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干FDA雷达收发联合多波束方法
1
作者 张军 许京伟 +3 位作者 王柯祎 廖桂生 李军 蔡兴雨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87-1494,共8页
针对相干频率分集阵列雷达距离/时间-角度依赖的信号收、发处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角度依赖匹配滤波的频率分集阵雷达收发联合多波束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同时实现等效发射数字波束形成和信号脉冲压缩匹配处理。且不同空间角度的雷达回... 针对相干频率分集阵列雷达距离/时间-角度依赖的信号收、发处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角度依赖匹配滤波的频率分集阵雷达收发联合多波束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同时实现等效发射数字波束形成和信号脉冲压缩匹配处理。且不同空间角度的雷达回波信号可以独立进行处理,通过联合接收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可以同时进行收发联合波束形成,实现同时多波束广域宽角覆盖,满足雷达广域搜索任务的需要。仿真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频率分集阵列 角度依赖匹配滤波 收发联合波束形成 广域宽角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弯矩传递足尺试验的大直径地铁盾构隧道承插式管片环间传力性能研究
2
作者 胡秋斌 师一鸣 +2 位作者 曹伟飚 李文勇 柳献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164,171,共5页
[目的]采用双排连接件的大直径盾构隧道接头力学性能及环间传力性能更为复杂,故有必要针对采用双排快速连接件的错缝拼装承插式管片,开展管片弯矩传递足尺试验,对新型接头在大直径盾构隧道中力学性能开展研究。[方法]基于某大直径盾构... [目的]采用双排连接件的大直径盾构隧道接头力学性能及环间传力性能更为复杂,故有必要针对采用双排快速连接件的错缝拼装承插式管片,开展管片弯矩传递足尺试验,对新型接头在大直径盾构隧道中力学性能开展研究。[方法]基于某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开展了大盾构隧道承插式管片弯矩传递足尺试验,研究了双排布置快速连接件接头的管片环间传力性能,得到了弯矩传递系数等重要设计参数,分析了新型接头受力性能发展规律,探究了新型接头隧道纵向传力机理并开展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及结论]采用新型接头的管片弯矩传递效应较好,错缝拼装方式纵缝接头转角刚度有所提高,充分发挥了管片本体的承载能力;随外荷载的增大,弯矩传递效应不断变化,弯矩传递系数是一个随外荷载不断变化的值;隧道纵向力增大,弯矩传递效应有所加强,纵向力对弯矩传递系数影响规律基本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随隧道纵向力不断增大,纵缝接头转角刚度呈增大趋势,转角刚度与纵向力基本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大直径盾构隧道 管片接头 新型连接件 弯矩传递 转角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字钢-混组合梁小横梁接头处焊接形式研究
3
作者 倪金荣 孙蕾蕾 +1 位作者 薛喆彦 李耿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0,共7页
为选取合理的工字钢-混组合梁小横梁接头处的焊接形式,以某桥长1 555 m的高速公路工字钢-混组合梁桥为背景,以其中1根位于内侧的主纵梁及其两侧小横梁接头部位为研究对象,设计、制作采用全熔透及部分熔透(单面坡口部分熔透+对侧面贴角... 为选取合理的工字钢-混组合梁小横梁接头处的焊接形式,以某桥长1 555 m的高速公路工字钢-混组合梁桥为背景,以其中1根位于内侧的主纵梁及其两侧小横梁接头部位为研究对象,设计、制作采用全熔透及部分熔透(单面坡口部分熔透+对侧面贴角组合焊缝)局部足尺试件各1组,对焊后收缩变形量、角变形量以及平面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全熔透焊接形式试件焊后收缩变形和角变形均较大,焊后平面度超标幅度大;部分熔透焊接形式试件的焊后收缩变形、角变形、焊后平面度较全熔透的降低幅度均超过40%,采用部分熔透焊接形式可在满足结构强度的要求下,实现从源头控制焊接变形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字钢-混组合梁 小横梁接头 焊接形式 收缩变形 角变形 平面度 足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AC-Copula模型的金融市场相依性及风险度量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振龙 金上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8-84,共17页
基于相依关系的非线性动态结构视角,结合动态条件角相关(DCAC)模型能够捕捉瞬时变化的特征以及Copula函数能刻画非线性相依关系的特点,构建DCAC-Copula模型,旨在研究金融市场的非线性动态相依性以及组合风险。首先,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比较... 基于相依关系的非线性动态结构视角,结合动态条件角相关(DCAC)模型能够捕捉瞬时变化的特征以及Copula函数能刻画非线性相依关系的特点,构建DCAC-Copula模型,旨在研究金融市场的非线性动态相依性以及组合风险。首先,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比较DCAC-Copula模型与对照模型在刻画相依关系上的有效性,模拟结果表明DCAC-Copula模型能够较好地捕捉金融时间序列间相依关系的厚尾和动态特征。其次,使用DCAC-Copula模型来预测原油市场的组合风险,并使用MCS检验评估基于VaR和ES的联合损失函数值差异。实证结果显示,DCAC-Copula模型对应的联合回测检验p值在不同置信水平下均为1,由此表明,DCAC-Copula模型能更有效地提高风险预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相关 COPULA函数 蒙特卡洛模拟 联合回测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步态规律测量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岚 王婷 +1 位作者 王劲松 张今瑜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9-593,598,共6页
