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en-closed Loop ILC Corrected with Angle Relationship of Output Vectors for Tracking Control of Manipulator 被引量:8
1
作者 WANG Hong-Bin WANG Ya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58-1765,共8页
关键词 ILC 自动化 跟踪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关节角加速度约束的移动机器人模糊控制方法研究
2
作者 商巍 孟祥祥 张道德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5-148,共4页
在移动机器人的控制过程中,关节角加速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其可以确保机器人在执行各种任务时始终保持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避免机器人因运动过快或不稳定而出现损坏或执行任务失败的情况。基于此,提出一种考虑关节角加速度约... 在移动机器人的控制过程中,关节角加速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其可以确保机器人在执行各种任务时始终保持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避免机器人因运动过快或不稳定而出现损坏或执行任务失败的情况。基于此,提出一种考虑关节角加速度约束的移动机器人模糊控制方法。依据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方程计算移动机器人关节角加速度,同时以关节角加速度计算结果和期望关节角加速度之间的误差为约束,结合模糊算法设计模糊自适应增益调整的模糊控制器,结合自适应控制律实现移动机器人模糊控制。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可精准计算移动机器人关节角加速度,并确保移动机器人运行轨迹能精准跟踪目标运行轨迹,令运行速度快速稳定至设定值附近,控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关节角加速度 模糊控制 运动轨迹 自适应控制律 模糊增益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角回归的稀疏辨识与优化PID控制
3
作者 刘艳君 武禹辰 +1 位作者 陈晶 丁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06-2714,共9页
针对过程复杂且结构未知的对象,在保证模型有效性的前提下,根据数据信息构建简单模型来简化控制器的求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受控自回归模型为例,提出一种基于修正最小角回归算法的稀疏辨识方法。首先将系统模型转化为过参数化的高维... 针对过程复杂且结构未知的对象,在保证模型有效性的前提下,根据数据信息构建简单模型来简化控制器的求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受控自回归模型为例,提出一种基于修正最小角回归算法的稀疏辨识方法。首先将系统模型转化为过参数化的高维稀疏模型,然后将最小角回归算法用于稀疏系统辨识,并提出绝对角度停止准则,使算法经过少量的迭代即可获得模型的稀疏参数估计,并同时获得有效的时滞和阶次估计。结合辨识得到的受控自回归模型,引入一种基于指定相位点频率和增益的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控制器。数值仿真和平衡机器人的姿态控制仿真表明,该稀疏辨识算法在低数据量下具有较高的辨识精度,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性能,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角回归 稀疏系统辨识 时滞阶次联合估计 停止准则 优化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前轮转向控制特性研究
4
作者 康瀚文 张磊 姚阳 《南方农机》 2024年第8期146-148,152,共4页
【目的】对主动前轮转向控制系统展开研究,改善汽车的转向性能及安全性能。【方法】使用Simulink建立车辆理想二自由度模型,基于滑模控制理论搭建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并通过Simulink与Carsim的联合仿真环境进行车速分别为40 km/h、80 km/h... 【目的】对主动前轮转向控制系统展开研究,改善汽车的转向性能及安全性能。【方法】使用Simulink建立车辆理想二自由度模型,基于滑模控制理论搭建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并通过Simulink与Carsim的联合仿真环境进行车速分别为40 km/h、80 km/h、120 km/h,地面附着系数为0.8的控制器效果仿真实验。【结果】主动前轮转向控制器提供的附加前轮转角可使实际横摆角速度紧密跟随理想横摆角速度,且无明显抖振。【结论】主动前轮转向控制器对于提升车辆稳定性有重要意义,可为AFSS控制器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摆角速度 主动前轮转角 滑模控制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坡面农业四足移动平台姿态控制策略与试验 被引量:6
5
作者 苏文海 李冰 +3 位作者 袁立鹏 张辉 谭贺文 息晓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91,共12页
