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用于弱电网的单相并网逆变器改进IPT-PLL技术
1
作者 蔡振兴 潘红娜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0,共8页
针对弱电网普遍存在的直流偏置、频率变化等问题,提出1种适合单相并网逆变器的改进反Park变换锁相环IPT-PLL(inverse Park transform phase-locked loop)技术。首先,在鉴相环节选用Park变换后的α分量为基准电压,解决电网电压直流偏置问... 针对弱电网普遍存在的直流偏置、频率变化等问题,提出1种适合单相并网逆变器的改进反Park变换锁相环IPT-PLL(inverse Park transform phase-locked loop)技术。首先,在鉴相环节选用Park变换后的α分量为基准电压,解决电网电压直流偏置问题,采用1/4基波周期延时的方法构造其正交分量;其次,引入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逼近分数阶延时,以降低频率变化造成的延时计算误差,并理论分析PI调节器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改进IPT-PLL频率适应性强,能明显抑制电网直流偏置干扰,且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相环 频率适应性 直流偏置 反Park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IPT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席克勇 田野 +5 位作者 王艳红 刘奕清 尹军良 梁红艳 朱学栋 朱永兴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9-293,共15页
生姜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但其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生物/非生物胁迫的影响,不利于生姜的安全生产。异戊烯基转移酶(IPT,isopentenyl-transferases)是催化细胞分裂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也是重要的限速酶,与植物的抗逆性关系... 生姜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但其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生物/非生物胁迫的影响,不利于生姜的安全生产。异戊烯基转移酶(IPT,isopentenyl-transferases)是催化细胞分裂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也是重要的限速酶,与植物的抗逆性关系密切。本研究通过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从生姜基因组中鉴定到10个ZoIPT,并且将其命名为ZoIPT1~ZoIPT10。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长度范围在283~491 aa之间,分子质量在31.14~54.02 kDa,等电点在4.97~9.37之间;蛋白质特征分析表明,所有ZoIPTs均具亲水性。共线性关系分析发现生姜IPT基因与15个芭蕉IPT基因存在共线性,与1个拟南芥IPT基因存在共线性。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ZoIPTs有一定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并且能响应病害、低温等逆境胁迫,其中,ZoIPT3和ZoIPT5在生姜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低温和病害胁迫下均有较高表达。qRT-PCR分析结果表明,ZoIPTs响应干旱、淹水、盐胁迫。在淹水和盐胁迫下,根茎中ZoIPT3表达量显著上升;在干旱胁迫下,叶和根茎中ZoIPT5的表达显著上升。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系统的鉴定、进化分析、特征分析、启动子分析、表达模式分析,并对干旱、盐、淹水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为深入研究ZoIPT在调控生姜生长发育和抗逆性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ipt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抗旋转偏移和中心磁场抑制的三相IPT系统设计与分析
3
作者 宋毅 罗颖 +3 位作者 麦瑞坤 朱宸彦 肖静 陈绍南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9-227,共9页
与传统接触式充电方式相比,采用感应式电能传输IPT(inductive power transfer)系统给自主水下航行器AUVs(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充电更加方便和安全。为了解决AUV船体中心磁场强和由波浪引起的旋转偏移导致传输功率剧烈波动... 与传统接触式充电方式相比,采用感应式电能传输IPT(inductive power transfer)系统给自主水下航行器AUVs(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充电更加方便和安全。为了解决AUV船体中心磁场强和由波浪引起的旋转偏移导致传输功率剧烈波动的问题,提出1种具有新型耦合结构的三相IPT系统。耦合器由3个发射线圈和4个反向交替串联的接收线圈组成,该结构有利于抑制中心磁场并提高抗旋转偏移性能。Maxwell仿真结果表明,在船体旋转时,等效互感Meq波动小于2%,同时AUV中心磁场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此外,为简化系统分析,采用1种无源元件解耦的方法对3个发射线圈进行解耦。搭建了1台基于LCC-S补偿拓扑的实验样机来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当AUV旋转时,传输功率为536~595 W,最大波动率为9.91%,系统直-直最高效率为86.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式电能传输 自主水下航行器 抗旋转偏移 三相 抑制中心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ipt基因水稻植株耐冷性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能刚 余显权 +3 位作者 赵德刚 向阳 高建强 王安贵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255-259,共5页
