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2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uroprotection of total steroid saponins from 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 against 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via its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apoptotic effects
1
作者 ZHANG Xin-xin WANG Xing-bin +2 位作者 ZHAN Guan-qun GUO Zeng-jun XIE Ren-ming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71-671,共1页
OBJECTIVE The total steroid saponins(TSSN)isolated from 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D.zingiberensis)has shown a variety of beneficial bioactivities.However,there are no reports about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BJECTIVE The total steroid saponins(TSSN)isolated from 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D.zingiberensis)has shown a variety of beneficial bioactivities.However,there are no reports about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the TSSN until now.Therefore,we explored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TSSN on rats against 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I/R)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METHODS The healthy adult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six groups.After pre-treatment with the TSSN intragastrically for six days,the rats were subjected to the ischemia injury by the surgery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for 90 min.Some indexes were evaluated and detected.RESULTS As compared to the I/R group,TSSN group of rats,especially given the 30 mg·kg^-1 of TSSN,not only marked reduction in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cerebral infarct volume,and brain edema,but also an increase in neuron survival(Nissl bodies)in the hippocampal cornuammons 1(CA1)and cortex hemisphere of the ipsilateral ischemia.At the same time,the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serum induced by MCAO were significantly alleviated by the TSSN pre-administration.What′s more,the increase of caspase-3 was evidently reduced in the CA1 and cortex of the hemisphere injured brain.Finally,the down-regulating anti-apoptotic Bcl-2 and up-regulating pro-apoptotic Bax proteins were obviously suppressed.CONCLUSION TSSN plays a potential neuroprotective role against a severe injury induced by 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c reperfusion in a rat experimental model,and this role may be mediated by its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apoptotic 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tal steroid saponins D.zingiberensis ischemic reperfu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y regulating IP3/PKC/TRPV4 pathway hyperoside induces endothelium-dependent vasodilatation in rat basilar artery following four vessel occlusion ischemia reperfusion
2
作者 WANG Shu-fan XU Hang-hang +3 位作者 CHEN Xiao-long WANG Guo-dong ZHENG Yong-qiu HAN Jun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99-699,共1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regulatory effects of hyperoside(Hyp)on IP3/PKC/TRPV4 pathway in rat cerebral basilar artery(CBA)subjected to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I/R).METHODS The model of global cerebral I/R...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regulatory effects of hyperoside(Hyp)on IP3/PKC/TRPV4 pathway in rat cerebral basilar artery(CBA)subjected to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I/R).METHODS The model of global cerebral I/R in rats was established by four-vessel occlusions methods.The treated rats were administrated with Hyp(50 mg·kg^-1)group,Hyp(50 mg·kg^-1)+HC-067047(10 mg·kg^-1),Hyp(50 mg·kg^-1)+2APB(2 mg·kg^-1),Hyp(50 mg·kg^-1)+BisI(2.5 mg·kg^-1),Hyp(50 mg·kg^-1)+2APB(2 mg·kg^-1)+BisI(2.5 mg·kg^-1).Hematoxylin-eosin(HE)and Nissl staining were performed and the contents of methane dicarboxylic aldehyde(MDA),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S100β and the activity of lactic dehydrogenase(LDH)in serum were measur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The specific blocker N-nitro-L-arginine-methyl-ester(L-NAME)and indomethacin(Indo)were used to delete the prostacyclin(PGI2)and nitric oxide(NO)dependent relaxation.The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 of