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预适应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功能生活质量及焦虑状况的影响
1
作者 杨挺 茹庆超 +1 位作者 张志昌 黄媛霞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预适应对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TKA)患者术后功能、生活质量以及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行TK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术前预适应训练,对照组... 目的探讨术前预适应对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TKA)患者术后功能、生活质量以及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行TK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术前预适应训练,对照组患者未接受术前预适应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满意度。手术前和手术后第4 d采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健康调查简表(SF-36)、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焦虑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手术后第4 d,两组患者HSS、SF-36评分较手术前升高,HAMA评分较手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预适应对骨性关节炎TKA患者有积极影响,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 术前预适应 功能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Videman法构建兔膝骨关节炎模型的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罗娆珊 唐青梅 +3 位作者 龚广 余立志 罗三彤 梁伟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建立操作简便、稳定、高效,便于治疗和疗效观察的兔膝骨关节炎(KOA)模型。方法选取12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兔,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每组各6只。使用医用夹板将兔右膝关节伸直位固定,每次固定60 min,每天2次,持续4周进行造... 目的建立操作简便、稳定、高效,便于治疗和疗效观察的兔膝骨关节炎(KOA)模型。方法选取12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兔,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每组各6只。使用医用夹板将兔右膝关节伸直位固定,每次固定60 min,每天2次,持续4周进行造模。采用Lequesne MG评分法对兔子右膝关节的运动能力进行评估,观察并记录兔子右膝关节的大体形态,番红O染色判断软骨损伤情况,采用改良Mankin’s关节软骨病理评分法对两组兔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模型组Lequesne MG评分综合得分为[2.00(0.00,8.00)]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膝关节大体形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膝关节肿大,关节腔隙变窄,软骨部分磨损,表面质地粗糙。观察番红O染色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软骨组织结构紊乱,基质染色减少,潮线不完整,软骨表层不平整,软骨细胞形态呈多样性,排列不规则。观察改良Mankin’s关节软骨病理评分结果,模型组综合得分为[3.00(0.00,7.50)]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Videman法构建兔KOA模型,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固、成功率高等优点,有利于KOA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动物模型 改良Videman法 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后外侧结构损伤患者的护理及康复训练 被引量:5
3
作者 吴晓萱 李春柳 +2 位作者 张淑环 卢艳辉 王力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6-367,共2页
膝关节后外侧结构分为静力装置和动力装置。膝关节后外侧结构(Posterolateral stucture,PLS)具有复杂的解剖关系以及重要的膝关节静态和动态稳定作用。该结构的损伤导致严重的膝关节功能障碍,包括胫骨外旋不稳和关节软骨退变,且常... 膝关节后外侧结构分为静力装置和动力装置。膝关节后外侧结构(Posterolateral stucture,PLS)具有复杂的解剖关系以及重要的膝关节静态和动态稳定作用。该结构的损伤导致严重的膝关节功能障碍,包括胫骨外旋不稳和关节软骨退变,且常合并膝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胫骨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后外侧结构 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 康复训练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三入路与传统前内侧入路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骨道的比较及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吕杰 杨自权 +2 位作者 冯江峰 贾建伟 袁洁玲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7期628-635,共8页
目的:研究三入路和传统前内侧技术确立股骨骨道的位置、长度和冠状面角度以及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早期疗效。方法:2018年12月到2019年6月收集36例诊断为单纯前交叉韧带断裂而且接受手术的患者,患者均有明确膝关节扭伤史,共分为两组,其中16... 目的:研究三入路和传统前内侧技术确立股骨骨道的位置、长度和冠状面角度以及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早期疗效。方法:2018年12月到2019年6月收集36例诊断为单纯前交叉韧带断裂而且接受手术的患者,患者均有明确膝关节扭伤史,共分为两组,其中16例采用三入路技术钻取股骨骨道重建前交叉韧带,其中男11例,女5例,平均年龄(30.13±6.54)岁,受伤时间7~60(30.19±15.78) d;20例采用传统前内侧入路技术钻取股骨骨道重建前交叉韧带,其中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30.80±8.60)岁,受伤时间7~60(27.35±15.50) d。通过CT三维重建技术评估钻取的股骨骨道,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术后都达到Ⅰ期愈合,术中均未出现股骨骨道破裂,血管神经损伤、移植物通过困难及静脉血栓等情况。36例患者获得门诊随访,随访时间9~15(12.00±2.83)个月。采用CT三维重建评估两组患者股骨骨道,股骨骨道位置运用四分法描述为,三入路组:股骨外髁的下(27.83±1.97)%,后(25.57±3.20)%;传统入路组:股骨外髁的下(28.38±3.21)%,后(26.23±3.20)%。骨道长度,三入路组:全长(35.20±5.52) mm,粗骨道长(23.20±2.07) mm;传统入路组:全长(34.60±4.26) mm,粗骨道长(22.56±2.50) mm。冠状面角度,三入路组(47.93±5.98)°;传统入路组(41.78±6.62)°。膝关节Lysholm评分,三入路组:术前57.81±6.23;末次随访97.00±2.48;传统入路组:术前57.15±8.76,末次随访97.30±2.68,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式所钻取的股骨骨道的位置均在前交叉韧带的解剖止点范围内,三入路法钻取的股骨骨道相对传统前内侧入路法来说冠状面角度较大,形成的骨道长度、两种手术方式的术后早期疗效、手术时间均无差异,但是三入路法的手术视野更宽阔清晰,而且对于术中钻取股骨骨道时需要的屈膝角度要明显小于传统入路技术,降低了手术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股骨骨道 CT三维重建 Lysholm膝关节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30例 被引量:23
5