在孕穗期和开花期分别用17.5和12℃恒温对水稻材料转ipt基因ey-105(鄂宜105)和组培苗(对照)各处理5 d,通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的测定以及成熟后不同处理的粒重、单株产量、结实率等性状的观测,对转ipt基因ey-10... 在孕穗期和开花期分别用17.5和12℃恒温对水稻材料转ipt基因ey-105(鄂宜105)和组培苗(对照)各处理5 d,通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的测定以及成熟后不同处理的粒重、单株产量、结实率等性状的观测,对转ipt基因ey-105与对照在低温下的耐冷性表现进行分析,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对不同的处理进行分析判断观测指标与单株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孕穗期和开花期低温处理下,转ipt基因ey-105的相对电导率的变化量和叶绿体受低温的危害小于对照,而根系活力大于对照。对产量的影响则对照大于转ipt基因ey-105。在不同生育期的低温处理下电导率、根系活力、叶绿素a/b和百粒重对单株产量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转基因水稻 耐冷性 ipt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IPT诱导水稻幼苗根中的RNA差别显示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丁秀英 张军 +1 位作者 崔霞 苏宝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35-940,共6页
本研究选用抗性相对较弱的水稻 (Oryza sativa L.)品种越富为实验材料 ,利用 DDRT- PCR(Differential Display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技术研究了在 4~ 6℃的低温胁迫下 Isoprothiolane(IPT)诱导水稻幼苗抗性增强的部分分子机理... 本研究选用抗性相对较弱的水稻 (Oryza sativa L.)品种越富为实验材料 ,利用 DDRT- PCR(Differential Display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技术研究了在 4~ 6℃的低温胁迫下 Isoprothiolane(IPT)诱导水稻幼苗抗性增强的部分分子机理。结果表明 :在正常生长条件下 ,IPT处理对水稻秧苗根的影响与对照基本相同 ;但在低温胁迫下 ,两种处理的水稻幼苗根中 m RNA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基因有的是在低温胁迫下由 IPT诱异表达的 ;还有一些基因是在低温胁迫下对照中没有而 IPT处理下仍然有表达的。经二次扩增及反向 Northern确定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ipt 基因表达 差异显示 低温胁迫 幼苗根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产品IPT团队群运行模式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清 马宁宇 +2 位作者 陈禹六 冯绍军 赵天奇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46,共3页
介绍了航空产品集成开发团队群的组织模式 ,构建了IPT团队群的框架结构 ;结合我国航空产品开发过程的管理现状 ,提出了IPT团队与已有组织框架的协调方案。该研究对于在组织上保证并行工程理念的贯彻执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并行工程 CIMS ipt 集成开发团队 航空产品 运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T对稻苗根系生长和三种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红心 王伟中 +1 位作者 夏凯 周燮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99-604,共6页
适宜浓度 ( 0 .1mg/ L )的 IPT( isoprothiolane)浸泡水稻种子 2 4小时 ,稻苗的种子根长度 ,侧根数目以及芽鞘节根长度 ,根系的干重均受到显著的促进。与之相对应的是 ,IPT处理后 ,种子根的内源IAA和 ABA的含量提高 ,而 i PAs和 ZRs的... 适宜浓度 ( 0 .1mg/ L )的 IPT( isoprothiolane)浸泡水稻种子 2 4小时 ,稻苗的种子根长度 ,侧根数目以及芽鞘节根长度 ,根系的干重均受到显著的促进。与之相对应的是 ,IPT处理后 ,种子根的内源IAA和 ABA的含量提高 ,而 i PAs和 ZRs的含量下降。IPT处理也增加了稻苗的根系活力 ,提高了低温条件下 POD(过氧化物酶 )和 CAT(过氧化氢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苗 ipt 植物激素 根系生长 育苗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IPT和etr1-1双基因转化番茄及转基因植株再生 被引量:3
8