TRPV4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Ca2+intensity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was measured by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 and flow cytometry was performed to observe the apoptosis of CBA endothelial cells after in vivo administration.RESULTS Hyp induced a dose-dependent relaxation of CBA in IR rats via a PGI2 and NO independent manner,as evidenced by alleviated 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up-regulated expression of TRPV4 protein in the endothelial cells from cerebral vessels.Hyp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contents of MDA,NSE,S100βand the activity of LDH in serum and decreased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Ca2+in cerebral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by in vivo administration.The apoptotic rate of endothelial cells in Hyp treat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in IR group.CONCLUSION Hyp does in fact ameliorate I/R injury by regulatingIP3/PKC/TRPV4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OSIDE 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 cerebral basilar artery IP3/PKC pathw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相关LncRNA在中医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樊程程 张新宇 +4 位作者 王奡 王圣澎 孙梦月 王哲 刘继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8,共7页
铁死亡,一种由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所驱动的细胞凋亡模式,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复杂病理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此类损伤通常发生在脑部缺血后血流恢复阶段,此时脑组织会经历更为严重的二次伤害。在一连串的复杂生理反应中,包括氧化应激、... 铁死亡,一种由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所驱动的细胞凋亡模式,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复杂病理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此类损伤通常发生在脑部缺血后血流恢复阶段,此时脑组织会经历更为严重的二次伤害。在一连串的复杂生理反应中,包括氧化应激、细胞内钙浓度超标以及炎症反应等多种机制共同作用,铁死亡为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近期研究显示,某些LncRNA能够通过影响铁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产生显著影响。某些LncRNA通过调控与细胞自噬有关的基因表达,从而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作用。关于LncRNA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如何影响铁死亡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但这一领域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已经显现。未来,可以更深入地探索LncRNA调控铁死亡的相关作用机制,并努力发现更多与铁死亡相关的LncRNA,以期找到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风 铁死亡 LncrNA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B介导Elovl6/Echs1/Acot1通路调节脂肪酸代谢减轻H9c2细胞OGD/R损伤
4
作者 曹策 宋鉴书 +5 位作者 杨丽丽 李浩然 刘子馨 李磊 付建华 刘建勋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2-490,共9页
目的观察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B)抗H9c2细胞氧糖剥夺/再复(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机制。方法CCK-8筛选SalB对OGD/R损伤H9c2细胞保护浓度;试剂盒检测SalB对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 目的观察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B)抗H9c2细胞氧糖剥夺/再复(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机制。方法CCK-8筛选SalB对OGD/R损伤H9c2细胞保护浓度;试剂盒检测SalB对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的影响;转录组测序探索SalB对OGD/R损伤H9c2作用机制;分子对接检测SalB和差异蛋白结合情况;ELISA法检测脂肪酸含量;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差异基因表达水平;孟德尔随机化验证SalB作用靶点与HF因果关系。结果与模型组相比,SalB可保护OGD/R损伤后H9c2细胞,且明显降低CK、LDH和AST含量;转录组筛选差异基因100个,涉及脂肪酸延长、癌症中心碳代谢、色氨酸代谢通路;分子对接显示SalB与差异蛋白具有良好结合能;核心基因Elovl6、Echs1、Acot1 mRNA和蛋白表达与转录组一致;SalB可降低OGD/R损伤后脂肪酸含量;孟德尔随机化表明SalB可调节脂肪酸代谢,降低HF风险。 结论 SalB下调Elovl6、Echs1、Acot1表达水平,通过脂肪酸代谢通路保护OGD/R损伤后H9c2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转录组高通量测序 H9C2心肌细胞 OGD/r 缺血/再灌注损伤 脂肪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role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 therapy in ischemic heart diseases 被引量:10
5
作者 Wang, X. J. Li, Q. P.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92-1192,共1页
关键词 间叶细胞 干细胞 治疗 缺血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续命汤对OGD/R诱导HT22细胞损伤后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漫漫 兰瑞 +6 位作者 张勇 付雪琴 邹旭欢 王玮玮 李泓宇 唐琛 刘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3,共8页