作者 周胜利 储永良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joint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组患者加用中药膝关节熏洗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2、3周末,分...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joint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组患者加用中药膝关节熏洗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2、3周末,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观察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程度,采用Lysholm评分方法观察膝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前,治疗1、2、3周末,两组VAS评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下降(P<0.05),两组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均较前一时点明显升高(P<0.05)。治疗1、2周末,两组VAS评分、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可以缓解KOA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中药熏洗 塞来昔布胶囊 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髁置换术治疗高龄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的倾向评分匹配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凌晶 涂以济 +2 位作者 王识程 章军辉 狄正林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75岁以上高龄膝关节骨关节炎(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14年10月至2020年11月接受初次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手术患者疗效。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75岁以上高龄膝关节骨关节炎(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14年10月至2020年11月接受初次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手术患者疗效。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对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术前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术前指标进行匹配分为高龄组(≥75岁)和对照组(<75岁),记录两组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牛津膝关节功能评分(Oxford knee score,OKS),Western Ontario McMaster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rthritis index,WOMAC),生活质量简表生理评分(short form-12 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SF-12 PCS),生活质量简表心理评分(short form-12 mental component summary,SF-12 MCS),达到评分系统最小临床差异值(minimal 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MCID)例数以及临床并发症进行组间对比。结果:共分析514例患者,428例患者符合准入条件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变量进行1∶2倾向性匹配后,分为高龄组84例(≥75岁),年龄75~88(78.79±3.08)岁,随访时间12~84(29.35±16.52)个月;对照组168例(<75岁),年龄47~74(64.10±5.96)岁,随访时间12~85(31.83±17.34)个月。高龄组与对照组术前基线资料对比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龄组术后关节功能WOMAC评分高于对照组,SF-12 PCS评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OKS、各评分系统达到最小临床差异值的比例高龄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较对照组围术期有更多的切口并发症与谵妄发生率(P<0.05),在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尿潴留、下肢静脉血栓、影像学假体周围透亮线发生率上高龄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髁置换术治疗75岁以上高龄膝骨关节炎患者,可以取得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关节炎 倾向得分匹配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健步汤外洗治疗寒湿痹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郭盛君 马玉峰 +2 位作者 杜春林 陈黎明 王庆甫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4期111-113,共3页
目的初步观察自拟健步汤外洗治疗寒湿阻络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湿痹阻型KOA患者随机分为健步汤外洗组(中药外洗组)和扶他林软膏外敷组(对照组)。中药外洗组给予自拟健步汤外洗膝关节,2次/d,30 min/次;对照... 目的初步观察自拟健步汤外洗治疗寒湿阻络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湿痹阻型KOA患者随机分为健步汤外洗组(中药外洗组)和扶他林软膏外敷组(对照组)。中药外洗组给予自拟健步汤外洗膝关节,2次/d,30 min/次;对照组外敷扶他林软膏,2次/d,14 d为1个疗程。以WOMAC评分作为评定标准进行评价,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躯体功能、僵硬等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治疗1周后两组疼痛、躯体功能、僵硬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疼痛、躯体功能、僵硬等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健步汤外洗在治疗寒湿阻络型KOA 1周后与对照组疗效相似,在治疗2周后,疗效优于对照组,自拟健步汤外洗治疗KOA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和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WOMAC评分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 被引量:20
8
作者 陈梅 施晓阳 +2 位作者 顾一煌 徐斌 徐兰凤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4-386,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将观察病例分为针刀治疗组60例,电针对照组60例。对2组临床疗效、止痛起效时间及镇痛效果进行评定。结果针刀组痊愈25例(41.7%),显效17例(28.3%),有效16例(26.7%),...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将观察病例分为针刀治疗组60例,电针对照组60例。对2组临床疗效、止痛起效时间及镇痛效果进行评定。结果针刀组痊愈25例(41.7%),显效17例(28.3%),有效16例(26.7%),总有效率96.7%;电针组痊愈19例(31.7%),显效13例(21.6%),有效22例(36.7%),总有效率90.0%;2组愈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止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其愈显率、止痛起效时间及镇痛效果均优于电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针刀 电针 VA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综合症状的效果 被引量:22
9
