数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齿高对泄漏特性影响较小。封严间隙对换算流量与最佳封严齿数的影响最大,当封严间隙为2 mm时,齿数为3时换算流量最小,当齿数增加到13时,换算流量增加了8.11%;当封严间隙为0.5 mm时,齿数为9时换算流量最小,但此时随着齿数的进一步增加,换算流量基本不变。拟合得到固定封严长度下篦齿封严最佳封严齿数经验关系式,拟合公式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可用于篦齿的工程设计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齿封严 泄漏特性 结构参数 固定封严长度 最佳封严齿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台流量管新型篦齿密封特性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
6
作者 艾延廷 张文亮 +3 位作者 田金虎 侯鑫正 张兴源 孙丹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4-214,共11页
针对高空台流量管与导流盆连接结构减小气体泄漏、避免出现反向进气压力过大导致结冰的设计要求,开展不同内径流量管新型篦齿密封特性及结构参数优化研究。建立了高空台新型流量管篦齿密封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开展了新型流量管篦齿密封结... 针对高空台流量管与导流盆连接结构减小气体泄漏、避免出现反向进气压力过大导致结冰的设计要求,开展不同内径流量管新型篦齿密封特性及结构参数优化研究。建立了高空台新型流量管篦齿密封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开展了新型流量管篦齿密封结构泄漏特性实验研究。基于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了流量管内径对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选取不同流量管内径下的密封间隙、控制口数量以及孔型出口数量为优化参数,进行新型篦齿密封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仿真泄漏量与试验值相比最大误差不超过7%,证明了本文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当结构内径由1 m增大到3 m,密封泄漏量由0.021 kg/s逐渐增加到0.162 kg/s,增幅高达671.4%;内径1 m,2 m和3 m篦齿密封结构经优化后,最大流速分别减小了16.1%,14.3%和9.7%,泄漏量分别降低50.74%,98.50%和97.52%。本文研究为高空台新型流量管篦齿密封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效方法,也为流量管尺寸规范化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台 篦齿封严 有限元分析 泄漏特性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防旋板对汽轮机交错齿迷宫密封泄漏特性和动力学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新长 赵卫军 +3 位作者 殷戈 谭锐 张子涵 李志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126,共10页
为提高汽轮机高压缸和中压缸之间过桥汽封的气流激振动力学性能、抑制汽轮机轴系振动失稳,针对交错齿迷宫密封,开展了进口防旋板结构方案设计和动力学性能评估研究。首先,建立了具有“虚拟旁路边界”的交错齿迷宫密封动力学计算模型,实... 为提高汽轮机高压缸和中压缸之间过桥汽封的气流激振动力学性能、抑制汽轮机轴系振动失稳,针对交错齿迷宫密封,开展了进口防旋板结构方案设计和动力学性能评估研究。首先,建立了具有“虚拟旁路边界”的交错齿迷宫密封动力学计算模型,实现了对动密封进口压力场和高预旋速度场的精准模拟;然后,采用基于多频椭圆轨迹涡动模型的非定常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摄动数值方法,对比分析了进口预旋(预旋比为0、0.3、0.5)对无防旋板结构的迷宫密封的动力特性系数的影响规律;最后,详细评估了不同进口防旋板结构方案的止旋抑振性能,比较分析了防旋板倾角和数量对迷宫密封的泄漏量、动力特性系数和周向旋流比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迷宫密封泄漏量对防旋板倾角和数量变化不敏感(泄漏量变化小于0.5%);进口预旋会导致迷宫密封交叉刚度和有效阻尼穿越频率增大、有效阻尼减小,易诱发轴系失稳;进口防旋板能够显著减小迷宫密封的交叉刚度(约为53%)和有效阻尼穿越频率(约为24 Hz)、增大有效阻尼,使密封泄漏量略有增加(约为4.5%);相较于直防旋板,45°倾角斜防旋板使密封交叉刚度进一步降低约14%,有效阻尼穿越频率变化较小;当防旋板数由36增加到72时,密封交叉刚度降低约24%,有效阻尼穿越频率减小约5 Hz;而当防旋板数由72增加到144时,密封的转子动力特性对防旋板数变化不敏感;综合考虑加工成本和止旋抑振性能,具有72个直防旋板的迷宫密封进口防旋板结构方案最优。