目的:探讨小续命汤(XXMD)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建立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OGD/R)模型,模拟脑缺血性脑卒中后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采用CCK-8法检测HT22细胞活力,筛选XXM... 目的:探讨小续命汤(XXMD)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建立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OGD/R)模型,模拟脑缺血性脑卒中后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采用CCK-8法检测HT22细胞活力,筛选XXMD最佳作用浓度。将HT2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OGD/R组和OGD/R+XXMD组,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标志物Neu N及突触相关蛋白NF200和MAP2的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NF200和MA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XXMD在浓度为100 mg/L时细胞活力最强(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变圆皱缩,线粒体呈现肿胀甚至空泡样改变,活力明显下降(P<0.05),IL-1β、IL-6和TNF-α含量升高(P<0.05),NF200和MAP2的荧光强度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XXMD可改善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提升生存率(P<0.05),降低炎症因子水平(P<0.05)。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OGD/R+XXMD组可以增强NF200和MAP2平均荧光强度(P<0.05),提升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XXMD可以减轻OGD/R诱导的HT22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涉及减轻炎症反应和增强突触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续命汤 氧糖剥夺 HT22细胞 缺血性脑卒中 突触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PINK1/Parkin通路减轻OGD/R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7
作者 覃玉群 赵建军 +3 位作者 王辉 温李滔 胡亚妮 付饶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3-600,共8页
目的:探究姜黄素激活PINK1/Parkin通路增强线粒体自噬,改善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引起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的OGD/R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内皮细胞,使用免疫荧光和透射电镜评估姜黄素... 目的:探究姜黄素激活PINK1/Parkin通路增强线粒体自噬,改善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引起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的OGD/R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内皮细胞,使用免疫荧光和透射电镜评估姜黄素对BMECs线粒体自噬的影响。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乳酸脱氢酶释放检测和跨内皮电阻值检测用于评估细胞增殖、损伤和屏障完整性。Western Blot检测姜黄素对PINK1/Parkin通路蛋白(LC-3 II/I、PINK1、Parkin及p62)表达的影响,采用Mdivi-1同时处理细胞,进一步确认线粒体自噬在姜黄素减轻OGD/R损伤中的作用。结果:姜黄素处理显著促进了线粒体自噬,并显著增加LC-3 II/I、PINK1和Parkin蛋白的表达(P<0.001),显著减少了p62蛋白的表达(P<0.001)。在OGD/R模型中,姜黄素显著提高了细胞增殖率(P<0.001),显著降低了乳酸脱氢酶释放(P<0.001),并显著改善了细胞屏障的电阻值(P<0.001)。而线粒体自噬抑制剂Mdivi-1可以逆转姜黄素的这些保护效果。结论:姜黄素通过激活PINK1/Parkin通路增强线粒体自噬,有效缓解BMECs在OGD/R条件下的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氧糖剥夺再灌注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elin-13通过NLRP3/caspase-1/GSDMD通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细胞焦亡 被引量:1
8
作者 马雅萍 马昌盛 +4 位作者 韩博 白敏 孟姝辰 段梦圆 贺茂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40,共10页
目的:探究Apelin-13调节肽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小鼠神经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利用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法(MCAO/R)制备小鼠I/R损伤模型,氧糖剥夺/复氧(OGD/R)法制备HT22细胞损伤模型,同时给予Apelin-13处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目的:探究Apelin-13调节肽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小鼠神经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利用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法(MCAO/R)制备小鼠I/R损伤模型,氧糖剥夺/复氧(OGD/R)法制备HT22细胞损伤模型,同时给予Apelin-13处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小鼠神经功能;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和尼氏染色观察小鼠脑梗死区组织形态变化;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检测梗死区脑组织或者HT22细胞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消皮素D(GSDMD)、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等分子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及培养上清中IL-1β和IL-18的水平;用CCK-8试剂盒和乳酸脱氢酶(LDH)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HT22细胞活性和细胞损伤;caspase-1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HT22细胞中caspase-1的活性;免疫荧光染色观察HT22细胞中caspase-1和GSDMD表达。结果:Apelin-13可显著改善I/R小鼠神经功能和脑梗死体积,减轻梗死区病理损伤。同时降低血清中IL-1β和IL-18的水平。此外,Apelin-13可降低小鼠脑梗死区NLRP3、GSDMD、caspase-1、IL-1β、IL-18等分子的表达。体外实验表明Apelin-13可显著增加OGD/R处理的HT22细胞活力,降低caspase-1活性,并减少LDH含量,同时降低OGD/R处理的HT22细胞中NLRP3、GSDMD、caspase-1、IL-1β、IL-18等分子的表达。结论:Apelin-13可通过NLRP3/caspase-1/GSDMD通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细胞焦亡,进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LIN-13 氧糖剥夺/复氧 缺血再灌注损伤 NLrP3 细胞焦亡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早期血压管理研究进展
9
作者 杨志进 谭荃丹 +5 位作者 毛凤凯 李朝晖 陈晨 李刚 杨杰 林亚鹏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29-839,共11页