作者 胡艳 陈国祥 +1 位作者 李朝军 刘少华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83-87,共5页
 建立了番茄子叶高频再生体系,优化了农杆菌介导的外源基因转化番茄的条件,将IPT和etr1 1双基因导入番茄中,以除草剂PPT作为筛选标记,得到3株转化再生植株.通过PCR,RT PCR检测证明etr1 1和IPT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番茄植株的基因组中,并...  建立了番茄子叶高频再生体系,优化了农杆菌介导的外源基因转化番茄的条件,将IPT和etr1 1双基因导入番茄中,以除草剂PPT作为筛选标记,得到3株转化再生植株.通过PCR,RT PCR检测证明etr1 1和IPT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番茄植株的基因组中,并在转录水平有一定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etr1-1 ipt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果实特异表达ipt基因的构建 被引量:4
9
作者 朱道圩 王静毅 +2 位作者 苗红梅 吕宗强 张四普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4-178,共5页
异戊烯基转移酶(ipt)基因是细胞分裂素生物合成关键酶.为保证ipt基因仅在猕猴桃开花授粉之后的幼果期开始有效表达,作者以pUC119质粒为克隆载体,将猕猴桃果实特异表达的猕猴桃素(Actinidin)基因启动子与ipt编码基因连接构建成猕猴桃果... 异戊烯基转移酶(ipt)基因是细胞分裂素生物合成关键酶.为保证ipt基因仅在猕猴桃开花授粉之后的幼果期开始有效表达,作者以pUC119质粒为克隆载体,将猕猴桃果实特异表达的猕猴桃素(Actinidin)基因启动子与ipt编码基因连接构建成猕猴桃果实特异表达ipt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果实 ipt基因 基因表达 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 细胞分裂素 猕猴桃素基因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P_(SAG12-ipt)基因水稻延衰性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亚琴 梁承邺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0-543,共4页
研究了叶片衰老抑制基因PSAG1 2 ipt经基因枪导入籼稻不育系中A后 ,转化植株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显示 ,在水稻生育期 ,转化植株相对于对照而言 ,叶绿素、蛋白质含量和SOD(超氧物歧化酶 )活性下降以及MDA(丙二醛 )相对含量... 研究了叶片衰老抑制基因PSAG1 2 ipt经基因枪导入籼稻不育系中A后 ,转化植株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显示 ,在水稻生育期 ,转化植株相对于对照而言 ,叶绿素、蛋白质含量和SOD(超氧物歧化酶 )活性下降以及MDA(丙二醛 )相对含量上升趋势较缓 ,表现在农艺性状上是单株有效穗数、千粒重明显高于对照。说明叶片衰老抑制基因PSAG1 2 ipt确实具有延缓叶片衰老的功能 ,延长了水稻叶片利用光能的时间 ,使之积累了大量的光合产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植株 叶片衰老 ipt基因 农艺性状 有效穗数 单株 对照 抑制基因 延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ipt基因杂交水稻F_1的遗传特性及其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书钦 余显权 +2 位作者 赵福胜 阳标仁 曲衍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2期8-10,共3页
通过对转基因恢复系转ipt R527和金23A杂交后代F1群体的DNA检测,检测到杂种F1群体中阳性植株和阴性植株的比例为7∶1,不符合孟德尔规律;考察了转ipt R527和金23A杂种F1的株高、单株产量、结实率、千粒重、穗长、穗粒数、穗数等7个性状,... 通过对转基因恢复系转ipt R527和金23A杂交后代F1群体的DNA检测,检测到杂种F1群体中阳性植株和阴性植株的比例为7∶1,不符合孟德尔规律;考察了转ipt R527和金23A杂种F1的株高、单株产量、结实率、千粒重、穗长、穗粒数、穗数等7个性状,与对照(金优527)相比,结实率、千粒重、穗长高于对照,单株产量、穗粒数、穗数低于对照,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千粒重和穗数是影响转基因杂种F1单株产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t基因 遗传 农艺性状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6启动子连接的IPT基因的双元载体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红心 李晓星 +2 位作者 苏勇波 黄维雪 陈亮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2-435,共4页
以含有IPT基因的中间载体pSG516为基础,采用酶切的方法获得IPT-Nos核酸片段,以水稻品种9311为材料,采用PCR的方法克隆出种子中特异表达的醇溶谷蛋白RP-6基因启动子,并将此启动子连接到pCAMBIA1300上,构建pCAMBIA1300-pRP-6载体,将IPT-No... 以含有IPT基因的中间载体pSG516为基础,采用酶切的方法获得IPT-Nos核酸片段,以水稻品种9311为材料,采用PCR的方法克隆出种子中特异表达的醇溶谷蛋白RP-6基因启动子,并将此启动子连接到pCAMBIA1300上,构建pCAMBIA1300-pRP-6载体,将IPT-Nos核酸片段插入到pCAMBIA1300-pRP-6,构建了pCAMBIA1300-pRP-6-IPT-Nos双元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P-6 ipt pCAMBIA1300-pRP-6-ipt-Nos 特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冷诱导型启动子CBF3驱动IPT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新勇 程晨 +1 位作者 张选 祝建波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3-131,共9页