为系统研究人体下肢的运动规律,采用基于人体运动图像的检测系统以及人体关节角度测量装置,对人体在跑步机上行走时关节运动轨迹和关节角度进行了测量,该系统通过Visual C++6.0和Matlab/Simulink混合编程,来实现对运动图像以及标志点的... 为系统研究人体下肢的运动规律,采用基于人体运动图像的检测系统以及人体关节角度测量装置,对人体在跑步机上行走时关节运动轨迹和关节角度进行了测量,该系统通过Visual C++6.0和Matlab/Simulink混合编程,来实现对运动图像以及标志点的采集工作.结合数据融合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得到人体步态规律.测量结果为了解人体运动规律,分析异常步态以及康复治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 关节角度测量 图像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前轮转向控制特性研究
6
作者 康瀚文 张磊 姚阳 《南方农机》 2024年第8期146-148,152,共4页
【目的】对主动前轮转向控制系统展开研究,改善汽车的转向性能及安全性能。【方法】使用Simulink建立车辆理想二自由度模型,基于滑模控制理论搭建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并通过Simulink与Carsim的联合仿真环境进行车速分别为40 km/h、80 km/h... 【目的】对主动前轮转向控制系统展开研究,改善汽车的转向性能及安全性能。【方法】使用Simulink建立车辆理想二自由度模型,基于滑模控制理论搭建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并通过Simulink与Carsim的联合仿真环境进行车速分别为40 km/h、80 km/h、120 km/h,地面附着系数为0.8的控制器效果仿真实验。【结果】主动前轮转向控制器提供的附加前轮转角可使实际横摆角速度紧密跟随理想横摆角速度,且无明显抖振。【结论】主动前轮转向控制器对于提升车辆稳定性有重要意义,可为AFSS控制器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摆角速度 主动前轮转角 滑模控制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步速下人体步态规律的测量与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劲松 王令军 +1 位作者 王婷 张立勋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3-45,49,共4页
为研究人体下肢不同步速下的运动规律,采用了基于人体运动图像的检测系统和人体关节角度测量装置,对人体在跑步机上行走时下肢关节运动轨迹和关节角度进行了测量,通过Visual C++6.0和Matlab混合编程实现对运动图像和标志点的信息采集。... 为研究人体下肢不同步速下的运动规律,采用了基于人体运动图像的检测系统和人体关节角度测量装置,对人体在跑步机上行走时下肢关节运动轨迹和关节角度进行了测量,通过Visual C++6.0和Matlab混合编程实现对运动图像和标志点的信息采集。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处理和分析,不同步速对腰部、髋关节、膝关节在矢状面内前后、上下的运动轨迹影响不显著,随着步速的提高,脚踝从支撑相到摆动相的运动空间范围增大,支撑期在步态周期中所占的比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速 步态 关节角度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等长阻力训练对下肢各关节角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井兰香 刘宇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0-144,共5页
为测试超等长阻力训练前后原地垂直纵跳动作下肢各关节角速度及角加速度,计算下肢各关节角刚度,观察超等长阻力训练对下肢各关节角动力学的影响。将16名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成超等长阻力训练组和常规训练对照组。采用VICON和三维... 为测试超等长阻力训练前后原地垂直纵跳动作下肢各关节角速度及角加速度,计算下肢各关节角刚度,观察超等长阻力训练对下肢各关节角动力学的影响。将16名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成超等长阻力训练组和常规训练对照组。采用VICON和三维测力台采集每个动作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计算下肢各关节角速度及角加速度,并经逆动力学方法计算下肢净关节力矩。结果可见,超等长阻力训练组髋、踝关节角速度和角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膝关节角速度及角刚度两组没有明显差异;超等长阻力训练组髋、膝、踝关节角加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说明超等长阻力训练可降低拉长-缩短周期支撑时间、缩短摊还期、增强肌肉-肌腱复合体能量转换能力、提高下肢肌肉爆发力。适于需要关节角速度、角加速度及爆发力的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超等长阻力训练 关节角速度 关节角加速度 关节角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役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董海军 张桃臣 +1 位作者 冯海涛 郝勇霞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6-98,共3页