卒中是全球范围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中缺血性卒中占卒中的70%以上,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发病早期常出现血压升高,大量观察性研究提示血压升高与AIS患者预后不良相关。... 卒中是全球范围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中缺血性卒中占卒中的70%以上,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发病早期常出现血压升高,大量观察性研究提示血压升高与AIS患者预后不良相关。AIS超早期血压管理的核心挑战在于脑血流自动调节受损背景下血压波动对缺血半暗带的双重影响,合理的血压管理策略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在AIS超早期血压管理领域,在降压时机的抉择、目标血压值的个体化设定,以及不同降压策略对脑灌注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等方面仍存在广泛争议。鉴于此,本文对AIS超早期血压管理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与探讨,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具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超早期 血压管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鹃花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氧化应激损伤的改善作用
10
作者 余孝海 金宇 +2 位作者 孙敏琼 从辉 郭欠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1,共6页
目的:探索杜鹃花总黄酮(TFR)对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大鼠脑氧化应激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MCAO组)、脑缺血再灌注加药组(TFR 50、100和200 mg/kg组),... 目的:探索杜鹃花总黄酮(TFR)对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大鼠脑氧化应激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MCAO组)、脑缺血再灌注加药组(TFR 50、100和200 mg/kg组),MCAO组与TFR 50、100和200 mg/kg组行缺血再灌注手术,TFR 50、100和200 mg/kg组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手术后,连续14 d给予TFR灌胃;14 d后比较神经功能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氧化应激指标、脑损伤指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脑组织形态结构、脑血流图观察脑血流,试剂盒测定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活性,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MCAO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异常,脑组织微观结构受损严重,脑组织形态学和脑血流变化明显,LDH、NSE的活性升高;IL-1和IL-6水平升高,MDA含量升高,SOD、NOS活性和NO含量降低。与MCAO组相比,TFR 50、100和200 mg/kg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异常恢复,脑组织微观结构受损减轻,LDH、NSE的活性降低;IL-1和IL-6水平降低,MDA含量降低,SOD、NOS活性和NO含量升高。结论:杜鹃花总黄酮可保护脑缺血缺氧性损伤,降低氧化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总黄酮 脑缺血再灌注 脑缺血缺氧性损伤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再灌注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3
11
作者 乔玥 李传辉 赵文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0,共3页
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公认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手段,与传统治疗相比其可以显著改善临床预后,但这两种措施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静脉溶栓虽为首选治疗方案,但血管再通率低、治疗时间窗短(3~4.5 h)制约了其临床获益;而机械... 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公认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手段,与传统治疗相比其可以显著改善临床预后,但这两种措施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静脉溶栓虽为首选治疗方案,但血管再通率低、治疗时间窗短(3~4.5 h)制约了其临床获益;而机械取栓即便能实现80%以上的血管再通,但超过50%的患者仍遗留残疾或死亡。基于目前再灌注治疗面临的挑战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未来应优化溶栓药物,开发具有更高纤维蛋白特异性和安全性的新型溶栓剂,扩大溶栓治疗获益人群;利用先进影像技术突破传统时间窗限制,实现基于“组织窗”的再灌注治疗;推广移动卒中单元,实现超早期再灌注治疗;优化静脉溶栓治疗后的抗血栓治疗策略,预防神经功能恶化;优化围手术期管理并积极探索神经保护策略,进一步提高机械取栓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再灌注治疗 静脉溶栓 机械取栓 移动卒中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回眸2024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云云 李光硕 +6 位作者 马宇洁 李祉馨 沈柯佳 马瑛 孙大鹏 孙溢阳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共19页
2024年,脑血管病临床研究进展显著。全球卒中领域研究者们共同的智慧和努力进一步完善了脑血管病的诊疗和管理策略。在出血性卒中领域,特别是在硬膜下血肿和原发性脑出血的治疗方面,研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突破性进展。同时,缺血性卒中作... 2024年,脑血管病临床研究进展显著。全球卒中领域研究者们共同的智慧和努力进一步完善了脑血管病的诊疗和管理策略。在出血性卒中领域,特别是在硬膜下血肿和原发性脑出血的治疗方面,研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突破性进展。同时,缺血性卒中作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静脉溶栓、动脉取栓和二级预防等多个方面,不断涌现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更多、更坚实的证据。本文将对2024年脑血管病领域的关键临床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当前的研究热点,深入理解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缺血性卒中 出血性卒中 再灌注 取栓 静脉溶栓 二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NR2A、NR2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周瑞 徐春红 +1 位作者 李军 曹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14-1318,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姜黄素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亚单位NR2A、NR2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四血管阻断模型,动物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姜黄素30、100、300mg...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姜黄素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亚单位NR2A、NR2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四血管阻断模型,动物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姜黄素30、100、300mg·kg-1组(Cur30、100、300组),每组根据再灌注不同时间点(2h、6h、1d、3d、7d)又分5个亚组。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细胞形态;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NR2A、NR2B蛋白在海马CA1区及CA3/DG区的表达。结果I/R组凋亡细胞多于SH组及Cur100组,Cur300组凋亡细胞多于Cur100组。姜黄素处理各组及SH组各时间点CA1区、CA3/DG区NR2A的表达均高于I/R组(P<0.05)。SH组及Cur100组CA1、CA3/DG区各时间点NR2B表达低于I/R组(P<0.05)。结论姜黄素减少缺血性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可能与增加NR2A、降低NR2B蛋白表达有关;100mg·kg-1姜黄素抗凋亡作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缺血/再灌注损伤 凋亡 Nr2A Nr2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通过PPAR-γ介导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减少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英文) 被引量:5