用PCR的方法获得拟南芥冷诱导型启动子CBF3和农杆菌Ti质粒上的IPT基因,构建由启动子CBF3驱动IPT植物表达载体,并经农杆菌介导将基因整合到烟草的基因组中,利用Kan筛选、PCR和RT-PCR检测,最终获得转基因的植株。通过对烟草的植物学性状... 用PCR的方法获得拟南芥冷诱导型启动子CBF3和农杆菌Ti质粒上的IPT基因,构建由启动子CBF3驱动IPT植物表达载体,并经农杆菌介导将基因整合到烟草的基因组中,利用Kan筛选、PCR和RT-PCR检测,最终获得转基因的植株。通过对烟草的植物学性状和农艺学性状的分析发现,随着启动子CBF3驱动的IPT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使得植株性状发生很大的改变,如株型变为塔型,株高增高,节距增长,且有很多的分枝和侧芽,叶片明显增多,表现出短窄且平滑的性状,茎围、腰叶长和腰叶宽都减小许多,相应的最大叶面积、顶叶面积和叶质量也都下降,但叶的密度却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ipt) 烟草 冷诱导型启动子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T促进稻苗种子根侧根原基的发生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红心 闫芝芬 +1 位作者 周燮 王伟中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33,共5页
0 0 1~ 10mg/L的IPT能够促进稻苗种子根侧根原基的数目。与此同时 ,种子根的内源激素IAA和ABA的含量显著提高 ,而iPAs的含量下降。IPT处理后 ,稻苗种子根的吲哚乙酸氧化酶 (IAAox)的活性下降 ,过氧化物酶 (POD)
关键词 ipt 水稻幼苗 侧根原基 含硫杀菌剂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阻感性负载IPT系统的动态补偿技术 被引量:17
15
作者 何正友 李勇 +1 位作者 麦瑞坤 李砚玲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9-575,589,共8页
针对整流性负载呈现出阻感特性引起感应电能传输(IPT)系统失谐,为了保持谐振频率,提出一种基于实测负载阻抗的动态补偿技术.该技术利用短时傅立叶变换得到负载的电流电压相量并计算出负载的感抗,通过动态调整电容阵列静态开关的方法改... 针对整流性负载呈现出阻感特性引起感应电能传输(IPT)系统失谐,为了保持谐振频率,提出一种基于实测负载阻抗的动态补偿技术.该技术利用短时傅立叶变换得到负载的电流电压相量并计算出负载的感抗,通过动态调整电容阵列静态开关的方法改变其容值,达到补偿负载感抗目的.在阻感负载情况下,分别对浮频调谐控制方法以及动态电容阵列补偿方法进行实验比较,结果表明:相对浮频调谐控制方法,当负载为100和50Ω时,本动态调谐方法传输的有功功率提高了12.1%和7.3%,且能保持初级谐振电路频率稳定,开关器件工作在软开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感负载 感应电能传输(ipt) 补偿电容阵列 谐振电路 频率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中特异表达IPT基因的植物双元载体构建及转基因水稻获得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红心 王桂兰 +2 位作者 陈超 赵璞 马春红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65,共5页
为研究细胞分裂素在水稻籽粒发育中的作用,构建了p1300-p PG-5α-IPT-Nos植物表达载体,并对水稻进行遗传转化。以水稻品种9311为材料,采用PCR法获得种子中特异表达的PG-5α基因启动子,并将此启动子与p1300相连接,构建p1300-p PG-5α载体... 为研究细胞分裂素在水稻籽粒发育中的作用,构建了p1300-p PG-5α-IPT-Nos植物表达载体,并对水稻进行遗传转化。以水稻品种9311为材料,采用PCR法获得种子中特异表达的PG-5α基因启动子,并将此启动子与p1300相连接,构建p1300-p PG-5α载体,用NcoⅠ和SpeⅠ双酶切p SG516,获得IPT-Nos核酸片段,然后将此核酸片段插入到p1300-p PG-5α中,构建p1300-p PG-5α-IPT-Nos植物表达载体。以水稻品种日本晴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进行遗传转化。成功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1300-p PG-5α-IPT-Nos,获得了阳性率为81.3%转IPT基因群体。获得转基因株系后,将为进一步筛选高效表达株系及观察其籽粒生长发育过程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5α启动子 ipt p1300-pPG-5α-ipt-Nos 水稻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T基因遗传转化谷秆两用稻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明 刘峰 郑金贵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5-208,共4页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嵌合基因PSAG12-IPT导入谷秆两用稻201幼胚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中,经潮霉素筛选,抗性愈伤分化成苗,共获得46个抗性愈伤克隆,126株转基因植株.对这些植株进行PCR检测和GUS染色分析,确定其中80株为阳性植株.