运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对我国现役的三名突破1.92米的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研究,发现我国运动员普遍存在H1数值偏小H3数值偏大的缺点,部分运动员存在起跳腿的蹬伸和摆动腿与手臂的摆动配合不合理的现象,改进蹬摆的配合和... 运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对我国现役的三名突破1.92米的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研究,发现我国运动员普遍存在H1数值偏小H3数值偏大的缺点,部分运动员存在起跳腿的蹬伸和摆动腿与手臂的摆动配合不合理的现象,改进蹬摆的配合和过杆的技术动作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女子跳高 技术参数 关节角 重心速度 角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分析的挠性接头角刚度测量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吴冬良 戴一帆 郑子文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4-98,共5页
挠性接头是动力调谐陀螺的关键元件,刚度是其重要指标。针对挠性接头角刚度的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分析的动态角刚度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阶跃激励,利用高精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卡测量挠性接头的振动并采集数据,然后对采集数据进行数... 挠性接头是动力调谐陀螺的关键元件,刚度是其重要指标。针对挠性接头角刚度的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分析的动态角刚度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阶跃激励,利用高精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卡测量挠性接头的振动并采集数据,然后对采集数据进行数字滤波、FFT变换和频谱细化,计算出挠性接头的动态角刚度,同时相应地求出了角阻尼比系数。该方法解决了长期以来采用静态测试法测量挠性接头角刚度所带来的问题,具有测量精度高、操作方便、测试效率高、重复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调谐陀螺 角刚度 挠性接头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速度下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苏转平 于芳 +3 位作者 曹电康 张晓炳 李鸿涛 张锐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8-103,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速度下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特征及变化规律,为专项力量训练及预防膝关节损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ybex-Norm770型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测评山西省男子举重队7名现役运动员不同角速度下(60°/s、180&... 目的:探讨不同速度下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特征及变化规律,为专项力量训练及预防膝关节损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ybex-Norm770型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测评山西省男子举重队7名现役运动员不同角速度下(60°/s、180°/s、300°/s)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相关指标。结果:1)男子举重运动员双侧膝关节屈伸肌PT、PT/BW随测试速度增加(60°/s→300°/s)呈下降趋势,且伸肌PT降幅略高于屈肌; 2) DL膝关节伸肌PT、PT/BW在60°/s^300°/s测试速度下均高于NDL,且PT/BW差异显著(P <0. 05)。异侧同名伸肌比值在60°/s^180°/s测试速度下超过10%,异侧同名屈肌比值均在正常范围; 3)膝关节H/Q值随测试速度增加(60°/s→300°/s),增幅在53. 09%~66. 26%之间,其中NDL膝关节H/Q值增幅显著(P <0. 05); 4)举重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AP均随测试速度增加(60°/s→300°/s)而增加,同一测试速度下屈肌AP均显著小于伸肌(P <0. 01); 5)双侧膝关节伸肌所对应APT随测试速度增加而显著减小(P <0. 05),屈肌所对应APT则趋势相反。结论:山西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双侧膝关节伸肌在最大力量和肌肉做功能力上存在差异,伸肌的快速力量大于屈肌,今后在力量训练时应重视屈伸肌力的均衡发展,提高H/Q比值,预防运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重运动员 膝关节 等速测试 峰力矩 角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式挠性接头及其制造技术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春节 万德安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75-478,513,共5页
针对目前动力调谐陀螺仪中普遍采用的组合式挠性接头的不足之处,给出了一种新型的一体式挠性接头。分析了其结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加工制造技术并进行了样件试制,运用专门研制的角刚度测量仪对加工样件的角刚度进行了测量评定,结果表明... 针对目前动力调谐陀螺仪中普遍采用的组合式挠性接头的不足之处,给出了一种新型的一体式挠性接头。分析了其结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加工制造技术并进行了样件试制,运用专门研制的角刚度测量仪对加工样件的角刚度进行了测量评定,结果表明提出的制造工艺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式挠性接头 制造技术 角刚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速对人体下肢运动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仲 刘瑛奇 管小荣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5-238,242,共5页
