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LK6 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和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胡成进 陈英剑 +2 位作者 闻新棉 孙晓明 杨道理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85-1087,共3页
目的对正常乳腺组织和癌组织KLK6 mRNA进行定量,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KLK6基因被沉默后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变化。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8例乳腺癌切除组织中KLK6基因mRNA的表达量,并分析KLK6 ... 目的对正常乳腺组织和癌组织KLK6 mRNA进行定量,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KLK6基因被沉默后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变化。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8例乳腺癌切除组织中KLK6基因mRNA的表达量,并分析KLK6 mRNA的表达量与ER、PR及肿瘤转移情况的相关性。以体外化学合成的siRNA干扰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KLK6基因的表达,分析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KLK6 mRNA在73%(35/48)的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增高,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未转移组(P<0.05);ER(+)组低于ER(-)组(P<0.05);PR(+)组与PR(-)组差异不明显(P>0.05);与乳腺癌相关基因CerbB-2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MCF-7细胞中KLK6基因表达沉默后,S期细胞增加13.23%,细胞凋亡无明显变化。结论KLK6 mRNA在乳腺癌组织表达增高,并与ER状态及肿瘤转移情况有关。体外MCF-7细胞株和体内移植瘤KLK6基因表达沉默后肿瘤细胞生长加快。提示KLK6基因表达受雌激素下调的影响,是促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因子,从而为乳腺癌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KLK6 荧光定量PCR S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激肽释放酶1和6水平分析
2
作者 王梦涵 卢宏 +3 位作者 焦淑洁 杜冉 蒋超 刘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5-887,共3页
目的:测定多发性硬化(MS)初发组与复发组患者血清激肽释放酶1(klk1)与激肽释放酶6(klk6)的水平,研究二者与MS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健康对照者、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初发MS患者和复发MS患者各50名外周血血清klk1和klk6水... 目的:测定多发性硬化(MS)初发组与复发组患者血清激肽释放酶1(klk1)与激肽释放酶6(klk6)的水平,研究二者与MS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健康对照者、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初发MS患者和复发MS患者各50名外周血血清klk1和klk6水平。结果:4组患者血清klk1和klk6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8.940和61.490,P<0.001);MS初发组与复发组血清klk1和klk6水平均高于其他2组,且MS复发组高于初发组(P<0.05)。MS患者血清klk1、klk6水平分别与MS的复发呈正关联(rP=0.555和0.447,P<0.05)。结论:血清klk1、klk6水平与MS复发相关,可能作为反映MS复发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肽释放酶1 激肽释放酶6 多发性硬化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外周血中激肽原和激肽释放酶-6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俐杰 丁彬彬 +5 位作者 邓飞飞 周少军 张启芳 徐坚 余德军 柏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8-221,共4页
目的通过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血液中高分子量激肽原重链蛋白(heavy chain of high molecular-weight kininogen,hc-HK)和激肽释放酶-6(kallikrein-6,KLK-6)的比较分析,从神... 目的通过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血液中高分子量激肽原重链蛋白(heavy chain of high molecular-weight kininogen,hc-HK)和激肽释放酶-6(kallikrein-6,KLK-6)的比较分析,从神经性炎症反应信号通路角度探索AD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AD组、VD组和对照组各15例的外周血标本,分别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中hc-HK蛋白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中Aβ42和KLK-6蛋白的含量;并对Aβ42与KLK-6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D患者外周血中hc-HK含量较VD组或对照组均显著增加(均P<0.01)。AD组患者血液中的KLK-6水平为(4.80±0.78)ng/mL,VD组KLK-6为(3.72±0.87)ng/mL,AD组较VD组明显增加(t=3.57,P<0.01)。AD组患者血浆中Aβ42蛋白浓度为(0.261±0.024)μg/L,与VD组或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加(均P<0.01)。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在AD组患者血液中KLK-6与Aβ42的增加呈正相关(r=0.65,P<0.01)。结论AD患者外周血液中hc-HK和KLK-6蛋白比VD患者及非痴呆对照有明显增加,提示AD发病中有血凝接触系统的激活;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的异常激活有可能参与了AD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激肽原 激肽释放酶-6 Β淀粉样蛋白 血管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