研究结果可为交错齿迷宫密封防旋板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宫密封 泄漏特性 动力学特性 计算流体动力学 防旋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篦齿碰摩对封严环裂纹萌生与扩展影响研究
8
作者 畅佳琪 李辉东 +3 位作者 解文博 慕琴琴 陈永辉 杨卫华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4年第5期127-134,共8页
篦齿封严结构碰摩是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实际碰摩中难以观察到封严环上裂纹萌生与扩展的过程,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数值仿真能够对裂纹萌生与扩展过程和机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建立碰摩后带磨损槽的封严环模型,... 篦齿封严结构碰摩是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实际碰摩中难以观察到封严环上裂纹萌生与扩展的过程,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数值仿真能够对裂纹萌生与扩展过程和机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建立碰摩后带磨损槽的封严环模型,考虑了封严环表面对流换热、碰摩力和碰摩温度,采用扩展有限元法(XFEM)对封严环碰摩温度场、应力场以及裂纹的萌生与扩展进行数值研究,并将仿真分析结果与碰摩试验裂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数值仿真所得到的裂纹萌生位置及扩展方向均与碰摩试验中实际产生的裂纹基本一致,揭示了裂纹产生的机理,证明了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碰摩所导致的裂纹萌生与扩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齿封严 碰摩 扩展有限元 裂纹萌生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前置凸台防旋板的汽轮机交错齿迷宫密封动力学特性研究
9
作者 殷戈 黄彪 +3 位作者 黄新长 邵峰 张子涵 李志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64,共12页
为提高汽轮机多级轴端迷宫密封动力学性能,针对汽轮机两级轴端交错齿迷宫密封,开展了具有前置凸台的新型防旋板结构方案设计和止旋抑振性能评估。首先,针对两级轴端交错齿迷宫密封,设计了一级和两级传统防旋板、一级和两级前置凸台新型... 为提高汽轮机多级轴端迷宫密封动力学性能,针对汽轮机两级轴端交错齿迷宫密封,开展了具有前置凸台的新型防旋板结构方案设计和止旋抑振性能评估。首先,针对两级轴端交错齿迷宫密封,设计了一级和两级传统防旋板、一级和两级前置凸台新型防旋板等动密封防旋板结构方案,并建立了具有“虚拟旁路边界”的有、无防旋板多级交错齿迷宫密封动力学计算模型,实现了对多级动密封进口压力场和高预旋速度场的精准模拟;然后,采用基于多频椭圆轨迹涡动模型的动密封气流激振动力学特性(CFD)摄动数值预测方法,对比分析了无防旋板、传统防旋板和新型前置凸台防旋板作用下,两级交错齿迷宫密封泄漏特性和气流激振动力学特性;最后,通过分析不同防旋板结构方案下,两级交错齿迷宫密封腔室旋流发展、腔室速度场和动态压力分布、转子面气流激振力,阐明了防旋板的止旋抑振机制。结果表明:无防旋板的迷宫密封具有最低的泄漏量,一级传统防旋板或一级前置凸台防旋板的设置会使密封齿数减少,导致密封泄漏量增加约4.5%;相比于一级防旋板,具有两级防旋板的迷宫密封泄漏量增加约5.5%;相比于传统防旋板,前置凸台防旋板可减小交叉刚度、增大有效阻尼;相比于一级防旋板,两级防旋板可减小高涡动频率下的交叉刚度、增大直接阻尼,进而提高密封的有效阻尼;在传统防旋板的基础上设置前置凸台可提升防旋板的止旋性能,且两级防旋板可有效抑制密封下游区域的旋流发展,能显著提升迷宫密封动力学性能、抑制汽轮机轴系振动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宫密封 泄漏特性 动力学特性 防旋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流通道对台阶型篦齿封严性能影响研究