分析步速对人体下肢关节运动特性的影响,为外骨骼等仿生机械的步态控制提供参考。通过三维运动捕捉实验及人体下肢运动分析模型,获得了不同步速(3、4、5、6km/h),人体下肢关节的运动学信息;研究了在矢状面内的人体下肢关节运动角度、角... 分析步速对人体下肢关节运动特性的影响,为外骨骼等仿生机械的步态控制提供参考。通过三维运动捕捉实验及人体下肢运动分析模型,获得了不同步速(3、4、5、6km/h),人体下肢关节的运动学信息;研究了在矢状面内的人体下肢关节运动角度、角速度在不同步速下的变化规律;同时利用数值拟合,构建了通用髋、膝关节的运动角速度关于步态周期及步速的参数化数学模型。实验表明下肢关节运动角度、角速度基本随步速的增加而变大,并利用实验数据验证了参数化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捕捉 步速 关节角度 角速度 参数化模型 外骨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片联轴器角向刚度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申屠留芳 孙成龙 巩尊国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897-1901,共5页
为了研究叠片联轴器补偿系统在安装或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角向不对中的能力,基于挠性元件的变形原理,给出了计算叠片联轴器角向刚度的新方法。通过分析关节叠片联轴器和普通叠片联轴器角向变形时的两个极限位置,应用数值解法推导出了两种... 为了研究叠片联轴器补偿系统在安装或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角向不对中的能力,基于挠性元件的变形原理,给出了计算叠片联轴器角向刚度的新方法。通过分析关节叠片联轴器和普通叠片联轴器角向变形时的两个极限位置,应用数值解法推导出了两种联轴器的角度变形刚度计算公式,分析了两种联轴器在角向刚度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算例证明了该公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关节叠片联轴器补偿角向不对中的能力远强于普通叠片联轴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片联轴器 关节联轴器 角向不对中 补偿 刚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铰链的多维回转角度测量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文 张敏 +1 位作者 朱晔文 唐超锋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球铰链具有结构紧凑、运动灵活和承载能力强等优点,是一种应用较普遍的多自由度机械关节,其回转角度的检测对系统运动误差预测分析、反馈和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介绍球铰链的应用与结构特点,然后分析球铰链多维回转角度的测量需... 球铰链具有结构紧凑、运动灵活和承载能力强等优点,是一种应用较普遍的多自由度机械关节,其回转角度的检测对系统运动误差预测分析、反馈和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介绍球铰链的应用与结构特点,然后分析球铰链多维回转角度的测量需求,对国内外球铰链多维角度检测的相关研究发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基于结构解耦测量、基于光学原理测量和基于磁场理论测量等方法。最后,对球铰链多维回转角度测量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指出了其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技术突破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铰链 多自由度 角度测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激光穿透焊接T型接头成形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橄生 卢庆华 +2 位作者 于治水 郭崇 诸振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8-31,共4页
在船舶、高速列车、航空航天工业中激光焊接薄壁夹芯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试验采用5 kW高功率激光穿透焊接高强钢E36薄壁T型搭接工字件,测定了其接头的拉伸性能、截面的显微硬度,通过超景深显微镜观察了接头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焊... 在船舶、高速列车、航空航天工业中激光焊接薄壁夹芯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试验采用5 kW高功率激光穿透焊接高强钢E36薄壁T型搭接工字件,测定了其接头的拉伸性能、截面的显微硬度,通过超景深显微镜观察了接头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在617 MPa以上,断裂位置均位于母材;焊缝和热影响区显微硬度均高于母材,焊缝显微硬度最高为410 HV;焊缝组织为板条马氏体,热影响区组织主要为粒状贝氏体;在本试验工艺条件下,面板焊缝上部及芯板焊缝上部容易产生气孔,但无裂纹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穿透焊 T型接头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角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间隙影响的涡旋压缩机转子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超 王海宏 +1 位作者 张晓东 刘竞中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50,共8页