针对农业四足移动平台在田间行走时的姿态稳定性、负载平稳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立体坡面姿态控制向量策略,在建立四足移动平台运动学模型基础上,通过对一维俯仰、二维横滚坡面姿态姿态向量变化分析,得出立体坡面机身运动姿态角与各腿关... 针对农业四足移动平台在田间行走时的姿态稳定性、负载平稳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立体坡面姿态控制向量策略,在建立四足移动平台运动学模型基础上,通过对一维俯仰、二维横滚坡面姿态姿态向量变化分析,得出立体坡面机身运动姿态角与各腿关节转角的变换方程,而后运用欧拉动力学方程、SLIP理论及次优支撑三角形内稳定裕度理论对四足移动平台平面Trot与坡面Walk步态进行规划。根据Matlab/Sim Mechanics的坡面姿态仿真试验,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选择俯仰、横滚姿态变化的限定最小角度;Matlab-Adams虚拟样机仿真试验,验证立体坡面姿态变换方程及其步态规划的可行性,得到四足移动平台在俯仰、横滚均为10°的立体坡面行走时,其俯仰与横滚角变化范围在-2°~2°。通过四足移动平台物理样机进行机身姿态角与关节转角变化关系测试和立体坡面姿态行走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基本一致,验证立体坡面姿态变换方程及其步态规划的合理性;实现了四足移动平台坡面运动姿态保持水平的目的,提高了立体坡面行走的稳定性;负载平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坡面姿态控制策略,在上、下坡及立体坡面行走时,其负载平稳性与无姿态控制器相比分别提高了15.8%,16.2%和16.0%,增强四足移动平台作为农业移动辅助平台的作业性能,为现代农业移动平台运动姿态控制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控制 算法 四足移动平台 姿态角 关节转角 坡面姿态 步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航天服下肢关节电动伺服控制机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郭庆 张向刚 秦开宇 《载人航天》 CSCD 2013年第5期75-79,共5页
提出一种可应用于航天员太空机动作业、骨骼肌能恢复训练以及月面大范围活动的主动航天服概念。在分析航天员行走步态关节运动规律基础上,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动力学模型,并将航天员下肢大小腿与主动航天服机械装置的... 提出一种可应用于航天员太空机动作业、骨骼肌能恢复训练以及月面大范围活动的主动航天服概念。在分析航天员行走步态关节运动规律基础上,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动力学模型,并将航天员下肢大小腿与主动航天服机械装置的大小腿进行运动属性参数耦合,从而得到关节动态负载扭矩变化规律,为控制执行机构设计与选型提供理论依据。设计膝关节和髋关节角度反馈PID控制规律,满足航天员行走步态的随动跟踪控制。对膝关节和髋关节电机在抵抗动态负载扭矩情况下的角位移控制仿真表明,电动控制伺服机构方案能够满足航天员步态运动稳定跟踪控制需求,可扩展主动航天服系统的助力携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航天服 电动伺服控制机构 关节负载扭矩 关节角度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馈控制加模糊补偿的机器人关节角度追踪 被引量:3
7
作者 蒲明辉 赵倩倩 +1 位作者 陈琳 潘海鸿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1-244,共4页
为解决不确定性机器人的关节角度追踪问题,提出一种前馈控制加模糊补偿的控制方法。将机器人动力学方程引入前馈控制,减小关节角度初始误差。为提高关节角度追踪的稳定性,模糊控制不直接输出关节补偿力矩,而是输出关节力矩补偿系数,其... 为解决不确定性机器人的关节角度追踪问题,提出一种前馈控制加模糊补偿的控制方法。将机器人动力学方程引入前馈控制,减小关节角度初始误差。为提高关节角度追踪的稳定性,模糊控制不直接输出关节补偿力矩,而是输出关节力矩补偿系数,其与前馈关节力矩相乘间接得到关节补偿力矩对机器人不确定性进行补偿。通过ADAMS和Matlab/Simulink对关节角度追踪控制效果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不确定性机器人的关节角度追踪控制是有效的,其关节角度追踪误差绝对值小于1.5×10^(-4)r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角度追踪 前馈控制 模糊补偿控制 不确定性机器人 关节控制力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插中的人体步行运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何顶新 卢筑飞 +1 位作者 任劲松 王维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3-205,共3页
以人体步行运动为研究对象,通过构造人体几何和运动模型,引入辅助关节角将插中原理与已有运动控制的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一种新的方法自动灵活地控制每个周期下的人体步行的姿态。最后通过仿真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运动控制 计算机动画 插中 辅助关节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G和肌肉骨骼模型的手指多关节力矩耦合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谢平 肖俊明 +2 位作者 于金须 张立杰 杜义浩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66-275,共10页