10
作者 董红伟 谭晓茗 +1 位作者 张庆才 张靖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2-629,共8页
为提高涡轮级间篦齿的封严性能,设计了一种带分流通道的台阶型篦齿封严结构,研究了不同压比与转速下分流通道对篦齿封严泄漏特性和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与光滑篦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衬套上增设一个分流通道后,处于通道出口处的气... 为提高涡轮级间篦齿的封严性能,设计了一种带分流通道的台阶型篦齿封严结构,研究了不同压比与转速下分流通道对篦齿封严泄漏特性和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与光滑篦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衬套上增设一个分流通道后,处于通道出口处的气流在离心力作用下被卷吸进通道,增强了篦齿的封严效果;分流通道的周向间隙率β越大,封严效果越佳,当周向间隙率β为3时,绝热壁面流量系数为13.47%,绝热壁面风阻温升为48.7 K;分流通道数量增加,篦齿的泄漏加剧;随着压比增加,密封泄漏量增大,分流通道可以引导核心射流回流,故泄漏量增速逐渐变缓而绝热壁面风阻温升增速加剧;当转速从3×10^(3)r/min增加到2.1×10^(4)r/min,气流摩擦耗散加剧,篦齿绝热壁面流量系数逐渐降低,绝热壁面风阻温升逐渐升高,分流通道对高转速下篦齿的封严效果提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分流通道 台阶型篦齿封严 流量系数 风阻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法的篦齿封严环气弹稳定性数值研究
11
作者 苏国征 孙丹 +2 位作者 李玉 王志 任国哲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7-196,共10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篦齿封严环气弹稳定性问题,采用基于三维插值及非定常动网格技术的能量法,建立了篦齿封严环气弹稳定性数值求解模型。在验证数值方法准确性的基础上,研究了供气压力、转速和进气畸变对篦齿封严环气弹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 针对航空发动机篦齿封严环气弹稳定性问题,采用基于三维插值及非定常动网格技术的能量法,建立了篦齿封严环气弹稳定性数值求解模型。在验证数值方法准确性的基础上,研究了供气压力、转速和进气畸变对篦齿封严环气弹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篦齿封严环气动力、气动功分布特性,揭示了进气畸变对篦齿封严环气弹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在本文研究中,外篦齿封严环相对于内篦齿封严环更易发生气弹失稳;随供气压力增加,外篦齿封严环气弹稳定性呈现降低趋势,当供气压力为0.55 MPa和0.7 MPa时,外篦齿封严环存在气弹失稳的风险;转速2000 r/min和4000 r/min相对于6000 r/min具有更大的气弹失稳风险。相比于360°圆周进气,90°圆周进气的外篦齿封严环气动力存在相互抵消的耦合作用,所以90°圆周进气的外篦齿封严环具有较高的气弹稳定性。篦齿封严环在发生气弹失稳时,齿腔底部做功占总气动功百分比会显著增加,故在进行结构优化时,可改变齿腔底部的结构参数以对篦齿封严环气弹稳定性进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齿封严环 气弹稳定性 能量法 进气畸变 气动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向进气畸变对篦齿封严环气弹稳定性影响研究
12
作者 苏国征 孙丹 +3 位作者 王志 李玉 王文 徐梅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7-66,共10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篦齿封严环在周向进气畸变状态下的气弹稳定性问题,采用三维插值和非定常动网格技术,建立了基于能量法的篦齿封严环气弹稳定性求解模型,在验证求解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对称进气与非对称进气、进气畸变程度对篦齿封... 