针对运动副间隙对涡旋压缩机传动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问题,基于非线性弹簧阻尼模型和库仑摩擦力模型建立其运动副间隙接触碰撞模型,运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分析不同间隙条件下曲柄销受力及驱动轴承角加速度等的变化规律,使用有限元方法进一... 针对运动副间隙对涡旋压缩机传动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问题,基于非线性弹簧阻尼模型和库仑摩擦力模型建立其运动副间隙接触碰撞模型,运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分析不同间隙条件下曲柄销受力及驱动轴承角加速度等的变化规律,使用有限元方法进一步分析转子系统在不同角加速度激励下的瞬态动力响应。结果表明:间隙对转子系统的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的影响程度依次增加,并随着间隙的增大呈现高幅值低频率的现象;曲轴所受应力随间隙的增加而增大,曲柄销与驱动轴承的接触刚度随着间隙的增大而减小,使曲轴临界转速降低,增加了转子发生共振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压缩机 转子系统 运动副间隙 接触碰撞 角加速度 瞬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显棱角度错边量检测仪缓进给磨削工艺研究
18
作者 毕涛 李光 +1 位作者 马修水 李娜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43,共3页
为了实现容栅式数显焊接棱角度错边量检测仪的批量生产,必须解决其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加工工艺难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容栅式数显焊接棱角度错边量检测仪尺身定栅槽、基尺外形的成型磨削加工工艺以及砂轮修整工艺,此外,对成型磨削过程中的... 为了实现容栅式数显焊接棱角度错边量检测仪的批量生产,必须解决其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加工工艺难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容栅式数显焊接棱角度错边量检测仪尺身定栅槽、基尺外形的成型磨削加工工艺以及砂轮修整工艺,此外,对成型磨削过程中的计算机模拟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型磨削 棱角度 错边量 基尺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角变形的动力学分析
19
作者 杨广臣 宋英杰 +1 位作者 马世辉 崔盟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06-208,共3页
从刚体定轴转动特征出发,构建了对接接头焊接角变形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分析。认为,对接接头焊接角变形与刚体定轴转动特征相同;通过对焊接角变形动态过程曲线进行动力学分析,可以得到焊接过程中角变形驱动力矩变化情况,为研究焊接变... 从刚体定轴转动特征出发,构建了对接接头焊接角变形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分析。认为,对接接头焊接角变形与刚体定轴转动特征相同;通过对焊接角变形动态过程曲线进行动力学分析,可以得到焊接过程中角变形驱动力矩变化情况,为研究焊接变形机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同时也为焊接角变形的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接接头 角变形 等效载荷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折角型节点的疲劳裂纹扩展计算(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孔小兵 黄小平 +1 位作者 赵鹏远 张道坤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14-1127,共14页
文章以船舶折角型节点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软件WALCS和PATRAN分别预报某船的水动力响应和结构热点应力响应。为避免计算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时需要在PATRAN有限元模型中疲劳热点区域采用体单元建模,文中提出了一种计算波浪载荷下船... 文章以船舶折角型节点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软件WALCS和PATRAN分别预报某船的水动力响应和结构热点应力响应。为避免计算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时需要在PATRAN有限元模型中疲劳热点区域采用体单元建模,文中提出了一种计算波浪载荷下船海结构物三维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而无需在PATRAN中建立体模型的方法,并通过与广泛认可的经验公式对比验证其精度。将此方法应用于该船船舯底边舱折角处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计算并总结出波浪载荷下该类节点处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无量纲计算经验公式。应用一种基于谱分析构建结构疲劳载荷谱的方法,结合单一曲线模型对该节点进行裂纹扩展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船船舯底边舱折角疲劳寿命不满足设计要求,建议对节点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载荷 折角型节点 表面裂纹 应力强度因子 单一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