作者 唐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5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综合症状的临床效果,寻找膝骨性关节炎较为有效的药物疗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A组50例患者给...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综合症状的临床效果,寻找膝骨性关节炎较为有效的药物疗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A组50例患者给予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口服治疗;B组54例患者给予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联合质子泵抑制剂以及氨基葡萄糖口服治疗;C组56例患者在服用氨基葡萄糖的同时向关节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2、12周后的膝关节综合评分、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A、B、C三组的总有效率(64.0%、64.8%、62.5%)、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58.9±3.8)、(59.1±4.0)、(59.8±3.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B组患者总有效率(90.7%)明显高于A组及C组(74.0%、6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80.6±3.9)分]明显高于A组[(69.1±3.7)分]和C组[(61.4±3.5)分],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及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近期和远期疗效较优,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较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药物治疗 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筋伤散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新娟 胡可 +2 位作者 王芳 陆军伟 翟宇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1期162-164,共3页
目的 分析自制筋伤散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口服药治疗,治疗组实施自制筋伤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膝关节疼痛程度评分、膝关节病情... 目的 分析自制筋伤散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口服药治疗,治疗组实施自制筋伤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膝关节疼痛程度评分、膝关节病情程度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治疗前后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评分为(2.75±1.21)分、膝关节病情程度评分为(3.27±1.27)分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2.67±7.47)分;对照组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评分为(5.84±1.87)分、膝关节病情程度评分为(7.68±1.86)分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分为(51.27±6.46)分。治疗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程度评分、膝关节病情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IL-1β水平为(2153.35±755.65)pg/ml,低于对照组的(2875.58±956.4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膝骨关节炎患者使用自制筋伤散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其疼痛评分,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筋伤散 膝骨关节炎 治疗总有效率 白细胞介素-1Β 疼痛程度评分 膝关节病情程度评分 膝关节功能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关节炎全膝置换术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国伟 孙水 +1 位作者 张伟 周东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全膝置换术治疗老年骨关节炎(OA)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膝关节OA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早期随访的临床资料。根据美国膝关节外科学会(HSS)评分标准、膝关节功能及膝关节活动范围等评价患者术... 目的探讨全膝置换术治疗老年骨关节炎(OA)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膝关节OA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早期随访的临床资料。根据美国膝关节外科学会(HSS)评分标准、膝关节功能及膝关节活动范围等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62例患者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的46.8分提高到术后出院时的86.2分,ROM由术前68度提高到术后的98度。结论全膝置换手术治疗老年效果确切;手术效果与术前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疼痛、术后有无重大并发症、术后早期CPM应用情况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表面置换 影响因素 HS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膝关节骨关节炎MOAKS评分在中国人群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2
作者 吴楠 郅新 +2 位作者 赖云耀 林剑浩 洪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2-315,320,共5页
目的验证半定量膝关节骨关节炎(KOA)MRI评分系统MOAKS在中国人中的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一致性,分析其与WOMAC OA指数的相关性,探讨MOAKS在中国人群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对55例KOA患者行膝关节MRI扫描,在膝关节各亚区内对关节软骨损伤、... 目的验证半定量膝关节骨关节炎(KOA)MRI评分系统MOAKS在中国人中的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一致性,分析其与WOMAC OA指数的相关性,探讨MOAKS在中国人群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对55例KOA患者行膝关节MRI扫描,在膝关节各亚区内对关节软骨损伤、骨髓损伤、骨赘、滑膜炎、关节内渗出、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及其他关节周围异常征象进行MOAKS评分,对患者进行WOMAC OA指数评分,分析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对MOAKS评分的一致性,分析MOAKS评分与WOMAC OA指数的相关性,并与16例手术患者的损伤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55例患者均检出不同程度的软骨损伤、骨髓水肿和(或)骨赘形成。观察者内与观察者间对软骨缺损、骨赘、半月板损伤、渗出、韧带损伤的MOAKS评分一致性好(Kappa>0.75);MOAKS总分与WOMAC中的疼痛、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呈正相关(r=0.761、0.606、0.702,P<0.01),骨髓损伤与疼痛的相关性最高(r=0.838,P<0.01);MOAKS评分高低与手术观察到的关节面损伤程度相符合。结论 MOAKS在中国人中应用可以综合评估KOA的特征,其评分高低可以反映临床症状、关节面损伤程度,可以作为骨关节炎疾病研究和评估的重要工具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磁共振成像 MOAKS评分 WOMAC指数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罗春强 林荔军 邱卫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6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骨科及广州珠江医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78例患者,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实施髌骨置换的...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骨科及广州珠江医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78例患者,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实施髌骨置换的治疗;对照组39例则不进行髌骨置换,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2、3个月的KSS临床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12个月KSS临床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3、6个月的Feller髌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P>0.05);而术后12个月Feller髌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行髌骨置换能减轻疼痛且降低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能够改善膝关节功能评分和髌骨评分,增加患者的满意度,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髌骨置换 髌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尾酒疗法和股神经阻滞麻醉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14