针对航空发动机篦齿封严环在周向进气畸变状态下的气弹稳定性问题,采用三维插值和非定常动网格技术,建立了基于能量法的篦齿封严环气弹稳定性求解模型,在验证求解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对称进气与非对称进气、进气畸变程度对篦齿封严环气弹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气动功在齿腔不同区域分布特性,揭示了周向进气畸变对篦齿封严环气弹稳定性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周向进气畸变可改变气动阻尼比,对篦齿封严环气弹稳定性影响较大。非对称进气时,篦齿封严环气弹稳定性随畸变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对称进气时,篦齿封严环气弹稳定性随畸变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相对于非对称进气畸变,对称进气方式对气弹稳定状态影响较小。篦齿封严环在发生气弹失稳时,周向进气畸变对气动功影响最大的区域位于首级篦齿迎风区域,是流场周向压力均匀性最差的区域,周向进气畸变的影响随相对距离增加而降低;篦齿封严环所有齿腔底部的总气动功受周向进气畸变影响较大,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可改变齿腔底部尺寸、形状等,以降低周向进气畸变对篦齿封严环气弹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齿封严环 气弹稳定性 周向进气畸变 气动阻尼比 能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置量影响的超超临界汽轮机转子密封动力特性
13
作者 李大才 吕长虹 +4 位作者 卜振海 刘伟 李鹏凯 曹丽华 李想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1-274,共4页
超超临界汽轮机运行时不平衡的汽流冲击力会引发汽流激振,以某1000MW汽轮机超高压缸隔板迷宫密封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涡动方程控制转子实现多频涡动,分析了不同偏置量对密封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刚度k_(yy)随涡动频率的增加... 超超临界汽轮机运行时不平衡的汽流冲击力会引发汽流激振,以某1000MW汽轮机超高压缸隔板迷宫密封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涡动方程控制转子实现多频涡动,分析了不同偏置量对密封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刚度k_(yy)随涡动频率的增加而增加,直接阻尼c_(yy)在30Hz以前先降低后不变。随着压比的增加,有效阻尼增大,转子的稳定性提高。各偏置量下直接刚度k_(yy)朝着正方向增大,c_(yy)随频率的增加先大幅度减小最后近似不变,偏置量引起的密封气动特性变化在高压区域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汽流激振 迷宫密封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宫机器人迷宫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14
作者 袁臣虎 张丽娜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5,共7页
针对迷宫机器人自主获取迷宫信息耗时长、耗能高、信息缺失等问题,提出借助图像处理相关方法获取迷宫单元格信息,以提升迷宫机器人迷宫任务效率。针对迷宫图像中的亮度不均、色彩异化等固有缺陷,提出一种融合Kirsch和改进Canny算子的迷... 针对迷宫机器人自主获取迷宫信息耗时长、耗能高、信息缺失等问题,提出借助图像处理相关方法获取迷宫单元格信息,以提升迷宫机器人迷宫任务效率。针对迷宫图像中的亮度不均、色彩异化等固有缺陷,提出一种融合Kirsch和改进Canny算子的迷宫单元格边缘检测方法,实现了迷宫单元格的边缘特征提取。利用图像形态学原理,对迷宫单元格特征进行去噪、合并、膨胀和填充,实现图像边缘增强。针对迷宫单元格特征,提出了一种像素分块匹配特征法进行迷宫单元格信息匹配,以实现迷宫单元格的信息提取。实验结果表明对亮度范围在γ=1.1且拍摄角度30度及以上的迷宫图像信息提取正确率达到100%,因此,提出的迷宫信息提取方法是实际可行的,为后续迷宫机器人迷宫任务的高效执行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视变换 特征匹配 边缘检测 迷宫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梳齿汽封泄漏特性实验研究
15
作者 周庆辉 张万福 +2 位作者 冯金 李春 苏智超 《能源研究与信息》 CAS 2024年第3期179-185,共7页