手指内部力矩受表面肌电信号、肌力、手部姿态等因素影响而无法直接获取,为了实时且准确地获取手指各关节力矩以及耦合力矩并应用于手部康复机器人的交互控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和肌肉骨骼模型的手指多关节力矩和耦合力矩分... 手指内部力矩受表面肌电信号、肌力、手部姿态等因素影响而无法直接获取,为了实时且准确地获取手指各关节力矩以及耦合力矩并应用于手部康复机器人的交互控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和肌肉骨骼模型的手指多关节力矩和耦合力矩分析与实时获取方法。首先设计了自适应手指关节角度采集系统,通过实验同步采集指浅屈肌与指伸肌的肌电信号以及手指各关节的角度数据,建立手指多关节力矩模型,从而获取手指各关节力矩。然后建立手指D-H模型,结合虚功原理获取手指的耦合力矩。最后,辨识了手指多关节力矩模型的参数,并通过OpenSim软件获取了仿真力矩。计算力矩与仿真力矩的对比结果显示:4名被试3个关节力矩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567、0.097425、0.08495,证明了该方法能够实时并准确的获取手指各关节力矩和耦合力矩,能够满足手部康复机器人交互控制准确性和实时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关节力矩 SEMG 关节角度 肌肉骨骼模型 耦合力矩 D-H模型 交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煤矸石分拣机械臂智能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永超 于智伟 丁丽林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42,共7页
针对传统煤矸石分拣机械臂控制算法如抓取函数法、基于费拉里法的动态目标抓取算法等依赖于精确的环境模型、且控制过程缺乏自适应性,传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等智能控制算法存在输出动作过大及稀疏奖励容易被淹没等问题,对传统DDP... 针对传统煤矸石分拣机械臂控制算法如抓取函数法、基于费拉里法的动态目标抓取算法等依赖于精确的环境模型、且控制过程缺乏自适应性,传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等智能控制算法存在输出动作过大及稀疏奖励容易被淹没等问题,对传统DDPG算法中的神经网络结构和奖励函数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适合处理六自由度煤矸石分拣机械臂的基于强化学习的改进DDPG算法。煤矸石进入机械臂工作空间后,改进DDPG算法可根据相应传感器返回的煤矸石位置及机械臂状态进行决策,并向相应运动控制器输出一组关节角状态控制量,根据煤矸石位置及关节角状态控制量控制机械臂运动,使机械臂运动到煤矸石附近,实现煤矸石分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DDPG算法相较于传统DDPG算法具有无模型通用性强及在与环境交互中可自适应学习抓取姿态的优势,可率先收敛于探索过程中所遇的最大奖励值,利用改进DDPG算法控制的机械臂所学策略泛化性更好、输出的关节角状态控制量更小、煤矸石分拣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 煤矸石分拣 分拣机器人 机械臂 关节角状态控制 强化学习 奖励函数 DDPG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臂刚体运动防冲突角度最优输出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婷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49-253,共5页
机械臂刚体运动防冲突角度输出方法存在防冲突角度控制精度低、易出现碰撞的弊端;因此,提出一种机械臂刚体运动防冲突角度最优输出方法。利用拉格朗日法获取机械臂被动关节动力学方程式,通过振幅控制方法控制机械臂被动关节位置,实现对... 机械臂刚体运动防冲突角度输出方法存在防冲突角度控制精度低、易出现碰撞的弊端;因此,提出一种机械臂刚体运动防冲突角度最优输出方法。利用拉格朗日法获取机械臂被动关节动力学方程式,通过振幅控制方法控制机械臂被动关节位置,实现对机械臂刚体运动防冲突角度的最优输出。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方法,控制下的机械臂刚体运动防冲突角度输出值较优,控制过程中位置误差与稳态误差较小,有效实现了机械臂运动的防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刚体运动 防冲突角度 被动关节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中人体踝关节安全角度优化控制系统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超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0-104,共5页
为解决传统踝关节安全角度控制系统存在PWM控制单元稳定性较差、踝关节角度控制精确度较低等问题,设计了人体踝关节安全角度优化控制系统。通过判断踝关节在运动过程中生理特征的变化情况,完成人体踝关节安全角度的确定。通过电源模块... 为解决传统踝关节安全角度控制系统存在PWM控制单元稳定性较差、踝关节角度控制精确度较低等问题,设计了人体踝关节安全角度优化控制系统。通过判断踝关节在运动过程中生理特征的变化情况,完成人体踝关节安全角度的确定。通过电源模块设计、传感器模块设计、串口通信模块设计,完成新型优化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设计。通过主程序设计、功能函数设计、PWM控制单元的加固设计,完成新型优化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设计。模拟系统运行环境,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系统与传统系统相比,PWM控制单元的稳定性、踝关节角度控制精确度均得到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人体踝关节 安全角度 优化控制 生理特征 串口通信 功能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节优先级的冗余机械臂柔顺控制方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冯适意 刘吉晓 +2 位作者 李洋 王荣博 郭士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2,共8页