14
作者 阮溦 刘青 +2 位作者 陈婵 李锁北 徐军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18-928,共11页
目的:探讨肢体远程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对大鼠进行局部的肝组织缺血再灌注(缺血60 min后再灌注24 h),缺血前30 min通过3个循环的双侧股动脉闭塞10 min和再灌注... 目的:探讨肢体远程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对大鼠进行局部的肝组织缺血再灌注(缺血60 min后再灌注24 h),缺血前30 min通过3个循环的双侧股动脉闭塞10 min和再灌注10 min来实现RIPC。在RIPC之前,用PPAR-γ抑制剂T0070907处理部分大鼠。结果:在再灌注结束时,局部缺血后肝损伤显著增加Suzike的损伤评分和AST及ALT释放,并伴随有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增加。RIPC能够改善肝脏缺血/再灌注后的肝功能,减少肝组织病理损伤,与PPAR-γ活化和自噬体增多相关。PPAR-γ抑制剂T0070907显著减少自噬体形成,抑制RIPC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论:肢体远程缺血预处理是通过活化的PPAR-γ激活肝脏自噬,从而对肝脏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适应 缺血/再灌注损伤 PPAr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5-5p靶向FGF5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闫海清 岳学静 +4 位作者 贵永堃 任瑞芳 王昊亮 赵君 张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87-893,共7页
目的研究miR-145-5p对体外缺血/再灌注(I/R)损伤神经细胞模型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运用氧-葡萄糖剥夺/复氧(OGD/R)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模型。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45-5p与FGF5的靶向关系;RT-PCR、流式细胞术、W... 目的研究miR-145-5p对体外缺血/再灌注(I/R)损伤神经细胞模型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运用氧-葡萄糖剥夺/复氧(OGD/R)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模型。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45-5p与FGF5的靶向关系;RT-PCR、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miR-145-5p对神经细胞HT22的凋亡和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与未进行OGD/R处理组(Normoxia组)相比,OGD/R处理6 h、12 h、24 h组凋亡率和氧化应激损伤明显增加。在OGD/R环境下,miR-145-5p inhibitor转染减轻HT22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损伤。然而,转染FGF5 siRNA逆转了这一效应。在OGD/R模拟的脑I/R损伤过程中,miR-145-5p通过靶向FGF5促进神经细胞凋亡和损伤。结论研究结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5-5p FGF5 缺血/再灌注损伤 OGD/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吗啡预处理对心脏缺血后大鼠海马CaM、血浆CGRP以及下丘脑室旁核和心肌P物质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陆姚 范礼斌 +4 位作者 张野 翁立军 李锐 程新琦 陈志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72-1077,共6页
目的探讨侧脑室内注射吗啡预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信号机制。方法建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两个部分:①分为4组,每组6只:对照组(CON组),在缺血/再灌注前30 min内,侧脑室内微量泵注射0.9%生理盐水5 min,停止注射... 目的探讨侧脑室内注射吗啡预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信号机制。方法建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两个部分:①分为4组,每组6只:对照组(CON组),在缺血/再灌注前30 min内,侧脑室内微量泵注射0.9%生理盐水5 min,停止注射5 min,重复3次;预处理组(MPC组),在缺血/再灌注前30 min内,侧脑室内注射吗啡(1μg.kg-1)5 min,停止5 min,重复3次;钙调蛋白抑制剂三氟拉嗪(trifluoperazine,TFP)+预处理组(TFP+MPC组),在吗啡预处理前10 min一次侧脑室内给予TFP(浓度为20 g.L-1)5μl;另设TFP自身对照组(TFP组)。②分为3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Sham组),CON组和MPC组均同第一部分。观察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计算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乘积(RPP);心肌缺血危险区(AAR)、梗死区(IS)的体积、心肌梗死面积以IS/AAR表示;检测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测定海马组织钙调蛋白;测定下丘脑室旁核、心肌缺血区和非缺血区P物质的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MPC组的IS和IS/AAR均明显下降(P<0.01),TFP+MPC组分别与TFP组和CON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均明显高于MPC组(P<0.01);CON组分别与Sham组和MPC组相比,其下丘脑室旁核、心肌缺血区和非缺血区P物质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P<0.05);MPC组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与海马钙调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1)。结论侧脑室内注射吗啡预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钙调蛋白介导释放CGRP和痛觉的干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侧脑室 心肌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处理 钙调蛋白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P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抑制大鼠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IL-1βmRN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韦登明 黄光照 +1 位作者 张益鹄 饶广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77-1280,共4页