通过建立梳齿汽封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在不同背压阀门开度、转速和进口压力下梳齿汽封泄漏量的变化规律,设计并搭建了梳齿汽封泄漏特性密封实验台,并将模拟值与实验值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梳齿汽封实验值与模拟值吻合较好;同一背压阀... 通过建立梳齿汽封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在不同背压阀门开度、转速和进口压力下梳齿汽封泄漏量的变化规律,设计并搭建了梳齿汽封泄漏特性密封实验台,并将模拟值与实验值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梳齿汽封实验值与模拟值吻合较好;同一背压阀门开度下,梳齿汽封泄漏量随着进口压力增大而增加,且近似呈线性关系,而随着转速升高,梳齿汽封泄漏量缓慢下降且近似保持恒定;保持进口压力和转速恒定,汽封泄漏量随着背压阀门开度的变大而增加,且汽封泄漏量在背压阀门开度为1.0时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梳齿汽封 泄漏性能 背压 流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迷宫密封泄漏和动力特性分析与比较
16
作者 何文强 李庆峰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建立迷宫密封三维CFD计算模型,模拟超临界CO_(2)的流动,分析超临界CO_(2)迷宫密封的泄漏和动力特性,并与理想气体迷宫密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理想气体,超临界CO_(2)的密度增加而轴向速度降低,但密度增加的幅度大于轴向速度降低... 建立迷宫密封三维CFD计算模型,模拟超临界CO_(2)的流动,分析超临界CO_(2)迷宫密封的泄漏和动力特性,并与理想气体迷宫密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理想气体,超临界CO_(2)的密度增加而轴向速度降低,但密度增加的幅度大于轴向速度降低的幅度,使得超临界CO_(2)迷宫密封的泄漏量比理想气体迷宫密封大21%左右。相比于理想气体迷宫密封,低速涡动时超临界CO_(2)迷宫密封具有更大的切向力,稳定性较低;高速涡动时超临界CO_(2)迷宫密封具有更小的切向力,稳定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宫密封 超临界CO_(2) 泄漏特性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衬套对篦齿封严静力与动力特性影响机理研究
17
作者 王泽铭 徐文峰 +3 位作者 任国哲 孙丹 李玉 温帅方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72,共12页
蜂窝衬套对篦齿封严的泄漏特性和动力特性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建立蜂窝衬套篦齿封严数值求解模型,在验证数值方法有效准确的基础上,研究了蜂窝衬套篦齿封严泄漏量随进口压力、封严间隙及转速的变化规律,构造泄漏量理论公式;运用非定常动... 蜂窝衬套对篦齿封严的泄漏特性和动力特性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建立蜂窝衬套篦齿封严数值求解模型,在验证数值方法有效准确的基础上,研究了蜂窝衬套篦齿封严泄漏量随进口压力、封严间隙及转速的变化规律,构造泄漏量理论公式;运用非定常动网格技术,建立多频椭圆涡动模型,分析了蜂窝衬套对篦齿封严泄漏特性和转子动力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蜂窝衬套篦齿封严泄漏量随进口压力、封严间隙的增加而增大,随转速的增加略有减小;在大间隙工况下(封严间隙大于0.5 mm),蜂窝衬套削弱气流的透气效应,减小泄漏量,对边距为0.8 mm蜂窝衬套篦齿封严的密封性能最佳。蜂窝衬套篦齿封严有着较大的直接阻尼和较小的交叉刚度,在高频涡动(频率大于120 Hz)时效果更明显;蜂窝衬套增大流场中的湍动能,增强气流能量的耗散速度,有利于提高封严性能;并且蜂窝衬套能够使周向压力分布更均匀,提高转子的稳定性。本文所构造的蜂窝衬套篦齿封严泄漏量理论公式,与数值仿真相对误差均在5%之内,能够准确地预测蜂窝衬套篦齿封严的泄漏量,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齿封严 蜂窝衬套 泄漏特性 动力特性 公式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的混合刷式密封流场特性与密封性能分析
18
作者 李昊 张桂昌 +1 位作者 霍维斌 唐鑫浩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8-169,共12页