针对冗余机械臂柔顺控制过程中某些关节运动可能超出安全范围导致安全事故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关节优先级的冗余机械臂柔顺控制方法。此方法通过雅可比矩阵的加权广义逆矩阵与阻抗控制中机械臂的末端速度相结合,计算出关节角度增量,并... 针对冗余机械臂柔顺控制过程中某些关节运动可能超出安全范围导致安全事故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关节优先级的冗余机械臂柔顺控制方法。此方法通过雅可比矩阵的加权广义逆矩阵与阻抗控制中机械臂的末端速度相结合,计算出关节角度增量,并对关节角度进行迭代更新。在机械臂运动过程中,为减小超限关节的角度增量,将相应关节设置较小的关节优先级,将超限关节角度变化保持在安全范围内。最后使用一种八自由度的冗余机械臂进行柔顺控制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将相应关节设置较小优先级后,该关节角度增量减小,证明了该柔顺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机械臂 柔顺控制 关节优先级 关节角度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SEM和地震AVA数据联合反演储层物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彭国民 徐凯军 +1 位作者 杜润林 刘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0-1116,共7页
海洋可控源电磁(MCSEM)数据对高阻的含油气储层比较敏感,联合反演MCSEM和地震数据可提高储层物性参数估计的可靠性。本文提出一种利用MCSEM和地震AVA数据联合反演储层物性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利用Archie公式和Gassmann方程建立储层物性参... 海洋可控源电磁(MCSEM)数据对高阻的含油气储层比较敏感,联合反演MCSEM和地震数据可提高储层物性参数估计的可靠性。本文提出一种利用MCSEM和地震AVA数据联合反演储层物性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利用Archie公式和Gassmann方程建立储层物性参数与电磁属性(电导率)和地震属性(速度、密度)之间的联系,采用模拟退火(SA)算法求解联合反演目标函数。模型试验表明,与单一数据反演结果相比,联合反演MCSEM数据和地震AVA数据能够得到更可靠的储层物性参数估计,且与基于梯度下降的Occam反演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依赖于初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反演 MCSEM 地震AVA 储层物性参数 模拟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用车横向稳定性控制联合仿真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刚院 刘丹 陈娟娟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35,共6页
采用上、下两层控制器进行乘用车的横向稳定性控制,上层控制器以理想的横摆角速度与质心侧偏角为控制目标,利用PID控制策略得出车辆稳定所需的横摆力矩。下层控制器采用模糊控制策略得出控制阀值,根据阀值进行控制决策,最后采用单轮和... 采用上、下两层控制器进行乘用车的横向稳定性控制,上层控制器以理想的横摆角速度与质心侧偏角为控制目标,利用PID控制策略得出车辆稳定所需的横摆力矩。下层控制器采用模糊控制策略得出控制阀值,根据阀值进行控制决策,最后采用单轮和单侧车轮两种控制方式进行制动力分配。基于搭建的Car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环境,选取典型试验工况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可以有效改善恶劣条件下乘用车的横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用车 横向稳定性控制 模糊控制 横摆角速度 质心侧偏角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臂关节角度和肌电信号的二自由度假肢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文涛 佘浩田 +4 位作者 李鑫 朱金营 姜银来 横井浩史 黄强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7-675,共9页