目的 观察雷公藤内酯醇 (Triptolide ,TL)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内IL 1βmRNA水平变化的影响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观察应用雷公藤内酯醇 (... 目的 观察雷公藤内酯醇 (Triptolide ,TL)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内IL 1βmRNA水平变化的影响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观察应用雷公藤内酯醇 (0 2和 0 4mg·kg-1)对大鼠脑组织微血管内附壁中性粒细胞计数 ,以及神经功能受损程度的影响。应用RT PCR技术 ,检测大中动脉闭塞侧脑组织IL 1β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雷公藤内酯醇两治疗组大脑中动脉闭塞侧微血管内附壁中性粒细胞计数、脑组织IL 1βmRNA水平均明显下降。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也明显改善。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具有明显抑制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内IL 1βmRNA表达、降低IL 1β含量和抑制白细胞浸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白细胞介 素-1β(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运动对I/R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彭峰林 张林 +3 位作者 彭玉宇 陈德权 任绮 邓树勋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9-123,共5页
为了探讨间歇运动预处理作用的细胞凋亡调控机制,32只大鼠被随机分成4组:间歇运动训练组(CIE)、一次间歇运动组(AIE)、对照组(Control)和假手术组(Sham),运动训练结束后进行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实验,采用TUNEL法和RT-PCR技术检测心肌细... 为了探讨间歇运动预处理作用的细胞凋亡调控机制,32只大鼠被随机分成4组:间歇运动训练组(CIE)、一次间歇运动组(AIE)、对照组(Control)和假手术组(Sham),运动训练结束后进行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实验,采用TUNEL法和RT-PCR技术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及调节基因(Bcl-2、bax)的表达。结果显示: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和一次高强度运动都能减少I/R心肌细胞的凋亡,影响Bcl-2和bax的表达,使Bcl-2/bax增加。说明对心肌细胞调亡的调节是运动预处理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运动 缺血再灌注 心肌细胞凋亡 Bcl-2 BAX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缺血预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TLR4和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罗永金 杨双强 杨庆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347-2350,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cal reperfusioninjury,MI/RI)大鼠的具体保护机制。方法18只雄性SD大鼠(350~400g)被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cal reperfusioninjury,MI/RI)大鼠的具体保护机制。方法18只雄性SD大鼠(350~400g)被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预适应组(IP组),每组6只大鼠。成功制备上述3种动物模型后,收集动物外周血和切取病变心肌组织。采用酶标记免疫吸附法(enzyme-label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动物外周血血清中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含量;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病变心肌组织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上的变化。结果相对于IR组,缺血预适应可有效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中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水平(P<0.01);同时,相对于IR组,PC组中TLR4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下调(P<0.01)。结论缺血预适应作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内源性保护措施,其具体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心肌中TLR4和外周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适应 TLr4 TNF-α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预适应通过抑制TLR4/NF-_κB信号通路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英文)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晶 李元建 胡长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72-978,共7页
目的:研究缺血预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是否由toll样受体4(TLR4)/NF-κB途径所介导,以及是否与促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释放有关。方法:结扎Sprague-Dawley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60 min,复灌3 h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 目的:研究缺血预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是否由toll样受体4(TLR4)/NF-κB途径所介导,以及是否与促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释放有关。方法:结扎Sprague-Dawley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60 min,复灌3 h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预适应为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5 min,复灌5 min,共4个周期。RT-PCR分析心肌TLR4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心肌TLR4和NF-κB蛋白表达。同时,测定心肌梗死面积、血浆CGRP浓度和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结果:缺血预适应显著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肌酸激酶活性,增高血浆CGRP水平。心肌缺血再灌注可显著上调TLR4和NF-κB表达,缺血预适应可抑制其作用。结论:缺血预适应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与促进CGRP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适应 心脏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