作者 贺军 林炎水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473-476,503,共5页
目的比较鸡尾酒疗法和股神经阻滞麻醉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H)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TKH患者76例,根据术前镇痛方式不同分成两组,鸡尾酒组(n=41)术中加用鸡尾酒疗法辅助术后镇痛,股神... 目的比较鸡尾酒疗法和股神经阻滞麻醉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H)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TKH患者76例,根据术前镇痛方式不同分成两组,鸡尾酒组(n=41)术中加用鸡尾酒疗法辅助术后镇痛,股神经阻滞组(n=35)术中加用股神经阻滞麻醉。观察并记录术前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内外翻角度和术后1、3、7 d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术后半年膝关节HSS评分,复查术后影像学资料,并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术前膝关节屈伸度、初次膝关节置换侧、术后因急性疼痛使用曲马多人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分别比较术后1、3、7 d的VAS评分比较,F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时点×组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患者膝关节术前、术后半年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半年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镇痛方式均可一定程度帮助缓解TKH术后疼痛,提高膝关节HSS评分,改善膝关节功能,但股神经阻滞麻醉的镇痛效果优于鸡尾酒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尾酒疗法 股神经阻滞麻醉 全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评分 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骨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56例 被引量:8
15
作者 姚家树 高明利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4期130-131,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骨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炎疗效。[方法]对56例住院患者使用复方骨肽注射液犊鼻、内膝眼穴位注射,2.5mL/穴,1次/d,连续治疗3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膝关节功能、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3周),判定疗效。[结果]优... [目的]观察复方骨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炎疗效。[方法]对56例住院患者使用复方骨肽注射液犊鼻、内膝眼穴位注射,2.5mL/穴,1次/d,连续治疗3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膝关节功能、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3周),判定疗效。[结果]优5例,良20例,中23例,差8例,总有效率85.71%。[结论]穴位注射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复方骨肽注射液 犊鼻 内膝眼 穴位注射 HSS膝关节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用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3
16
作者 钟文 彭小苑 欧阳艳菲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8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用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91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术后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给予辨证给药护理、辨证施膳及针对... 目的探讨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用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91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术后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给予辨证给药护理、辨证施膳及针对性地应用中医护理技术。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内膝关节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膝痹病中医护理方案可提高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痹病 膝关节置换术 中医护理方案 HS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三步推拿点穴手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7
作者 潘海燕 马磊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3期114-116,共3页
目的:观察三步推拿点穴手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膝关节炎患者35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75例,对照组予中药熏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三步推拿点穴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三步推拿点穴手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膝关节炎患者35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75例,对照组予中药熏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三步推拿点穴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WOMAC积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9%(159/175),高于对照组的78.3%(137/175)(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僵硬积分、功能障碍积分和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三步推拿点穴手法联合中药熏洗可改善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效果优于单纯中药熏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炎 WOMAC积分 炎症因子 三步推拿点穴手法 中药熏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膝关节挛缩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娟 黄鹏鹏 肖晗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1年第3期307-311,共5页