肌电信号的采集易受到空气湿度和皮肤表面汗液等多种随机因素的干扰,使采集到的肌电信号极不稳定.为了应对此问题,市售的肌电假肢普遍采用基于开关量的控制方法,但是开关量对多自由度假肢的控制依赖于顺序动作切换,这使得假肢的实际使... 肌电信号的采集易受到空气湿度和皮肤表面汗液等多种随机因素的干扰,使采集到的肌电信号极不稳定.为了应对此问题,市售的肌电假肢普遍采用基于开关量的控制方法,但是开关量对多自由度假肢的控制依赖于顺序动作切换,这使得假肢的实际使用过程比较繁琐.利用肢体运动学信息的假肢控制方法常见于下肢假肢,这是因为上肢的运动受抓取物体的形状和位置等因素变化,其肢体运动的规律性较差.本文提出一种利用上臂关节角度和肌电信号的控制方法,利用人体在抓握时肩关节的运动模式区分使用者对不同形状物体的抓握,并将此方法应用在二自由度假肢的控制中.通过与开关量控制的假肢在日常物品抓握实验中的对比,表明本文所提出方法在稳定性和使用效率方面都优于开关量控制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角度 肌电信号 假肢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径多关节矢量推进器喷口摆动特性研究
17
作者 宋师伟 李维嘉 +1 位作者 潘治 贾智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5-38,共4页
针对大型水下航行器的大通径矢量推进器喷管全方位操纵需求,提出喷口具备全向偏转功能的一个四关节串联机构的实现方案。结合该机构所具有的冗余自由度的特点,以关节旋转角度范围为约束条件,关节角度单位增量最小为目标,提出一种求解关... 针对大型水下航行器的大通径矢量推进器喷管全方位操纵需求,提出喷口具备全向偏转功能的一个四关节串联机构的实现方案。结合该机构所具有的冗余自由度的特点,以关节旋转角度范围为约束条件,关节角度单位增量最小为目标,提出一种求解关节角的“拟合-寻解”局部最优算法。以一组关节间端面夹角依次为15°,-30°,30°,-15°的四关节串联式喷管配置参数为例,基于本求解算法得到了实现喷口全方位摆动控制的各关节角的控制面。分析表明,这种四关节型式可以满足水下矢量推进的全方位摆动要求,同时具备避免关节运动范围超限的能力。该研究结果可为此类机构在大型矢量推进器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推进器 串联机构 运动学 冗余自由度 关节角控制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量测噪声的特征节点对联合判稳与紧急控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曲仝 孙华东 +1 位作者 郑超 李宇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8496-8508,共13页
快速判别功角稳定性并实施紧急控制,对降低失稳风险、保障电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不同位置的两节点,解析节点电压相量之间的相位差与频率差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节点对与机组对相频轨迹的内蕴关联特征;评估广域测量系统(wide are... 快速判别功角稳定性并实施紧急控制,对降低失稳风险、保障电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不同位置的两节点,解析节点电压相量之间的相位差与频率差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节点对与机组对相频轨迹的内蕴关联特征;评估广域测量系统(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量测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拟合时窗以及截止频率等因素对相频轨迹凹凸性误判率、判别时延的影响,提出量测采样及滤波参数的整定方法。为适应机群之间非同调振荡对节点对凹凸性判稳的影响,提出联合两个特征节点对(关键支路节点对NPkb和最大相位差节点对NPmθ)相频轨迹凹凸性判稳的方法,以及降低失稳风险的紧急控制策略。面向交直流混联实际大电网的仿真结果,验证采样与滤波参数整定方法的正确性,以及判稳方法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角稳定 量测噪声 特征节点对 联合判稳 紧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肌肉关节的刚度分析及变刚度运动控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悠草 周祎博 +2 位作者 崔小红 周坤 王斌锐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8-148,共11页
根据人腿髋关节、膝关节骨骼结构及拮抗肌肉运动发力特点,设计一种拮抗气动肌肉驱动的仿生单腿机器人;由三元素模型求单根肌肉及关节摆动下被动刚度特性,分析关节角度/刚度关系;为实现仿生腿膝关节刚度可控的角度控制,建立仿生关节关于... 根据人腿髋关节、膝关节骨骼结构及拮抗肌肉运动发力特点,设计一种拮抗气动肌肉驱动的仿生单腿机器人;由三元素模型求单根肌肉及关节摆动下被动刚度特性,分析关节角度/刚度关系;为实现仿生腿膝关节刚度可控的角度控制,建立仿生关节关于角度/刚度的基本气压解算模型;基于计算力矩控制对非线性对象具有高度补偿线性化性,提出含力矩项补偿的改进气压解算模型。搭建仿真及样机实验平台,结果表明,含两种气压解算模型的双闭环控制算法均能较好跟随膝关节角度/刚度,含带力矩项补偿模型的双闭环控制算法对膝关节的角度/刚度控制精度优于含基本模型的双闭环控制算法。该算法适用拮抗气动肌肉关节的类人运动,可满足人机协作时可靠性、柔顺性、仿生性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肌肉 仿生关节 单腿机器人 角度/刚度控制 计算力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管接头变角度坡口加工工艺方法
20
作者 陈力 孙厚彬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48,共3页
主要针对锅炉集箱中的大口径管接头零件采用常规坡口(不变角度坡口)及变角度坡口结构进行分析,并对数控铣削加工大口径管接头变角度坡口的加工工艺进行探讨和分析,为该类锅炉管接头及其类似产品的生产制造提供相应的借鉴经验。
关键词 大口径管接头 数控铣削加工 变角度坡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