关键词 谷秆两用稻 ipt基因 遗传转化 农杆菌介导 自我调控系统 叶片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叶片衰老抑制基因P_(SAG12)-IPT导入普通小麦的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奚亚军 林拥军 +2 位作者 张启发 侯文胜 路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8-612,共5页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叶片衰老抑制基因PSAG12 IPT导入普通小麦品种西农 1376 ,经PCR、GUS组织化学染色、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分析 ,证明带有特异启动子的目的基因已整合到 5个植株的基因组中 ,且在大部分转基因植株中能够稳定遗传。通...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叶片衰老抑制基因PSAG12 IPT导入普通小麦品种西农 1376 ,经PCR、GUS组织化学染色、点杂交和Southern杂交分析 ,证明带有特异启动子的目的基因已整合到 5个植株的基因组中 ,且在大部分转基因植株中能够稳定遗传。通过叶片细胞分裂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叶片衰老进程及农艺性状分析 ,初步证明PSAG12 IPT基因在部分转基因小麦的衰老叶片中特异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管通道法 叶片衰老抑制基因PSAG12-ipt 普通小麦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ipt基因水稻种子萌发及苗期耐冷生理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段永波 赵丰兰 赵德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91-1592,共2页
采用28和15℃2种处理对转异戊烯基转移酶(ipt)基因水稻EY105株系7、株系19及EY105(CK)种子进行萌发,并对幼苗进行低温(4℃)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转基因水稻发芽势及发芽率高于对照,低温处理使转基因水稻与对照均受到抑制,但转基因... 采用28和15℃2种处理对转异戊烯基转移酶(ipt)基因水稻EY105株系7、株系19及EY105(CK)种子进行萌发,并对幼苗进行低温(4℃)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转基因水稻发芽势及发芽率高于对照,低温处理使转基因水稻与对照均受到抑制,但转基因水稻种子仍有较高发芽势及发芽率。在常温下,转基因水稻生理指标较CK差异不显著,低温处理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t基因水稻 低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转ipt基因水稻某些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段永波 赵德刚 +1 位作者 赵丰兰 冯怡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7年第2期95-98,114,共5页
测定了转异戊烯基转移酶(ipt)基因水稻EY105的株系T7、T19及对照在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及膜保护酶活性。结果表明,常温下,转基因植株除叶片脯氨酸含量比对照低外,所测定的其他生理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差异;经低温胁迫... 测定了转异戊烯基转移酶(ipt)基因水稻EY105的株系T7、T19及对照在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及膜保护酶活性。结果表明,常温下,转基因植株除叶片脯氨酸含量比对照低外,所测定的其他生理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差异;经低温胁迫后,对照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35.2%,转基因水稻植株基本保持不变,2个转ipt基因的水稻株系脯氨酸含量分别增加60.89%及73.46%,对照植株仅增加11.0%;低温胁迫后对照植株的POD及SOD活性分别下降27.0%及8.3%,MDA增加82.6%,而转基因水稻植株未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ipt基因水稻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