目的探讨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r ESWT)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膝关节挛缩患者疼痛和关节功能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膝关节挛缩患者51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3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 目的探讨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r ESWT)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膝关节挛缩患者疼痛和关节功能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膝关节挛缩患者51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3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42.05岁。分为常规治疗组和rESWT组。常规治疗组按照膝关节挛缩的常规康复疗法治疗,r ESWT组在此基础上联合r ESWT。通过分析治疗后2周,膝关节屈曲关节活动度(ROM)、数字分级法(NRS)、Lysholm评分指标和治疗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通过随访1年内的临床疗效,评估两组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膝关节屈曲ROM、NRS、Lysholm评分都优于治疗前(P <0.001)。两组治疗后2周相比较,rESWT组在NRS改善方面要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1.57±0.66)分vs (2.40±0.69)分;Z=3.772,P <0.001]。在膝关节屈曲ROM和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rESWT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OM:(70.00±9.17)°vs (66.07±9.85)°;t=1.462,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6.09%vs 14.29%;χ^(2)=1.319,P>0.05]。在Lysholm评分中r ESWT组得分略高于常规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96±4.29)分vs (69.50±5.12)分;t=1.831,P=0.073]。随访1个月后,rESWT组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30%vs 78.57%;Z=2.092,P=0.036)。在随访6个月和1年后,rESWT组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65%vs 92.86%;Z=2.092、0.514,P> 0.05)。结论 rESWT联合常规康复疗法治疗在早期能更好地缓解和提高膝关节挛缩患者膝关节疼痛和综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疗法 疼痛 膝关节挛缩 Lysholm评分 术后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社区康复治疗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申林 王尚才 +2 位作者 马津 常鹏鹏 黄宇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0期174-175,共2页
目的:分析社区康复治疗方案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160例,将接受康复指导的80例纳入对照组,将转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社区康复治疗的80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康复治疗... 目的:分析社区康复治疗方案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160例,将接受康复指导的80例纳入对照组,将转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社区康复治疗的80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康复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功能恢复优良率8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2%(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功能恢复优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社区康复治疗 膝关节功能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慢性膝痛患者步态特征及其与JOA评分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呈彪 刘奕 +5 位作者 冯小军 王原莉 张海洋 刘龙康 王华 周云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2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采用步态分析系统观察单侧慢性膝痛患者的步态特征,并寻找其特征参数与JOA评分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7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运动医学科因单侧慢性膝痛住院的患者20例(研究组),其中男性7例,女性13例;年... 目的采用步态分析系统观察单侧慢性膝痛患者的步态特征,并寻找其特征参数与JOA评分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7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运动医学科因单侧慢性膝痛住院的患者20例(研究组),其中男性7例,女性13例;年龄33~81岁,平均年龄53.55岁;身高151~178 cm,平均身高162.45 cm;体质量52~82 kg,平均体质量62.50 kg。同期招募同等例数的健康人(对照组),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52.15岁;身高154~182 cm,平均身高164.65 cm;体质量50~77 kg,平均体质量63.45 kg。通过Tecno Body Walkerview步态分析系统采集数据,比较两组人群步速、步长、触地时长、躯干屈伸活动度、躯干侧弯活动度,以及峰值屈髋角度、峰值屈膝角度,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JOA评分与研究组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侧步长、患侧触地时长较健侧明显减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33.60±3.05)cm vs(40.10±2.67)cm、(0.83±0.05)s vs(0.93±0.04)s。t=-7.754、-6.336,P<0.01]。研究组步速、患侧步长、患侧触地时长较对照组均明显减低[(1.89±0.26)km/h vs(3.57±0.34)km/h、(33.60±3.05)cm vs(50.15±4.02)cm、(0.83±0.05)s vs(0.70±0.03)s],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t=-17.572、-14.674、9.46,P<0.01)。研究组躯干屈伸活动度较对照组增大(7.52°±0.86°vs 2.48°±0.3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4.697,P<0.01)。研究组躯干侧弯活动度较对照组增大(1.28°±0.43°vs 1.11°±0.3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3,P=0.146)。研究组患侧峰值屈髋角度较健侧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5±2.13)°vs(22.84±1.53)°。t=-2.753,P<0.05];研究组患侧峰值屈膝角度较健侧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31.29±3.95)°vs(40.72±4.20)°。t=-6.748,P<0.01];研究组患侧峰值屈髋角度、患侧峰值屈膝角度均较对照组降低(21.45°±2.13°vs 27.58°±3.86°、31.29°±3.95°vs 49.14°±3.2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6.22、-15.63,P<0.01)。JOA评分与步速(r=0.972,P<0.01)、患侧步长(r=0.865,P<0.01)、患侧触地时长(r=0.957,P<0.01)、患侧峰值屈膝角度(r=0.655,P<0.01)呈正相关,与躯干屈伸活动度呈负相关(r=-0.941,P<0.01),与躯干侧弯活动度、患侧屈髋角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单侧慢性膝痛患者与正常人相比,步行能力、脊柱控制力下降,呈现异常行走步态。步速、患侧步长、患侧触地时长、躯干屈伸活动度、患侧峰值屈膝角度与JOA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是评价慢性膝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膝痛 步态分析 JOA评分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