刷丝在密闭气流的同时,受到高压降流体的影响,易造成不可恢复性形变和结构损耗,使得间隙间的气体泄漏量增加,加剧发动机推力的损耗。本文采用流固耦合模型,基于刷式-迷宫密封结构建立了混合刷式密封模型,进行了密封流场的非定常数值模拟... 刷丝在密闭气流的同时,受到高压降流体的影响,易造成不可恢复性形变和结构损耗,使得间隙间的气体泄漏量增加,加剧发动机推力的损耗。本文采用流固耦合模型,基于刷式-迷宫密封结构建立了混合刷式密封模型,进行了密封流场的非定常数值模拟,探究不同进出口压差条件下密封结构泄漏流动和结构形变特性,并结合泄漏量数据分析了混合刷式密封结构的密封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受进出口气压差的影响,混合刷式密封的刷丝最大位移量超过刷丝束间隙值,其中处于刷丝束轴向末端的刷丝固定端是最容易发生损耗的危险位置。同工况下,混合刷式密封比刷式密封结构泄漏量可减少约18%。刷丝束整体随着压降的增加,在具有更大径向吹下量的同时也伴随着更强的刷丝扰动,但混合刷式密封流场中存在的气流涡旋可以消耗一部分气体能量,减小气流的泄漏速度,对不同压差条件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刷式-迷宫密封 流固耦合模型 迟滞效应 流场特性 形变 泄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涡轮发动机典型篦齿封严特性实验研究
19
作者 吴雨越 高妍 +1 位作者 周双钊 林阿强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5-278,共4页
篦齿封严特性对燃气涡轮发动机工作效率和功耗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典型直通斜齿型篦齿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测量方法,揭示在不同转速和压比下篦齿封严间隙对泄漏量、温升和旋流特性影响规律,并定量评估转速、压比和间隙对封严特性的... 篦齿封严特性对燃气涡轮发动机工作效率和功耗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典型直通斜齿型篦齿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测量方法,揭示在不同转速和压比下篦齿封严间隙对泄漏量、温升和旋流特性影响规律,并定量评估转速、压比和间隙对封严特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实验工况范围内,篦齿泄漏量为0.0358kg/s~0.2010kg/s,篦齿封严温升为2.8K~21.2K,篦齿腔室出口旋流比为0.23~0.42。篦齿间隙和压比对篦齿泄漏量影响具有重要的敏感性,篦齿系统压比、间隙和转速对篦齿温升特性影响的敏感性程度依次递增,转速对篦齿腔内旋流特性影响的敏感性程度最大。研究结果为篦齿封严设计提供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齿封严 封严间隙 泄漏量 温升 旋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平衡多级泵节流密封的泄漏流动特性
20
作者 王延锋 闫军沛 +1 位作者 胡二华 冯立杰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7-913,共7页
为研究高扬程大流量自平衡多级泵出水段节流密封的流体介质泄漏特性以及流动机理,建立了3类节流密封的三维数值模型,计算分析了5种径向节流间隙(0.5,0.8,1.0,1.2和1.5 mm)下3类节流密封的泄漏流动、湍动能耗散以及密封流体力等流动特征... 为研究高扬程大流量自平衡多级泵出水段节流密封的流体介质泄漏特性以及流动机理,建立了3类节流密封的三维数值模型,计算分析了5种径向节流间隙(0.5,0.8,1.0,1.2和1.5 mm)下3类节流密封的泄漏流动、湍动能耗散以及密封流体力等流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出水段节流密封的泄漏流动特性是密封流体径向缩流比和轴向湍动能耗散率共同作用的结果,径向节流间隙直接影响着径向节流间隙进口处的流体压力和径向缩流比,对节流密封的降压与减速作用显著,而迷宫齿对密封流体的湍动能耗散率的影响较大,膨胀腔体内流体的湍动能耗散率均接近于0,径向节流间隙内流体压力沿轴向方向大致呈现阶梯式下降规律,密封齿能够有效地降低密封流体的压力;转子面密封齿与密封流体的接触以及径向节流间隙增大,是导致第二、三类密封转子面的轴向力显著大于第一类密封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平衡多级泵 节流迷宫密封 泄漏特性 径向节流间隙 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